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文章编号 :100028551 (2009) 052884207
辣椒苗期耐热耐湿鉴定方法的研究
徐小万1 ,2 雷建军2 罗少波1 曹必好2 陈国菊2 李 颖1 王恒明1
(1. 广东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40 ; 2.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摘 要 :以辣椒各生理指标的耐逆系数为衡量辣椒单项耐逆能力大小的指标 ,用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
法、隶属函数法对辣椒不同品种 (系) 耐热耐湿性予以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的结果 ,将 10 个供试品种
(系)按耐热耐湿由强到弱划分为 4 级 :高度耐热耐湿 ( I) 、中度耐热耐湿 ( G、J 、W、H) 、不耐热耐湿 (C、E、
F、K)和极不耐热耐湿 (D) 。几种关于辣椒品种 (系) 耐热耐湿综合评价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同时
利用耐热耐湿性的综合评价值与单项指标间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可以预测其他辣椒品种 (系)耐热耐湿
性大小。
关键词 : 辣椒 ; 苗期 ; 耐热耐湿 ; 鉴定
IDENTIFICATION OF HOT PEPPER( Capsicum annuum L. ) SEEDLING
FOR HIGH TEMPERATURE AND AIR HUMIDITY RESISTANCE
XU Xiao2wan1 ,2 LEI Jian2jun2 LUO Shao2bo1 CAO Bi2hao2 CHEN Guo2ju2 LI Ying1 WANG Heng2ming1
(11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Guangzhou , Guangdong 510640 ;
21 Horticultural College ,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Guangzhou , Guangdong 510642)
Abstract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air humidity resistance coefficient of single character were used to value the single
capability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air humidity resistance of hot peper ( Capsicum annuum L. ) , and the methods of cluster
analysis ,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subordinate function were used i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or high temperature
and air humidity resistance of hot pepper varieties at the seedling stage. On the basi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air humidity resistance obtained from the above components in varieties , the 10 tested varieti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classes of tolerance :most tolerant variety was I , followed by G, J , W , H. Less tolerant were C , E , F , K.
The rest variety was not tolerant at all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bov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s for high
temperature and air humidity resistance of hot pepper varieties at the seedling stage were well coincident . At the same time ,
the evalu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air humidity resistance could be forecasted by using the best regressive function that was
founded by the comprehensive value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air humidity resistance and the value of single index.
Key words :hot pepper ( Capsicum annuum L. ) ; seedling stage ; high temperature and air humidity resistance ; identification
收稿日期 :2009203203 接受日期 :2009206208
基金项目 : 国家 863 计划 ( 2008AH10Z150253) , 国家支撑计划 ( 2006BAD01A7204209) , 广州市攻关项目 ( 2005Z22E0071) , 广东省攻关项目
(2006B20201028)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作者简介 :徐小万 (19752) ,男 ,湖南桂阳人 ,博士 ,从事蔬菜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Tel :020238469605 ; E2mail :xxw7505 @1631com 辣椒 ( Capsicum annuum L. ) 耐逆性的研究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尽管起步较晚 ,但在抗寒[1 ] 、耐低温[2 ,3 ] 、弱光[4 ,5 ] 、耐热性[6~9 ] 、耐干旱[10 ] 、耐湿涝[11 ] 鉴定方法及其新品种选育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就 ,提出了各种耐逆鉴定指标。但结合高温高湿对辣椒品种 (系)耐逆性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却未见报道。全球气候变化加速 ,21 世纪中国地表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12 ] 。广东地处华南热带地区 ,每年 5~7 月份 ,35 ℃以上的高温和高湿天气连续多天出现 ,大部时间空气相对湿度超过 80 % ,华南以外地区选育
488 核 农 学 报 2009 ,23 (5) :884~890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的辣椒品种大多数因耐热耐湿性差 ,抗病性不强等 ,常
出现植株生长不良 ,易感染病毒 ,发生疫病 ,致果实发
育不正常 ,畸形果多 ,果色差 ,早衰严重。因此 ,很有必
要对辣椒品种 (系)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其生理生化指标
的一些变化进行研究 ,以探索快速、可靠、简便的辣椒
品种 (系)耐热耐湿鉴定技术 ,筛选耐热耐湿材料 ,为辣
椒耐逆性育种提供条件。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供试材料为 C (06591) 、D (06590) 、E ( 06592) 、F
(B042512422212421) 、G(B04251221421) 、H(B0421142121212
121) 、I (06597) 、J (1152525212292122) 、K(4325212121) 、W
(B0429925212122) 10 个有代表性辣椒品 (种) 系 ,由华南
农业大学蔬菜作物遗传与品种改良研究中心提供。夏
季田间自然鉴定 ,其中 I、G为高度耐热耐湿品种 (系) ,
D 为极不耐热耐湿品种 (系) 。
112 方法
辣椒幼苗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 ,于 4~6 片叶期 ,
将幼苗移入华南农业大学测试中心人工气候室 (光照
强度 20000lx)进行高温高湿处理 :7 :00~19 :00 温度维
持 40 ℃;19 :00~7 :00 温度维持 30 ℃,使昼夜温差为
10 ℃,空气相对湿度为 90 %。对照 :7 :00~19 :00 ,温度
维持 28 ℃;19 :00~7 :00 ,温度维持 18 ℃,昼夜温差为
10 ℃,空气相对湿度为 75 %。
113 测试指标及测试方法
经过预备试验 ,确定高温高湿处理 4d 后对辣椒生
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各品种 (系)取同一部位功能叶
片测定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 CAR) [13 ] ,花青素 (flower
pigment) [14 ] 、类黄酮 (Fla) 、可溶性总酚 (phenolics) [15 ] 、花
色苷 (Ant) [16 ] 、超氧阴离子 (O -2 ) 产生速率[17 ] 、过氧化
氢(H2O2 ) [18 ] 、丙二醛 (MDA) 、脯氨酸 ( Pro) 、可溶性糖
(sugar) 、可溶性蛋白 (protein) [19 ] 、抗坏血酸 (ASA) [20 ] 、
谷胱甘肽 ( GSH) [21 ] 含量 ,同时测定抗坏血酸过氧化物
酶 (APX) [22 ] 、谷胱甘肽还原酶 ( GR) [23 ] 、脱氢抗坏血酸
还原酶 (DHAR) [24 ]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苯丙氨酸
解酶 ( PAL) [19 ] 、过氧化物酶 ( POD) [25 ] 和多酚氧化酶
(PPO) [26 ]的酶活性。辣椒各品种 (系) 茎尖内源激素的
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ISA) ,分析高温高湿对辣
椒 4 种主要内源激素 ,包括生长素 ( IAA) ,赤霉素
( GA3 ) ,玉米素核苷 ( ZR) 和脱落酸 (ABA) 的影响 ,检测
方法参照中国农业大学作物生化调控研究室试剂盒说
明书进行。以上各生理指标均重复 3 次。用LI26400(美
国LI2COR 公司)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辣椒叶片的净
光合速率 (Pn) 、细胞间隙 CO2 浓度 (Ci) 、气孔导度 ( Gs) 、
蒸腾速率 (Tr ) ,测定时设定叶室温度为 25 ℃、光照强度
为 1200μmol·m- 2·s - 1 、CO2 浓度为 380μl·L - 1 。取高温
高湿处理 4d 后的辣椒幼苗 ,进行光合作用测定 ,取样叶
片均为同一部位展开叶 ,不同品种随机取样 5 株。
114 统计分析
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所有数据统计
分析均采用 DPS 软件包完成。
单项指标耐逆系数 a ( %)
= 处理测定值Π对照测定值 ×100 (1)
2 结果与分析
211 主成分分析
与对照相比 ,各辣椒品种 (系) 在苗期进行高温高
湿处理后 ,植株的许多性状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根
据公式 (1)求得各品种 (系)辣椒的 31 个指标性状的耐
逆系数 (α值) ,结果见表 1。由表 1 可知 :对于同一辣
椒品种 (系) ,不同指标性状的耐逆系数 (α值) 并不相
同 ,用 31 个指标中的任何单一指标的耐逆系数来评价
各辣椒品种 (系) 的耐逆性所得结果均不尽相同 ,所以
用其中任何一个指标来评价不同辣椒品种 (系)的耐逆
性都存在片面性 ,必须用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才较
为可靠。但是测得的指标彼此之间关系复杂 ,而且不
同指标对耐逆性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 ,故应对其进行
主成分分析。
利用 DPS 软件对 31 个单项指标的耐逆系数α值
进行主成分分析 ,结果见表 2。由表 2 可知 ,前 7 个综
合 指 标 的 贡 献 率 分 别 为 241585 %、161762 %、
131805 %、111002 %、91899 %、71970 %、61654 % ,前 7 个
综合指标的累积贡献率达 901676 % ,其余可忽略不计。
对于 7 个综合指标的含义 ,可作如下解释 :综合指
标 Ⅰ的主要组分为叶绿素 a (01250) 、叶绿素 b (01306) 、
总叶绿素 ( 01288) 、花青素 ( - 0126) 、可溶性总酚
(01288)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 01273) 、可溶性蛋白
(01214) 、超氧化物歧化酶 (01254) ;综合指标 Ⅱ的主要
组分为花色苷 (01215)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01209) 、
气孔导度 (01374) 、蒸腾速率 (01390) 、生长素 (01346) ;
综合指标 Ⅲ的主要组分为可溶性糖 (01329) 、苯丙氨酸
解酶 (01218) 、过氧化氢含量 (01365) 、ZR ( - 01276) ;综
合指标 Ⅳ的主要组分为谷胱甘肽还原酶 (01220) 、胞间
CO2 浓度 (01424) ;综合指标 Ⅴ的主要组分为多酚氧化
酶 (01339) 、丙二醛含量 (01294) ;综合指标 Ⅵ的主要组
588 5 期 辣椒苗期耐热耐湿鉴定方法的研究
表 1 10 个辣椒品种(品系)各指标的耐逆系数 a 值
Table 1 Resistant index of 10 hot pepper varieties at the seedling stage ( %)
品系
variety
叶绿素 a
chla
叶绿素 b
chlb
总叶绿素
chl (a + b)
类胡萝卜素
CAR
花青素
flower pigment
类黄酮
flavonaids
C 90143 83129 89122 90108 718118 97172
D 70159 66184 69122 92130 142122 93147
E 69130 72198 70150 91133 590191 102131
F 77168 94146 80185 86191 224179 100155
G 84182 97195 87142 99108 323129 125175
H 91109 92154 91147 94145 114129 76114
I 76119 89117 78184 86100 236191 114177
J 95124 80135 92125 92117 150100 103148
K 82111 90160 83178 92177 157183 85109
W 91149 92112 91172 89126 187104 129142
品系
variety
总酚
phenolics
花色苷
anthocyanin
可溶性糖
sugar
脯氨酸
Pro
抗坏血酸
ascorbic acid
谷胱甘肽
GSH
C 102125 32166 126132 136172 39127 135151
D 110133 34168 171122 100170 59180 188108
E 103150 41109 115196 110115 86197 145131
F 102184 65141 126187 148125 76128 246141
G 121189 63197 138153 110114 96147 251117
H 129196 45170 101144 128109 79143 186106
I 116101 96136 236122 171130 82180 143113
J 110126 88160 109176 109186 76136 190160
K 115153 56139 106156 150100 96101 169116
W 123120 64156 165185 118179 92153 309121
品系
variety
苯丙氨酸解酶
PAL
多酚氧化酶
PPO
超氧阴离子
O -2
可溶性蛋白质
soluble protein
丙二醛
MDA
过氧化氢
H2O2
C 102160 105103 409198 149119 144145 115114
D 150136 368111 253169 226111 177107 101174
E 107132 421138 545178 100126 184149 123118
F 118153 231154 491176 194138 145183 111111
G 173189 192102 253191 282153 132172 131150
H 105160 347136 191151 197124 142140 122136
I 146182 179160 118148 192162 141120 168105
J 121126 353120 151100 129167 122148 123194
K 143150 153165 162107 182104 152100 109170
W 111138 114165 128136 143161 126157 105149
品系
variety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
谷胱甘肽还原酶
GR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物酶
POD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DHAR
净光合速率
Pn
C 192150 136184 89162 119186 53137 87132
D 160109 13118 91172 220155 39162 90125
E 115142 185122 98114 101104 51160 65185
F 144172 125120 92116 122100 70117 58179
G 130187 128180 72180 135156 84116 91119
H 136176 155113 73124 118196 95168 69120
I 104113 158197 62192 175134 86159 76106
J 144177 151152 98150 145150 71153 95135
K 111158 128187 89161 167159 24142 53110
W 169146 145116 66197 133181 88162 65132
品系
variety
气孔导度
Gs
胞间 CO2 浓度
Ci
蒸腾速率
Tr
生长素
IAA
脱落酸
ABA
玉米素核苷
ZR
赤霉素
GA
C 206156 435175 196137 176113 269106 64145 41199
D 174116 120194 148129 144121 128195 55113 81134
E 400115 349155 347174 212189 149156 58109 95124
F 421136 199186 390168 261171 326141 76178 93129
G 130132 355196 135158 197121 424145 58136 69127
H 195137 324134 196113 188144 161171 64196 72162
I 365180 353120 307140 189155 169183 58143 83157
J 238195 778158 238123 197140 107196 45162 74115
K 181175 210199 167140 204174 275129 66179 37140
W 272163 340112 256131 264163 154199 92138 55174
688 核 农 学 报 23 卷
表 2 各综合指标[ CI( x) ]的系数及贡献率
Table 2 Coefficients of comprehensive indexes[ CI(x) ] and cumulative proportion
项目 item CI(1) CI(2) CI(3) CI(4) CI(5) CI(6) CI(7)
叶绿素 a chlorophyll a 01250 01091 - 01167 01239 01132 - 01082 01009
叶绿素 b chlorophyll b 01306 - 01101 01092 - 01063 01222 01026 01056
总叶绿素 chlorophyll (a + b) 01288 01065 - 01120 01194 01177 - 01057 01022
类胡萝卜素 carotenoid 01079 - 01123 - 01222 01148 - 01093 01467 - 01089
花青素 flower pigment - 0126 01010 - 01078 - 01092 - 01312 01171 01065
类黄酮 flovonaids 01141 01150 01029 - 01056 - 01255 01041 01384
可溶性总酚 phenolics 01288 - 01031 01014 01091 01056 01024 - 01203
花色苷 anthocyanin 01191 01215 01210 01104 - 01124 - 01001 - 01022
可溶性糖 sugar 01094 01070 01329 - 01214 - 01144 - 01218 01204
脯氨酸 Pro 01033 01165 01122 - 01298 - 01130 - 01030 - 01347
抗坏血酸 ascorbic acid 01205 01158 01039 - 01003 01203 01280 - 01115
谷光甘肽 GSH 01242 01102 - 01239 - 01014 01088 - 01048 01314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01184 - 01201 01218 - 01143 01019 01215 01167
多酚氧化酶 PPO - 01135 - 01023 01139 01320 01339 01090 01123
超氧阴离子 O2. - - 01273 01074 - 01137 - 01105 01054 01233 01238
可溶性蛋白 soluble protein 01214 - 01219 01070 - 01165 01030 01207 01184
丙二醛 MDA - 01248 - 01092 01118 - 01153 01294 01060 01072
过氧化氢 H2O2 01057 01137 01365 01015 - 01241 01187 - 01098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 - 01053 - 01111 - 01287 01034 - 01202 - 01335 01241
谷胱甘肽还原酶 GR - 01154 01207 01187 01220 01018 01061 - 01115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01254 - 01089 - 01113 01136 01167 01031 01059
过氧化物酶 POD 0109 - 01234 01259 - 01114 01128 - 01284 01074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DHAR 01195 01209 01025 01170 - 01161 01044 01121
净光合速率 Pn 01002 - 01223 01121 01263 - 01274 - 01033 01315
气孔导度 stomatal conductance - 01134 01374 01095 - 01092 01079 - 01010 01108
胞间 CO2 浓度 Ci - 01010 01077 01003 01424 - 01297 01001 - 01060
蒸腾速率 transpirationg rate - 0112 01390 01041 - 01053 01071 01003 01110
生长素 IAA 01087 01346 - 01236 - 01086 01062 01030 01058
脱落酸 ABA 01089 - 01070 - 01167 - 01261 - 01138 01411 01091
玉米素核苷 ZR 01105 01193 - 01276 - 01266 01039 - 01180 01002
赤霉素 GA - 01068 01178 01216 01106 01227 01131 01373
贡献率 contribution rate 01246 01168 01138 01110 01099 01797 01067
分为类胡萝卜素 (01467) 、维生素 C (01280) 、抗坏血酸
过氧化物酶 ( - 01335) 、过氧化物酶 ( - 01284) 、脱落酸
(01411) ;综合指标 Ⅶ的主要组分为类黄酮 (01384) 、脯
氨酸 ( - 01347 ) 、谷胱甘肽 ( 01314 ) 、净光合速率
(01315) 、赤霉素 (01373) 。可以认为 ,这 7 个综合指标
基本上能综合评价辣椒的耐高温高湿性 ,在此基础上
则可以比较可靠地鉴定出各辣椒品种 (系) 耐逆性的
大小。
根据综合指标系数 (表 2) 及各指标的耐逆系数α
值 (表 1) ,可分别求出每一个辣椒品种 (系) 的 7 个综
合指标值 (见表 3)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 ,对于同一综
合指标而言 ,指标值较大 ,说明该品种 (系)在这一综合
指标上的表现比较耐逆 ,反之则较差。但各辣椒品种
(系)的耐逆性由这 7 个综合指标值共同决定 ,而且这
7 个综合指标在评价辣椒的耐逆性中所起的作用是不
同的 ,应在此基础上利用隶属函数的方法进行评价。
212 隶属函数分析
每一品种各综合指标的隶属函数值用公式 (2) 求
得 :
U ( xj ) = ( xj - xmin )Π( xmax - xmin ) ( j = 1 ,2 , ⋯n)
(2)
公式 U ( xj ) = ( xj - xmin )Π( xmax - xmin ) 将指标数据
进行转换后得到隶属函数值 ,与抗性负相关的用反隶
属公式 ,公式 (2)中 xj表示第 j 个综合指标 ; xmin表示第
j 个综合指标的最小值 ; xmax表示第 j 个综合指标的最
大值。
对于同一综合指标如 CI (1) 而言 ,在高温高湿条
件下 ,G品种 (系)的 U (1)值最大 (11000) ,说明 G品种
(系)在 CI (1) 这一综合指标上表现最为耐热耐湿 (表
4) ; E品种 (系)的 U (1) 值最小 ,为 01000 ,说明 E 品种
(系)在 CI (1) 这一综合指标上表现为最不耐热耐湿
(表 4) 。
788 5 期 辣椒苗期耐热耐湿鉴定方法的研究
根据综合指标贡献率的大小 (分别为 01246、
01168、01138、01110、01099、01080、01067) ,用公式 (3) 可
求出各综合指标的权重。
Wj = PjΠ∑nj = 1 Pj ( j = 1 ,2 , ⋯n) (3) 式中 :Wj 值表示第 j 个综合指标在所有综合指标中的重要程度 ; Pj 为各品种 (系) 第 j 个综合指标的贡献率。经计算 7 个综合指标的权重分别为 01271、01185、01152、01121、01109、01088、01074 (表 4) 。
表 3 各辣椒品种(系)的综合指标 CI( x)值
Table 3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CI) of differnt hot pepper varieties
品系
variety
CI(1) CI(2) CI(3) CI(4) CI(5) CI(6) CI(7)
C - 01354 21885 - 11846 - 11694 11432 01388 11396
D - 31998 - 11788 - 11989 - 01903 - 31702 - 01782 - 01399
E - 51487 21153 01697 01589 11272 11776 0127
F - 01927 - 41175 11649 - 01504 21156 - 11951 11882
G 31745 - 21061 - 01276 - 01103 - 11323 31314 11538
H 11407 - 01249 - 01604 11873 11325 01274 - 11807
I 11323 21174 51077 - 11421 - 11623 - 01490 - 01568
J 01235 01224 01328 41512 - 0164 - 01686 01022
K 01784 - 11696 - 01711 - 11936 1142 01404 - 21932
W 31273 21532 - 21324 - 01414 - 01317 - 21247 01597
用公式 (4)计算出各品种的综合耐逆能力的大小 :
D = ∑
n
j = 1
[ U ( Xj) ×Wj ] ( j = 1 ,2 , ⋯n) (4)
式中 :D 值为各品种 (系)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用综
合指标评价所得的耐热耐湿性综合评价值。C、D、E、
F、G、H、I、J 、K、W10 个辣椒品种 (系) 的 D 值分别为
01563、01200、01495、01431、01623、01572、01637、01591、
01428、01579 ,其中 I 品种 (系) D 值最大 ,说明 I 品种
(系)最耐热耐湿 ,D 品种 (系) D 值最小 ,说明 D 品种
(系)最不耐热耐湿。根据各品种的 D 值 ,可对辣椒品
种耐逆性进行强弱排序 ,10 个辣椒品种 (系) 耐热耐湿
强弱顺序为 : I > G>J > W > H > C > E > F > K> D。
表 4 各辣椒品种(系)的 U( x)值、权重( IW)
Table 4 The U (x) value and index weight ( IW) of different hot pepper varieties
品系
variety
U (1) U (2) U (3) U (4) U (5) U (6) U (7)
C 01556 11000 01065 01037 01877 01578 01899
D 01161 01338 01045 01160 01000 01321 01526
E 01000 01896 01408 01392 01849 01882 01665
F 01494 01000 01537 01222 11000 01065 11000
G 11000 01300 01277 01284 01406 11219 01929
H 01747 01556 01232 01591 01858 01553 01234
I 01738 01899 11000 01080 01355 01385 01491
J 01620 01623 01358 11000 01523 01342 01614
K 01679 01351 01218 01000 01874 01581 01000
W 01949 01950 01000 01236 01578 01000 01733
权重 IW 01271 01185 01152 01121 01109 01088 01074
对 D 值采用数据标准化的转换方法、绝对值距
离、最长距离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得到聚类谱系图
(图 1) 。
对 D 值用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后 ,可将其划
分 4 类 : I、G品种 (系)为高度耐热耐湿类 ;D 品种 (系)
为极不耐热耐湿类 ;C、H、J 、W 品种 (系) 为中度耐热耐
湿类 ; E、F、K品种 (系) 为不耐热耐湿类。与苗期辣椒
品种 (系)耐热耐湿适应性的聚类分析结果稍有差异 ,
但基本一致。
213 综合评价
综合上述 3 种耐热耐湿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 ,并
结合田间实际表现 ,将 10 个供试辣椒品种 (系) 按耐热
耐湿水平分为 4 级 :第 1 类 I、G为高度耐热耐湿品种
(系) ;第 2 类 J 、W、H 为中度耐热耐湿品种 (系) ;第 3
类 C、E、F、K为不耐热耐湿品种 (系) ;第 4 类 D 为极不
耐热耐湿品种 (系) 。
888 核 农 学 报 23 卷
图 1 最长距离法系统聚类图
Fig. 1 Dendrogram of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D value
3 讨论
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在所测的指标中 ,有
的指标可能性质相同 ,有的指标则相互关联 ,如果使用
性质相同或互相关联的指标来综合评价辣椒的耐热耐
湿性则会对结果造成偏差 ,这些问题在辣椒抗耐性评
价的报道中均未提及[3 ,9 ] 。本文以各性状的耐逆系数
(α)作为衡量辣椒单项耐逆能力大小的指标 ,用主成分
分析法将原来个数较多而且彼此关系错综复杂的指标
转换成为新的、个数较少且彼此独立的综合指标[27 ] ,
这些综合指标既能尽量多方面地反映原指标的信息 ,
又能将差异不十分明显的各个原指标的信息集中地表
现出来。然后 ,在新的、个数较少的综合指标的基础上
再运用隶属函数加权平均法进行综合评价。
辣椒耐逆性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数量
性状 ,且不同辣椒品种 (系)的耐逆机制也不尽相同 ,使
得不同品种 (系)对某一具体指标的耐逆性反应并不一
定相同 ,因此 ,用单一指标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品种
(系)耐热耐湿性的强弱 ,必须用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
价[9 ,11 ] 。本研究通过对 10 个不同辣椒品种 (系) 在苗
期高温高湿处理后其相应指标的测定 ,利用隶属函数
法 ,即公式 (4) ,得到耐逆性度量值 (D 值) ,既消除了个
别指标带来的片面性 ,又由于 D 值是个 [ 0 ,1 ]闭区间
的纯数 ,所以根据 D 值的大小就可以较准确地评价各
辣椒品种 (系)的耐逆性 ,品种 (系) 间耐逆性的差异也
具有可比性 ,同时也可根据需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耐
逆类型。这样 ,既考虑了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又考虑
到各指标的重要性 ,从而使得出的结论与实际结果较
为接近 ,故不失为一种快速准确地筛选鉴定耐热耐湿
辣椒种质资源的方法。
把耐逆性综合评价值 (D 值) 作因变量 ,把各单项
指标的耐逆系数 (α值)作自变量建立最优回归方程 :
D = ( - 15211864 + 111298 X2 - 01299 X6 -
01432 X14 + 01314 X17 + 51337 X20 + 01670 X21 + 31436 X24
+ 01190 X26 ) ×10 - 3
式中 : X2 、X6 、X14 、X17 、X20 、X21 、X24 、X26分别代表
以叶绿素 b、类黄酮、多酚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还
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净光合速率、细胞间隙 CO2 浓
度为指标的耐逆系数。方程决定系数 R2 = 01999 , F =
624991906 ,显著水平 p = 010031 ,方程极显著。由方程
可知 ,在 31 个单项指标中 ,上述 8 个指标对耐逆性有
显著影响 ,故在鉴定中可有选择地测定这些指标 ,使鉴
定工作简单化。同时也可以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其他品
种 (系)的上述 8 个指标 ,求得耐逆系数 ,根据耐逆系数
利用该方程就可预测其他品种 (系)的耐逆性。利用逐
步回归所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包含了对因变量有显著
影响的自变量 ,不包含对因变量没有显著影响的自变
量[28 ] 。根据方程筛选出一些对抗逆性有显著影响的
指标后 ,可在相同的逆境条件下测定其他品种 (系) 的
这些指标 ,利用该方程则可以预测所测品种 (系) 抗逆
性的强弱 ,使抗逆性的鉴定与利用研究更有预见性 ,也
可为抗逆栽培、育种及资源鉴定与筛选提供依据。这
些方法在辣椒耐逆性研究中均未见报道。
参考文献 :
[ 1 ] 马艳青 ,戴雄泽. 低温胁迫对辣椒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J ]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 ,26 (6) :246 - 462
[ 2 ] 钱芝龙 ,丁犁平 ,曹寿椿. 低温胁迫对辣 (甜) 椒幼苗膜脂过氧化
水平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 . 园艺学报 , 1994 ,21 (2) :203 - 204
[ 3 ] 刘慧英 ,王祯丽 ,王玉华. 不同品种辣椒种子发芽和苗期耐冷性
差异的研究[J ] . 石河子大学学报 , 2002 ,6 (1) :23 - 25
[ 4 ] 别之龙 ,刘佩瑛 ,李家标 ,尹佳烨. 温度和光强对辣椒生殖器官脱
落的影响[J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17 (3) :228 - 231
[ 5 ] 别之龙 , 刘佩瑛 , 万兆良 ,何首林 ,李雪峰. 弱光对辣椒落花和光
合作用的影响[J ] . 核农学报 ,1998 ,12 (5) :314 - 316
[ 6 ] Khah , E. M. and Passam , H. CFlowering , fruit se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ruit and seed of sweet pepper cultivated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ambient temperature[J ] . J . Hort . Sci . ,1992 ,67 (2) : 251 - 258
[ 7 ] 韩笑冰 ,利容千 ,王建波 ,苗 琛. 热胁迫对辣椒花粉发育及其生
活力的影响[J ] . 园艺学报 ,1996 ,23 (4) :359 - 364
[ 8 ] 姚元干 ,石雪晖 ,杨建国 ,王淑英 ,刘 勇. 辣椒叶片耐热性生理
生化指标探讨 [J ]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8 ,24
(2) :119 - 122
[ 9 ] 姚元干 ,石雪晖 ,杨建国 ,王淑英 ,刘 勇. 辣椒耐热性与叶片质
膜透性及几种生化物质含量的关系[J ]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
然科学版) , 2000 ,26 (2) :97 - 99
[10 ] 宋志荣. 干旱胁迫对辣椒生理机制的影响 [J ] . 西南农业学报 ,
2003 ,16 (2) :53 - 55
[11 ] 宋志荣 ,刘明月 ,马艳青 ,张竹青. 水渍对辣椒幼苗脂质过氧化作
988 5 期 辣椒苗期耐热耐湿鉴定方法的研究
用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27 (2) :110
- 113
[12 ] 丁一汇 ,任国玉 ,石广玉 ,宫 鹏 ,郑循华 ,翟盘茂 , 张德二 ,赵宗
慈 ,王绍武 ,王会军 ,罗 勇 ,陈德亮 ,高学杰 ,戴晓苏. 气候变化
国家评估报告 ( Ⅰ) :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 ] . 气候变
化研究进展 , 2006 ,2 (1) :3 - 7
[13 ] Lichtenthaler H K. Chlorophyll and carotenoids : pigments of
photosynthetic biomembranes[J ] . Meth Enzynol ,1987 ,148 :350 - 382
[14 ] 于晓南. 植物叶片中花青素的分析与研究[J ] . 现代仪器 ,2000 ,4 :
37 - 38
[15 ] Pirie A , Gmullins M. Changes in anthocyanin and phenolisc content of
grapevine leaf and fruit tissue treated with sucrose , nitrate and abscisic
[J ] . Plant physiol , 1976 , 58 :468 - 472
[16 ] 高飞飞 ,尹金华 ,陈大成 ,叶自行 ,胡桂兵. 荔枝果皮叶绿素、类胡
萝卜素、花色苷的形成规律及对果色的影响[J ] . 华南农业大学学
报 ,2000 ,21 (1) :16 - 18
[17 ] Elstner E F , Heupel A. Inhibition of nitrite formation from
bydroxylammoniumchloride : a simple assay for superoxide dismutase[J ] .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 1976 , 70 :616 - 620
[18 ] Patterson B D , Mackae E A , Mackae I B. Estim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in plant extracts using Titanium ( IV ) [ J ] .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1984 ,139 :487 - 492
[19 ] 高俊凤.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 [ M] .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2000
[20 ] Tanaka K, Such Y, Konda N. O3 Tolerance and Ascorbate2dependent
H2O2 Decomposing System in Chloroplasts[J ] . Plant Cell Physiol , 1985 ,
26 :1425 - 1431
[21 ] 陈建勋 ,王晓峰.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学 [ M] . 广州 :华南理工人学
出版社 ,2002
[22 ] Amako K, Asada K. Separate assays specific for ascorbate peroxidase
and guaiacol peroxidase and for chloroplastic and cytosolic isoenzymes of
ascorbate peroxidases in plants[J ] . Plant Cell Physiol , 1994 ,35 : 497 -
504
[23 ] Foyer C H , Halliwell B. The presence of glutathione and glutathione
reductase in chloroplasts : a proposed role in ascorbic acid metabolism
[J ] . Planta , 1976 ,133 :21 - 31
[24 ] Meneguzzo S , Navari2Izzo F , Izzo R. Antioxidant responses of shoots and
roots of wheat to increasing NaCl concentrations [J ] . J Plant Physiol ,
1999 ,155 :274 - 280
[25 ] Egley G H , Paul R N , Vaughn K C , Duke S O. Role of peroxida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impermeable seed coats in Sida spinosa L. [J ] .
Planta , 1983 ,157 , 224 - 232
[26 ] Galeazzi M A M ,Sgsrbier V ,Costantinids S M. Isolation ,purification and
physiocochcemmica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phenol oxidase from drarf
variety of banan (Musa cavendiahii) [J ] . Food Sci , 1981 ,46 :150 - 155
[27 ] 钮福祥 ,华希新. 甘薯品种抗旱生理指标及其综合评价初探[J ] .
作物学报 ,1996 ,22 (4) :392 - 398
[28 ] 余家林. 农业多元试验统计 [ M] . 北京 :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1993
(上接第 878 页)
[10 ] 薛建明 ,杨玉爱 ,叶正钱. 硼对不同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
的影响[J ]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5 ,21 (1) :66 - 71
[11 ] 郭世荣. 无土栽培学[M]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114 ,98
[12 ] 邹 琦.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
72 - 74 ;163 - 165 ;173 - 174
[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 , GBΠT12456 -
90
[1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果、蔬菜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法 ,
GB6195 - 86
[15 ] 胡晓波 ,温辉梁 ,许 全 ,刘崇波. 番茄红素含量测定[J ] . 食品科
学 ,2005 ,26 (9) :566 - 569
[16 ] 马景蕃. 桃果实酚类主要组分及其抗氧化功能研究[ D] . 呼和浩
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17 ] 张 桂 ,畅天狮 ,刘俊果. 从芹菜中提取黄酮类物质的研究[J ] . 食
品科技 ,2002 ,23 (8) :121 - 125
[18 ] 彭长连 ,陈少薇. 用清除有机自由基 DPPH 法评价植物抗氧化能
力[J ]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0 ,27 (6) :658 - 661
[19 ] 唐晓伟 ,柴 敏 ,何洪巨 ,侯晓亮. 野生番茄抗虫品种抗虫组分的
GC2MS分析[J ] . 分析测试学报 ,2004 ,23 (增) :235 - 239
[20 ] Loomis W D , Durst R W. Chemistry and biology of boron [ J ] 1
BioFoctors ,1992 , (3) :229 - 239
[21 ] 何子平 ,皮美美 ,刘武定. 硼钾营养相互配合对油菜叶片中 CAT
和 POD 活性根膜透性的影响 [J ]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3 ,12
(5) :468 - 471
[22 ] 熊汉峰 ,刘武定 ,皮美美. 硼氮配合对油菜吸收氮及某些酶活性
的影响[J ]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4 ,13 (1) :46 - 51
[23 ] 刘 鹏. 钼、硼对大豆品质和产量影响的营养和生理机制研究
[D] . 杭州 :浙江大学资源科学系 ,2000
[24 ] 胡秋辉 ,徐光璧 ,史瑞和 ,朱建春. 低芥酸油菜 (908 和 128) 的硼素
营养特性[J ]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2 ,15 (3) :53 - 56
[25 ] 王运华 ,黄竹根 ,张晓钟. 硼肥[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8 ,
94 - 111
[26 ] 唐传核. 植物生物活性物质[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27 ] 邵建华 ,韩永圣 ,高芝样. 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生产与应用[J ] . 土
壤肥料 ,2001 , (4) :3 - 7
098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9 ,23 (5) :884~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