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Responses of Callus Growth and Plant Regeneration of Zoysia matrella to Copper Stress

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生长及再生对铜胁迫的响应


为探索不同胁迫对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 [L.] Merr.)愈伤组织生长及再生的影响,以继代了9年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以MS(murashige and skoog)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铜(Cu2+),研究其对继代培养中愈伤组织的直径、鲜重增长率和再生培养中的植株再生率,以及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根和叶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铜含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铜浓度为10.0 μM时,愈伤组织直径、鲜重增长率、植株再生率及叶绿素含量均达最大值;愈伤组织可生长和再生的铜的临界浓度分别在300.0~500.0 μM、50.0~100.0 μM间。经长期处理(12周)的愈伤组织和24周再生的植株叶片和根系中,4种抗氧化活性酶活性和MDA含量在10.0 μM下均为最低;经短期处理(10 d)的愈伤组织,SOD、POD、APX的活性及MDA含量持续上升,而CAT先上升后下降。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叶片和根系中铜含量随培养基中铜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本试验为进一步筛选耐铜突变体提供了试验依据。


全 文 :  核 农 学 报  2015,29(1):0161 ~ 0168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收稿日期:2014⁃02⁃21  接受日期:2014⁃08⁃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522)
作者简介:邵丽达,女,主要从事草坪草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 E⁃mail:372792443@ qq. com
通讯作者:柴明良,男,教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研究。 E⁃mail:mlchai@ zju. edu. cn
文章编号:1000⁃8551(2015)01⁃0161⁃08
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生长及再生对铜胁迫的响应
邵丽达  吴艳歌  毕  波  柴明良
(浙江大学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浙江 杭州  310058)
摘  要:为探索不同胁迫对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 [L. ] Merr. )愈伤组织生长及再生的影响,以继代
了 9 年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以 MS(murashige and skoog)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铜(Cu2 + ),
研究其对继代培养中愈伤组织的直径、鲜重增长率和再生培养中的植株再生率,以及愈伤组织及再生植
株根和叶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活性、铜含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铜浓度为 10􀆰 0 μM时,愈伤
组织直径、鲜重增长率、植株再生率及叶绿素含量均达最大值;愈伤组织可生长和再生的铜的临界浓度
分别在 300􀆰 0 ~ 500􀆰 0 μM、50􀆰 0 ~ 100􀆰 0 μM间。 经长期处理(12 周)的愈伤组织和 24 周再生的植株叶
片和根系中,4 种抗氧化活性酶活性和 MDA含量在 10􀆰 0 μM下均为最低;经短期处理(10 d)的愈伤组
织,SOD、POD、APX的活性及 MDA含量持续上升,而 CAT 先上升后下降。 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叶片和
根系中铜含量随培养基中铜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本试验为进一步筛选耐铜突变体提供了试验依据。
关键词: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铜胁迫;生理特性
DOI:10􀆰 11869 / j. issn. 100⁃8551􀆰 2015􀆰 01. 0161
    铜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铜会对
植株产生毒害作用,导致生长缓慢,根的生长和伸长受
到抑制,叶面积减小,叶片失绿,水分代谢、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等各种生理代谢发生紊乱[1]。 有研究表明,
当铜浓度达 40􀆰 0 mg·L - 1时,高羊茅植株基本停止生
长,植株及叶片出现萎蔫,叶片也相应变薄[2]。 多年
生黑麦草在低浓度铜等重金属胁迫下发芽率均有提
高,但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发芽率普遍下降[3]。
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 [L. ] Merr. ),又名马
尼拉,是禾本科结缕草属一种优良的暖季型草坪草,广
泛生长于我国南方地区。 沟叶结缕草通过匍匐茎无性
繁殖,很难用杂交育种对其进行改良,因此体细胞无性
系变异等生物技术在其性状改良上有重要意义。 浙江
大学园林组织培养室自 2004 年用沟叶结缕草匍匐茎
诱导出高效再生的愈伤组织以来,一直致力于愈伤组
织继代、再生过程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4 - 6];现
已形成了完整的培养体系[7 - 9];在辐射诱变[10 - 12]、耐
盐[4,12]、耐除草剂[13]等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中均
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铜对植物胁迫的相关研究大多
集中在田间生长的植物上[14 - 17],采用愈伤组织进行离
体的研究鲜有报道。 本试验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添加
不同浓度的铜,测定其对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生长及
再生的影响,找出适合生长的铜浓度、以及抑制生长及
致死的浓度范围,探索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在继代及
再生过程中对铜胁迫的生理响应,为筛选耐铜沟叶结
缕草体细胞变异提供一定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本实验室诱导并继代 9 年的沟叶结缕草胚性愈伤
组织,由匍匐茎茎节诱导形成的。
1􀆰 2  方法
1􀆰 2􀆰 1  愈伤组织在阶梯铜浓度下继代生长   以
CuSO4·5H2O 为铜离子源,添加到 MS + 2􀆰 0 mg·L - 1
2,4⁃D + 40􀆰 0 g·L - 1蔗糖 + 1􀆰 2 g·L - 1脯氨酸 + 3􀆰 0
161
核  农  学  报 29 卷
g·L - 1 Phytagel的继代培养基中,配制成铜离子浓度分
别为 0􀆰 1、1􀆰 0、10􀆰 0、50􀆰 0、100􀆰 0、200􀆰 0、300􀆰 0、500􀆰 0
μM(MS基本培养基的铜浓度)的培养基。 取直径约
3 mm、生长状态一致的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 每个
培养皿(直径 9 cm)接种 30 块愈伤组织。 每个浓度重
复 5 次。 愈伤组织于 25 ± 2℃下暗培养。 继代培养
试验分为短期处理(10 d)和长期处理(12 周),每 4 周
将愈伤组织转入相同的新鲜继代培养基中。 短期处理
10 d后,测定愈伤组织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
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
化物酶(APX)活性、丙二醛(MDA)及铜含量等生理指
标。 长期处理中,每 4 周测量愈伤组织的直径和鲜重
增长率,12 周后测定愈伤组织的生理指标。
1􀆰 2􀆰 2  愈伤组织在阶梯铜浓度下再生  在再生培养
基 1 / 2 MS + 0􀆰 05 mg·L - 1 BA + 30􀆰 0 g·L - 1蔗糖 +
0􀆰 05 mg·L - 1 ZR + 3􀆰 0 g·L - 1 Phytagel 中添加前述相
同浓度的铜离子。 每个 100 mL三角瓶接种 16 块愈伤
组织。 每个浓度重复 5 次。 愈伤组织置于 25 ± 2℃
下光培养,光强约 12􀆰 5 μmol·m - 2·s - 1,光照时间为
16 h·d - 1。每 8 周将愈伤组织转移到相同的新鲜再生
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共再生 24 周。 24 周后,再生植株
的根和叶用于生理指标的测定。
1􀆰 2􀆰 3  愈伤组织鲜重增长率、植株再生率测定  在继
代培养中,接入愈伤组织时称量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
重量 m,接入愈伤组织后称量培养皿和愈伤组织的总
重 M。 M与 m的差值即为每皿培养基接种愈伤组织
的重量。 计算每种浓度下愈伤组织的鲜重增长率,愈
伤组织的鲜重增长率 = [(12 周后愈伤组织总重量 -
原始愈伤组织重量) /原始愈伤组织重量]。
在再生试验中,统计每瓶培养基中再生的愈伤组
织数量,计算愈伤组织的再生率 = (再生的愈伤组织
数量 /原始愈伤组织数量)。 根据愈伤组织的再生情
况,将再生较多的愈伤组织分化的小苗单独分出。
1􀆰 2􀆰 4  生理检测中样品处理方法  取长期和短期处
理下各浓度的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根和叶各 0􀆰 2 g,
每个样品各 3 份(每份均为同一培养皿或同一植株分
离所得)。 加 3􀆰 0 mL 50 mM 的磷酸缓冲液 ( pH 值
7􀆰 8,含 0􀆰 3 mM EDTA),于冰浴中研磨提取。 匀浆液
于12 000 r·min - 1,4℃离心 30 min,取上清液用于过氧
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铜含量、
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13]。 每个处
理重复 3 次。
1􀆰 2􀆰 5  铜离子检测  铜含量的测法用浸提法[18]。
准确称量 0􀆰 100 g 各个浓度的愈伤组织、叶片和
根置于 1 00 mL 塑料管中,加入 10􀆰 0 mL 2 mol·L - 1
HCl + Vc溶液,然后放在恒温振荡器中,80℃恒温震
荡 2 h 后,用 PE⁃4000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铜
含量[19]。
2􀆰 0 mol·L - 1 HCl + Vc 溶液的配制:在 1000 mL
烧杯中,用 833􀆰 0 mL 水溶解 0􀆰 4 g 抗坏血酸,再向烧
杯中加入 167􀆰 0 mL浓 HCl,混匀。
1􀆰 3  数据差异显著性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 SPSS 16􀆰 0 分析数据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 1  铜处理下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继代生长及再生
状况
随着继代培养基中铜浓度的递增,愈伤组织在鲜
重增长率、存活率及表观的变化见图 1、图 2。 在 0􀆰 1、
1􀆰 0、10􀆰 0、50􀆰 0 和 100􀆰 0 μM 浓度下,愈伤组织均存
活,且生长较好;200􀆰 0 μM 和 300􀆰 0 μM 下,愈伤组织
虽均存活,但有部分褐化;而在 500􀆰 0 μM 下,愈伤组
织全褐化,仅微小的局部呈黄绿色,说明 500􀆰 0 μM 下
愈伤组织可以局部存活,但失去增殖力。 初始阶段,随
着铜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生长呈增长趋势,在
10􀆰 0 μM时愈伤组织直径和鲜重增长率达最大;随着
铜浓度的再增大,愈伤组织的生长又呈现下降趋势。
注: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 0􀆰 05)。 下同。
Note: Different letters mean sigi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 05 level. The same as following.
图 1  继代培养基中不同铜浓度对沟叶结缕草愈伤
组织大小的影响
Fig. 1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on the callus sizes in Zoysia matrella after
callus subculture
再生培养中,在 0􀆰 1、1􀆰 0、10􀆰 0 和 50􀆰 0 μM铜浓度
261
  1 期 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生长及再生对铜胁迫的响应
下,愈伤组织能正常再生,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生长良
好;100􀆰 0、200􀆰 0 μM浓度下,愈伤组织基本褐化,不能
再生;而在 300􀆰 0、500􀆰 0 μM 下全部停止生长并逐渐
死亡。 表明再生植株铜的临界浓度在 50􀆰 0 ~ 100􀆰 0
μM间,该结果与继代培养的变化趋势相同,愈伤组织
再生率先上升后下降,在 10􀆰 0 μM 时达到最大值(图
3)。
图 2  继代培养基中不同铜浓度对沟叶结缕草愈伤
组织鲜重增长率的影响
Fig. 2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on the
growth rate of callus fresh weight in Zoysia matrella
after callus subculture
图 3  再生培养基中不同铜浓度对沟叶结缕草愈伤
组织再生的影响
Fig. 3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on plant regeneration in Zoysia matrella
2􀆰 2  愈伤组织及根、叶中铜的积累
试验表明,随着培养基中铜浓度的增高,沟叶结缕
草愈伤组织、再生植株根和叶中铜的含量都显著高于
对照(表 1、表 2)。 在铜离子浓度为 500􀆰 0 μM 时,愈
伤组织铜含量为对照的 16􀆰 5 倍。 而长期处理与短期
处理相比,长期处理愈伤组织中的铜含量高于短期处
理愈伤组织中的铜含量 (表 1)。 在铜离子浓度为
50􀆰 0 μM时,再生植株叶的铜含量为对照的 2 倍,而根
的铜含量达到了对照的 6 倍。 根的铜含量远高于叶的
铜含量(表 2)。
表 1  不同铜浓度培养基继代培养下沟叶结缕草
愈伤组织中铜含量的变化
Table 1  The contents of copper in the callus of
Zoysia matrella under copper stress
after callus subculture
铜浓度
Concentration
of Cu2 + /
μM
长期处理铜含量
Content of Cu2 +
in long⁃term treatment /
(μg·g - 1)
短期处理铜含量
Content of Cu2 + in
short⁃term treatment /
(μg·g - 1)
0􀆰 1 0􀆰 12 ± 0􀆰 04g 0􀆰 11 ± 0􀆰 01h
1􀆰 0 0􀆰 27 ± 0􀆰 01f 0􀆰 23 ± 0􀆰 01g
10􀆰 0 0􀆰 43 ± 0􀆰 02e 0􀆰 34 ± 0􀆰 01f
50􀆰 0 0􀆰 58 ± 0􀆰 01d 0􀆰 43 ± 0􀆰 10e
100􀆰 0 0􀆰 89 ± 0􀆰 04d 0􀆰 89 ± 0􀆰 03d
200􀆰 0 1􀆰 06 ± 0􀆰 10c 1􀆰 14 ± 0􀆰 05c
300􀆰 0 1􀆰 59 ± 0􀆰 07b 1􀆰 66 ± 0􀆰 02b
500􀆰 0 1􀆰 93 ± 0􀆰 03a 1􀆰 83 ± 0􀆰 05a
表 2  不同铜浓度再生培养基培养下沟叶结缕草
再生植株根叶中铜含量的变化
Table 2  The contents of copper in the leaf and root
of the regenerated plantlets of Zoysia matrella
under copper stress
铜浓度
Concentration
of Cu2 + / μM
叶铜含量
Content of Cu2 +
in leaves / (μg·g - 1)
根铜含量
Content of Cu2 +
in roots / (μg·g - 1)
0􀆰 1 0􀆰 051 ± 0􀆰 002c 0􀆰 071 ± 0􀆰 009d
1􀆰 0 0􀆰 061 ± 0􀆰 002b 0􀆰 133 ± 0􀆰 006c
10􀆰 0 0􀆰 078 ± 0􀆰 006b 0􀆰 250 ± 0􀆰 010b
50􀆰 0 0􀆰 103 ± 0􀆰 005a 0􀆰 407 ± 0􀆰 070a
2􀆰 3  铜处理下愈伤组织、再生植株根及叶的酶活性变化
与对照 (0􀆰 1 μM)相比,在低浓度铜 (1􀆰 0、10􀆰 0
μM)长期处理的愈伤组织体内的 CAT、SOD、POD 和
APX 4 种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在 10􀆰 0 μM 时达到最
低值。 但随着铜浓度的继续增高,4 种酶的活性又增
强,而在高浓度铜时,呈现下降趋势(图 4)。
短期处理的愈伤组织中,POD、APX、SOD 的活性
随着铜溶液的加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而 CAT的活
性,随着铜浓度的增加,先呈现上升趋势,在 10􀆰 0 μM
后又出现下降趋势(图 4)。
361
核  农  学  报 29 卷
图 4  不同浓度铜的继代培养基对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 CAT (A),SOD (B),POD(C)和 APX(d)活性的影响
Fig. 4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on the activities of CAT (A),SOD (B),
POD(C) and APX(D) in the callus of Zoysia matrella after subculture
图 5  不同浓度铜的再生培养基对沟叶结缕草再生植株根和叶的 CAT (A),
SOD (B),POD(C)和 APX(D)活性的影响
Fig. 5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on the activities of CAT (A), SOD (B), POD(C) and
APX(D) in root and leaf of regenerated plantlets of Zoysia matrella
461
  1 期 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生长及再生对铜胁迫的响应
在铜浓度较低时,再生植株叶片中 4 种活性酶变
化趋势基本一致。 与对照相比,4 种酶的活性均显著
下降,在 10􀆰 0 μM 时达到最低值。 CAT、POD 和 APX
的下降趋势比较显著,而 SOD的下降幅度不显著。 随
着铜浓度的继续增大,4 种酶的活性又增强。 叶片中 4
种酶的变化趋势与长期处理中愈伤组织体内的变化趋
势一样(图 5)。
在再生植株根中,POD和 SOD的变化趋势与叶片
的大致相同。 随着铜浓度的增加,根中 POD 和 SOD
的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在 10􀆰 0 μM 时,与长期处理
中愈伤组织的酶活变化一样,出现一个比对照低的最
低值。 根中的 CAT 活性随着铜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而 APX随铜浓度增大,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 1􀆰 0
μM时达到最高值(图 5)。
2􀆰 4  铜处理下愈伤组织及根、叶中MDA含量的变化
在低浓度铜(0􀆰 1、1􀆰 0 μM)时,长期处理后愈伤组
织的 MDA含量明显增高,但在 10􀆰 0 μM时下降,达到
最低值。 随着铜浓度的再增加,MDA 的含量又出现了
升高的趋势,到 300􀆰 0 μM 达最大,在 500􀆰 0 μM 时下
降。 而短期处理中 MDA 含量随着铜浓度升高持续增
加,仅在 500􀆰 0 μM时出现下降趋势(图 6)。
再生培养基中加入铜溶液后,叶中的 MDA 含量
在 10􀆰 0 μM有稍微下降的趋势,但各浓度间没有显著
性差异。 而根中的 MDA 随着铜浓度的升高而持续增
加,并且 1􀆰 0 μM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10􀆰 0、50􀆰 0 μM
与对照间有显著性差异(图 7)。
图 6  不同浓度铜的继代培养基对沟叶结缕草
愈伤组织MDA含量的影响
Fig. 6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on the contents of MDA in the callus of Zoysia matrella
2􀆰 5  铜对再生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随着铜浓度的增大,再生植株叶片中叶绿素 a 和
叶绿素 b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低浓
度铜对叶绿素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 10􀆰 0 μM
图 7  不同浓度铜的再生培养基对沟叶结缕草
再生植株根和叶的MDA含量的影响
Fig. 7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on the contents of MDA in root and leaf of plantlets
of Zoysia matrella during regeneration
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但差异并不显著。 而在
50􀆰 0 μM时,可能较高浓度铜的毒害作用,叶绿素 a 和
叶绿素 b均呈下降趋势(图 8)。
图 8  不同浓度铜的再生培养基对沟叶结缕草
再生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Fig. 8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on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in the leaf of
plantlets of Zoysia matrella
3  讨论
本试验对继代培养中愈伤组织的生长及再生状况
的研究发现,在铜浓度为 1􀆰 0、10􀆰 0 μM 时,愈伤组织
直径、鲜重增长率及再生率均高于对照,在 10􀆰 0 μM
达到最大值(图 1 ~图 3)。 说明铜作为植物生长的必
561
核  农  学  报 29 卷
需微量元素,在高于 MS 基本培养基中铜含量的一定
浓度范围内对生长和发育有促进作用,即 MS 培养基
中的铜浓度并不是沟叶结缕草继代及再生的最适浓
度。 Dahleen[20]在大麦愈伤组织再生研究中也发现,
MS培养基中的铜浓度也并非大麦培养的最适浓度,与
本研究结果一致。 因此将 MS 培养基中铜浓度提高到
10􀆰 0 μM,有利于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的继代及再生。
此外在再生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中也得出相同
的结论。 同时,本试验表明,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生长
的耐铜极限约为 300􀆰 0 ~ 500􀆰 0 μM;而愈伤组织再生
植株的耐铜极限约为 50􀆰 0 ~ 100􀆰 0 μM。 愈伤组织再
生对外界胁迫的敏感性通常是明显高于愈伤组织生长
阶段,这在结缕草、沟叶结缕草耐盐和耐除草剂等筛选
中也得出过相同的规律[4,12 - 13]。
大量研究表明过量铜离子能破坏植物细胞的氧化
还原反应,影响着抗氧化酶代谢、脂质、蛋白质及叶绿
素的代谢[21 - 25],抗逆性强的植物可诱导产生更多的抗
氧化酶及其他非酶类抗氧化剂,以抵御活性氧氧化损
伤与致死效应[26]。 草坪草跟其它植物一样,在逆境下
会利用抗氧化物酶及代谢反应来抵抗逆境胁迫[25]。
本试验在短时间铜胁迫下,愈伤组织中 SOD、POD 和
APX 3 种酶的活性随着铜浓度的升高会持续增加,
CAT活性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结果表明在
较高浓度铜胁迫下,SOD、POD 和 APX 的活性能维持
或提高,CAT的活性仅在较低铜浓度(≤10􀆰 0 μM)下
维持。 在长期铜胁迫下,所有愈伤组织中的抗氧化物
酶(CAT、SOD、POD和 APX)在铜浓度为 10􀆰 0 μM 时,
均低于对照组的值,而当铜浓度超过 10􀆰 0 μM 时,几
种抗氧化物酶均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当植物受到逆境胁迫时,体内活性氧积累会导致
细胞膜系统产生变性,积累许多过氧化产物如 MDA。
因此在重金属胁迫下 MDA 含量常常作为评价脂质氧
化反应的一个指标。 在铜胁迫下,沟叶结缕草出现脂
质氧化反应,所以短期处理及再生植株的根中 MDA
含量会随着铜含量的升高而升高,但长期处理中 MDA
含量 10􀆰 0 μM 低于对照及其它处理组。 再生植物叶
中 MDA含量在各浓度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根叶中
MDA的不同变化是由于铜的大量积累对沟叶结缕草
生物膜造成伤害,导致了细胞结构及功能受到损伤,甚
至细胞凋亡[27]。 以上结果说明根中 MDA的含量远远
小于叶中 MDA的含量。
长期和短期处理中 4 种酶活性的变化说明 4 种酶
都参与抗氧化反应。 而 2 种处理中抗氧化物酶对铜胁
迫的不同反应,表明铜对愈伤组织的胁迫危害与处理
时间的长短有关。 短期处理中抗氧化物酶的活性持续
增强表明,短期处理中愈伤组织处于适应性生长阶段,
愈伤组织对短期的铜胁迫有一定的抗性。 与短期处理
不同,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经过长期的铜胁迫,形成了
生理适应。 抗氧化酶活性、MDA 含量经渗透调节等作
用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以提高自身的适应和
抵抗能力。 在 10􀆰 0 μM 时愈伤组织生长及再生状况
最好,表明 10􀆰 0 μM 是其最适生长的浓度。 此时,活
性氧的产生与清除可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自由基水
平低,因此在 10􀆰 0 μM 时,4 种酶活及 MDA 含量都出
现了最低值。
4  结论
本文研究了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生长及再生对铜
胁迫的响应,试验表明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过氧化物
酶活性的提高和维持与其耐铜胁迫有着密切的联系。
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对短期及长期铜胁迫有着不同的
生理适应反应。 长期处理试验,较低铜浓度和较高铜
浓度都会激活愈伤组织的抗氧化反应。 不同铜浓度下
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生长及再生状况,表明 MS 培养
基中的铜浓度并不是沟叶结缕草继代及再生的最适浓
度,愈伤组织沟叶结缕草的最适生长及再生铜浓度在
10􀆰 0 μM左右,愈伤组织生长及再生的耐铜极限分别
在 300􀆰 0 ~ 500􀆰 0 μM、50􀆰 0 ~ 100􀆰 0 μM。 本研究得出
的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适合生长的铜浓度、以及抑制
生长及致死的浓度范围,为筛选耐铜沟叶结缕草体细
胞变异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1 ]   常红岩, 孙百晔, 刘春生. 植物铜素毒害研究进展[ J] . 山东农
业大学学报, 2000, 31(2):227 - 230
[ 2 ]  王友宝, 黄永杰, 严密, 杨红飞, 甄泉. 铜污染对高羊茅生长及
活性氧代谢影响的研究[J]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20(6):167
- 191
[ 3 ]  丁园,刘继东,陈炳存,沈华喜. 重金属胁迫对黑麦草种子萌发
的影响[J] .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5, (3): 21 - 22
[ 4 ]  柴明良, 王贺飞. 试管筛选耐盐的结缕草再生植株[J] . 科技通
报, 2005, 21(5):557 - 560
[ 5 ]  顾敏霞,张丽,邵丽达,柴明良.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草坪草改
良上的研究进展[J] . 核农学报, 2013, 27(4):430 - 436
[ 6 ]  贾玉芳, 柴明良. 草坪草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与应用
[C] / /杭州市风景园林学会. 杭州风景园林学成立五十周年论
文集. 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9:24 - 30
[ 7 ]  贾玉芳, 陈曙, 柴明良. 沟叶结缕草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
对其生长和再生的影响[ J] . 园艺学报, 2010, 37(8):1311 -
661
  1 期 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生长及再生对铜胁迫的响应
1316
[ 8 ]  王贺飞, 柴明良. 四种品牌的固化剂对草坪草愈伤组织的诱导
和胚性愈伤发生的影响[J] . 园艺学报, 2006, 33(2):437 - 440
[ 9 ]  Chai M L, Jia Y F, Chen S, Gao Z S, Wang H F, Liu L L, Wang
P J, Hou D Q. Callus induction, plant regeneration, and long⁃term
maintenance of embryogenic cultures in Zoysia matrella L. Merr
[J] .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2011, 104(2):187 -
192
[10]  Chen S, Chai M L, Jia Y F, Gao Z S, Zhang L, Gu M X. In vitro
selection of salt tolerant variants following60 Co gamma irradiation of
long⁃term callus cultures of Zoysia matrella L. Merr[J] .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2011, 107:493 - 500
[11]  贾玉芳, 陈曙, 柴明良. 60Coγ射线辐照对沟叶结缕草的离体诱
变效应[J] . 核农学报, 2010, 24 (3):466 - 469,494
[12]  贾玉芳,陈曙,柴明良. γ射线对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再生和耐
盐性的影响[J] . 草业学报, 2010, 19(5):25 - 30
[13]  Chen S, Chai M L, Jia Y F, Gao Z S, Zhang L, Gu M X, Lin W
D, Wang L P. In vitro selection of glyphosate⁃tolerant variants from
long⁃term callus cultures of Zoysia matrella L. Merr. [ J] .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2012, 111(2):199 - 207
[14]  张远兵, 刘爱荣, 王兵, 李根. 铜胁迫下 7 个高羊茅品种耐性和
铜积累能力的比较[ J] .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31(5): 750 -
757
[15]  党红凯, 李瑞奇, 张馨文, 孙亚辉, 李雁鸣. 超高产冬小麦铜素
的吸收、积累和分配[ J]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24): 5019
- 5027
[16]  潘义宏, 王宏鋲, 谷兆萍, 熊国焕, 易锋. 大型水生植物对重金
属的富集与转移[J] . 生态学报, 2010, 30(23): 6430 - 6441
[17]   冉文静,傅大放. Gallic acid和 SDS对黑麦草体内重金属亚细胞
及形态分布的影响[J]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11): 2264 -
2269
[18]   王芳权. 植物中铜锌铁锰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研究[J] . 杭州化
工, 2002, 32(1):21 - 23
[19]  周兆平, 彭茵, 李宏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粮食中的铜
[J] . 光谱实验室, 2007, 24(2):147 - 149
[20]  Dahleen L S. Improve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barley callus cultures
by increased copper levels [ J ] .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1995, 43(3): 267 - 269
[21]  Alva A K, Chen E Q. Effects of external copper concentrations on
uptake of trace elements by citrus seedlings[J] . Soil science, 1995,
159(1):59 - 64
[22]  刘春生, 史衍玺, 马丽, 叶优良, 杨吉华, 张福锁. 过量铜对苹
果树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J]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6
(4):451 - 456
[23]  夏来坤, 郭天财, 朱云集, 康国章, 王晨阳. 土壤重金属铜、镉
胁迫对冬小麦碳氮运转的影响[ J]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20
(1):117 - 120
[24]  王蕊, 王应军, 马星宇. 镧、铈对铜胁迫下豌豆幼苗抗氧化酶系
统的影响[J] . 核农学报, 2013, 27(6):873 - 878
[25]  余洋, 安新民, 郝瑞芝, 武佳叶, 荆艳萍. 铅胁迫对毛白杨组培
生根苗生理生化及根尖细胞微管骨架的影响[ J] . 核农学报,
2011, 25(6):1268 - 1273
[26]   李合生. 现代植物生理学[M]. 第 2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6:334 - 336
[27]  王慧忠, 何翠屏. 重金属离子胁迫对草坪草根系生长及其活力
的影响[J] . 中国草地, 2002, 24(3):55 - 63
761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5,29(1):0161 ~ 0168
The Responses of Callus Growth and Plant Regeneration
of Zoysia matrella to Copper Stress
SHAO Lida  WU Yange  BI Bo  CHAI Mingliang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Bio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8)
Abstract:The embryonic callus of Zoysia matrella subcultured for 9 years was used to study its responses to copper stress
during callus growth and plant regenerati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on callus diameter, growth
rate of fresh weight and regeneration rate, 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CAT, POD, SOD and APX), the
contents of copper, MDA in the callus, the leaf and root of the plantlets in the courses of callus growth and plant
regeneration were evaluated. It was showed that the callus diameter, growth rate of fresh weight, regeneration rate and
the content of leaf chlorophyll reached the maximum when copper at 10􀆰 0 μM, and the critical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for callus growth and plant regeneration were between 300􀆰 0 to 500􀆰 0 μM and 50􀆰 0 to 100􀆰 0 μM, respectively. After
long⁃term callus growth maintenance (12 weeks) or plant regeneration (24 weeks), the activities of the 4 kind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the contents of MDA at 10􀆰 0 μM of copper showed the lowest levels; while after short⁃term (10
days) callus growth culture, the enzyme activities except CAT increased as the rising of the copper concentrations. The
contents of copper in the callus, leaf and root of the regenerated plantlets increased with the rising of copper
concentrations on media.
Keywords:Zoysia matrella, callus, copper stres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