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第22卷 第10期
2010年10月
Vol. 22, No. 10
Oct., 2010
文章编号 :1004-0374(2010)10-0985-06
收稿日期:2010-04-08;修回日期:2010-08-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0 7 2 1 0 0 1 ;
30973373; 30772507) ;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
计划)(2006AA02A403; 2006AA02A308) ;国际科技
合作与交流专项(2008DFA31130)
*通讯作者:E-mail: zhaoxh@cicams.ac.cn; Tel: 010-
67709015
自组装蛋白质芯片——功能蛋白质组学的新工具
艾润娜,赵晓航*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1)
摘 要:传统的蛋白质芯片制备需要进行繁琐的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同时,由于蛋白质活性不稳定,
蛋白质芯片不宜长期保存。新一代自组装蛋白质芯片,利用无细胞表达体系和 D N A 固定技术,能够
将蛋白质即时、原位表达并固定在芯片上,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蛋白质芯片的制备和保存问题。目前自
组装蛋白质芯片已初步用于大规模蛋白 -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筛选,以及鉴定免疫优势抗原等研究。该文
介绍了近年自组装蛋白质芯片技术的进展和应用研究。
关键词:自组装蛋白质芯片;蛋白 - 蛋白质相互作用;无细胞蛋白质合成
中图分类号:Q 8 1 6 文献标识码:A
Self-assembling protein microarray — a new tool for functional proteomics
AI Run-na, ZHAO Xiao-h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Oncology, Cancer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21,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protein microarrays require time-consuming processes of protein production and
purification since the protein activities are not stable and the array products could not be stored properly for a
long time. Self-assembling protein microarrays utilized cell-free expression system and DNA immobilization
technique, which allowed multiple-protein expression simultaneously and in situ immobilization on the surface
of arrays. This technology effectively overcomes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protein microarrays, and provides
a useful tool for functional proteomics analysis. Currently, self-assembling protein microarrays are primarily
used for screening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identifying immunodominant antigens and so on. This review
focused on the recent advancement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self-assembling protein microarrays.
Key words: self-assembling protein microarray;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cell-free protein synthesis
蛋白质芯片具有微型化、高通量、高效、省
时、所需样本量低、可重复性强和数据质量高等诸
多优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物设
计、蛋白质-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质- 核酸
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质- 脂质体相互作用研究、特
异性蛋白质的筛选和功能蛋白质组研究等多个领域。
传统的蛋白质芯片制备技术主要通过表达并纯
化蛋白,将各种纯化蛋白有序地固定于特殊固相片
基(滴定板、滤膜和载玻片)上,然后用标记了特定
荧光素的蛋白质配体或其他成分与芯片杂交,经漂
洗去除未能与芯片上蛋白互补结合的成分,再经荧
光扫描仪或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测定芯片上各点的
荧光强度,通过荧光强度分析蛋白与蛋白间的相互
作用。但传统蛋白质芯片的制备存在许多问题,如
蛋白质的表达和纯化步骤繁琐,耗时耗力;固定在
芯片上的蛋白质不易保存,不能长期保持活性等。
与传统的蛋白质芯片制备方法相比,自组装蛋白质
986 生命科学 第22卷
芯片采用无细胞系统在芯片表面开展蛋白质的即时合
成与固定,极大地提高了蛋白质合成、纯化的效率
和通量;由于无细胞系统和蛋白质芯片的开放性
质,增加了实验的可控性;同时原位合成也避免了
因保存不当导致蛋白质活性下降的问题。本文综述
了自组装蛋白质芯片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1 自组装蛋白质芯片的原理
1.1 DNA/mRNA 模板的制备及固定
蛋白质芯片的合成需要大型的 c D N A 文库。
cDNA文库必须处于适合表达的状态,即与适当的启
动子连接,无非翻译序列,以及重组必要的纯化标
签。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许多物种的全基因组测
序工作已经完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些物种的
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克隆文库,如
人类[1]、霍乱弧菌[2]、兔热病杆菌[3]等 ORF 克隆文
库。此外,近年发展起来的蛋白质表达通用克隆技
术,如Gateway克隆[4]和 TA克隆[5]能使特定基因的
ORF根据研究需要方便地重组于不同的表达载体中,
便于ORF 克隆文库的高通量表达。有了ORF 克隆文
库,就可以通过已知的基因组信息,设计引物从
ORF 克隆文库中调取目的ORFs,将这些DNA 片段
用DNA 芯片的打印技术固定在芯片的片基上[6]。
1.2 无细胞蛋白质合成体系
无细胞蛋白质表达系统,即一种模拟体内蛋白
质合成与翻译后修饰条件的体外蛋白质表达系统,
由含有基因转录、蛋白质合成与翻译后修饰所需主
要元件的特定细胞抽提物构成。常用的如兔网织红
细胞、大肠杆菌和麦胚抽提物,还包括超嗜热菌、
杂交瘤、爪蟾卵细胞、昆虫、哺乳动物和人类细
胞提取物等[7-11]。在该系统中,蛋白质可以在不同
环境(如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和温度(如超嗜热菌表
达)条件下合成,将转录和翻译过程偶联,以质粒
DNA 为模板经PCR 扩增目的基因后在无细胞表达系
统中合成蛋白质[10]。系统中可以加入其他组分,如
酶、能量物质等,为蛋白折叠、二硫键形成、修
饰或蛋白活性提供适宜的环境。无细胞系统也可以
在翻译时直接标记目的蛋白质,将荧光基团、生物
素、光敏基团和抗原表位等在蛋白质合成中重组到
指定位置以便下游的检测[12,13]。通过压电灌注,有
效地将反应体积降低至纳升级,更加适合芯片上蛋
白质的合成[14]。
1.3 蛋白质捕获和检测技术
固定蛋白质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因为其化学性
质复杂,还要确保其结构的完整性和可接近性。方
法之一是采用甲醛、环氧、胺或其他试剂与蛋白质
的氨基或羧基结合,将蛋白质以随机的方向固定在
芯片表面,充分暴露其潜在的相互作用表面[15-17]。
第二种方法是在蛋白质 N 端或 C 端重组标签蛋白,
通过标签蛋白捕获试剂将表达的融合蛋白固定在芯
片表面。该方法可以使所有蛋白质以一致的方向固
定于芯片表面,而且蛋白质与芯片表面有一定距
离,减少了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空间位阻效应。同
时,标签蛋白增加了结合目的蛋白质的选择性,简
化了后续蛋白质纯化步骤。
芯片的检测技术可分为基于标记和非标记的两
种检测方法。其中,基于荧光标记的技术是将荧光
基团直接偶联相互作用的靶蛋白分子,或通过二级
试剂连接(如三明治方法),通过检测荧光标签的强
度确定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相反,非标记的检测方
法是通过测量相互作用分子的内在特性,如质量或
介电常数,来判断相互作用强弱。前者使用商业化
的试剂和仪器,但荧光基团的共价引入可能影响蛋
白质功能或被监测的表位;而后者避免了外源基团
引入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并可做到实时监测,但
所需的仪器设备复杂。目前基于标记的检测方法其
灵敏度高于非标记方法[18]。
2 无细胞自组装蛋白质合成技术分类
2.1 PISA技术
蛋白质原位芯片(protein in situ array, PISA)是一
种基于特定基因序列的经PCR扩增和体外无细胞表达
系统表达和原位捕获的蛋白质芯片技术,以阵列的
形式将DNA 直接转化为功能性蛋白,无需进行基因
的克隆、表达和纯化,并且避免了蛋白质芯片长期
保存的问题[19]。在此基础上,Angenendt等[14]进一步
结合多重打点技术(multiple spotting technique, MIST)
建立了一种高度微缩的亚纳升级的原位蛋白质合成技
术,使芯片上合成蛋白质密度达到每片13 000 点。
2.2 NAPPA 技术
核酸程序化蛋白质芯片(nucleic acid program-
mable protein array, NAPPA)技术是在固定的DNA模
板上原位合成蛋白质的芯片技术。将质粒 DNA 和
标签蛋白捕获抗体共同固定于玻片上,然后用兔网
织红细胞裂解液覆盖玻片,新合成的蛋白质被每个
点上的抗体原位捕获[6]。通过优化模板DNA的合成
得到高质量的 DNA,并改进打印方法(如使用牛血
清白蛋白大大提高模板 DNA 的结合效率),在表
987第10期 艾润娜,等:自组装蛋白质芯片——功能蛋白质组学的新工具
达 1 000 个人类蛋白质的第二代NAPPA 芯片中,转
录因子和激酶表达的成功率分别为86%和98%,那
些通常在异源系统中难以表达的膜蛋白的表达信号
也达到93%。Ramachandran等[20]在一张含有647个
独特基因的NAPPA 芯片上验证了这种高密度芯片表
达蛋白质的功能。用那些功能明确的已知二元相互
作用蛋白,如Jun-Fos 和 p53-MDM2 等作为阳性对
照或查询蛋白,发现 NAPPA 芯片表达的蛋白质能
够选择性地正确结合其相互作用配体分子。
和 PIS A 一样,NA P P A 芯片不需要纯化蛋白
质。同时与PISA 相比,NAPPA 芯片的优点是,具
有固定的 DN A 模板,芯片比较稳定,便于存储和
分发,在需要时可迅速翻译为蛋白质芯片。NAPPA
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为,需要将每个目的基因与
GST 标签序列重组,构建重组克隆表达质粒;需要
将固定的质粒生物素化,以便使表达质粒固定到亲
和素的表面,还要避免这一过程对转录的干扰。另
外,这一技术并不能合成“纯”蛋白质芯片,合
成的芯片中,每个点上既有蛋白质,也有编码蛋白
质的质粒DNA(可以用DNase 去除)和捕获抗体。与
PISA 一样,每张DNA 芯片只能合成一张蛋白质芯
片[21]。
2.3 DAPA 技术
He 等[22]研发了从DNA 芯片到蛋白质芯片(DNA
array to protein array, DAPA)的技术。含标签蛋白和
编码蛋白的DNA克隆被固定在一张玻片上,而在另
一张玻片上包被特异标签蛋白的捕获试剂,在两张
玻片间的滤膜上进行无细胞蛋白质合成。芯片上的
DNA 模板可以反复使用,所合成的蛋白质经滤膜扩
散被捕获和固定在第二张玻片上,形成与DNA芯片
对应的蛋白质芯片。DAPA 芯片上蛋白质点的阵列
密度符合高斯分布,D N A 模板可以重复使用,同
一张DNA 芯片可以制备多张蛋白质芯片(至少可以
制作20个拷贝的蛋白质芯片)。该技术对那些不配
备芯片点样机的实验室特别适用。DAPA可以展示大
量不同的蛋白质,包括抗体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和
转录因子等。与NAPPA 相比,DAPA 技术在另一平
面上合成由单一纯化蛋白构成的蛋白质芯片,避免
了在下游应用时可能存在共定位蛋白质的干扰[22,23]。
2.4 ISPCFmA 技术
Tao 和 Zhu[24]在 mRNA 展示技术基础上,建立
了基于mRNA芯片的原位嘌呤捕获技术(In situ puro-
mycin capture from mRNA array, ISPCFmA),采用
嘌呤霉素捕获新合成的多肽,原位制备蛋白质芯
片。芯片上固定的 DNA 模板经 PCR 扩增,体外转
录为mRNA,mRNA的 3端与一段被生物素(biotin)
和嘌呤霉素修饰的ssDNA 退火,再通过生物素- 亲
和素的相互作用,将 m R N A s 固定在包被亲和素
(avidin)的玻片上,并在无细胞抽提物中原位翻译成
蛋白质。翻译中的核糖体在到达 RNA/DNA 杂交区
域时发生阻滞,新生蛋白质释放减缓。接着与DNA
结合的嘌呤霉素捕获新生蛋白并将其固定在玻片
表面。翻译结束后,经 R N a s e 消化去除剩余的
mR NA,获得蛋白质芯片。由于嘌呤霉素与 mR N A
的精确定位,mRNA 与合成蛋白呈现 1:1 的数量关
系,因而该方法限制了蛋白质点的扩散。但在打印
前需要额外的操作——转录并修饰mRNA 分子。通
常 m R N A 不稳定,所合成的蛋白质含量受打印的
mRNA 含量的限制 。
2.5 其他支持物
除了传统的玻片支持物外,研究者还开发了其
他材料的支持物,使蛋白质芯片的应用更加灵活、
广泛。Oleinikov等[25]用自组装蛋白质合成技术将靶
蛋白合成并固定在CombiMatrix半导体寡核苷酸芯片
上,成功地展示了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展示
的蛋白质具有正确的折叠和活性,检测灵敏度高。
Wong 等[26]根据 NAPPA 原理,将无细胞系统合成的
蛋白质用抗体偶联的磁珠捕获,建立了磁珠- 酶联
免疫吸附法(bea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
bead ELISA),可以用来筛选含有自身抗体的血清,
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传统ELISA 相似。
3 自组装蛋白质合成技术的应用
3.1 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利用NAPPA芯片,Ramachandran等[6]研究了29
个已知参与DNA合成起始过程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
用。分别用单个蛋白与表达这29 个候选蛋白的芯片
共孵育,最终发现了110 个相互作用关系。其中49
个为已知相互作用,它们曾分别经遗传学、酵母双
杂交(yeast two hybrid system, Y2H)、生化等传统方法
所鉴定;同时,发现了63 个未曾报道的相互作用。
NAPPA与传统相互作用金标准的结果相比,其重叠率
为85%(17/20) ;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方法验证相互作用,NAPPA 检出率为52.8%
(19/36) ;与 Y2H 结果重叠率最低,只有42%。此
外,发现了一些间接相互作用的证据,例如,只
有共表达Cdc6 时,MCM2 才能与Cdt1 结合,因此
Cdc6 可能作为一种中介蛋白,介导 MCM2 与 Cdt1
988 生命科学 第22卷
的结合。并且,该研究小组还利用NAPPA,将Cdt1
与geminin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域从相对较大的区域
(177~380aa)定位到了较小的一段区域(198~212aa)。
Gerber等[27]利用芯片上自组装蛋白质合成技术
和原位微流亲和实验技术,以及该实验室建立的机
械捕获分子相互作用(mechanical trapping of molecu-
lar interactions, MITOMI)方法[28],建立了一种体外
高通量筛选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微流实验平台,即蛋
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生成器(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generator, PING)。在这种装置中,蛋白质原位表
达并固定于独立的小室内,小室与微流仪器连通,
可以同时检测流经小室的成百上千个蛋白质间的相
互作用(二元或多元相互作用),利用荧光标记抗体
和MITOMI 确定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由于每个反应
都发生在独立的小室中,避免了交叉污染。作者用
该装置构建了肺炎链球菌43个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网
络,该网络包括43 个节点和157个相互作用链条。
所鉴定的相互作用中,63%(24/38)已在Swissprot数
据库中有注释。最大的节点是 4 个热休克蛋白质,
从中引发出 61 个相互作用链条。其中最大的节点
GroEL 热休克蛋白质复合物,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蛋
白质复合物,也包含96个非热休克蛋白质的特异相
互作用,平均每个蛋白质发生3.6个相互作用。值
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发现了一些位于同一条生化通
路上的新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提示该通路可能存在
某些反馈机制。
3.2 抗原芯片
体液免疫是机体应对外来抗原和自身抗原产生
的特异性保护机制,当受到外来刺激后血清中产生
特异性抗体。传统的抗体/ 抗原蛋白质芯片需要生
产并纯化大量的抗体或抗原蛋白用于芯片制备,工
作量大,抗原数量有限。Ramachandran 等[29]用自
组装蛋白质合成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将各种待测
抗原展示到芯片或磁珠上,有利于全面了解疾病和
健康状态下的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同时,用患者
血清与不同抗原表位蛋白阵列杂交,可以鉴定免疫
优势抗原,有助于研制预防疾病的疫苗[21]。
Montor等[30]用改进的NAPPA芯片研究了绿脓假
单胞菌的262个外膜蛋白,鉴定了在囊性纤维病和急
性感染患者中激发适应性免疫反应的12个抗原,为
了解哪些蛋白质在自然感染过程中被免疫系统有效识
别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这些蛋白质在患者与对照
人群间的差异检出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该研
究为血清诊断和疫苗研制提供了一系列候选分子。
此外,Rolfs等[2]选择性合成了霍乱弧菌基因组
中约15% 表达蛋白的基因序列,用 NAPPA 技术将
其原位转录、翻译并捕获到芯片表面,抗原制备成
功率达到92%。进而检测了这些体外合成蛋白激活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 TLR)的能力,鉴定到
已知靶蛋白FlaC,并且发现了一种新的TLR5 的激
活剂。
Anderson等[31]对比了NAPPA与标准ELISA试剂
盒检测p53 阳性和阴性血清肿瘤自身抗体的效率。
在筛选p53 阳性和阴性血清方面,NAPPA 原位合成
抗原与标准ELISA 方法相似;用同样的抗体进行的
滴定实验发现,NAPPA 和商业化ELISA 的检测灵敏
度相似;用针对 p53 不同表位的抗体的实验发现,
NAPPA 展示抗原的方法并不影响抗原表位的可接近
性,并且两种方法的信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不同
之处在于 NAPPA 可以方便地进行多重化实验,不
会影响其性能。对于大规模研究来说,可以随时表
达大量的抗原,而且成功率很高 。
将NAPPA 技术与磁珠结合,Wong 等[26]建立了
磁珠ELISA 方法,用来筛查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自抗
体,磁珠ELISA 表达并特异检测GST标签蛋白的成
功率为98.6%(71/72)。在检测p53肿瘤抗原时,磁
珠ELISA 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与标准ELISA 试剂盒、
基于微孔板的程序化(rapid antigenic protein in situ
display, RAPID)ELISA相当。
3.3 检验抗体的特异性
He等[32]用PISA标签捕获方法在镍-氨基三乙酸
(Nickel-nitrilotriacetic acid,Ni-NTA)包被的微孔板
上合成了一张迷你抗体芯片,用来分析人单链黄体
激素抗体的结合特异性。镍离子可与6×His 螯合,
从而固定带有His标签的蛋白质,用克隆的人抗黄
体激素 VH/K 片段的基因在芯片上原位合成抗体,
这些抗体基因的片段是该实验室之前用抗体- 核糖
体-mRNA(antibody-ribosome-mRNA complex, ARM)
核糖体展示在转基因小鼠中筛选出来的。用黄体激
素-BSA特异性抗原和非特异对照蛋白分别与芯片孵
育,只能检测到与抗原的结合反应,验证了抗体结
合位点的特异性,也说明芯片上的抗体处于正确折
叠状态[19,33]。
3.4 筛查蛋白质表达
用小型化(亚纳升级)蛋白质原位表达和固定技
术合成了一张含有384个人类胎脑cDNA文库中克隆
的蛋白质芯片,检测这些 cDNA 在芯片上的表达水
平,验证原位合成蛋白质的方法是否能够扩展到整
989第10期 艾润娜,等:自组装蛋白质芯片——功能蛋白质组学的新工具
个表达文库。与传统的表达方法比较后,揭示了可
表达克隆和不能表达克隆的相似的分布规律。这说
明蛋白质原位芯片是一种可以在无细胞系统中大规模
筛查蛋白质表达的快速、经济、可靠的方法[14]。无
细胞蛋白原位表达和固定也被用于分离重组蛋白[34]。
4 展望
自组装蛋白质芯片具备传统蛋白质芯片的优
点,如所需样本量低、高通量、可重复性好等,
同时还简化了蛋白质表达纯化的过程,避免了蛋白
质长期存储的稳定性问题。因此,可以预见,这
种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应用范围会快速扩展到功能蛋
白质组研究的领域,如检测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
质与其他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发现蛋白质的翻译
后修饰[35-37],检测信号通路分子的活性[38,39],检测
复杂样品中各类蛋白质的表达情况[40, 41],鉴定传染
性疾病的优势抗原以辅助疫苗的研制[42]等等。此
外,自组装蛋白质合成技术与纳米技术结合,使蛋
白质芯片进一步向小型化高通量方向发展[29]。
[参 考 文 献]
[1] Cusick ME, Yu H, Smolyar A, et al. Literature-curated pro-
tein interaction datasets. Nat Methods, 2009, 6(1): 39-46
[2] Rolfs A, Montor WR, Yoon SS, et al. Production and se-
quence validation of a complete full length ORF collection
for the pathogenic bacterium Vibrio cholera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8, 105(11): 4364-9
[3] Murthy T, Rolfs A, Hu Y, et al. A full-genomic sequence-
verified protein-coding gene collection for Francisella
tularensis. PLoS One, 2007, 2(6): e577
[4] Walhout AJ, Temple GF, Brasch MA, et al. GATEWAY
recombinational cloning: application to the cloning of large
numbers of open reading frames or ORFeomes. Methods
Enzymol, 2000, 328: 575-92
[5] Chen S, Songkumarn P, Liu J, et al. A versatile zero back-
ground T-vector system for gene cloning and functional
genomics. Plant Physiol, 2009, 150(3): 1111-21
[6] Ramachandran N, Hainsworth E, Bhullar B, et al. Self-assem-
bling protein microarrays. Science, 2004, 305(5680): 86-90
[7] Endoh T, Kanai T, Sato YT, et al. Cell-free protein synthe-
sis at high temperatures using the lysate of a
hyperthermophile. J Biotechnol, 2006, 126(2): 186-95
[8] Keller C, Hyrien O, Knippers R, et al. Site-specific and tempo-
rally controlled initiation of DNA replication in a human cell-
free system. Nucleic Acids Res, 2002, 30(10): 2114-23
[9] Landsverk HB, Hakelien AM, Kuntziger T, et al. Repro-
grammed gene expression in a somatic cell-free extract.
EMBO Rep, 2002, 3(4): 384-9
[10] Langlais C, Guilleaume B, Wermke N, et al. A systematic
approach for testing expression of human full-length proteins
in cell-free expression systems. BMC Biotechnol, 2007, 7: 64
[11] Mikami S, Kobayashi T, Yokoyama S, et al. A hybridoma-
based in vitro translation system that efficiently synthe-
sizes glycoproteins. J Biotechnol, 2006, 127(1): 65-78
[12] Oyama R, Takashima H, Yonezawa M, et al. Protein-pro-
tein interaction analysis by C-terminally specific fluores-
cence labeling and fluorescence cross-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Nucleic Acids Res, 2006, 34(14): e102
[13] Ozawa K, Wu PS, Dixon NE, et al. N-Labelled proteins by
cell-free protein synthesis. Strategies for high-throughput
NMR studies of proteins and protein-ligand complexes. Febs
J, 2006, 273(18): 4154-9
[14] Angenendt P, Kreutzberger J, Glokler J, et al. Generation of
high density protein microarrays by cell-free in situ expres-
sion of unpurified PCR products. Mol Cell Proteomics,
2006, 5(9): 1658-66
[15] LaBaer J, Ramachandran N. Protein microarrays as tools for
functional proteomics. Curr Opin Chem Biol, 2005, 9(1): 14-9
[16] MacBeath G, Schreiber SL. Printing proteins as microarrays
for high-throughput function determination. Science, 2000,
289(5485): 1760-3
[17] Zhu H, Bilgin M, Bangham R, et al. Global analysis of pro-
tein activities using proteome chips. Science, 2001, 293
(5537): 2101-5
[18] Ramachandran N, Larson DN, Stark PR, et al. Emerging
tools for real-time label-free detection of interactions on func-
tional protein microarrays. Febs J, 2005, 272(21): 5412-25
[19] He M, Taussig MJ. Single step generation of protein arrays
from DNA by cell-free expression and in situ immobilisation
(PISA method). Nucleic Acids Res, 2001, 29(15): E73-3
[20] Ramachandran N, Raphael JV, Hainsworth E, et al. Next-
generation high-density self-assembling functional protein
arrays. Nat Methods, 2008, 5(6): 535-8
[21] He M, Wang MW. Arraying proteins by cell-free synthesis.
Biomol Eng, 2007, 24(4): 375-80
[22] He M, Stoevesandt O, Palmer EA, et al. Printing protein
arrays from DNA arrays. Nat Methods, 2008, 5(2): 175-7
[23] Stoevesandt O, Taussig MJ, He M. Protein microarrays:
high-throughput tools for proteomics. Expert Rev
Proteomics, 2009, 6(2): 145-57
[24] Tao SC, Zhu H. Protein chip fabrication by capture of na-
scent polypeptides. Nat Biotechnol, 2006, 24(10): 1253-4
[25] Oleinikov AV, Gray MD, Zhao J, et al. Self-assembling pro-
tein arrays using electronic semiconductor microchips and in
vitro translation. J Proteome Res, 2003, 2(3): 313-9
[26] Wong J, Sibani S, Lokko NN, et al. Rapid detection of anti-
bodies in sera using multiplexed self-assembling bead arrays.
J Immunol Methods, 2009, 350(1-2): 171-82
[27] Gerber D, Maerkl SJ, Quake SR. An in vitro microfluidic
approach to generating protein-interaction networks. Nat
Methods, 2009, 6(1): 71-4
[28] Maerkl SJ, Quake SR. A systems approach to measuring the
binding energy landscapes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Science,
2007, 315(5809): 233-7
[29] Ramachandran N, Anderson KS, Raphael JV, et al. Tracking
humoral responses using self assembling protein microarrays.
Proteomics Clin Appl, 2008, 2(10-11): 1518-27
[30] Montor WR, Huang J, Hu Y, et al. Genome-wide study of
990 生命科学 第22卷
Pseudomonas aeruginosa outer membrane protein immuno-
genicity using self-assembling protein microarrays. Infect
Immun, 2009, 77(11): 4877-86
[31] Anderson KS, Ramachandran N, Wong J, et al. Application
of protein microarrays for multiplexed detection of antibod-
ies to tumor antigens in breast cancer. J Proteome Res, 2008,
7(4): 1490-9
[32] He M, Menges M, Groves MA, et al. Selection of a human
anti-progesterone antibody fragment from a transgenic mouse
library by ARM ribosome display. J Immunol Methods,
1999, 231(1-2): 105-17
[33] He M, Taussig MJ. DiscernArray technology: a cell-free
method for the generation of protein arrays from PCR DNA.
J Immunol Methods, 2003, 274(1-2): 265-70
[34] Kim TW, Oh IS, Ahn JH, et al. Cell-free synthesis and in
situ isolation of recombinant proteins. Protein Expr Purif,
2006, 45(2): 249-54
[35] Zhao J, Patwa TH, Qiu W, et al. Glycoprotein microarrays
with multi-lectin detection: unique lectin binding patterns as
a tool for classifying normal, chronic pancreatitis and pancre-
atic cancer sera. J Proteome Res, 2007, 6(5): 1864-74
[36] Ptacek J, Devgan G, Michaud G, et al. Global analysis of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in yeast. Nature, 2005, 438(7068):
679-84
[37] Chandra H, Srivastava S. Cell-free synthesis-based protein
microarray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Proteomics, 2010, 10(4):
717-30
[38] Kopf E, Shnitzer D, Zharhary D, et al. Microarray Cell
Signaling kit: a unique tool for protein expression analysis.
Proteomics, 2005, 5(9): 2412-6
[39] Nielsen UB, Cardone MH, Sinskey AJ, et al. Profiling re-
ceptor tyrosine kinase activation by using Ab microarray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3, 100(16): 9330-5
[40] Ingvarsson J, Wingren C, Carlsson A, et al. Detec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 using antibody microarray-based serum
protein profiling. Proteomics, 2008, 8(11): 2211-9
[41] Bartling B, Hofmann HS, Boettger T, et al. Comparative
application of antibody and gene array for expression pro-
filing in human squamous cell lung carcinoma. Lung Cancer,
2005, 49(2): 145-54
[42] Lu DD, Chen SH, Zhang SM, et al. Screening of specific
antigens for SARS clinical diagnosis using a protein
microarray. Analyst, 2005, 130(4): 4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