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夏季无公害特色蔬菜——蛇瓜



全 文 :·优新品种·
辣椒新品种 ———萧丰十三号
杜峰 胡广明 杜法响
(安徽省萧县新丰辣椒研究所 235200)
  萧丰十三号是萧县新丰辣椒研究所新选育的中
熟长羊角形辣椒新品种 , 适宜南方地区作为南菜北
运品种栽培 ,也可在云 、贵 、川等地作春秋栽培 , 北方
作瓜田 、麦田套种栽培。
1 特征特性
萧丰十三号为中熟品种 , 株高 60cm , 开展度
65cm ,9 ~ 11 叶分枝。果呈长羊角形 , 绿色 , 果面光
滑 ,肉厚腔小 , 辣味较浓 ,果长 23~ 26cm , 单果重 60~
80g 。结果能力强 , 667m2 产量 4000kg 左右。抗病毒
病 、疫病 , 耐湿 、耐热 、耐贮运。
2 栽培要点
2.1 适期播种 , 合理密植 南方栽培宜于 9 月
上旬播种 , 采用遮阳网覆盖育苗 , 筑高畦或筑垄定
植 , 667m2定植 3500 株。北方套种 , 宜于 4 月上旬播
种 , 5 月下旬定植 ,采用大小行栽培 , 大行距 60cm , 小
行距 40cm , 株距40cm , 667m2定植 4000 株。结果期严
防肥 、水过足 ,造成营养生长过旺 , 影响坐果。
2.2 重施基肥 ,加强肥水管理 萧丰十三号结果
能力强 ,一定要施足基肥, 一般 667m2 施充分腐熟优质
农家肥 5000~ 6000kg、磷肥50kg、尿素 10kg、硫酸钾复合
肥 40kg、饼肥 200kg ,定植时浇足定根水。采果期每采摘
1次,追肥 、浇水 1 次。 667m2 追施复合肥 20kg、尿素
10kg。严防大水浇灌 , 避免渍害和引发病害。生长期
间注意及时防治蚜虫 、茶黄螨、烟青虫和棉铃虫等。
·优新品种·
夏季无公害特色蔬菜 ———蛇瓜
舒巧云 徐光良
(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引种中心 315040)
  蛇瓜的植株和果实含有一种特殊的芳香 , 具有
很强的抗病和抗虫性 ,整个生育期都没有病虫危害 ,
因此 ,蛇瓜在生长过程中不必施用农药 , 是典型的夏
季无公害特色蔬菜。宁波市农科院引种中心于 2001
年从广东省引进蛇瓜 ,经试种 , 适宜我地种植。
1 特征特性
蛇瓜(Trichosanthes anguina L.)别名蛇豆 , 在我国
各地只有零星栽培 ,嫩果可供食用 、饲用或观赏。蛇
瓜为一年生攀援植物 , 根较发达 , 侧根多。 较耐瘠 ,
耐旱。蛇瓜为蔓性 ,五棱 , 绿色 , 被茸毛 , 主蔓茎节能
发生侧蔓 ,侧蔓又可发生副侧蔓 , 蔓叶茂盛。 叶为掌
状 ,叶面绿色 , 背面浅绿色 , 被茸毛 , 叶脉呈放射状 ,
叶柄长 5~ 10cm , 具茸毛。花为单性同株 , 雄花总状
花序 , 每花序具 12 ~ 16 蕾 , 俱有单生雄花。花萼绿
色 ,萼片 5片 , 披针形 , 被茸毛。花瓣 5 片 , 初露时呈
青绿色 ,将开时为浅黄绿色 , 开花时白色 ,花瓣末端 8
~ 10 条丝裂并卷曲 , 雄蕊短 , 包在花萼中。 雌花单
生 ,子房下位 ,绿色 , 长 5 ~ 6cm , 花瓣 5 片 , 末端也是
丝裂和卷曲 , 白花 , 雌蕊为棒状 , 柱头二裂。一般在
14~ 18 节发生第 1 雌花 , 以后连续发生雌花。 果实
为长条形 ,一般长1m以上 ,横径3~ 5cm ,单果重400~
500g ,基部和末端较尖细, 末端弯曲似蛇 , 故名蛇瓜。
自果柄开始有数条绿色条纹 ,其余表皮为灰白色 , 厚
约 3~ 4mm ,肉质松软 , 具鱼腥味 ,可炒食或做汤。
2 栽培要点
2.1 播种 露地种植一般在 4 月中 、下旬播种 ,
温室栽培可适当提前。因蛇瓜种子较坚硬 , 浸种前应
先将种子嘴部稍破开 ,浸种时间以 10小时为宜。
2.2 育苗 育苗地宜选择在温室大棚内 ,以保
温防雨。播种前将种子用毛巾包好放入 30℃温水中
浸泡 10 小时左右 , 然后放置于 30℃的恒温箱中催
芽 , 露白后即可播种。在播种前 1 天把育苗土淋透
水 , 准备播种 ,每只育苗钵点播 1 粒 , 然后上覆 0.8 ~
1cm 厚的营养土 , 再盖上遮阳网 ,淋透水。 待种子子
叶出土后及时揭去遮阳网 , 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
土壤湿度。苗期视幼苗叶色酌情淋施 1~ 2 次 2%的
复合肥 , 当苗有 4~ 5片真叶时可定植。
2.3 定植 每667m2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kg
—13—
 上海蔬菜               SHANGHAI VEGETABLES             2003(4):13~ 14 
·优新品种·
栗南瓜一号
秦玉红 位绍文 刘绍渚 张宏斌
(山东省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66100)
  1 特征特性
栗南瓜在我国又称小洋南瓜或西洋南瓜 , 在植
物学上属印度南瓜(种名 Cucurbita maxima Duch), 是
印度南瓜的一个优质品种群。栗南瓜一号是青岛市
农科所 1999 年选育成功的优良一代杂种。该品种
植株生长旺盛 , 叶深绿色。 瓜扁圆形 , 横径 17.7cm ,
高11.3cm ,平均单果重 1.54kg 左右。瓜皮深绿色 ,有
辐射状浅绿色条斑。瓜肉浓黄色 , 肉厚腔小 , 食味糯
甜有轻香。雌花开花后约 35 天成熟 , 适于春大棚及
春季早熟栽培。
2 栽培要点
栗南瓜性喜冷凉 ,平均温度高于 22 ~ 23℃时 , 同
化产物的积累就减弱 , 因此其栽培技术的关键在于
充分利用好气温低于 20℃的时日。根据 4年来青岛
地区的栽培试验 ,要使栗南瓜一号优质高产 , 需要认
真实施如下技术措施:(1)早育苗 , 育好苗。定植前
约35 ~ 40天用 10cm口径的塑料钵播种 ,阳畦保温育
苗 ,苗床温度和水分管理要遵循“两促两蹲 , 前促后
蹲”的原则 , 长出 4片真叶以后定植。(2)整地施肥。
和 30kg复合肥作基肥。定植时行株距为 80×80cm ,
每667m2约种植 1000 株。选择晴天的傍晚定植 , 定
植后马上淋定根水。
2.4 肥水管理 定植后的新苗特别要注意水分
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定植 7天后 ,用 3%的复合肥水
溶液淋根 ,促发新根。抽蔓至开花前 , 根据植株生长
情况 , 酌情浇施 3%尿素水溶液 ,使植株生长健壮。
2.5 引蔓整枝 蛇瓜茎蔓生长茂盛 , 需搭棚架
栽培。植株生长初期 , 茎蔓长 0.7 ~ 1.0m 时 , 可让其
爬地生长并进行压蔓 , 以扩大根系 , 然后引蔓上棚 ,
棚架形式以平棚栽培为宜。上棚以前 ,可摘除侧蔓 ,
或选留基部 1~ 2条健壮侧蔓。上棚以后 , 让茎蔓任
意生长与结果。最好进行引蔓 ,使茎蔓分布均匀。
2.6 采收 蛇瓜以嫩果供食 , 一般在花后 10
天左右便可采收。 蛇瓜为无限生长型 , 于 7 月中旬
始收 ,以后不断开花 、结果 ,至 9月中下旬腾茬 , 采收
期长达60 多天。单株平均可收果实 15 个以上 ,单个
重 400~ 500g , 667m2产量在 6000kg以上。
定植圃要选择肥力较高的地块 , 重施基肥。 定植前
整平土地 , 按行距开沟 ,每 667m2沟施 N、P、K三元复
合肥 25~ 50kg , 再顺沟浇底水 , 培垄覆地膜 , 以备定
植。(3)适时定植。采用地膜小拱棚覆盖防霜冻 , 断
霜前 5 ~ 10 天定植 , 断霜后 1 周拆除地膜 , 有利于优
质高产。定植行距 200cm , 株距40cm。(4)单蔓整枝 ,
1株 1 瓜。定植后子蔓要及早抹除 , 雌花开放前选留
13节前后的雌花着瓜 1个 , 其余雌花及早抹除 , 着瓜
雌花开花时及时摘心打顶。(5)病虫防治。 定植后
注意防治地老虎和蚜虫 , 开花后注意防治白粉病 , 可
喷布 800 倍的三唑酮 , 隔 7 天喷 1 次。(6)收获。果
梗木质化 、龟裂覆满全果梗时收获。如叶片生长正
常 , 在着瓜雌花开花后 45 天后收获 ,则风味尤佳。
·优新品种·
紫罗兰山芋
杨良双
(安徽省铜陵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44000)
  2002 年安徽省铜陵市农科所从国外引入新一代
紫罗兰山芋品种 , 经 2.13hm2 田间试验示范 , 平均
667m2 产量为 2130.5kg ,初步改变了当地山芋品种结
构单一现象 , 以此引导农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 , 达
到农民增收增的目的。
1 特征特性
紫罗兰山芋顶叶 、叶柄 、叶脉 、藤蔓均为紫色 , 叶
片呈心脏形 , 蔓长 170 ~ 230cm , 薯块纺锤形 , 紫皮光
滑 , 皮较厚 ,肉色紫红鲜艳。单株结薯 2~ 3 个 ,平均
单株重 0.62kg。种薯萌发性好 , 出苗早而多 , 发根性
好 , 生长势旺盛。 该品种风味奇特 , 淀粉多糖分少 ,
是理想的保健品。适合于蒸煮 、炒食以及炒丝。 熟
后香甜 , 颜色晶亮紫红。
2 栽培要点
3 月中下旬到 4 月上旬播种 , 应选用地势较高 ,
排水良好 , 土地肥沃的苗床地。深翻整细 , 开沟筑
畦。排种时薯头向上 , 尾部向下 , 大小薯分开排。然
后用细土填满薯孔隙 , 以不露出种薯为度 , 最后覆盖
地膜 , 上面加盖小拱棚。 幼苗期温度控制在 24 ~
28℃, 空气相对湿度以 70%~ 80%为宜。根据山芋
的生长习性 , 应选择土层深厚 、疏松的壤土栽培山
芋。整地筑畦时 , 每 667m2 施堆肥 2000kg 或人畜粪
1200kg、草木灰 1000kg。高畦栽培 , 6 月初扦插定植 ,
每 667m2种植 3500 ~ 4000株。做好查苗补苗 、中耕除
—14—
 上海蔬菜               SHANGHAI VEGETABLES             2003(4):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