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easonal changes of potassium, calcium, and magnesium and their accumulation in different phenotype Suaeda salsa communities in a tidal flat of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黄河口滨岸潮滩不同表现型翅碱蓬K、Ca、Mg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



全 文 :书黄河口滨岸潮滩不同表现型翅碱蓬犓、犆犪、犕犵
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
牟晓杰1,2,孙志高1,3,王玲玲1,2,孙万龙4
(1.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滨海湿地生态实验室,山东 烟台264003;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3.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361005;4.中国农业大学,山东 烟台264670)
摘要:2008年5-11月,对黄河口滨岸潮滩2种表现型翅碱蓬的K、Ca、Mg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
果表明,中潮滩翅碱蓬(JP1)和低潮滩翅碱蓬(JP2)不同器官生物量均具有明显季节动态,总体表现为JP1>JP2,且
均符合抛物线模型。二者枯落物量均呈递增变化,符合指数增长模型;JP1、JP2不同部分K、Ca、Mg含量的变化模
式差异较大,其中K含量大多符合抛物线/线性模型,而Ca、Mg含量大多呈Gauss曲线变化;JP1、JP2不同时期各
部分的K、Ca、Mg含量差异明显,其中JP1根、叶和枯落物的K、Ca、Mg含量大多高于JP2,而JP2茎的Ca、Mg含
量则高于JP1;JP1、JP2不同部分K、Ca、Mg的相关性、储量及累积速率差异明显,茎、叶分别为JP1、JP2K的主要
储库(43.02%±20.80%和48.03%±4.31%),而叶均是 Ca、Mg的主要储库(40.38%±18.34%,50.58%±
20.73%和62.96%±10.56%,58.02%±10.62%);JP1、JP2不同器官生物量及其K、Ca、Mg含量、储量、累积速率
的变化及差异主要与其生态学特性、不同器官营养功能及所处生境的水盐状况有关。
关键词:K;Ca;Mg;潮滩;翅碱蓬湿地;黄河口
中图分类号:S545;Q9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0)03017714
  营养元素循环是现代湿地生态学研究的热点[1,2],K、Ca、Mg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营养元素,对其
进行深入研究对了解湿地系统的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3]。目前,国外学者已在湿地植物K、Ca、Mg
的含量变化[4,5]、累积特征[68]、养分利用[7,9]以及其对环境条件响应[9]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国内也在湿地植
物K、Ca、Mg累积特征[1012]、器官分布[10,11]及生物循环特征[12]等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但是,国内关于植被对
K、Ca、Mg等元素吸收、累积与分配的研究多集中在草地[1317]、森林[1821]和农田[2225]等领域,对湿地尤其是不同
生境条件下同种湿地植被K、Ca、Mg含量变化与累积特征的研究还不多见。
黄河三角洲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渤海淤积而成,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和最年轻的湿地生态
系统。翅碱蓬(犛狌犪犲犱犪狊犪犾狊犪)为一年生植物,是黄河三角洲重要的盐生植被之一,而作为该区湿地系统演替先锋
阶段的翅碱蓬盐沼,是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白鹭、鹆形目鸟类等的主要栖息地,同时还起着维持湿地系统正常演
替,防风固堤,调节气候等多重功能。翅碱蓬常分布于海陆交互作用的潮滩地带,大面积翅碱蓬在潮滩分布形成
奇特壮丽的“红地毯”景观。潮汐是影响潮滩湿地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在海陆相互作用下,潮滩地带各种环境因素
变化剧烈、频繁,湿地的稳定性、干扰程度及频率也在不断变换,湿地面貌和结构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在翅碱蓬分
布区内,由于潮滩不同位置环境条件特别是水盐条件的差异,分别在中潮滩和低潮滩形成了2种不同表现型的翅
碱蓬群落,其对盐分变化极为敏感。目前,国内关于不同盐分带上翅碱蓬不同器官K、Ca、Mg含量变化与累积特
征的对比研究还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以位于黄河口滨岸中潮滩和低潮滩上的2种表现型翅碱蓬群落为对象,
探讨其对K、Ca、Mg的累积与分配状况,及其对盐分指示敏感程度的差异,以期为2种翅碱蓬湿地营养物质循环
第19卷 第3期
Vol.19,No.3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177-190
2010年6月
 收稿日期:20090807;改回日期:20091027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23),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AJ0809BX0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3023),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基金
(MELRS0918),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Cwel0903),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所前沿领域项目
(HJ0810BX047)和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07KFJJ01)资助。
作者简介:牟晓杰(1982),女,山东栖霞人,在读硕士。Email:xjmou@163.com
通讯作者。Email:zgsun@yic.ac.cn
和能量流动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试验于2008年5-11月在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营)今黄河入海口滨岸潮滩进行。黄河
三角洲自然保护区(37°40′~38°10′N,118°41′~119°16′E)于1992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是全国最大的河
口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在世界范围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具有较强代表性,主要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系统和珍稀濒
危鸟类。保护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冷热干湿界限极为明
显。该区年均气温12.1℃,无霜期196d,≥10℃年积温约4300℃,年均蒸发量1962mm,年均降水量551.6
mm,70%的降水集中于7和8月。保护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隐域性潮土和盐土,主要植被类型为芦苇(犘犺狉犪犵
犿犻狋犲狊犪狌狊狋狉犪犾犻狊)群落、芦苇-荻(犜狉犻犪狉狉犺犲狀犪狊犪犮犮犺犪狉犻犳犾狅狉犪)群落、穗状狐尾藻(犕狔狉犻狅狆犺狔犾犾狌犿狊狆犻犮犪狋狌犿)群落、柽
柳(犜犪犿犪狉犻狓犮犺犻狀犲狀狊犻狊)群落、翅碱蓬群落及补血草(犔犻犿狅狀犻狀狌犿狊犻狀犲狀狊犲)群落等。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品采集与测定 2008年5-11月,采用定位研究方法,按照“典型性、代表性、一致性”的原则,在现黄
河入海口滨岸潮滩翅碱蓬分布区内,选择中潮滩翅碱蓬群落(37°45′57.0″N,119°09′40.7″E,JP1)和低潮滩翅碱
蓬群落(37°46′38.9″N,119°09′41.4″E,JP2)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30m×30m样地,测定不同表现型翅碱蓬的
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枯落物量。1)地上生物量采用收获法,即在典型样地按植物生长特点每20d左右采样1次。
采样时,随机选取4~5个50cm×50cm样方,用剪刀沿地面剪下地上部分,带回实验室,并将其分离为茎、叶。
由于成熟期翅碱蓬的果实与小叶紧密相连,难以准确区分,所以实际为叶+果实。2)地下生物量采用挖掘法,并
在地上生物量测定小区内进行测定。采样时,将样方内0~40cm的根全部挖出,放在细纱网袋中将泥土冲洗干
净至无。3)枯落物采样与生物量测定同步,随机选取4~5个50cm×50cm样方,割除地上部分,摘除立枯物(实
验室进行)。同时,收集样方内散落在地面上的当年凋落物。由于研究地点为不规则半日浅海潮,部分植物体(主
要为叶子)及枯落物可被潮汐带走或在潮滩上重新分配,所以本研究测定的生物量及枯落物量均为现存量。将采
集的地上、地下植物及枯落物(立枯物+凋落物)样品先于105℃下杀青,后于80℃下烘干至恒重。称量后将样品
粉碎,过0.25mm筛后备用。植物样品用 HNO3-HClO4 消解后,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S7500上测定 K、
Ca、Mg含量。
1.2.2 环境因子测定 试验进行的同时,采用常规方法定期测定生长季内不同翅碱蓬群落的环境因子,如不同
深度地温、电导率和土壤含水量等。另外,采集不同层次土壤样品,测定其pH、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
量。其中全氮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硝态氮和铵态氮采用氯化钾浸提-连续流
动分析仪(SKALAR-SAN++)测定。
1.2.3 计算方法 植物K、Ca、Mg累积速率(犞犖,g/m2·d)可用下式计算[26]:
犞=d犖d狋    犞=
犖犻+1-犖犻
狋犻+1-狋犻
式中,犖犻、犖犻+1分别为狋犻、狋犻+1时刻K、Ca、Mg的累积量(g/m2)。
1.2.4 数据处理与统计 运用Origin8.0对数据进行作图、计算和数学模拟,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量、枯落物量变化特征
2.1.1 生物量 JP1、JP2地上不同器官生物量在生长季均有明显季节变化,且变化规律差异较大(图1)。二者
地上器官生物量均从4月下旬植物萌发后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加,并均于8月末取得最大值,但JP1地上器官生物
量较大值持续时间较长。最大值过后,随秋季来临及温度降低,翅碱蓬光合能力减弱并渐趋衰老。此间营养物质
不断溶失并开始转移,生物量逐渐降低。至11月中旬,随温度继续降低,翅碱蓬(特别是JP1)地上部分几乎完全
枯死并呈立枯状或被潮水冲刷以枯落物形式归还潮滩,此时二者地上生物量降至最低,其季节动态表现为不同单
87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0) Vol.19,No.3
峰型,反映出翅碱蓬生长节律与该区暖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相适应。就地上生物量分配而言,茎对JP1
地上生物量的平均贡献率最高(62.23%±16.24%),而叶对JP2地上生物量的平均贡献率占优(52.28%±
8.02%)。另外,JP1、JP2地下生物量亦具有明显季节动态。萌发初期,二者地下生物量最低,之后地下生物量逐
渐增大,并均于8月取得最高值,但其最高值取得时间相差20d左右。最大值过后,特别是到成熟期和生长末
期,根系开始逐渐死亡、腐烂,地下生物量逐渐降低。比较而言,JP1地上、地下生物量一般均明显大于JP2,分别
为JP2的1.97~6.31和2.46~6.91倍,原因可能主要与不同表现型翅碱蓬的生态学特性及所处生境有关。方
差分析表明,2种表现型翅碱蓬地上及茎生物量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犘<0.05),而根生物量的差异则达
到极显著水平(犘<0.01)。模拟结果表明,JP1不同器官生物量(狔)随时间(狋)均符合抛物线模型(JP2叶的模拟
较差)(表1)。
图1 2种翅碱蓬不同器官生物量季节变化
犉犻犵.1 犛犲犪狊狅狀犪犾犮犺犪狀犵犲狊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狅狉犵犪狀犫犻狅犿犪狊狊狅犳狋犺犲狋狑狅狋狔狆犲狊狅犳犛.狊犪犾狊犪
JP1:中潮滩翅碱蓬犛.狊犪犾狊犪inmiddletidalflat;JP2:低潮滩翅碱蓬犛.狊犪犾狊犪inlowtidalflat;R:根 Root;
S:茎Stem;L+F:叶+果实Leaf+Fruit;下同 Thesamebelow
表1 生物量和枯落物量动态模拟模型
犜犪犫犾犲1 犕狅犱犲犾狊狊犻犿狌犾犪狋犻狀犵狋犺犲犱狔狀犪犿犻犮狊狅犳犫犻狅犿犪狊狊犪狀犱犾犻狋狋犲狉犪犿狅狌狀狋
类型Type 项目Item 模拟模型Simulationmodel 犚2 犘
JP1 茎Stem 狔=-514.4335+17.5383狋-0.0685狋2 0.813 <0.05
叶Leaf 狔=-99.1461+5.3129狋-0.0218狋2 0.827 <0.05
地上Aboveground 狔=-613.5796+22.8513狋-0.0903狋2 0.818 <0.05
地下Belowground 狔=-57.1805+3.1468狋-0.0119狋2 0.970 <0.01
枯落物Litter 狔=0.7630exp(狋/32.2523)+40.3788 0.877 <0.01
JP2 茎Stem 狔=-33.0127+1.7672狋-0.0061狋2 0.944 <0.01
叶Leaf 狔=-40.6301+2.0052狋-0.0069狋2 0.659 <0.10
地上Aboveground 狔=-73.6428+0.3326狋-0.0013狋2 0.829 <0.05
地下Belowground 狔=1.3791+3.7724狋-0.0129狋2 0.789 <0.05
枯落物Litter 狔=0.3771exp(狋/44.8552)+2.7125 0.899 <0.01
 模拟结果较差Simulationresultisnotverygood;下同 Thesamebelow.
2.1.2 枯落物量 JP1、JP2的枯落物量(主要为立枯物量)整体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图2)。初期枯落物量很
低,至生长季末,由于秋季来临和温度降低枯落物量迅速增加,并取得最大值。10月中旬,JP1的枯落物量明显降
低,JP2枯落物的增量亦不大,而理论上此间枯落物的产生量非常大,原因可能与此间潮汐较强的冲刷作用使得
971第19卷第3期 草业学报2010年
枯落物现存量较低有关。比较而言,不同时期JP1的
图2 2种翅碱蓬枯落物量季节变化
犉犻犵.2 犛犲犪狊狅狀犪犾犮犺犪狀犵犲狊狅犳犾犻狋狋犲狉犪犿狅狌狀狋狅犳
狋犺犲狋狑狅狋狔狆犲狊狅犳犛.狊犪犾狊犪
L:枯落物Litter;下同 Thesamebelow
枯落物量均明显高于JP2(为后者的1.79~14.64
倍),原因不仅与二者自身组织结构(主要指器官分配
比)的差异有关,同时也与JP1较高的生产力有关。
方差分析表明,JP1、JP2枯落物量的变化尽管存在一
定差异,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犘>0.05)。模拟结果
表明,2种表现型翅碱蓬的枯落物量(狔)随时间(狋)均
符合指数增长模型(表1)。
2.2 K、Ca、Mg含量变化特征
2.2.1 K含量的变化特征 JP1、JP2不同器官及枯
落物的K含量均有明显季节变化(图3),其中根、茎
和枯落物的K含量变化具有较强一致性,而叶的 K
含量变化差异较大。生长初期的5-6月,JP1、JP2
根、茎和枯落物的K含量均较高,之后有所降低并呈
不同变化模式。其中,根呈斜“S”型变化,茎整体呈
递减变化,而枯落物整体呈降低-增加变化。JP1叶的K含量整体呈“V”型变化,并分别于8月上旬和11月中
旬取得最低值和最高值。而JP2叶的K含量在初期较高,之后变化虽有波动,但整体呈递减趋势,并于生长末期
有所增加。总之,JP1不同部分K含量在初期一般表现为茎>根>枯落物>叶,生长阶段为茎>叶>根>枯落
物,末期为叶>茎>枯落物>根。与之相比,JP2不同部分K含量在各时期差异较大,无明显规律性。比较而言,
JP1根、茎、叶和枯落物的K含量大多明显高于JP2,分别为其1.06~1.41,1.28~1.94,1.08~2.05和1.02~
2.21倍。方差分析表明,JP1、JP2茎和叶的K含量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犘<0.05)。模拟结果表明,JP1、JP2根
的K含量(狔)随时间(狋)均符合三次多项式,茎符合线性模型,枯落物符合抛物线模型,而叶分别符合抛物线模型
和线性模型(表2)。
2.2.2 Ca含量的变化特征 JP1、JP2不同器官Ca含量的季节变化差异较大,缺乏一致性(图3)。JP1根的Ca
含量在7月中旬前呈增加趋势,之后则呈“W”型波动变化。与之相比,JP2根的Ca含量除初期较高外,其他时期
变化平缓。尽管JP1茎的Ca含量变化存在波动,但整体呈递减趋势,而JP2整体呈增加-递减的单峰变化。8
月末前,JP1叶的Ca含量变化平缓,JP2则呈增加-递减的单峰变化。8月末后,JP1、JP2叶的Ca含量呈相反变
化趋势。JP1、JP2枯落物的Ca含量变化具有较强一致性,8月上旬前均呈单峰变化,之后均呈递减趋势。总之,
JP1不同部分Ca含量在8月上旬前均表现为枯落物>叶>茎>根,之后一般为枯落物>叶>根>茎,而JP2不
同部分Ca含量在生长季一直表现为枯落物>叶>茎>根。比较而言,JP1根、枯落物的Ca含量大多明显高于
JP2,分别为其1.00~2.37和1.00~1.18倍,而JP2茎、叶的Ca含量大多明显高于JP1,分别为其1.73~2.19
和1.13~1.38倍。方差分析表明,除根外,JP1、JP2茎、叶和枯落物的Ca含量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犘>
0.05)。模拟结果表明,JP2根的Ca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除JP1茎的Ca含量(狔)随时间(狋)符合指数递减模型
外(表2),JP1根、叶和枯落物以及JP2茎、叶和枯落物的Ca含量均符合Gauss曲线变化(表3)。
2.2.3 Mg含量的变化特征 JP1、JP2不同器官和枯落物的 Mg含量均具有明显季节变化(图3),且叶和枯落
物的 Mg含量变化具有较强一致性。JP1根的 Mg含量在7月中旬前呈递减趋势,之后则与Ca含量变化相似,
而JP2根的 Mg含量变化与Ca含量一直具有较强一致性。与JP1茎的Ca含量变化相似,其 Mg含量亦呈递减
趋势,而JP2茎的 Mg含量在7月中旬前呈单峰变化,之后则呈较缓波动趋势。与之相比,JP1、JP2叶和枯落物
的 Mg含量在8月上旬前均呈单峰变化,之后则呈递减趋势。总之,JP1、JP2不同部分的 Mg含量在生长季一般
均表现为叶>枯落物>茎>根。比较而言,JP1根、叶和枯落物的 Mg含量大多明显高于JP2,分别为其1.06~
1.63,1.20~2.21和1.07~1.74倍,而JP2茎的 Mg含量均明显高于JP1,分别为其1.06~2.41倍。方差分析
表明,JP1、JP2不同部分 Mg含量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犘>0.05)。模拟结果表明,除JP1茎的 Mg含量(狔)随
时间(狋)符合指数递减模型外(表2),JP1根、叶和枯落物以及JP2根、茎、叶和枯落物的 Mg含量均符合Gauss曲
线变化(表3)。
08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0) Vol.19,No.3
图3 翅碱蓬不同部位中犓、犆犪、犕犵含量变化
犉犻犵.3 犆犺犪狀犵犲狊狅犳狆狅狋犪狊狊犻狌犿,犮犪犾犮犻狌犿犪狀犱犿犪犵狀犲狊犻狌犿犮狅狀狋犲狀狋狊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狆犪狉狋狊狅犳犛.狊犪犾狊犪
2.3 K、Ca、Mg的相关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JP1、JP2不同部分中K、Ca、Mg间的相关性差异较大(表4),其中JP1根和枯落物的K与Ca
均呈负相关,而K与Mg、Ca与Mg则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犘>0.05)。而叶中的Ca与Mg呈显著正相关(犘
<0.05)。不同的是,JP1茎的K与Ca、K与 Mg以及Ca与 Mg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犘<0.01),而叶的K与Ca、
K与Mg则呈显著负相关(犘<0.05)。与之相比,JP2不同部分中的K与Ca、K与Mg以及Ca与Mg均呈正相
181第19卷第3期 草业学报2010年
表2 不同部位犓、犆犪、犕犵含量动态模拟模型
犜犪犫犾犲2 犕狅犱犲犾狊狊犻犿狌犾犪狋犻狀犵狋犺犲犱狔狀犪犿犻犮狊狅犳狆狅狋犪狊狊犻狌犿,犮犪犾犮犻狌犿犪狀犱犿犪犵狀犲狊犻狌犿犮狅狀狋犲狀狋狊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狆犪狉狋狊
元素Elements 类型Types 项目Items 模拟模型Simulationmodels 犚 犘

JP1 根 Root 狔=22131.0106-421.0998狋+3.9220狋2-0.0112狋3 0.988 <0.01
茎Stem 狔=14629.5426-30.7503狋 -0.957 <0.01
叶Leaf 狔=13735.6953-95.9310狋+0.5536狋2 0.973 <0.01
枯落物Litter 狔=16136.6530-160.5648狋+0.5907狋2 0.944 <0.01
JP2 根 Root 狔=26110.7854-548.1636狋+4.5510狋2-0.0115狋3 0.986 <0.01
茎Stem 狔=8349.6046-10.7287狋 -0.747 <0.05
叶Leaf 狔=10412.7809-12.0885狋 -0.676 <0.10
枯落物Litter 狔=11802.9923-61.8162狋+0.1257狋2 0.921 <0.01
Ca JP1 茎Stem 狔=13601.4201e(-狋/108.1270)+119.5136 0.941 <0.01
Mg JP1 茎Stem 狔=15050.2650e(-狋/47.3841)+2307.596 0.986 <0.01
表3 不同部位犆犪、犕犵含量动态高斯模拟曲线
犜犪犫犾犲3 犌犪狌狊狊犮狌狉狏犲狊狊犻犿狌犾犪狋犻狀犵狋犺犲犱狔狀犪犿犻犮狊狅犳犮犪犾犮犻狌犿犪狀犱犿犪犵狀犲狊犻狌犿犮狅狀狋犲狀狋狊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狆犪狉狋狊
元素Elements 类型Types 项目Items
狔=-狔0+

犠 π/槡 2
e-2
(狋-狋犮)

犠2
狔0 狋犮 犠 犃 犚2
Ca
根 Root 6313.712 151.172 80.231 -245557.059 0.658
JP1 叶Leaf 16000.252 179.871 61.190 -417842.937 0.884
枯落物Litter -38581.138 97.122 279.692 21866965.749 0.799
茎Stem 4989.399 82.914 82.914 274434.706 0.763
JP2 叶Leaf 14283.261 76.046 58.189 463485.827 0.774
枯落物Litter 15700.038 79.057 42.742 700059.787 0.820
Mg
根 Root 15477.932 147.041 410.637 -6505556.223 0.696
JP1 叶Leaf 24086.170 189.265 86.583 -1781726.930 0.735
枯落物Litter 24154.364 184.927 115.862 -2879022.604 0.729
根 Root 22889.865 146.922 443.324 -11397590.480 0.573
茎Stem 32171.565 161.125 288.919 -10186205.154 0.725
JP2 叶Leaf 17918.042 189.879 152.094 -2074646.481 0.589
枯落物Litter 18163.978 167.580 116.062 -1831363.418 0.598
 狔:含量Content;狔0、犃、犠、狋犮:常数Constant;狋:时间Time.
表4 植物不同部位中犓、犆犪、犕犵含量的相关关系
犜犪犫犾犲4 犆狅狉狉犲犾犪狋犻狅狀狊狅犳狆狅狋犪狊狊犻狌犿,犮犪犾犮犻狌犿犪狀犱犿犪犵狀犲狊犻狌犿犮狅狀狋犲狀狋狊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狆犪狉狋狊狅犳狆犾犪狀狋
项目Item 元素Element K Ca Mg 项目Item 元素Element K Ca Mg
根 Root
(狀=8)
K 1 -0.023a) 0.530a)
叶Leaf
(狀=8)
K 1 -0.741a) -0.730a)
Ca 0.807b) 1 0.652a) Ca 0.353b) 1 0.738a)
Mg 0.959b) 0.847b) 1 Mg 0.620b) 0.596b) 1
茎Stem
(狀=8)
K 1 0.977a) 0.879a) 枯落物
Litter
(狀=8)
K 1 -0.222a) 0.559a)
Ca 0.005b) 1 0.910a) Ca 0.242b) 1 0.557a)
Mg 0.647b) 0.255b) 1 Mg 0.762b) 0.450b) 1
 a)中潮滩翅碱蓬犛.狊犪犾狊犪inmiddletidalflat;b)低潮滩翅碱蓬犛.狊犪犾狊犪inlowtidalflat.犘<0.05;犘<0.01.
28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0) Vol.19,No.3
关,其中枯落物中K与 Mg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犘<0.05),而根中K、Ca、Mg间的正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
平(犘<0.01)。
2.4 K、Ca、Mg储量及累积速率变化特征
2.4.1 K、Ca、Mg储量 JP1、JP2因不同器官生物量/枯落物量以及K、Ca、Mg含量差异导致其在不同时期的
储量差异较大(图4)。二者地上器官K、Ca、Mg储量的变化较为相似,整体均自5月中旬开始逐渐增加,并在生
长旺期/成熟期取得最大值,之后随各器官衰老及养分不断转移,地上器官K、Ca、Mg储量呈递减趋势,其变化整
图4 翅碱蓬不同部位中犓、犆犪、犕犵储量变化
犉犻犵.4 犆犺犪狀犵犲狊狅犳狆狅狋犪狊狊犻狌犿,犮犪犾犮犻狌犿犪狀犱犿犪犵狀犲狊犻狌犿狊狋狅狉犪犵犲狊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狆犪狉狋狊狅犳犛.狊犪犾狊犪
381第19卷第3期 草业学报2010年
体均呈单峰曲线,但峰型差异较大。比较而言,JP1根的K、Ca、Mg储量变化差异较大,其中JP1根的K储量呈
双峰变化,而JP2呈波动变化,且其变化比前者更为明显。JP1根的Ca、Mg储量整体虽均呈单峰变化,但变化模
式差异较大。与之相比,JP2根的Ca、Mg储量均呈波动变化,且变化模式具有较强一致性。二者枯落物的 K、
Ca、Mg储量变化亦具有较强一致性,除JP1在10月中旬、JP2在9月下旬-10月中旬取得明显低值外,其他时
期的K、Ca、Mg储量均一直呈增加趋势。如前所述,二者枯落物的K、Ca、Mg储量在10月中旬的明显降低可能
主要与此间较低的K、Ca、Mg含量以及潮汐较强的冲刷作用使得枯落物现存量较低有关。总之,JP1不同器官K
储量在生长期表现为茎>叶>根,Ca、Mg储量表现为叶>茎>根,而JP2不同器官的K、Ca、Mg储量在生长期均
表现为叶>茎>根,说明茎、叶分别为JP1、JP2K的主要储库(43.02%±20.80%和48.03%±4.31%),而叶均
是Ca、Mg的主要储库(40.38%±18.34%,50.58%±20.73%和62.96%±10.56%,58.02%±10.62%)(表5)。
另外,二者枯落物的K、Ca、Mg储量除生长末期较高外,其他时期一般明显低于不同器官的相应储量。比较而
言,JP1根、茎和枯落物的K、Ca、Mg储量比例一般均高于JP2,但叶则相反(表5)。
表5 不同部位犓、犆犪、犕犵储量的比例
犜犪犫犾犲5 犘狉狅狆狅狉狋犻狅狀狊狅犳狆狅狋犪狊狊犻狌犿,犮犪犾犮犻狌犿犪狀犱犿犪犵狀犲狊犻狌犿狊狋狅狉犪犵犲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狆犪狉狋狊(犿犲犪狀±犛犇) %
项目Item

JP1 JP2
Ca
JP1 JP2
Mg
JP1 JP2
根 Root 14.53±8.92 12.48±7.69 10.39±4.85 4.30±2.52 7.73±4.12 4.88±2.97
茎Stem 43.02±20.80 34.06±5.97 21.89±9.02 21.73±6.36 20.53±9.07 29.20±6.64
叶Leaf 27.61±13.31 48.03±4.31 40.38±18.34 62.96±10.56 50.58±20.73 58.02±10.62
枯落物Litter 14.85±29.01 5.43±5.49 27.34±25.17 11.01±9.76 21.16±25.66 7.90±8.17
2.4.2 K、Ca、Mg累积速率 JP1、JP2不同器官及枯落物K、Ca、Mg累积速率(犞K、犞Ca、犞Mg)的变化如图5所
示。JP1根的犞K、犞Ca、犞Mg变化差异较大,其中犞K 除8月末和生长末期为负值外,其他时期均为正值。犞Ca除初
期和末期为正值外,其他时期均为负值。而犞Mg除初期和末期的个别时段为负值外,其他时期均为正值。不同的
是,JP2根的犞K、犞Ca、犞Mg变化较为一致,除初期为较高正值外,其他时期均呈正负交替波动变化。JP1、JP2地上
器官的犞K、犞Ca、犞Mg在成熟期之前一般均为正值,生长末期则为负值。初期至成熟期,地上器官对K、Ca、Mg的
需求量均较大,由此使得犞K、犞Ca、犞Mg一般均为正值。生长末期,随秋季来临和温度降低,植物不断枯萎,此间地
上部分的K也开始不断转移,由此使得犞K 为负值。JP1、JP2枯落物的犞K、犞Ca、犞Mg变化基本一致,除JP1在10
月中旬、JP2在9月下旬-10月中旬取得明显低值外,三者在其他时期均为正值,且整体呈增加趋势。如前所述,
二者枯落物犞K、犞Ca、犞Mg明显负值的取得更主要与此间潮汐较强的冲刷作用使得枯落物现存量较低有关。对比
研究发现,JP1、JP2地上与地下器官在不同时期犞K、犞Ca、犞Mg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在K、Ca、Mg养分供
给方面的密切联系。总之,JP1、JP2不同部分犞K、犞Ca、犞Mg的变化及差异除与其生态学特性有关外,其所处生境
差异可能也是重要原因。
3 讨论
3.1 生物量变化及差异
本研究表明,黄河口滨岸潮滩JP1、JP2不同器官生物量均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且差异明显,总体表现为
JP1>JP2。水盐梯度是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最典型的环境因子,是决定植被分布与演替的关键因素[27]。已有研
究表明,水分、盐分条件可直接影响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变化,王鑫等[28]的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和速效氮含
量对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最大,是决定地上生物量的主要因子。王齐等[29]的研究发
现,重度水分胁迫明显抑制了结缕草(犣狅狔狊犻犪)生物量的累积。王丽等[30]的研究则表明,水分梯度及不同水分梯
度下的土壤环境条件是影响三江平原典型小叶章(犆犪犾犪犿犪犵狉狅狊狋犻狊犪狀犵狌狊狋犻犳狅犾犻犪)生物量分异的主要原因。贺海波
和李彦[31]还探讨了盐分胁迫对猪毛菜(犛犪犾狊狅犾犪狀犻狋狉犪狉犻犪)、盐生草(犎犪犾狅犵犲狋狅狀犵犾狅犿犲狉犪狋狌狊)2种盐生植物生长和生
48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0) Vol.19,No.3
图5 翅碱蓬不同部位中犓、犆犪、犕犵累积速率变化
犉犻犵.5 犆犺犪狀犵犲狊狅犳狆狅狋犪狊狊犻狌犿,犮犪犾犮犻狌犿犪狀犱犿犪犵狀犲狊犻狌犿犪犮犮狌犿狌犾犪狋犻狅狀狉犪狋犲狊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狆犪狉狋狊狅犳犛.狊犪犾狊犪
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盐分胁迫显著影响了2种盐生植物的生长、生物量积累和生物量分配。Rawat和
Banerjee[32]的研究也发现,盐分对印度黄檀(犇犪犾犫犲狉犵犻犪狊犻狊狊狅狅)幼苗的生物量累积与分配具有重要影响,低盐能促
进植物生长及生物量累积,而高盐则抑制了植物各器官生物量的累积与分配。本研究中,黄河口滨岸中潮滩翅碱
蓬(JP1)和低潮滩翅碱蓬(JP2)主要受盐分胁迫和水分梯度2种环境因子的影响。相对于JP1,JP2由于经常受到
海流、潮汐等海洋作用力的影响,不仅面临盐分胁迫,而且还同时受到海水渍涝等带来的综合逆境胁迫,由此导致
JP2的植株矮小、叶片肥厚呈紫红色,光合作用速率低[33],生物量小。当然,JP1、JP2不同器官生物量累积、分配
581第19卷第3期 草业学报2010年
及其差异亦受到其所处生境养分状况、地形和地貌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
3.2 K、Ca、Mg含量、储量和累积速率变化及差异
本研究表明,黄河口滨岸潮滩2种表现型翅碱蓬不同器官的K、Ca、Mg含量、储量、累积速率均具有明显季
节变化,且不同时期差异明显(图3~5),原因可能主要有2个方面:1)与2种表现型翅碱蓬自身生态学特性的差
异有关。由于JP1、JP2分别处在不同的水盐梯度带上,其所处生境的差异导致翅碱蓬群落形成了绿色和紫红色
2种具有不同特性的表现型,而相关研究发现,二者叶片肉质化程度[34]、叶片色素积累及光合特性[33]、叶片抗氧
化系统[35]等均具有明显差异,内部组织结构的差异必然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状况,进而导致二者K、Ca、
Mg累积与分配特征的差异。孙志高等[36]对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小叶章和沼泽化草甸小叶章的研究也发现,2种
表现型小叶章K、Ca、Mg的累积与分配特征存在很大差异。另外,相关研究也表明,植物生长节律及生态学特性
可明显影响K、Ca、Mg的含量变化及累积特征。Handoo和Kaul[4]的研究发现,湿地植被不同器官的K、Ca、Mg
含量随生长节律表现出明显季节变化特征。Peverly等[7]的研究也发现,生长节律对人工湿地植被芦苇K、Ca、
Mg等元素吸收与累积的影响极为明显。Bragato等[8]对意大利东北部不同人工湿地植被养分的研究还发现,不
同植被生态学特性的差异明显影响着其对N、P、K等的累积状况。2)与不同时期K、Ca、Mg的植物营养功能有
关。前述研究可知,2种表现型翅碱蓬地上器官K含量均呈不同波动变化特征,其中叶的变化差异最为明显,原
因可能在于:一是与地上器官生物量迅速增加时,各器官K含量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稀释效应”差异有关;二是
与K在植物体内较强的流动性有关。与N、P养分相比,K在植物体内不形成稳定化合物,呈离子状态存在,十
分活跃,且有随植物生长中心而转移的特点。随植物生长,K不断向代谢作用最旺盛的部位转移[37]。10月中旬
前,由于叶是二者地上部分代谢作用最为活跃的器官,而K对促进叶绿素和蛋白质合成、改善叶绿体结构、促进
叶片对CO2 同化及光合产物运输等方面均有极为重要的营养功能[37],而这可能是导致此间二者叶中K含量在
不同时期因代谢强弱而波动变化差异最为明显的重要原因。10月中旬之后,2种表型翅碱蓬的果实开始发育,此
间根、茎中的K开始不断向果实转移,由此使得二者根、茎中的K含量迅速降低,而叶+果实中的K含量迅速增
加(图3)。与之相比,根中K含量的波动变化主要与K的较强流动性以及地上与地下的养分供给关系有关。8
月末正是2种表型翅碱蓬的生长高峰期(图1),此间地上器官对K的需求量很大。根中K含量在6-7月迅速降
低说明,根作为K的重要输出库,必须在生长高峰期将大量K营养转移到地上。之后,地上器官对K的需求量
相对降低,且K也开始向地下转移,由此导致根中K含量又迅速增加。生长末期,二者根的K含量均迅速降低,
原因主要与前述K营养不断转移至地上以供果实发育有关。与K含量变化相比,2种表型翅碱蓬不同器官Ca
含量的季节变化模式差异较大,缺乏一致性。相对于JP1,JP2根、茎中Ca含量的变化相对平缓,而叶中Ca含量
则波动较大。由于植物中绝大部分Ca以构成细胞壁果胶质的结构成分存在于细胞壁中,所以JP2根、茎中Ca
含量的较小幅度变化主要与其所处盐分较高、潮汐作用强烈的生境有关。在这种生境条件下,其根、茎在生长过
程中相对于JP1很少死亡(采样时发现的确如此),存在于根、茎细胞壁中的果胶酸钙相对于JP1可能更为稳定有
关[37]。Ca同时也是细胞分裂所必须的成分,其对于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明显[37]。由于叶是植物生长非常旺盛
的部位,所以为了满足叶生长的需要,植物需从外界吸收大量的Ca以满足其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的需要。JP1、
JP2叶中Ca含量变化的较大差异可能主要与其所处不同生境条件对Ca吸收与利用状况的差异有关。另外,
JP1、JP2根中Ca含量在7-8或6-7月的明显降低主要与其在生长旺期向地上的养分转移机制有关。与K、Ca
含量变化相似,2种表型翅碱蓬不同器官 Mg含量变化亦缺乏较强一致性,其中茎、叶的波动变化最为明显,根则
相对平缓。由于 Mg在植物韧皮部中的移动性很强,且储存在营养体或其他器官中的 Mg也可被重新分配或利
用[37],所以茎中 Mg含量的较大波动主要与其较强移动性有关。另因叶是地上代谢作用较为活跃的器官,而 Mg
对促进叶绿素和蛋白质合成、激活酶活性以及参与CO2 同化反应等方面均具有重要营养功能[37],所以不同时期
叶因代谢强弱而对 Mg的分配与利用程度可能是导致其含量波动变化的重要原因。与Ca含量变化相似,JP1、
JP2根中 Mg含量在7-8或6-7月的明显降低可能主要与其较强流动性以及地上与地下的养分供给与转移机
制有关。
68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0) Vol.19,No.3
3.3 环境条件对K、Ca、Mg含量、储量及累积速率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黄河口滨岸潮滩2种表现型翅碱蓬不同器官的K、Ca、Mg含量、储量及累积速率均存在不同程
度差异,原因除了与前述植物生态学特性及不同时期K、Ca、Mg植物营养功能的差异有关外,二者所处环境条件
的差异可能也是重要原因。黄河口滨岸低潮滩与中潮滩湿地土壤的电导率、温度、水分条件及养分条件等均存在
较为明显差异(表6),而这些环境因素差异均会对2种表型翅碱蓬K、Ca、Mg的吸收利用状况及其差异产生重要
影响。水盐梯度是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最具典型的环境因子,是决定植被分布与演替的关键因素[27]。相关研究
表明,湿地环境条件(如水分状况)对植物K、Ca、Mg含量与累积特征具有重要影响。Chen等[9]的研究表明,美
国西部湿地入侵物种独行菜(犔犲狆犻犱犻狌犿犾犪狋犻犳狅犾犻狌犿)对养分的吸收与累积受淹水条件的影响极为明显。50d后,
淹水植被叶中 N、P、K、Zn的含量明显低于未淹水植被,而根中 N、P、K、Zn的含量则略高于未淹水植被。
Braekke[6]的研究则表明,排干对森林湿地植物地上N、K、Ca、Mg、P等元素的累积尽管可产生明显影响,但不同
元素在地上器官中的累积量均可用曲线回归模型来模拟。另外,黄河口滨岸低潮滩湿地相对于中潮滩湿地经常
受到海流、潮汐等海洋作用力的影响,盐度相对较高,盐碱化现象较为严重。而相关研究表明,盐分胁迫会对植物
N、K、Ca、Mg等养分的累积与分配特征产生重要影响。Mashhday等[38]研究了水分和盐分胁迫对小麦(犜狉犻狋犻犮
狌犿犪犲狊狋犻狏狌犿犾)和黑小麦(犜狉犻狋犻犮犪犾犲狉犻犿狆犪狌)不同养分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盐分和水分显著影响了植物的
生长以及对养分的吸收,随着盐分增加植物养分累积量逐渐降低,且高水分条件可增加植物对盐分的耐受限度。
侯振安等[39]的研究则表明,盐分胁迫对羊草(犔犲狔犿狌狊犮犺犻狀犲狀狊犻狊)N、P、K的吸收具有很强抑制作用。Jie等[40]的
研究则发现,盐分增加明显抑制了翅碱蓬叶中养分的累积,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JP1叶中的盐分浓度明显高于
JP2。另外,潮滩湿地热量条件、水分条件等大多通过影响湿地植物生长节律和生态学特性而影响其对 K、Ca、
Mg的累积与分配。总之,2种表现型翅碱蓬的K、Ca、Mg含量、累积量、累积速率及分配特征的变化及差异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上述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表6 不同翅碱蓬湿地环境条件对比
犜犪犫犾犲6 犆狅犿狆犪狉犻狊狅狀狅犳犲狀狏犻狉狅狀犿犲狀狋犪犾犮狅狀犱犻狋犻狅狀狊狅犳狋犺犲狋狑狅狋狔狆犲狊狅犳犛.狊犪犾狊犪狑犲狋犾犪狀犱
类型
Type
土层
Layer
(cm)
电导率
Electronicconductivity
(μs/cm)
土壤温度
Soiltemperature
(℃)
有机质
Organicmatter
(%)
水分
Watercontent
(m3/m3)
pH NO3--N
(mg/kg)
NH4+-N
(mg/kg)
TN
(mg/kg)
0 5.58±2.80 22.45±2.68 1.01 31.42±3.90 8.49 1.40 3.47 576.69
JP1 10 11.52±2.29 16.61±1.57 0.48 42.80±1.20 8.61 0.90 1.87 293.83
20 9.83±0.94 13.43±0.51 0.46 43.97±1.03 9.44 0.44 1.40 245.01
0 18.07±0.43 23.63±1.14 0.63 36.27±1.61 8.82 1.18 1.70 371.80
JP2 10 7.85±0.75 21.10±0.94 1.13 46.66±0.87 8.89 1.82 3.77 617.97
20 6.96±0.84 16.08±0.67 0.39 45.08±1.14 9.05 0.72 1.66 263.92
 生长季均值 Meanvaluesingrowthseason;生长旺期(8月)测定值 Valuesmeasuredingrowthmidseason(inAugust).
3.4 K、Ca、Mg的相关关系
前述研究可知,JP1、JP2不同器官中K、Ca、Mg的相关性差异较大(表4)。由于K、Ca、Mg在促进植物生长
发育、发挥植物生理功能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相似性(如均能激活酶活性)[37],由此导致其在植物体内往往具有一
定的正相关性。但研究发现,JP1根、叶的K与Ca以及叶的K与 Mg均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原因在于Ca常与
细胞膜表面磷脂和蛋白质的负电荷相结合,这就提高了细胞膜的稳定性和疏水性,进而增强了细胞膜对 K+、
Na+等离子的吸收和选择性[37],而可能正是由于细胞膜这种对上述离子选择机制的存在,才使得不同器官的K
与Ca、Ca与 Mg呈一定负相关。同时,由于K是2种植物体内的大量营养元素且其在植物体内呈离子状态存
在,所以当不同时期K+浓度很高时,它还会对 Mg2+的吸收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37],由此导致K与 Mg在一些
781第19卷第3期 草业学报2010年
器官中呈一定的负相关。总之,K、Ca、Mg在JP1、JP2中相关性的差异除了与前述各自生物学机制有关外,其在
不同植物内的化学转化机制以及影响三者吸收与利用的外部生境条件可能也是重要原因。另外,枯落物中 K、
Ca、Mg的相关研究表明,除JP1的K与Ca呈一定负相关外,JP2的K与Ca以及JP1、JP2的K与Mg、Ca与Mg
均呈一定正相关。原因可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上述不同植物对K、Ca、Mg的吸收与利用程度以及死亡前植
物对三者的滞留与转移机制有关;二是与枯落物分解(主要为初期淋溶)有关。由于JP1、JP2分别位于中潮滩和
低潮滩,相对于JP1,JP2受到的潮汐作用更为频繁和强烈,由此使得其枯落物早期淋溶作用极为迅速,大量K、
Ca、Mg不断被淋溶而被潮水带走。可能主要是由于这种早期分解程度的差异使得二者枯落物中K、Ca、Mg间
相关性的差异极为明显。
参考文献:
[1] WiliamJM,JamesGGJ.Wetland[M].NewYork:VanNostrandReinhold,1993:324.
[2] 章家恩,徐琪.现代生态学研究的几大热点问题透视[J].地理科学进展,1997,16(3):2937.
[3] WoodmanseeRG,DuncanDA.Nitrogenandphosphorusdynamicsandbudgetsinannualgrasslands[J].Ecology,1980,6:
893904.
[4] HandooJK,KaulV.Standingcropandnutrientdynamicsin犛狆犪狉犵犪狀犻狌犿狉犪犿狅狊狌犿 Huds.inKashmir[J].AquaticBotany,
1982,12:375387.
[5] VerhoevenJTA.Nutrientdynamicsinminerotrophicpeatmires[J].AquaticBotany,1986,25:117137.
[6] BraekkeFH.Nutrientaccumulationandroleofatmosphericdepositioninconiferousstands[J].ForestEcologyandManage
ment,1990,30(14):351359.
[7] PeverlyJH,SurfaceJM,WangTG.Growthandtracemetalabsorptionby犘犺狉犪犵犿犻狋犲狊犪狌狊狋狉犪犾犻狊inwetlandsconstructedfor
landfilleachatetreatment[J].EcologicalEngineering,1995,5(1):2135.
[8] BragatoC,BrixH,MalagoliM.Accumulationofnutrientsandheavymetalsin犘犺狉犪犵犿犻狋犲狊犪狌狊狋狉犪犾犻狊(Cav.)Trin.exSteudel
and犅狅犾犫狅狊犮犺狅犲狀狌狊犿犪狉犻狋犻犿狌狊(L.)PalainaconstructedwetlandoftheVenicelagoonwatershed[J].EnvironmentalPolution,
2006,144:967975.
[9] ChenHJ,QualsRG,BlankRR.Effectofsoilfloodingonphotosynthesis,carbohydratepartitioningandnutrientuptakein
theinvasiveexotic犔犲狆犻犱犻狌犿犾犪狋犻犳狅犾犻狌犿[J].AquaticBotany,2005,82:250268.
[10] 白燕,郎惠卿.小兴安岭森林沼泽植物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规律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
24(4):9397.
[11] 何池全,赵魁义.毛果苔草湿地营养元素的积累、分配及其生物循环特征[J].生态学报,2001,21(12):20742080.
[12] 杨永兴,王世岩,何太蓉.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P、K分布特征及季节动态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4):
522526.
[13] 李文西,鲁剑巍,杨娟.苏丹草-黑麦草轮作制中施肥对饲草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9,18(3):
165170.
[14] 张小川,蔡蔚祺,徐琪,等.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植被组分中氮、磷、钾、钙和镁的循环[J].土壤学报,1990,26(2):
140150.
[15] 钟华平,杜占池.红三叶N、P、K、Ca、Mg元素含量与动态研究[J].草地学报,1995,3(2):8794.
[16] 刘艺杉,刘自学,李晓光,等.北京地区3种冷季型禾本科草坪草生物量及养分吸收动态的研究[J].草业科学,2008,
25(4):8894.
[17] 杜占池,樊江文,钟华平.红三叶和鸭茅化学元素的生物吸收能力研究[J].草业学报,2008,17(2):4753.
[18] 刘文耀,谢寿昌,谢克金,等.哀牢山北部木果石栎林的元素积累及循环[J].云南植物研究,1995,17(2):175181.
[19] 林益明,林鹏,李振基,等.武夷山甜槠群落的钾、钠累积和循环[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7(2):283288.
[20] 陈少良,李金克,尹伟伦,等.盐胁迫条件下杨树组织及细胞中钾、钙、镁的变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5/6):
8488.
[21] LiuJS,YuJB.Elementcyclinginthedominantplantcommunityinthe犃犾狆犻狀犲狋狌狀犱狉犪zoneofChangbaiMountains,China[J].
88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0) Vol.19,No.3
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2005,17(3):521525.
[22] 杨庆,金华斌.铝胁迫对花生吸收氮、磷、钙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0,22(2):6873.
[23] 杨利华,郭丽敏,傅万鑫.玉米施镁对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1):7880.
[24] 郭熙盛,朱宏斌,叶舒娅,等.钾肥品种与用量对黄瓜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1(4):
398401.
[25] 梁太波,王振林,刘兰兰,等.腐殖酸钾对生姜生长、钾素吸收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8,22(1):
8790.
[26] 秦胜金,刘景双,孙志高.三江平原湿地小叶章群落磷素积累动态与生物量动态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6,25(6):
646651.
[27] 王海梅,李政海,宋国宝,等.黄河三角洲植被分布、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理化性状关系的初步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37(1):6975.
[28] 王鑫,胡玉昆,热合木都拉·阿迪拉,等.高寒草地主要类型土壤因子特征及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22(3):196200.
[29] 王齐,孙吉雄,安渊.水分胁迫对结缕草种群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9,18(2):3338.
[30] 王丽,胡金明,宋长春,等.水分梯度对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植物小叶章地上生物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8,17(4):19
25.
[31] 贺海波,李彦.干旱、盐胁迫条件下两种盐生植物生物量分配对策的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8,25(2):242247.
[32] RawatJS,BanerjeeSP.Theinfluenceofsalinityongrowth,biomassproductionandphotosynthesisof犈狌犮犪犾狔狆狋狌狊犮犪犿犪犾犱
狌犾犲狀狊犻狊Dehnh.and犇犪犾犫犲狉犵犻犪狊犻狊狊狅狅Roxb.seedlings[J].PlantandSoil,1998,205:163169.
[33] 阮圆,刘,王宝山.不同自然盐渍生境下盐地碱蓬叶片色素积累及光合特性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8,23(1):115117.
[34] 刘,丁同楼,王宝山.不同自然盐渍生境下盐地碱蓬叶片肉质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21(2):102104.
[35] 王琳,岳晓翔,王宝山.不同生境下两种表型盐地碱蓬叶片POD比较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3(4):103105.
[36] 孙志高,刘景双,于君宝,等.三江平原小叶章钾、钙、镁含量与累积的季节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5):1051
1059.
[37] 陆景陵.植物营养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4872.
[38] MashhdayAS,SayedHI,HeakalMS.Effectofsoilsalinityandwaterstressesongrowthandcontentofnitrogen,chloride
andphosphateofwheatandtriticale[J].PlantandSoil,1982,68:207216.
[39] 侯振安,李品芳,龚元石.盐渍土壤环境对羊草生长与养分吸收的效应[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1):
610.
[40] SongJ,ChenM,FengG,犲狋犪犾.Effectofsalinityongrowth,ionaccumulationandtherolesofionsinosmoticadjustmentof
twopopulationsof犛狌犪犲犱犪狊犪犾狊犪[J].PlantandSoil,2009,314:133141.
981第19卷第3期 草业学报2010年
犛犲犪狊狅狀犪犾犮犺犪狀犵犲狊狅犳狆狅狋犪狊狊犻狌犿,犮犪犾犮犻狌犿,犪狀犱犿犪犵狀犲狊犻狌犿犪狀犱狋犺犲犻狉犪犮犮狌犿狌犾犪狋犻狅狀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
狆犺犲狀狅狋狔狆犲犛狌犪犲犱犪狊犪犾狊犪犮狅犿犿狌狀犻狋犻犲狊犻狀犪狋犻犱犪犾犳犾犪狋狅犳狋犺犲犢犲犾狅狑犚犻狏犲狉犲狊狋狌犪狉狔
MOUXiaojie1,2,SUNZhigao1,3,WANGLingling1,2,SUNWanlong4
(1.LaboratoryofCoastalWetlandEcology,YantaiInstituteofCoastalZoneResearch,ChineseAcademyof
Sciences,Yantai264003,China;2.Graduate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Sciences,Beijing100039,
China;3.StateKeyLaboratoryofMarineEnvironmentalScience,XiamenUniversity,
Xiamen361005,China;4.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Yantai264670,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Theseasonalchangesofpotassium(K),calcium(Ca),andmagnesium(Mg)andtheiraccumulation
indifferentphenotypesof犛狌犪犲犱犪狊犪犾狊犪intheintertidalzoneoftheYelowRiverestuarywerestudiedfrom
MaytoNovember2008.Thebiomassofdifferentorgansof犛.狊犪犾狊犪inthemiddle(JP1)andlow(JP2)tidal
flatsshowedsignificantseasonaldynamics,andthevaluesofJP1weregeneralygreaterthanthoseofJP2,ac
cordingtoaparabolamodel.TheamountsofJP1andJP2bulklitterincreasedduringthegrowingseason,and
couldbedescribedbyanexponentialgrowthmodel.ThechangingpatternsofK,Ca,andMgcontentindiffer
entpartsofJP1andJP2weredifferent:ChangesofKcontentalmostaccordedwithparabolaorlinearmodels,
whilechangesofCaandMgcontentsgeneralyaccordedwithGausscurves.TheK,Ca,andMgcontentsin
differentpartsofJP1andJP2atdifferenttimeperiods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andthevaluesintheroot,
leafandlitterofJP1weremuchgreaterthanthoseofJP2,whiletheCa,MgcontentsinthestemofJP2were
muchgreaterthanthoseofJP1.Inaddition,thecorrelations,storage,andaccumulationratesofK,Ca,and
Mgindifferentplantpartswerealsosignificantlydifferent.Ingeneral,thestemandleafwerethemainKstor
agesites,providing43.02%±20.80%oftotalstorageinJP1and48.03%±4.31%inJP2.Theleafwasthe
mainstoragesiteforCaandMg,providing40.38%±18.34%and50.58%±20.73%ofthetotalstoragein
JP1and62.96%±10.56%and58.02%±10.62%inJP2.Furtherstudiesindicatedthatthedifferencesofbio
mass,nutrient(K,Ca,Mg)content,storageandaccumulationrateindifferentplantpartsbetweenJP1and
JP2weremainlyduetotheirecologicalcharacteristics,nutrientfunctionofthedifferentorgans,andthewater
orsalinitystatusinthe犛.狊犪犾狊犪habitat.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potassium;calcium;magnesium;tidalflat;犛狌犪犲犱犪狊犪犾狊犪wetland;YelowRiverestuary
09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0) Vol.19,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