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石楠藤与络石藤鉴别
吴照熹
武汉市中西结合医院 430022
石楠藤与络石藤在临床应用中调配易于混淆。 笔者把两者来
源、性状、显微、理化鉴别、化学成分、性味、功效进行比较鉴别。
1 来源
石楠藤为胡椒科 Piperaceae植物爬岩香 Pipevqai lichii ( Mig )
H- M的藤茎。络石藤为夹竹桃科 Apocynaceae植物络石 Trache-
lo Spermum Jasmin oides ( Lindl) L em的茎和叶。
2 性状
2. 1 石楠藤:表面褐色或灰褐色 ,有纵向纹理及短毛茸 ,节膨大 ,
质轻面脆 ,断面见维管束与射线相间 ,放射状排列。木部有小孔。
2. 2 络石藤:表面红棕色 ,有点状皮孔 ,断面为淡黄色 ,髓部疏松
多成空洞 ,叶片卵形 ,椭圆形 ,全缘 ,时有反卷 ,上表面暗绿色 ,下表
面色较浅 ,革质。
3 显微观察
3. 1 石楠藤:茎切面表皮为 1例细胞 ,其下有纤维与石细胞群 ,外
韧形维管束 ,韧皮部外侧纤维呈半月形排列 ,与束间石细胞群连成
一环 ,薄壁细胞中有砂晶。
3. 2 络石藤:茎切面栓内层约 3列细胞 ,皮层薄 ,外缘有石细胞排
列成不连续的环带 ,木内韧皮部 ,髓部小 ,多已破裂 ,可见草酸钙方
晶。薄壁组织中有乳管分布。叶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无气孔及
毛茸 ,下表细胞垂周壁弯曲 ,具方晶及簇晶。 非腺毛壁厚有明显疣
状突起。
4 化学成分
4. 1 石楠藤:含生物碱 ,黄酮甙。
4. 2 络石藤:含牛蒡子甙、络石甙。
5 理化鉴别
5. 1 石楠藤:采用薄层层析法。
样品制备: 取生药粉末 5 g ,加乙醇回流提取 ,滤液浓缩至 1
ml,备用。
吸附剂:硅胶 G铺板 , 105℃活化 1 h。
展开剂:苯 - 乙酸乙酯 -丙酮 ( 7∶ 2∶ 1)展距 16 cm,在紫外
光灯 ( 365 nm )下展示斑点 (见图 1)。
图 1 石楠藤薄层层析图 图 2 络石藤薄层层析图
5. 2 络石藤: 采用薄层层析法。
样品制备:取生药粉末 2 g ,加甲醇 15 ml,浸泡 24 h,滤过、备
点样用。
吸附剂:硅胶 G(黄岩 )铺板 , 105℃干燥 1 h。
展开剂: 氯仿 -甲醇 ( 80∶ 20) ,展距 12 cm,紫外光灯 ( 365
nm)下观察 (见图 2)。
6 性味及功效
6. 1 石楠藤: 味辛、性温、祛风通经 ,强腰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 ,筋
骨、腰膝疼痛。
6. 2 络石藤: 味苦 ,性微寒 ,活血通络 ,消肿止痛 ;用于风湿关节
痛、腰膝酸痛、扁桃体肿大 ,疼痛。
7 讨论
虽然石楠藤与络石藤有种种差异 ,但在实际工作中不易分辨 ,
易于混配 ,笔者提醒同行须认真辨明 ,以正确无误地配伍、调配。
( 1998- 11- 02收稿 )
表 1 阿胶及杂皮胶电泳谱带数目、分布及主要谱带泳动率
名 称 总量 A B C Ⅰ Ⅱ Ⅲ Ⅳ 泳动率
B C
阿胶Ⅰ 3 2 1 1 1 1 0. 51, 0. 57 0. 73
阿胶Ⅱ 3 2 1 1 1 1 0. 36, 0. 61 0. 89
杂皮胶Ⅰ 2 2 2 0. 41, 0. 47
杂皮胶Ⅱ 2 1 1 2 0. 29, 0. 49
2. 2. 6. 1 由图 2可见 ,阿胶与杂皮胶的电泳图谱不仅谱带数目不
同 ,而且各谱带的 R f 值及着色程度均有明显差异。 阿胶以С区谱
带为特征 ,对于不同产地的阿胶 ,其电泳结果稍有差异 ,可能与其
产地有关 ,故阿胶以山东东阿井水者为地道。但它们均主要以 C区
为特征 ,且在 B区谱带较接近 ,可视为其共性。
2. 2. 6. 2 比较两种实验结果发现 , SDS- PAGE法为理想。 这可
能由于样品水解过程中加入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 ) ,使蛋白质所
带电荷被屏蔽掉了 ,从而使其泳动率只与其分子量有关 ,故各样品
的电泳谱较清晰 ,但由于胶类药材均为大分子胶原蛋白 ,即一组分
子量不尽相同的不均一的多分散状态 [4]。 因此各谱带中均有不同
程度的脱尾现象 ,但主要谱带仍不失鉴别意义。
2. 2. 6. 3 本实验采用的 SDS- PAGE连续系统 ,具有操作简便
(不用制备浓缩胶 )、经济 (本实验的磷酸缓冲系统较甘氨酸缓冲系
统便宜 )等特点 ,故更具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校点本第 4册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2∶ 279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 ( 1995年版 1部 )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 1995∶ 513
3 李 锋 ,张振秋 .中药电泳技术 (第 1版 )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1996
∶ 119, 122
4 徐康森 .阿胶的真伪鉴别和内在质量的研究 IV.药物分析杂志 , 1989, 9
( 6)∶ 332
( 1998- 09- 18收稿 )
347
LISHIZHEN M EDICIN E AND MA TERIA M EDICA RESEA RCH 1999 VO L. 10 NO. 5 时珍国医国药 1999年第 10卷第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