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0-/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0+#"""*("!$+!"#$+"&+#"(
!!
收稿日期$
!"#$*"(*",
&修改稿收到日期$
!"#$*"*%"
!!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
!"#%12""#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
#
!!
作者简介$汪结明"
#3,,)
#!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应用方面的研究
4*56.7
$
-
.85.0
9
:
!
#%+;<5
!!"
通信作者$王良桂!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园林植物栽培与应用(园林工程管理方面的研究
4*56.7
$
:7
9!
0
-
=>+;<5+;0
$
种藤本植物对锰污染土壤的耐受性及其生理响应
汪结明#!!王良桂#"!韩改改!
"
#
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南京
!#""%,
&
!
湖南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湖南湘潭
(##!"#
#
摘
!
要$为筛选对
?0
污染土壤具有较高耐受性的藤本植物并探讨其抗
?0
生理机制!以薜荔(忍冬(五叶地锦和络
石扦插苗为材料!采用模拟
?0
污染土壤培养法!配置
?0
含量分别为
%"""5
9
%
@
9
"
A
#
#(
"""5
9
%
@
9
"
A
!
#(
3"""
5
9
%
@
9
"
A
%
#和
#!"""5
9
%
@
9
"
A
(
#的
?0
污染土壤!以不加
?0
的土壤为空白对照"
BC
#!研究不同浓度
?0
胁迫对
(
种藤本植物生物量(生长量(不同部位
?0
含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
?D2
#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EFD
#(过氧化
物酶"
GFD
#(过氧化氢酶"
B2A
#活性的影响!并对其耐性指数"
A.
#(转移系数"
AH
#(生物富集系数"
1BH
#进行了比
较分析结果表明$"
#
#随着
?0
处理浓度的升高!薜荔(五叶地锦(忍冬(络石的生物量(生长量总体呈现下降的趋
势!平均耐性指数依次分别为
&!+(&I
(
&(+&I
(
&3+!#I
和
3$+(#I
"
!
#地上部分(根系的
?0
含量随着
?0
处理
浓度的增加总体呈现升高的趋势!且根系的
?0
含量都高于地上部分!
AH
值均小于
#
!地上部分和根系的
1BH
平
均值均依次为$络石
#
忍冬
#
五叶地锦
#
薜荔"
%
#随土壤
?0
处理浓度的升高植物叶绿素含量总体呈现下降的
趋势!
?D2
含量持续上升!而
EFD
活性(
GFD
活性(
B2A
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
A(
处理时络石的叶绿素含量
和三种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幅度(
?D2
上升幅度均低于其他
%
种植物研究表明!络石较其他
%
种植物具有更高的
?0
耐受性以及
?0
转移能力和富集能力!可作为
?0
尾矿污染土壤修复的潜力植物
关键词$藤本植物&锰污染&耐受性&生理响应
中图分类号$
J3($+,3
&
J3(&+##
!!!
文献标志码$
2
%"&()*+)*!,-
.
/#"&"
0
#+)&1/
2
"*/"34"5(6#)*)/7"
8"#&9)*
0
)*/:"*7);#*)7#"*
K2LMN.85.0
9
#
!
!
K2LMO.60
99
>.
#
"
!
P2LM6.
9
6.
!
"
#B<78
9
8<=O60Q/;6
R
82S;T.U8;U>S8
!
L60
-
.0
9
H
W0.X8S/.U
V
!
L60
-
.0
9
!#""%,
!
BT.06
&
!B<78
9
8<=O.=8E;.80;8/
!
P>060W0.*
X8S/.U
V
<=E;.80;860QA8;T0<7<
9V
!
Y.60
9
U60
!
P>060(##!"#
!
BT.06
#
<=/7()+7
$
A878;U7.606/:.UTT.
9
TU<78S60;8U0
R
<7>U8Q/<.760Q=>SUT8S/U>Q
V
.U/
R
T
V
/.<7<
9
.;6758;T6*
0./5/<0?0S8/./U60;8
!
K8/U>Q.8Q!"#$%
&
$"()
!
*+,"#-.)
/
)
&
+,"#)
!
0).12-,+#"%%$%
3
$",
3
$-
4
+(")
!
5.)#26
-(+%
&
-.$
/
)%",+"7-%.0/<.7;<0U6.0.0
9
%"""5
9
%
@
9
"
A
#
#!
"""5
9
%
@
9
"
A
!
#!
3"""5
9
%
@
9
"
A
%
#
60Q
#!"""5
9
%
@
9
"
A
(
#
?0
!
:.UTUT8/<.7:6/0
!
56//
9
S<:UT
!
Q.==8S80U
R
6SU/<=UT8?0;<0U80U
!
;T7R
T
V
;<0U80U
!
567<0Q.*
67Q8T
V
Q8
"
?D2
#
;<0U80U
!
UT86;U.X.U.8/<=/>
R
8S<[.Q8Q./5>U6/8
"
EFD
#!
R
8S<[.Q6/8
"
GFD
#
60Q;6U676/8
"
B2A
#
.0=<>S7.606/:8S8/U>Q.8Q
!
60QUT8.SU<78S60;8.0Q8[8/
"
A.
#!
US60/7<;6U.<0=6;U"
AH
#!
Z.<*;<0*
;80US6U.<0=6;U"
1BH
#
:8S86067
V
\8Q+AT8S8/>7U/6S86/=<7<:/
$"
#
#
K.UTUT8.0;S86/8<=?0;<0;80US6*
U.<0.0/<.7
!
UT8Z.<56//60Q56//
9
S<:UT5V
:8S8Q8;7.08Q
!
6X8S6
9
8U<78S60;8.0Q8[<=!8
&
$"()
!
08
3
$",
3
$-
4
+(")
!
*8
/
)
&
+,"#)60Q58
/
)%",+"7-%:6/&!+(&I
!
&(+&I
!
&3+!#I60Q3$+(#I
!
S8/
R
8;U.X87
V
&
"
!
#
AT8
9
808S67US80Q<=?0;<0U80U.06Z
S<>0Q
R
6SU/60QS<?0;<0;80US6U.<0/.0/<.7
!
60QUT8?0;<0U80U.0S<V
/T.
9
T8SUT60UT6U.06Z
S<>0Q
R
6SU/
!
UT8AHX67>8/:8S878//UT60#60QUT86X8S6
9
81BH<=6Z
S<>0Q
R
6SU/60QS<9
TU<7<::8S8
6/=<7<:/
$
58
/
)%",+"7-%
#
*8
/
)
&
+,"#)
#
08
3
$",
3
$-
4
+(")
#
!"#$%
&
$"()
&"
%
#
BT7R
T
V
;<0U80U:6/
5V
Q8;S86/8Q:.UTUT8.0;S86/8<=?0;<0;80US6U.<0.0/<.7
!
?D2;<0U80U:6/;<0U.0><>/7
V
.0;S86/8Q
!
60QUT86;U.X.U.8/<=EFD
!
GFD
!
B2A:8S8=.S/U7
V
.0;S86/8Q60QUT80Q8;S86/8Q+BT7R
T
V
;<0U80U60Q
UTS8860U.<[.Q60U80V
58/6;U.X.U.8/Q8;S86/86/:876/?D2;<0U80U.0;S86/8<=58
/
)%",+"7-%:8S8UT8
7<:8/U65<0
9
=<>S7.606/:T80US86U8Q:.UTA
(
+AT8/U>Q
V
S8X8678QUT6U?0U<78S60;8
!
US60/=8S60Q6;;>*
5>76U.<06Z.7.U.8/<=58
/
)%",+"7-%:8S8UT8T.
9
T8/U.0=<>S7.606/
!
/>
99
8/U.0
9
.U./
R
.0
9
//<.7Z.
.
?"(!/
$
7.606/
&
560
9
608/8;<0U65.06U.<0
&
U<78S60;8
&
R
T
V
/.<7<
9V
S8/
R
<0/8
!!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日益发展!锰矿作为一种
重要的矿产资源被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采(消
耗!而由此带来的锰尾矿重金属环境污染问题也日
益严重)#*!*土壤中过量的锰容易对植物造成伤害(
还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如锰摄入量过
高会影响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
引发类帕金森氏综合症等多种疾病)%*(*传统的锰
尾矿区土壤重金属修复方法如淋洗法(热处理法(客
土换土法(动电修复法等!但这些方法成本高(效果
差!工程量大!且往往容易破坏土壤结构造成二次污
染)$**利用植物进行锰尾矿修复的方法为治理重
金属污染提供了新途径!该技术成本低(速度快!成
效显著目前研究较深入的植物主要有商陆"
02
9
6
1+()##))#",+%) ]<[Z
#(水 蓼 "
0+(
9:
+,$ 2
9
6
7.+
&
"
&
-.
#(木荷"
;#2")%$
&
-.<)
#(杠板归"
08
&
-.
4
+(")1$
#和短毛蓼"
08
&
$<-%#-,%17>58
#!研究
发现这些植物对锰表现出极强的耐受性!属于锰超
富集植物),*&*
近年来!利用园林植物进行锰尾矿山的植物景
观化修复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这些植物既有较高
锰富集能力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且富集的重金
属不会进入食物链当前的研究主要对象是花卉植
物和观赏乔木)3*藤本植物是园林植物中的一类具
有特殊生活型的类群!需匍萄地面或攀缘它物生长!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它们大多数
适应能力强!耐瘠薄(耐干旱!是生态恢复的优良植
物材料)##*目前!藤本植物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在新
品种繁育(边坡绿化(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等方
面)#!*!而利用其进行锰尾矿重金属修复的研究鲜见
报道本研究是在广泛调查湖南省湘潭市锰尾矿区
植物生长情况以及大量前期抗锰植物筛选的基础
上!以
(
种湖南本地生态建设中多见的藤本植物薜
荔(金银花(五叶地锦(络石为研究材料!采用锰污染
土壤培养法对扦插苗进行锰胁迫耐受性对比实验
分析不同锰浓度处理下!
(
种植物的生物量!耐性系
数(
?0
转移系数(
?0
生物富集系数以及相关生理
指标的变化!为重金属尾矿区污染土壤的园林绿化
植物选择及其耐性生理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
依据
#
!
材料和方法
@+@
!
实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
(
个藤本植物薜荔"
!"#$%
&
$"6
()
#(忍冬"
*+,"#-.)
/
)
&
+,"#) AT>0Z
#(五叶地锦
"
0).12-,+#"%%$%
3
$",
3
$-
4
+(")
#和络石"
5.)#2-(+6
%
&
-.$
/
)%",+"7-%
#同期的扦插苗!均取自湖南
湘潭仁芳园艺场
@+A
!
实验方法
实验于
!"#(
年
%
月中旬开始至
!"#(
年
&
月底
结束盆土取自湖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园植物
繁育基地园土土壤为红壤!
R
P
值为
$+$3
!锰含量
为
%&"+#5
9
%
@
9
!全
L#+,!
9
%
@
9
(速效
L3,+%"
5
9
%
@
9
(速 效
G!"+$" 5
9
%
@
9
!速 效
C +%"
5
9
%
@
9
采用模拟
?0
污染土壤培养法!将土壤粉
碎风干过
$55
筛!以溶液态加入分析纯
?0B7
!
+
(P
!
F
!以不加
?0
作为空白对照!在对照基础上配
成
?0
增加含量为
%"""5
9
%
@
9
"
A
#
#(
"""5
9
%
@
9
"
A
!
#(
3"""5
9
%
@
9
"
A
%
#(
#!"""5
9
%
@
9
"
A
(
#的
?0
污染土壤均匀搅拌并将这些土壤装至直径
%&
;5
(高
!;5
塑料花盆中在湖南湘潭仁芳园艺场
选择同期扦插的生长健壮的上述
(
个藤本植物扦插
苗!扦插苗高约在
!$;5
左右!同种植物间大小长势
基本一致!分别移栽至以上的塑料圆盆中!每种植物
$
个处理!每个处理
$
盆!每盆扦插
!
株!重复
%
次
每天观察植株生长情况!适时用不含重金属的去离
子水喷洒植株!喷洒时水不能从盆底流出!以减少实
验误差
@+B
!
样品测定
处理
#$"Q
后取
(
种藤本植物各处理新鲜叶片
$"#
&
期 汪结明!等$
(
种藤本植物对锰污染土壤的耐受性及其生理响应
进行叶绿素含量(丙二醛"
?D2
#含量以及超氧化物
歧化酶"
EFD
#(过氧化氢酶"
B2A
#(过氧化物酶
"
GFD
#抗活性测定叶绿素测定时采集植物的新
鲜成熟叶片!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EFD
(
B2A
(
GFD
的活性测定均参照李合生等)#(*的方法
?D2
含量测定参照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
所介绍的方法)#$*!将处理后的植株分为地上和根系
两部分!分别测其部分长度用超纯水进行冲洗去
除粘附于待测植物样品上的污物!再用去离子水冲
洗!在
#"$^
下杀青
#"5.0
!在
,"^
下烘
(&T
至恒
重称重后植物粉碎机粉碎!过
"
目筛!储存于聚
乙烯瓶中备用)#*取植物各部分样品干粉各
"+!"""
9
用混酸"
PLF
%
_PB7F
(
!`_#
#消化!采
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aBG*,$#"
!岛津公司#
测定植物体内的
?0
含量)#,*
@+$
!
数据处理
耐性指数"
A<78S60;8.0Q8[
!
A.
#用植株的生长
参数!如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地下部分
长度(地上部分长度与对照的比值表示!即
A.`
处
理后的生长参数%
BC
的生长参数!平均耐性参数为
各参数的
A.
均值)#&*转移系数"
AH
!
AS60/7<;6U.<0
=6;U#
`
地上部分锰浓度%根系锰浓度)#3*生物
富集系数"
1BH
!
1.<*;<0;80US6U.<0=6;U#
`
地上
部分或根系锰浓度%土壤锰浓度)!"*实验数据统计
分析采用
4[;87
和
E2E
软件
!
!
结果与分析
A+@
!
不同锰浓度处理对
$
种藤本植物地上部分(根
的生物量(生长量的影响
!!
由表
#
可知!随着
?0
处理浓度的增加!络石(
忍冬地上部分和根的生物量(生长量及耐性系数均
出现先略有上升后大幅下降的趋势!其中忍冬在
A
#
处理时达到峰值!络石在
A
!
处理时达到峰值!之后
各相应指标开始下降薜荔(五叶地锦地上部分和
根的生物量(生长量及耐性系数随着
?0
处理浓度
的增加持续下降
(
种植物在
A
(
处理时各指标均
降到最低!其中地上部分和根的生物量与对照的比
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络石"
&+!I
(
,#+3I
#(
忍冬"
+%I
!
$,+&I
#(五叶地锦"
"+"I
(
$(+,I
#(
薜荔"
$&+&I
(
(+,I
#!而生长量与对照的比值按从
表
@
!
不同锰处理浓度下
$
种藤本植物的生长指标
A6Z78#
!
AT8
9
S<:UT.0Q8[8/<==<>S7.606/>0Q8SQ.==8S80U?0;<0;80US6U.<0
藤本植物
O.606
处理
AS86U580U
地上部分长度
2Z
S<>0Q
780
9
UT
%
;5
根均长
?860<=S<780
9
UT
%
;5
地上部分生物量
2Z
S<>0Q
Z.<56//
%
9
根生物量
]<Z.<56//
%
9
耐性指数均值
?860<=U<78S60;8
.0Q8[
%
I
薜荔
!8
&
$"()
BC #+&b#+#6 #&+%b"+,6 3+$b"+%%6 !+%$b"+"&6 #""+""
A
#
$3+3b#+%6Z #,+&b"+36 &+3$b"+!36 !+!#b"+"$6Z 3$+(
A
!
$3+#b#+$6Z #+b#+#6Z &+(b"+$%6Z !+"%b"+"6Z 3"+%"
A
%
$+$b!+%Z #$+!b"+3Z ,+&%b"+!&Z #+,$b"+"%Z &!+,#
A
(
($+#b!+!; #!+#b#+!; $+!b"+(; #+"$b"+#!; #+("
忍冬
*8
/
)
&
+,"#)
BC &"+b#+&6 !#+!b"+36 #"+%$b"+%$6 %+%3b"+"$6Z #""+""
A
#
+%b#+,6 !#+b"+&6 #"+$b"+!6 %+,3b"+"%6 #"(+%
A
!
,3+#b#+36 !"+,b#+#6 3+3,b"+(#6 %+!b"+"6Z 3,+",
A
%
,%+%b!+#Z #&+$b#+%Z &+#$b"+!&Z !+3%b"+"(Z &$+&$
A
(
+$b!+%; #$+!b#+$; +&b"+%; #+3b"+"3; 3+$&
五叶地锦
08
3
$",
3
$-
4
+(")
BC 3!+#b#+!6 !%+%b"+,6 #%+%$b"+(%6 (+##b"+"6 #""+""
A
#
3#+!b!+6 !!+$b#+%6 #%+"%b"+%$6 (+"#b"+"$6 3,+3
A
!
3"+,b#+36 !#+3b"+&6 #!+3,b"+(6 %+3!b"+"&6 3+!$
A
%
+!b!+,Z #3+#b#+(Z #"+#!b"+%!Z %+##b"+"3Z &"+("
A
(
,!+#b!+%; #$+,b#+!; &+"#b"+$#; !+!$b"+##; $+#"
络石
58
/
)%",+"7-%
BC 3+(b#+&6Z #3+%b#+#6Z #"+"$b"+!,6Z !+3$b"+",6 #""+""
A
#
,#+#b!+,6Z #3+3b"+&6 #"+$%b"+%6Z %+#$b"+"36 #"(+!&
A
!
,!+%b!+!6 !"+!b#+!6 #"+&!b"+%&6 %+!!b"+"$6 #"+(#
A
%
+%b!+#Z #&+b"+3Z 3+#,b"+(!Z !+&%b"+#%6 3(+,,
A
(
#+#b!+&; #(+&b#+$Q +&$b"+!3; !+#!b"+"&Z ,+#&
!!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
G
$
"+"$
#!下同
L
D.==8S80U0
0.=.;60UQ.==8S80;865<0
9
US86U580U/6U"+"$78X87/
!
UT8/6586/Z87<:+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卷
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络石"
&&+"I
(
,+,I
#(忍冬
"
&!+$I
(
,!+"I
#(五叶地锦"
,&+%I
(
,+(I
#(薜荔
"
,%+"I
(
+#I
#薜荔(五叶地锦(忍冬(络石的平
均耐性指数分别为
&!+(&I
(
&(+&I
(
&3+!#I
和
3$+(#I
以上结果表明低浓度的
?0
处理能小幅
度促进络石(忍冬的生长!而高浓度
?0
处理则会显
著抑制
(
种藤本植物的生长!对
?0
污染的耐受能
力大小依次为络石(忍冬(五叶地锦和薜荔
ACA
!
9*
胁迫对
$
个藤本植物
9*
含量(转移系数
和生物富集系数的影响
!!
随土壤中
?0
浓度增加!
(
种藤本植物地上部
分和根系
?0
含量均呈现先持续上升后基本不变的
趋势!在
A
%
处理时地上部分和根系
?0
含量均达到
最大值"图
#
#表明
(
种植物的锰富集量随着锰处
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有一定的阈值!当超过阈值
时
?0
含量变化不明显分别对比
(
种植物地上部
分以及根系的
?0
含量发现!植物间有较大差异!其
中络石在各处理下
?0
含量均大于其他
%
种植物!
之后依次是忍冬(五叶地锦!薜荔将各处理下地上
部分
?0
含量与根系
?0
含量进行比较!发现根系
?0
含量均高于地上部分!这表明根系对
?0
的富
集能力比地上部分强
从图
!
中可以看出!
(
种藤本植物转运系数均
小于
#
!说明他们对
?0
的转运能力不高!但植物间
仍存在差异!变化幅度为
"+(!
"
"+#
!其中络石在
各处理下的转运系数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
%
种植
物!忍冬次之!而五叶地锦(薜荔较小且两者差异不
显著表明络石(忍冬的根部对
?0
的转移能力比
五叶地锦(薜荔强!它们能将较多的
?0
运送到植株
地上部分!从而提高
?0
的耐受能力
图
%
显示!随着
?0
浓度的增加
(
种藤本植物
地上部分和根对
?0
富集能力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
势!并在
A
#
处理就达到峰值表明低浓度
?0
处理
能提升
?0
的富集能力!当继续增加
?0
含量富集
能力变化不明显甚至出现下降!说明
(
种植物
?0
富集能力有一定的阈值通过比较地上部分(根系
以及植物间富集系数发现!地下部分的富集系数高
于地上部分!这表明根系的富集能力高于地
图
#
!
不同处理地上部分和根系锰含量的变化
土壤添加的
?0
含量分别为
%"""5
9
%
@
9
"
A
#
#(
"""5
9
%
@
9
"
A
!
#(
3"""5
9
%
@
9
"
A
%
#和
#!"""5
9
%
@
9
"
A
(
#!
以不加
?0
的土壤为对照"
BC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植物间差异显著"
0
$
"+"$
#!下同
H.
9
+#
!
BT60
9
8<=?0;<0U80U.06Z
S<>0Q60QS<
9
%
@
9
"
A
#
#!
"""5
9
%
@
9
"
A
!
#!
3"""5
9
%
@
9
"
A
%
#
60Q#!"""5
9
%
@
9
"
A
(
#!
UT8/<.7:6/0
D.==8S80U/56778UU8S/.0Q.;6U8Q/.
9
0.=.;60UQ.==8S80;8
65<0
9R
760U/6U"+"$78X87/
!
UT8/6586/Z87<:+
,"#
&
期 汪结明!等$
(
种藤本植物对锰污染土壤的耐受性及其生理响应
图
!
!
不同处理转移系数的变化
H.
9
+!
!
BT60
9
8/<=AH=6;U
%
!
不同处理地上部分和根系
?0
富集系数的变化
H.
9
+%
!
BT60
9
8/<=1BH.06Z
S<>0Q60QS<上部分络石地上部分和根的
?0
富集系数在各处
理下均显著高于其他
%
种植物!其他由强到弱依次
为忍冬(五叶地锦(薜荔
ACB
!
9*
对
$
种藤本植物叶片叶绿素总量和
9D<
含量的影响
!!
由表
!
可以看出!随着
?0
处理浓度的不断增
加!薜荔叶绿素总含量持续降低!而忍冬(五叶地锦(
络石均呈现先上升后持续下降的趋势其中!五叶
地锦在
A
#
处理到达峰值!忍冬(络石在
A
!
处理时
达到峰值!这表明低浓度的
?0
处理能小幅度地促
进络石(忍冬(五叶地锦叶绿素的合成络石(忍冬(
五叶地锦(薜荔的叶绿素含量均在
A
(
处理时降到
最低!分别为对照的
,+#3I
(
!+#I
(
$+$#I
(
(3+(I
由此可见!络石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最
小!而薜荔下降幅度最大
同时!随着
?0
处理量的增加!薜荔叶片
?D2
含量持续升高!而络石(忍冬(五叶地锦均表现为开
始无明显差异后持续显著上升的趋势"表
!
#在
A
(
处理下络石(忍冬(五叶地锦(薜荔
?D2
含量均
升到峰值!分别为对照的
#+&%
倍(
#+3#
倍(
#+3(
倍(
!+##
倍由此可以看出!络石
?D2
含量增幅最低!
表明其抗
?0
胁迫的能力最强!其他
%
种植物按强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卷
表
A
!
不同锰处理浓度下
$
种藤本植物的叶绿素含量!
9D<
含量!
8ED
!
,ED
!
:<%
活性
A6Z78!
!
B<0;80US6U.<0<=Q.==8S80U
R
T
V
/.<7<
9V
.0Q8[.0=<>S7.606/>0Q8SQ.==8S80U;<0;80US6U.<0/<=?0
藤本植物
O.606
处理
AS86U580U
叶绿素
BT7R
T
V
7
%"
5
9
+
9
)#
#
?D2
%"
#
5<7
+
9
)#
#
EFD
%"
W
+
9
)#
#
GFD
%"
W
+
9
)#
#
B2A
%"
W
+
9
)#
#
薜荔
!8
&
$"()
BC %+&b"+##6 %+"3b"+!%Q !+#b#+$%; $#+b!+%#; %3+%!b#+$;
A
#
%+(!b"+#6 %+(!b"+#3Q %!+#$b!+!#; $3+3#b!+$Z; ("+&b!+%;
A
!
%+#3b"+#%6Z (+%3b"+#&; $$+%%b%+%$Z ,#+#!b%+$,Z $,+b%+$%Z
A
%
!+,3b"+!#Z $+(#b"+!#Z ,%+!$b(+#%6 3,+%$b(+%%6 ,+!$b(+&6
A
(
#+&!b"+"3; +$!b"+!$6 !3+$b!+!#; $(+#$b!+$; (!+$b!+!3;
忍冬
*8
/
)
&
+,"#)
BC (+,b"+#,6 !+,3b"+#,Q %%+#b!+##Q %+%b!+!#Q (+%!b%+,Q
A
#
(+3&b"+!!6 !+#b"+!&Q $(+%,b!+!#; +&3b%+%,; %+!#b%+(%;
A
!
$+#3b"+#%6 %+"$b"+!!; ,,+$!b%+%$Z #"!+#%b(+$Z +%b%+&$Z
A
%
%+b"+#3Z (+%#b"+#3Z 3,+%$b%+%#6 #!#+%!b$+%#6 #"#+#%b$+&6
A
(
!+3&b"+#!; $+%%b"+!36 ,%+%!b!+!Z 3#+%b(+%%Z; &$+,#b!+$!Z
五叶地锦
08
3
$",
3
$-
4
+(")
BC (+%#b"+#&6 !+3$b"+",Q %"+%!b#+!&; ,+!#b!+3; $!+%!b!+$$;
A
#
(+$%b"+#$6 !+,3b"+!%Q %%+,#b!+!#; ,#+b%+$; $$+,!b%+%#;
A
!
(+#b"+#%6 %+,$b"+#&; #+%%b!+%$Z &(+!b%+$3Z ,(+!#b%+#Z
A
%
%+!%b"+",Z (+b"+!#Z &$+(%b%+%#6 ##,+%b$+#6 3&+!(b(+#!6
A
(
!+$b"+#!; $+,#b"+%36 +%$+!#b#+$; ,$+$b(+!%Z; ,"+&3b%+%$Z
络石
58
/
)%",+"7-%
BC $+"%b"+!!6 !+$b"+!#; %$+%!b!+%!Q ,(+$#b!+Q #+%!b%+%$Q
A
#
$+!(b"+#36 !+(b"+!%; #+!3b%+!#; 3&+b%+%,; &,+%%b(+%3;
A
!
$+$#b"+#$6 !+,,b"+#3; &3+$%b%+$Z #!$+b(+%!Z ##%+(%b%+$Z
A
%
(+,b"+!%6 %+$&b"+!(Z ##!+(#b$+#%6 #((+&b$+%#6 #%$+$b(+#6
A
(
%+%&b"+!#Z (+&b"+%#6 #"$+#%b(+ #%$+!b(+!6Z ##3+$b%+%$Z
到弱依次为忍冬(五叶地锦和薜荔
AC$
!
9*
对
$
种藤本植物叶片的
8ED
(
,ED
(
:<%
活性的影响
!!
如表
!
所示!
(
种藤本植物的
EFD
(
GFD
和
B2A
活性随
?0
处理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
势!并均在
A
%
处理时达最大值此时络石(忍冬(
五叶地锦(薜荔
EFD
活性分别为对照的
%+#&
倍(
!+&3
倍(
!+&!
倍(
!+,!
倍!
GFD
活性分别为对照的
#+3(
倍(
#+3#
倍(
#+,$
倍(
#+&&
倍!而
B2A
活性分
别为对照的
!+!#
倍(
!+#&
倍(
#+3(
倍(
#+&&
倍!且
均与对照间差异显著"
0
$
"+"$
#
A
(
处理络石(忍
冬(五叶地锦(薜荔的
EFD
(
GFD
和
B2A
活性均下
降!
EFD
活性分别为最高值的
3%+%$I
(
,$+%I
(
(!+!#I
(
("+$I
!
GFD
活性分别为最高值的
3%+
%I
(
,$+%I
(
(+$I
(
$$+I
!
B2A
活性分别最高值
的
&,+I
(
&(+&I
(
,!+#I
(
$$+3I
由此可见!
A
%
处理时络石的
%
种抗氧化酶活性上升幅度均最大!
而
A
(
处理时下降幅度均最少!表明其受到
?0
胁迫
程度最低!其他
%
种植物按受胁迫程度的高低依次
为$薜荔(五叶地锦和忍冬
%
!
讨
!
论
生长量和生物量的变化是植物受到胁迫后最先
表现出的可见响应!尤其是当植物根部直接接触到
污染的土壤时!其生长特性会表现出快速敏感的变
化)!#*
?
(
种智利黑麦草"
*+("$
&
-.-,,-
#幼苗地上部与地下部干重在锰胁迫下出现
不同程度的下降)!!*本研究发现随着
?0
处理浓
度的增加!络石(忍冬的生长量和生物量均出现先升
后降的趋势!而薜荔(五叶地锦则呈现持续下降的趋
势在低浓度的
?0
处理时!络石(忍冬的生长量和
生物量出现小幅度的升高!这可能是由于
?0
是植
物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广泛参与
各种生命活动!低浓度的
?0
处理能刺激某些酶的
活性!促进植物生长)!%*!(*也有可能是植物对最初
伤害的一种保护反应!生长越快!重金属在植物体内
的相对浓度就越低)!$*在
A
(
处理时!
(
种植物的
生长量和生物量均不同程度的降到最低!达到显著
水平表明
(
种藤本植物均不同程度地受到
?0
的
胁迫!抑制了植物的生长!其中络石的降幅度最小(
忍冬次之!这表明这两者对土壤锰污染有较强的生
3"#
&
期 汪结明!等$
(
种藤本植物对锰污染土壤的耐受性及其生理响应
长适应性之后的耐性指数分析也印证了该结果!
络石(忍冬的平均耐性指数分别达到
3$+(#I
!
&3+!#I
!明显高于其他
!
种植物
(
种藤本植物的锰含量在
(
个处理浓度下均表
现为根系
#
地上部分!表明
?0
从根部转移到地上
部分的较少!更多的富集在根部由此推测限制重
金属从根部转移动到地上部分可能是
(
种藤本植物
耐受重金属污染的重要途径!这与孙玉珍等)3*的研
究一致转移系数"
AH
#和生物富集系数"
1BH
#可
以用来评价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能力)!#*
本研究发现
(
种藤本植物
?0
的
AH
存在较大差
异络石在各处理下的
AH
均高于其他
%
种植物!
忍冬次之!而五叶地锦(薜荔较小表明络石(忍冬
与五叶地锦(薜荔相比其转运能力更强!能将根部积
累较多的
?0
运输到地上部分!利用植物自身的解
毒机制来减少
?0
所带来的危害由于
(
种植物的
AH
最大值仅为
"+#
!说明
(
种植物的
?0
转运能
力总体水平均不高!根系仍然是富集
?0
的主要部
位此外!通过比较地上部分和根系的
1BH
也发现
根系的高于地上部分!这表明根系的富集能力高于
地上部分因此!可以推测
(
种藤本植物对
?0
的
耐受力是通过根系自身排斥为主!转运为辅的方式
来实现的
有研究表明在
?0
胁迫下龙葵和小飞蓬的光合
作用电子传递过程和传递速率都受到抑制!叶绿素
含量明显下降)!*本研究中随着
?0
处理浓度的
增加!络石(五叶地锦(忍冬叶绿素的含量呈现先上
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低浓度
?0
处理可以使叶绿
素含量增加!以增强光合作用!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
是由于
?0
不但是叶绿体结构的必要组成成分!而
且还直接参与光合作用中的光合放氧过程)!,*当
?0
处理浓度超过植物的耐受限度时
(
种藤本植物
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按降幅从大小排序依次为薜
荔(五叶地锦(忍冬(络石叶绿素含量下降的主要
原因可能是因为高浓度的
?0
抑制了叶绿体片层中
捕光复合体的合成!同时相关酶活性也受到了抑制!
阻碍了叶绿素合成)!&*
当植物遭受重金属胁迫时!生理代谢受阻并产
生大量活性氧如
F
+
)
!
(
P
!
F
!
等!由此引起细胞膜脂
过氧化作用的加强!导致膜系统受损(植株伤害
?D2
的含量能反映植物细胞受伤害的程度)!3*本
研究中
(
种藤本植物
?D2
含量随
?0
处理浓度的
增加而增加!这与王海华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原
因可能是随着
?0
处理浓度的增加!植物体内产生
了大量的活性氧!其细胞膜系统结构受到严重的损
害!
?D2
含量也相应升高
(
种植物
?D2
的上升
幅度依次为薜荔
#
五叶地锦
#
忍冬
#
络石!这表明
络石抗逆性最强!而薜荔最低
EFD
(
B2A
(
GFD
等
保护酶系统具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功能
EFD
能将
F
+
)
!
氧化成
P
!
F
!
!由
B2A
(
GFD
将
P
!
F
!
分解
成
P
!
F
)
%"
*
因此!这些保护酶的活性若能提高!其
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会相应增强!从而减轻伤
害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
?0
处理浓度的增加!
(
种藤本植物的
EFD
(
GFD
和
B2A
活性随锰处理浓
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这
%
种酶活性升高是
因为
?0
胁迫下植物体内过氧化物的增加而诱导
的!这也说明
%
种酶在缓解锰引起的氧化胁迫中起
着重要作用)%#*在
A
(
处理时
EFD
(
GFD
(
B2A
活
性均呈现均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
?0
胁迫超过了
一定限度(其生理代谢受到了严重影响!难以继续诱
导酶活性升高
综上所述!
(
种藤本植物对
?0
污染土壤的耐
受能力有较大差异!其中络石的耐受性最强!受
?0
胁迫最小!
?0
转移能力和富集能力也最高!忍冬次
之!而薜荔最低&相应生理指标检测发现!相比其他
%
种植物!
A
(
处理时络石的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幅度
最大!氧化损伤最低!叶绿素含量降低幅度(
?D2
含量上升幅度均最低!这从侧面揭示了其耐锰的生
理原因以上结果表明络石是一种具有较高耐锰能
力的潜力植物!可以利用它对
?0
尾矿污染土壤进
行植物修复
参考文献"
)
#
*
!
cP2LMdY
"张玉秀#!
OaOH
"李林峰#!
BP2aAd
"柴团耀#!
-1)(+?8;T60./5/<=560
9
608/8U<[.;.U
V
60Q560
9
608/8U<78S60;8.0
R
760U/
)
N
*
+=2",-%->$((-1",+
4
>+1),
9
"植物学报#!
"#"
!
$F
"
(
#$
")$!"
"
.0BT.08/8
#
+
)
!
*
!
OadcP
"李有志#!
OWFN
"罗
!
佳#!
-1)(+G760US8/<>S;8/.0X8/U.
9
6U.<060QT
VR
8S6;;>5>76U9
.0Y.60
9
U60560
9
608/85.086S8*
6<=P>060GS
B80US67*E<>UTBT.06
)
N
*
+=2",-%-?+$.,)(+
4
@#+(+
:9
"生态学杂志#!
"#!
!
B@
"
#
#$
#)!!
"
.0BT.08/8
#
+
)
%
*
!
MFLMNH
"宫杰芳#!
cPFWdBP
"周运超#!
OaYd
"李小永#!
-1)(+]8/
R
<0/8/<=
R
T
V
/.<7<
9
.;67.0Q.;8/<=0",$%)%%+,"),)/88Q7.0
9
/U<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卷
T.
9
T560
9
608/8/US8//
)
N
*
+=2",-%-?+$.,)(+
4
@#+(+
:9
"生态学杂志#!
"#!
!
B@
"
%
#$
$!")$!$
"
.0BT.08/8
#
+
)
(
*
!
P2Fd1
"郝雅宾#!
OaHd
"李凤玉#!
OaWPEP
"刘海山#!
-1)(+4==8;U<=/<7>Z78
R
S
1+()##))#",+%)]<[Z60Q!-%1$#)).$,7"6
,)#-)E;TS8Z>0Q8SH8
!e
!
?0
!e
/US8//
)
N
*
+?+$.,)(+
4
!$
/
"),A+.)(B,"C-.%"1
9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
AG
"
%
#$
!&)%$
"
.0BT.08/8
#
+
)
$
*
!
NaLYN
"金喜军#!
JWBPd
"屈春媛#!
cP2FdL
"赵云娜#!
-1)(+4==8;U<=560
9
608/8/US8//<00.US<
9
806;;>5>76U.<0<=/<
V
Z860
)
N
*
+
?+$.,)(+
4
A$#(-).D
:
."#$(1$.)(;#"-,#-%
"核农学报#!
"#$
!
AG
"
#
#$
#()#$!
"
.0BT.08/8
#
+
)
*
!
?aOO2O4F]
!
]4d4E*Da2c?
!
af2LFf2M+?60
9
608/86/8//80U.6760QU<[.;878580U=R
760U/
$
US60/
R
6;;>5>76U.<060QS8/./U*
60;858;T60./5/
)
N
*
+?+$.,)(+
4
;+"(;#"-,#-),70(),1A$1."1"+,
!
"#"
!
@H
"
(
#$
(,)(3(+
)
,
*
!
Oa2LMK1
"梁文斌#!
YW4EM
"薛生国#!
EP4LNP
"沈吉红#!
-1)(+4==8;U<=560
9
608/8/US8//<0
R
TV
0UT8/./60Q;T7R
T
V
7=7><*
S8/;80;8
R
6S658U8S/<=02
9
1+()##))-."#),)
)
N
*
+D#1)@#+(+
:
"#);","#)
"生态学报#!
"#"
!
BH
"
%
#$
#3)!$
"
.0BT.08/8
#
+
)
&
*
!
梁
!
希
+
锰矿尾矿库耐性植物的筛选及其耐性机理初步研究)
D
*
+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
3
*
!
孙玉诊
+
花卉植物对锰污染的耐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D
*
+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
)
#"
*
!
K2LMdEP
"王业社#!
d2LMYN
"杨贤均#!
BP4LON
"陈立军#!
-1)(+D.X8S/.U
V
60Q8;<7<
9
.;67;T6S6;U8S./U.;/<=:.7Q7.606.0P>060
P>60
9
/60
9
L6U.<067L6U>S8]8/8SX8
)
N
*
+D#1)>+18>+.-)(86E##"7-,18;",8
"西北植物学报#!
"#%
!
BB
"
#"
#$
!"3$)!#"%
"
.0BT.08/8
#
+
)
##
*
!
dW2LcP
"袁
!
?#!
P2LMYc
"杭夏子#!
K4LMEPH
"翁殊斐#
+M8<
9
S6
R
T.;67878580U<=7.606.0M>60
9
Q<0
9
60QUT8.S
R
RR
7.;6U.<0.0760Q/;6
R
86S;T.U8;U>S8
)
N
*
+;$<1.+
&
"#)(0(),1;#"-,#-
"亚热带植物科学#!
"#(
!
$B
"
#
#$
,3)&%
"
.0BT.08/8
#
+
)
#!
*
!
d2LOP
"颜立红#!
JaBPN
"祁承经#!
OaWYY
"刘小雄#!
-1)(+AT8S876U.<0/T.
R
Z8U:880X.08Q.658U8S6UZS86/UT8.
9
TU60Q.U/TQ.658U8S6UZS86/UT8.
9
TU.0P>060GS
BT.06
)
N
*
+D#1)@#+(+
:
"#);","#)
"生态学报#!
"",
!
AI
"
#"
#$
(%#,)(%!(
"
.0BT.08/8
#
+
)
#%
*
!
MWFcP
"郭
!
智#!
dW2LPd
"原海燕#!
2FdE
"奥岩松#
+4==8;U<=;6Q5.>5<0
R
TV
0UT8/./60Q0>US.80U878580U/>
R
U6@8<=;+()6
,$,"
:
.$/88Q7.0
9
/
)
N
*
+@#+(+
:9
),7@,C".+,-,1)(;#"-,#-%
"生态环境学报#!
""3
!
@J
"
%
#$
&!()&!3
"
.0BT.08/8
#
+
)
#(
*
!
李合生!孙
!
群!赵世杰
+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
?
*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
#$
*
!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
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
?
*
+
北京$科学出版社!
#333
$
%$)%,+
)
#
*
!
Na2cP ?
"贾中民#!
K4aP
"魏
!
虹#!
EWLYB
"孙晓灿#!
-1)(+2;;>5>76U.<060QU<78S60;8<=;)("FC)."-
:
)1-60Q01-.+#).
9
)
%1-,+
&
1-.)/88Q7.0
9
/U<;6Q5.>5
)
N
*
+D#1)@#+(+
:
"#);","#)
"生态学报#!
"##
!
B@
"
#
#$
#",)##(
"
.0BT.08/8
#
+
)
#,
*
!
KP2MPP
"王海华#!
H4LMA
"冯
!
涛#!
G4LMYY
"彭喜旭#!
-1)(+4=8;U/<=560
9
608/8<060U.<[.Q60U/
V
/U85<=560
9
608/8*T
VR
8S6;;>5>76*
U
1+()##))-."#),)O+
)
N
*
+=2",-%-?+$.,)(+
4
D
&&
("-7@#+(+
:9
"应用生态学报#!
""3
!
AH
"
#"
#$
!()!(&
"
.0BT.08/8
#
+
)
#&
*
!
KaOCaLED2+AT8586/>S8580U<=U<78S60;8U<8Q6
R
T.;=6;UV
5860/<=S<9
S<:UT
)
N
*
+A-G02
9
1+(8
!
#3,&
!
JH
"
%
#$
!%)%%+
)
#3
*
!
?2BH2]O2L4M]
!
CFOO4]B4
!
1OF?14]MEG
!
-1)(+2;;>5>76U.<060Q
R
6SU.U.<0.0
9
<=T86X
V
58U67/.0560
9
S
6/
V
0UT8/./<=
=.87Q*Z6/8Q/U>Q.8/
)
N
*
+=2-+%
&
2-.-
!
"",
!
KG
"
3
#$
#($()#((+
)
!"
*
!
2Oa2CE2LD]C
!
OaOa2L?
!
]FOHP+GT80VR
.;/88Q7.0
9
S8/
R
<0/8/<=658U67*U<78S60U5>U60U7.08<=/>0=7<:8S
9
S<:.0
9
<06B>*;<0U65.06*
U8Q/<.7/8S.8/
$
R
<=B>8[
R
>S860Q
R
T
V
U
N
*
+0(),1),7;+"(
!
"#(
!
BIK
"
!
#$
%,,)%3,+
)
!#
*
!
2EEWLB2F2
!
1FFCW? K
!
L4OaEE4LP
!
-1)(+KT
8;.=.;U<78S60;860Q6;;>5>76U.<0
R
6UU8S0/65<0
9
52()%
&
"
#)-.$(-%#-,%
R
<
R
>76U.<0/
.06U.0
9
=S<5Q.==8S80U/<.7U
VR
8/
)
N
*
+A-G02
9
1+(8
!
""%
!
@FG
$
(##)(#3+
)
!!
*
!
?F]2?
!
]FE2E
!
]a14]22
!
]4LM4Oc+D.==8S80U.67U<78S60;8U0U<[.;.U
V
.0
R
8S800.67S
V
8
9
S6//
9
80VR
8/
$
.0X<7X8580U<=60U.<[*
.Q6U.X880V
58/60QS<
V
76U8/
)
N
*
+0(),1;+"(
!
""3
!
BAH
$
,3)&3+
)
!%
*
!
cP2LMY
!
cP2LME
!
YWY
!
-1)(+A<78S60;860Q6;;>5>76U.<0;T6S6;U8S./U.;/<=;6Q5.>5.0D).),12$%2
9
<."7$%O+
)
N
*
+?8H)I8
J)18
!
"#"
!
@JH
$
%"%)%"&+
)
!(
*
!
Ma]aEPB
!
E2aHWOO2P
!
L2LAPa1
!
-1)(+a0=7>80;8<=/<.7;T85./US
V
60Q
R
760U
R
T
V
/.<7<
9V
.0UT8
R
T
V
U
!
?0
!
60Qc0
;S.U.;67S8X.8:/.0
R
760U/;.80;8/N<>S067
)
N
*
+=."1"#)(K-C"-G%",0(),1;#"-,#-%
!
"#(
!
BB
"
$
#!
%,()%&!+
)
!$
*
!
c2BBPaLa?
!
2M2caF?+E
R
S86Q<=<[.Q6U.X8Q656
9
860Q60U.<[.Q6U.X8S8/
R
<0/8UTS<>
9
TU
V
8S/6=U8SWf*B
R
>7/8
US86U580U
)
N
*
+0(),102
9
%"+(8>"+#2-8
!
""(
!
$A
$
(($)($"+
)
!
*
!
KWPH
"吴惠芳#!
OaWG
"刘
!
鹏#!
-1)(+4==8;U/<=560
9
608/8/US8//<0
9
S<:UT
!
;T7R
T
V
7=7>
6S658U8S/<=;+(),$,"
:
6
.$O+60Q=+,
9
I)#),)7-,%"%O+
)
N
*
+?+$.,)(+
4
D
:
.+6@,C".+,-,1;#"-,#-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
AG
"
(
#$
$%)$&
"
.0BT.08/8
#
+
)
!,
*
!
YW K1
"许文博#!
EP2FYJ
"邵新庆#!
K2LMdA
"王宇通#!
-1)(+]8/86S;T
R
S<
9
S8//.0
R
T
V
/.<7<
9
.;67=>0;U.<0<=560
9
608/860Q560*
9
608/8
R
<./<0.0
9
.0
R
760U/
)
N
*
+L.)%%(),7),75$.
4
"草原与草坪#!
"##
!
B@
"
%
#$
)#(
"
.0BT.08/8
#
+
)
!&
*
!
K2LM P
"王
!
华#!
A2LMEP?
"唐树梅#!
Oa2FYN
"廖香俊#!
-1)(+GT
V
/.<7<
9
.;6760Q5<78;>76S58;T60./5/<=?0>
R
U6@8Z
V
T
VR
8S6;;>5>7U*
.0
9R
760U0+(
9:
+,$2
9
7.+
&
"
&
-.
"
G<7
V9
<06;868
#)
N
*
+D#1)>+1),"#)M$,,),"#)
"云南植物研究#!
""&
!
BH
"
(
#$
(&3)(3$
"
.0BT.08/8
#
+
)
!3
*
!
aF]af
!
Ga4A]aLaH
!
BP4]4?aEaL2 2
!
-1)(+MS<:UTS8/
R
<0/8/
!
58U676;;>5>76U.<060Q
R
T
V
U
6Z.7.U
V
.0D).),12$%
R
760U/8[
R
8QU<0.;@87>0Q8ST
V
QS<
R
<0.;/
)
N
*
+N)1-.D".;+"(0+((8
!
"#%
!
!(
$
#($")#($3+
)
%"
*
!
2P?2DG
!
N2O44OB
!
E2O4? ?
!
-1)(+]<78/<=80V
56U.;60Q0<080V
56U.;60U.<[.Q60U/.0
R
760U/Q>S.0
9
6Z.
N
*
+=."18
K-C8>"+1-#2,+(8
!
"#"
!
BH
"
%
#$
##)#,$+
)
%#
*
!
d2L2O
"燕傲蕾#!
KWAA
"吴亭亭#!
K2LMd1
"王友保#!
-1)(+AT8;T6S6;U8S./U.;/<=;6Q5.>5U<78S60;860Q6;;>5>76U.<0.0UTS88
@.0Q/<=
760U/
)
N
*
+D#1)@#+(+
:
"#);","#)
"生态学报#!
"#"
!
BH
"
3
#$
!(3#)!(3&
"
.0BT.08/8
#
+
!编辑"潘新社#
###
&
期 汪结明!等$
(
种藤本植物对锰污染土壤的耐受性及其生理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