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不同油茶品种果皮花青素含量、糖含量和PAL酶活性与油茶炭疽病抗性关系。结果表明:花青素含量与油茶炭疽病的抗病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溶性总糖含量和PAL酶活性与油茶炭疽病发病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花青素与可溶性总糖含量、PAL酶活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在油茶抗炭疽病品种选育中,果皮颜色(花青素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PAL酶活性可作为抗性参考指标。
The relationship of anthocyanidin content, sugar content, PAL activity in oil-tea tree peel and the resistance to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thocyanidin content are positive related with the disease resistance; the total soluble sugar content and PAL activity are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C.gloeosporioides, The color of peel (content of anthocyanidin),total soluble sugar and PAL activity can be taken as an index of resistance to C.gloeosporioides for the seed selection and breeding in future.
全 文 :第 wv卷 第 y期
u s s z年 y 月
林 业 科 学
≥≤∞× ≥∂ ∞ ≥≤∞
∂²¯1wv o²1y
∏±qou s s z
油茶果皮花青素 !糖含量和 °活性与炭疽病的关系 3
杨光道t ou 段 琳u 束庆龙t 黄长春u
kt1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合肥 uvssvy ~u1安徽省林业厅 合肥 uvssstl
摘 要 } 研究不同油茶品种果皮花青素含量 !糖含量和 °酶活性与油茶炭疽病抗性关系 ∀结果表明 }花青素含
量与油茶炭疽病的抗病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可溶性总糖含量和 °酶活性与油茶炭疽病发病率呈显著的负相
关关系 ~花青素与可溶性总糖含量 !°酶活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 ∀在油茶抗炭疽病品种选育中 o果皮颜色
k花青素含量l !可溶性总糖含量和 °酶活性可作为抗性参考指标 ∀
关键词 } 油茶 ~炭疽病 ~花青素 ~苯丙氨酸解氨酶k°l ~可溶性总糖
中图分类号 }≥zyv1t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zlsy p stss p sx
收稿日期 }ussy p su p uu ∀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t||| p sv p t{l ~安徽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ksystvtsy
l ∀
3 束庆龙为通讯作者 ∀
Ρελατιονσηιπ οφ Αντηοχψανιδιν Χοντεντ oΣυγαρ Χοντεντ oΠΑΛ Αχτιϖιτψ ανδ
Χολλετοτριχηυµ γλοεοσποριοιδεσιν Πεελ οφ Οιλ Τεα Τρεε
≠¤±ª∏¤±ª§¤²tou ⁄∏¤± ¬±u ≥«∏±¬±ª¯²±ªt ∏¤±ª≤«¤±ª¦«∏±u
kt1 Χολλεγε οφ Φορεστρψ ανδ Γαρδεν o Ανηυι Αγριχυλτυραλ Υνιϖερσιτψ Ηεφει uvssvy ~
u1 Φορεστ ∆επαρτµεντ οφ Ανηυι Προϖινχε Ηεφει uvssstl
Αβστραχτ} ׫¨ µ¨ ¤¯·¬²±¶«¬³²©¤±·«²¦¼¤±¬§¬± ¦²±·¨±·o¶∏ª¤µ¦²±·¨±·o°¤¦·¬√¬·¼ ¬± ²¬¯2·¨¤·µ¨¨ ³¨ ¨¯ ¤±§·«¨ µ¨¶¬¶·¤±¦¨ ·²
Χολλετοτριχηυµ γλοεοσποριοιδεσ º¨ µ¨ ¶·∏§¬¨§¬±·«¬¶³¤³¨µq׫¨ µ¨¶∏¯·¶¶«²º¨ §·«¤·¤±·«²¦¼¤±¬§¬±¦²±·¨±·¤µ¨ ³²¶¬·¬√¨ µ¨ ¤¯·¨§º¬·«
·«¨ §¬¶¨¤¶¨ µ¨¶¬¶·¤±¦¨ ~·«¨ ·²·¤¯ ¶²¯∏¥¯¨ ¶∏ª¤µ¦²±·¨±·¤±§ °¤¦·¬√¬·¼ ¤µ¨ ±¨ ª¤·¬√¨ ¼¯ µ¨ ¤¯·¨§ º¬·«·«¨ ¬±¦¬§¨±¦¨ ²© Χq
γλοεοσποριοιδεσo׫¨ ¦²¯²µ²©³¨ ¨¯ k¦²±·¨±·²©¤±·«²¦¼¤±¬§¬±l o·²·¤¯ ¶²¯∏¥¯¨¶∏ª¤µ¤±§°¤¦·¬√¬·¼ ¦¤± ¥¨ ·¤®¨ ± ¤¶¤±¬±§¨¬²©
µ¨¶¬¶·¤±¦¨ ·² Χqγλοεοσποριοιδεσ©²µ·«¨ ¶¨ §¨¶¨¯¨ ¦·¬²± ¤±§¥µ¨ §¨¬±ª¬±©∏·∏µ¨ q
Κεψ ωορδσ} Χαµελλια ολειφερα~ Χολλετοτριχηυµ γλοεοσποριοιδεσ~¤±·«²¦¼¤±¬§¬±~°~·²·¤¯ ¶²¯∏¥¯¨¶∏ª¤µ
油茶k Χαµελλια ολειφεραl是我国南方主要木本油料树种 o由于茶油具有食用和保健双重作用因而近年来被
大面积栽植 ∀油茶炭疽病k Χολλετοτριχηυµ γλοεοσποριοιδεσl是油茶的最主要病害 o对茶籽的产量和品质危害极大
k陈守常等 ot|{| ~袁嗣令等 t|yvl ∀笔者在对安徽皖西 !皖南油茶病害进行广泛调查后 o结合室 !内外接种试
验发现 }油茶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十分显著 o普遍存在红果类型油茶抗病而青果油茶感病的现象 o果实颜色
与抗病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前人已有在选择油茶抗性品种时把果皮红色作为初选的一项指标k袁嗣令等 o
t|yv ~张常青 ot||yl o但有关果实花青素含量与油茶炭疽病抗性的关系尚未见有报道 ∀本文拟对油茶果实花
青素含量 !与花青素发育密切相关的 °酶活性及糖含量 !以及这些物质与抗炭疽病的关系进行研究 o以便
为油茶炭疽病的抗病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
t 材料与方法
111 供试油茶品种
根据油茶果实着色程度由红至青分为 v种类型 o即红果类 !青果类 !杂色果类 o其中对炭疽病表现高抗的
攸县油茶k Χqψυησιενενσισlk果皮深棕色l作为一独立类型 ∀在安徽油茶的主产区 ) ) ) 皖南的歙县 !祁门和皖
西的舒城油茶种植园 o分别在上述 w类油茶林内设立标准地kxs ° ≅ xs °l并标号 o标准地内无任何防治措
施 ∀
112 油茶炭疽病发病率调查
于 usst和 ussu年 {月中 !下旬 o在油茶炭疽病发病高峰期 o调查各果色类型油茶果实炭疽病发病率 ∀每
类果色品种随机选择 us株 o每株在东 !南 !西 !北 w个方向各抽查果实 ux个 o统计病果数 o并计算病果数占全
部果实数的百分率 ∀
113 果皮糖含量测定
油茶果皮还原糖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测定参照5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6k张宪政 ot||vl的方法 ∀
114 果皮花青素含量测定
于 x !{ !|月分别采集不同类型油茶果实 ∀称取果皮 t ªo用盐酸甲醇k³v1sl定溶于 xs °容量瓶中 o暗
处静置 t{ ∗ uw «k以果皮变白为准l并定时振荡 o得到提取液 ∀以盐酸甲醇为空白液 o在 zxy≤型紫外分光光
度计 xvs ±°波长下测定提取液 ⁄值k陆国权等 ot||z¤~t||z¥~宋长铣 ot||| ~于泽源等 ot|||l ∀花青素含量
用色价表示 o计算公式为 Χ kΑ≅ tsl# Ωp t o式中 oΧ为色价值 o Α为吸光度值 o Ω为试样质量kªl ∀
115 苯丙氨酸解氨酶(ΠΑΛ)活性的测定
采用叶建仁kt||wl的方法进行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测定 ∀
u 结果与分析
211 不同品种油茶果实炭疽病发病率比较
对供试 w类 z个油茶品种调查结果表明 }在同一栽培措施和管理水平下 o不同类型的油茶在林间对油茶
炭疽病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抗病性 ∀攸县油茶林间自然发病率为 s o为高抗品种 ~舒城大红k Χqολειφερα √¤µq
Σηυχηενγ2δαηονγενσισl和徽州大红k Χqολειφερα √¤µqΗυιζηου2δαηονγενσισl等红果类油茶发病率平均在 t h以下 o
为抗病类型 ~舒城大青k Χqολειφερα √¤µqΣηυχηενγ2δαθινγενσισl !徽州大青k Χqολειτερα √¤µq Ηυιζηοα2∆αθινγενσισl等
青果类油茶平均发病率均在 ux h以上 o部分单株发病率在 {s h以上 o甚至达到 tss h o为高度感病类型 ~采自
舒城和岩寺的罗汉果品种属于杂色果类型 o其林间发病率介于红果类和青果类之间 o为中等抗病类型 ∀油茶
果实颜色与病害抗性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
212 不同油茶品种果皮还原糖及可溶性总糖含量比较
由表 t !u中的结果可以看出 }在 x ) |月份生长季节 o油茶果皮中的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呈递增趋
势 ∀果皮内还原糖含量与不同类型油茶发病率相关性不显著k Ρu s1uuv |l o但抗病性最强k发病率为 sl的
攸县油茶还原糖含量均值高达 x1yz h o是感病性最强的舒城大青品种的 y1vz倍 ∀从表 t中还可以看出 o采
自舒城的油茶品种 o无论是青果或其他类型的油茶品种 o还原糖均低于岩寺同类型的品种 o并且在 |x h的置
信区间上几乎均达到差异显著的水平k仅红果差异不够显著l ∀
表 1 油茶果皮中还原糖含量比较
Ταβ .1 Χοµ παρισον οφ χοντεντ οφ ρεδυχινγ συγαρ ιν πεελ οφ οιλτεα πλαντ φρυιτ
油茶类型
×¼³¨¶
品种
∂¤µ¬¨·¼
发病率
±¦¬§¨±¦¨
²©§¬¶¨¤¶¨Πh
还原糖 §¨∏¦¬±ª¶∏ª¤µΠh 差异显著性 ≥¬ª±¬©¬¦¤±·¯ √¨¨ ¯
sx p uw s{ p tz s| p u{ 平均 √¨ µ¤ª¨ x h t h
青果
µ¨ ±¨ ©µ∏¬·
舒城大青 Χqολειφερα
√¤µqΣηυχηενγ2δαθινγενσισ u{1|s s1zz s1{w t1sy s1{| ¤
徽州大青 Χqολειφερα
√¤µqΗυιζηου2δαθινγενσισ uy1zs s1{| t1t| t1wy t1t{ ¥
杂色果
²·¯¨©µ∏¬·
罗汉果k舒城l Χqολειφερα
√¤µqΛυοηανγυοενσισk≥«∏¦«¨ ±ªl tx1t| s1{v s1|z t1vu t1sw ¦
≤
罗汉果k岩寺l Χqολειφερα
√¤µqΛυοηανγυοενσισk≠¤±¶¬l tt1xs t1ss t1uv t1z| t1vw § ≤⁄
红果
§¨©µ∏¬·
舒城大红 Χqολειφερα
√¤µqΣηυχηενγ2δαηονγενσισ s1xv s1yx s1|w t1uy s1|x §¨ ⁄∞
徽州大红 Χqολειφερα
√¤µqΗυιζηου2δαηονγενσισ s1{x t1tu t1w{ t1|y t1xu ¨ ∞
深棕色果
⁄¤µ®¥µ²º±©µ∏¬·
攸县油茶
Χq ψυησιενενσισ s1ss x1uv x1{v x1|x x1yz © ƒ
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各类型油茶林间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k Ρu s1{yu |l o抗病的舒城大红 !徽州大红的
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比同一产地的感病青果类型高 uu1vv h和 uv1sv h o攸县油茶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比其他
y个品种平均高 t{1vs h ∀试验中还发现除攸县油茶外 oy个安徽的本土品种中 o采自舒城的 v个油茶果色类
型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也分别比来自岩寺的各类型的含量低 o但差异不显著k表 ul ∀
tst 第 y期 杨光道等 }油茶果皮花青素 !糖含量和 °活性与炭疽病的关系
表 2 油茶果皮中可溶性总糖含量比较
Ταβ .2 Χοµ παρισον οφ χοντεντ οφ τοταλσολυβλε συγαρ ιν πεελ οφ οιλτεα πλαντ φρυιτ
油茶果类型
×¼³¨¶
品种
∂¤µ¬¨·¼
发病率
±¦¬§¨±¦¨
²©§¬¶¨¤¶¨Πh
可溶性总糖 ײ·¤¯ ¶²¯∏¥¯¨¶∏ª¤µΠh 差异显著性 ≥¬ª±¬©¬¦¤±·¯ √¨¨ ¯
sx p uw s{ p tz s| p u{ 平均 √¨ µ¤ª¨ x h t h
青果
µ¨ ±¨ ©µ∏¬·
舒城大青 Χqολειφερα
√¤µqΣηυχηενγ2δαθινγενσισ u{1|s {1xy {1|{ |1t| {1|t ¤
徽州大青 Χqολειφερα
√¤µqΗυιζηου2δαθινγενσισ uy1zs |1sv |1t| |1uy |1ty ¤¥
杂色果
²·¯¨©µ∏¬·
罗汉果k舒城l Χqολειφερα
√¤µq Λυοηανγυοενσισk≥«∏¦«¨ ±ªl tx1t| | |1yz |1{ |1w| ¤¥
罗汉果k岩寺l Χqολειφερα
√¤µq Λυοηανγυοενσισk≠¤±¶¬l tt1xs ts1ty ts1x ts1zx ts1wz ¤¥
红果
§¨©µ∏¬·
舒城大红 Χqολειφερα
√¤µq Σηυχηενγ2δαηονγενσισ s1xv ts1vv tt1tv tt1uw ts1| ¤¥
徽州大红 Χqολειφερα
√¤µqΗυιζηου2δαηονγενσισ s1{x ts1{z tt tt1|w tt1uz ¤¥
深棕色果
⁄¤µ®¥µ²º±©µ∏¬·攸县油茶 Χq ψυησιενενσισ s1ss tu1tt tu1uv tu1vu tu1uu ¥
213 不同油茶品种果皮花青素含量比较
油茶果实生长初期kx月l至成熟前期k|月下l o果皮内花青素含量随果实生长发育呈递增趋势k表 vl o
各类型的花青素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o攸县油茶果皮内的花青素含量在果实生长初期即比感病的舒城大青 !
徽州大青分别高 tyz1s h和 tvz1y h o比舒城和岩寺杂色果类型的花青素含量分别高 z|1| h和 ttw1s h ∀以
各类型不同时期果皮中的花青素含量k Ξl和发病率k Ψl作一元回归分析 o结果表明k表 wl }油茶各果色类型
的发病率与不同生长期花青素含量k色价l的关系均呈一定的相关性 o各时期花青素均值与发病率的回归方
程系数为 s1y|x { ∀
表 3 果皮花青素含量比较
Ταβ .3 Χοµ παρισον οφ χοντεντ οφ αντηοχψανιδιν ιν πεελ οφ οιλτεα πλαντ
油茶果类型
×¼³¨¶²©©µ∏¬·
品种
∂¤µ¬¨·¼
发病率
±¦¬§¨±¦¨
²©§¬¶¨¤¶¨Πh
花青素含量 ≤²±·¨±·²©¤±·«²¦¼¤±¬§¬± 差异显著性 ≥¬ª±¬©¬¦¤±·¯ √¨¨ ¯
sx p uw s{ p tz s| p u{ 平均 √¨ µ¤ª¨ x h t h
青果
µ¨ ±¨ ©µ∏¬·
舒城大青 Χqολειφερα
√¤µqΣηυχηενγ2δαθινγενσισ u{1|s y1{ ts1z tt1| |1{ ¤
徽州大青 Χqολειφερα
√¤µqΗυιζηου2δαθινγενσισ uy1zs z1y tu1s tv1u ts1| ¥
杂色果
²·¯¨©µ∏¬·
罗汉果k舒城l Χqολειφερα
√¤µqΛυοηανγυοενσισk≥«∏¦«¨ ±ªl tx1t| {1x tw1u tw1w tu1w ¦ ≤
罗汉果k岩寺l Χqολειφερα
√¤µqΛυοηανγυοενσισk≠¤±¶¬l tt1xs {1t tu1| tx1v tu1t § ≤⁄
红果
§¨©µ∏¬·
舒城大红 Χqολειφερα
√¤µqΣηυχηενγ2δαηονγενσισ s1xv tt1x t{1s t|1z ty1w § ⁄
徽州大红 Χqολειφερα
√¤µqΗυιζηου2δαηονγενσισ s1{x tx1| us1v ux1x us1y § ⁄
深棕色果
⁄¤µ®¥µ²º±©µ∏¬·攸县油茶 Χq ψυησιενενσισ s tx1t u|1v vv1w ux1| § ⁄
表 4 回归分析表
Ταβ .4 Ρεγρεσσιον αναλψσισ
日期 ⁄¤·¨ 回归方程 ª¨µ¨¶¶¬²± ¨´ ∏¤·¬²± Ρu
sx p uw Ψ p s1uys t Ξ n tv1yss s1zwt {
s{ p tz Ψ p s1wt| z Ξ n ut1z{{ s1yvz u
s| p u{ Ψ p s1xty { Ξ n ux1uvx s1yys v
平均值 √¨ µ¤ª¨ Ψ p s1wst t Ξ n us1uuv s1y|x {
214 不同油茶品种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ΠΑΛ)活性
比较
不同品种果实中的 °活性k Ξl与炭疽病发病率
kΨl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k图 tl o一元回归方程为 }Ψ
p s1xw| | Ξ n zv1tut o相关系数为 s1{ss y ∀攸县油
茶 !红果油茶及杂色果类型的 °活性均值比舒城青
果 !岩寺青果等青果类型 k高感l分别高 w{1| h 和
uy1w h ∀其中高抗的攸县油茶 °活性高达 twu1x
ust 林 业 科 学 wv卷
#ªpt °¬±pt o比 °活性最低的舒城青果k{s1x #ªpt °¬±ptl高 zy1t h ∀
图 t 不同油茶类型果皮 °活性与抗病性关系
ƒ¬ªqt ¨¯¤·¬²±¶«¬³¥¨·º¨¨ ± §¬¶¨¤¶¨ µ¨¶¬¶·¤±¦¨ ¤±§
°¤¦·¬√¬·¼¬± ³¨ ¨¯¶²©√¤µ¬¨·¬¨¶²©²¬¯·¨¤ ³¯¤±·
215 花青素 !糖含量 !酶活性(ΠΑΛ)与抗
病性关系
u1x1t 花青素含量与糖含量 !°活性
关系 花青素含量与糖含量 !°酶活性
的一元回归结果表明k表 xl }油茶果皮花
青素含量与果皮中可溶性总糖含量 !°
活性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o相关系数分别
为 s1{{u {和 s1{zs u ~花青素与还原糖含
量的相关性较弱 oΡu s1yzs y ∀以果皮
花青素含量相关性较高的可溶性总糖含
量k Ξtl !°酶活性k Ξul与果皮花青素
含量kΨl作线性多元回归分析 o得回归方程 o Ψ p ux1zwy n u1xz{ Ξt n s1tvt Ξu o回归系数为 s1|xx ∀方差分
析结果 Φ s1ss{ Α s1sx o可知此回归方程有意义 ∀油茶果皮花青素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 !°酶活性
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o此结果与前人的研究苹果 !葡萄等的花青素含量时所得出的结论一致k赵宗方等 o
t||u ~t||w ~刘树文等 ot|||l ∀
表 5 油茶果皮花青素与果皮还原糖 !可溶性总糖 !ΠΑΛ活性的关系
Ταβ .5 Τηε ρελατιονσηιπ βετωεεν χοντεντ οφ αντηοχψανιδιν
ανδ συγαρ ανδ ΠΑΛ αχιϖιτψιν πεελ οφ οιλτεα πλαντ
项目 ·¨° 回归方程 ª¨µ¨¶¶¬²± ¨´ ∏¤·¬²± Ρu
花青素与还原糖含量
±·«²¦¼¤±¬§¬± ¤±§µ¨§∏¦¬±ª¶∏ª¤µ Ψ s quv{ w Ξ p t q{{v u s qyzs y
花青素与可溶性总糖含量
±·«²¦¼¤±¬§¬± ¤±§·²·¤¯ ¶∏ª¤µ Ψ t qt|v w Ξ p z qvx{ | s q{{u {
花青素与 °活性
±·«²¦¼¤±¬§¬± ¤±§°¤¦·¬√¬·¼ Ψ v qtyx t Ξ p yu qvyx s q{zs u
u1x1u 花青素 !糖含量 !酶活性k°l对病
害影响的回归分析 以果皮花青素含量
k Ξtl !可溶性总糖含量k Ξul和 °酶活性
k Ξvl与油茶林间发病率k Ψl作线性回归分
析 o得多元回归方程式为 }Ψ tvy1yuw n
t1vv| Ξt p ts1xs| Ξu p s1vu| Ξv o模型的回
归系数为 s1|xv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Φ
s1swy Α s1sx o回归方程有意义k方程中
花青素的偏回归系数大于 s o说明花青素 !
可溶性总糖和 °酶活性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 o花青素对发病率直接影响小于花青素通过可溶性总糖对发
病率的间接影响 o也就是说花青素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可溶性总糖发挥作用l ∀果皮红色是油茶抗炭疽病的外
在重要性状表现之一 o此回归方程可用于估测油茶品种对果实炭疽病的抗性水平 ∀
v 结论与讨论
果皮着色程度取决于果皮中花青素的积累量及分布状况 o遗传差异和外部环境条件不同影响果皮花青
素的积累 ∀花青素与糖苷相结合形成花青苷 o稳定地存在于细胞液泡中 ~花青素的合成必须有 °的触发 o
°既是诱导酶 o又是限速酶 o光能诱导其活性的提高k张夏萍等 oussu ~鞠志国 ot||tl ∀有研究表明富士苹
果k Μαλυσ πυµιλαl果皮花青素含量与果实还原糖 !可溶性总糖含量之间分别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 ∀苹果着
色期间 o随着 °活性增加 o花青素含量也增加 o着色前期 °活性基本上是直线增加 o后期较平稳 ∀花青
素含量与 °活性的关系 o在巨峰葡萄kςιτισϖινιφεραl中呈指数函数曲线相关 o在苹果中呈线性相关k赵宗方
等 ot||u ~t||w ~刘树文等 ot|||l ∀
油茶果皮中的花青素含量与油茶炭疽病抗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o抗病的红果油茶花青素含量显著高
于易感的青果油茶 ∀但在实地调查中发现 o果皮花青素的含量可能受基因型或外部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
的影响 o凡是管理粗放 !杂草丛生 !通风透光条件差或分布在北坡的油茶林 o果皮颜色普遍较浅 ∀即使是红果
类型油茶 o在这类生境下着色也较浅 o炭疽病发病率高于生长在南坡的红果油茶 ~这种现象与光照条件不良
对果皮中花青素的形成有关 o光照是花青素合成的必备前提 o北坡林荫下光照严重不足 o长期弱光条件下树
体光合作用较弱 o抑制了花青素的合成 o抗病菌侵染的能力减弱 ∀
在油茶果实生长的 x ) |月间 o果皮中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随着油茶果实成熟度的增加呈递增趋
vst 第 y期 杨光道等 }油茶果皮花青素 !糖含量和 °活性与炭疽病的关系
势 o与油茶抗病性表现为正相关关系 o即糖含量愈高 o对炭疽病的抗性愈强 ∀这一结论与前人对黄瓜霜霉病
的报道结果是一致的k骆桂芬等 ot||z ~石振亚 ot|{tl ∀在同一时期 o红果油茶果皮中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高
于青果类型 o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油茶炭疽病发病率呈显著的负相关 ~但还原糖含量与油茶发病率的相关性不
显著 ∀导致舒城油茶同类品种糖含量低于岩寺的原因可能有 u个方面 }一是舒城河棚油茶林周围的山较高 o
而样本又采自阴坡的茶园 o光照条件较差 ~而岩寺茶园地势平坦 o光照条件较好 ∀二是舒城位于长江以北 o岩
寺位于长江以南 o植物生长发育舒城迟于岩寺 ∀因而在同一时间采样分析时 o舒城油茶由于光照条件和发育
程度不及岩寺 o出现糖含量低于岩寺的现象 ∀
试验证明 }果皮花青素含量与 °酶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 o此结论与鞠志国kt||tl等在研究葡萄 !苹果
花青素时得出的结论一致k鞠志国 ot||t ~赵宗方等 ot||w ~刘树文 ot||| o¬·¨±²∏µot||y ~¤·¤²®¤ot|{vl ∀试验
没有对果皮中提取的这种花青素色素的物质组成作进一步分析测定 o因此花青素对病菌是否有直接抑制作
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o但可以肯定的是红果油茶具有高的可溶性总糖含量 !°酶活性水平 o而这两种因
素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
以上结果证明 }油茶果皮中的花青素含量与植株抗炭疽病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o因此在今后的油茶品种选
育中 o果皮中花青素含量可以作为鉴定油茶品种抗病性的参考指标之一 ∀
参 考 文 献
陈守常 o曾大鹏 qt|{|1 油茶病害及其防治 q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刘树文 o何 玲 o任玉华 qt|||1 葡萄果实中花青素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q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ovtkul }z| p {t
陆国权 o谢勤建 qt||z¤1 紫李皮色素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q果树科学 otwkvl }tyw p tyz
陆国权 o邱永军 o楼晓波 o等 qt||z¥1 紫心甘薯花青素提取技术研究 q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ouvktl }tsx p tsz
骆桂芬 o崔俊涛 o张 莉等 qt||z1 黄瓜叶片中糖和木质素含量与霜霉病诱导抗性的关系 q植物病理学报 ouzktl }yx p y|
鞠志国 qt||t1 花青苷合成与苹果果皮着色 q果树科学 o{kvl }tzy p t{s
石振亚 qt|{t1 黄瓜抗霜霉病研究 q湖北农学院学报 oykwl }ys p yw
宋长铣 qt|||1 花青素类色素的分析方法 q化工时刊 otvktl }us p uw
叶建仁 o黄素江 o李传道 o等 qt||w1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与抗松针褐斑病的关系 q林业科学 ovskxl }wvt p wvy
于泽源 o徐雅琴 o张英臣 qt|||1 色价法鉴定苹果抗寒力 q北方园艺 okyl }xw p xx
袁嗣令 o张能唐 o翁月霞 o等 qt|yv1 油茶炭疽病的研究 q植物保护学报 oukvl }uxv p uyt
张常青 qt||y1 普通油茶对炭疽病抗性的病理学研究 q林业科学研究 o|kwl }wvx p wv{
张宪政 o陈凤玉 o王荣富 qt||v1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 q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张夏萍 o吴少华 o张大生 qussu1 花青素与果实着色 q福建果树 otuskusl }uv p ux
赵宗方 o谢嘉宝 o吴桂法 o等 qt||u1 富士苹果果皮花青素发育的相关因素分析 q果树科学 o|kvl }tvw p tvz
赵宗方 o赵 勇 o吴桂法 qt||w1 果实花青素含量与 °活性关系的研究 q园艺学报 outkul }t|| p uss
周爱琴 o祝 军 o生兆江 o等 qt||z1 苹果花青素形成与 °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q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oukvl }|z p ||
¤·¤²®¤o∏¥² ≠ o≥∏ª¬∏µ¤ o ετ αλqot|{v1 ≤«¤±ª¨¶¬± 2³«¨ ±¼¯ ¤¯¤±¬±¨ ¤°°²±¬¤2¯ ¼¤¶¨ ¤¦·¬√¬·¼ ¤±§¤±·«²¦¼¤±¬±¶¼±·«¨¶¬¶§∏µ¬±ª¥¨µµ¼µ¬³¨ ±¬±ª²©·«µ¨¨ªµ¤³¨
¦∏¯·¬√¤µ¶q²∏µ±¤¯ ²©·«¨ ¤³¤±¨ ¶¨ ≥²¦¬¨·¼©²µ²µ·¬¦∏¯·∏µ¤¯ ≥¦¬¨±¦¨ oxukvl }uzv p uz|
¬·¨±²∏µ ⁄o ¯¬¤ • ∞o
²∏¨ ≥ ƒ o ετ αλqot||y1 °«¨ ±¼¯ ¤¯¤±¬±¨ ¤°°²±¬¤2¯ ¼¤¶¨k°l ¤¦·¬√¬·¼ ¤±§¬·¶µ¨ ¤¯·¬²±¶«¬³·²¤±·«²¦¼¤±¬± ¤±§©¯¤√²±²¬§¯¨ √¨¯¶¬± ¨º
¤¨¯¤±§2ªµ²º± ¤³³¯ ¶¨¦∏¯·¬√¤µ¶q°¨ µ¬¦¤± ≥²¦¬¨·¼©²µ²µ·¬¦∏¯·∏µ¤¯ ≥¦¬¨±¦¨ otutkvl }u{t p u{x
k责任编辑 朱乾坤l
wst 林 业 科 学 wv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