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麻辣乌榄复合调味酱的研制



全 文 :麻辣乌榄复合调味酱的研制
钟华锋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226)
摘要:对以乌榄为主要原料的麻辣乌榄复合调味酱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配方,结果
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方为:乌榄21.0%、豆瓣酱8.4%、辣椒粉2.52%、花椒粉2.94%、白糖2.1%、柠檬酸
0.80%、花生油16%、食盐8%、水43%、黄原胶0.1%。文章为开发利用乌榄资源,提高乌榄的附加值
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乌榄;复合调味酱;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TS26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9973.2013.05.019
文章编号:1000-9973(2013)05-0077-0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icy Canarlum
plmela Leenh Compound Flavoring Paste
ZHONG Hua-feng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ege,Nanning 530226,China)
Abstract:Make a research on the production technique of spicy Canarium pimela Leenh compound fla-
voring paste with Canarium pimela Leenh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Orthogonal test is used to opti-
mize the prescription.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best prescription is as folows:Canarium pimela
Leenh of 21.0%,bean sauce of 8.40%,chili powder of 2.52%,zanthoxylum powder of 2.94%,sug-
ar of 2.10%,citric acid of 0.80%,peanut oil of 16%,salt of 8%,water of 43%and xanthan gum of
0.1%.This paper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developing the resources of Canarium pimela Leenh and in-
creasing its additional value.
Key words:Canarium pimela Leenh;compound flavoring paste;orthogonal test
  中国是调味品的生产大国,也是调味品的消费
大国。随着对外开放与国际交往的增多,调味品的
用途和领域越来越广泛,由此给调味品企业的生产,
调味品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促进了调
味品行业技术的进步[1]。乌榄果实中,含有蛋白质、
粗脂 肪、维 生 素 C 等 物 质,而 粗 脂 肪 含 量 达
24.56%[2]。乌榄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钠、钙、
镁、铁、锰、钼等多种矿物质,新鲜果实中铁的含量达
245.5mg/kg,钙的含量达2311.275mg/kg[3]。乌榄
果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乌榄果肉具有较强
的抗氧化活性[4],对氧自由基清除率高,具有抗衰老
的作用[5],乌榄果水提取物具有快速较强降压效应
和减慢心率作用[6]。
本研究以乌榄、豆酱为主要原料,采用复合调味料
的制作原理和方法,研制开发出符合大众口味,食用方
便,具有特色的乌榄复合调味品———麻辣乌榄复合调
味酱。通过对其原料配比和加工工艺进行探讨,为产
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
收稿日期:2012-11-26
作者简介:钟华锋(1970-),男,副教授,本科,主要从事食品加工和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研究。
—77—
2013年第5期
总第38卷
               中 国 调 味 品
CHINA CONDIMENT 工艺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主料:腌制乌榄 广西灵山县市场采购。
辅料:豆瓣酱、花生油、精制食盐、花椒、干制朝天
椒、白砂糖、柠檬酸、米酒、酱油、味精 均为市售 。
1.2 主要设备及器具
JYL-BO60型九阳料理机 杭州市九阳集团有限
公司;GB204型电子精密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
(上海)有限公司;PYX-DHS电热恒温培养箱,101-2
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
YXQ-SG41-280B型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上海华
线医用核子仪器有限公司;电炒锅、组织捣碎机等。
1.3 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加热调配→混匀→罐装、杀菌→保
温检验→成品。
1.4 操作要点
1.4.1 原料选择
盐乌榄,应无霉变、无异味;干辣椒和花椒,应无病
虫害、饱满。
1.4.2 原料预处理
用组织捣碎机将腌制的乌榄、豆瓣酱、红辣椒、花
椒分别捣碎备用,黄原胶、糖和柠檬酸先用水溶解后再
用。
1.4.3 加热调配
按配方将各种原辅料加入锅内进行煸炒。先用电
磁灶炉将锅中花生油加热,当温度上升到80~100℃
之间时,将红辣椒粉、花椒粉加入热油中炒拌,待有麻
辣香味产生时,加入乌榄泥进行翻炒,待有乌榄香味产
生后,加入豆瓣酱翻炒,之后加入溶解的、糖柠檬酸搅
拌均匀,最后加入酱油、料酒、味精搅拌均匀,随后停止
加热。
1.4.4 胶体磨处理
将调配好的麻辣乌榄调味酱经过胶体磨的处理,
可使物料混合更加均匀,也可使酱体的口感更加细腻
润滑。
1.4.5 灌装、杀菌
麻辣乌榄调味酱为酸性调味酱,调味酱一般都是
用玻璃瓶灌装。将上述乌榄酱趁热灌装在消毒过的玻
璃瓶中并封盖,100℃灭菌30min后,冷却至40℃,
擦干瓶身。
1.4.6 保温检验
将冷却后的调味酱放在37℃恒温培养箱中,保温检
验7天,每天观察颜色,有无分层、胀罐的变化等现象,无
胀罐现象,色泽、气味无异常变化,即得合格成品。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
2.1.1 乌榄与豆瓣酱比例的确定
乌榄是麻辣乌榄调味酱的主要原料,其用量的多
少对成品质量的影响最大,对成品的风味起到决定性
的作用,为了了解乌榄与豆瓣酱的适宜用量,将乌榄与
豆瓣酱以50∶10,50∶20,50∶30,50∶40,50∶50共
5组,混合均匀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乌榄与豆瓣酱用量比例的确定
感官评定标准 乌榄∶豆瓣酱(g) 得分
A.乌榄味较浓郁,豆酱香味适宜(85~100分)
B.乌榄味浓郁,豆酱香偏浓(70~84分)
C.乌榄味平淡,豆酱香很重(小于70分)
50∶10  69
50∶20  89
50∶30  82
50∶40  75
50∶50  64
  由表1可知,当乌榄与豆瓣酱按50∶20的比例,
用量为29.4%时,乌榄味较浓郁突出,豆酱香味适宜,
比例用量比较适宜。
2.1.2 食盐含量的确定
咸味剂是良好味感的基础,也是调味品中的主体。
咸味剂可以解腻,增鲜,除腥,去腋,突出原料中的鲜香
味道。所以食盐的用量对乌榄调味酱质量影响很大,为
了了解食盐的适宜用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食盐的用
量。将一定比例的食盐与乌榄、豆瓣酱、花生油、水、花
椒粉、干辣椒粉、糖、柠檬酸混匀,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食盐含量的确定
感官评定标准 食盐的含量(%) 得分
A.咸味适宜(85~100分)
B.咸味偏重或偏淡(70~84分)
C.咸味过重或过淡(小于70分)
6  72
7  83
8  90
9  78
10  70
  由表2可知,在食盐的含量为8%时,咸味适宜,
—87—
工艺技术  2013年第5期
总第38卷
               中 国 调 味 品
CHINA CONDIMENT
口感最佳。
2.1.3 花椒粉与干辣椒粉比例用量的确定
花椒与辣椒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独特的芳香,
具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花椒粉与干辣椒粉
比例及用量对乌榄调味酱的质量影响很大,口感过辣
过麻,消费者受不了;麻辣味不足所做出来的产品又没
有特色。由于个人对辣味和麻感的口感要求不一样,
为了了解它们的适宜用量,以做出适合大多数人口感
的产品,通过单因素试验来确定花椒粉与干辣椒粉比
例及用量。将一定比例的花椒粉与干辣椒粉,与乌榄、
豆瓣酱、食盐、花生油、水、糖、柠檬酸混匀,试验结果见
表3。
表3 花椒粉与辣椒粉比例用量的确定
感官评定标准 花椒粉∶辣椒粉(g) 得分
A.麻味、辣味味适宜(85~100分)
B.麻味、辣味其一偏重(70~84分)
C.麻味、辣味都过重或过淡(小于70分)
3∶2  66
5∶4  72
7∶6  88
9∶8  75
11∶10  64
  由表3可知,当花椒粉与辣椒粉按7∶6的比例,
用量为5.46%时,有较好的辣味和麻味,麻辣味适宜,
协调,口感最佳。
2.1.4 白糖与柠檬酸比例用量的确定
在调味品生产中,甜味剂在调味品中具有可改
善口感,调节和增加风味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掩盖
不良味感,使口感圆润等功能。酸味剂不仅可用于
呈现酸味,它还具有调节口味,防腐抗菌,抗氧化,
防变色等多种作用,酸味还具有增进食欲,促进消
化、吸收的作用。因此,糖与柠檬酸的比例及用量
的对乌榄调味酱的质量影响很大,为了了解它们的
适宜用量,通过单因素试验来确定糖与柠檬酸的比
例及盐用量,按表4中感官评定标准的要求进行评
分,结果见表4。
表4 白糖与柠檬酸用量的确定
感官评定标准 白糖∶柠檬酸(g) 得分
A.酸甜味适宜(85~100分)
B.酸甜味其一偏重(70~84分)
C.酸甜味都太重或淡(小于70分)
3∶1.0  64
4∶1.5  84
5∶2.0  90
6∶2.5  80
7∶3.0  60
  由表4可知,当白糖与柠檬酸按5∶2的比例,用
量为2.94%时,有较好的口感,糖酸味适宜,协调,口
感最佳。
2.1.5 花生油用量的确定
在调味品生产中,使用一定量的花生油,可使用调
味品的香味更好,口感更润滑,可提高调味品的质量。
为了了解花生油的适宜用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花
生油的用量,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花生油用量的确定
感官评定标准 花生油(%) 得分
A.花生油香味较浓、口感细腻润滑适宜(85~100分)
B.花生油香味很浓、口感细腻润滑度欠佳(70~84分)
C.花生油香味过重或过淡、口感过油或细腻润滑
度差(小于70分)
12  70
14  85
16  90
18  82
20  63
  由表5可知,当花生油用量为18%时,花生油香
味较浓,口感细腻润滑适宜,品质最佳。
2.2 配方的筛选
在调味品生产中,生产用的原辅料将主要影响
到调味酱的口感、滋味、气味、组织状态等。各种原
料辅料的用量、比例,对产品的口感、滋味、色泽、组
织、形态的好坏影响是关键。为了较为准确地获得
各种调味原料辅料的搭配比例,以获得理想结果,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再采用 L18(35)的正交试
验对麻辣乌榄复合调味酱的配方进行筛选,感官评
定标准见表6,因素水平表见表7,L18(35)的正交试
验结果见表8。
表6 感官评定标准
口感(40分) 气味(40分) 色泽(20分)
甜酸咸麻辣适宜,口感饱满润滑
(34~40分)
乌榄味较浓郁,豆酱香味适宜
(34~40分)
油润光亮
(16~20分)
甜酸咸麻辣较适宜,口感较饱满润滑
(25~33分)
乌榄味浓郁,豆酱香偏浓
(25~33分)
油润光亮一般
(13~15分)
甜酸咸麻辣味不协调,口感欠饱满润滑
(<24分)
乌榄味平淡,豆酱香很重
(<24分)
油润光亮欠佳
(8~12分)
表7 因素水平表
水平

含盐量
(%)

乌榄∶豆瓣酱
(g)

花椒粉∶辣椒粉
(g)

糖∶柠檬酸
(g)

花生油
(%)
1  7.0  45∶15  6∶5  4∶1.5  14
2  8.0  50∶20  7∶6  5∶2.0  16
3  9.0  55∶25  8∶7  6∶2.5  18
—97—
2013年第5期
总第38卷
               中 国 调 味 品
CHINA CONDIMENT 工艺技术  
表8 L18(35)正交试验结果
试验号 A  B  C  D  E 总得分
1  1.0  1.0  1.0  1.0  1.0  66.4
2  1.0  2.0  2.0  2.0  2.0  92.3
3  1.0  3.0  3.0  3.0  3.0  78.1
4  2.0  1.0  1.0  2.0  2.0  80.6
5  2.0  2.0  2.0  3.0  3.0  90.7
6  2.0  3.0  3.0  1.0  1.0  77.2
7  3.0  1.0  2.0  1.0  3.0  73.5
8  3.0  2.0  3.0  2.0  1.0  76.2
9  3.0  3.0  1.0  3.0  2.0  84.3
10  1.0  1.0  3.0  3.0  2.0  76.3
11  1.0  2.0  1.0  1.0  3.0  80.8
12  1.0  3.0  2.0  2.0  1.0  74.2
13  2.0  1.0  2.0  3.0  1.0  80.3
14  2.0  2.0  3.0  1.0  2.0  85.9
15  2.0  3.0  1.0  2.0  3.0  82.5
16  3.0  1.0  3.0  2.0  3.0  65.2
17  3.0  2.0  1.0  3.0  1.0  72.7
18  3.0  3.0  2.0  1.0  2.0  75.4
K1 78.0  73.7  77.9  76.5  74.5
K2 82.9  83.1  81.1  78.5  82.5
K3 74.6  78.6  76.5  80.4  78.5
R  8.3  9.4  4.6  3.9  8.0
  由表8可知,对麻辣乌榄复合调味酱影响因素的
主次顺序为B>A>E>C>D,说明乌榄豆瓣酱的添
加量对制品的质量影响最大,其次是食盐用量,再次是
花生油,接着是花椒粉、辣椒粉用量,最后是白糖、柠檬
酸用量,产品的最佳配方为 A2B2C2D3E2,即按乌榄与
豆瓣酱比例为50.0g∶20.0g,辣椒粉与花椒粉比例
为6.0g∶7.0g,白糖与柠檬酸比例5.0g∶2.0g,
花生油16%,食盐的含量8.0%,水43.0%时,制作出
来的调味酱品质最好。
经折算对比并综合考虑,麻辣乌榄复合调味酱的
最佳配方:乌榄21.0%、豆瓣酱8.40%、辣椒粉2.52%、
花椒粉2.94%、糖2.10%、柠檬酸0.80%、花生油
16.0%、水43.0%、食盐8%。
2.3 增稠剂及用量的确定
由于麻辣乌榄复合调味酱酱体不能产生良好的凝
胶效果,易析出水分,将影响产品外观,同时增稠剂的
使用会改善产品的口感,使产品口感更加润滑细腻。
为取得良好的感官效果,选取黄原胶、卡拉胶、CMC进
行试验,试验结果见表9。
  由表9可知,用0.1%的黄原胶效果最佳,此时酱
体粘稠,缓慢流散,不分泌汁液。CMC和卡拉胶虽不
影响风味,但在形态效果没有黄原胶好,特别是放久以
后,由于它们在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分解,导致其凝胶强
度和黏度下降,达不到很好的效果,黄原胶则性质稳
定,因此选用黄原胶做稳定剂。
表9 增稠剂及用量的确定
增稠剂 用量(%) 组织形态
0.07 组织细腻均匀,易流散,分泌汁液
黄原胶 0.10 组织细腻均匀,酱体粘稠,缓慢流散,不分泌汁液
0.13 组织细腻均匀,不流散,不分泌汁液
0.3 组织细腻均匀,易流散,分泌汁液
CMC  0.4 组织细腻均匀,缓慢流散,不分泌汁液
0.5 组织细腻均匀,难流散,不分泌汁液
0.15 组织细腻均匀,易流散,分泌汁液
卡拉胶 0.2 组织细腻均匀,缓慢流散,不分泌汁液
0.25 组织细腻均匀,难流散,不分泌汁液
3 结论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在用水为100mL的基础
上,确定了乌榄与豆瓣酱的用量比例为50g∶20g,花
椒粉与辣椒粉用量比例为7g∶6g,糖与柠檬酸的用量
比例5g∶2g,盐的含量8%,以及花生油的用量16%,
再通过L18(35)的正交试验,最终确定麻辣乌榄复合调
味酱的最佳配方:乌榄21.0%、豆瓣酱8.4%、辣椒粉
2.52%、花椒粉2.94%、白糖2.10%、柠檬酸0.80%、花
生油16%、水43%、食盐8.0%,黄原胶0.1%时,制作出
来的麻辣乌榄调味酱品质最好,乌榄味较浓厚,豆酱香
味适宜,香味协调,咸甜酸麻辣适宜协调,口感饱满,酱
体黏稠适宜,组织均匀细腻,油润光亮,是适合大众口
味,方便食用而又营养丰富的调味品。
参考文献:
[1]卫祥云.我国复合调味品料的生产技术与市场发展(上)
[J].中国调味品,2004(1):3-4.
[2]钟桂红,丁冬纯.乌榄果及其种子营养成分分析[J].江西化
工,2008(3):81-82.
[3]丁冬纯,钟桂红.乌榄中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J].广东微量
元素科学,2008(3):54-56.
[4]余小林,孟凌华.数种果蔬的抗氧化活性评价[J].食品科
学,2001,22(12):52-56.
[5]张树球,农嵩.乌榄果对氧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J].中国老
年学杂志,2001,21(5):237-238.
[6]董艳芬,梁燕玲.乌榄果降压作用的实验研究[J].医学理论
与实践,2006,19(8):880-882.
—08—
工艺技术  2013年第5期
总第38卷
               中 国 调 味 品
CHINA COND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