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2014年 第43卷 第4期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余 甘 子 优 良 新 品 种 “玻 璃 油 甘 ”的 选 育
杨海东1,郑道序1,黄武强2,李 莉1,林文欢1
(1广东省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汕头,515041;2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农业服务中心)
收稿日期:2014 05 19;修回日期:2014 06 03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B060200003、2012A020200001)资助。
作者简介:杨海东(198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果良种选育及推广工作。E-mail:yhd211@163.com
通信作者:郑道序(1972-),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林果选育与病虫害防治研究。E-mail:2374886431@qq.com
摘 要:玻璃油甘是由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野外发现的优良单株选育出的余甘子优良新品种,具有
早熟、丰产、稳产、质优、生长适应性强、果形硕大(平均单果重15g)、品质优良、适宜鲜食及加工等
优良特性,已成为广东省余甘子栽培区的主要发展品种。本文阐述了玻璃油甘的选育经过,对其植
物学性状、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适应性和栽培技术等作了系统描述。
关键词:余甘子;玻璃油甘;选育
中图分类号:S 6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431(2014)04-0119-03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果实生食,酸甜,
初食味酸涩,食后回味甘甜爽口,故名余甘子[1]。具
有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清热生津,保肝解毒等功效,
对感冒发热、咽喉痛、烦热口干、消化不良、腹痛、慢
性肝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有特殊疗效[2]。在潮
汕地区,余甘子是主要的山地果树,果实常作为水果
以鲜食为主,深受大众喜爱。但余甘子普遍存在产
量较低、不稳产,果实小、果皮有锈色、商品率不高、
栽植效益低等缺点。有目的地选育适应性强、产量
与品质兼优、商品率高的品种是余甘子良种选育的
主要方向。广东省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于上世纪
80年代开始余甘子的良种选育工作,经过20多年
的努力,选育出玻璃油甘,供生产上推广应用,得到
普遍认可。
1 选育过程
1989年8月,在潮阳区金灶镇外美村吴池钉破
石山的一株橄榄树下发现野生余甘子单株,果实硕
大,果皮光滑,果色呈玻璃翠玉状,品相极好,以此单
株为母株,1991年在潮阳区金灶镇外美村开展嫁接
试验,面积0.33hm2(5亩),试验结果一致表现出原
母株果实品相好的优良品质,并具有早熟、丰产、稳
产、种植适应性强等特性。成熟时果形硕大,单果重
13~17g,平均15g,最高达20g,嫁接后2~5年,
单株产果量10~15kg,平均12kg,比普通品种高
1~3倍,单株增产率100%~300%;果肉质脆爽口,
化渣、黏核,微涩、回甘明显。根据生长、开花、结实、
果形、口感及生长适应性,初步判定该母株为优良余
甘子品种,因其果皮光滑、果色泛绿、晶莹透亮如玻
璃翠玉,故定名“玻璃油甘”。上世纪90年代末,通
过苗木扩繁,在潮汕地区的潮阳、普宁、揭西、饶平等
地进行了多点试种和适应性试验,对目标性状及其
遗传稳定性进行了重点调查测定。结果表明,试验
林均表现出与母树一致的优良性状,遗传稳定性良
好。2011 年,玻 璃 油 甘 Phyllanthus emblica L.
‘Boliyougan’通过广东省林木良种委员会审定,编
号为:粤S-SV-PE-017-2010。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性状 树冠圆伞形,树势较强,树冠疏
密相间,错落有致,6年生进入盛产期的冠幅为4.0
m×3.6m,没有明显的主干,树高3~5m;果枝灰
色,皮孔多;叶片与普通余甘子无明显区别。玻璃油
甘存在多次开花结实情况,一年开花3次,开花特性
与王开良等[3]描述的粉甘品种相似。第二、三次开
花结果量少,果实个头小,不及第一次果的一半,没
有经济价值。
2.2 主要物候期 在潮汕地区,玻璃油甘2月上旬
萌芽抽捎,2月下旬第一次花期初花,3月中旬盛花,
3月下旬花谢,花期40天左右;果实成熟期7月中
下旬,对照谷饶甜甘、大尖甜甘等其他主栽品种(9—
12月成熟采收),玻璃油甘早熟40~60天,果实发
育期90天左右,9月下旬开始落叶。第二、三次开
花时间分别在6月中旬和9月上旬,开花时间分别
911
DOI:10.13938/j.issn.1007-1431.2014.04.036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14年 第43卷 第4期
只有10天左右,果实可持续挂果至翌年清明节。
2.3 生长结果习性 该品种树势强健,在潮汕地区
一年抽发春梢和夏梢2次梢,成年结果树以当年春
梢作结果母枝。有叶结果枝占65%以上,着果率极
高,达50%以上。
2.4 果实经济性状 从2009年起,连续4年对
2005年嫁接的已进入稳产期的“玻璃油甘”“谷饶甜
甘”“大尖甜甘”“普甘一号”“普甘二号”等5个品种
的余甘子单株产量进行测定,并跟踪其市场价格。
测定结果显示,玻璃油甘的产量远高于其他4个品
种,4年单株合计产量比谷饶甜甘、大尖甜甘、普甘
一号、普甘二号分别高出1倍、1.3倍、1.2倍和1.4
倍,并且稳产性好,没有明显的大小年现象。玻璃油
甘产值也远高于其他4个品种,因此具有良好的栽
植效益(见表1)。
2011年对果实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玻
璃油甘果实单果重13.84g,远高于其他4个主栽品
种;可溶性固形物8.6%,略低于普甘二号,高于其
他3个品种;蛋白质1.03mg/g,略高于普甘二号,
低于其他3个品种;有机酸1.47%,含量最高;维生
素C 375.12mg/100g,高于大尖甜甘,低于其他3
个品种。鲜食口感方面,较酸涩,但回甘明显,总体
差于其他4个品种。但因其个头大,果面干净,果色
翠绿,品相好,商品率高,更受市场欢迎(见表1)。
表1 玻璃油甘与其他主栽品种的果实经济性状对比
品 种
产量/
kg·株-1
产值/
元
单果重/
g
可食率/
%
可溶性
固形物/%
蛋白质/
mg·g-1
有机酸/
%
维生素C/
mg·g-1
果肉含水量/
%
玻璃油甘 94 282~376 13.84 95.78 8.60 1.03 1.47 3.75 85.34
谷饶甜甘 48 192~240 4.97 81.76 7.10 2.01 1.19 3.88 88.41
大尖甜甘 41 123~205 6.16 96.48 8.33 1.61 1.16 3.11 85.83
普甘一号 42 168~210 7.89 86.45 7.80 1.22 1.18 4.72 83.68
普甘二号 40 120~200 8.34 89.34 9.17 0.95 1.33 10.55 82.16
注:产量及产值均为2009—2012年4年数据的汇总。由于余甘子价格有波动,故产值数据为一定的范围值。
果实品质指标均为2011年测定的数据。
2.5 适应性和抗逆性 适应性广,推广应用以来,
在山地、丘陵、平地上均能生长正常,结果性状良好;
抗病虫害能力强,尚未发现严重的病虫害;在潮阳、
普宁、饶平等传统余甘子栽培区域栽植,均表现出树
体生长健壮,树势较强,结果早,丰产性好,且果实品
质极优。
2.6 栽培性状 玻璃油甘树势较强,4年生树冠径
为2.4m×2.8m,高2.3m,树干周径23cm;植株
较直立,1年生枝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春季嫁接苗
造林,翌年即可开花结果,2年生结果株率100%,3
年生株产12kg;大树(10年生以上)高接换种后当
年结果株率90% 以上,第2年株产15kg,第3年株
产20kg。丰产试验园盛果期产量54 000kg/hm2
以上;极耐瘠薄,适应性广,对主要病虫害抗性强,适
宜在粤东余甘子栽培区推广种植。
3 栽培技术
3.1 繁育技术 玻璃油甘苗木繁殖采用嫁接繁殖
的方法,种子原则上取自本地的野生株或当地品种,
先培育实生砧木苗。多在7月或秋冬季嫁接,采用
切接法[4]。从玻璃油甘良种母株取粗1~1.5cm的
枝条,取其中下部芽眼饱满的枝段为接穗,进行嫁
接,砧木切接高度以10~15cm为宜。进行高接换
种,要选择在“春分”时嫁接,这时芽眼饱满而未萌
发,嫁接成活率高。嫁接方法采用改良劈接,包括穗
接和芽接两种方法,嫁接时注意修平两侧切口及去
掉砧木与接穗间粗皮,以便包扎后快速愈合。
3.2 栽植技术 栽培技术与普通余甘子基本相同,
宜选择坐北朝南,坡度在20°以下的土质疏松、土层
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红黄壤土定植,最佳栽植密度
为4mⅹ3m,840株/hm2。每年采果后要结合松土
除草追施土杂肥和磷钾肥,促进树势恢复和花芽分
化,并形成健壮的结果枝。
4 小结与讨论
玻璃油甘果实品质优良。果形硕大,单果重
13~17g,最高达20g;果面干净,果皮光滑,果色泛
绿、晶莹透亮如玻璃翠玉;果肉多,适宜鲜食或加工,
市场前景较好;果实成熟期早(7月中下旬),可提早
抢占市场。缺点是口感较差,由于有机酸含量高,鲜
食较酸涩。玻璃油甘丰产性强,比4个对照品种显
著增产。玻璃油甘结果母枝连续结果能力强,稳产
021
2014年 第43卷 第4期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性强。玻璃油甘极耐干旱瘠薄,抗逆性强,适应性
广,对主要病虫害抗性强,适宜在粤东余甘子栽培区
推广。玻璃油甘具有多方面优良性状,栽植效益高,
深受山区果农的喜爱,推广应用潜力大。现已是粤
东地区低产余甘子园改造及新建余甘子园的主要品
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今后还可向粤北、粤西及闽
西地区试验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蔡英卿,赖钟雄,江 庆,等.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Vc含量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26(4):601-607
[2] 王瑞国,林久茂,郑良朴,等.余甘子的研究进展[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2):48-50
[3] 王开良,姚小华,任华东,等.余甘子开花物候特性研
究[J].经济林研究,2003,21(4):17-20
[4] 徐英宝,郑永光.广东省经济林主要树种栽培技术
[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108-109
(责任编辑:王新娟
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檷
)
(上接第118页)
不同的施肥水平叶片对钾的吸收没有显著影响。原
因可能是植株吸收钾的高峰没有到来,增加施肥并
没有使叶片钾的含量增加,或者作物对钾的需求已
经足够,继续增加施肥量,也不会增加叶柄钾的含
量。同时,在施足基肥的条件下,过量使用复合肥对
葡萄品质也会有影响。杨治元提出了巨玫瑰葡萄无
核数字化栽培技术中追肥的参考数值[8],但与本试
验相比,数值仍然偏高,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
要。固酸比是葡萄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试
验中,施肥水平在20kg/667m2时,果实含糖量较
高,而且固酸比也最高,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固酸比
下降,说明果实酸含量有所增加,从而造成果实品质
下降。因此,综合藤稔葡萄的果实品质指标测定结
果,可以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复合肥的施肥水平在
20kg/667m2 时,果实品质已经达到最佳。
在本试验中,增加施肥量不仅没有改善葡萄的
糖酸品质和产量,也没有对叶片氮磷钾的含量带来
显著差异。氮素作为许多大分子如叶绿体和蛋白质
的结构骨架,在农业生产中氮素与光合作用密切相
关[9],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施肥量为30~40
kg/667m2 时最高,但与20kg/667m2 时没有显著
差别;而在施肥量为60~70kg/667m2 时净光合速
率最低,说明随着施肥量水平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反
而有所下降,对应的氮吸收效率也有下降趋势。
大量的研究表明,过量施肥会造成土壤酸化严
重,从1980—2000年,中国主要作物栽培区域的土
壤pH值下降非常明显,其中每公顷土壤由于氮的
循环而释放的氢离子每年就达到20~221千摩
尔[3]。当氮供应大于植物需求时,氮的吸收效率下
降,过量的硝酸盐渗入地下水,也会对环境造成污
染[4]。本试验中,施肥水平基本在20kg/667m2
时,氮的吸收效率最高,说明继续增加施肥量,并没
有增加叶片中的氮含量。玉米、茄子等的研究表明,
累积于土壤剖面15cm的硝酸盐经过一个生长季节
后就会下移到80cm的土层[5],所以,多余的氮素很
可能发生渗漏进入更深的土层,对地下水的水质造
成威胁。
综合所述,藤稔葡萄品种的适宜追肥量为20
kg/667m2,继续增加施肥量,有些指标如反映果实
品质好坏的固酸比,均有所下降。同时,增加使用的
肥料既没有增加叶片中氮磷钾的含量,也没有增加
光合作用的潜在能力和实际的光化学效率。因此,
从本试验来看,增加施肥量(超过20kg/667m2)对
果实品质的提高起了负面作用,此外,增加施肥量也
加大了种植成本。
参 考 文 献
[1] 晁无疾.胜利的回顾,奋斗的前程,纪念新中国葡萄
产业发展60年[C].第十五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2009
[2] 艾 琳,张 萍,胡成志.低温胁迫对葡萄根系膜系
统和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大
学学报,2004,27(4):47-50
[3] GUO J H,LIU X J,ZHANG Y,et al.Significant
acidification in major Chinese cropland[J].Science,
2010(327):1008-1010
[4] ACUNA-MALDONADO L E,SMITH M W,MA-
NESS N O,et al.Influence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time on nitrogen absorption,partitioning,and yield
of pecan[J].J Amer Soc Hort Sci,2003 (18):
155-162
[5] 高 强.土壤剖面不同位置累积硝态氮的作物有效
性及去向 [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
[6] 蒋爱丽,李世诚,杨天仪,等.设施早熟葡萄钾肥试
验初报[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6(2):13-14
[7] 蒋爱丽,李世诚,骆 军,等.设施栽培条件下葡萄追
施钾肥效应的初步研究[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1
(4):18-20
[8] 杨治元.无核精品巨玫瑰葡萄数字化栽培技术[J].
中国南方果树,2011,40(3):98-100
[9] LAWLOR D W.Carbon and nitrogen assimilation in
relation to yield:Mechanisms are the key to under-
standing production systems[J].J Exp Bot,2002
(53):773-787
(责任编辑:王新娟)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