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蒌蒿北方人工繁殖栽培技术*
王跃兵 ,李春刚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农林局 ,黑龙江 大庆 163511)
摘 要:蒌蒿 , 北方鲜有种植 ,是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 经过小包装投放市场价格潜力巨大 , 是农民致富的
又一希望项目。笔者将蒌蒿北方繁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 以供交流推广。
关键词:保健;佳蔬;蒌蒿;北方;栽培
蒌蒿 ,学名 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 ,别
名芦蒿 、水艾 、香艾 、水蒿 、藜蒿 、泥蒿 、蒿苔 、龙艾 、
龙蒿 、狭叶青蒿 ,是每年 3-4月南方上市的一种
珍贵时令野生蔬菜 。多生于水边堤岸或沼泽中。
广泛分布于西伯利亚 、朝鲜 、日本 ,我国各地均有
分布 ,野生种广泛分布于东北 、华北 、华东 、华中。
蒌蒿营养价值高 。蛋白质含量在绿叶菜中名列前
茅 ,胡萝卜素含量高于胡萝卜 ,维生素 C 含量高
于番茄。蒌蒿根 、茎 、叶都可食用 ,主要食用部位
为嫩茎。蒌蒿尤其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 ,具有独
特风味 、炒食或凉拌 、清香脆嫩 ,有清凉 、平抑肝
火 、消炎等功效 ,是一种极受欢迎的闻名遐尔的集
药用与食用为一身的新型保健佳蔬 。蒌蒿的抗逆
性强 ,很少发生病虫害 ,又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食
品 ,是冬春市场供应的主要特菜品种之一 ,深受广
大消费者欢迎 ,很有市场。频频出现在超市 、宾
馆 ,有望成为市民的盘中菜 、家常菜 。蒌蒿的食用
在我国历史长久 ,但只局限于野生蒌蒿 ,进行人工
栽培在近年来才兴起。目前 ,我国南方在许多地
方已经大面积进行栽培 ,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浙江 、江苏 、上海等地人工栽培面积
较大 。特别是南京郊区 ,蒌蒿的人工栽培搞得红
红火火 ,开始走上了区域化 、规模化 、集约化的道
路 ,亩产值超万元。北方却鲜有种植 。黑龙江省
大庆市红岗区农业示范基地于 2006年 1 月开始
引进蒌蒿栽培 、推广 ,受到北方市场的欢迎。这种
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经过小包装投放市场价
格卖过肉价钱 ,说明了它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能成
为农民致富的又一希望项目。现将蒌蒿北方繁殖
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以供交流推广 。
1 形态特征与生态学性
1.1 形态特征
菊科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地下根状茎
呈棕色 ,鲜时柔嫩多汁 ,既是营养贮藏器官 ,也是
重要的繁殖器官 ,在地下 15-25 cm 土层内伸展 ,
长可达 30-70 cm ,粗 6-12 mm 。根状茎上有
节 ,节上着生隐芽和发生不定根。隐芽萌发可形
成新的根状茎或伸出地面形成茎秆 。发生的不定
根形成发达的须根系 ,长约 15 cm 。地下茎的腋
芽和顶芽长出地面成地上茎 ,高达 60-120 cm 。
单叶互生 ,下部叶在花期枯萎 ,中部叶密集 ,叶柄
上有叶片下延形成的翼 ,茎中部叶片羽状深裂 ,侧
裂片 2 ,裂片线状披针形 ,先端渐尖 ,边缘具疏浅
锯齿 ,表面几无毛 ,背面密生灰白色细毛 ,上部叶
3裂或不裂而为线形。头状花序近球形 ,直径 3-
3.5 mm ,具细梗 ,小苞片小或无 ,在分枝上排成总
状或复总状花序 ,并在茎上组成稍开展的圆锥花
序 ,花后头状花序下垂;总苞片 3-4 层 ,外层卵
形 ,黄褐色 ,被短绵毛 ,中层广卵形 ,内层椭圆形 ,
有宽膜质边缘;花黄色 ,外层雌性 ,内层两性 ,均结
实。瘦果细小 , 具冠毛 ,成熟时随风飞散 。花期
8-9月 ,果期 9-10月 。
1.2 生态学性
蒌蒿抗逆性较强 。较耐热 、耐肥 、耐湿 ,不耐
干旱 。喜温暖 、湿润的气候条件 ,但高温极易老
化 ,气温 5 ℃以上时地下茎开始萌发 。生长适温
·235·2010(2)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 收稿日期:2009-11-09
作者简介:王跃兵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副科级干部 ,红岗区农业示范基地副主任兼副经理 ,农艺师。2003年毕业于东北林业
大学园林专业 ,现主要从事观赏植物 、园艺和蔬菜的选优繁育 、栽培管理。负责红岗区农业示范基地观光农业园的蔬菜栽培技术管理。
2006年获黑龙江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称号;2007年 5月 1日大庆电视台作人物专访报道。
15-28 ℃, 10 ℃以下生长缓慢 ,遇霜冻地上部枯
萎 ,地下部耐寒 , 地下部可耐-5 ℃,在我国华北
露地可安全越冬 。对光照要求不严格 , 要求光照
充足 ,但强光也易老化 ,特别在营养生长期要求有
充足的阳光 ,有利于植株生长 ,叶片肥大 ,短日照
有利于开花 、结实。种子发芽时喜光 。一般土壤
均可种植 ,但选用重施农家肥 ,保水力强的砂壤土
产量品质均佳 。适宜土壤 pH 值范围为 5.7-
6.7。北方夏季温度高 ,应加强田间的遮荫。
2 繁殖技术
2.1 种子繁殖
此法繁殖系数高 ,更适合大面积生产。于 10
月上 、中旬 ,田间花序吐白时 ,摘下老熟的头状花
序 ,晒干搓揉出种子备用 。新栽培区引种以种子
繁殖较为方便 ,可进行育苗移栽或直播 。东北露
地直播可在 4-5月下旬地温 10-15 ℃进行 , 撒
播或条播 。若需提早种植 ,可采用保护地育苗 ,播
期可在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 ,床土要求平坦 、细
碎 、湿润 ,出苗后及时间苗 ,直播的缺苗时要移苗
补种 。每 667 m 2用种量 50-85 g 。种子细小渗
土播种 。每克种子掺合 5 kg 左右的河泥土 ,充分
搅匀 ,于苗床上 ,每 20 cm 见方舀一勺 ,稍摊平 ,苗
床水分以见干见湿为好 ,约在 10 d 左右即可出
苗 ,40 d以后 ,苗高 10 cm 时定植于大田。
2.2 扦插繁殖
扦插于 7-8月进行 。过早扦插组织不充实 ,
养分累积小 ,插后新技长势不旺。过晚扦插植株
生长期不足 ,同样影响产量。剪取生长健壮植株
茎粗 1cm 以上的枝条 ,要求无病虫 ,腋芽未萌发 ,
每段插条顶端至少留有 1-2 个饱满芽 。去掉上
部幼嫩和下部老化部分 ,剪成 15 cm 左右的插条 ,
上平下斜 ,上端保留 2-3片叶 。扦插时按 5-10
cm 的行距 ,开成 10 cm 深的浅沟 ,将插条按 5-
10 cm 的株距 ,排放在沟的一侧 ,边排边培土 ,其
深度达插条的 2/3 ,即 10 cm 左右。每平方米扦
插 150株左右 ,既可以保证蒌蒿产量 ,又可以保证
品质 。培土过程中插条要扶正 ,用土压实。扦插
完毕 ,浇一次透水 ,经 1-2 d后再浇一次催根水。
其后根据土壤状况 , 适时灌水 ,保持土壤湿润。
15-20 d可生根。插条生根发芽后 ,及时追施少
量速效氮肥进行提苗。因为插条前期根 、芽生长
依靠有限的自身养分 ,要让它较好地生长 ,需要及
时补充一定量的速效氮肥 。植株长到 4-5 cm 高
时 ,每 667 m2 施尿素 5-10 kg , 15 d后再追施
一次 。
2.3 分株繁殖
一般在春季 4-5月分株 。取种株时 ,在离地
表5-6 cm 处剪去地上部 ,然后将植株连根挖起 ,
去掉过老的根和地下茎 ,把带根系的新生根茎分
割为单株 ,按行距 30 cm 开浅沟定植 ,株距 10-
20 cm.,浇透定根水。
2.4 地下茎繁殖
春 、秋季均可进行 ,将割去地上部的地下茎挖
起 ,去掉老根 、老茎 ,每段留 3 个节后剪成 4-6
cm ,开浅沟 ,按株行距 20 cm ×20 cm 平铺于沟
中 ,覆土 、浇水 ,保持湿润。其总用量依根状茎的
质量而定 ,每 667 m2 约 150 kg 左右。
3 栽培技术
3.1 整地技术
选择阳光充足 、潮湿肥沃 、无污染 、前茬未种
菊科作物 、接近自然生境的沙质壤土或冲积土田
块。深耕晒垡 2-3次 ,深度约 20 cm ,最后一次
耕翻时将底肥施下 ,使肥料与土壤充分翻匀 。以
腐熟有机肥为主 , 每 667 m2 施腐熟人畜粪
4 000-5 000 kg 或 50 kg 菜籽饼和 25 kg 过磷酸
钙 ,将土与肥耙匀耙平后作畦 ,畦宽 1.2-1.4 m ,
沟宽 30 cm ,深 15-20 cm 。定植前用 37%蒜草
净(旱草灵)除草 ,每 667 m 2 用 100 ml ,对水 50
kg ,喷施已整好的地面 ,喷 2-3 d后即可定植。
畦向多为东西向 , 种植南北行 , 以提高光合利
用率 。
3.2 定植技术
定植时间不宜过早 , 6月上中旬定植。株行
距 20 cm ×30 cm ,每 667 m2 种 3 000-4 000株。
定植应选择傍晚或阴天进行 ,如遇雨应在雨后进
行。种植后应浇透定根水 。定植后要进行近地面
缩剪 。此法占地时间稍长 ,但带根系 ,生长势旺
盛 ,早熟性较好 ,产量较高 。实现当年夏秋应市。
3.3 大田栽培管理技术
3.3.1 肥水管理 定植后需经 10-15 d的缓苗
期 , 15 d后就可以薄施腐熟有机肥或复合肥提
苗。每667 m2 用有机肥 400-500 kg 掺水 600-
·236·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2010(2)
1 000 kg ,或用 5 kg 复合肥加水 1 000 kg 浇施提
苗肥 。生长旺盛期施一次复合肥 ,每 667 m2 18-
22 kg 。8月和 9月结合浇水施 2次肥 ,每 667 m2
每次施尿素 10 kg ,防止后期早衰 ,加快根状茎的
生长和养分的积累。在每次采收后每 667 m2 追
施 8-10 kg 尿素 ,以提高产量和品质。蒌蒿地上
部生长快 、蒸腾量大 ,而根群较浅 ,不耐旱 ,田间应
经常保持湿润状态 。浇水宜多勿少 ,每次追肥后
要浇透水一次 ,浇水要见干见湿。田间保持一定
的湿度是伏秋蒌蒿高产和促使其品质优良的关键
因素 。上市前 7 d左右 ,喷施赤霉素 3 g/667 m2 。
收割后不能立即浇水 ,因为此时伤口没有愈合 ,浇
水后容易烂苗 ,可在 3-5 d后浇水发苗。收获前
7-10 d不要施肥 ,否则会形成硝酸盐积累 ,影响
蒌蒿菜的品质。
3.3.2 中耕除草 ,修剪 及时松土除草 。早春季
节 ,要勤中耕 ,以提高地温;春 、夏季节 ,要及时结
合中耕拔除田间杂草;封垄后不再中耕 。8月中
旬在开花之前进行第 1次打顶摘心 ,9 月中旬盛
花期前进行第 2次打顶摘心 ,可控制其生殖生长 ,
有利于将大量养分积累在地下的根状茎上。蒌蒿
生长后期 ,由于温度升高 ,植株茎叶生长茂密 ,应
进行修剪 。修剪时 ,应将植株离地面5 cm 以上的
枝条全部剪去 ,修剪时剪刀基本与畦面平 ,剪后及
时清理田园。同时 ,要及时增施肥料促进蒌蒿的
新芽生长。修剪次数视植株长势和市场需求而
定 ,当长势弱 、嫩枝梢少而市场需求旺盛时应对蒌
蒿马上进行修剪 。夏季不利于蒌蒿生长 ,可进行
休眠越夏 ,对种植田块只灌水而不施肥料 ,维持其
生命即可。待到秋季气温较凉时再进行修剪施
肥 ,重新让蒌蒿生长 。这样 ,蒌蒿的商品价值和经
济效益才更高 。总之 ,修剪是得到优质蒌蒿嫩梢
的有效途径。修剪后 ,一定要加强肥水管理 ,采取
重施有机肥 ,辅以化学肥料的栽培技术措施。
3.3.3 病虫害防治 蒌蒿抗逆性强 ,由于它特殊
的艾香味 ,所以病虫害少 ,几乎可不用药或很少用
药。但为了更好地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在生产的
过程中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在炎热 、干旱的夏季
会有蚜虫为害 ,可用 50%的辟蚜雾 2 000倍液 ,或
一遍净 4 000倍液 ,或 25%爱卡士 1 000倍液喷
施防治 ,每隔 5-7 d喷 1次 ,连喷 2-3次 。主要
病害为软腐病 。收获前如果发生软腐病 ,要把发
病植株割掉并带到棚外掩埋;如果在刚出苗时发
现软腐病 ,可用农用硫酸链霉素喷施 1-2次 。
3.4 棚室栽培管理技术
定植于棚室内的苗成活后 ,施薄肥。苗高 10
cm 以上时 ,要防植株倒状 。棚室管理上 ,晴天白
天温度控制在 17-23 ℃,阴雨天下降 5-7 ℃,湿
度控制在 85%-90%,苗高 10 -15 cm , 喷 75
ml/ L的赤霉素液 ,能显著促进嫩茎生长 ,改善品
质。必须注意棚室内温度不超过 25 ℃,否则应及
时大通风 。棚室内栽种蒌蒿 ,温湿度适宜 ,生长
快 ,头刀产品在元旦前后上市 , 2-3刀产品在春
节上市 ,价值高 ,经济效益好。嫩茎生长到 10-
25 cm 时即可采收 。采收时 ,用锋利的小刀平地
面割下 ,切忌损伤地下根状茎 ,影响第 2 茬的产
量。采收第 1茬后 ,立即追肥浇水 ,35 d 左右第 2
茬又可上市 。上市期为翌年 1月下旬至 3月上
旬。一般每 667 m2 采收蒌蒿 500 kg 。
4 科学适时采收
当蒌蒿株高 10-25 cm ,顶端心叶尚未散开 、
白绿色 、茎秆未木质化时 ,便可采收嫩茎叶。在近
地表处割下 ,割下茎秆除留极少数心叶外 ,去除中
下部多余叶片 ,按粗细长短分级捆把 ,用清水洗净
后放在阴凉下 ,用湿布盖好 ,经 8-12 h 软化 ,即
可包装上市销售或食用 。一般 20-30 d可采收1
次。1 a 可收割 3-5 次。嫩茎采收后 ,蒌蒿的根
状茎能长出更多的腋芽 ,形成新的嫩茎供再次采
收。采收时一定要做到适时 ,过早采收影响产量 ,
过迟采收影响品质 。注意:伏秋蒌蒿收割时不能
平地割除 ,地上部分要留 5 cm 左右 ,因为伏秋蒌
蒿不是靠地下根状茎萌发其嫩茎(其根状茎不发
达),而是靠茎秆或其萌发的侧枝变为嫩茎。
·237·王跃兵等:蒌蒿北方人工繁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