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余甘子的最大耐受量试验
王瑞国 1 ,林久茂 2 ,郑良朴 2 ,王锦菊 3
( 1.福建中医学院药学系 ,福建 福州 350003; 2.福建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 ,福建 福州 350003;
3.福建中医学院科研处 ,福建 福州 350003)
关键词: 余甘子 ;最大耐受量
中图分类号: R285. 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5627( 2004) 03-0036-01
收稿日期: 2004-04-02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C0310027) ;福建省科技三项费用资助省属高校基础性研究专项项目 ( K02084)
作者简介:王瑞国 ( 1972— ) ,男 ,讲师 ,主要从事药理学研究。
余甘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余甘子 Phyl-
lanthus emblica L.的果实 ,是一味重要的传统藏
药 ,也是药食两用之佳品。 除了作为食品外 ,其用
药形式主要是去核的干燥果实和榨汁干燥而成的
果汁粉。由于余甘子的去核干燥果实使用方便 ,养
护简单 ,易于推广。所以 ,这种用药形式值得提倡
和研究。鉴于目前尚未见有关其确切安全剂量的
文献报道 ,我们对其最大耐受量进行了测定 ,以便
为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的剂量设置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 ( 20±
2) g ,由福建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 药物: 余甘子 (粉甘 )采自惠安县紫山镇蓝田
村。 清洗后 50℃干燥 ,去核 ,干燥果肉得率约为
13%。取干燥果肉加冷水浸泡 ,煎煮 2次 ,过滤 ,合
并滤液 ,浓缩至每 ml含原药材 2 g ( 2 g /ml,下同 )
的流浸膏备用。
3 实验方法:小鼠于实验前 12 h禁食。以相同容
积 (每 10 g体重给药 0. 3 m l, 0. 3 m l /10 g ,下同 )
不同浓度 1次灌胃 ,每次 4只 ,雌雄各半 ,观察 1 d
内是否出现死亡。 剂量比先以 1∶ 0. 5递减 ,当小
鼠出现少数死亡时 ,剂量比以 1∶ 0. 75递减 ,得出
100%存活的最大浓度。以此浓度的余甘子流浸膏
重复进行试验 (小鼠 20只 ,雌雄各半 ,分笼饲养 ) ,
给药后连续观察 14 d,观察项目包括活动状况、大
小便和死亡情况等。 第 14 d,称重 ,处死 ,解剖小
鼠 ,肉眼观察其心、肝、脾、肺、肾的外观。
结 果
以 0. 3 m l /10 g的容积灌胃 ,小鼠对余甘子
水煎液的最大耐受浓度为 1 g /ml,故小鼠的最大
耐受量为 30 g /kg。以此剂量给药 1次后 ,连续观
察 14 d并进行解剖。前 3 d有部分小鼠出现活动
减少外 ,未出现死亡。其它项目未见明显异常。因
此 ,若余甘子的成人 (体重以 60 kg计 )日口服最
大剂量以 2000年版的中国药典规定 9 g计 [1 ] ,小
鼠的最大耐受量为前者的 200倍 ,此剂量超过临
床用药量的 200倍。据此可认为余甘子在常用剂
量范围内是安全的。
讨 论
根据本实验 ,在用小鼠进行中药灌胃的最大
耐受量测定时 ,其给药前禁食时间的长短和给药
容积对实验结果都有影响。 禁食时间以 8~ 10 d
为宜 ,给药容积以 0. 3 ml /10 g较为合适。 若以
0. 4 ml /10 g给药时 ,易因中药流浸膏粘稠度较
大、偏酸性而使胃运动受限 ,引起死亡。这种情况 ,
往往并非药物的毒性所致。
目前余甘子的栽培品种较多 ,如粉甘、蓝带、
秋白等 ,其中以粉甘和野生品较为接近。 所以 ,本
实验选用粉甘进行研究。以 0. 3 m l /10 g灌胃 ,余
甘子水煎液在 1. 33~ 2 g /ml的浓度范围内可引
起小鼠死亡 ,且一般在给药后 12 h内出现。死亡
前出现耸毛、蜷缩、闭眼 ,死亡后解剖 ,肉眼观察未
见其心、肝、脾、肺、肾外观的明显异常 ,原因待查。
余甘子主要含鞣质类成分 ,煎煮是否使其产生更
多的水解型鞣质 ,从而产生毒性 (包括急性毒性和
长期毒性 )值得进一步探讨。小鼠的最大耐受量超
过临床用药量的 200倍 ,可认为在常用剂量范围
内是安全的。另外 ,目前 ICH已不强调对 LD50试
验的要求 [2 ] ,因此未对其 LD50进行测定。
综上所述 ,余甘子的去核干燥果实作为中药
饮片使用 ,在常用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表明余甘
子可以和其它中药配伍使用 ,更广泛地应用于中
医临床。
参考文献: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 )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0. 142.
[2 ] 徐叔云 ,卞如濂 ,陈修 .药理实验方法学 [M ].北京: 人民卫
生出版社 , 2002. 228.
36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 6月 第 14卷 第 3期
Journal o f Fujian Colleg e of TCM June 2004, 14( 3)
DOI : 10. 13261 /j . cnki . jf utcm. 00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