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圣果”余甘子



全 文 :森林医学
“圣果”余甘子
陆小鸿
余甘子树。姜立甫摄
余甘子是一种药用和食用皆有较高附加值的植
物,被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定为在全世界推广种植的三
种保健植物之一。
余甘子的果、叶、茎、根都具有药用价值,以
果实入药最普遍。其同名果实,因口感“先苦后甜”
得名,又名牛甘果、油柑子、回甘子、庵罗果、庵摩
勒、庵婆罗果等。余甘果的药效显著,常用于治疗消
化不良、血热血瘀、胃腹痛、感冒、牙疼、咽喉痛、
痢疾、咳嗽等疾患。
余甘果营养成分丰富。其硒含量位于人类已知食
物之冠,与山楂、白榄并列为“世界三大杂果”。它
富含维生素C,被医学界誉为“天然维生素丸”。余甘
果还是佛教三大果之一,药食两用,深受大众青睐。
历史传说
余甘子最早来自印度,名叫庵摩勒,意译为“无
垢果”。 古印度僧侣将其尊为“圣果”。中国首载于
晋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庵摩勒”名最早见于
《唐本草》。庵摩勒同佛经一起传入中国,有着深刻
的中印传统医药交流历史背景。
据传,活佛转世制度的创始人噶玛·拔希每日午
餐必将余甘子、诃子和毛诃子磨成粉,拌入食物。日
常的水果也是三大果。寒冬没果实时,将三大果树的
茎干或枝叶研成粉末食用。最初,噶玛·拔希让徒弟
们一起食用。很多人觉得味苦,尤其是诃子和毛诃子
味道,一些徒弟暗地里拒食。一年,吐蕃连下40天大
雪,很多藏民及动物都病倒了,甚至死亡。平日不吃
三大果的喇嘛都病倒了,可噶玛·拔希及虔诚的弟子
保持着红润的脸色和健康体魄。
民间逐渐将噶玛·拔希传颂成为民驱灾除病的活
佛显圣。许多人向他学习佛法及长寿秘诀。第一个月,噶
玛·拔希不给信徒传授佛法和心经,而让大家一日三餐
食用三大果做的各种食物。曾暗地里拒食的徒弟也必须
一起吃。一月后,大家身体逐渐好转。此后几十年间,无
论多恶劣的天气,甚至瘟疫泛滥,他们都安然无恙。
余甘子有一有趣的特性,会由熟转生。北宋周
去非在《岭外代答》记载:广西灵山有一姓宁的男子
进山砍柴,碰见一大片熟透的余甘子,果子都是红色
的。他正想饱食一餐,瞬间树上的果子变成了青色。
周去非说,獐也有类似的奇怪行径,一天肥一天瘦,
有了“余甘一时熟,獐一日肥”意趣。
习性及特征
余甘子树高可达10余米,枝灰褐色。单叶互生,排成
两列,极似羽状复叶。叶线状长椭圆,长2厘米,叶面浓绿
色。单性花同株,呈黄色,生于小枝中、下部叶腋。果实黄
绿色,果皮肉质,有酸味,表面光滑,内果皮硬骨质。
花期和果实成熟期依类型和地区不同。花期有春
季一次花,春秋两次花和四季开花几种情况。花期长
1~1.5个月,座果率高。一般早熟种7月成熟,中熟种
8~9月成熟,晚熟品种在10月成熟,二次开花的在翌
年2月陆续成熟,集中在冬季。大小年不明显。余甘
子有一特性,即果实成熟后,可在树上挂果保鲜到次
年,长达半年之久,却不影响次年产量。它在水果家
族中是绝无仅有,是难得的观果赏叶植物。
余甘子根系发达,主根深,侧根广,蓄水力强,
固土作用好。它喜光喜温,耐旱耐瘠,适应性强,是
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因树姿优美,其可作庭园风景
树。它在幼龄期较耐荫,在疏林中生长良好,对温度
很敏感,遇霜容易落花落叶,冻坏嫩枝芽。其没有病
虫害且长寿,200多年老树仍青枝绿叶。人工栽培余甘
子,肥料用量极少,不用农药。
余甘子的原产于中国、印度、泰国等地,已引种到埃
及、南非、古巴、美国等。其中,以中国和印度分布面积最
大、产量最多。中国栽培余甘子的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广西林业2016.2 21
森林医学
余甘子药材。熊晓庆摄
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海南等地。广西以西
南、西北部居多,多为野生、半野生状态。中国已选育或引
进近10个优良品系,其果实大,产量高,寿命达百年以上。
1985年起,平南县廊廖村农民黄雄芳育成了优良的余甘果品
种——平丹一号大玉余甘果。1995年,玉林地区科委技术
鉴定余甘子,并注册了商标,使广西余甘果发展更有优势。
性状及成分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作为中药
材的余甘子是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
状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2厘米。表面棕褐色或墨
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棱,
果梗长约1毫米。外果皮厚1~4毫米,质硬而脆。内果
皮黄白色,硬核样,表面略具6棱,背缝线的偏上部有
数条筋脉纹。种子6粒,近三棱形,棕色。药材气微,
味酸涩,回甜,以个大、肉厚、回甜味浓者为佳。
余甘子营养成分非常丰富,果实含有多种维生素
被医学界称为“天然维生素丸”。如,维生素A、维
生素B1、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黄酮类和多种苷类
化合物。尤其是维生素C,比柑桔高10~23 倍,比苹
果高60~134 倍。经长时间高温的余甘子的维生素C损
失很小,保存率达80% 以上。这在其他果蔬中极为罕
见, 可能与其富含多酚类物质有关。余甘果含17种氨
基酸,其中有人体所需的8 种氨基酸。另外,余甘子含
有丰富的矿物质、糖类、蛋白质、食用纤维等。
药用价值
在中国中草药、藏药、蒙药、傣药、维吾尔民
族药等传统药物体系中,余甘子有着十分悠久的药用
历史。古人常用余甘子果治疗消化不良、胃腹痛、感
冒、咳嗽、牙疼、咽喉痛、疝痛、痢疾等病症。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指出:余甘果主治风寒热
气、丹石伤肺、解金石毒等症,并有久服轻身、延年
长生等功效。《本草拾遗》提到:取子压取汁和油涂
头生发,去风痒,初涂发脱,后生如漆。
余甘子是著名的佛教三大果(包括诃梨勒、毗梨勒)
之一,三种果制成的药称“三果药”,常出现在西域出土
的胡语医书里。在古西域,余甘子能治很多病,使用率很
高。它能使白发转黑,治眼疾,还能补肾强精。
两千年前的印度古医书《遮罗迦集》记载余甘子是
一种重要的“长年药”,功效非凡。在印度留学的义净和
尚记录:“若能每日嚼一颗,咽汁,亦终身无病”。印度医
典亦记载:“每日清晨空腹服诃子一粒,下一餐前服毛诃
子两粒,最后一餐后服余甘子四粒,三种果子均应粉碎,
与蜂蜜、清奶油调匀后服用。持续如此服用一年,能使人
长命百岁,青春永驻,终生无疾”。
斯里兰卡、缅甸、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常用余
甘子治疗疟疾、肠胃炎、眼角膜炎、淋病等病患。
1977年,余甘子被列入《中国药典》。20世纪
80年代,余甘子被中国家卫生部列为第一批药食两用
植物品种之首。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指
出:其性凉味甘、酸、涩,归肺、胃经,有清热凉
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能,主治血热血瘀、消
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
现代医药表明,余甘果的医疗辅助作用非一般水
果能比。它具有补益、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抗
突变的功能,能降压、减肥、延缓衰老、清火润喉、
解金石毒、乌发美容。其含有大量的即超氧化物岐化
酶,能延缓衰老,是增强免疫力最好的天然元素。
营养分析显示,余甘果是一种高膳食纤维、低能量
的食物。其被医学界誉为“天然维生素丸”,富含维生
素C、矿物质硒及锌、钙等16种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和
SOD活性营养物质。人体缺乏维C时,蛋白质转化会受
阻,正常新陈代谢不能完成。长期服用余甘果,大量稳定
的维C与单宁、黄酮、多酚等物质共同作用,可长效安全
排毒,提高人体免疫机能,补充了大量人体必须营养元
素,达到排毒养颜、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余甘果与山楂、白榄并列“世界三大杂果”。其
硒含量位于人类已知食物之冠,每100克余甘果含硒
0.24毫克。硒是延长寿命最重要的矿物质营养素。
余甘果药用价值广泛,很多国家都在加紧研究和
开发。据资料介绍,目前全世界有17个国家或民族在
使用余甘子治疗疾病。中国科委将其列为“星火推广
计划”。余甘果在药品、保健和食品等领域的神奇功
效,日益为大众所认识和青睐。
市面常用的余甘子中成药有:佛乐皮复康、复方
余甘子利咽片、二十五味余甘子、风湿止痛丸等。
(本文作者系广西中药资源首席专家、南宁九三
工学院院长。)
广西林业 20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