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haracterist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medicine

藏药特色与可持续发展



全 文 :藏药特色与可持续发展
贾敏如,张  艺, 杜  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75)
摘 要:以文献综述为主, 结合多年对藏药的调查、采访的实践, 从 7 个方面对藏药特色进行了归纳总结, 特色是客
观存在的,还必需深入研究加以发挥, 才能保持藏医药学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医药的发展对我国和世界的传统医
药发展具有很大的贡献。为此,提出了当前对藏药研究应做好的 6点建议, 以期能为藏药的现代研究提供支持, 引
起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藏药; 特色;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10) 02 0326 04
Characterist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medicine
JIA Min-r u, ZHANG Yi, DU Juan
( Chengdu U niversit y of T raditiona 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75, China)
Key words: T ibetan medicine; characterist ic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人
口和所处的地域的不同,构成了各民族赖以繁衍生存的传统
医药体系,且均具有本民族的特色。我国的青藏高原是藏族
人民诞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千百年来的居住地。在这块土
地上由于海拔高,冰雪覆盖期长, 气候严寒,造就了许多独特
的植被和物种,产生了藏民族的传统医药, 使该民族人民赖
以世代繁衍和发展。关于藏医药学特色 , 已有较多研
究[1~ 4] ,但内容和侧重点各有差异。为此, 本文重点阐述藏
药学有关特色,并对藏药现代研究发展中的问题发表一些意
见,供商榷。
1  藏药特色
1. 1  藏药学历史悠久,理论独特: 根据史料文献考证, 在目
前使用的藏文字体系还没有创建前,早期医学实践在公元前
1 800 多年就已经在古象雄(今西藏阿里地区)借助玛尔文字
形式传承、记载和应用。因此藏医药学的发展历史有人认为
至少已有 3 800 年[ 5]。
藏医与中医最大的区别是藏医依据的是独特的理论体
系     三因学说 ,即 龙 赤巴和 培根。藏医药学认为
 龙、赤巴、 培根三大元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 也是
进行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量基础。治疗疾病的实质就
是调节这 3 种物质,使其趋于平衡, 以达到健康的目的。藏
医药具有精湛丰富的高原药物使用经验, 独特的用药理论。
藏药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关于藏药性、味、
效的基本理论; 二是关于藏药性、味、效与五源(水、土、火、
风、空)的关系。藏医认为每一种药物都有固定的性、味、效。
一切药物都是由水、土、火、风、空五大元素生成的。根据这
五大元素的作用,这些药物具有六味、八性、十七效。临床上
的用药就根据药物的六味 (甘、酸、苦、涩、辛、咸 ) , 八性 (寒
热、润糙、轻重、钝锐) , 十七效(寒、热、温、凉、干、稀、润、糙、
轻、重、稳、动、钝、锐、柔、燥、软)来辩证组方。藏药使用的特
点很多, 如藏医药浴,以 五味甘露散(圆柏叶、杜鹃叶、水柏
枝、麻黄、丛生黄菊)为基础方,再临床配制加减药味,治疗多
种疾病, 如消化不良可加寒水石、干姜、荜茇等[6]。
一些藏文著作如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月王药
诊和四部医典等先后在 7、8 世纪问世 ,基本确立了藏医
药学的基本理论和药物的种类、加工炮制方法和临床应用
等。18 世纪著名藏药学家蒂玛尔 丹增彭措对我国青海东
部、南部,四川西部, 西藏东部进行了实地调查、核实资料、考
证历代藏医药书籍, 于 1735 年完成了晶珠本草。该书共
收载药物 2 294种(译注时核实统计只有 1 220 种) [7]。该书
吸取了以前藏本草的精华, 纠正了谬误,丰富了药物品种、加
工、功效和高原民族用药特色。
1. 2 藏药品种繁多,多为就地取材和本民族独用: 据资料记
载现有藏药 3 000 种[8] , 2004 年出版的新修晶珠本草记
载[ 9] , 经校订增补后,收载藏药 1 200 余品 (条目) , 涉及原药
物 2 600 余种。1995 年出版的藏药晶镜本草记载药物
3 861种[ 10]。这对一个人口 500 多万的中国少数民族而言是
一个较大的数值。
藏药具有独特的生境和藏族人民独用的特色。如藏药
松吉滴作为消炎、收敛药用,在新修晶珠本草上原植物收
载有青藏虎耳草 Sax if r aga p r z ewalsk ii Eng l 等同属植物
共 15种, 15 种中有 13 种分布在海拔 3 000~ 5 000 m, 1 种
分布在海拔 4 700~ 5 500 m 的高山草甸, 高山碎石隙, 1 种
分布在海拔较低的 1 800~ 3 500 m。该书又记载还有 13 种
326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卷第 2期 2010 年 2 月
* 收稿日期: 2009- 04-27                     作者简介:贾敏如( 1934  )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的品种、质量鉴定和资源开发研究。  E-mail: JMR1934@ 126. com
虎耳草属植物分别作 6 种藏药使用: 色滴 ( 6 种)、菇滴 ( 1
种)、色炯色保 ( 2 种)、江阳大兀( 1 种)、松滴嘎保( 2 种 )、欧
丹嘎布( 1 种)。以上 7 种藏药, 使用虎耳草属植物共 28 种。
此外,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使用的虎耳草还有 16 种, 其中
只有两种与上述 15 种相同。按 2005 年版中国民族药志
要一书记载[ 11] ,全国各民族用虎耳草共 29 种, 只有藏族药
用的最多。又如绿绒蒿属 ( Meconop sis Vig ) 植物, 中国共
37 种,青藏高原是该植物分布的中心, 有 32 种, 其中 7 种为
特有种,藏药欧贝、刺儿恩、木琼、阿夏折哦等早在月王药
诊上就有记载。部颁药品标准(藏药)收载的 200 个成方
制剂中有 33 个处方含有绿绒蒿 ( 27 个) 和多刺绿绒蒿 ( 6
个) , 占总成方制剂的 16. 5% [12]。
1. 3  藏药中使用的动物和矿物药品种数量比例较大: 根据
各民族医药体系的不同,所使用药物中植物药、动物药、矿物
药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表 1) , 特别的是藏药以动
物药和矿物药所占的比例较大。从表 1 可见, 六省编藏药
标准和部颁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两个藏药标准中, 动
物药、矿物药数量明显减少, 是因为这类品种研究不多, 资料
缺乏。在单味药材中:  藏药中动物和矿物药的品种多, 是
受中医药理论的影响;  参与比较的几个民族所用的矿物药
很少,只有彝族和佤族动物药用得较多。在成方制剂中, 藏
药中的动物和矿物药数量特别大,如对部颁药品标准藏药
(第一册)收载的 200 个成方制剂的分析[27] :  含有动物药
的制剂 131 个,占制剂总数的 65. 5% ;  含有矿物药的制剂
86 个,占制剂总数的 43%。矿物药中值得重视的是 石灰
华 , 占上述矿物药总数( 86个)的 27. 9%。同时分析了2005
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收载的 16 个藏药验方制剂[ 28] , 其中
含动物药、矿物药均为 12 个, 矿物药的 12 个中有 6 个是石
灰华,说明石灰华在藏药的矿物药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石
灰华首载于四部医典, 是主含碳酸钙的粉状块, 分布于西
藏林芝、直贡, 以及阿里等地。
1. 4  藏药生长的自然环境独特, 出产大量特有药物: 藏民族
一直生活在青藏高原, 千百年来的生存繁衍与高原息息相
关。青藏高原地处我国西南边疆, 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平
均海拔多在 5 000 m 以上。以行政区划分, 包括青海,西藏,
川西阿坝、甘孜两州大部分县, 甘南的临潭、夏河、碌曲、玛
曲,滇西北的迪庆州一部分, 新疆的塔什库县的大部分, 其面
积 280多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总面积四分之一强[ 7, 9]。该区
域有森林植被(寒湿性针叶林)、灌丛植被(常绿阔叶、落叶灌
丛、常绿针叶灌丛)、高寒草甸植被(在青藏高原具有分布面
积大、垂直分布高的特征)、高山垫状植被(介于高寒草甸和
高山流石滩植被之间)、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藏药集中分
布在高寒草甸、高山垫状、高山流石滩 3 种植被中。
从生物多样性分析, 千百年来特殊的生态环境, 产生了
各种各样适应环境的物种,这些物种具有特有的基因保证其
稳定的遗传。因此,这里的高原生物具有特殊的外观形态、
组织构造和有效成分。高原植物的特征:  植株矮小, 呈垫
状或莲座状,植株被绵毛, 根系水平展开(因地下冻冰层浅,
表 1 几种民族文献中动、植、矿物药数量的比较[8, 9, 13~ 26]
Table 1  Comparison on amount of animal, plant, and
mineral drugs in several ethical literatures
民族 古籍经要 药物总数/种 植物药/种 动物药/种 矿物药/种
藏族 月王药诊 780 440 260 80
四部医典 1 00 2 约 400 约 400 约 200
晶珠本草 2 29 4 864 448 982(有人核实为 331种)
中国藏药 528 377 9 9 52
中华本草藏药卷 396 309 4 8 39
六省 编 藏药标
准 174 147 1 7 10
部颁药品标准
 藏药(第一册) 136 119 5 12
汉族 唐新修本草 850 639 128 83
明本草纲目 1 89 2 1098 461 333
清本草纲目
 拾遗
921(正品 761种;
 附品 205种)
正品 556种 正品 122种 正品 38种
中药材手册 521 430 6 2 29
新编中药志 528 458 4 9 21
土家族 土家族药物志 2 17 2 2 135 3 1 6
水族  水族医药 182 151 2 7 4
羌族  羌族医药 264 238 2 2 4
佤族  中国佤族医药 301 218 7 6 7
彝族  彝族植物药
彝族动物药
510 286 224 使用矿物药很
少,如天然牛
黄、天然火
硝、盐块等
苗族  苗族医药学 340 302 3 3 5
仅 30~ 50 cm) , 以利植物吸收水分或营养物质;  冰雪覆盖
时间长, 植物冻得僵硬或萎蔫, 当光照时迅速解冻, 恢复活
力, 使得这些植物具备了抗寒、抗旱的能力;  严寒, 热量低
下, 昼夜温差大,植物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糖类、果胶物质、半
纤维素、原生质,具有耐冰冻的特性; 光辐射强度大, 植物
体内在不同酶的作用下, 代谢产物积累多[7] ;  高寒风雪及
干旱环境改变了有些植物的组织构造,根缺乏机械组织, 有
的异常构造或带深色物质的异细胞增多。科学的证实,体内
异细胞与植物的抗性有关, 能保护植物免于脱水[29] , 还能增
加细胞原生质的抗旱性、防植物冷冻伤害[ 30]。据调查,中国
植物特有属中藏药占 16 属,占中国特有属的 3. 2% , 如黄三
七属( Souliea Franch )、羌活属( Notop ter ygium de Boiss )、
马尿泡属( Pr z ew alsk ia M axim )等。
1. 5 藏药的加工炮制独特,剂型较少: 藏药的组方中常使用
矿物药, 如金、银、铜、铁、珊瑚和玛瑙等, 药物的加工炮制必
须对其中重金属或有毒物质进行反复加工处理, 以去除不良
反应, 保持疗效。如对剧毒的水银加工, 经过复杂的加工炮
制, 炼制成无毒的具奇特疗效的佐塔。佐塔可作为一个
独立的制剂用于临床, 服用后可强身健体、解毒排毒、通脉驻
颜,为藏药补益剂的珍品。但由于制作复杂,价格昂贵,剂量
控制困难, 一般不单独使用,多用于配方, 作为某些验方制剂
的主要组分之一。据报道, 许多矿物药与红乌头混合水煮,
或某些贵重药如珍珠、红珊瑚、石决明等常加 7 种辅药 (龙
胆、诃子、明矾、麝香、白贝齿、沙棘、贯众 )共煮, 藏医认为这
种处理后的药材可以去毒[ 1] , 其去毒原理还有待研究。
关于藏药的剂型种类, 重点分析收载成方制剂的六省编
327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卷第 2期 2010 年 2 月
藏药标准和部颁药品标准藏药。前者共收制剂 290 个,
其中丸剂 145 个,散剂 139 个, 滴耳剂 2 个, 糖衣片 1 个, 膏
剂 1 个,药酒 1 个,滴鼻油 1 个, 可看出丸、散剂约占全部剂
型的 98% ;后者共收制剂 200 个, 其中丸剂 97 个, 散剂 97
个,油膏 1 个,软膏 2个, 糖浆 1 个,药酒 1 个,油剂 1 个。同
样,丸、散剂约占全部剂型的 97%。
1. 6  藏医药理论与毗邻国家民族医药关系密切: 藏医药学
是在总结本民族 3 000 多年来长期医药实践的基本知识和
理论的基础上,同时又吸收了汉族的中医药学、天竺(印度)、
大食(今伊朗、伊拉克、巴勒斯坦、埃及等国 )的医药学理论,
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理论完整的医药学体系。如
公元 7世纪 ,汉医韩文海、天竺医生巴热达札、大食医生嘎林
那共同编著了一部无畏的武器 ,虽然失传, 但内容收存于
四部医典中。
由于千百年来各国民族医药学理论的交流、借鉴和发
展,使得藏药中有不少国外的传统用药, 据记载,过去需从国
外进口的藏药材约 40 种[7]。当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情况: 
在国内已找到代用品,如诃子、毛诃子、余甘子、止泻木、紫铆
等;  全靠进口, 如丁香、白豆蔻、印度獐牙菜、檀香、羚羊角、
没药、肉托果等;  国内虽有分布或引种,但并未形成商品药
材供应或供应量少,还依赖于部分进口, 如马钱子、安息香、
藏红花、胡黄连、鸭嘴花、臭阿魏、儿茶等; 有个别藏药品种
代用品还有争议,尚需深入产地调查核实, 如勒哲(心叶宽筋
藤)、齐当嘎(酸藤果)等。
1. 7  不少藏药疗效显著, 具有开发前景:藏药中许多品种疗
效显著,价值昂贵, 如麝香、冬虫夏草、川贝母、大黄、羌活、塞
隆骨、红景天、藏茵陈等。经研究证明,藏茵陈治疗黄疸型传
染性肝炎,湿生萹蓄治疗小儿腹泻, 茶绒油、杜鹃油治疗慢性
气管炎等,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西藏拉萨生产的藏
成药七十味珍珠丸治疗中风、瘫痪、半身不遂、癫痫等症, 曾
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31]。许多藏药材, 如土木香、小叶
莲、毛诃子、余甘子等作为藏族习用药材已收入 1985 年版起
的历版中国药典 ;藏成药七十味珍珠丸等 16 种藏族验方
制剂也收入近 3 版中国药典中,说明这些药材和成药的功
效是值得信赖的。
据近期报道,奇正藏药集团拥有十多项国家专利, 能生
产贴膏剂、橡胶膏剂、滴丸剂、喷雾剂、涂膜剂等多种现代剂
型的藏药达 67 个品种, 其中 5 个产品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
品种 , 主导产品奇正消痛贴膏被确定为国家秘密技术。
2  藏药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民族医药的发展形势良好, 据2008 年中国
中药市场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 全国现有民族药生产
企业 130余家,主要包括藏、蒙、维、苗、傣、彝六大类。2008
年全国民族药销售总额为 50 亿元。国家有关部门非常重
视、支持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 2009 年 4 月 21 日国务院下
发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
指出,要 加快民族医药发展。如何发挥藏药特色, 将古老
传统的藏医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世界医学, 以及其可持续
发展都是一个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个重大问题应从以下几
方面工作着手。
2. 1 加强藏医药学研究的人才培养: 应培养一定数量能从
事藏、汉语或梵文、阿拉伯文研究的高级人才, 总结藏医药学
3 000 多年来的传统理论和经验,找出藏民族与邻国相似民
族共用药物的差异, 对历代藏医文献使用的药材加以发掘、
整理。
2. 2 应调查主要藏药在整个青藏高原的种类和蕴藏量: 首
先从藏药的主流品种入手, 进行使用历史、医疗用途和可能
的生产量等的比较, 确定药用的主要品种, 不能十几个或二
十多个植物种来做一味藏药使用。只有药物的种源清楚, 产
地、产量明确,才能扩大生产, 深入研究开发。
2. 3 保证高原药物能长期稳定生产: 高海拔药用植物均为
野生, 它们很难在完全改变生态环境的低海拔引种成功, 必
须依赖原产地保护、划片抚育或圈养。
2. 4 重视藏药的加工炮制、剂型开发: 藏药中矿物药、动物
药多, 如何加工炮制才能保证去毒存效, 必须通过大量的反
复的科学实验, 用客观数据来证实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
藏药的剂型比较简单, 丸、散剂占了全部剂型的 98% 左右,
要改进或增加剂型, 必须要稳步发展, 首先成方中的药材来
源、单一或复方的功效一定要清楚,实践证明, 新的现代剂型
生产一定要有较长时间的临床观察验证。
2. 5 组织人力修订、增补藏药标准: 当前, 除了前面提到的
两个藏药标准外, 1992 年还出版了青海省藏药标准。由
于这些标准制定时间较早, 又限于当时的条件, 标准的内容
都很简单, 尚缺许多质量监测的项目。建议组织人力、物力
来完善藏药标准, 使藏药材及其制剂能有一个客观检验标准
来监控药物的生产和使用。
2. 6 研究藏药中的进口药材: 除在国内寻找进口药的代用
品外, 也可去国外产地进行合作考察,搞清进口药材的基源、
产地、产量和历史用药情况 ,注意尊重该药生产国的生物遗
传资源的保护权, 求得共同发展。国内找到了藏药的习用
品, 通过研究,若产量大也可出口国外, 如余甘子目前全国年
产量达 2  104 t;据报道我国金沙江河谷大面积分布着余甘
子的自然群落, 其资源蕴藏量约为 3  105 hm2 [ 32]。
3  结语
藏医药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体系的一部分,藏医药
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但影响国内兄弟民族,还会影响印度、尼
泊尔、缅因、不丹等毗邻国家传统医药的发展, 有利于藏医药
的国际科技交流和药材贸易。藏医药虽具备上述特色优势,
但也存在许多不足,由于高原地域、语言和藏医药学理论等多
种因素,使藏医药多学科的研究人员, 特别是具有远见、能创
新的高级人才缺乏;藏药材资源家底不清, 各省藏区用药名称
或功效不同; 药材加工、制药技术落后, 有限的经济投入限制
了科技现代化,制约了藏药产业的发展。虽然面临这些困难,
但也有机遇与挑战,只有充分发挥藏药特色, 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才能将具有悠久历史的藏医药完整的保留下来。
致谢: 在这次论文撰写中研究生邝婷婷给予许多帮助。
328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卷第 2期 2010 年 2 月
参考文献:
[ 1]  陈  伟 藏药的特点及概况 [ J] 中国中药杂志, 1990, 15
( 7) : 55-56
[ 2]  扎西东主 浅析藏医药特色 [ 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4, 71: 313-314
[ 3]  钟国跃, 王昌华, 周华蓉, 等 藏药材的生药学特点及品种
整理研究策略 [ J] 世界科学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 2008,
10( 2) : 28-32
[ 4]  李富银, 张  勇 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索 [ J] 中
草药, 2005, 36(增刊) : 43-45
[ 5]  旺  堆 论藏医药学的传统继承与现代化发展 [ C]  中国西
藏文化 加德满都论坛论文集, 2007
[ 6]  谢宝安, 拥  英 独具特色的自然疗法  藏医药浴 [ J] 中
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 1) : 20- 21
[ 7]  青海省药品检验所, 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 中国藏药 [ M ]
第 1卷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6
[ 8]  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中药资源 [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 9]  罗达尚 新修晶珠本草 [ M ] 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 2004
[ 10]  嘎务多吉 藏药晶镜本草 [ M ]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5
[ 11]  贾敏如, 李星炜 中国民族药志要 [ M ] 北京: 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 2005
[ 12]  陈重明 民族植物与文化 [ M ]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 1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 (藏药卷 )
[ M ]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2
[ 14]  藏药标准 [ S] 1979
[ 1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 (精选本 )
[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 16]  杨仓良, 齐英杰 动物本草 [ M ]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1
[ 17]  郭兰忠 矿物本草 [ M ]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 中药材手册 [M ] 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
[ 19]  肖培根 新编中药志 [ M ] 第 1卷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 20]  方志先, 赵  晖, 赵致华 土家族药物志 [ M ] 北京:中国民
族科技出版社, 2007
[ 21]  王厚安 水族医药 [ M ]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7
[ 22]  张  艺, 钟国跃 羌族医药 [ M ]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
[ 23]  郭绍荣, 段  桦, 郭大昌 中国佤族医药(一) [ M ] 昆明:云
南民族出版社, 1992
[ 24]  贺廷超, 李耕冬 彝医动物学 [ M ]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6
[ 25]  李耕冬, 贺廷超 彝医植物药 [ M ]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0
[ 26]  贵州省民委文教处 苗族医药学 [ M ]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
社, 1992
[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 S] 藏药 第一册 1995
[ 28]  中国药典 [ S ] 一部 2005
[ 29]  Metcalfe C R, Chalk L A natomy of the Dic otyl ed ons ( Vol
1) [ M ] Oxford: Oxford at th e Clarendon Pres s, 1957
[ 30]  慕小倩, 杨淑性  红豆草中粘液细胞的初步研究 [ J] 西北
农业大学学报, 1991, 19( 4) : 8-11
[ 31]  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中药区划 [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 32]  夏  泉, 肖培根, 王立为 传统药物余甘子的民族药学研究
[ J] 中国中药杂志, 1997, 22( 9) : 515- 518
淫羊藿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开发策略研究
张华峰1 ,杨晓华2* *
( 1 陕西师范大学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2;
2 西安交通大学 医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9)
摘  要:淫羊藿含有黄酮类、多糖、生物碱、木脂素、绿原酸、萜类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物质。介绍了淫羊
藿生物活性成分的种类、分布与医疗保健功效, 提出了淫羊藿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开发策略。
关键词:淫羊藿药材; 生物活性成分;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R28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10) 02 0329 04
Bioactive constituents in Herba Epimedii and their developmental strategies
ZHANG Hua-feng1 , YANG Xiao-hua2
( 1 National Eng ineer ing Labor ator y of Endangered M edicinal Materials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Nor thwest China,
Colleg e o f Food Eng ineer ing and Nutr itio nal Science, Shaanx i Normal Univer sity, Xian 710062, China;
2 School of Medicine, X ian Jiao tong Universit y, Xian 710049, China)
Key words: H er ba E p imedi i ; bio act iv e constituen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 ion
  淫羊藿是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中国药典 2005 年版
收载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 E p imed ium br evicornum
Maxim 、箭 叶淫羊藿 E sagittatum ( Sieb et Zucc )
Max im 、柔毛淫羊藿 E p ubescens Max im 、巫山淫羊藿 E
w ushanense T S Ying 和朝鲜淫羊藿 E kor eanum Nakai
的干燥地上部分。中医药典籍对淫羊藿的医疗保健功效做
329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卷第 2期 2010 年 2 月
* 收稿日期: 2009- 06-01                     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科学研究项目( 995561, 999328)作者简介:张华峰( 1975  ) ,男,博士,陕西师范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学科组组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和研究工作。 Tel: ( 029) 85310517 E-mail: is aacsau@ sohu. com
* 通讯作者  杨晓华  T el: ( 027) 87510771  E- mail: yangx h800611@ 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