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甘肃产区两年生黄芩全生育期生长阶段的动态分析与研究



全 文 :2016年第19期(总第492期)
经济研究
JingjiYanjiu
▲▲
月份
根长
(cm)
根重
(g)
根粗
(cm)
分蘖数
(个)
地上部分重
(g)
5 cm地温
(℃)
10 cm地温
(℃)
15 cm地温
(℃)
20 cm地温
(℃)
25 cm地温
(℃)
气温
(℃)
5 19.46 0.92 0.28 1.5 1.13 19.6 18.5 17.5 16 15 22.8
6 19.49 2.91 0.49 1.5 5.13 20 18.7 17.8 17.5 16 24.5
7 24.63 4.49 0.72 1.4 16.32 25.17 22.7 21.2 19.5 18.67 26.7
8 33.85 15.49 1.06 1.6 116.787 15.7 14.3 13.6 12.3 11.8 16.3
9 33.93 15.49 1.16 1.65 129.5 9.8 8.8 7.8 7.5 6.67 10.7
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
物,是我国传统常用大宗中药材黄芩的正品来源,传统认为其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1]。属于顶序黄芩组,
狭叶黄芩亚组的黄芩系[2]。现代研究表明,黄芩还具有抗炎、抗
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美白、防晒等作用[3]。黄芩中药资源的分
布受生态环境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我国主产于河北、河
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四川、内蒙古及东北等地[4]。随着黄
芩用量的增加,栽培黄芩已逐渐取代日益减少的野生黄芩资
源,成为我国黄芩的主要来源。由于各地生态环境的差异,导致
黄芩药材生长和质量差异很大[5]。黄芩除是我国大宗常用中药,
用于临床配方外,也作为中成药的原料。另外,从黄芩中提取的
黄芩苷、黄芩素等大量用于制药工业、化妆品制造等行业。随着
中药制剂的增多,国内外许多厂家增加了黄芩有效成分的提
取,加大了黄芩的用量和出口量,因此黄芩的应用和开发越来
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6]。目前黄芩的人工种植发展很快,
但大多数针对栽培方式、田间管理、采收季节等方面进行研究,
理论研究较少,尤其是在选择栽培土壤和繁殖方式方面大多依
靠经验,操作不规范,黄芩重量参差不齐;而且因气候环境的影
响,黄芩的生长习性亦发生变化[7]。而研究以上黄芩栽培方面的
首要问题和基础内容,就是先了解黄芩全生育期生长阶段的概
况。所以本研究对黄芩栽培等的进一步研究将奠定基础。
黄芩在陇西县种植面积大,是甘肃省黄芩的主产区。因而,
掌握黄芩全生育生长期的动态情况,是探索甘肃主产区黄芩栽
培与其他药理研究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内容。为此,现就将自然
生态环境条件下,黄芩生长规律,合理的耕作策略和科学的管
理规程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设置在陇西药圃园(首阳镇董家堡谭家庄高速路口以
上 500 m),海拔 1 912 m,年平均降水量 440 mm,年平均气温
7℃,年均日照时数2292h,年均无霜期146d。供试地块为水浇
地,地块平坦,土壤肥力状况均匀,土壤肥力中等,土壤为黄绵
土。地块平坦,地力均匀,栽培上年秋季翻耕两次。移栽前施有
机肥37500kg/hm2,尿素150kg/hm2,颗粒磷肥600kg/hm2,结合
移栽作基肥施入,用铁锹人工开沟定植,行距 20 cm,株距
10cm。5月下旬、6月下旬和7月下旬各中耕除草一次,其他管
理同大田。
1.2 试验方法
从出苗后5~7cm开始每隔30d分别对试验进行采挖、观
察、记载。具体用“五点法”样方取样,样方大小20cm×20cm,
将挖取的黄芩混合后,随机采样20株,测定其地上部分鲜重、
地下部分鲜根重、根长、根粗,记载结果,同时测定当时气温,
5~25cm地温。
2 数据结果与分析
2.1 数据结果
黄芩全生育期试验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
甘肃产区两年生黄芩全生育期生长阶段的动态分析与研究
姚彦斌,张玉云,郭强强,杜 弢,张金文,徐永强,付录生
(甘肃省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陇西748100)
摘 要:通过收集具有甘肃黄芩主产区—陇西的两年生黄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重、根长、根粗、气温和地温的动态数据,分
析黄芩生长规律,结果发现:影响根长的生长时间段主要为6月中旬—8月中旬,此阶段是黄芩的扎根阶段;根重在7月中旬—9月
中旬增重迅速,根的营养物质等的积累量大;而地上部分增重主要在7月中旬—8月中旬之间,正处于黄芩营养生长的鼎盛时期。以
此为依据,进而找出合理的耕作策略和科学的管理规程。
关键词:黄芩;全生育期;生长阶段;动态
中图分类号:R28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6997(2016)19-0075-02
作者简介:姚彦斌(1986-),男,甘肃陇西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中药材栽培工作。
通讯作者:张玉云(1965-),女,甘肃陇西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中药材栽培工作。
基金项目: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科技攻关项目(GYC12-05);陇西县星火科技项目(陇科发〔2015〕30号-20)。
表1 黄芩全生育期动态观察试验数据统计
栽培技术
ZaipeiJishu
▲▲
75
DOI:10.15979/j.cnki.cn62-1057/s.2016.19.047
2016年第19期(总第492期)


经济研究
JingjiYanjiu
2.2数据分析
2.2.1 黄芩根长变化由图1可以看出,在当地的气候环境
下,黄芩根长的生长时间段为6月中旬—8月中旬,此时间段是
黄芩生长的扎根阶段。
2.2.2 黄芩生物产量形成变化由图2可以看出,根重在5月
中旬—7月中旬比较缓慢,7月中旬以后根重的增重迅速,根的
营养物质等的积累量在7月中旬—9月中旬上升幅度最大。黄
芩地上部分的增重主要在7月中旬—8月中旬之间,正处于黄
芩营养生长的鼎盛时期。在5月中旬—7月中旬,由于黄芩正处
于种苗生长初期,芽的发育、扎根和营养物质等的合成与积累
阶段,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而在8月份以后-采挖,黄芩处于生
殖生长阶段,地上部分生长缓慢。黄芩在7月中旬—8月中旬之
间,地上部分的和地下部分的生长均处于生长高峰期。
2.2.3 黄芩根粗变化由图3可以看出,根粗的增粗程度在
5—8月中旬之间增粗比较快,8月中旬以后增粗比较缓慢。
2.2.4 黄芩生长发育与地温的关系由图4可以看出,地温7
月份最高,气温7月份也最高。相反,可以看出地温9月份最
低,气温9月份也最低;5cm、10cm、15cm、20cm和25cm的地
温与气温均成正比;在同一时间地温随着土壤深度呈下降趋
势。
3 试验结果
由于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及对水分亏缺的反映,是与植物本
身地上、地下部分的外部形态特征、生长状况及生态条件密切
相关[8]。因此,本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均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完成
的。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影响根长的生长时间段主要为6月中
旬—8月中旬,此阶段是黄芩的扎根阶段。所以建议药农在此阶
段,可喷施能促使黄芩根部生长的营养物质;另外,还可适当疏
松土壤。在5月中旬—6月中旬根重的增加比较缓慢,根重在7
月中旬—9月中旬增重迅速,根的营养物质等的积累量大;而地
上部分增重主要在7月中旬—8月中旬之间,正处于黄芩营养
生长的鼎盛时期。在5月中旬—7月中旬,由于黄芩正处于种苗
生长初期,芽的发育、扎根和营养物质等的合成与积累阶段,地
上部分生长缓慢。而在8月份以后,黄芩处于生殖生长阶段,地
上部分生长缓慢。所以,综合考虑地上部分生长和地下部分生
长的规律,要在7月中旬—8月中旬之间加以追肥可有效提高
黄芩产量。高温是影响当地黄芩进入生殖生长的因素之一。气
温和地温在7月中旬达到最高,也是黄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的转化期;5cm、10cm、15cm、20cm和 25cm的地温与气温均
成正比;在同一时间地温随着土壤深度呈下降趋势。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李欣,黄璐琦,邵爱娟,等.黄芩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J].世界科学技术,2003,(6).
[3] 梁英,韩鲁佳.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6).
[4] 肖蓉,袁志芳,王春英,等.不同产地黄芩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J].中草药,2005,(5).
[5] 黄璐琦,郭兰萍,胡娟,等.道地药材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遗传基础[J].中国中药杂志,2008,(20).
[6] 王立娟,赵圆圆,张玉荣.中药黄芩的研究概况.[J].中国科技信息,2009,(15).
[7] 高明,谭志高,李东霞,等.人工栽培黄芩质量影响因素综述.[J].中国药房,2008,(15).
[8] 刘长利,王文全,李帅英,等.干旱胁迫对甘草生长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4,(10).
(编辑张 亮)
图1 不同月份黄芪根长变化
图2 黄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变化
图3 黄芪根粗变化
图4 当地黄芪地块不同耕层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栽培技术
ZaipeiJishu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