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4 卷 第 23 期 2013 年 12 月
·3394·
野生桑黄菌株的分离、鉴定和次生代谢物分析
黄丽洋,石 卉,王晓婷,范桂枝*
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目的 对 4 种不同树种来源的桑黄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对次生代谢物进行分析。方法 将分离纯化的菌株采用
光学显微镜观察其菌丝形态特征,利用 ITS 序列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鉴定,采用比色法分析次生代谢物量。结果 从松树
桑黄、桑树桑黄、暴马丁香树桑黄、杨树桑黄分离的菌株,其菌丝体形态特征相同,呈有隔分支,而菌落的生长速率和外观
颜色不同,其中杨树桑黄的生长速率最快,达 0.47 cm/d。进一步通过 ITS 序列分析发现,松树桑黄菌株为松木层孔菌 Phellinus
pini,桑树桑黄菌株为裂蹄木层孔菌 Phellinus linteus,暴马丁香桑黄菌株和杨树桑黄菌株为鲍氏木层孔菌 Phellinus baumii。
对多糖、黄酮、多酚和三萜物质的分析发现,子实体和菌丝体中均含有这些次生代谢物,但其量与菌株来源有关。暴马丁香
树来源的子实体中多糖量最高,为 98.20 mg/g;杨树来源的子实体中黄酮、三萜、多酚量最高,分别为 548.49、1.48、33.70
mg/g。菌丝体中多糖、黄酮、多酚和三萜物质产量累积最高的菌株来源于桑树,分别为 259.64、223.11、43.78、24.80 mg/L;
同时发现,菌丝体中的三萜量高于子实体,其中桑树菌丝体中的三萜量是子实体的 7 倍左右。结论 4 株桑黄菊菌株菌丝体
形态基本无差异,rDNA ITS 序列分析技术可以鉴定桑黄菌株;4 株桑黄菌丝和子实体中次生代谢物量存在差异。
关键词:桑黄;子实体;菌丝;次生代谢物;rDNA ITS 序列
中图分类号:R28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3)23 - 3394 - 0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3.024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for strains from wild Phellinus and analysis on its
secondary metabolites
HUANG Li-yang, SHI Hui, WANG Xiao-ting, FAN Gui-zh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the strains from wild Phellinus linteus and analyze its secondary metabolites. Methods
Strains isolated and purified were investigat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to obser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ycelia, ITS sequence was used for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and its secondary metabolite content was analyzed by chemical colorimetry. Results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ycelia from pinus, Morus alba, Syringa reticulata, and populus were the same. The growth rate of four flamentous
colonies and their colors were different, wherein the growth rate of the colony from M. alba was the fastest, up to 0.47 cm/d. Four strains
all belonged to genus Phellinus sp, where strain from pinus was identified as P. pini, M. alba was P. linteus, S. reticulata and populus were
P. baumii. The species of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the sporocarp and mycelia of Phellinus were the same, but the content was different.
For the sporocarp, the highest polysaccharide content was in the sporocarp from S. reticulata with the content of 98.20 mg/g, the highest
flavonoids, terpenoids, and polyphenols contents were all in the sporocarp from poplar with the contents of 548.49, 1.48, and 33.70 mg/g,
respectively. For mycelia, the highest polysaccharide, flavonoids, terpenoids, and polyphenols contents were all in the mycelia of M. alba,
the contents were 259.64, 223.11, 43.78, and 24.80 mg/L,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the content of terpenoids in the myceli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porocarp. Among them, the content of terpenoids in the mycelia from M. alba was about 7 times as that in fruit body.
Conclusion There are no differerences amony form of mycelia from four strains of P. linteus. rDNA ITS sequence analysis could be
us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rains. The species four Phellinus strains and its secondary metabolite content are clarified.
Key words: Phellinus; sporocarp; mycelia; secondary metabolites; rDNA ITS sequence
桑黄属针层孔菌属 Phellinus,又称桑臣、桑耳
等,有“森林黄金”之美称。在我国传统中药中用
于治疗痢疾、盗汗、血崩、血淋、脱肛和闭经等[1-2];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桑黄还具有抗癌、抗肿瘤、免
疫调节等功能[3-5],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治癌领域
中有效率排在第一位的真菌[6]。
收稿日期:2013-06-05
基金项目: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创新性实验项目(201210225108);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13037)
*通信作者 范桂枝 Tel: (0451)82191752 E-mail: gzf325 @126.com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4 卷 第 23 期 2013 年 12 月
·3395·
由于桑黄野生资源的日益匮乏,加之人工栽培
难度大、周期长,这已限制了对桑黄的进一步开发
和利用。桑黄菌丝体的成分类似于子实体的活性成
分,含多糖、黄酮、香豆素和三萜等物质[7],因而
通过发酵培养桑黄菌丝体备受关注。发酵培养桑黄
菌丝产活性成分已取得一定成果,但目前尚未进行
规模化商品生产,主要问题是没有高产菌和菌株性
能的不稳定性。
野生桑黄多生于松树、杨树、柳树、桦树、桃
树、栎树等阔叶树的枯立木上及树干上[8],该属的
子实体均呈褐色蹄形,可入药,外观具有相似之处
较多,使得依赖于形态特征的传统鉴定较为困难,
但是即使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 2 个种却能在 ITS 序
列上表现出差异[9],因此应用 rDNA ITS 序列分析技
术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对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桑黄真
菌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对 4 株长在不同树种上的
桑黄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次生代谢物分析,该研
究的完成将为明确桑黄真菌种属来源、子实体和发
酵培养菌丝体中有效成分量的差异提供帮助,同时
为菌株培养及有效成分使用提供依据。
1 材料
4 种不同树种来源的桑黄 Phellinus yucatanenisis
(Murr.) Imaz.子实体经东北林业大学汪春蕾副教授
鉴定分别为松树桑黄 pinus Linn.、桑树 Morus alba
L.桑黄、暴马丁香 Syringa reticulate var. mandshurica
Hara 桑黄、杨树 populus L.桑黄,均由长白山特产
销售公司提供。
2 方法
2.1 桑黄菌株的分离及纯化
取新鲜桑黄子实体,用干净刷子刷去菇体表面
的杂质,用 75%乙醇进行表面消毒,然后置于无菌
烧杯中备用。将已消毒的子实体在无菌超净工作台
上切开,用已灭菌的解剖刀在菌片中央切取米粒大
的组织块,接入无菌的马铃薯培养基表面,倒置于
25 ℃恒温箱中培养。待长出菌丝后,取生长快的菌
丝,移入另一无菌平板培养皿表面培养,待长出菌
丝后,取生长快、无杂菌污染的菌丝块,移入斜面
培养基表面培养,如此反复几次,菌丝长满斜面且
无杂菌,即为桑黄菌母种。
2.2 桑黄菌株的鉴定
2.2.1 菌丝体的显微观察 挑取少量菌丝,压片后
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丝体形态并拍照。
2.2.2 桑黄菌株的分子鉴定
(1)DNA 的提取 采用改良的 CTAB 法提取
DNA[10],得到的 DNA 作为 PCR 扩增的模板。
(2)PCR 扩增 采用真菌 rRNA 基因的 ITS 区
扩增通用引物 ITS1(5’-TCCGTAGGTGAACCTGC-
GG-3’)和 ITS4(5’-TCCTCCGCTTATTGATAT GC-
3’)进行 PCR 扩增[11]。PCR 扩增体系包括(20 μL):
DNA 模板 2 μL,10 μmol/L 的上下游引物各 1 μL,
10×PCR 缓冲液 2 μL,dNTPs 1.6 μL,rTaq 聚合酶
0.2 μL,ddH2O 12.2 μL。反应程序为94 ℃预变性3 min;
94 ℃变性 30 s;54 ℃退火 30 s;72 ℃延伸 50 s,32
个循环;72 ℃终延伸 7 min。PCR 产物于 1%琼脂糖
凝胶电泳分离,并于凝胶成像系统下观察并照相。
(3)rDNA ITS 序列测定与分析 上述 PCR 反
应产物送华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双向序列测
定,测序后用 Seq-MAN 软件进行序列拼接。用
BLAST 程序对测得的 rDNA ITS 序列依次和
GenBank 中已登录桑黄菌的 rDNA ITS 序列进行同
源性比较,并下载已登录桑黄菌同源 rDNA。采用
MEGA 5.1 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软件计算菌株间的遗
传距离,并通过 Neighbor-Joining 法构建各菌株基
于 rDNA ITS 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树。
2.3 次生代谢物定量分析
2.3.1 样品前处理 桑黄子实体和经滤纸吸干水分
的菌丝体在 60 ℃条件下烘干至恒质量,研磨成粉
末备用。
2.3.2 多糖的测定 精密称取 50 mg 干燥后的样品
粉末于 10 mL 离心管中,加入 3 mL 蒸馏水浸提 1 d,
90 ℃水浴 1 h,超声提取 40 min,混匀静置。用浓
硫酸配成 0.2%的蒽酮试剂,测定时吸取适量的多糖
提取液于 10 mL 的离心管中,以蒸馏水补足 1 mL,
加入 0.2%蒽酮-硫酸试剂 2 mL(冰水浴),混匀后
沸水浴 6 min,冷却至室温,在 620 nm 处测定吸光
度[12]。以试剂空白为对照,测定标准曲线为 Y=
49.768 X+0.043 3,r=0.991 6。
2.3.3 黄酮的测定 精密称取 50 mg 干燥后的样品
粉末于 10 mL 离心管中,加入 3 mL 70%乙醇浸提 1
d,45 ℃水浴 1 h,超声 40 min,混匀静置。用 70%
的乙醇配成硼酸-乙酸钠络合试剂(硼酸 0.8%,乙
酸钠 1%),测定时吸取适量的总黄酮提取液于 10
mL的离心管中,以70%乙醇补足至2 mL,加入2 mL
络合试剂,混匀后于 384 nm 处测吸光度[13]。以试
剂空白为对照,测定标准曲线为 Y=2.541 9 X-
0.003 1,r=0.999 1。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4 卷 第 23 期 2013 年 12 月
·3396·
2.3.4 三萜的测定 精密称取 50 mg 干燥的样品
粉末于 10 mL 离心管中,加入 3 mL 95%乙醇浸提 1
d,70 ℃水浴 1 h,超声 40 min,混匀静置。用冰
乙酸配成 5%的香草醛试剂,测定时吸取适量的总
三萜提取液于 10 mL 的离心管中,70 ℃水浴蒸干,
加入新配置的 5%香草醛-冰醋酸 200 μL 和高氯酸
800 μL,70 ℃水浴反应 20 min,流水冷却至室温,
加入醋酸乙酯定容至 5 mL,混匀后在 551 nm 处测
定吸光度[14]。以试剂空白为对照,测定标准曲线为
Y=45.036 X+0.041 7,r=0.995 6。
2.3.5 多酚的测定 精密称取 50 mg 干燥后的样品
粉末于 10 mL 离心管中,加入 3 mL 70%乙醇浸提 1
d,70 ℃水浴 1.5 h,超声 40 min,混匀静置。用蒸
馏水配成的 10%Folin-Ciocalteu 试剂,测定时去适量
上清液于 10 mL 离心管中,加入 Folin-Ciocalteu 显色
剂 2 mL,混匀避光反应 5 min,迅速加入 NaCO3溶
液补足 4 mL,混匀后于 25 ℃条件下放置 1 h,以试
剂空白为对照,在 765 nm 处测吸光度[15]。测定标准
曲线为 Y=100.75 X+0.014 2,r=0.998 5。
3 结果与分析
3.1 桑黄菌株的菌落和菌丝形态特征
不同来源桑黄子实体中分离的桑黄菌株的菌落
和菌丝形态特征见图 1,分离的桑黄菌株接种到马
铃薯培养基 25 d 后,桑树桑黄、暴马丁香桑黄、杨
树桑黄和松树桑黄的生长速率分别为 0.28、0.30、
0.47、0.04 cm/d,并且 4 种菌落的颜色不同,杨树
桑黄和桑树桑黄的颜色较浅呈黄色,而暴马丁香桑
黄和松树桑黄的菌落颜色较深呈褐色。采用光学显
微镜对 4 株桑黄菌丝的形态观察发现,菌丝体形态
基本一致,均为有隔分支。
3.2 桑黄菌株的 DNA 提取和 PCR 扩增
4 株桑黄菌丝体基因组 DNA 提取后的电泳检
测结果见图 2,4 株桑黄菌种的 DNA 条带均清晰可
见,且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相同。利用 ITS1 和 ITS4
为引物进行 PCR 扩增的产物电泳结果见图 3,PCR
产物片段单一,长度均为 750 bp 左右。
3.3 4 株桑黄菌种间的遗传距离
经过 MEGA 5.1 分子进化遗传软件分析发现,4
株桑黄菌株的 rDNA ITS 序列与 GenBank 中下载的
18 条同源 rDNA ITS 序列间的遗传距离在 0~0.100
(表 1),表明它们之间的遗传关系较近,其遗传分
化可能发生很晚,因而分化程度及遗传多样性较低。
1~22 代表桑黄菌株 rDNA ITS 序列登录号和供试
A-松树桑黄 B-桑树桑黄 C-暴马丁香 D-杨树桑黄
A-P. linteus from pinus B-P. linteus from M. alba C-P. linteus
from S. reticulate D-P. linteus from populus
图 1 桑黄菌株的菌落与菌丝的形态特征
Fig. 1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ony
and mycelia from P. linteus strains
图 2 桑黄菌丝基因组 DNA 的凝胶电泳图
Fig. 2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of genomic DNA
of four Phellinus mycelia
图 3 桑黄菌丝 rDNA ITS 序列扩增电泳图
Fig. 3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of amplified product
of Phellinus mycelia rDNA ITS sequences
菌株编号,分别为AF077678、AF080457、AF080458、
AF082101、AF082102、AF153009、AF200226、
AF200227、AF200228、AF200231、AF200242、
AF250930、AF420589、AF534068、AF534069、
AY089743、AY089744、EF694971、松树桑黄菌株、
桑树菌株、暴马丁香菌株、杨树菌株。
A
B
C
D
松树 桑树 暴马丁香 杨树
Marker 松树 桑树 暴马丁香 杨树
2 000 bp
1 000 bp
750 bp
500 bp
100 bp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4 卷 第 23 期 2013 年 12 月
·3397·
表 1 桑黄菌株间的遗传距离
Table 1 Genetic distance among Phellinus strains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
2 0
3 0 0
4 0 0 0
5 0.002 0.002 0.002 0.002
6 0 0 0 0 0.002
7 0 0 0 0 0.002 0
8 0 0 0 0 0.002 0 0
9 0 0 0 0 0.002 0 0 0
10 0.016 0.016 0.016 0.016 0.018 0.016 0.016 0.016 0.016
11 0.092 0.092 0.092 0.092 0.094 0.092 0.092 0.092 0.092 0.092
12 0.096 0.096 0.096 0.096 0.098 0.096 0.096 0.096 0.096 0.096 0.006
13 0.094 0.094 0.094 0.094 0.096 0.094 0.094 0.094 0.094 0.094 0.004 0.002
14 0.024 0.024 0.024 0.024 0.026 0.024 0.024 0.024 0.024 0.024 0.092 0.098 0.096
15 0.024 0.024 0.024 0.024 0.026 0.024 0.024 0.024 0.024 0.024 0.092 0.098 0.096 0
16 0.096 0.096 0.096 0.096 0.098 0.096 0.096 0.096 0.096 0.096 0.006 0.004 0.002 0.098 0.098
17 0.098 0.098 0.098 0.098 0.100 0.098 0.098 0.098 0.098 0.098 0.008 0.006 0.004 0.100 0.100 0.002
18 0 0 0 0 0.002 0 0 0 0 0.016 0.092 0.096 0.094 0.024 0.024 0.096 0.098
19 0.096 0.096 0.096 0.096 0.098 0.096 0.096 0.096 0.096 0.096 0.006 0.004 0.002 0.096 0.096 0 0.002 0.096
20 0 0 0 0 0.002 0 0 0 0 0.016 0.092 0.096 0.094 0.024 0.024 0.096 0.098 0 0.096
21 0.024 0.024 0.024 0.024 0.026 0.024 0.024 0.024 0.024 0.024 0.092 0.098 0.096 0 0 0.098 0.100 0.024 0.096 0.024
22 0.016 0.016 0.016 0.016 0.018 0.016 0.016 0.016 0.016 0.004 0.090 0.094 0.092 0.024 0.024 0.094 0.096 0.016 0.094 0.016 0.024
3.4 4 株桑黄真菌 rDNA ITS 序列的聚类分析
采用 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的系统发育
树见图 4,松树桑黄菌株与松木层孔菌 Phellinus pini
AF200242 的菌株亲缘关系最近,其序列的相似性
为 99%。桑树菌株与裂蹄木层孔菌 Phellinus linteus
AF200226 的菌株亲缘关系最近,其序列的相似性
为 100%。暴马丁香菌株与鲍氏针层孔菌 Phellinus
baumii AF534069 的菌株亲缘关系最近,其序列相
似性为 100%。杨树菌株与鲍氏木层孔菌 AF200231
的菌株亲缘关系最近,其序列相似性为 99%。因此
初步鉴定松树桑黄菌株为松木层孔菌,桑树桑黄菌
株为裂蹄木层孔菌,暴马丁香桑黄菌株和杨树桑黄
菌株为鲍氏针层孔菌。
3.5 桑黄子实体中次生代谢物量的变化
由图 5 可知,不同来源桑黄子实体中多糖、黄
酮、三萜和多酚 4 种次生代谢物的量不同。子实体
中多糖量最高的为暴马丁香桑黄,其多糖量为 98.20
mg/g,而黄酮、三萜和多酚量最高的均为杨树桑黄,
系统发育树干枝上数字为 bootstrap 值(1 000 次重复,60%以下
未显示),代表分类单位被聚在一起的几率(%);
Numbers (%) on main branches represented bootstrap support values
(for 1 000 iterations, lower than 60% were not shown)
图 4 基于桑黄真菌 rDNA ITS 序列的 NJ 系统发育树
Fig. 4 NJ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rDNA ITS
sequences of Phellinus
90
89
100
100
100
95
AF200226
桑树菌株
AF200228
EF694971
AF080458
AF153009
AF200227
AF082102
AF082101
AF077678
AF080457
AF200231
杨树菌株
AF534069
AF534068
暴马丁香菌株
AF200242
AF250930
AF420589
松树桑黄菌株
AY089743
AY089744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4 卷 第 23 期 2013 年 12 月
·3398·
图 5 桑黄子实体中次生代谢物量的变化图
Fig. 5 Content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sporocarp of Phellinus
其质量分数分别为 548.49、1.48、33.70 mg/g。
3.6 桑黄菌丝体中次生代谢物量的变化
在一个培养周期内,桑黄菌丝体的干质量和次生
代谢物累积量见表 2。干质量积累量最高的菌丝体为暴
马丁香桑黄,干质量值达 8.48 g/L,而次生代谢物质量
分数和产量积累最高的菌丝体为桑树桑黄,其多糖、
黄酮、三萜和多酚量与产量分别为36.86 mg/g和259.64
mg/L、31.66 mg/g 和 223.11 mg/L、6.22 mg/g 和 43.78
mg/L、3.53 mg/g 和 24.80 mg/L。同时,菌丝体中次生
代谢物产量由高到低为多糖、黄酮、三萜和多酚。
表 2 桑黄菌丝体中次生代谢物的产量变化 (n=3)
Table 2 Produc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mycelia of Phellinus (n=3)
多 糖 黄 酮 三 萜 多 酚
菌丝体 干质量 /
(g·L−1) 质量分数 /
(mg·g−1)
产量 /
(mg·L−1)
质量分数 /
(mg·g−1)
产量 /
(mg·L−1)
质量分数 /
(mg·g−1)
产量 /
(mg·L−1)
质量分数 /
(mg·g−1)
产量 /
(mg·L−1)
松树 7.71±0.88 29.30±9.49 224.78±76.61 12.24±1.50 100.15± 8.86 3.30±0.43 25.29±2.60 1.75±0.55 13.22±2.78
桑树 7.04±0.16 36.86±6.49 259.64±47.91 31.66±2.27 223.11±20.89 6.22±0.13 43.78±1.93 3.53±0.36 24.80±2.00
暴马
丁香
8.48±0.50 16.54±0.77 139.20±17.67 19.03±0.67 161.18± 4.75 2.43±0.26 20.52±3.86 2.40±0.58 20.24±4.24
杨树 6.59±0.69 29.22±5.73 190.87±29.74 4.41±1.47 28.42± 6.33 3.34±0.04 21.75±2.96 0.81±0.14 5.28±0.34
4 讨论
桑黄菌大多寄生于桑树、杨树、柳树、桦树、
桃树等阔叶植物的枯立木及树干上,在我国大部分
地区均有分布。由于桑黄属的子实体均呈蹄形,因
此难以从外观形态上鉴定菌株归属的种。
另外,与桑黄真菌在外观形态上相似的大型真
菌种类很多,也为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16]。为此,
本研究将分离的桑黄菌株从形态特征和分子水平 2
个层次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固体平板培养一段
时间之后每种菌株在形态特征上表现出生长速率和
外观形态的差异,如桑树和杨树树种菌株表现为黄
色或淡黄色,松树和暴马丁香种菌株表现为黄褐色。
对其生长速度进行了统计,杨树树种的菌株生长较
快,桑树和暴马丁香的菌株速度相当,松树树种的
菌株生长较慢。对不同来源的桑黄菌丝体的形态观
察发现,其菌丝形态基本一致,均为多分支,各分
支存在交联现象。利用 rDNA ITS 序列分析和依据
rDNA ITS 序列信息构建 NJ 系统发育树发现,4 株
桑黄真菌明显分区,独立成组,并将 4 株桑黄真菌
鉴定为松树菌株为松木层孔菌,桑树菌株为裂蹄木
层孔菌暴马丁香菌株和杨树菌株为鲍氏针层孔菌。
进一步经过 MEGA 5.1 分子进化遗传软件分析发
现,4 株桑黄菌株的 rDNA ITS 序列与 GenBank 中
下载的 18 条同源 rDNA ITS 序列间的遗传距离在
0.000~0.100,表明它们之间的遗传关系较近。由此
可见,桑黄真菌在菌丝形态上基本无差异,但菌丝
的生长速率以及其 rDNA ITS序列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为桑黄菌株的鉴定提供了一定的鉴定依据。
本实验分析了 4 株不同树种来源桑黄子实体中
的次生代谢物量,发现多糖量最高的是菌株来源于
暴马丁香种,为 98.20 mg/g;黄酮、三萜、多酚量
最高的菌株均来源于杨树树种,分别是 548.49、
1.48、33.70 mg/g。这些结果与其他文献报道的结果
略有不同,其原因可能为子实体中的次生代谢物量
受采摘的地域环境、子实体生长周期、采摘季节等
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将分离纯化的菌丝体液体培养
一个周期后,分析次生代谢物产量发现,多糖、黄
酮、三萜和多酚产量均为来源于桑树菌株最高,同
时发现菌丝体中的三萜量是子实体三萜量的 7 倍左
右。同样,回晶等[17]的研究发现,桑黄菌丝体中的
松树 桑树 暴马丁香 杨树 松树 桑树 暴马丁香 杨树 松树 桑树 暴马丁香 杨树 松树 桑树 暴马丁香 杨树
100
80
60
40
20
0
多
糖
/
(m
g·
g−
1 )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黄
酮
/
(m
g·
g−
1 )
三
萜
/
(m
g·
g−
1 )
1.6
1.2
0.8
0.4
0
40
32
24
16
8
0
多
酚
/
(m
g·
g−
1 )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4 卷 第 23 期 2013 年 12 月
·3399·
氨基酸、粗脂肪、粗蛋白和总糖量也均高于子实体。
由此可见,次生代谢物量于桑黄菌株的来源有关,子
实体中富有的次生代谢物在菌丝体中有存在,甚至某
些次生代谢物在菌丝体中的富积程度高于子实体。
综合上述结果,本实验明确了桑树桑黄、暴马
丁香桑黄、杨树桑黄、松树桑黄真菌物种的遗传基
础及其药用成分,将为相关菌种鉴定、菌株培养及
有效成分使用提供明确的参照,以此为标准规范相
关基础研究及应用开发。
参考文献
[1] 刘 波. 中国药用真菌 [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74.
[2] Hsieh P W, Wu J B, Wu Y C. Chemistry and biology of
Phellinus linteus [J]. BioMedicine, 2013 http: //dx. doi.
org/10. 1016/j. biomed. 2013. 01. 002.
[3] Ayala-Zavala J F, Silva-Espinoza B A, Cruz-Valenzuela
M R, et al. Antioxidant and antifungal potential of
methanol extracts of Phellinus spp. from Sonora, Mexico
[J]. Rev Iberoam Micol, 2012, (29): 132-138.
[4] Wu S J, Liaw C C, Pan S Z, et al. Phellinus linteus
polysaccharides and their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ies
in human monocytic cells [J]. J Funct Foods, 2013, (5):
679-688.
[5] 宋爱荣, 王光远, 赵 晨, 等. 火针层孔菌(桑黄)粗
多糖对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研究 [J]. 菌物学报, 2009,
28(2): 295-298.
[6] 温 克, 陈 劲, 李 红, 等. 桑黄等四种抗癌药物抗
癌活性比较 [J]. 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2, 28(3):
247-249.
[7] 孙培龙, 魏红福, 杨 开, 等. 姬松茸多糖的分离纯化
与理化性质研究 [J]. 中草药, 2006, 37(2): 190-192.
[8] 刘春辉, 陈体强, 林跃鑫. 桑黄菌开发前景看好 [J].
菌物研究, 2004, 2(2): 53-59.
[9] Landeweert R, Leeflang P, Kuyper T W, et al.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ectomycorrhizal mycelium in soil
horizons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3, 69(1):
327-333.
[10] 曾念开, 王秋颖, 周 莹, 等. 药用真菌针层孔菌的研
究进展 [J]. 中国药物杂志, 2006, 41(15): 1128-1130,
1153.
[11] 高 凯, 杜 明, 吕英华, 等. 10 株桑黄菌基于 rDNA
ITS 序列的分子鉴定 [J]. 蚕业科学 , 2010, 36(4):
0584-0589.
[12] 黄 灿, 王玉明, 赵 骏. 抗肿瘤活性茯苓多糖的提
取、纯化与结构分析 [J]. 中草药 , 2012, 43(11):
2146-2149.
[13] 夏国华, 戈延茹, 傅海珍, 等. 超声法提取桑黄总黄酮
的工艺研究 [J]. 江苏大学学报, 2010, 20(1): 40-55.
[14] 李晓灿, 詹亚光, 王晓东, 等. 多胺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
和三萜积累的影响 [J]. 中草药, 2013, 44(4): 463-467.
[15] 李文仙, 俞 丹, 林 玲, 等. Folin-Ciocalteu 比色法应
用于蔬菜和水果总多酚含量测定的研究 [J]. 营养学
报, 2011, 33(3): 302-307.
[16] 陈体强, 吴锦忠, 纪建英, 等. 桑黄栽培子实体成分分
析及其显微形态观察 [J]. 菌物研究, 2005, 3(1): 30-34.
[17] 回 晶, 李 辉, 朱春玉, 等. 桑黄子实体与菌丝体营
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J]. 特产研究, 2009(2):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