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植物的番茄红素及影响其形成的生理因素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0 卷 第 4期,2004 年 8 月 511
植物的番茄红素及影响其形成的生理因素
王贵元 徐娟 夏仁学*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武汉 430070
Lycopene in Plant and Physiological Ingredients of Effecting Its Forming
WANG Gui-Yuan, XU Juan, XIA Ren-Xue*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Forestr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提要 介绍了植物番茄红素的研究历史、生理功能、自然界分布、稳定性和提取方法及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
介绍番茄红素在植物中的生物合成。
关键词 番茄红素;生理功能;生物合成;稳定性;提取方法
收稿 2003-10-20 修定   2004-02-18
资助  国家科技部三峡移民科技开发专项(S200110)。
* 通讯作者(E-mail: renxuexia@mail.hzau.edu.cn, Tel:027-
87281637)。
番茄红素(lycopene)是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
的一种,为一种天然色素,因其最早发现于番茄
中且呈红色而得名。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由于它
没有b-胡萝卜素那样的b-芷香环结构,所以不具
有维生素 A 原活性,对人体不具有生理活性而未
被重视。但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具
有多种生理功能,特别是对癌症有防治作用,因
而逐渐成为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和抗癌、防癌
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而被重视和开发。
番茄红素最早由Hartsen于1873年从浆果薯蓣
(Tamus communis L. berries)中分离出来,呈深红
色晶体状。1875 年,Mi11ardet 从番茄中获得含
有 番 茄 红 素 的 粗 提 物 , 将 之 称 为 茄 红 素
(solanorubon)。1903年Schunck发现番茄中提取
的这种色素具有与胡萝卜中提取的胡萝卜素不同的
吸收光谱,将其命名为番茄红素(lycopene)。
20世纪初,人们开始对番茄红素的基本化学
结构进行了研究。1910年,Willstatler和Escher
在番茄红素的研究中指出,它是胡萝卜素的异构
体,并首次确定其分子式为 C40H 56,其结构中含
有11个共轭双键及2个非共轭碳-碳双键,分子
量为536.85[1] ;1930年Karrer等提出番茄红素的
化学结构式是由11个共轭及2个非共轭的碳-碳双
键组成的非环状平面多共轭双键的结构,并由
Kuhn 和 Grundmann 在 1932 年证实。
在植物中,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合成的重
要中间物质,并可以接受光,保护植物不受光氧
化作用。在正常的细胞中,番茄红素可与细胞有
氧代谢所产生的高活性氧发生反应,防止活性氧
对组织细胞的破坏[2] ;在光电子传递过程中,番
茄红素还具有阻止和扩散有毒单线态氧、三线态
叶绿素和过氧化阴离子基形成的功能[3]。
近20年来,番茄红素在医学和保健方面的研
究得到较快发展。最近许多研究表明,番茄红素
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方式猝灭单线态氧,具有很
强的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可以诱导细胞连接通
讯,调控肿瘤细胞增殖等[4]。此外,番茄红素还
具防癌、抗癌和减轻皮肤受到紫外线损伤的作
用[5,6]。这些研究引起了各国的医学、营养学界的
科学工作者研究和开发番茄红素生理功能的极大兴
趣,人们对番茄红素的生理活性也有了新的认
识。我国自1990年以来也陆续有了关于番茄红素
生理功能和提取方法的报道和介绍。
1 番茄红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1.1 在植物中的分布 番茄红素广泛分布于各种植
物中,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有色体中,多与蛋白质
等形成复合物,以某些植物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
高。番茄、西瓜、红色葡萄柚、红肉脐橙[ 7 ]、
木瓜及苦瓜籽、番石榴等植物中都有发现,含量
植物生理学与农业及生产应用Plant Physiology and Agriculture and Applications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0 卷 第 4期,2004 年 8 月512
最高的是番茄果实,可达3~14 mg·(100 g)-1(FW),
一般成熟度越高,番茄红素的含量也越多,且含
量随品种和成熟度的不同而不同,如在普通的番茄
(Lycopersicon esculentum)品种中,含量在3.3~7.7
m g ·( 1 0 0 g ) - 1 ( F W ) ,而在一些特殊的番茄
(Lycopersicon pimpinellifoli)中,番茄红素的含量
可达40 mg·(100 g)-1(FW)[8]。值得一提的是,最
近 美 国 农 业 部 的 科 学 家 发 现 , 在 秋 橄 榄
(Elaeagnus umbellata)浆果中番茄红素的含量相当
于普通番茄的 18 倍[9]。
1.2 在人体中的分布 番茄红素也广泛分布于人体
的各种器官和组织中,主要有血液、肾上腺、肝
脏、睾丸、前列腺、乳腺、卵巢、子宫、消
化道等,其中血液、肾上腺、睾丸、肝脏等中
含量较多。研究发现,植物体中的番茄红素几乎
都是反式的,而人体内的番茄红素则是顺式异构
体所占比例较大。如:番茄和番茄酱中79%~91%为
反式异构体,9%~21% 为顺式异构体;而人体血清
中番茄红素含量水平在0.6~1.9 mmo1·mL-1 之间,
27%~42% 为反式异构体,58%~73% 为顺式异构
体;前列腺中 12%~21% 是反式,79%~88% 是顺
式[10]。
2 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和提取方法
2.1 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番茄红素是
多不饱和键的碳氢化合物,稳定性很差,容易发
生顺反异构化和氧化降解。尤其是高纯度番茄红
素由于缺少其他物质的保护,极不稳定,易被氧
化破坏。影响番茄红素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如
光、热、金属离子、氧化剂和所处的介质等。
2.1.1 光照 已有的研究均表明,番茄红素对光十
分敏感,尤其是日光和紫外光。日光直射下半
天,番茄中番茄红素基本上损失殆尽,紫外线照
射 1 个星期基本损失完,黑暗条件下番茄红素则
较稳定[11~13]。由于光照处理后样品特征光谱中的
吸收峰几乎完全消失,因此推断光照导致番茄红
素的损失可能是由于番茄红素分解所致[12]。
2.1.2 温度 番茄红素在低温下比较稳定,随着温
度的升高番茄红素在最大吸收峰(472 nm)处的吸光
值几乎呈直线下降,推测可能是异构的结果[12]。
因为番茄经过加热后,其中的顺构番茄红素含量
即增加[1]。但孙庆杰和丁霄霖[11]的研究表明,番
茄红素对热有较好的稳定性,认为这可能是由于
提取番茄红素时所用的介质不同。
2.1.3 金属离子 番茄红素对大部分金属离子都不
稳定,特别是对氧化性较强的金属离子如 Pb 2+、
Fe 3+ 和 Cu 2+ 等,而对具有还原性的金属离子如
Fe2+、Zn2+ 和 K+ 等则较稳定[11~13],推测金属离子
可能是通过氧化作用而破坏番茄红素的[12]。
2.1.4 氧化剂和还原剂 番茄红素对氧化剂如双氧
水和重铬酸盐等很不稳定,特别是强氧化剂重铬
酸盐,浓度很低时番茄红素在短时间内就完全破
坏[12]。但孙庆杰和丁霄霖[11]的研究表明,番茄红
素对双氧水比较稳定,还原剂如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VE 和 VC 等对番茄红素有较好的保护作
用,保护效应随还原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1~13]。
2.1.5 pH 酸对番茄红素有较强的破坏作用,而碱
的影响则不大,番茄红素对碱比较稳定[11,12],但
王学武等[13]的研究表明极端的pH值对番茄红素的
稳定性都是不利的。
2.1.6 介质 番茄红素在番茄果实以及番茄制品中
比较稳定,但在有机溶剂中,即使是避光和加入
抗氧化剂时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异构化。
Minhthy等[1]研究食品加工中的番茄红素稳定
性时发现:番茄红素在番茄制品热加工中,比 b-
胡萝卜素相对不易发生异构化;除非在极端情况
下,热处理对番茄红素的异构化作用一般影响不
大。Anguelova和Warthesen[14]研究番茄粉中番茄
红素的稳定性时发现,光照和升温(从 6℃升至室
温)对番茄粉中番茄红素稳定性影响不大。
马柏林[15]研究食用调和油中番茄红素的稳定
性时发现:番茄红素保存率随着时间延长而下
降,随着温度升高而急剧下降;在相同的条件
下,光照强度对番茄红素的不良影响比贮存时的
温度更为显著。
氧、热、光均促使番茄红素的顺反异构化和
氧化降解,故番茄红素的提取、储存、加工及
分析都应在环境因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不仅要
尽量避免它的氧化降解,还要防止异构化的产
生。另外,提取的番茄红素应避免暴露在光下,
可在黄、红光下进行[1]。
从以上可以看出,影响存在于不同形态物质
中或处于特定条件下的番茄红素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0 卷 第 4期,2004 年 8 月 513
是不确定的,光、氧、热都可能起主导作用。
2.2 提取方法 番茄红素在提取、储存及分析过程
中均应注意控制环境条件以尽量减少其氧化和异构
化,尽量避光,如需用光只能用黄光、红光和
金黄色光。在萃取和溶剂分离过程中可使用如
B H T 之类的抗氧化剂以控制氧化异构发生。同
时,容器顶端应充入N2 或惰性气体以防止其与氧
的接触而减少氧化程度。
番茄红素是脂溶性色素,可采用有机溶剂提
取法、超临界 C O 2 萃取法、酶法、微生物发酵
法及直接粉碎法等。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产品质量较差,纯度
低,有异味和溶剂残留。而在诸多的有机溶剂
中,氯仿作溶剂提取番茄红素的效果最好,提取
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影响。欧洲一专利报道采用
95% 的乙醇作溶剂,78℃下用逆流浸提 5 h,获
得的色素液再经真空浓缩去溶剂后可得到粉状色素
产品[16]。
采用超临界 CO2 萃取法提取番茄红素具有工
艺简单、能耗低、萃取剂便宜、无毒、易回收
等特点。孙庆杰和丁霄霖[17]用此法提取番茄皮中
的番茄红素时,观察 4 个因素的影响下,最佳提
取工艺为:温度 40~50℃,压力 15~20 MPa,流
速 20 kg·h-1,萃取 1~2 h。王强等[18]用此法的结
果也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 50℃,压力 25
MPa,提取时间 3 h。
酶反应法是在微碱性条件下(pH 7.5~9)番茄皮
中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反应后,分解果胶和纤维
素,番茄红素的蛋白质复合物即从细胞中溶出,
这样所得到的色素为水分散性色素。赵功玲和娄
天军[19]的研究发现,外加纤维素酶可以大幅度地
提高番茄红素的提取速度和提取量,纤维素酶的
最佳浓度为0.1%,酶作用时间为2.5 h,提取时
间为3.0 h。
一般来说,目前比较常用的为 CO2 超临界萃
取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
3 植物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
动物不能合成自身所需的番茄红素,需从食
物中摄取,只有高等植物和一些微生物可以合成
番茄红素。在富含番茄红素的高等植物中,番茄
红素的合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果实进入转色
和成熟时大量开始合成,直到成熟时番茄红素的
含量达到最高,在这之前组织中的番茄红素几乎
检测不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番茄[20] ;另一种情
况是植物组织在幼果期就开始合成番茄红素,只
不过速度较缓慢,而果实转入成熟时开始大量合
成,合成速率迅速增加,如红肉脐橙果肉中番茄
红素的合成就是这种情况[21]。这说明番茄红素的
合成速率显然与不同高等植物的遗传特性及特定组
织器官的发育阶段有关,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其
基本的合成途径都是通过植物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
合 成 。
3.1 合成途径 植物体内很多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质,
包括番茄红素,都是通过植物类异戊二烯途
径合成的,这是植物次生代谢中的一个重要途
径[22,23]。从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葡萄糖开始,经
过一系列过程合成异戊烯基焦磷酸(IPP)。高等植
物体内 IPP 的合成有细胞质和质体两种途径,它
是类异戊二烯途径中第一个较为直接的前体物质,
植物类胡萝卜素的合成是在植物细胞质体中完成
的。而后IPP在IPP异构酶的催化下异构成3,3-二
甲基丙烯基焦磷酸(DMAPP),DMAPP 依次与 3 分
子的IPP在 GGPS(GGPP合成酶)的作用下相继缩合
成牻牛儿基焦磷酸(GPP)、法呢基焦磷酸(FPP)和
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GGPP)—— 类胡萝卜素
合成中第一种类胡萝卜素(八氢番茄红素)的直接前
体。此后,G G P P 分别在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
(PSY)、八氢番茄红素脱饱和酶(PDS)和 x-胡萝卜
素脱饱和酶(ZDS)的催化下依次生成八氢番茄红素
(phyroene)、六氢番茄红素(phytofluene)、x-胡萝
卜素(x-carotene)、链孢红素(neurosporene)和番茄
红素[24~26]。可以说,番茄红素是植物类胡萝卜素
生物合成中的较早产物之一。
3.2 影响番茄红素生物合成的因子 番茄红素的生
物合成受遗传和环境因子的共同调控,也受一些
内源物质如光敏色素、植物激素等的调节[27]。以
下主要介绍影响番茄中番茄红素形成的因素。
3.2.1 温度 番茄红素形成主要与温度和光有关,环
境条件适合番茄果实成熟时,番茄红素便大量合
成[28]。
番茄红素的形成由脱氢酶的作用完成,受温
度的影响最显著。在 25℃以下,温度升高,酶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0 卷 第 4期,2004 年 8 月514
的活性增加,色素的转变也愈快;但当温度升高
到25℃以上时,番茄红素的形成就减缓;如果温
度达到30℃以上时,番茄红素难于形成;如果温
度升高到35℃时,番茄红素不能生成;温度再高
时甚至已形成的番茄红素还会分解[29]。
番茄红素合成在温度高于30~32℃时即受抑,
而其他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则是在高于30℃的温度
下进行的,因此,如果一直持续较高的温度,番
茄就会呈现出黄色[28]。
3.2.2 光照 适度的光照有利于植物组织中类胡萝
卜素的合成。Harding和 Shorpshire[30]的研究表
明,光促进成熟时的番茄果实中类胡萝卜素(主要
是番茄红素)合成。Thompson和White[31]的研究也
表明,光可诱导光合作用复合体的形成,间接促
进番茄红素的形成。Rau[32]也发现,光敏色素影
响叶子和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Alba
等[27 ]用红光照射番茄果实后,番茄红素积累增
加,这可为嗣后的远红光逆转。这表明番茄果实
中番茄红素的积累受果实中光敏色素调控。
虽然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
大量合成,但在黑暗条件下,只要保持通气和适
宜的温度,番茄红素仍能形成[20]。表明番茄红素
的生成对于光的要求不是完全必要的。
3.2.3 某些化学物质 已有的研究表明,PSY催化
八氢番茄红素的形成依赖 Mn 2+[33]。Mn 2+ 是决定
GGPP用来合成类胡萝卜素还是其它类异戊二烯产
物的关键性调控因子,对植物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至关重要。PDS 抑制剂如2,6- 二苯基吡啶和达草
灭等抑制有色类胡萝卜素的合成[34],从而抑制番
茄红素的合成。三乙基胺类物质2-(4-硫代氯苯)-
三乙基胺盐酸盐(CPTA)等可抑制番茄红素b-环化
酶(LYC)的活性,诱导柑橘和番茄等果实积累番
茄红素[35~37]。岑宁等[38]将采后的黄色宽皮柑橘果
实以胺类化合物处理后,果皮中番茄红素的含量
明显增加。
乙烯在番茄红素的合成中也有影响。番茄果
实中番茄红素合成依赖于乙烯。12℃下气调贮藏
的番茄果实无乙烯生成,也检测不到番茄红素;
而当果实移入室温并置于正常大气中,随后乙烯
即生成,番茄红素也开始合成[39]。这是因为乙烯
可促进 PSY 基因表达[40,41]。
4 结语
番茄红素作为一种抗氧化能力较强的类胡萝
卜素,可有效地抑制生物体内有害的氧化作用发
生。现已初步证实它具有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等
功能,是一种有保健功能的天然色素。番茄红素
经提取纯化可作为食品营养补充剂和食用色素使
用,它的提取方法及与其它食品成分的配比方法
正在逐步完善。国外已有许多国家,特别是美
国、以色列和日本等,已经实现了番茄红素的商
业化生产[42,43]。
对于目前国内外对番茄红素生理功能的关注
和有关生物合成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今后可加
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利用现有的变异品种
或遗传育种方法,特别是采用转基因手段调控番
茄红素的合成,选育高番茄红素含量的番茄品种
或其它经济作物,扩大番茄红素的来源;(2)进一
步研究环境条件对番茄红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寻
找提高番茄红素的途径;(3)目前我国b-胡萝卜素
的生产虽然已实现工厂化,并运用在食品添加剂
和饮料行业中,但为了更好地应用番茄红素,其
工业化生产技术尚应进一步改进。目前,我国的
番茄红素还依靠进口,但国外的番茄红素价格昂
贵,所以,研究出一种简便制备高纯度番茄红素
的方法并进行工厂化生产势在必行。
相信随着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植物体内番茄红
素合成及其调节过程的日益深入,以及基因工程
操作技术的进一步成熟[44],番茄红素的开发利用
前景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 Minhthy L, Nguyen, Steven J et al. Lycopene: chemical and bio-
logical properties. Food Technol, 1999, 53(2): 38~45
2 杨鸣娟, 张坤生. 番茄红素的化学及生物学性质. 中外食品,
2003, 1: 40~41
3 Koyama Y.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carotenoids in photo-
synthetic systems. J Photochem Photobiol B Biol, 1991, 9:
265~280
4 Siefermann-Harms D. The light-harvesting and protective func-
tion of carotenoid in photosynthetic membrances. Physiol Plant,
1987, 69:561~568
5 孙庆杰, 丁霄霖. 番茄红素的保健作用与开发. 食品与发酵工
业, 1997, 23(4):72~75
6 Ribaya-Mercado JD, Garmyn M, Gilchrest BA et al. Skin lyco-
pene is destroyed preferentially over b-carotenoid during ultra-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0 卷 第 4期,2004 年 8 月 515
violet irradiation in humans. J Nutr, 1995, 125(7): 1854~1859
7 徐娟, 邓秀新. 红肉脐橙(Citrus sinensis L.)果肉中特征色素提
取方法探索. 果树学报, 2002, 19(4):23~26
8 冢田欣司. クュビソの最新机能研究. 食品々开发, 2000, 35
(6): 50~52
9 Fordham IM, Clevidene BA, Wiley ER et al. Fruit of autumn
olive: a rich source of lycopene. HortSci, 2001, 36(6):1136~1137
10 Stahl W. Cis-trans isomers of lycopene and b-carotene in human
serum and tissues. Arch Biochem Biophys, 1992, 294(1):
173~177
11 孙庆杰, 丁霄霖. 番茄红素的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食品与发酵
工业, 1998, 24(2):47~51
12 成坚, 曾庆孝, 何宇峰. 番茄红素的稳定性研究. 仲恺农业技术
学院学报, 2001, 14(2):14~19
13 王学武,夏延斌,王克勤. 天然番茄红素的稳定性研究. 湖
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1):57~60
14 Anguelova T, Warthesen J. Lycopene stability in tomato powders.
J Food Sci, 2000, 65: 67~70
15 马柏林. 食用调和油中的番茄红素的稳定性研究. 中国油脂,
2000,(6):132~133
16 刘立国,吴晶.番茄红素及生产应用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02,23
(4):74~75
17 孙庆杰, 丁霄霖. 超临界CO2萃取番茄红素的初步研究. 食品
与发酵工业, 1998, 24(1): 3~6
18 王强, 吕飞杰, 赵文恩等. 番茄红素的分离提取及其对细胞周
期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4): 434~439
19 赵功玲,娄天军. 提高粗制品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工艺. 食品
工业,2003,24(3):32~33
20 Fruser PD, Truesdale MR, Bird CR et al. Carotenoid biosynthe-
sis during tomato fruit development. Plant Physiol, 1994, 105:
405~413
21 徐娟, 邓秀新. 红肉脐橙果肉中主要色素的定性及色素含量的
变化. 园艺学报,2002,29(3):203~208
22 Chappell J.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isoprenoid
biosynthetic pathway in plants. Ann Rev Plant Physiol Plant Mol
Biol, 1995, 46: 521~547
23 刘涤, 胡之壁. 植物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途径的调节. 植物生
理学通讯, 1998, 34: 1~9
24 Cunningham FX Jr. Guntt E. Genes and enzymes of carotenoid
biosynthesis in plants. Annu Rev Plant Mol Biol, 1998, 49:
557~583
25 Eugster CH. Recent progress in carotenoid structures. In: Krinsky
NI, Mathews-Roth MM, Taylor RF(eds). Carotenoids: Chemis-
try and Boilogy.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90. 1~20
26 Bartley GE, Scoinik PA. Molecular biology of carotenoid
boisynthesis in plants. Annu Rev Plant Physiol Plant Mol Biol,
1994, 45: 287~301
27 Alba R,Cordonnier-Pratt M-M, Pratt LH. Fruit-localized phyto-
chromes regulate lycopene accumulation independently of eth-
ylene production in tomato. Plant Physiol, 2000, 123: 363~370
28 沈德绪. 番茄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29 Yang RF, Cheng TS, Shewfelt RL. The effect of high tempera-
ture and enthylene treatment on the ripening of tomato. J Plant
Physiol, 1997, 136: 368~372
30 Harding RW, Shorpshire W Jr. Photocontrol of carotenoid
biosynthesis. Annu Rev Plant Physiol, 1980, 31: 217~238
31 Thompson WF, White MJ.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studies
of light-regulated nuclear genes in higher plants. Annu Rev Plant
Physiol Plant Mol Biol, 1991, 42: 423~466
32 Rau W. Mechanism of photo regulation of carotenoid biosyn-
thesis in plants. Pure Appl Chem, 1985, 57: 777~784
33 Dogbo O,Laferriére A,D’Harlingue A et al. Carotenoid
biosynthesis: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bifunctional en-
zyme catalyzing the synthesis of phytoen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88, 85: 7054~7058
34 Babczinski P, Heinemann U, Sandmann G et al. Inhibition of
carotenoid biosynthesis by interaction of 2,6-diphenylpyridine
derivatives with phytoene desaturation. J Agr Food Chem, 1992,
40: 2497~2499
35 陶俊, 张上隆, 张良诚等. MPTA对柑橘果皮类胡萝卜素形成
的影响.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2, 28(1):46~50
36 Bouvier F. Molecular analysis of carotenoid cyclase inhibition.
Arch Biochem Biophys, 1997, 346: 53~64
37 Coggins CW Jr. Lycopene accumulation induced by 2-(4-
chlorophenylthlo)-triethylamine hydrochloride. Science, 1970,
168: 1589~1590
38 岑宁, 王杰, 谢继志. 柑橘果皮番茄红素诱导合成研究. 中国南
方果树, 1996, 25(3):6~7
39 Jeffery D, Smith C, Goodenough P et al. Ethylene-independent
and ethylene-dependent biochemical changes in ripening
tomatoes. Plant Physiol, 1984, 74: 32~38
40 Theologis A, Oeller PW, Wong LM et al. Use of a tomato mutant
constructed with reverse genetics to study fruit ripening, a com-
plex developmental process. Dev Genet, 1993, 14(4): 282~295
41 Bartley GE, Scolnik PA. Plant carotenoids: pigments for
photoprotection, visual attraction, and human health. Plant Cell,
1995, 7: 1027~1038
42 张建民. 国外番茄红素产品简介(二). 中国医药情报, 2001, 7
(5): 54~57
43 张建民. 国外番茄红素产品简介(一). 中国医药情报, 2001, 7
(4): 52~56
44 陶俊, 张上隆, 徐昌杰等. 类胡萝卜素合成的相关基因及其基
因工程. 生物工程学报, 2002, 18(3): 27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