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蒙药材刀豆的鉴别研究



全 文 :于下表皮,副卫细胞多 4 ~ 6 个。本研究为冬青卫矛
的药材鉴定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 考 文 献
[1]刘秋元,赵杰,刘文元 . 冬青卫矛的研究[J]. 河南林业
科技,2003,23(2) :6-7,40.
[2]张耀武 . 大叶黄杨快速繁育技术[J]. 林业科学,2011,
22(9) :53-5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
第五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86-187.
[4]常张富,帕提曼·瞿马洪,卢赣鹏,等 . 中国卫矛科药用
植物性能的初步整理[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
3(2) :29-32.
蒙药材刀豆的鉴别研究
杨来秀1,温爱平1,潘乐鸯1,杨九艳2*
(1. 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2.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摘要 目的:制定蒙药材刀豆的性状、显微及薄层鉴别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别法及薄层色谱法。结
果:种皮栅状细胞、支持细胞、光辉带、椭圆形管胞岛、淀粉粒为刀豆主要的显微鉴别特征;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
可作为薄层色谱的鉴别特征。结论:刀豆的以上特征,可为鉴别其真伪及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刀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14)01-0052-03
收稿日期:2012-12-30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蒙药现代化研究项目-蒙药材质量标准研究(MX2005ZB011) ;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NYJGB201321)
作者简介:杨来秀(1964-) ,女,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蒙药品种鉴定和质量标准研究;Tel:13947157794,E-mail:ylx90@ 126. com。
* 通讯作者:杨九艳,Tel:13614719918,E-mail:yangjy1122@ sina. com。
刀豆为豆科植物刀豆 Canavalia gladiata
(Jacq. )DC. 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江苏、湖北、
安徽等地,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均有载培。蒙
药名为勃仁-芍沙,味甘,性温。具有清肾热、补肾虚
的功能。临床用于肾伤、肾震、肾赫依病、腰腿酸痛
等的治疗〔1,2〕。本文对刀豆的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
了研究,并对其所含化学成分苏氨酸、缬氨酸、亮氨
酸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为蒙药材刀豆的真伪鉴别、
质量标准制订及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
据。
1 材料与试剂
1. 1 材料 刀豆药材购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福瑞
药房,产地为江苏、湖南,经笔者鉴定为豆科植物刀
豆 Canavalia gladiata(Jacq. )DC. 的干燥成熟种子。
1. 2 试剂 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对照品(批号分
别为:140685-200401、140681-200401、140687-200401,
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水合氯醛、5%KOH
试液、稀甘油、蒸馏水、间苯三酚、浓盐酸,所用试剂均
为分析纯;硅胶 G板(青岛海洋化工厂)。
2 方法与结果
2. 1 方法 取刀豆药材,对其性状进行观察并描
述。取刀豆及粉末,徒手制得横切片及粉末片,在显
微镜下观察其特征,绘制其显微特征墨线图并用文
字描述。
2. 2 性状特征 本品呈扁卵形或扁肾形,长 2 ~
3. 5 cm,宽 1 ~ 2 cm,厚 0. 5 ~ 1. 2 cm。表面淡红色
至红紫色,微皱缩,略有光泽。边缘具眉状黑色种
脐,长约 2 cm,上有白色细纹 3 条。质硬,难破碎。
种皮革质,内表面棕绿色而光亮;子叶 2,黄白色,油
润。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2. 3 显微特征
2. 3. 1 横切面:表皮为 1 列栅状细胞,种脐处 2
列,外被角质层,光辉带明显;支持细胞 2 ~ 6 列,呈
哑铃状;营养层由 10 余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组
成,内侧细胞呈颓废状;有维管束,种皮下方为数列
多角形胚乳细胞;子叶细胞含众多淀粉粒;管胞岛椭
圆形,壁网状增厚,具缘纹孔少见;周围有 4 ~ 5 层薄
壁细胞,其两侧为星状组织,细胞呈星芒状,有大型
的细胞间隙。见图 1 ~图 4。
2. 3. 2 粉末特征:灰白色或灰黄色。淀粉粒甚多,
主为单粒,类圆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 15 ~ 42
μm,长约至 54 μm,脐点点状、星状、十字状、裂缝状,
·25·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7 卷第 1 期 2014 年 1 月
DOI:10.13863/j.issn1001-4454.2014.01.021
图 1 刀豆横切面详图(×400)
1.光辉带 2.栅状细胞层 3.支持细胞层 4.营养层
5.颓废层
图 2 刀豆横切面简图(×100)
1.光辉带 2.栅状细胞层 3.支持细胞层 4.营养层
5.颓废层
图 3 刀豆种脐部位横切面详图(×400)
1.种阜细胞 2.栅状细胞 3. 薄壁细胞层 4.管胞岛
5.星状组织
有的可见少数层纹;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无色,横断
面观细胞 1 列,较细长,径向 160 ~ 240 μm,切向 12
~20 μm,外壁极厚,有较多纵沟纹,侧壁上部增厚,
中下部稍厚,内壁薄;种皮支持细胞数个成群或单个
散在,无色,侧断面观呈哑铃形,长 60 ~ 100 μm,宽
28 ~ 52 μm,隘缩部宽 12 ~ 26 μm,外壁和内壁稍厚,
侧壁中部较厚。见图 5。
图 4 刀豆种脐部位横切面简图(×100)
1.种阜细胞 2.栅状细胞 3.光辉带 4.薄壁细胞层
5.管胞岛 6.星状组织
图 5 刀豆粉末特征图(×400)
1.淀粉粒 2.栅状细胞 3.支持细胞
2. 4 薄层色谱鉴别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1 g,
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稀乙醇 30 mL,静置 1 h,超声
处理 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乙醇 2 mL使
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苏氨酸、亮氨酸、缬氨
酸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 1 mL 各含 0. 5 mg 的混
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 2 种溶液各 2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
(3∶ 1∶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
液,在 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见图 6。
3 讨论
3. 1 刀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等成分,故
选择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作对照,建立薄层色谱
鉴别〔3〕。经试验反复摸索,使用市售硅胶 G板,并
·35·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7 卷第 1 期 2014 年 1 月
图 6 刀豆薄层色谱图
1 ~ 5. 刀豆样品 6. 氨基酸对照品混合溶液
(由下至上依次: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
比较几个不同展开系统:①正丁醇-冰醋酸-水(3∶ 1∶
1) ,②正丁醇-甲酸-水(3∶ 1∶ 1) ,③异丁醇-冰醋酸-水
(3∶ 1∶ 1) ,④乙酸乙酯-冰醋酸-水(3∶ 1∶ 1. 5)。结果以
第①系统展开,斑点集中,显色清晰,效果最为理想。
3. 2 刀豆横切面中栅状细胞、支持细胞、光辉带、
椭圆形管胞岛为其主要特征;粉末特征明显,其中种
皮栅状细胞、种皮支持细胞、淀粉粒组成了重要的显
微鉴别点。
3. 3 刀豆中所含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的定性鉴
别,以及刀豆的组织构造及粉末的显微特征,均具有
一定的特殊性和重要鉴定意义,可为刀豆的鉴别提
供可靠的显微及薄层色谱鉴别依据。
参 考 文 献
[1]白清云.中国医学百科全书[M].蒙医学.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2:1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
蒙药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4.
[3]徐豹,庄炳昌.大豆属(Glycine)亚属间和种间种子氨基
酸组成的比较分析[J].大豆科学,1990,9(1) :
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
1-7.
《中药材》杂志再次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本刊讯]“2013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3 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于 2013 年 12
月 30 日已由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发布,这是首个全
面评价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指示体系第二次发布评估结果。350 种科技期刊和 112 种人文社科期刊
分别入选这两个名单。
此次评选是基于“他引总被引频次 /他引影响因子双指标归一化向量平权统计模型”的“期刊国际影响
力指数(CI)”,首先分别计算 3502 种科技期刊和 1120 种人文社科期刊的 CI 值,并按 CI 值降序排列。然后
依序分别按 TOP5%与 TOP5% ~10%选出各 175 种科技期刊、56 种人文社科期刊,分别作为“中国最具国际
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并通过了 70 位期刊评价研究专家的评审。
利用“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CI)”将 WOS(美国汤森-路透公司科学引文数据库总称)的国际期刊与此
次入选名单的中国期刊进行了统一排序发现,不少非 SCI 和 SSCI 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已能比肩和超过 SCI
和 SSCI收录的众多国际期刊。中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已平均高于大部分日文、俄文、法文等非英语 WOS 期
刊。
《中药材》杂志再次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表明该杂志跨入国际品牌学术期刊的稳定地
位。
·45·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7 卷第 1 期 2014 年 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