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3 卷 第 4 期
V o l
.
3 N o
.
4
草 地 学 报
AC T A A G R E S T IA S IN ICA
1 9 9 5 年
1 9 9 5
XlJ 割对白三叶叶组织转化的影响
樊奋成 王 培 韩建国
(北京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 北京 1 0 0 0 9 4 )
摘要 :运用组织转化的理论与方法 , 对白三叶在不同xlJ 割频度和留茬高度下的叶粗生长率 、
枯死率、净生产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 结果表明 , 白三叶叶组织粗生长率以 L 区 (42 天 x
1 0
.
o em )和 H 区 (25 天 x lo . oc m )最高 , 分别为 ls . 1 9k g / ha · d 和 1 5 . 9 3 kg / h a · d ;枯死率也以 L
区最高 , 为 9 . g zk g / ha · d ;而净生产率则以 B 区 (1 4 天 x s . o e m )处理最高 , 为 1 1 . o lkg / h a · d 。
关锐词 : 采摘 ; 组织转化 ; 粗生长率 ; 枯死率 ; 净生产率
1 前言
组织转化 (Ti s ue tur no ve r )理论在多年生黑麦草生产与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樊奋
成 , 1 9 9 3 ;樊奋成等 , 1 9 5 ) , 但白三叶 (T 找几枷m re 加 n s )的研究资料还不多 , 研究方法与手段
也 不 完善 。 K in g 等 (1 9 7 5 ) 的研 究表 明 , 采摘对 白三 叶 叶子 “发育率 ” (R a t e o f le a f
de ve lo p m en t) 没有影响 ,严重采摘可使白三叶植株的每个器官缩小 、再生速度减小 , 轻度摘
除 (只摘除老叶 )对茎节的形成率 、茎节总数和最终节间长度没有影响 , 但可影响叶柄和叶片
的生长 , 使叶柄和叶片变小 , 每单位甸甸茎长度上的生物量减少 。 延长采摘间隔能够增加单
位面积甸甸茎上的叶柄长度 、叶片重量 、叶子数量和茎总长度 (w ilm an 和 A si eg bu , 1 9 8 2 ) 。 L ‘
H ul Uier (1 9 8 7 )以奶牛放牧多年生黑麦草 / 白三叶草地的研究结果表 明 , 采摘频度高 (放牧周
期为 12 天和定牧)的草群与采摘频度低 (30 天放牧周期 )的草群相 比 , 白三叶的比重大 , 枯
死物比重小 , 但整个草群的净生产率低 。
2 材料与方法
2. 1 试验区 自然条件
试验区位于湘桂交界的湖南省邵阳地区城步苗族自治县南山牧场 , 地处北纬 2 6 0 21 ’ , 东
经 1 O9 O 5 6’。 在我国气候区划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的山地 , 冬季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较
为寒冷 , 但时间不长 , 夏季受太平洋高压和南海高压的交替控制 , 因此雨量较大 , 全年平均降
水量为 1 8 0 0 m m , 4 ~ 6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50 %以上 ;年平均气温 n ℃ , 极端最高气温 27 ℃ ,
无霜期 18 0 天 , 全年日照数 9 0 小时 。 土壤为山地黄棕壤 。
2
.
2 试验区人工草地
试验区位于南山牧场深冲河 1 9 8 3 年建植的混播人工草地 。 由于混播草种生物学及生态
学特性的不同 , 耐牧性及持久性的差异 , 加之管理不善 , 过重利用 , 试验地人工草地的植物成
分主要为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五汉iu m 介介n ne ) , 其中白三叶品种以 N ew Ze a la nd 为主 ,
v ie t o r ia n
、
Ir ig a tio n 所占比例较少 , 多年生黑麦草品种以 N u i为主 , V ie to r ia n 极为稀少 , 其它
人工种植的草种基本从草群中消失 (如鸭茅 刀“t刃台 9 2溯蒯‘ 、红三叶 T . 产招‘nse 、地三叶
3 1 2 草 地 学 报 1 9 9 5 年
T
.
:
ubt ~ ~
m )
。 野生杂草大量侵入 , 主要有夏枯草 (尸八记刀汉Z“ as 访ic a) 、水寥 (尸of yg on u m
勺d ro P护er ) 、酸模 (R u me x ac et os a) 、火绒草 (Le on to P耐 iu m ja POn ic u m ) 、长叶车前 (尸la nt a go
la , 况
口£口 ) 、绒毛草 (月况‘u : la n a t u : )等 。
2
.
3 样地选择 :
选择地形变化较小 , 土壤肥力均匀 , 生长发育较为一致的 白三叶 /多年生黑麦草为主的
山地草场为试验地 。
2
.
4 又,1割处理
对白三叶的刘割处理分别为XlJ 割 间隔 14 天 、 28 天和 42 天三个水平 , 留茬高度分别为
2
.
sc m
、
5
.
oc m
、
7
.
sc m 和 10 . oc m 四个水平 , XlJ 割间隔 x 留荐高度共 12 个处理 , 随机区组 , 两
次重复 , 24 个小区 , 小区面积为 20 m 2 (4 又 sm ) 。
该 12 个处理组合如下 :
1 4 天 (Da ys ) x 2 . sem (A ) 2 8 天 (D a ys ) 又 2 . sem (E ) 4 2 天 (D a ys ) X 2 . se m (I)
1 4 天 (Da ys )又 5 . o em (B ) 2 8 天 (D a y s ) x 5 . o em (F ) 4 2 天 (D a y s ) X 5 . oe m (J)
1 4 天 (Da y s ) X 7 . sem (C ) 2 8 天 (D a y s ) X 7 . sem (G ) 4 2 天 (D a ys ) X 7 . se m (K )
1 4 天 (D a ys ) X 1 0 . oem (D ) 2 8 天 (D a y s ) X 1 0 . o e m (H ) 4 2 天 (D a y s ) X lo . oe m (L )
2
.
5 叶组织转化的测定
在小区内等距离划两条线 , 每条线上分别用塑料标签标记 巧 个甸甸茎 , 每个标记甸旬
茎之间的距离为 30 c m , 每处理共测定 60 个甸甸茎 。 每 14 天测定一次白三叶的叶柄长度 、枯
死叶数 (80 %的叶片枯黄 即为枯死叶) 、甸甸茎长度和活叶数量 。
每月取 60 个白三叶叶子 , 分别测定长度与重量 (干重 )的关系 , 建立工作曲线 , 以此来换
算生长与枯死量 。
白三叶的密度表示 (即单位面积 内葡甸茎总长度 )与测定方法采用了 G ra nt 等人 (1 9 8 3)
酬“‘件 即” ‘卜 , 卿” ’秘 ‘介甲的尹气芬‘’贮 ““ 胜甸旬枷招~
产
r
产
f
「 _ 丁 二
}
“l }
第 4 期 樊奋成等 : XlJ 割对白三叶叶组织转化的影响 3 1 3
也较高 , 因而甸甸茎生长快 。
由此可知 , XlJ 割对白三叶密度在月际间和不同强度中的变化较小 , 反映出白三叶对采摘
的适应性较强 , 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节形态和结构的变化以适应不同强度下的利用 , 使其在
草群中保持相对稳定 。Bi rc ha m 和 H记g so n( 1 9 8 4) 的研究表明 ,在多年生黑麦草/ 白三叶的混
播草地上 , 不同采摘强度下 , 白三叶的密度 (以单位面积上生长点表示 )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A n
e
Ra ng el y (1 9 8 8) 的研究也得出相近的结果 , 这些研究都表明了白三叶有着很强的补偿
功能 。
表 1 不同刘割处理白三叶密度(匆甸茎长度)的月际变化(c m / m Z )
T a ble 1 Dy
n am ies o f the d e n sities (stot o n le n g th ) fo r w h ite e lo v e r in d iffe re n t eu t tin g tr ea t m e n ts (e m / m
Z )
测定 日期
M
e a
su
rin g d at e
处理 T re a tm e n t
~ - - - - - - - - - - - 一- - 一
A 只 广 n F F G H I J K L
1 9 9 2
.
5
.
1 5 1 9 6 9 a 1 9 5 1b 1 2 25b 1 2 3 6b 1 2 3 6b 1 2 9 8b 9 5 8b 1 7 3 6 a
1 9 9 2
.
6
.
1 5 2 5 3 8 a 3 5已3 a 23 7 4 a b 23 3 2 a b 2 7 63 a 2 7 9 8 a 1 8 5 6 a b 2 0 0 3 a
1 9 9 2
.
7
.
1 5 2 2 6 5 a 2 5 7 6 a b 2 4 7 1 a b 3 2 7 3 a 1 2 5 1 a b 1 6 9 0 b 1 9 2 5 a b 2 0 7 5 a
1 9 9 2
.
8
.
1 5 1 7 0 5 a 2 6 7 2a b 2 6 6 2a 3 3 3 5 a 1 7 5 1b 1 7 1 2b 2 4 6 7 a 2 2 7 0 a
1 9 9 2
.
9
.
15 2 1 5 2 a 2 5 6 5a b 30 4 5a 33 3 8 a 2 3 3 3 a 2 8 4 9ba 2 6 8 0 a 2 6 2 6a
1 9 9 2
.
1 0
.
1 5 1 6 7 1 a 25 4 2a b 32 5 4 a 3 3 3 8 a 3 1 6 3 a 2 9 6 9 a 2 7 6 8a 2 6 8 3a
Se 3 9 8 3 3 2 4 1 0 5 7 2 3 4 0 3 4 4 3 9 4 3 7 2
2 0 9 6 a
,
1 7 1 4b 1 6 9 0 b 2 7 9 7 a
2 7 5 8 a 24 6 5 a 3 4 2 8a 35 7 0
a
2 9 4 4 a 2 4 8 2 a 2 9 9 6 a 3 3 7 5 a
2 9 4 5 a 2 4 8 4 a 2 8 5 0 a 3 5 7 1 a
3 0 0 8 a 2 8 2 7 a 3 2 4 4 a 2 7 6 0 a
3 22 3 a 2 8 7 5 a 3 6 7 2 a 2 4 3 4 a
3 8 4 3 7 6 4 3 8 4 7 8
a , b
, e , d一P< 0 . 0 5
3
.
2 不 同刘刻处理 白三叶叶组 织的转化
3
.
2
.
1 不同XlJ 割处理白三叶叶组织的粗生长率 、枯死率和净生产率 气温和降雨是影响白
三叶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 生长发育阶段也影响着 白三叶叶组织的生长与枯死 , 其叶组织
生长为单峰状态 。白三叶对采摘的耐受能力很强 , 它通过改变自身的形态结构适应不同的采
摘强度 。 强度 xlJ 割时 , 叶柄缩短 , 叶片变小 ,甸甸茎的主生长点的顶端优势降低 , 部分侧生长
点形成分枝 , 同时 ,甸甸茎的节间变短 , 甸甸茎 自身变绿 , 具有一定的同化能力 。因此 , 白三叶
的耐牧性 、持久性都很强 。
在 12 个处理中 , 白三叶叶组织粗生长率以 L 区和 H 区最高 , 分别为 18 . 1 9k g / ha · d 和
15
.
9 3k g / h a
·
d
, 叶组织的枯死率仍以 L 区最高 , 为 9 . 9 1k g / ha · d ,其次是 H 区 , 为 5 . 6 Ik g /
ha
·
d
, 而 A 区的枯死率最低 , 为 0 . 72k g / h a · d( 表 2 ) 。
白三叶叶组织净生产率的方差分析结果表 明 , G 区和 K 区最小 , 分别为 5 . 54 k g / ha · d
和 6 . 5 8 k g / ha · d , 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 其中 G 区和 I 区之间差异显著(P < 0 . 0 5 ) , 与其余
的处理 (区 )之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 (P < 0 . 01 ) , 而 K 区与 I、F 、 L 、E 、C 和 J 区之 间均无显著
性差异 , 与 A 区呈显著差异 (P < 0 . 0 5 ) , 与 D 、H 和 B 区之间都达到极显著差异 (P < 0 . 0 1 ) 。
B
、
H
、
D 和 A 区最高 , 分别为 1 1 . o lkg / ha · d 、 2 0 . 3 2 kg / h a · d 、 1 0 . 2 3 kg / ha · d 和 9 . 4 ok g / h a
·
d
, 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 。 总的来看 , 12 个处理中大部分处理的叶组织净生产率的差异不
大 (表 2 ) 。
本试验区的白三叶叶组织粗生长率 、枯死率和净生产率均较低 , 一方面是由于 白三叶在
草群中的参与度低 , 另一方面白三叶的叶组织生长速度低于多年生黑麦草 , 在草群中处下
层 。 一般 , 白三叶的留茬高 x XI] 割间隔长的处理 , 生长速度较快 , 但枯死量也必然增多 。 而 留
3 14 草 地 学 报 19 95 年
茬低 x XIJ 割间隔短的处理 , 生长速度慢 , 但枯死量也相应地少 。因此 , 净生产率之间的差异不
大 。 但如果留茬过低 , 加之刘割间隔过短 , 会大大地降低 白三叶叶组织的生长率 。 过高的留
茬与过长的刘割间隔 , 使得混播草地白三叶在草群中处于抑制状态 , 因为多年生黑麦草的植
株高大 , 占据上层优势 。
表 2 不同刘割处理白三叶叶组织的粗生长率 、枯死率和净生产率 (k g / ha · d)
T a b le 2 T he g r o ss g r o w th r a te
, s e n e sc e n c e r a te a n d n et p rod
u e tio n r a te o f le a f tiss u e fo r
w h ite e lo v e r in differ e n t c u ttin g tr e at m en ts (k g / h
a
/d
a y )
处 理
T r e a tm e n t
粗生长率
G r o ss tiss u e g r o w th r a te
枯死率
Se n e se en e e r a te
净生产率
N e t Pr od u
etio n r a te
1 1
.
0 1 a
1 0
.
3 2 a b
1 0
.
2 3a b
9
.
4 0 a b
8
.
7 3b
8
.
5 5 b
8
.
4 8b
8
.
2 8b
8
.
2 3b
7
.
8 1b
6
.
5 8 be
乙乙 夕丈 LU a ys 少入 丫. 匕em L行 ) I U . U艺b 4 . 4 8 e 5 . 5 4 e
Se 0
.
7 4 0
.
3 7 0
.
5 9
a , b
, e , d
, e , f
,
g 一 P < 0 . 0 5
3
.
2
.
2 不同XlJ 割高度对白三叶叶组织转化的影响 四个刘割高度处理中 , 每一个XlJ 割高度
又包含有三个频度水平 , 如 2 . sc m XIJ 割高度又包含有 1 4 、 28 和 42 天三个水平 , 即三个组合
为 2 . sc m X 14 天 , 2 . sc m x 28 天和 2 , sc m x 42 天 , 其它留茬高度也具有相同的XlJ 割频度 。 由
表 3 可知 , 白三叶叶组织粗生长率以 10 . oc m 留茬最高 , 为 13 . 9 8k g / ha · d , 其次为 5 . oc m 留
茬 , 为 1 1 . 6 7k g / h a · d , 2 . 5 和 7 . sem 最低 (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 , 分别为 1 0 . Zo kg / ha · d
和 1 0 . 5 2 k g / ha · d 。叶组织的枯死率仍以 1 0 . oe m 留茬最高 , 为 5 . 7 6 k g / ha · d , 其次为 7 . sem
留茬 , 为 3 . 63 kg / ha · d , 2 . sc m 留茬的叶组织枯死率最低 ,仅为 1 . 6 0k g / ha · d 。很明显 , 白三
叶叶组织的枯死率随着留茬高度的增长而加大 。
不同留茬高度叶组织净生产率统计分析结果为 : 7 . sc m 留茬高度叶组织净生产率最低 ,
为 6 . 89 k g / h a · d , 与其他三个留茬高度叶组织净生产率之间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 <
。. 01 ) 。 10 . oc m 留茬与 2 . sc m 留茬之间的叶组织净生产率无显著差异 , 与 5 . oc m 留茬的差
异呈显著水平 (P < 0 . 0 5 ) , 而 2 . sc m 留茬和 5 . oc m 留茬之间的叶组织净生产率无显著差异 ,
因此 , 5 . oc m 留茬的叶组织净生产率最高 (表 3 ) 。
10
.
oc m 留茬的草丛 , 白三叶的大多数叶子未被XlJ 割 , 叶面积指数大 , 光能截获率高 , 生
长速度快 , 粗生长率最高 , 成熟叶子的 比例大 , 枯死量最大 。 2 . sc m 留茬使得白三叶植株上一
部分幼叶被XlJ 割掉 , 但在不断的刘割 中 , 白三叶在强度XlJ 割时改变 自身的形态结构 , 免遭XlJ
割 , 即叶柄缩短 , 叶片变小等 , 但由于幼 叶多 , 对光能的同化效率高 , 因此粗生长率仍然较
第 4 期 樊奋成等 : 刘割对白三叶叶组织转化的影响 3 1 5
高 , 而枯死率却较低 。 5 . oc m 留茬较为合适 , 大多数成熟叶子被割除 , 而对幼叶的伤害较小 ,
因而粗生长率较高 , 枯死率却较低 。 7 . sc m 留茬低于 5 . oc m 留茬的粗生长率的原因可能与
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在此留茬高度上竞争 、残留叶柄枯死过程中呼吸消耗多有关 , 详细的
机理需进一步研究 。
表 3 不同留茬高度下的白三叶叶组织粗生长率 、枯死率和净生产率 (kg / ha · d)
T a be l 3 T h e g r o s s g r o wt h
r a te , s e n e s e e n e e r a te a n d n et p rod
u etio n r a te o f le a f
tis su e fo r w h ite e lo v e r in d iffer e n t e u ttin g h e ig h ts (k g / h
a
/ d
a y )
处 理 粗生长率 枯死率 净生产率
T r ea tm en ts G r o ss tissu e g r o w th r a te Se
n e sc en e e r a te N e t p rod
u e tio n r a te
5
.
oe m (包括 B 、F 、J 区 ) 1 1 . 6 7b 2 . 3 2 c 9 . 3 5a
2
.
se m (包括 A 、 E 、 I 区 ) 1 0 . 2 0 。 1 . 6 0 d 8 . 6 0a
1 0
.
o e m (包括 D 、 H 、L 区 ) 1 3 . 9 8 a 5 . 7 6 a 8 . 2 2 a b
7
.
se m (包括 C 、G 、K 区 ) 1 0 . 5 2。 3 . 6 3b 6 . 8 9e
S e 0
.
3 5 0
.
4 0 0
.
3 2
a , b
, e , d 一 P ( 0 . 0 5
3
.
2
.
3 不同x」割间隔对 白三叶叶组织转化的影响 如前所述 , XlJ 割间隔为 1 4 、 28 、 42 天三
个处理 , 每个处理又包含有 4 个 XlJ 割高度 (2 . 5 、 5 . 0 、 7 . 5 和 1 0 . oc m ) , 由表 4 可知 , 不同刘割
间隔之间的粗生长率以 42 天最高 , 为 12 . 7 8 k g / ha · d , 28 天和 14 天之间无显著差异 , 分别
为 1 1 . 6 7k g / h a · d 和 1 1 . 9 1 kg / ha · d 。 枯死率随着犬d割间隔的时间加长而增大 。 14 、 2 8 和 4 2
天 XIJ割间隔的枯死率分别为 2 . Zsk g / h a · d 、 3 . so kg / ha · d 和 5 . 0 2 kg / ha · d 。
不同XlJ 割处理间隔的净生产率在 28 天和 42 天刘割间隔之间无显著差异 。 14 天刘割间
隔的净生产率最高 , 与 42 天和 28 天 XlJ 割间隔的净生产率相比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 (P < 0.
0 1 )
。
XlJ 割间隔长 , 有利于白三叶叶组织的粗生长 (42 天 ) , 同时枯死量也随着x d割 间隔的延
长而增高 , 因此 , 净生产率未必高 , XlJ 割间隔短 , 粗生长率较低 , 但枯死率也低 , 净生产率却未
必低 。本试验的三个刘割间隔处理中反映出 , 42 天和 28 天的刘割间隔的净生产率要小于 14
天的净生产率 。 由此可见 ,从XlJ 割间隔来看 , 14 天最佳 。
表 4 不同刘割间隔下的白三叶叶组织粗生长率 、枯死率和净生产率 (k g /h a · d)
T ab le 4 T h e g r o ss g r o w th r a te
, se n e se en e e r a te an d n e t p r o d u e tio n r a te o f le a f tissu e fo r w h ite
e lo v e r in diffe re n t e u t tin g fr e q u e n e ie s (k g / h
a
/ d
a y )
处 理
T r e a tm e n ts
1 4 天 (A BC D )
1 4 d a ys (A BC D )
2 8 天 (E FG H )
2 8 d a ys (E FG H )
4 2 天(IJK L )
4 2 d a ys (IJK L )
粗生长率
G ros
s tis su e g r o w th r a te
枯死率
S e n e sc e n ee r a te
净生产率
N et P rod
u etio n r a te
g la b 2
.
2 8e 9
.
6 3 a
6 7 b 3
.
5 0 b 8
.
1 6b
1 2
.
7 8 a
Se 0
.
3 5 0
.
1 5 0
.
3 1
a , b
, e , 一 P < 0 . 0 5
3 1 6 草 地 学 报 1 9 9 5 年
参 考 文 献
2
3
4
5
6
7
8
樊奋成 , 1 9 9 3 , 多年生黑麦草 / 白三叶人工草地叶组织转化的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 北京农业大学
樊奋成 、高振生 、韩建国 、王 培 , 1 9 95 , 刘割对多年生黑麦草叶组织转化的影响 , 草地学报 , 3 : 15 ~ 21
A n n e R a n g e le y
,
1 9 8 8
,
T h e u tili z a tio n o f N fe rt iliz er a p pli ed t
o p e r e n n ia l r ye g r a s / w h it
e e lo v e r p a st u r e
g r o w in g o n a hu m u sir o n pod
z o l in N
.
E
.
Sc
o tla n d
.
G r as a n d F o ra g e 反 1. , 4 3 : 3 63 ~ 3 69
B ir e h a m
,
J
.
5
. , a n d J
.
H记g so n , 1 9 8 4 , T he e ffee ts o f e ha n g e in h e r ba g e m a s s o n r ate o f h er ba g e g r owt h
a n d se n e sc e n ee in m ix e d s w a r d s
.
G r a s a n d F o r a g e Sc i
.
3 9 : 1 1 1~ 1 1 5
G ra n t
,
5
.
A
. ,
G
.
T
.
B a r t hr a m
,
L
.
T o r v e ll a n d H
.
K
.
S m ith
,
1 9 83
,
S w a r d m an a g e m e n t
,
la m in a tu rn o v e r
a n d tille r p r记u e tio n d e n sitie s in e o n t in o u s ly s toc ke d 工刃liu m 加r翻n e d o m in a te d s w ar d . G r a ss a n d F o ra g e
Sc i
.
3 8 : 3 33一 34 4
K in g
,
J
. ,
W
.
1
.
C
.
La m b
, a n d M
.
T
.
H e g r eg o r
,
1 9 7 8
,
E ffec t o f p a r tia l an d e o m p let e d e fo lia tio n o n r e
-
g r o w th o f w h ite elo v e r p la n ts
.
G ra s s a n d F o r a g e Sc i
.
3 3 : 4 9 ~ 5 5
L
‘
H u il ie r
,
P
.
J
. ,
1 9 8 7
,
S p rin g g r a z in g m a n a g em e n t : e ffec ts o n p a s tu re eo m pos iti
o n a n d d e n s ity a n d d a iry
c o w p e rfo rm
a n e e
.
D a ir y Fa rm in g A n n u a l
,
1 9 8 7 N
.
Z
.
W ilm
a m
,
D
. , a n d J
.
E
.
A sie g bu
,
1 9 8 2
,
T he effe e ts o f e lo v e r v a rie t y
, e u ttin g in te rv a l a n d n itr o g e n a p pli
-
e a tio n o n h er ba g e yie ld s
,
p r o p o rtio n s a n d h e ig h ts in p e re n n ia l rye g r a ss一w h ite e lo v er sw ar d s . G ra s a n d
Fo r a ge 反1. 3 7 : l ~ 1 3
E ffec ts o f C u ttin g o n L ea f T issu e T u r n o v e r fo r W h ite C lo v er
Fa n Fe n eh e n g
(G r a ssla n d In stitu te
,
Be iji
n g
W
a n g Pe i H a n Jia n g u o
A g rie u ltu r a lU n iv e rs ity
,
Be IJin g , 1 0 0 0 9 4 )
A bs t
r a c t
:
T h e r a te o f g r o ss le a f tis u e g r o w th
,
se n e sc e n e e a n d n et p r记u e tio n fo r w h it e e lo v e r le a f w er e
m e a s u r e d a t diffe r en t e u t tin g in te n sit ie s a n d fr e q u e n e ie s w ith th e tis u e tu r n o v er t he o r y
.
R e s u lts in d ie a ted th at
th e r a te o f g r o s s le a f tissu e g r o w th in t r e a tm e n t L (4 od a ys X lo e m ) a n d H (28d a ys X lo e m ) w e r e the h ig h e st
,
a b o u t 1 8
.
1 9kg D M / h
a
·
d a y a n d 1 5
.
9 3kg D M / h
a
·
d a y r e s p e etiv e ly
.
T he r a te o f le a f se n e se e n ee in tre a tm e n t
L w a s th e h ig he s t
, a b o u t 9
.
9 1k g D M / h
a · d a y
,
bu t the r a te o f n e t le a f tis u e p red u
etio n in t re a tm en t B
(1 4 d a y s X S
.
oc m ) w
a s th e h ig h e st
, a bo u t ll
.
olk g D M / h
a
·
d a y
.
K e y w o r d s
:
De f
o lia tio n
,
T iss u e t u r n o v e r ; R a te o f g r o ss tis su e g r o w t h ; Se
n e sc e n ee ra te ; R a te o f n e t tis-
s u e P rod
u e ti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