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银叶杜鹃组织培养抑制褐变研究



全 文 :0 25 1年第 1 2期 现代园艺 随湘圈圆蓄国
银叶杜鹃组织培养抑制褐变研究
李俊强 林利华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工系 四川 宜宾 酬闰 0 0) 3
摘 要 :以 3年生银叶杜 鹃为供试材料 ,研究不同外植体 、 培养条件 、 培养基质 以及抗揭化剂等对银叶杜鹃揭变的
影响 。 结果表明 : 生长 旺盛季节选取幼嫩组织作为 外植体的揭变程度较轻 , 适宜的培养条件能显著减轻揭变 ;在培养基
中添加 0 .犯L/ 活性炭 , 能有效抑制银叶杜鹃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揭化现象 ,培养物能正常生长发育 。
关键词 瓤叶杜鹃 ;组织培养 ;揭变
银叶杜鹃 (R h浏浏已n dl 切 司酬甲恻 j日时属杜鹃花科 (E ir -
ca c ea 日杜鹃花属 (R h ed 浏已n d i训 为常绿小乔木 分枝细密 株
形紧凑 ,叶背银白色而有光泽 ,叶面绿色 、 色调鲜明 、 花色奇
特 。 银叶杜鹃一般通过播种 、 扦插 、 压条等方式繁殖 但繁殖
系数低 、 繁殖速度慢 、 生根困难 。 运用组织培养技术是繁育银
叶杜鹃最为有效的方法 , 但在组织培养中褐化现象比较严
重 ,影响培养物的生长发育 增殖率低 ,甚至导致培养物死
亡 。
1 材料与方法
1
.
1 材料
试验材料取自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科技园 3 年生银
叶杜鹃苗 取材时间为 20 14 年 3 一 5 月 。
1
.
2 试验方法
1
.
2
.
1 外植体预处理 。 对所取茎尖 采用无菌水冲洗 2 次
后 用 0 . 1% 日gC 12 浸泡 再用无菌水冲洗 5 一 6 次进行消毒处
理 对种子 用 70 0)/ 酉精浸泡 3 05 后 用 0 . 1% 日gC I: 浸泡 最后
再用无菌水冲洗 5 一 6 次做消毒预处理 接种到培养基中 接
种后 1 一 3 天内转换接种材料在三角瓶培养基的位置 。
1
.
2
.
2 培养基 。 A n de sr m (培养基 )+ 6 一 BA o . l ll曹L+ NA A
.0 05 11曹L十 暗培养 l周 。
1
.
2
.
3 培养条件 。 无特别说明 焙养温度均为 25 ℃ 光照
强度为 2 0 00 Lx 光照时间为 14hd/ p H 值为 5 . 3 一 5 . 6。
1
.
2
.
4 试验设计 。 ( 1) 以茎尖 、 种子 2种类型的外植体进
行接种试验 , 研究不同外植体类型的褐化反应 。 ( 2 ) 设置
23 ℃ 、 25 ℃ 、 27 ℃ 3 种温度 研究不同温度对外植体褐化的影
响 。 ( 3) 培养基中添加 .0写L、 1 .卿L、 1 .写L活性炭 研究添加
不同浓度活性炭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1
.
2
.
5 统计方法 。 依据培养袋中培养基的褐化直径将褐
化程度分为 4 个等级 戈1 ) 无褐化 。 培养基中未出现褐色 。
( 2 )轻度褐化 。 培养基褐色直径 < 2c 叽 ( 3 )中度褐化 。 培养
基褐色直径 2 一 5c 叽 ( 4 )重度褐化 。 培养基褐色直径 > 5c 叽
褐化率 (% ) = 褐化外植体数 (/ 接种外植体总数 一 被污
染的外植体数 ) x l o ;各级褐化率 ( % ) = 各级褐化数 /接种
外植体总数 一 被污染的外植体数 ) x 100 ;中度及以上褐化率
( % ) = 中度褐化率( % ) 十 重度褐化率( % ) 。
2 结果与分析
2
.
1 银叶杜 鹃不 同外植体的揭化反应
2种外植体接种数均为 印 后 月d 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褐
化现象 井周时统计其褐变率 统计结果见表 1 。
表 1 不 同外植体的揭化反应
种类 无褐化率
(% )
轻度褐化
( % )
中度褐化率
(% )
重度褐化率
(% )
中度及以上
褐化率( % )
茎尖 10之3 7 5 6 33 7 1 2 6」1 3 5 . 45
种子 4D 之1 20石1 2 6 . 1 2 5 6刀6 6 63 3
从表 1 可以看出 , 2 种外植体褐化程度不同 , 茎尖外植
体的褐化程度相对较轻 , 无褐化和轻度褐化率合计为
43
.叫% ,中度及以上褐化率为 56 .0 6% ;而种子外植体的褐化
现象相对严重 无褐化和轻度褐化率合计为 3 . 67 % ,中度及
以上褐化率为 6.6 3 3% ,比茎尖外植体高出 1 .0 2 7% 。
2
.
2 不 同培养温度对外植体揭化的影响
表 2 不 同培养温度对外植体揭化的影响
温度℃ 无褐化率 轻度褐化 中度褐化率 重度褐化率 中度及以上
( % ) (% ) (% ) ( % ) 褐化率 (% )
3 5之5 3 9」7 1 83 3 57 . 50
32
.
1 8 34
.
74 2 07 5 55
.
49
2 8
.
34 3 7之0 2 5石8 62名8
725偏8258
由表 2 可以看出 ,当温度为 25 ℃时 ,中度及以上褐化
率最低 ,为 5 .5 49 % 2 2℃ 、 2 8℃时 ,中度及以上褐化率分别为
5又 50% 、 6 .2 88% 河见温度对银叶杜鹃褐化的影响较大 。 根据
试验结果表明 崖即十杜鹃组织培养的温度以 25 ℃为宜 。
2
.
3 不 同 H g c 12浓度对外植体揭化的影响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 抗褐化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
外植体的褐化 其中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对外植体褐化的
抑制起到了良好作用 不同浓度的活性炭对外植体褐化影响
不同 。
表 3 不 同 H 只lC , 浓度对外植体揭化的影响
浓度
( g /L )
无褐化率 轻度褐化 中度褐化率 重度褐化率 中度及以上
(% ) (% ) (% ) ( % ) 褐化率 (% )
3众 0 2 3 4 . 7 8 1 9 . 17 53 . 9 5
2 8
.
3 7 3 8
.
24 2众 84 63 . 0 8
2 5
.
43 4D 之 6 2 8之0 6 8
.肠
035112a6
作者简介 : 李俊强 ( 19 7 6一 ) , 男 ,博士研究生 ,副教授 , 主要从事植物生物技术方 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
场屯贫劣簇翻 现代园艺 20 15年第 12欺
橡皮树组织培养研究
早热古 丽 · 阿不拉
(乌鲁木齐市燕儿窝风景区管理站 新疆 乌鲁木齐 83 0002)
摘 要 :以橡皮树 “ 黑金刚 ” 茎尖为试材 ,研究了不同激素水平对橡皮树愈伤组织诱导 、 丛生 芽诱导 、 增 殖和生根的
影响 , 并对橡皮树试管苗的温室移栽技术进行了总结 。
关键词 稼皮树 ;组织培养 ;试管苗 ;移栽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
.
1 材料
材料采自乌鲁木齐市燕儿窝风景管理站温室 , 挑选健
壮 、 无病害的橡皮树母株 取其嫩枝顶芽和茎段为材料 。
1
.
2 试验方法
表面消毒 从橡皮树植株上剪取茎段 剪掉叶片 先用 自
来水冲洗 10 币 n 再用洗洁剂溶液洗涤 1 一 2 次 。 在无菌条件
下 , 用 75%的酒精浸泡 5 05 , 再用 .0 95 %的次升汞溶液消毒
18 币 n 剪去材料的创伤面 留取 .0 5 一 1 . oc m 长接种于培养基
上 。
1
.
3 培养基
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 删加 3%蔗糖及 .0 6%琼脂 仄菌前
p日值调至 .5 8 技不同的培养 目标添加相应的激素 酝制成
诱导分化、 继代增殖 、 生根成苗培养基 常规方法灭菌 。
1
.
4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为( 25 士 3) ℃ 光照度为 2 00 0 一 2 5 0 0 xL ,每天光
照 12 h。 观察记录愈伤组织或芽的诱导增殖情况 。 将丛生芽分
株转入生根培养基中 , 培养环境同诱导愈伤组织条件相同 ,
观察生根情况 。 生根后移栽在泥炭 珍珠岩 = 3 2 的混合基质
中。
2 培养基的配制
2
.
1 启动培养基
①M s + 6一 日A o . l ll曹L十 N A A o . l l l曹L( 单位下同 ) 。
②M S+ 6一 BA O . s ll曹L十 N A A O. l l l曹L。
③M S+ 6一 BA 1 . 0 11曹L十 N A A O. l l l曹L。
2
.
2 增殖培养基
① MS+ 6一 BA I . 5+ NA A O . l l l曹L。
② MS+ 6一 BA I . 5+ NA A O . 0 5 11曹L 。
③ MS+ 6一 BA I . 0+ NA A O . l l l曹L
④ MS+ 6一 BA I . 0+ NA A O . 0 5 11曹L 。
2 3 生根培养基
① 1尼M S+ I BA O . 3 11曹 L。
② 1尼M S+ I BA O . 6 11曹 L。
③ 1尼M S+ I BA O . g l l曹L。
④ 1尼M S+ I BA I . Z l l曹L。
3 结果与分析
3
.
1 光照温度控制
经试验橡皮树组织培养对温度 、 光照条件的要求不太
严 厂般在自然散射光照射下 助苗在玻璃瓶内生长很好 最
适宜的温度范围在 18 一 28 ℃。
3 2 芽的启动及增殖培养
将橡皮树的外植体接种于启动培养基中 20 天后观察芽
丛分化情况 。 试验结果表明 激素浓度的不同 对橡皮树启动
培养基有明显的影响 。 在 NA A 浓度为一定值的情况下 斤 日A
设置 0 . 1 11曹L、 .0 5 11曹L、 1 . 0 11曹L 各 3 种浓度 处理③的诱导率
最高 为 95 % 处理①的诱导率最低 为 80 . 3 % 。 通过对平均
芽数的统计分析可知 处理③与①间有显著差异 激素浓度
的增高有利于芽的生长速度和健壮程度 。 由此可见 诱导橡
皮树不定芽的启动培养基 ③ M S十 6一 日A .0 5 11曹l十 N A A O . l ll曹L
是最佳培养基组合 焙养效果见表 1 。
作者简介 : 早热古丽 . 阿不拉 ( 1 971 一 ) ,本科 , 园林工程师 , 长期从事基层园林绿化 、 研究园林栽培养护管理 、 园林工程施工工作 。
试验结果表明 : 随着在培养基中添加的 日gC I: 浓度的升
高 , 其褐变率增大 , 特别是中度以上褐变率 。 添加浓度为
1
.写 L比添加 .0 5醉 的活性炭中度以上褐变率高出 14 .5 1% 。
因此 在培养基中添加 .0写 L 的活性炭对银叶杜鹃褐化抑制
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银叶杜鹃的组织培养过程中 焙养
物的褐化现象不能完全控制和消除 , 影响褐变的因素较多 。
但采用综合措施在培养基中添加抗褐化剂以及调控培养条
件 能更有效地降低培养物的褐化率和褐化程度 。 本试验证
实 选用茎尖作为外植体材料 在 25 ℃左右进行培养 接种后
1 一 3 天内转换外植体在三角瓶中的位置 并在培养基中添加
.0 5留L升汞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使培养物能正常的生长 。
参考文献
邱璐 , 梁晓华 ,黄静等 .杜鹃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叶安徽农业科学 , 2 。。 5 ( 9 )
潘梅 ,王景飞 ,黄赛等 .淮山 组织培养抑制褐 变的研 究田 .江 苏农业科
学 , 2 0 2 4 ( 6 )
周权男 ,姜泽海 , 李哲等 .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盯] .热带农业科学 , 2 0 22 ( 9 )
(责任编辑 舒丹丹 )
10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