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地锦茎、叶脂肪酸成分研究



全 文 :地锦茎 、叶脂肪酸成分研究
李 静 李德坤
(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长春·130021)
摘 要 目的:研究地锦茎 、叶的脂肪酸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方法:生药用改良脂肪酸甲酯化
法制样 ,含脂肪酸甲酯的正庚烷溶液应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分离鉴定。结果:鉴定
出其中 5个化合物。结论:用归一化法计算每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其中茎中 9 , 12—十八
碳二烯酸含量最高达 48.75%, 茎中主烷酸高达 47.12%。
关键词 地锦 脂肪酸 GC—MS
  地锦[ Parthenocissus t ricuspidata(Sieb
et Zucc)Planch]为葡萄科植物爬山虎的根
和茎 ,多攀援墙壁及岩石上〔1〕 。产于长白
山区各市县 ,分布于中国东北 、华北 、华中 、
华南〔2〕。其叶中含有莽草酸和花青甙〔3〕 。
茎中含有蔗糖 、还原糖(主要是葡萄糖)〔4〕
和白藜芦醇〔5〕。功用为活血 、祛风 、止痛。
治产后血瘀 、腹中有块 、赤白带下 、风湿筋
骨痛 、偏头痛等〔1〕。地锦在治疗小儿腹泻
等儿科临床上也有较多的应用〔6 、7〕 。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生药:1999 年 9 月末采自吉林省
长春市 , 地锦 [ Parthenocissus t ricuspidata
(Sieb et Zucc)Planch] 经生药室张静敏老
师鉴定 ,洗净 ,去根 ,阴干 ,粉碎(20目)。
1.1.2 仪器:HP—5971 气相色谱—质谱
联用仪(GC —MS)美国 Hew let t-Packard
公司 。
1.2 方法
1.2.1 样品的前处理:以改良脂肪酸甲酯
化法制样 。精称样品粉末 1g ,置于 50ml
具塞试管中 ,加入 10ml 1%氢氧化钠 —甲
醇溶液 ,稍振荡至样品全部浸湿 ,静止 1小
时后 ,滴入 5 ~ 10滴乙酸溶液 ,再加入 2ml
正庚烷轻轻振荡后静止 ,待溶液分层后吸
取上层含脂肪酸甲酯的正庚烷溶液 2ml上
机测定 。
1.2.2 气相色谱 —质谱条件:
色谱条件:色谱柱 HP 石英毛细管柱
(25m ×0.2mm ×0.5μm)。升温程序:起
始温度 40℃,速率 4.0℃/min ,终止温度
200℃;载气为氦气 ,流速为 0.25ml/min ,
进样口温度 200℃,接口温度 280℃。
质谱条件:EI 源;离子源温度 182℃;
电离电压 70eV;扫描范围 35 ~ 400amu 。
2 结  果
按上述 GC—MS 条件 , 经计算机检
索 ,从地锦中鉴定出 5种脂肪酸 ,按面积归
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结果
39人参研究 RENSHEN YANJIU 2000 , Vol.12 No.1
见附表。
 附表 地锦茎中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
脂肪酸名称 含  量茎 叶
9 , 12—十八碳二烯酸 48.75 8.64
9 , 12 ,15—十八碳三烯酸 16.63 20.27
十八烷酸 2.85 7.18
十六烷酸 24.81 47.12
十四烷酸 — 2.06
3 讨  论
由附表可见 ,地锦茎中不饱和脂肪酸
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 65.38%。脂肪酸的
含量最高为 9 , 12—十八碳二烯酸 48.
75%,十六烷酸次之 24.81%, 9 , 12 , 15—
十八碳三烯酸居第三位为 16.63%。地锦
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
28.91%。脂肪酸的含量最高为十六烷酸
 47.12%,9 , 12 , 15—十八碳三烯酸次之
20.27%,9 , 12—十八碳二烯酸居第三位为
8.64%。脂肪酸种类及含量与地锦药理活
性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参 考 文 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年 ,809页
2 中国长白山药用植物彩色图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年 , 281页
3 Moore K G:Senescence in leaves of Acer Pseudoplatanus and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I.Changes in some leaf consti tuents during maturi ty and senescence.Ann Botany(Lon-
don)29:433 ,1956;CA 63:13751e
4 石井勇义.园艺大辞典(日),第 1514页 ,诚文堂新光社 ,1953
5 王燕芳 ,张昌桂 ,姚瑞茹 ,等.爬山虎化学成分的研究.药学学报 ,1982 ,17(6):466
6 张宝林.地锦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浙江中医杂志 ,1984;(2):91
7 李国庆.地锦外用治疗小儿腹泻.实践医学杂志 , 1996;9(2):34
40 人参研究 RENSHEN YANJIU 2000 , Vol.12 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