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后还有看一会电视才上床睡觉的习惯致非住校生较住校生
存在睡眠不足。
贫血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 原因随年龄的增长 、 学生获
得营养卫生知识逐渐增多 , 自我保健意识加强 , 18 岁年龄
略有回升 , 可能与该年龄进入高三年级的课业负担加重 ,
学习时间延长 , 对营养素需求增加而得不到及时补充;另
外部分学生由于时间紧而不吃早餐或偶尔吃早餐造成营养
素摄入不足有关。
学生营养取决于家庭的膳食结构 , 家长营养知识水平
对学生营养水平有直接影响 , 据报道 , 加强学生家长营养
健康教育半年后 , 家长营养知识水平回升 219 , 所以加强
高中学生营养知识 , 宣传教育 ,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 同时
开展家庭营养知识宣传教育 , 提高家长营养知识水平 , 逐
步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 , 一日三餐合理供给进而提高学生
营养水平。
定期进行学生营养状况监测 , 及时将学生营养状况反
馈给家长 , 以便进行及时治疗 , 同时将信息反馈学校及有
关部门 ,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 参考文献]
[ 1] 白晖群.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 [ M] .北
京:北京医科大学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1992.30
-32.
[ 2] 周淑玲 , 李以国.德州市学生常见病监测分析 [ J] .中国卫生
监督杂志 , 2002, 9 (3):157.
[ 收稿日期] 2004—08—25
【营养与食品卫生】
[作者单位] 福建厦门市疾控中心 , 厦门 , 361004
[作者简介] 骆和东 (1967~ ), 男 , 本科 , 副主任技师 , 主要从
事食品卫生检测工作.
一起食用豆薯种子引起的鱼藤酮中毒
骆和东 , 林健 , 贾玉珠
[ 关键词] 鱼藤酮;豆薯种子;食物中毒
[ 中图分类号] R155.32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编号] 1003-8507 (2005)10-1392-01
豆薯又名沙葛 、 地瓜 、 白地瓜 、 地萝卜 、 凉薯 、 洋地
瓜等名称 , 是我国南部各省普遍栽培的根菜作物。因其肉
白爽脆 、 汁多味香而深受消费者喜欢。但其种子有毒 , 含
有鱼藤酮。鱼藤酮是一种存在于鱼藤根部的具有复杂结构
的环状酮类化合物 , 对昆虫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 是我国应
用历史较久的植物性杀虫剂。它对作物无害 , 无残留 , 不
污染环境 , 但对人畜有害 , 能阻断一种提供给多巴胺神经
元能量所需的酶的活性 , 而导致人体产生神经毒症状。 因
而如果误食了豆薯种子后就可能引起中毒。 2004 年 2 月我
市就发生了一起食用豆薯种子引起的鱼藤酮中毒 , 现报告
如下:
1 中毒经过和临床表现
2 月下旬 , 我市农村某地区一年轻妇女从自种的菜园
中摘取豆薯种子小炒后食用 (小孩食用量较大), 1 h 就开
始出现了头昏 、 恶心 、 呕吐 、 发麻等症状 , 数小时后送医
院抢救催吐 , 该妇女苏醒而小孩连续 3 d 昏迷不醒而死亡。
2 实验室检查
2.1 形态观察 所送检的豆薯种子大小近 1 cm , 外壳棕
色 , 形状近扁圆或卵圆形 , 皮薄易剥离 , 剥去外壳后肉白 ,
用手挤捏有多量白色乳汁出现。
2.2 定性实验[ 1] 取患者家属送来的吃剩豆薯种子 , 绞粹
后加入乙醚充分搅拌混合浸提 , 过滤后挥去溶剂 , 残渣用
丙酮溶解供检验用 , 同时做阴性实验。
2.2.1 硫酸法 取少量残渣溶解液置于试管中 , 加入
0.1%NaNO2乙醇溶液和 40%NaOH 混合液 (1∶7)2 ml , 再
加入 1∶3 硫酸数滴 , 振摇放置后 , 颜色逐渐加深至红色。
2.2.2 硝酸法:取样液少许滴加于滤纸上 , 加数滴 1∶1 硝
酸 , 微热 , 加 10% NaOH 溶液 2 滴 , 滤纸边缘呈现蓝绿色。
3 结果与讨论
鱼藤酮是一种细胞毒性化合物 , 能抑制细胞呼吸链的
NADH脱氢酶 , 造成内呼吸抑制性缺氧 , 并毒害神经系
统[ 2] 。鱼藤中毒后主要症状有兴奋延脑中枢 , 引起呼吸中
枢兴奋及惊厥 , 临床表现为口腔粘膜有麻木感 , 恶心 、 呕
吐 、 腹痛 、 呼吸减慢 、 肌肉震颤等 , 最后可发生呼吸衰竭 、
昏迷而死亡[ 1] 。实验结果表明 , 患者所吃的豆薯种子中鱼
藤酮定性实验呈阳性 , 并且其临床症状与鱼藤酮中毒基本
相似 , 可以判定这是一起由于误食了豆薯种子而引起的鱼
藤酮中毒 , 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
豆薯种子中含有能引起人体中毒的鱼藤酮类化合物 ,
这是我国科学家黄瑞纶教授首次发现的 , 并从中成功地分
离出纯鱼藤酮结晶。然而由于宣传的缺乏 , 大多数人并不
了解和掌握该知识而导致中毒发生。在该例中毒事件中 ,
包括患者家属甚至医生早期都误认为可能是豆薯种子含有
皂甙而引起的中毒 , 因而开始也无法对症治疗。 所以加强
科普知识的宣传 , 提高民众对有毒植物的鉴别及自我保护
意识是非常关键的。
[ 参考文献]
[ 1] 叶世柏.化学性食物中毒与检验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 , 1989.123-124.
[ 2] 董兆君.鱼藤酮的多巴胺神经元毒性与帕金森病 [ J] .国外医
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 2001 , 28 (5):357-360.
[ 收稿日期] 2004—10—22
1392 现代预防医学 2005年第 32卷第 10期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 , 2005 , Vol.32 , No.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