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high-glucose resistant Rhizopus oryzae

耐高糖米根霉菌株的生理特性



全 文 :第 13卷第 3期
2015年 5月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Vol􀆰 13 No􀆰 3
May 2015
doi:10􀆰 3969 / j􀆰 issn􀆰 1672-3678􀆰 2015􀆰 03􀆰 007
收稿日期:2014-01-1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73360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1AA02A206);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21106065)
作者简介:吕春微(1988—),女,江苏新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微生物细胞生理;李  霜(联系人),教授,E⁃mail:lishuang@ njtech.edu.cn
耐高糖米根霉菌株的生理特性
吕春微,徐  晴,陈  姣,李  霜
(南京工业大学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09)
摘  要:高糖发酵是提高产物浓度的常用方法,但天然菌株不能耐受高的糖浓度。 为了解析高糖环境对菌株生理
代谢的影响,以驯化获得的耐高糖菌株和原始菌株为对象,研究不同糖浓度对二者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发现:与
原始菌株相比,耐高糖菌株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胞内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较高,且表现出更强的侧系呼
吸强度。 在此基础上,尝试通过调节碳氮比(C / N)或添加甘氨酸的方式补足原始菌株的代谢不足。 结果表明:在
150 g / L糖质量浓度条件下,调节 C / N为 500 时,原始菌株富马酸产量可由 37􀆰 4 g / L 增至 40􀆰 2 g / L。 而添加 0􀆰 5
g / L甘氨酸,原始菌株富马酸产量可以增至 43􀆰 8 g / L,提高了 17􀆰 1%。
关键词:米根霉;富马酸;生理代谢;高糖
中图分类号:Q939􀆰 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15)03-0036-05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high⁃glucose resistant Rhizopus oryzae
LYU Chunwei,XU Qing,CHEN Jiao,LI Shu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terials⁃Oriented Chemical Engineering,College of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Nanjing Tech University,Nanjing 210009,China)
Abstract:Fermentation in high glucose is a common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product concentration in
industry. However,natural strains can not withstand high glucose. With the aim of elucidating the effects
of high glucose on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of fumaric acid producer Rhizopus oryzae,membran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tracellular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level,and the salicylhy⁃droxamic acid sensitivity
respiration of the parent strain and the high⁃glucose resistant strain were determined and compared at
different glucose concentrations.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parent strain,the high⁃glucose resistant strain
exhibited higher content of the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higher membrane fluidity,higher ATP level and
stronger salicylhy⁃droxmic acid sensitivity respiration. To compensate the deficiencies in metabolic of the
parent strain, C / N ratio was adjusted or glycine was added. In fermentation with 150 g / L glucose
medium,and 500 C / N,fumaric acid could increase from 37􀆰 4 to 40􀆰 2 g / L. The addition of 0􀆰 5 g / L
glycine also improved the productivity of fumaric acid by 17􀆰 1%, it increased to 43􀆰 8 g / L.
Keywords:Rhizopus oryzae; fumaric acid;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high glucose
    富马酸是一种重要的 C4 二羧酸,被广泛应用
于食品、饲料、树脂合成等领域,随着全球石油资源
的不断消耗和枯竭,发酵法生产富马酸愈来愈受到
人们的广泛关注[1-2]。 米根霉被认为是富马酸的最
优生产菌株之一[3],但在批次发酵中,产物富马酸
的质量浓度较低,仅为 30 g / L 左右,增加了后续分
离成本,削弱了生物基富马酸与石油基产品的竞争
优势。
高糖发酵具有产物单位浓度高、设备利用率
高、提取工艺简单等优点,在工业发酵中被广泛应
用。 目前,工业上高糖发酵往往采用流加补料的方
式实现,但这种方式存在底物利用率低、染菌概率
大、需要增加额外能耗及设备投资等问题[4-6],主要
是自然微生物不能耐受高浓度的底物。 针对这一
问题,研究者多采用菌种诱变选育、高糖驯化等方
式对菌株进行改造,以期提高其糖耐受性。
笔者所在实验室成员在前期研究过程中,亦通
过高糖驯化的方法获得了具有较高葡萄糖耐受能
力的富马酸发酵菌株。 本文中,笔者拟以前期获得
的耐高糖菌株及原始菌株(不耐受高葡萄糖浓度)
为研究对象,对 2株菌生理代谢差异进行比较,发掘
影响菌株糖耐受性的关键生理因子,揭示微生物在
高糖胁迫下的应激响应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提高米
根霉高糖发酵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菌种
耐高糖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H15),为 Rhizopus
oryzae ME F14的突变株,保藏于南京工业大学代谢
工程实验室。
1􀆰 1􀆰 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斜面培养基(g / L):
去皮马铃薯 200、蔗糖 20、琼脂 20。 pH自然。
种子培养基(g / L):葡萄糖 30、尿素 20、KH2PO4
0􀆰 6、MgSO4·7H2O 0􀆰 11、FeSO4·7H2O4 0􀆰 008 8;pH
2􀆰 5。 培养条件为 250 mL摇瓶装液量 50 mL,35 ℃、
200 r / min,培养 30 h。
发酵培养基( g / L):葡萄糖 80、120、150,尿素
0􀆰 2,CaCO3为中和剂;pH 自然。 其他成分与预培养
基相同。 培养条件为 250 mL摇瓶装液量 40 mL,以
体积分数 10%接入种子液,于 35 ℃、200 r / min培养
3~4 d。
1􀆰 2  分析方法
1􀆰 2􀆰 1  生物量的测定
菌体抽滤,无菌水洗涤,抽干,60 ℃烘干至恒质
量后称质量,取平均值[7]。
1􀆰 2􀆰 2  葡萄糖浓度的测定
参照文献[8]使用 SBA 40C 型生物传感分析
仪测定葡萄糖浓度。
1􀆰 2􀆰 3  富马酸产量的测定
由戴安 P680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8]。 具体条
件:Chromeleon工作站,Sepax HP C18 色谱柱(250
mm×4􀆰 6 mm,5 μm),流动相为 0􀆰 1%磷酸 乙腈溶
液(体积比为 96􀆰 5 ∶ 3􀆰 5),流速 0􀆰 6 mL / min,柱温 25
℃,紫外检测波长 210 nm,进样量 20 μL。
1􀆰 2􀆰 4  细胞膜脂肪酸的测定
细胞膜脂肪酸样品的制备按照文献[9]的方
法进行。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Thermo finnigan
GC2000 DSQ型气相色谱仪,色谱柱 DB 5MS(30
mm× 0􀆰 32 mm,0􀆰 25 μm);载气 He,载气流量 1
mL / min。 升温程序:初始温度 80 ℃,以 40 ℃ / min
速率升温,升到 200 ℃,然后继续以 10 ℃ / min 速
率升温到 300 ℃。 传输线温度 250 ℃,电离方式
EI,70 eV,扫描范围 50 ~ 600 aum。 接口温度 250
℃,进样温度 250 ℃。
1􀆰 2􀆰 5  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测定
胞内样品的制备根据文献[10]的方法进行改
进。 取菌体 1 mL 于 - 40 ℃甲醇中猝灭 5 min,
-8 ℃ 5 000 g 离心 5 min,加入 1 mL 50%高氯酸
冰浴 10 min,滴加一定量的 K2CO3中和,5 000 g离
心 10 min。 上清液用于检测 ATP。 高效液相色谱
检测,戴安 P680,Chromeleon 工作站,Sepax HP
C18 色谱柱(250 mm×4􀆰 6 mm,5 μm)。 流动相为
磷酸 盐 缓 冲 液 ( 10􀆰 93 g NaH2 PO4 和 3􀆰 04 g
Na2HPO4溶于纯水中,加入四丁基溴化铵 3􀆰 22 g,
调节 pH为 6􀆰 5,真空抽滤定容至 1 L)和乙腈(体
积比为 86 ∶ 4);流速 1 mL / min;检测波长 254 nm;
柱温 35 ℃。
1􀆰 2􀆰 6  渗透压的测定
发酵液渗透压采用 OSMOMAT030 冰点渗透压
仪测定[11]。
1􀆰 2􀆰 7  侧系呼吸强度测定
发酵 36 h,采用液相氧电极 Chlorolab 3 测
定[12]。 测定呼吸速率 1 ~ 2 min 后,取 30 g / L 的水
杨氧肟酸(SHAM)30 μL,继续测定 1 ~ 2 min,记录
加入菌体初始的呼吸速率 R1及加入 SHAM 之后的
呼吸速率 R2,侧系呼吸强度由式(1)计算。
侧系呼吸强度 = (R1 - R2) / R1 ×100% (1)
73  第 3期 吕春微等:耐高糖米根霉菌株的生理特性
2  结果与讨论
2􀆰 1  高低糖条件下菌株发酵特性的比较
分别将耐高糖菌株及原始菌株接入葡萄糖质
量浓度为 80、120和 150 g / L的发酵培养基中培养,
考察其生长情况,结果见图 1。 由图 1 可知:在低糖
浓度下,2株菌的发酵差异不明显。 发酵 60 h时,富
马酸产量约为 29 g / L。 但随着糖浓度的增加,2 株
菌差异逐渐显现。 当糖质量浓度为 120 g / L 时,耐
高糖菌株的整体发酵时间为 84 h,发酵结束时,富马
酸产量达 37􀆰 7 g / L,而原始菌株发酵 120 h 后葡萄
糖才被完全消耗,富马酸产量为 31􀆰 03 g / L。 当糖质
量浓度增至 150 g / L 时,发酵 108 h,耐高糖菌株富
马酸产量达 41􀆰 6 g / L,而此时原始菌株富马酸产量
仅为 35􀆰 36 g / L。 表明在高糖浓度下,经多次传代驯
化后的富马酸生产菌细胞代谢可能发生了变化,从
而能够耐受外界较高的糖浓度。
2􀆰 2  菌株耐高糖生理特性的研究
2􀆰 2􀆰 1  高糖环境对细胞膜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细胞膜是菌体应对环境变化的第一道屏障,决
定了糖是否能够顺利进入细胞,参与代谢。 在对耐
高糖菌株生理代谢的研究中,考察高糖胁迫条件下
原始菌株与耐高糖菌株细胞膜组分的变化,结果见
表 1。 由表 1可知:随着糖浓度的增加,2 株菌总不
饱和脂肪酸(TUFA)含量及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的
质量比例 (U / S) 均逐渐上升,而总饱和脂肪酸
(TSFA)则逐渐下降,且存在明显差异。 当糖质量浓
度为 80 g / L 时,耐高糖菌株中 TUFA 质量分数为
60􀆰 54%,较原始菌株(48􀆰 76%)高 11􀆰 78%,而 U / S
较原始菌株高 61%;当葡萄糖质量浓度高达 150
g / L时,耐高糖菌株与原始菌株细胞膜脂肪酸组分
的差异愈加明显,耐高糖菌株中 TUFA 比原始菌株
质量分数高出 17􀆰 29%,U / S 比例较原始菌株提高
了 108%。 上述结果表明,在响应外界高糖环境时,
         
菌株细胞膜的脂肪酸组分发生改变,不饱和脂肪酸
组分增多,增加细胞的流动性,促进底物进入细胞,
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图 1  不同初糖浓度条件下原始菌株与耐高糖
菌株富马酸发酵曲线
Fig􀆰 1  Time course of fumaric acid production by parent
strain and high⁃glucose resistant strain under
different glucose concentrations
表 1  不同糖浓度条件下,原始菌株与耐高糖菌株细胞膜脂肪酸成分的变化
Table 1  Changes in membrane fatty acids composition of parent strain and high⁃glucose
resistant strain under different glucose concentrations
ρ(葡萄糖) /
(g·L-1) 菌株
质量分数 / %
C18 ∶ 0 C18 ∶ 1 C18 ∶ 2 C18 ∶ 3 C20 ∶ 0 C20 ∶ 1 TUFA TSFA
U / S
80
原始菌株 26􀆰 97 2􀆰 14 7􀆰 39 41􀆰 45 16􀆰 90 5􀆰 17 48􀆰 76 51􀆰 24 0􀆰 95
耐高糖型菌株 14􀆰 63 2􀆰 64 7􀆰 67 52􀆰 14 17􀆰 16 5􀆰 76 60􀆰 54 39􀆰 46 1􀆰 53
150
原始菌株 25􀆰 06 2􀆰 07 7􀆰 45 44􀆰 70 15􀆰 12 5􀆰 60 52􀆰 37 47􀆰 63 1􀆰 10
耐高糖型菌株 3􀆰 44 2􀆰 84 7􀆰 14 61􀆰 98 19􀆰 76 4􀆰 84 69􀆰 66 30􀆰 34 2􀆰 29
83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 
2􀆰 2􀆰 2  高糖环境对胞内 ATP 含量的影响
ATP 是胞内的能量货币,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参与
者。 考察了在不同底物浓度下,原始菌株与耐高糖菌
株胞内 ATP 的变化,结果见表 2。 由表 2 可知:在同
一糖浓度下,耐高糖菌 ATP 含量明显高于原始菌株,
且随着糖浓度的增加,2株菌胞内 ATP 含量差异逐渐
增大,在 80 g / L葡萄糖条件下,原始菌胞内 ATP 含量
为 0􀆰 37 nmol / mg,耐高糖菌为 0􀆰 41 nmol / mg;当糖质
量浓度增加到 150 g / L 时,原始菌胞内 ATP 为 0􀆰 44
nmol / mg,耐高糖菌为 0􀆰 76 nmol / mg。 产生这种现象
的原因可能是随着糖浓度的增加,糖酵解和三羧酸循
环(TCA)等途径调控作用显现,并伴随着胞内 ATP
再生速度的显著加快[13]。 而耐高糖菌株胞内较高的
ATP 为细胞在高糖环境下提供了更多的代谢动力,从
而实现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御。
表 2  不同糖浓度条件下原始菌株与耐高糖
菌株的胞内 ATP浓度
Table 2  Changes in the intracellular ATP concentration
levels of parent strain and high⁃glucose resistant
strain under different glucose concentrations
ρ(葡萄糖) /
(g·L-1)
ATP 含量 / (nmol·mg-1)
原始菌株 耐高糖菌株
80 0􀆰 37 0􀆰 41
150 0􀆰 44 0􀆰 76
2􀆰 2􀆰 3  高糖环境对细胞呼吸特性的影响
考察高糖浓度对发酵液的渗透压,结果见表 3。
由表 3可知:当糖质量浓度由 80 g / L 增至 150 g / L
时,发酵液的渗透压由 1􀆰 36 kPa增至 2􀆰 44 kPa。 高
渗环境可能会引起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
从而使细胞遭受毒害,减少 ROS 的产生,成为提高
菌体抵御高渗环境的关键。 电子传递链复合物Ⅲ
是 ROS的主要产生位点,产生20%~80%的超氧阴
离子 O-2·,而本课题组 Gu等[14]在前期研究中发现,
米根霉产富马酸的过程中除了电子传递链还存在
着 1条侧系呼吸途径,该途径能够绕过复合物Ⅲ和
Ⅳ,由交替氧化酶(AOX)直接将泛醌的电子交给终
端受体 O2(图 2),有助于降低胞内 ROS 的产生,从
而有望增强菌株的抗胁迫能力。 基于这一认识,笔
者对原始菌株及耐高糖菌株在不同糖浓度下的侧
系呼吸强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 4。 由表 4 可知:
随着糖浓度的增加,细胞侧系呼吸强度逐渐增强。
而在同一糖浓度下,耐高糖菌株的侧系呼吸强度明
显高于原始菌株,当糖质量浓度达 150 g / L 时,耐高
糖菌株的侧系呼吸强度为 46􀆰 7%,而原始菌株仅为
38􀆰 5%。 此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侧系呼吸途径在
减少 ROS产生中的重要作用。
表 3  不同糖浓度条件下发酵液渗透压的变化
Table 3  Changes in osmolality under different
glucose concentrations
ρ(葡萄糖) / (g·L-1) 发酵液渗透压 / kPa
80 1􀆰 36
150 2􀆰 44
图 2  标准呼吸链和侧系呼吸链酶系[14]
Fig􀆰 2  Enzymes of CN⁃sensitivity and SHAM⁃sensitivity respiration[14]
93  第 3期 吕春微等:耐高糖米根霉菌株的生理特性
表 4  不同糖浓度条件下原始菌株与耐高糖菌株
侧系呼吸强度的变化
Table 4  Changes in SHAM⁃sensitivity respiration of parent
strain and high⁃glucose resistant strain under
different glucose concentrations
ρ(葡萄糖) /
(g·L-1)
侧系呼吸强度 / %
原始菌株 耐高糖菌株
80 33􀆰 6 37􀆰 1
150 38􀆰 5 46􀆰 7
2􀆰 3  外源添加对米根霉高糖发酵产富马酸的影响
菌种选育是目前提高菌株糖耐受性的主要方
法,但菌种选育的随机性较大,且存在传代多次后
退化的潜在风险。 若能够通过简单的发酵工艺调
控,即能增强菌株对高糖的耐受性,将极大地简化
工艺,提高效率。 笔者拟基于上述对菌株耐高糖机
制的解析,探讨利用外源添加的方法补充原始菌株
在生理代谢上的不足,以期提高菌株糖耐受能力。
2􀆰 3􀆰 1  调节 C / N,提高米根霉产富马酸过程的糖耐
受性
高氮含量能够激活 TCA 循环的关键酶柠檬酸
合酶,从而有望合成更多的 ATP,供菌体抵御外界
环境胁迫。 以原始菌株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不同
C / N条件下,米根霉发酵产富马酸的性能,结果见
图 3。 由图 3可知:随着 C / N的升高,菌株的耗糖速
率逐渐加快,C / N为 500条件下,富马酸的发酵时间
比 C / N 为1 500时缩短了 12 h,同时富马酸产量由
37􀆰 4 g / L增加至 40􀆰 2 g / L。 表明通过 C / N的调节能
够有效增强菌株的高糖耐受性。
图 3  高糖条件下不同 C / N对富马酸发酵的影响
Fig􀆰 3  Effects of C / N ratios on fumaric acid production
under high⁃glucose concentration
2􀆰 3􀆰 2  添加甘氨酸,提高米根霉糖耐受性
氨基酸代谢与胞内能量代谢密切相关,能够增
强己糖路径(EMP)与三羧酸循环(TCA),从而提高
细胞代谢活力,增加细胞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 而
甘氨酸(Gly)可以在微生物胞内积累到较高浓度而
对胞内其他微生物生理过程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因此,笔者尝试在高糖发酵初期添加甘氨酸,考察
甘氨酸对富马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见图 4。 由图 4
可知:以未添加甘氨酸的为对照,加入 0􀆰 5 g / L 甘氨
酸的菌株糖耗及产酸速率得到提高,发酵周期缩短
24 h,富马酸产量由 37􀆰 4 g / L 增加至 43􀆰 8 g / L。 表
明甘氨酸能够促进细胞能力代谢,提高细胞抵御高
糖压力的能力。
图 4  高糖条件下添加甘氨酸对富马酸发酵的影响
Fig􀆰 4  Effects of addition of glycine on fumaric acid
production under high⁃glucose concentration
3  结论
通过比较原始菌株与耐高糖菌株的代谢差异,
发现耐高糖菌株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胞
内 ATP 含量增加,抵御 ROS 的侧系呼吸途径增强,
表明耐高糖菌株具有更好的流动性、更大的细胞代
谢动力以及抵御高渗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得细胞在
高糖条件下具有较优的发酵性能。 基于这一发现,
在高糖质量浓度(150 g / L)下,通过调节 C / N 或添
加甘氨酸以弥补细胞的能量不足。 当 C / N 为 500
时,原始菌株发酵周期可缩短 12 h,富马酸产量由
37􀆰 4 g / L增加至 40􀆰 2 g / L,当添加 0􀆰 5 g / L 甘氨酸
时,原始菌株发酵周期可缩短 24 h,富马酸产量由
37􀆰 4 g / L增加至 43􀆰 8 g / L。 表明通过外源添加的方
法可以提高细胞的代谢动力,缓解高糖胁迫。
(下转第 54页)
04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