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红毛丹果实采后品质及相关生理变化的研究



全 文 :-32-
红毛丹果实采后品质及相关生理变化的研究
崔志富 1,2,易杰祥 1,2,陈  兵 1,从心黎 3
(1. 海南省农垦科学院,海南 海口 570206;2. 海南省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南 保亭 572311;
3. 海南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摘  要:以海南红毛丹主栽品种‘保研 -7 号’和‘保研 -5 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常温条件下红毛丹果实品质及
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期为红毛丹果实的采后贮运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常温 25℃贮藏条
件下,红毛丹果实第3 d开始褐变,品质在第4 d开始下降,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皮的花色素苷含量降解加速,
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 (MDA) 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下降,可溶性固形物、果实硬度和 Vc 含量也从第 4 d
开始迅速下降,到第 8 d 红毛丹果实已经失去商品价值。试验结果表明,海南红毛丹主栽品种‘保研-7号’和‘保
研-5号’果实采后保护酶活性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导致膜脂过氧化加剧、花色素苷分解、果实褐变,说明红
毛丹果实采后常温下极不耐贮藏。
关键词:红毛丹果实;品质;生理
红毛丹 (Nephelium lappaceum L.) 是著名的热带珍稀水
果之一。我国种植面积已达 2 700 hm2[1],由于受气候等自
然条件的限制,海南省保亭县及周边地区是我国红毛丹的
主要产区。6 ~ 8 月为红毛丹果实成熟采摘季节,但红毛
丹果实在贮运中存在着明显的褐变、腐烂等问题,严重制
约红毛丹果实的远销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2]。有关红毛丹果
实采后生理,李娘辉从呼吸速率及乙烯释放方面进行简要
报道 [3],而关于红毛丹果实采后品质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
的报道并不多见。因此,试验以广受喜爱的海南红毛丹‘保
研-7号’果实为材料,研究果实采后的品质及相关生理指
标的变化,旨在为红毛丹果实的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的研
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处理
供试红毛丹品种为‘保研 -7 号’和‘保研 -5 号’,采
自保亭红毛丹生产基地,采收当天运回实验室。
试验在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生理生化实验室进行。
挑选外观完好、成熟度和大小一致、无病虫害的果实剪枝,
每个果实保留 0.5 cm 的果柄,清洗,晾干。果实 10 个为
1 袋,共 7 袋,放于保鲜袋中于模拟室温 25℃贮藏,每天
观察并测量相关指标直至果实完全失去商品价值为止。
1.2  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可溶性固形物 (TSS) 含量用手持测糖仪 (N-1α 型,
日本爱拓 ATAGO) 测定;果实硬度采用 GY-B 型果实硬
度计测定;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
丙二醛 (MDA) 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Vc 含量采
第一作者简介:崔志富(1978-),男,博士研究生;从事热带作
物科学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从心黎,博士,副教授。E-mail:cong0890@163.com
项目来源: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ZDXM20120012);2010 年
海南省星火产业带专项 (hnxh201005);海南大学中西部计划学科
建设项目 (ZXBJH-XK008)。
用 2,6- 二氯靛酚滴定法 [4] 测定;花色素苷含量测定、相
对电导率测定和褐变指数测定参考邵远志 (2006)[5]。
1.3  数据分析
数据、图表处理在 WPS 下进行,数据采用 SAS 程序
ANOVA 过程进行处理间差异显著性测验,多重比较分析
采用 LSD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毛丹果实采后果皮褐变指数和花色素苷含量
的变化
从图 1 可以看出,两个品种的红毛丹果实采后随着时
间的延长果皮褐变速率增加,前 3 d 褐变速率较慢,从第
4 d 开始褐变速率急剧上升,到第 8 d 时 5 号果的褐变指
数达 73%,而 7 号果的褐变指数达 80%。从图 2 可以看出,
5 号果的花色素苷含量显著低于 7 号果,但随着贮藏时间
的延长,花色素苷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到第 8 d 花色素
苷含量极显著下降,5 号果的花色素苷含量下降了 23.1%,
而 7号果的花色素苷含量下降了 35.4%。
图 1  红毛丹果实采后果皮褐变指数的变化
图 2  红毛丹果实采后果皮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
-33-
中国园艺文摘  2015 年第 8期
2.2  红毛丹果实采后果皮MDA含量和 POD活性的
变化
从图 3 可以看出,两个品种的红毛丹果实采后随着时
间的延长果皮 MDA 含量逐渐增加,前 3 d 增速相对缓慢,
从第4 d开始果皮MDA含量急剧上升,到第8 d时 5号果
的 MDA 含量下降到 0.16 mg/g·FW,而 7 号果的 MDA
含量下降到 0.13 mg/g·FW。从图 4 可以看出,红毛丹
果实采后 POD 活性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 5 号
果的 POD活性高于 7号果。
图 3  红毛丹果实采后果皮丙二醛 (MDA) 含量的变化
图 4  红毛丹果实采后果皮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的变化
2.3  红毛丹果实采后果皮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从图 5 可以看出,两个品种的红毛丹果实采后随着时
间的延长果皮相对电导率逐渐上升,前 3 d 增速相对缓
慢,从第 4 d 开始果皮相对电导率急剧上升,到第 8 d 时
5 号果的相对电导率达 67.4%,而 7 号果的相对电导率达
76.4%。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趋势与MDA 含量的趋势图基本
一致。说明红毛丹果皮细胞膜相对透性上升,细胞膜的稳
定性受到影响。
图 5  红毛丹果实采后果皮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2.4  红毛丹果实采后果肉Vc含量和TSS含量的变化
由图 6 可知,两个品种的红毛丹果实采后随着时间的
延长果实 Vc 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前 3 d 下降趋势缓慢,
但到第 8 d 果肉 Vc 含量极显著下降,5 号果的果肉 Vc 含
量下降了 41.3%,而 7 号果的果肉 Vc 含量下降了 50.2%。
从图 7 可以看出,随着采后时间的延长,果肉 TSS 含量总
体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较为平缓,但到第 8 d 两个品种
的红毛丹果实基本失去食用价值。
图 6  红毛丹果实采后果肉 Vc 含量的变化
图 7  红毛丹果实采后果肉可溶固形物 (TSS) 含量的变化
3  讨论与结论
红毛丹果实成熟时外观呈鲜红色,花色素苷的流失会
导致外观颜色暗淡甚至发黑,影响红毛丹销售情况 [5,6]。试
验结果表明,红毛丹果实采后花色素苷含量逐渐下降,果
皮褐变。
果蔬在贮藏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反映了细胞膜透性的
变化情况,随着果蔬的后熟衰老,细胞膜完整性的破坏,
膜透性逐渐变大,因而导致离子外渗增加,使相对电导率
逐步增加 [7]。过氧化物 (POD) 是一类以过氧化氢为底物,
把对生物体有害的过氧化物转化成无害氧化物的能力,其
催化效率的高低与其含量的多少有关 [8,9]。红毛丹果实采后
POD 活性下降,MDA 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说明随着
时间的延长红毛丹果实的保护酶活性下降、膜质过氧化加
剧,导致细胞膜稳定性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
Vc 是果实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成分,是衡量果实营
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它作为还原型物质,在果实贮
藏过程中极易被氧化而损失。因此,Vc 的含量是检测果实
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可溶性固形物 (TSS) 的含量是果实
风味的一个直接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红毛丹属高糖
类果实,含糖量最高可达 21% 以上,在整个贮藏过程中,
果实含糖量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呼吸作用增强带来糖的
消耗增大有关。结果表明,红毛丹果实采后第 4 d 开始,
TSS 含量和Vc 含量都显著下降,果实品质受到影响。
总之,海南主栽的两个红毛丹品种‘保研-7号’和‘保
研-5号’采后保护酶活性下降,膜质过氧化加剧,细胞膜
透性增加,花色素苷流失,果皮褐变和果肉品质下降迅速,
均不耐贮藏。该研究结果将为红毛丹果实的采后保鲜提供
一定的理论依据。
(下转 215 页)
-215-
中国园艺文摘  2015 年第 8期
游 ) 欧 ( 欧阳修 ) 林 ( 林逋 ) 米 ( 米芾 ) 文 ( 文同 )。顿悟直
感重精神,个性外化抒胸臆;维权 ( 周维权 ) 先生站的高,
八字概括特证明。景象简约意境远,自然风景在提炼 ( 简
远 );景物数量不求多,虚实相衬更开阔 ( 疏朗 );山水拟
人托志趣,脱俗追雅生意境 ( 雅致 );内外环境巧融合,植
物成林构景域 (天然 )。
4.2  元明·造园家和理论著作
造园名家出江南,环境熏陶生兴趣;绘画技能是基础,
艺术素养为保障。寄情山水游历多,寻奇搜胜胸中藏;热
衷园林最关键,垒石叠山动手建。南垣以意事叠山 ( 张涟,
上海人,以画意叠山,抓住园林造山之根本 ),南阳见石不
露土 ( 张南阳,上海人,叠山是见石不露土,能运用大量
黄石堆叠 );《园冶》系统又全面 ( 计成,江苏人,我国第
一本专论园林艺术和创作的著作 ),行业标杆美名传;《闲
情偶寄》( 李渔,浙江人 )《长物志》( 文震亨,江苏人 ),
贵在精深展细节。
4.3  清·皇家园林主要成就 
皇家园林至清止,离宫御苑显气势;总体规划因地
宜,人工山水集锦式;化整为零集零整,不同主题园中园。
天然山水贵觅址,幽邃开旷巧穿插;联属嵌合细经营,生
态植被天然趣。因势利导显建筑,构园造景多样化;单体
式样多变化,组合布局大小式。全面引进江南艺,民间滋
养自然新;仿建名园显主题,求其神似不拘泥。象征皇权
九五尊,天人感应景相随;构景寓意多样化,太平盛世传
美名;崇弘佛法民族安,三教支柱精神展 [1]。
5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呈现为在绝少外来影响下的长期持续不
断的曲折发展,在古代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成
长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历经兴盛、成熟,世界文化潮流
的强大冲击和中国社会对园林需求发生的重大变革,使其
最终走向了衰微 [4]。中国园林史的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尝试其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目的在于真正培养学生学习
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才是教学要达到的
目标和意义所在。(1) 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极大地延展了
教学时间和空间,丰富了园林史课堂教学内容;或者结合
网络教学帮助学生课下学习 [5];或者通过图片展示、立体
构建和三维动画等方式向学生多角度展示经典园林实例。
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增强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积极性。(2) 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以点带面,精心选择
议题,让学生自己准备,4 ~ 5 人为 1 组,把自己组的意
见做成汇报形式,由 1 名代表走上讲台与在场的老师和同
学分享,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角 [6]。在锻炼学生心
理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能力、文字写作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课内作业布置临摹优秀园林案例,
既锻炼学生的手绘表现能力,同时使学生加深对园林设计
理念、要素运用、园林布局和空间营造的理解。将传统园
林作品中蕴涵的文化内涵、设计理念和现代设计中的观念
结合起来,以史为鉴,开拓创新,促使学生能结合现代化
设计手段,创造出优秀的园林设计作品 [7]。以上仅是本人
在教学和学习中的浅薄梳理,如果能理清脉络、抓住重点,
定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让高职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有大概的了解;同时提高他们的修养和鉴赏力,为专业学
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8],继承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精华和优秀
技法,力求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 孙春红,秦华.“思”“呈”“评”“用”——应用型人才培
养模式下的园林史教学新法[J].中国园林,2013,(4):85-90.
[2] 江汇.新课程理念下中国园林史课件制作浅析[J].科教文
汇,2014,(6上):58-59.
[3] 刘晓东,严俊鑫,王竞红.《园林史》课程教学的优化途径探讨
[J].森林工程,2012,28(3):91-93.
[4] 吴亮,董草,林萍等.对中国园林发展进行的哲学思考[J].北方
园艺,2008,(3):155-158.
[5] 景艳莉.《园林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
济,2010,20(7):187-188.
[6] 陈燕,李大鹏.大学本科阶段园林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
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7):21-23.
[7] 严俊鑫,刘晓东,王竞红等.高等农林院校园林史教学新思考
[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453-456.
[8] 许崇杰.中国古典园林史教学浅见[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14,(S1):169-171.
(上接 33 页)
参考文献:
[1] 杨连珍,曹建华.红毛丹研究综述[J].热带农业科学,2008,
25(1):48-50.
[2] 任新军,杨坤.红毛丹及其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01,
30(1):28-29.
[3] 李娘辉.红毛丹果实的发育及采后生理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1992,(2):88-91.
[4] 王学奎.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6.
[5] 邵远志,李雯.温度、抗坏血酸、柠檬酸和氯化钠对采后红
毛丹果实几种生理指标与品质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42(2):203-206.
[6] 张学英,张上隆,骆军等.果实花色素苷合成研究进展[J].果树
学报,2004,21(5):456-460.
[7] 韩冬梅,蔡长河,吴振先.龙眼果实的采后生理与贮藏特性[J].
广东农业科学,2001,(2):25-27.
[8] 张长勇,马锞,徐匆等.荔枝采后腐败褐变机理及保鲜技术研究
进展[J].热带作物学报,2013,34(8):1603-1609.
[9] 王琳,王林嵩,马剑敏.萝卜过氧化物酶的稳定性研究[J].河南
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