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Li-cor 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研究生长季节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叶面积指数(LAI)的时间动态,比较4种岷江冷杉林分LAI的差异性,分析LAI与海拔和坡向之间的关系,探讨林分尺度和小流域尺度上LAI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小流域LAI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明显,为单峰曲线,峰值(5.82±1.32)出现在8月中旬;4种岷江冷杉林LAI平均值为5.44±0.83,不同林分之间LAI差异极显著(p<0.001),LAI顺序为:藓类-箭竹-岷江冷杉林>草类-箭竹-岷江冷杉林>草类-杜鹃-岷江冷杉林>藓类-杜鹃-岷江冷杉林;随着海拔升高,LAI先增加,后减小,转折点出现在海拔3000m处,LAI(y)与海拔(x)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2.4086+0.0196x-0.0000033601x2(R2=0.9996,p<0.001,n=12);半阴坡LAI(5.51±0.91)比半阳坡(5.36±0.72)大,差异显著(p<0.05);林分尺度上的LAI变异系数(10.02%~12.22%)约是小流域尺度上的(19.79%~22.80%)1/2,随着海拔升高,其变化比较复杂,3800m处最大(23.09%),3500m处最小(7.64%),且半阴坡(16.58%)>半阳坡(13.44%)。
Field surveys have been conducted by using a Li-cor LAI-2000 plant canopy analyzer in a small sub-alpine dark coniferous forested catchment in 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ly to September,2005.This study is to quantify LAI of the four different fir stands composed mainly of Abies faxoniana and LAI seasonal patterns,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I and topographical factors in terms of altitude and aspects,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LAI at catchment scale and at stand scal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ngle peak curve of LAI seasonal change pattern occurred in sub-alpine dark coniferous forest during growing season,with the peak value of 5.82±1.32 in the middle ten days of August.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AI among the four stands(p<0.001),with the mean LAI value of 5.44±0.83.The highest LAI occurred in the moss,Fargesia nitida,Bashania fangiana and A.faxoniana stand,followed by the grass,F.nitida,B.fangiana and A.faxoniana stand and the grass,Rhododendron spp.and A.faxoniana stand,while the lowest LAI value was in the moss,Rhododendron spp.and A.faxoniana stand.With increasing altitude,LAI increased subtly at first,but then decreased continuously when the elevation exceeded 3 000 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I(y)and altitude(x)can be commendably expressed as the following regression equation:y=-22.408 6+0.019 6x-0.000 003 360 1x2(R2= 0.999 6,p<0.001,n=12).LAI at northeast-aspect was larger than that at southwest-aspect,with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AI between the two aspects(p<0.05).The coefficient of variability(CV)of LAI at catchment scale(19.79%~22.80%)was approximately twice larger as that at stand scale(10.02%~12.22%).At the different altitudinal gradients,the highest CV(23.09%)was at the elevation of 3 800 m,while the lowest(7.64%)was at 3 500 m.The CV at northeast-aspect(16.58%)was higher than that at southwest-aspect(13.44%).
全 文 :第 wv卷 第 {期
u s s z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 ≥∂ ∞ ≥≤∞
∂²¯1wv o²1{
∏ªqou s s z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
与空间变异特征 3
吕瑜良t ou 刘世荣t 孙鹏森t 张国斌t 张瑞蒲v
kt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 tsss|t ~ u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 wssztx ~
v1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林场 烟台 uywsssl
摘 要 } 应用 ¬2¦²µ2usss植物冠层分析仪 o研究生长季节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叶面积指数kl的时间动态 o
比较 w种岷江冷杉林分 的差异性 o分析 与海拔和坡向之间的关系 o探讨林分尺度和小流域尺度上 的空
间变异性 ∀结果表明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小流域 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明显 o为单峰曲线 o峰值kx1{u ? t1vul
出现在 {月中旬 ~w种岷江冷杉林 平均值为 x1ww ? s1{v o不同林分之间 差异极显著k π s1sstl o顺序
为 }藓类 p箭竹 p岷江冷杉林 草类 p箭竹 p岷江冷杉林 草类 p杜鹃 p岷江冷杉林 藓类 p杜鹃 p岷江冷杉
林 ~随着海拔升高 o先增加 o后减小 o转折点出现在海拔 v sss °处 ok ψl与海拔k ξl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ψ
p uu1ws{ y n s1st| yξ p s1sss ssv vys tξu k Ρu s1||| y o π s1sst o ν tul ~半阴坡 kx1xt ? s1|tl比半阳坡
kx1vy ? s1zul大 o差异显著k π s1sxl ~林分尺度上的 变异系数kts1su h ∗ tu1uu h l约是小流域尺度上的
kt|1z| h ∗ uu1{s h ltΠu o随着海拔升高 o其变化比较复杂 ov {ss °处最大kuv1s| h l ov xss °处最小kz1yw h l o且半
阴坡kty1x{ h l 半阳坡ktv1ww h l ∀
关键词 } 亚高山 ~暗针叶林 ~植被 ~叶面积指数 ~空间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 }≥zt{1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zls{ p ssst p sz
收稿日期 }ussy p ts p us ∀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kussu≤
tttxsw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kvswztv{vl和杰出青年基金项目kvstuxsvyl ∀
3 刘世荣为通讯作者 ∀
Σεασοναλ ανδ Σπατιαλ ς αριατιονσ οφ Λεαφ Αρεα Ινδεξ οφ Συβ2Αλπινε ∆αρκ
Χονιφερουσ Φορεστ δυρινγ Γροωινγ Σεασον ιν Ωεστερν Σιχηυαν
| ≠∏¯¬¤±ªtou ¬∏≥«¬µ²±ªt ≥∏± °¨ ±ª¶¨±t «¤±ª∏²¥¬±t «¤±ª ∏¬³∏v
kt1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Φορεστ Εχολογψo Ενϖιρονµεντ ανδ Προτεχτιον o Χηινεσε Αχαδεµψοφ Φορεστρψ Βειϕινγ tsss|t ~ u1 Σχηοολοφ Γεογραπηψ Σχιενχε o
Σουτηωεστ Υνιϖερσιτψ Χηονγθινγ wssztx ~ v1 Κυνψυσηαν Φορεστ Φιελδ o Ψανται o Σηανδονγ Προϖινχε Ψανται uywsssl
Αβστραχτ} ƒ¬¨ §¯¶∏µ√¨ ¼¶«¤√¨ ¥¨ ±¨ ¦²±§∏¦·¨§¥¼ ∏¶¬±ª¤¬2¦²µ2usss ³¯¤±·¦¤±²³¼ ¤±¤¯¼½¨ µ¬± ¤¶°¤¯¯¶∏¥2¤¯³¬±¨ §¤µ®
¦²±¬©¨µ²∏¶©²µ¨¶·¨§¦¤·¦«°¨ ±·¬± º¨ ¶·¨µ± ≥¬¦«∏¤± °µ²√¬±¦¨ §∏µ¬±ª·«¨ ³¨µ¬²§©µ²° ∏¯¼ ·² ≥¨ ³·¨°¥¨µoussx q ׫¬¶¶·∏§¼ ¬¶·²
∏´¤±·¬©¼ ²©·«¨ ©²∏µ§¬©©¨µ¨±·©¬µ¶·¤±§¶¦²°³²¶¨§ °¤¬±¯¼ ²© Αβιεσφαξονιανα ¤±§¶¨¤¶²±¤¯ ³¤·¨µ±¶o¤±§·² ¬¨³¯²µ¨ ·«¨
µ¨ ¤¯·¬²±¶«¬³¥¨·º¨ ±¨ ¤±§·²³²ªµ¤³«¬¦¤¯ ©¤¦·²µ¶¬± ·¨µ°¶²©¤¯·¬·∏§¨ ¤±§¤¶³¨¦·¶o¤±§¶³¤·¬¤¯ √¤µ¬¤¥¬¯¬·¼ ²©¤·¦¤·¦«°¨ ±·
¶¦¤¯¨¤±§¤·¶·¤±§¶¦¤¯¨q׫¨ µ¨¶∏¯·¶¶«²º¨ §·«¤·¶¬±ª¯¨³¨¤®¦∏µ√¨ ²©¶¨¤¶²±¤¯ ¦«¤±ª¨ ³¤·¨µ± ²¦¦∏µµ¨§¬±¶∏¥2¤¯³¬±¨ §¤µ®
¦²±¬©¨µ²∏¶©²µ¨¶·§∏µ¬±ªªµ²º¬±ª¶¨¤¶²±o º¬·«·«¨ ³¨¤® √¤¯∏¨ ²©x1{u ? t1vu ¬± ·«¨ °¬§§¯¨·¨± §¤¼¶²© ∏ª∏¶·q ׫¨µ¨ º¨ µ¨
¶¬ª±¬©¬¦¤±·§¬©©¨µ¨±¦¨¶¬± ¤°²±ª·«¨ ©²∏µ¶·¤±§¶k π s1sstl oº¬·«·«¨ °¨ ¤± √¤¯∏¨ ²©x1ww ? s1{v1׫¨ «¬ª«¨¶·
²¦¦∏µµ¨§¬±·«¨ °²¶¶o Φαργεσια νιτιδαo Βασηανια φανγιανα ¤±§ Αq φαξονιανα ¶·¤±§o©²¯ ²¯º¨ §¥¼·«¨ ªµ¤¶¶o Φq νιτιδαo Βq
φανγιανα ¤±§ Αqφαξονιανα¶·¤±§¤±§·«¨ ªµ¤¶¶o Ρηοδοδενδρον ¶³³q¤±§ Αqφαξονιανα¶·¤±§oº«¬¯¨ ·«¨ ²¯º¨ ¶·√¤¯∏¨ º¤¶
¬±·«¨ °²¶¶o Ρηοδοδενδρον ¶³³q¤±§ Αq φαξονιανα ¶·¤±§q •¬·«¬±¦µ¨¤¶¬±ª¤¯·¬·∏§¨ o¬±¦µ¨¤¶¨§¶∏¥·¯¼ ¤·©¬µ¶·o¥∏··«¨ ±
§¨¦µ¨¤¶¨§¦²±·¬±∏²∏¶¯¼ º«¨ ± ·«¨ ¨¯ √¨¤·¬²± ¬¨¦¨ §¨¨§v sss °q ׫¨ µ¨ ¤¯·¬²±¶«¬³ ¥¨·º¨ ±¨ k ψl ¤±§¤¯·¬·∏§¨ k ξl ¦¤± ¥¨
¦²°°¨ ±§¤¥¯¼ ¬¨³µ¨¶¶¨§¤¶·«¨ ©²¯ ²¯º¬±ªµ¨ªµ¨¶¶¬²± ¨´ ∏¤·¬²±}ψ p uu1ws{ y n s1st| yξ p s1sss ssv vys tξuk Ρu s1||| y o
π s1sst o ν tul q ¤·±²µ·«¨¤¶·2¤¶³¨¦·º¤¶ ¤¯µª¨µ·«¤±·«¤·¤·¶²∏·«º¨ ¶·2¤¶³¨¦·oº¬·«·«¨ ¶¬ª±¬©¬¦¤±·§¬©©¨µ¨±¦¨ ¬±
¥¨·º¨ ±¨·«¨ ·º²¤¶³¨¦·¶kπ s1sxl q׫¨ ¦²¨©©¬¦¬¨±·²©√¤µ¬¤¥¬¯¬·¼ k≤∂l ²©¤·¦¤·¦«°¨ ±·¶¦¤¯¨kt|1z| h ∗ uu1{s h l º¤¶
¤³³µ²¬¬°¤·¨¯¼·º¬¦¨ ¤¯µª¨µ¤¶·«¤·¤·¶·¤±§¶¦¤¯¨kts1su h ∗ tu1uu h l q ··«¨ §¬©©¨µ¨±·¤¯·¬·∏§¬±¤¯ ªµ¤§¬¨±·¶o·«¨ «¬ª«¨¶·≤∂
kuv1s| h l º¤¶¤··«¨ ¨¯ √¨¤·¬²±²©v {ss °oº«¬¯¨ ·«¨ ²¯º¨ ¶·kz1yw h l º¤¶¤·v xss °q׫¨ ≤∂ ¤·±²µ·«¨¤¶·2¤¶³¨¦·kty1x{ h l
º¤¶«¬ª«¨µ·«¤±·«¤·¤·¶²∏·«º¨ ¶·2¤¶³¨¦·ktv1ww h l q
Κεψ ωορδσ} ¶∏¥2¤¯³¬±¨ ~§¤µ®¦²±¬©¨µ²∏¶©²µ¨¶·~√¨ ª¨·¤·¬²±~~¶³¤·¬¤¯ √¤µ¬¤·¬²±
叶面积指数kl的定义有多种k¶±¨ µετ αλqoussvl o最近文献中使用最多的为/单位面积上叶片的倾斜
投影面积0k
¤µ¦¯¤¼ot||{l ∀ ≤«¨ ±等kt||ul将针叶林 定义为/单位面积上总针叶投影面积的一半0 o即投
影系数为 s1x ∀能够定量描述植被冠层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o反映冠层结构诸多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k≤«¨ ± ετ αλqot||zl o是植被系统的重要属性之一k¨¨ ετ αλqousswl o控制着植被生态系统中许多物理和生物
地球化学过程k如初级生产 !蒸腾作用 !能量交换 !碳与养分循环以及降雨截留等lk¶±¨ µετ αλqoussvl ∀因此
许多领域都将 作为一个研究植被相关过程的关键变量使用k¶±¨ µετ αλqoussv ~王希群等 oussxl o许多
气候模型和生态模型也把它作为主要的输入项k∏±±¬±ª ετ αλqot|{{ ~
²°¤±ot||v ~≥¨ ¯¯ µ¨¶ ετ αλqot||zl ∀
川西k包括四川省的凉山 !阿坝和甘孜 v个自治州l位于长江上游 o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和西北干旱草原
区向东南湿润森林区的过渡地带 o地形复杂 o山高坡陡 o河谷深切 o地震活跃 o岩体松散 o极易发生崩塌 o泥石
流灾害频繁k李承彪 ot||sl o是一个地理位置特殊 !自然环境复杂 !生态系统脆弱的典型区域k姚建等 o
usswl ∀亚高山暗针叶林是该区的主要植被类型 o多沿河曲与谷坡呈树枝状分布 o在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调
节气候 !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k李承彪 ot||s ~刘庆 oussu ~管中天 oussxl ∀目前 o关于川西亚
高山暗针叶林 的研究有些报道 o如 ∏²等kt||zl测定了贡嘎山不同海拔高度云冷杉林的最大 o|等
kussul 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南部植被 与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o李崇巍等kussxl利用 与归一化植被
指数k⁄∂l之间的关系 o反演了岷江上游主要植被类型的 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这些研究提供了该区宏
观尺度上主要植被类型的 o但对该区主要森林类型的亚高山暗针叶林 的季节变化 !空间分异和群落
类型变化的规律及机制的定量研究很少 ∀本文试图应用 ¬2¦²µ2usss植物冠层分析仪 o通过大量的实测
分析 o研究亚高山暗针叶林 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o以揭示 季节变化规律及其群落类型之间的
差异性 !随海拔和坡向变化的空间格局及 在林分尺度和小流域尺度上的变异性 o为确定川西亚高山
暗针叶林影响水文循环过程的植被结构特征参数 o建立植被生态过程与水文过程的耦合关系 o以及预测森林
植被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提供依据 ∀
t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四川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kvsβxtχwtδ otsuβx{χutδ ∞l ∀试验小流域距
离该站约 vss ° o面积约 t1ww ®°u o海拔 u z{s ∗ w s{s °∀属青藏高原气候区 o典型的亚热带内陆山地气候 ∀
tu月份气温最低 o平均为 p x1u ε oz月份最高 o平均为 tu1w ε o年均气温 w1v ε ∀夏季相对湿度较大 o为
{w1{ h o冬季较小 o为 zx1x h o年均湿度 z| h ∀年降水 {w{1| °° o集中于 y ) |月份 o占全年降水的 yw1ux h ∀
风向以北风及东北风为主 ∀年蒸发量 zzu1x °° o日照时数 t t{x1w «∀小流域的植被主要为岷江冷杉k Αβιεσ
φαξονιαναl原始林 o包括以下 w个林分类型 }藓类 p箭竹 p岷江冷杉林k°²¶¶2 Φαργεσια νιτιδα2Βασηανια φανγιανα2
Αqφαξονιανα¶·¤±§l !草类 p箭竹 p岷江冷杉林kªµ¤¶¶2 Φq νιτιδα2Β qφανγιανα2Αqφαξονιανα¶·¤±§l !藓类 p杜鹃 p
岷江冷杉林k°²¶¶2 Ρηοδοδενδρον ¶³³q2 Αqφαξονιανα¶·¤±§l和草类 p杜鹃 p岷江冷杉林kªµ¤¶¶2 Ρηοδοδενδρον ¶³³q2 Αq
φαξονιανα¶·¤±§lo代号依次为´!µ!¶ !·~其次为杜鹃k Ρηοδοδενδρον ¶³³ql灌丛 o代号为 ∂k表 tl∀
表 1 植被概况
Ταβ .1 Συρϖεψ οφ τηε ϖεγετατιον
林分类型
≥·¤±§·¼³¨
海拔
¯·¬·∏§¨Π°
坡向
¶³¨¦·
平均树高
¤¨±
«¨¬ª«·Π°
平均胸径
⁄
Π¦°
郁闭度
≤¤±²³¼
§¨±¶¬·¼
密度
⁄¨ ±¶¬·¼Π
k·µ¨ #¨«°pul
土壤类型
≥²¬¯·¼³¨
面积
µ¨¤Π«°u
´ u z{s ∗ v wss 半阴坡 ²µ·«¨¤¶· vs1s xu1w s1z uxs 棕色森林土
µ²º±©²µ¨¶·¶²¬¯ vw1v
µ u z{s ∗ v vss 半阳坡 ≥²∏·«º ¶¨· uy1s vy1v s1y vxs 棕色森林土
µ²º±©²µ¨¶·¶²¬¯ vs1|
¶ v vss ∗ v {ss 半阴坡 ²µ·«¨¤¶· uv1w v|1u s1y vss 灰化森林土 °²§½²¯¬½¨ §©²µ¨¶·¶²¬¯ vv1t
· v uss ∗ v zss 半阳坡 ≥²∏·«º ¶¨· t{1s ws1| s1x u{s 灰化森林土 °²§½²¯¬½¨ §©²µ¨¶·¶²¬¯ uz1{
∏ v zss ∗ w s{s 阴坡 ²µ·« u1x p s1u p 亚高山草甸土 ≥∏¥2¤¯³¬±¨ °¨ ¤§²º ¶²¬¯ tz1y
u 研究方法
211 样点布设与观测
用植物冠层分析仪k¬2¦²µ2usss °¯¤±·≤¤±²³¼ ±¤¯¼½¨ µl测定 ∀样点布设主要考虑植被和地形 u个
u 林 业 科 学 wv卷
因子 ∀植被包括小流域的全部 w个岷江冷杉林分和 t个杜鹃灌丛 o海拔范围为 u {ss ∗ v |ss ° o坡向分半阴
坡和半阳坡 ∀从小流域沟口到顶端 o沿两边坡面 o结合群落类型 o共 uy个样点 o其中藓类 p箭竹 p岷江冷杉
林 z个 o草类 p箭竹 p岷江冷杉林 y个 o藓类 p杜鹃 p岷江冷杉林和草类 p杜鹃 p岷江冷杉林各 x个 o杜鹃
灌丛 v个 ∀每个样点观测 v组数据 o每组数据测定 ts个值 o取其平均值 o每次共测得 z{组数据 ∀观测高
度距地面 t °∀观测时间为 ussx年 z ) |月份 o每月观测 u ∗ v次 o每次观测的样点位置相同 ∀
2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杜鹃灌丛 为冠层分析仪实测值 o冷杉林 按照下列公式k≤«¨ ±ot||yl计算 }
Λ kt p Αl Λ¨ Χ∞Π8 ∞ ∀
式中 }Λ为实际叶面积指数 ~ Α为树干等非树叶因素占总面积的比率 ~ Λ¨ 为有效叶面积指数 o可以由 2
usss直接测定 ~ Χ∞ 为不同针叶树种的针叶总面积与簇面积的比率 o对于阔叶树种 oΧ∞ 取值为 t o对针叶树
种 oΧ∞取值为 t1w k≤«¨ ±ot||yl ~ 8 i 是针叶聚集指数 o利用跟踪辐射与冠层结构测量仪k× ≤l对 w种冷杉
林分类型的测定值约为 s1|x o并且在不同林分类型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
测得的各群落类型 为该类型该次所有观测点的算术平均值 o小流域 为该 x种群落类型 的
面积加权平均值 ∀把测得的所有 数据按照观测时间 !群落类型 !海拔 !坡向进行分类统计 o对各类数据进
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o并对 w个岷江冷杉林分的 两两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及均值比较 ∀数值计算用 ∞÷≤∞
软件 o统计分析用 ≥°≥≥软件 ∀
v 结果与分析
311 生长季节小流域平均 ΛΑΙ的变化规律
研究期间 o小流域 随时间的变化为单峰曲线 o峰值出现在 {月中旬 o为 x1{u ? t1vu oz月初至 {月中
旬 约增加 ux h o{月中旬至 |月末约减小 ux h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oz ) |月 的差异极显著k π
s1sstlk图 tl ∀说明研究期间 o小流域 存在明显的时间动态变化 ∀
图 t 生长季节小流域 的时间动态
ƒ¬ªqt × °¨³²µ¤¯ §¼±¤°¬¦²©¬±·«¨ ¶°¤¯¯¦¤·¦«°¨ ±·
¬± ªµ²º¬±ª¶¨¤¶²±
图 u 生长季节不同岷江冷杉林分 的时间动态
ƒ¬ªqu × °¨³²µ¤¯ §¼±¤°¬¦¶²©©²µ§¬©©¨µ¨±·Αq
φαξονιανα¶·¤±§¶¬± ªµ²º¬±ª¶¨¤¶²±
312 不同岷江冷杉林分之间 ΛΑΙ的比较
小流域 w种岷江冷杉林分 的平均值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都是箭竹 p岷江冷杉林较大 o杜鹃 p岷江冷
杉林较小 o其中藓类 p箭竹 p岷江冷杉林最大 o相应为 y1sx os1zv{ x和 tu1uu h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o不同林
分之间 的差异极显著kπ s1sstlk表 ul ∀均值比较表明 ow种岷江冷杉林分 两两之间差异都极显著
kπ s1sstl o其中箭竹 p岷江冷杉林与杜鹃 p岷江冷杉林之间的差异性较大 o相关性较弱 ou种杜鹃 p岷江
冷杉林之间和 u种箭竹 p岷江冷杉林之间的差异性较小 o相关性较强k表 vl ∀说明分布在小流域不同海拔 !
不同坡向的岷江冷杉林间 差异较大 o灌木层优势种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
v 第 {期 吕瑜良等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与空间变异特征
表 2 不同岷江冷杉林分 ΛΑΙ的统计特征与方差分析
Ταβ .2 Στατιστιχσ ανδ ΑΝΟς Α οφ ΛΑΙ φορ διφφερεντ Α . φαξονιανα στανδσ
林分类型
≥·¤±§·¼³¨
样本数
≥¤°³¯¨±∏°¥¨µ
平均值
¤¨± √¤¯∏¨
最大值
¤¬¬°∏° √¤¯∏¨
最小值
¬±¬°∏° √¤¯∏¨ ≥⁄ ≤∂ §© Φ π
´ ty{ y1sx {1sv w1wx s1zw tu1uu h
µ tww x1zx z1uu w1wx s1yx tt1uz h v o twv1vu s1sst¶ tus w1zy x1|v v1xw s1xu ts1|| h xw{
· tus w1|s x1|w v1yy s1w| ts1su h
表 3 不同岷江冷杉林分之间 ΛΑΙ的相关性及差异性
Ταβ .3 Χορρελατιονσ ανδ διφφερενχεσ οφ ΛΑΙ αµονγ διφφερεντ
Α . φαξονιανα στανδσ
林分类型
≥·¤±§·¼³¨
相关性 ≤²µµ¨ ¤¯·¬²± 差异性 ⁄¬©©¨µ¨±¦¨
ρ π 样本数≥¤°³¯¨±∏°¥¨µ §© τ π
´ √¶ µ s1yxy s1sst tww twv y1{ws s1sst
´ √¶ ¶ s1vw| s1sst tus tt| t{1|ww s1sst
´ √¶ · s1wu| s1sst tus tt| t{1uu{ s1sst
µ √¶ ¶ s1wty s1sst tus tt| tz1|zx s1sst
µ √¶ · s1xwu s1sst tus tt| tz1{{{ s1sst
¶ √¶ · s1ztx s1sst tus tt| p v1{xs s1sst
w种岷江冷杉林分 的时间变化趋势
一致 o但变化幅度不同 ∀从 z月初到 {月中
旬 o的增加幅度为箭竹 p岷江冷杉林较
大 o杜鹃 p岷江冷杉林较小 o其中藓类 p箭竹
p岷江冷杉林最大 o草类 p杜鹃 p岷江冷杉
林最小 ~从 {月中旬到 |月末 o的减小幅
度为藓类 p杜鹃 p岷江冷杉林最大 o草类 p
杜鹃 p岷江冷杉林最小k图 ul ∀
313 小流域 ΛΑΙ随海拔的变化
生长季节 o随着海拔升高 o小流域 先
增大 o后减小 o转折点出现在 v sss °左右 o
图 v 生长季节小流域 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规律
ƒ¬ªqv ≤«¤±ª¨¶¬± º¬·«¤¶¦¨±§¬±ª¤¯·¬·∏§¨
¬±·«¨ ¦¤·¦«°¨ ±·¬± ªµ²º¬±ª¶¨¤¶²±
为 y1tz ? s1xv o减幅随海拔升高越来越大 ov |ss °处
最小 o为 u1y| ? s1tz ∀kψl与海拔k ξl之间的回归方
程为 } ψ p uu1ws{ y n s1st| yξ p s1sss ssv vys tξuk Ρu
s1||| y o π s1sst o ν tul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o不同海拔
之间的差异极显著kπ s1sstlk图 vl ∀说明海拔是
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 ∀
不同海拔 的时间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o与小流
域 的时间动态相同 ∀但是 o低海拔地区的曲线峰度比
高海拔大k图 wl ∀
不同海拔 的变异系数为 z1yw h ∗ uv1s| h ∀随着
海拔升高 o的变异性变化比较复杂 ∀总体上 o的变
异性在低海拔较小 o在高海拔较大 ∀其中 o海拔 v xss °最
小 o为 z1yw h o海拔 v {ss °最大 o为 uv1s| h k图 xl ∀
314 小流域不同坡向之间 ΛΑΙ的比较
研究期间 o小流域半阴坡 平均值kx1xtl比半阳坡kx1vyl稍大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o两者之间差异显
著kπ s1sxlk表 wl ∀说明坡向也是 的一个主要影响因子 ∀
表 4 不同坡向之间 ΛΑΙ的统计特征及方差分析
Ταβ .4 Στατιστιχσ ανδ ΑΝΟς Α ϖαριανχε αναλψσισ οφ ΛΑΙ βετωεεν διφφερεντ ασπεχτσ
坡向
≥¯ ²³¨ ¤¶³¨¦·
样本数
≥¤°³¯¨±∏°¥¨µ
平均值
¤¨± √¤¯∏¨
最大值
¤¬¬°∏° √¤¯∏¨
最小值
¬±¬°∏° √¤¯∏¨ ≥⁄ ≤∂ §© Φ π
半阳坡 ≥²∏·«º ¶¨· uyw x1vy z1uu v1yy s1zu tv1ww h t o w1w|| s1sx半阴坡 ²µ·«¨¤¶· u{{ x1xt {1sv v1xw s1|t ty1x{ h xxs
不同坡向 的时间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o与小流域的时间动态一致 o但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z月初 o
半阴坡比半阳坡低 o到 z月中旬 o前者逐渐超过后者 o{月中旬两者之间相差最大 o此后 o两者虽然都逐渐减
小 o但直到 |月底 o前者始终比后者大k图 yl ∀
w 结论与讨论
411 亚高山暗针叶林 ΛΑΙ的时间动态
虽然针叶林是常绿的 o但其 也存在季节变化k≤«¨ ±ot||yl ∀从卫星遥感影像上可以看到 o针叶林的
w 林 业 科 学 wv卷
图 w 生长季节小流域不同海拔高度 的时间动态
ƒ¬ªqw × °¨³²µ¤¯ §¼±¤°¬¦²©¤·§¬©©¨µ¨±·¤¯·¬·∏§¨¶¬±·«¨ ¶°¤¯¯¦¤·¦«°¨ ±·¬± ªµ²º¬±ª¶¨¤¶²±
图 x 生长季节小流域不同海拔高度 的变异系数
ƒ¬ªqx ≤²¨©©¬¦¬¨±·²©√¤µ¬¤¥¬¯¬·¼ k≤∂l ²©¤·§¬©©¨µ¨±·
¤¯·¬·∏§¨¶¬±·«¨ ¶°¤¯¯¦¤·¦«°¨ ±·¬± ªµ²º¬±ª¶¨¤¶²±
图 y 生长季节小流域不同坡向 的时间动态
ƒ¬ªqy × °¨³²µ¤¯ §¼±¤°¬¦²©¤·§¬©©¨µ¨±·¤¶³¨¦·¶
¬±·«¨ ¶°¤¯¯¦¤·¦«°¨ ±·¬± ªµ²º¬±ª¶¨¤¶²±
植被指数在夏季最大 o冬季最小k≤¬«¯¤µot||yl ∀ ≤«¨ ±kt||yl认为 o针叶林 的季节变化在 ux h ∗ vs h之
间 o依赖于针叶的平均寿命以及当年和前年针叶的数量 ∀∏²等kussul研究表明 o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控
于平均温度 !降水量和辐射的季节变化 ∀本研究结果表明 o生长季节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 的时间动态变
化比较明显 o为单峰曲线 o峰值在 {月中旬 ∀这与我国长白山温带山地云冷杉k Πιχεα ¶³³q和 Αβιε󶳳ql林 !
针阔混交林k∏² ετ αλqoussu ~周宇宇等 oussvl以及加拿大北部老龄黑杉k Πιχεα µαριαναl林kzx ∗ |s年生l
k≤«¨ ±ot||yl 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研究期间 o增加k从 z月初到 {月中旬l与减小k从 {月中旬到 |月
末l的幅度相当 o约为 ux h ∀这与 ≤«¨ ±kt||yl估计的年变化接近 ∀需要指出的是 o本研究中 的观测高度
为 t1s ° oux h的变化包括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变化 ∀ •¬µ·«等kusstl对热带雾林的研究表明 o存在明显的
垂直分布 o下层林冠的 较小 ox °以上林冠 占总 的 xs h以上 ∀亚高山暗针叶林冠层结构虽然没
x 第 {期 吕瑜良等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与空间变异特征
有热带林的复杂 o但岷江冷杉林原始林为复层异龄林 o林下灌木 !幼树生长良好 o对 的贡献较大 ∀对于川
西亚高山暗针叶林 的垂直分布和全年变化规律 o今后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观测研究 ∀
412 不同岷江冷杉林分之间 ΛΑΙ的差异性
植被 主要受物种组成 !结构 !立地条件 !微气象等许多因素的影响k¶±¨ µετ αλqoussv ~²±¦®«¨ µ¨¨ ετ
αλqousswl o也与叶片的数量 !分布角度及空间分布有关 ∀箭竹 p岷江冷杉林乔木层的平均高度 !平均胸径 !
林分郁闭度都比杜鹃 p岷江冷杉林大 o灌木层优势种前者为冷箭竹 o后者为杜鹃 o冷箭竹密度和盖度比杜鹃
的大 o前者林内比后者阴暗 o故前者 比后者的大 ∀分布在不同海拔 !不同坡向的岷江冷杉林 o由于林分的
组成 !结构 !生长状况及微气象条件等不同 o导致 差异极为显著 ∀箭竹 p岷江冷杉林与杜鹃 p岷江冷杉
林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灌木层的组成不同引起的 o箭竹 p岷江冷杉林之间 !杜鹃 p岷江冷杉林之间的差异主
要是由不同坡向微气象条件不同引起的 ∀相对而言 o由林分组成和结构不同引起的 的差异性比由微气
象条件不同引起的差异性要大 ∀
413 高山峡谷区地形对 ΛΑΙ的影响
关于 与海拔之间关系的研究报道并不多 ∀∏²等kussul在四川贡嘎山测定了不同海拔森林的最大
o但没有揭示出 与海拔之间的关系 ∀李崇巍等kussxl分析了岷江上游植被指数k⁄∂l与海拔之间的
关系 o海拔范围为 t xss ∗ v uss ° o⁄∂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 o由 与 ⁄∂正相关k Ρu s1{sz tl o可推断
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 o但对更高海拔范围没有进行研究 ∀本研究结果表明 o海拔是影响 的一个重要
因子 ∀在海拔 v sss °以下 o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 o与李崇巍等kussxl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海拔 v sss °
以上 o随海拔升高而减小 o且幅度越来越大 ∀研究表明 o在四川卧龙地区 o海拔每升高 tss ° o降雨量增加
v1w h左右 o蒸发量下降 u1{ h o气温下降 s1y ε o相对湿度增加 u1w h ∀随着海拔升高 o年均温度下降 o年降水
量增加 o水热条件逐渐好转 o植被生长越来越好 ~但随着海拔继续升高 o水热条件逐渐变差 o造成植被生长变
差k李景文 ot||wl ∀小流域下部为生长茂密的箭竹 p岷江冷杉林 o中部为生长较好的杜鹃 p岷江冷杉林 o上
部为生长稀疏的杜鹃灌丛 o符合这一规律 o可以解释 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规律 ∀但转折点在海拔 v sss °
处 o是否在这个高度试验小流域的暗针叶林生长状况最好 o调查资料没有显示出来 o已有的文献也没有说明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在海拔 v sss °处生长最好 ∀因此 o这个数据是否适合整个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 o尚须
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
本研究表明 o坡向也是影响 的主要地形因子 ∀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坡向的小气候差异很大 o导致不同
坡向上植被类型及其生长状况明显不同k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ot|{zl ∀半阴坡降水量 !相对湿度比半阳坡
大 o前者日照时数 !太阳辐射 !平均温度和蒸发量比后者小 ∀岷江冷杉喜阴耐湿 o在半阴坡生长比半阳坡好
k李承彪 ot||s ~刘庆 oussu ~管中天 oussxl o林分平均树高 !郁闭度半阴坡都比半阳坡大k表 tl o因而前者
比后者大 ∀生长季初期 o半阳坡林内光照比半阴坡充足 o温度高 o林下植物生长快 o比半阴坡大 o但进入
生长季中后期 o半阴坡植物生长逐渐赶上并超过半阳坡 o比半阳坡大 ∀
除海拔和坡向外 o坡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地形因子 ∀但本文没有分析其与 之间的关系 o是否不同坡度
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 o还有待研究 ∀
414 亚高山暗针叶林小流域 ΛΑΙ的变异性
本研究表明 o观测期间 o川西岷江冷杉林 的变异系数在林分尺度上为 ts1su h ∗ tu1uu h o在小流域
尺度上为 t|1z| h ∗ uu1{s h o前者约是后者的 tΠu ∀主要受植被 !地形 !气候等因子的影响k¶±¨ µετ αλqo
ussv ~²±¦®«¨ µ¨¨ ετ αλqousswl ∀在林分尺度上 o上述因子基本上相同 o故 的变异性较小 o但在流域尺度
上 o则存在一定的异质性 o故 的变异性较大 ∀ ¶±¨ µ等kussvl的研究表明 o全球跨越干旱 !半干旱 !温带 !
热带 !寒带以及人工生态系统的 tx个生物区系k¥¬²°¨ ¶l变化范围很大 o温带和热带常绿阔叶林变异系数
最小 o为 u h ∗ us h o草地 !灌丛及苔原最大 o为 zs h ∗ z{ h o寒温性常绿针叶林为 vs h ∗ ws h ∀川西岷江冷
杉林 的变异性在林分尺度上约是全球寒温性常绿针叶林的 tΠv ∀据此可以推断 o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 o
亚高山暗针叶林 的变异性增大 ∀ µ¤ª¤²等kussxl在亚马逊东部热带雨林的研究表明 o的变异系数在
s1ux «°u 上为 x1u h ∗ uv h o在 s1zx «°u 上为 t1{ h ∗ tu h o随着空间尺度增大 o的变异系数减小 ∀这个
结论似乎与本研究相反 o但并不矛盾 ∀本研究的结论是通过比较暗针叶林在林分ktx ∗ vx «°ul尺度 !小流域
kt1ww ®°ul尺度和全球尺度上 的变异性大小得出的 o而 µ¤ª¤²等kussxl的结论是通过比较 s1ux和 s1zx
y 林 业 科 学 wv卷
«°u 尺度上 的变异性大小得出的 ∀不难理解 o热带森林植物种类非常丰富 o面积越小 o植被的异质性越
大 o的变异性也越大 ∀而在亚高山暗针叶林和寒温性针叶林 o植物种类组成及结构相对较为简单 o在较
小的空间尺度上 o植被状况基本相同 o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 o植被才会表现出变异性 ∀本文没有研究亚高山
暗针叶林 t «°u 以下 的异质性随空间尺度的变化 o也未找到在大尺度上热带雨林 的变异性的数据 o
因而无法更好地比较亚高山暗针叶林 的变异性与热带雨林的异同 ∀
亚高山暗针叶林 的变异系数随着海拔升高变化比较复杂 ∀低海拔处变异系数较小 o高海拔处变异
系数较大 o海拔 v zss ∗ v {ss °变异系数最大 ∀不同坡向之间 o变异系数半阴坡比半阳坡大 o这主要与不同
坡向之间微气象条件的差异有关 ∀比较不同海拔与不同坡向的变异系数 o在低海拔 o不同坡向之间的变异系
数比不同海拔之间大 o但在高海拔 o则相反 ∀因此 o在低海拔测定暗针叶林 时 o坡向比海拔的影响大 o在
高海拔则相反 ∀
参 考 文 献
管中天 qussx1森林生态研究与应用 q成都 }四川科技出版社
李承彪 qt||s1四川森林生态研究 q成都 }四川科技出版社
李崇巍 o刘世荣 o孙鹏森 o等 qussx1 岷江上游植被冠层降水截留的空间模拟 q植物生态学报 ou|ktl }ys p yz
李景文 qt||w1森林生态学 q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刘 庆 qussu1亚高山针叶林生态学研究 q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王希群 o马履一 o贾忠奎 o等 qussx1 叶面积指数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q生态学杂志 ouwkxl }xvz p xwt
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qt|{z1 卧龙植被及资源植物 q成都 }四川科学出版社
姚 建 o丁 晶 o艾南山 qussw1 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评价 q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otvkwl }v{s p v{v
周宇宇 o唐世浩 o朱启疆 o等 qussv1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叶面积指数测量及其结果 q资源科学 oux kxl }v{ p wu
µ¤ª¤² ∞ ≥ o≥«¬°¤¥∏®∏µ² ≠ ∞o≥¤±·² ƒ ⁄
∞o ετ αλqussx q¤±§¶¦¤³¨ ³¤·¨µ± ¤±§¶³¤·¬¤¯ √¤µ¬¤¥¬¯¬·¼ ²©¯¨ ¤©¤µ¨¤¬±§¨¬¬± ∞¤¶·¨µ± °¤½²±¬¤qƒ²µ∞¦²¯²ª¼
¤±§ ¤±¤ª¨ °¨ ±·outt }uws p uxy
¶±¨ µ ° o≥¦∏µ¯²¦® o ¬¦®¨ qussv q ¯ ²¥¤¯ ¶¼·«¨¶¬¶²©¯¨ ¤©¤µ¨¤¬±§¨¬ ²¥¶¨µ√¤·¬²±}°³¯¬¦¤·¬²±¶©²µ ¦¨²¯²ª¬¦¤¯ ¤±§µ¨°²·¨ ¶¨±¶¬±ª¶·∏§¬¨¶q ¯²¥¨
∞¦²¯²ª¼ ¤±§
¬²ª¨²ªµ¤³«¼otu }t|t p usx
¤µ¦¯¤¼ qt||{ q≤²±√¨ µ¶¬²± ²©·²·¤¯ ¯¨ ¤©¤µ¨¤·²³µ²¨¦·¨§¯¨ ¤©¤µ¨¤¬± ²¯§ª¨³²¯¨³¬±¨ ¤±§⁄²∏ª¯¤¶2©¬µq×µ¨¨°«¼¶¬²¯²ª¼ ot{ }t{x p t|v
²°¤±
qt||v q°³²µ·¤±¦¨ ²©¯¨ ¤©¤µ¨¤¬±§¨¬¤±§©²µ¨¶··¼³¨ º«¨ ± ¶¨·¬°¤·¬±ª³«²·²¶¼±·«¨¶¬¶¬± ¥²µ¨¤¯ ©²µ¨¶·¶q °¨²·¨ ≥ ±¨¶¬±ª∞±√¬µ²±°¨ ±·owv }vsv p vtw
≤«¨ ± qt||y q ³·¬¦¤¯ ¼¯2¥¤¶¨§ ° ·¨«²§¶©²µ° ¤¨¶∏µ¬±ª¶¨¤¶²±¤¯ √¤µ¬¤·¬²±¬± ¯¨ ¤©¤µ¨¤¬±§¨¬²©¥²µ¨¤¯ ¦²±¬©¨µ©²µ¨¶·¶q ªµ¬¦∏¯·∏µ¨ ¤±§ƒ²µ¨¶· ·¨¨²µ²¯²ª¼o{s }
tvx p tvy
≤«¨ ± o
¯¤¦® × qt||u q ⁄¨©¬±¬±ª¯¨ ¤©2¤µ¨¤¬±§¨¬©²µ±²±2©¯¤·¯ ¤¨√¨ ¶q°¯¤±·≤¨¯¯ ∞±√¬µ²±° ±¨·otx }wut p wu|
≤«¨ ± o ¬¦«° o²º µ¨≥ × o ετ αλqt||z q¨¤©¤µ¨¤¬±§¨¬ ²©¥²µ¨¤¯ ©²µ¨¶·¶}׫¨ ²µ¼o·¨¦«±¬´∏¨¶o¤±§ ° ¤¨¶∏µ¨°¨ ±·¶q²∏µ±¤¯ ²© ¨ ²³«¼¶¬¦¤¯ ¶¨¨¤µ¦«o
tsu }u|wu| p u|wwv
≤¬«¯¤µqt||y q§¨ ±·¬©¬¦¤·¬²± ²©¦²±·¤°¬±¤·¨§³¬¬¨ ¶¯¬± ∂ ¦²°³²¶¬·¨¬°¤ª¨¶©²µ¶·∏§¬¨¶²© ¤¯±§¥¬²¶³«¨µ¨ q °¨²·¨ ≥ ±¨¶¬±ª∞±√¬µ²±°¨ ±·oxx }txv p tyu
²±¦®«¨ µ¨¨ oƒ¯ ¦¨® ≥ o¤¦®¤¨µ·¶o ετ αλqussw q √¨¬¨º ²© °¨ ·«²§¶©²µ¬± ¶¬·∏¯¨ ¤©¤µ¨¤¬±§¨¬ §¨·¨µ°¬±¤·¬²± °¤µ·q ׫¨ ²µ¬¨¶o¶¨±¶²µ¶¤±§ «¨ °¬¶³«¨µ¬¦¤¯
³«²·²ªµ¤³«¼q ªµ¬¦∏¯·∏µ¨ ¤±§ƒ²µ¨¶· ·¨¨²µ²¯²ª¼ otut }t| p vx
| o¬qussu q ¶¬°∏¯¤·¬²± ¶·∏§¼ ²©¤·°²¶³«¨µ¨2√ ª¨¨·¤·¬²± ¬±·¨µ¤¦·¬²± ²√¨ µ·«¨ ׬¥¨·¤± °¯ ¤·¨¤∏q³¤µ·} ¨·³µ¬°¤µ¼ ³µ²§∏¦·¬√¬·¼ ¤±§¯¨ ¤©¤µ¨¤¬±§¨¬q
≤«¬±¨ ¶¨ ²∏µ±¤¯ ²© ·°²¶³«¨µ¨ ≥¦¬¨±¦¨ ouy }uxx p uyu
¨¨≥ o≤²«¨ ± •
o¨±±¨ §¼ ∞o ετ αλqussw q¼³¨µ¶³¨¦·µ¤¯ √ µ¨¶∏¶°∏¯·¬¶³¨¦·µ¤¯ §¤·¤©²µ ¶¨·¬°¤·¬±ª¯¨ ¤©¤µ¨¤¬±§¨¬¬±©²∏µ§¬©©¨µ¨±·¥¬²°¨ ¶q °¨²·¨ ≥ ±¨¶¬±ª
∞±√¬µ²±°¨ ±·o|t }xs{ p xus
∏² × ÷ o¬ • o«¤² ≥ ⁄qt||z q⁄¬¶·µ¬¥∏·¬²± ³¤·¨µ±¶²©¯¨ ¤©¤µ¨¤¬±§¨¬©²µ°¤²µ¦²±¬©¨µ²∏¶©²µ¨¶··¼³¨¶¬± ≤«¬±¤q²∏µ±¤¯ ²© ≤«¬±¨ ¶¨ ¨ ²ªµ¤³«¼oz }yt p
zv
∏² × ÷ o ¨¬¯¶²± ° o׬¤± ± o ετ αλqussu q °²§¨¯©²µ¶¨¤¶²±¤¯¬·¼ ¤±§§¬¶·µ¬¥∏·¬²± ²©¯¨ ¤©¤µ¨¤¬±§¨¬ ²©©²µ¨¶·¶¤±§¬·¶¤³³¯¬¦¤·¬²±·² ≤«¬±¤q²∏µ±¤¯ ²©
∂ ª¨¨·¤·¬²± ≥¦¬¨±¦¨ otv }{tz p {vs
∏±±¬±ª≥ • o≤²∏ª«¯¤± ≤ qt|{{ q ª¨ ±¨ µ¤¯ °²§¨¯ ²©©²µ¨¶·¨ ¦²¶¼¶·¨° ³µ²¦¨¶¶¨¶©²µµ¨ª¬²±¤¯ ¤³³¯¬¦¤·¬²±¶qq ¼§µ²¯²ª¬¦¥¤¯¤±¦¨ o¦¤±²³¼ ª¤¶ ¬¨¦«¤±ª¨ ¤±§
³µ¬°¤µ¼ ³µ²§∏¦·¬²± ³µ²¦¨¶¶¨¶q∞¦²¯²ª¬¦¤¯ ²§¨¯¯¬±ªowu }tux p txw
≥¨¯¯¨µ¶° o⁄¬¦®¬±¶²± ∞o ¤±§¤¯¯ ⁄ o ετ αλqt||z q ²§¨ ¬¯±ª·«¨ ¬¨¦«¤±ª¨¶²© ±¨¨ µª¼oº¤·¨µ¤±§¦¤µ¥²± ¥¨·º¨¨ ± ¦²±·¬±¨ ±·¶¤±§·«¨ ¤·°²¶³«¨µ¨ q≥¦¬¨±¦¨ o
uzx }xsu p xs|
•¬µ·« o • ¥¨¨µ
o ¼¨ ¯ qusst q≥³¤·¬¤¯ ¤±§·¨°³²µ¤¯ √¤µ¬¤¥¬¯¬·¼ ²©¦¤±²³¼ ¶·µ∏¦·∏µ¨ ¬± ¤·µ²³¬¦°²¬¶·©²µ¨¶·q¦·¤ ¦¨²¯²ª¬¦¤ouu }t p ts
k责任编辑 于静娴l
z 第 {期 吕瑜良等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与空间变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