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茶叶科学 2016,36(4):389~395
Journal of Tea Science 投稿平台:http://cykk.cbpt.cnki.net
收稿日期:2016-02-24 修订日期:2016-03-29
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165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5CQ017)、山东省现代农业茶产业体系专项资金、泰
安生态茶园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及产业化示范(201340629)。
作者简介:张正群,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茶树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通讯作者:zlx_sdau@163.com
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罗勒和紫苏对茶园
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张正群 1,田月月 1,高树文 1,许永玉 2,黄晓琴 1,张丽霞 1*
1.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泰安,271018;2.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摘要:通过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研究其对茶园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土壤养分状况、茶树生长及茶叶生化成分等
的影响,分析间作芳香植物对幼龄茶园的生态综合调控效果。幼龄茶园间种芳香植物能减少小贯小绿叶蝉和绿
盲蝽的数量,增加茶园中瓢虫、草蛉、寄生蜂和蜘蛛等天敌的数量;芳香植物间作区土壤中铵态氮、有效磷和
速效钾的含量高于绿肥间作区和对照;茶园间作芳香植物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茶树生长、培养幼龄茶园的树势和
树冠、增加茶叶产量。茶园间作芳香植物能减少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和儿茶素含量,改善
茶叶品质。可见茶园间作芳香植物是一种具有较好生态效益的茶园栽培管理模式,能促进生态茶园的发展。
关键词:芳香植物;罗勒;紫苏;间作;茶树;生态调控
中图分类号:S571.1;S157.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9X(2016)04-389-07
Ecological Effects of Intercropping Tea with Aromatic
Plant Basil and Perill in Young Tea Plantation
ZHANG Zhengqun
1
, TIAN Yueyue
1
, GAO Shuwen
1
,
XU Yongyu
2
, HUANG Xiaoqin
1
, ZHANG Lixia
1
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Agricu 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China;
2. College of Crop protection,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China
Abstract: To evaluate integrated ecological effects of intercropping young tea plants with aromatic plants, we investigated
the populations of pests and natural enemies, soil nutrient status, growth of tea plants and tea ingredients in the
intercropping plots. Aromatic plants intercropped with young tea plants reduced the numbers of Empoasca onukii Matsuda
and 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 and increased the numbers of natural enemies, such as coccinellids, lacewings,
parasitoids and spiders in the tea plantations. The contents of ammonium nitrogen, available phosphate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in the soils in the plots intercropped with aromatic plants were relative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lots
intercropped with white clover and the control. Intercropping facilitated tea growth, enhanced tree crown formation and
increased vigor of young leaves, which are necessary for high yield of tea. Intercropping tea with aromatic plants decreased
the contents of TP and caffeine, and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soluble sugar and catechins in tea leaves, and final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ea.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intercropping tea with aromatic plants is an effective cultivation
method with great ecological economic benefits, and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ea plantation.
Keywords: aromatic plants, basil, perill, intercropping, tea tree, ecological regulation
DOI:10.13305/j.cnki.jts.2016.04.007
390 茶 叶 科 学 36卷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其品质和安全性
广受关注,茶叶无公害生产和有机生产已成为
茶园发展的重要方向。茶园病虫害防治和土壤
改良是有机茶生产的关键环节,需要严格控制
各种化学合成农药和肥料的使用,这对茶园管
理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在农业系统中,
合理间作是实现农产品有机化生产的有效措
施之一,能产生诸如降低病虫害发生,增加土
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
养分含量;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产品的产
量和品质等的生态效应[1]。茶园间作同样也能
达到上述生态效果,例如,大豆 Glycine max
(L.) Merrill、白三叶草 Trifolium repens L.等在
幼龄茶园中间作能显著调控茶园生态环境,减
少虫害和杂草的发生,改良土壤养分状况,进
而促进茶树生长,增加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
质等[1-2]。
芳香植物是一类特殊植物,其浓郁的气味
中含有大量萜烯类化合物[3]。很多研究表明芳
香植物通过间作能调控害虫和天敌的种群数
量,例如,Song 等[4-5]研究发现,梨园间作芳
香植物能调控梨园中昆虫群落,有效控制梨树
害虫并增加天敌数量。Basedow等[6]研究表明,
蚕豆 Vicia faba L.与芳香植物间作能有效降低
豌豆蚜 Aphis fabae (Scop.)为害。芳香植物对
茶园害虫,如茶尺蠖 Ectropis obliqua (Prout)、
小贯小绿叶蝉 Empoasca onukii Matsuda(我国
茶园中的小绿叶蝉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
已由假眼小绿叶蝉 E. vitis Goëthe 更正为小贯
小绿叶蝉 E. onukii)等有驱避或引诱作用[7-8],
但在茶园中间作芳香植物以改善茶园整体生
态系统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少见报道。本
试验通过茶树与两种唇形科芳香植物——罗
勒 Ocimum basilicum L. 和 紫 苏 Perilla
frutescens L.进行间作,调查茶园中害虫和天
敌的种群密度,测定土壤养分状况、茶叶生长
情况以及茶叶的生化成分变化等,并与绿肥白
三叶草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茶树与芳香植物间
作的生态效应,为促进茶叶有机生产和合理利
用芳香植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
1.1.1 植物材料
茶树 Camellia sinensis L.品种为福鼎大白
茶,树龄为 3 龄。两种唇形科芳香植物罗勒和
紫苏及绿肥品种白三叶草种子购于山东省泰
安市艺景绿化公司。
1.1.2 实验仪器
UV-245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中
国)有限公司)、CP224C 电子天平(奥豪斯
仪器(上海)有限公司)、DHG—9140A 电热
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
司)、PHscan10 笔型 pH 计(上海般特仪器有
限公司)。
1.2 田间试验设计
试验于 2015年 6~10月在山东泰安东兴茶
厂张花峪生态茶园进行。茶园中病虫害防治以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修剪采摘茶叶等物理、农
业防治措施为主,杂草防治只进行清耕和人工
除草,杜绝使用除草剂。本试验包括茶树-罗
勒间作、茶树-紫苏间作和茶树-白三叶草间作
3 个间作处理,并以茶树单种作为对照处理,
每个处理重复 3 次,随机区组设计,每个试验
小区为 10 m×10 m(长×宽),茶行间的间距为
80 cm,在茶树行间种植两行植物,与茶树间
距为 30 cm,间作植物的播种密度为 20 cm×10
cm(行距×株距)。整个试验期间,所有试验
小区均采用相同的栽培管理,不施用任何肥料
和农药。
1.3 试验观察与测定方法
1.3.1 茶树昆虫数量调查
小贯小绿叶蝉和绿盲蝽是北方茶园中发
生比较普遍、危害程度较大的刺吸式害虫,作
为害虫的调查对象。7~10 月份,对不同种植
模式的小区进行小贯小绿叶蝉、绿盲蝽及 4
类天敌(包括瓢虫、草蛉、寄生蜂和蜘蛛)种
4期 张正群,等: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罗勒和紫苏对茶园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391
群数量进行系统调查。不同间作小区中昆虫种
群数量调查分两步进行。首先目测茶树蓬面上
各类害虫和天敌的数量,再用盘拍法调查茶丛
中、下部各类昆虫的数量。每个小区每次随机
调查 5 点,每点 10 株茶树。调查每月进行一
次,每次于下午 4:00 进行[8]。
1.3.2 土壤养分指标
土壤样品于 2015 年 10月份采集 0~20 cm
土层的土壤,风干过筛后分析测定土壤 pH值、
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
指标。土壤 pH 值测定方法:称取 10 g 风干土
(精确至 0.001 g),置于 50 mL 烧杯中,加入
25 mL去二氧化碳水,用玻璃棒搅拌 1 min,静
置 30 min 后用已校准的 pH 计进行测定;土壤
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硝态氮采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铵态氮采用靛酚蓝比色法;
速效磷用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
用 1 mol·L-1醋酸铵提取-火焰光度计法测定。
1.3.3 茶树生长指标
测定方法为 5 点取样测定法,在茶树蓬面
数出单位面积内发芽个数并计算发芽密度,同
时摘取一芽二叶,测定其长度、百芽重。间作
植物种植一年后,用直尺测量茶树的树高、树
宽。
1.3.4 茶叶品质分析
2015 年 9 月采摘一芽一叶鲜样,进行蒸
青固样。水浸出物测定采用减量法,参照 GB
8305—2002;氨基酸测定采用茚三酮比色法,
参照 GB 8314—2002;茶多酚测定采用酒石酸
铁比色法,参照 GB/T 8313—2002;咖啡碱测
定采用碱式醋酸铅法,参照 GB/T 8312—
2002;可溶性糖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儿茶素
测定采用香荚兰素比色法[9]。
1.4 数据统计分析
利用 Microsoft Excel和 SPSS 18.0 软件进
行统计分析。用 Duncan 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
异显著性分析。作图软件为 Origin 8.5。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树芳香植物间作对茶园害虫和天敌的
影响
芳香植物与茶树间作降低了北方茶园两
种主要的刺吸式害虫小贯小绿叶蝉和绿盲蝽
的发生。4 种不同的种植模式中(图 1),茶树
-罗勒间作区小贯小绿叶蝉的密度最低,比对
照茶树单作减少 66.3%,差异显著,但与茶树
-白三叶草间作相比差异不显著。茶树-紫苏间
作区小贯小绿叶蝉的数量(每 10 株茶树 4.68
头)与茶树-白三叶草间作(每 10 株茶树 4.75
头)相近,与对照相比减少了 44.3%,差异不
显著。两种芳香植物间作区绿盲蝽的数量与另
图 1 不同间作模式中小贯小绿叶蝉和绿盲蝽的种群数量
Fig. 1 The numbers of E. onukii and A. lucorum in various intercropping patterns
注:图中不同字母表示经 Duncan 氏新复极差检验在 P<0.05 水平差异显著。下同。
Note: Th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the P<0.05 level by
Duncans new multiple range test. The same as the follow.
0
2
4
6
8
10
b
ab
ab
a
Tea monocultureTea-white clover intercropTea-perilla intercrop
0.0
0.4
0.8
1.2
1.6
2.0
a
a
a
a
B
N
u
m
b
e
r
o
f
A
.
lu
c
o
ru
m
绿
盲
蝽
数
量
/1
0
株
茶
树
小
贯
小
绿
叶
蝉
数
量
/1
0
株
茶
树
N
u
m
b
e
r
o
f
E
.
o
n
u
k
ii
茶树-罗勒间作 茶树-紫苏间作 茶树-三叶草间作 茶树单作
A
间作模式 Intercropping patterns
Tea-basil intercrop
每
10
株
茶
树
小
贯
小
绿
叶
蝉
数
量
/头
N
u
m
b
e
rs
o
f
E
.
o
n
u
k
ii
每
10
株
茶
树
绿
满
春
数
量
/头
N
u
m
b
e
rs
o
f
A
.
lu
c
o
ru
m
392 茶 叶 科 学 36卷
外两个处理之间没有差异,其中,茶树-紫苏
间作区绿盲蝽数量最少。
茶园间作罗勒、紫苏增加了天敌数量,但
是与绿肥白三叶草间作和茶树单作两种处理
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除瓢虫外)。4 种试验处
理中,茶树-罗勒间作区瓢虫、草蛉、寄生蜂
和蜘蛛的数量最多,分别是茶树单作区的 1.6、
9.0、1.4 和 3.3 倍(图 2)。
2.2 茶树芳香植物间作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从表 1 可知,茶树-紫苏间作区土壤的 pH
值显著低于茶树-白三叶草间作和茶树单作两
个处理,而土壤中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
含量显著高于这两个处理;土壤有机质和硝态
氮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茶树-罗勒间作区土
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效磷的含量显著高于
茶树单作区,但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含量显著低
表 1 不同间作模式对茶园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Tabl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intercropping patterns on soil nutrient status
间作模式
Intercropping patterns
pH 有机质/g·kg-1
Organic matter
硝态氮/g·kg-1
Nitrate nitrogen
铵态氮/g·kg-1
Ammonium nitrogen
有效磷/mg·kg-1
Available phosphate
速效钾/mg·kg-1
Available potassium
茶树-罗勒间作
Tea-basil intercrop
6.30±0.25
a
2.07±0.05
b
11.67±0.28
a
34.78±2.28
a
37.22±1.40
b
236.81±11.55
d
茶树-紫苏间作
Tea-perilla intercrop
5.90±0.15
b
2.28±0.14
ab
10.66±0.50
bc
38.80±1.27
a
49.75±5.06
a
481.11±23.10
a
茶树-白三叶草间作
Tea-white clover intercrop
6.20±0.10
a
2.26±0.22
ab
11.29±0.11
ab
30.17±0.37
b
22.46±1.52
c
372.17±15.28
b
茶树单作
Tea monoculture
6.10±0.20
a
2.36±0.07
a
10.12±0.63
c
26.21±0.24
b
27.87±0.65
c
312.74±24.71
c
注:表中数据为 3 个重复的平均值及其标准误差,同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经 Duncan 氏新复极差检验在 P<0.05 水平差异显著。
Note:Data in the table are the mean of 3 replications with standard error. Th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the P<0.05 level by Duncans new multiple range test.
0
10
20
30
40
b
ab
ab
a
0.0
0.5
1.0
1.5
2.0
a
aa
a
Tea monocultureTea-white clover intercropTea-perilla intercrop
N
u
m
b
e
r
o
f
la
d
y
b
ir
d
s
瓢
虫
数
量
/1
0
株
茶
树
0.0
0.2
0.4
0.6
0.8
1.0
a
a
a
a
N
u
m
b
e
r
o
f
sp
id
e
rs
0
2
4
6
8
10
a
a
aa
N
u
m
b
e
r
o
f
p
a
ra
si
to
id
s
蜘
蛛
数
量
/1
0
株
茶
树
D
寄
生
蜂
数
量
/1
0
株
茶
树
C
B
N
u
m
b
e
r
o
f
la
c
e
w
in
g
草
蛉
数
量
/1
0
株
茶
树
茶树-罗勒间作 茶树-紫苏间作 茶树-三叶草间作 茶树单作
A
间作模式 Intercropping patterns
Tea-basil intercrop
图 2 不同间作模式天敌的种群数量
Fig. 2 The numbers of four natural enemies in various intercropping patterns
每
1
0
株
茶
树
瓢
虫
数
量
/头
N
u
m
b
e
rs
o
f
la
d
y
b
ir
d
s
每
1
0
株
茶
树
寄
生
蜂
数
量
/头
N
u
m
b
e
rs
o
f
lp
a
ra
si
to
id
s
每
1
0
株
茶
树
草
蛉
数
量
/头
N
u
m
b
e
rs
o
f
la
c
e
w
in
g
每
1
0
株
茶
树
蜘
蛛
数
量
/头
N
u
m
b
e
rs
o
f
sp
id
e
rs
4期 张正群,等: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罗勒和紫苏对茶园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393
于单作区;与茶树-白三叶草间作区相比,茶
树-罗勒间作区土壤中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明
显较高,速效钾的含量较低。
2.3 茶树芳香植物间作对茶树生长状况的影响
茶园间作芳香植物促进茶树生长。紫苏、
罗勒和三叶草间作区茶树树高分别为 28.60、
34.95、33.25 cm,都显著高于单作区茶树树高
26.55 cm。罗勒和紫苏间作区茶树树幅为
29.10 cm 和 30.00 cm,与单作区茶树树幅没有
显著差异,但低于三叶草间作区茶树树幅。紫
苏间作区茶树的发芽密度每平方米 134.00 个,
高于茶树单作区的每平方米 116.67个和罗勒间
作区的每平方米 97.33 个,低于三叶草间作区
的每平方米 156.67 个,除与罗勒差异显著外,
与其他两种差异不显著。茶树-罗勒间作区茶树
的芽长度为 3.67 cm,百芽重为 22.83 g,都显
著低于茶树-白三叶草间作区和茶树单作区;茶
树-紫苏间作区茶树的芽长度为 3.91 cm,百芽
重为 25.19 g,同样显著低于单作区,但紫苏
间作区中茶芽长度和百芽重与三叶草间作区
差异不大(表 2)。
2.4 茶树芳香植物间作对茶叶生化指标的影响
图 3 显示,与茶树单作相比,茶树-罗勒间
作区茶叶中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 0.93%,而氨
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和儿茶素的含量分别减
少了 0.53%,1.30%,0.56%和 1.34%,水浸出
物的含量没有差异。茶树-罗勒间作区中茶树叶
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比茶树-白三叶草间作区的
明显增加了 0.4%,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显著减
少 0.49%和 0.37%。茶树-紫苏间作区茶树叶片
中氨基酸、咖啡碱含量比茶树单作显著降低了
0.47%和 0.37%,可溶性糖、儿茶素含量显著增
加了 0.43%和 0.72%。与茶树-白三叶草间作相
比,茶树-紫苏间作显著减少了茶树叶片中氨基
酸的含量,增加了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含量,水
浸出物、咖啡碱和可溶性糖含量没有差异。
表 2 不同间作模式对茶园茶树生长状况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intercropping patterns on growth of tea plants
间作模式
Intercropping patterns
树高/cm
Height
树宽/cm
Width
发芽密度/个·m-2
Density of bud
芽头长度/cm
Length of young difoliate with one bud
百芽重/g
Weight of 100 buds
茶树-罗勒间作
Tea-basil intercrop
28.60±0.81
b
29.10±0.46
a
97.33±3.71
a
3.67±0.11
a
22.83±0.71
a
茶树-紫苏间作
Tea-perilla intercrop
34.95±0.62
c
30.00±0.62
ab
134.00±7.81
bc
3.91±0.13
ab
25.19±0.91
b
茶树-白三叶草间作
Tea-white clover intercrop
33.25±0.59
c
32.15±1.05
b
156.67±13.33
c
4.27±0.11
bc
25.95±0.37
bc
茶树单作
Tea monoculture
26.55±0.71
a
30.85±0.75
ab
116.67±3.33
ab
4.52±0.15
c
27.44±0.39
c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经 Duncan 氏新复极差检验在 P<0.05 水平差异显著。
Note: Th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the P<0.05 level by Duncans new multiple range test.
3 讨论
茶园间作芳香植物抑制了茶园害虫,特别
是小贯小绿叶蝉的发生数量,抑制效果优于绿
肥白三叶草。间作芳香植物能有效降低农业生
态中害虫的发生,例如,梨园中间作芳香植物
能有效降低蚜虫和梨木虱 Psylla Chinesis
Yang et Li 的种群数量[10-11]。从生态和进化角
度分析,茶园中的刺吸式害虫已适应了释放少
量萜烯化合物的寄主茶树,主动回避有浓郁气
味的非寄主植物——芳香植物。间作区中高浓
度的萜烯化合物干扰了茶树害虫的寄主定位,
阻碍其取食和繁殖 [12]。间作芳香植物能提高
生态系统中有益节肢动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
[13-14]。茶园间作芳香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
天敌的种群数量。茶园间作营造的植被多样性
394 茶 叶 科 学 36卷
为大量天敌提供过渡转换寄主和栖息庇护所。
另外,罗勒、紫苏在 8、9 月份大量开花,能
引诱天敌并为其补充种群发展繁衍所需的花
蜜等食物。这些有利因素促进了间作区中各种
天敌种群发展,从而间接地调控茶园害虫的发
展和分布。
茶园中间作一些豆科植物,如白三叶草和
大豆可有效改良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从而能有
效促进茶树生长,增强茶园中幼龄茶苗的树
势,培养树冠,为成龄茶园的丰产打下基础
[1-2]。本研究表明,芳香植物间作区的土壤养
分含量,特别是紫苏间作区土壤中氮、磷和钾
的含量一定程度上高于绿肥白三叶草间作区。
芳香植物在茶园中间作通过改善土壤能促进
茶树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进一步调节了茶树的
生长。茶园间作紫苏显著增加了茶树高度,调
整了冠幅,提高了发芽密度等。虽然,茶园间
作芳香植物稍微降低了茶树的百芽重,但是可
以通过高发芽率在茶园整体产量上进行弥补。
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特别是在茶园中间作
罗勒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茶叶的品质。茶多酚
和咖啡碱是茶汤苦味的主要呈味物质,茶园间
作芳香植物减少了茶树鲜叶中这两种物质的
含量,能降低茶汤的苦涩味。可溶性糖是茶汤
中主要甜味成分和香气成分,间作芳香植物提
高了茶叶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能改善茶汤的滋
味。茶园间作紫苏显著提高了茶叶中儿茶素的
含量,这表明增强了芽叶持嫩性,有利于成品
茶的品质[15]。
茶园间作芳香植物产生的上述诸多生态
效益可以有效地减少化学农药和肥料的使用,
降低茶园种植和管理成本。另外,芳香植物本
身具有浓郁的香气,并在夏秋季大量开花,很
好地美化了茶园的整体环境。其次,芳香植物
可开发为香料、中药或是食料,创造附加收益。
总之,茶园间作芳香植物是一种生态和经济效
益俱佳的栽培方式,能促进生态茶园的建设和
茶叶有机化生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黎健龙 , 涂攀峰 , 陈娜 , 等 . 茶树与大豆间作效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41(7): 2040-2047.
0
1
2
3
4
5
a
b
b
c
Tea monoculture
0
20
40
60
80
100
aaa
a
Tea-white clover intercropTea-perilla intercrop
0
3
6
9
12
15
a
b
c
c
C
o
n
te
n
t
o
f
c
a
te
c
h
in
(
%
)
0
1
2
3
4
5
aa
bb
0
5
10
15
20
25
aa
bb
FE
0
1
2
3
4
5
a
abbc
c
D
C
儿
茶
素
含
量
可
溶
性
糖
含
量
咖
啡
碱
含
量
茶
多
酚
含
量
氨
基
酸
含
量
茶树-罗勒间作 茶树-紫苏间作 茶树-三叶草间作 茶树单作
水
浸
出
物
含
量
A B
间作模式 Intercropping patterns
C
o
n
te
n
t
o
f
a
m
in
o
a
c
id
s(
%
)
C
o
n
te
n
t
o
f
T
P
(
%
)
C
o
n
te
n
t
o
f
w
a
te
r
e
x
tr
a
c
t(
%
)
C
o
n
te
n
t
o
f
so
lu
b
le
s
u
g
a
r(
%
)
C
o
n
te
n
t
o
f
C
a
ff
e
in
e
(
%
)
Tea-basil intercrop
图 3 不同间作模式对茶叶生化指标的影响
Fig. 3 Effects of different intercropping patterns on biochemical indexes of tea
水
浸
出
物
含
量
/%
C
o
n
te
n
t
o
f
w
a
te
r
e
x
tr
a
c
t
氨
基
酸
含
量
/%
C
o
n
te
n
t
o
f
a
m
in
o
a
c
id
茶
多
酚
含
量
/%
C
o
n
te
n
t
o
f
T
P
咖
啡
碱
含
量
/%
C
o
n
te
n
t
o
f
c
a
ff
e
in
e
可
溶
性
糖
含
量
/%
C
o
n
te
n
t
o
f
so
lu
b
le
s
u
g
a
r
儿
茶
素
含
量
/%
C
o
n
te
n
t
o
f
c
a
te
h
in
4期 张正群,等: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罗勒和紫苏对茶园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395
[2] 彭晚霞 , 宋同清 , 邹冬生 , 等 . 覆盖与间作对亚热带丘陵
茶园生态的综合调控效果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41(8):
2370-2378.
[3] Pichersky E, Noel J P, Dudareva N. Biosynthesis of plant
volatiles: natures diversity and ingenuity [J]. Science, 2006,
311: 808-811.
[4] Song B, Zhang J, Hu J, et al. Temporal dynamics of the
arthropod community in pear orchards intercropped with
aromatic plants [J].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11, 67(9):
1107-1114.
[5] Song B Z, Wu H Y, Kong Y, et al. Effects of intercropping
with aromatic plants on the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of an
arthropod community in a pear orchard [J]. BioControl, 2010,
55(6): 741-751.
[6] Basedow T, Hua L, Aggarwal N. The infestation of Vicia
faba L. (Fabaceae) by Aphis fabae (Scop.) (Homoptera:
Aphidida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amiaceae (Ocimum
basilicum L. and Satureja hortensis L. [J]. Journal of Pest
Science, 2006, 79(3): 149-154.
[7] 张正群 , 孙晓玲 , 罗宗秀 , 等 . 芳香植物气味及提取液对
茶尺蠖行为的影响 [J]. 植物保护学报 , 2012, 39(6):
541-548.
[8] Zhang Z, Luo Z, Gao Y, et al. Volatiles from non-host
aromatic plants repel tea green leafhopper Empoasca vitis [J].
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 2014, 153(2):
156-169.
[9] 张正竹 . 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 [M]. 北京 : 中国农业出
版社 , 2009: 45-47.
[10] 魏巍 , 孔云 , 张玉萍 , 等 . 梨园芳香植物间作区蚜虫与
天敌类群的相互关系 [J]. 生态学报 , 2010, 30(11):
2899-2908.
[11] 魏巍 , 孔云 , 张玉萍 , 等 . 梨园芳香植物间作区中国梨木
虱与其天敌类群的相互作用 [J]. 生态学报 , 2010, 30(8):
2063-2074.
[12] Agarwal M, Walia S, Dhingra S, et al. Insect growth
inhibition, antifeedant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of compounds
isolated/derived from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 (ginger)
rhizomes [J].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01, 57(3):
289-300.
[13] 胡竞辉 , 王美超 , 孔云 , 等 . 梨园芳香植物间作区节肢动
物群落时序格局[J]. 生态学报 , 2010, 30(17): 4578-4589.
[14] 宋备舟 , 王美超 , 孔云 , 等 . 梨园芳香植物间作区主要害
虫及其天敌的相互关系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43(17):
3590-3601.
[15] 孙京京 , 朱小元 , 罗贤静丽 , 等 . 不同遮荫处理对绿茶品
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42(3): 387-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