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苦参碱肌肉注射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赵晨光! 廖丹丹! 何小燕! 李逐波!
西南大学 药学院!重庆 &d)&# 0D*? f*Gf) 结论#与口服给药相比肌肉注射给药的苦参碱吸收较好从中央室到周边室的分布也较快+其绝对生物利用度也比口服给药高推测其药理作用的强度比口服给药强维持时间
也比口服给药长)
关键词#!苦参碱+肌肉注射+药动学
稿件编号#!+∗$+∗&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8P<+(44通信作者#!!李逐波教授I50BNS# Y\#)3#)d./0 作者简介#!赵晨光主要从事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I50BNS# Y.D()+%3#)d./0 !!苦参碱是中药苦参 G%;>%/7 .7J9?A9)?4N@的主要 有效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具有抗肿瘤%
镇痛%强心%抗病毒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 目前对
苦参碱药动学的研究以口服和静注给药为主而对苦参碱肌肉注射给药药动学的研究甚少但临床上
肌肉注射苦参碱的应用比较多同时肌肉注射的剂量准确生物利用度高因此苦参碱肌肉注射给药在临床上较有优势对其进行药动力学的研究亦具有
重要意义通过对肌肉注射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也为苦参碱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材料!药物与试剂!苦参碱!陕西昂盛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纯度为 *(d#e重结晶后纯度达到 **d#e) 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其余为分析纯)
_(!动物!8X大鼠 ( 只雌雄各半体重!+$$ p
D$购于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
8
8FX5+4检测器G<5+4R泵
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G^5*型涡旋混匀器!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方法(!给药方法及样品采集!8X大鼠实验前禁食
+ ?自由饮水)按) 0D*KDf剂量肌肉注射给
药) 给药后于 d(dd))dd%+$)$&$ #$*$+$+& ?眼眶采血 $d 0G$ 万 C*0N2f离心 0N2$移取血浆至 d 0G的离心管中$放入 f+$ h 冰箱保存待用) (_(!生物样品制备!精密吸取血浆样品
G于
d 0G的离心管中加入+G乙腈涡旋振荡 +
0N2万C∗0N2f离心0N2将上清液转移至 d
0G的离心管中并添加 g#$ 0D;B+ 0N2万C∗0N2f离心0N2此时样品溶液分
层移取上层乙腈层于离心管中然后 h水浴氮气吹干所得残渣用流动相溶解用d++
0微孔
滤膜过滤取+
G进样检测)
(_&!色谱条件!8?N05AB.K [F5HX8 色谱柱!&d#
00i00
0+流动相乙腈5d+ 0/S*Gf乙
酸铵水溶液5三乙胺!)ood&+流速 0G*
0N2
f
+检测波长 ++20+柱温 & h+进样量 +G)色谱图见图)在此色谱条件下苦参碱的检测限是+D∗Gf)(Q!标准曲线的制备!取空白血浆(份每份 *G分别加入苦参碱对照品标准液使血浆中苦参碱
为 d+)&$0D∗Gf$按血浆样∗)∗第)卷第$期+ 年 月
!!!!!! ! ! ! ! ! !!!! ! ! ! !
[/Sd):UULM!
9B6+!!4−对照品+R−空白血浆+<−样品+−苦参碱)图!苦参碱含量测定色谱图品处理方法处理后进样)以血药浓度!4对峰面积!3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3j# #d%4f & +%&d5
+
jd∗∗∗苦参碱在血药浓度 dg
0D*G
f线性关系良好)
(_!回收率试验!精密吸取空白血浆)份分别加
入 +&0D∗Gf的苦参碱标准液使血药浓
度为 +& 0D*Gf+然后按样品处理方法处理
后进样每个样品进)针)得到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de(d平均回收率为 (de)
(_Y!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空白血浆 ) 份加入苦参碱标准液使其血药浓度分别为 +$$ 0D*
G
f
$按样品处理方法处理进样$每天测 ) 次$连续测
J$日内精密度 >8X分别为 )d)e$+de$)d$e$
日间精密度>8X分别为 &d%e$&d)e$&d$e)
&!结果
血药浓度5时间曲线见图 +) 将试验所得血药
浓度5时间数据用X48 +dd 药动学程序进行处理$
即得苦参碱药动学参数$见表 )
Q!结论与讨论
本实验运用EFG<作为测定方法$简单方便$灵
敏度高$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目前对苦参
碱类生物碱的检测主要运用EFG<5_[$对苦参碱的
检测多采用文献.)/的色谱条件或在其基础上的改
进$即乙腈5$d$+ 0/S*Gf的乙酸铵溶液5三乙胺
!!
图 +!肌肉注射给药 )$ 0D*KDf
苦参碱后在大鼠体内的拟合药5时曲线!)j(
表 !大鼠肌肉注射给药后血浆中苦参碱的药动学参数
参数 苦参碱
1
0B7
=0D*G
f
+d) *
,
0B7
=?
$d%
,
=+
=?
d)&
,
=+
#
=?
)d$*
[=G*KD
f
d&%
*KD
f
d)4<g,
=0D*?
f
*G
f
*d*(& 4_<g
w
=0D*?
f
*G
f
d)&# S $ =? f $d+#) S + =? f $d)+ S + =? f $d$( S B =? f +d(+ !)o#o$d$)$检测波长 ++$ 20) 本实验的色谱 条件为乙腈5$d$+ 0/S*Gf乙酸铵水溶液5三乙胺 !)$o%$o$d$&$流速 0G*0N2f$检测波长 ++$ 20$样品分离度好$检测限达到 +
D*G
f
能够满足对苦参碱进行药动学研究的检测要求)血浆样品处理时当血浆与乙腈的比例为 o+ 时蛋白沉淀率能够达到∗e以上再通过加入过量的 ;B析沉淀蛋白能够更好的去除杂质.)5&/ ) 苦参碱肌肉注射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 二室开放模型苦参碱肌肉注射给药后 S
B
比 S
大 倍左右可知苦参碱进入体内后吸收较快而从
中央室的消除要慢很多+,
0B7
是 & 0N2而文献对口服苦参碱) 0D*KDf的大鼠进行药动学的研究显
示苦参碱的,
0B7
分别为!## p)d&0N2.5#/同时
与文献.%5(/的研究相比苦参碱肌肉注射给药较口服给药吸收快)苦参碱肌肉注射给药的4<g,
为
*d*(& 0D* ? f *G f远远大于口服给药的
!d&) p#d#% 0D*?
f
*G
f
!给 药 剂 量 为 )*#)* 第 ) 卷第 期
+年月!!!!!!!!!!!!!!!!!!![/Sd)$:UULM!$9B6$+
0D*KD
f
./
表明苦参碱肌肉注射给药比口服给药吸收更充分这有可能是由于苦参碱口服给药后
的首过效应以及胃肠道的消耗造成的)刘瑞林等通过研究苦参碱的利胆作用与药代动力学的关系发现单位剂量药时曲线下面积4<越大其利胆作用
强度或维持时间越强或越长./ ) 由此推测苦参碱
肌肉注射给药后某些药理作用可能要比口服给
药强)
S
+
为 d)+?fS
+
为 d( ? f二者相比苦参碱从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的速率比从周边室向中央室的转运速率大倍这显示苦参碱从中央室
如心%肝%脾%肺%肾%血能够迅速转运到周边室的其
他组织) 表观分布容积作为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广
窄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具有重要的意义) 肌肉注射
苦参碱的表观分布容积为 d&% G* KDf在d g)dG∗KDf其容积大小与细胞外液相
当.*/ 这略小于静注给药的 +d( G*KDf !给药剂 量为 & 0D*KDf ./但就在体内的分布程度来看
与静注给药没有太大的差别)
苦参碱肌肉注射给药的,
=+
#
为 )d∗?大于口
服给药的 !d( pd##+ ? !给药剂量 ) 0D*
KD
f
./和 d% ?!给药剂量 )0D*KDf .#/这也
显示了苦参碱肌肉注射给药可能要比口服给药的半
衰期略长) 其体内清除率
f
属于中速消除的药物)由于苦参碱肌肉注射给药的4<大于口服给药所以其绝对生物利用度势必高于口服给药李晏等对苦参碱缓释片苦参碱缓释片
相对于注射剂的生物利用度为!%)d p*d&e普 通胶囊相对于注射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d pd(e
./
) 同时肌肉注射给药避免了首过效应更有利于苦参碱药效的发挥)苦参碱肌肉注射的10B7为+d)∗0D∗Gf
远远大于口服给药的 !&d+% pd#) 0D*Gf或
&d+& 0D*G
f
!给药剂量为 )0D*KDf .5#/所以
临床上注射给药要比口服给药具有较大的优势) 于
岩岩等通过研究苦参素制剂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效果发现苦参素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对 ER[X;4
的阴转率分别为 &+de)+d%e均优于苦参素口服组!nd .+/ ) 这也更进一步验证了注射剂
在临床上治疗效果的优势) 但肌肉注射在临床上有
注射部位疼痛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均高于静脉组的 d*)e!)=∗!临床不良反应表现为头晕
口服组的 +d#e!)=) !临床不良反应表现为上
腹烧灼%过敏性紫癜%恶心等 .+/ ) 因此对苦参碱类
生物碱新剂型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苦参碱在临床上应用的剂型有注射剂%片
剂%胶囊%栓剂以及软膏剂等 .)/ ) 其中注射剂和
口服制剂的应用较为广泛苦参碱注射给药之后能够被机体迅速吸收通过血液循环达作用部
位且生物利用度高无首过效应不受消化系统及食物的影响剂量准确 .&/ +而口服制剂%栓剂%
软膏剂等给药比较简单%方便能够满足一些特定疾病的治疗)在临床用药时各种剂型各有所长应当根据治疗目的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和
制剂)
参考文献#
. /!夏丽英d现代中药毒理学.9/d天津#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
司+#&d
. + /!刘梅刘雪英程建峰d苦参碱的药理研究进展.W/d中国中
药杂志+) +(!*#(d.)/!ZLTN2B2 QL0N6/U?N` B0BU?N@B9N@ULCLEBU?NJB M@BSdXM5
@MC0N2B@N/2 /V0B@CN2MN2 CB@ASBU0B\6?ND?5AMCV/C0B2.MSNbLNJ
.?C/0B@/DCBA?6B2J N@UBAASN.B@N/2 @/A?BC0B./KN2M@N.U@LJNMU
.W/-PBSB2@B+) *#*#d
. & /!王立汪正范d色谱分析样品处理.9/d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 +## *+d . /!刘瑞林$辛顺妹$王鲁萍$等d苦参碱的利胆作用与药代动力 学的关系.W/d中成药$ **#$ (!(# +d . # /!宋磊$王鲁萍$何仲海$等d苦参碱的利尿作用及与药代动力 学之间的关系.W/d河北医学$ + ZM2@B/GNL>L/,M2]?B2D M@BSdF?BC0B./KN2M@N.
U@LJ6/V0B@CN2M/760B@CN2MB2J/76U/A?/.BCAN2MN2CB@ASBU0BBV@MCBJ0N2NU@CB@N/2/VG +($ &%#(*+d . ( /!庞志功$汪宝琪$王翔d口服苦参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W/d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 *!+#+$d . * /!奚念朱d药物动力学.9/d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d .$/!罗学姬$夏炳南d苦参碱的代谢动力学研究.W/d贵阳医学院 学报$ **$ #!+#($d ./!李晏$曹尉尉$杨延莉$等d苦参碱缓释片%胶囊%注射液的药 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比较研究.W/d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d .+/!于岩岩斯崇文曾争等d苦参素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临床试验.W/d中华内科杂志+&$!+#(&)d *%)* 第 ) 卷第 $ 期 + 年 月
!!!!!! ! ! ! ! ! !!!! ! ! ! !
[/Sd):UULM!
9B6+.)/!张凤玲唐永张景梅d苦参碱 +&$ *!+# (&d .&/!崔福德d药剂学.9/d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d
:AFEC ?@JB,D+,T?X-@>A-TH?I+,AD-@>KC -@AD,+FHTF.,D
,E+-@-HAD,A-?@-@D,A
]E4H!
!1%&9(9%.>7/+7A9*,-A7&GA-9)A9? G%*,>Q9?,I)-J9/?-,1> 1>-)7
.3KHAD,TA/!5K\>TA-O># P/U@LJ6@?MA?BC0B./KN2M@N.U/V0B@CN2M!9P N2@CB0LU.LSBCBJ0N2NU@CB@N/2 N2 CB@d;>AB?E# FSBU0B
./2.M2@CB@N/2 /V0B@CN2M,BUJM@MC0N2MJ \6EFG
f
B2J LS@CBlN/SM@
JM@M.@N/2 ,BlMSM2D@? ,BUUM@B@++20+ ./SL02 @M0AMCB@LCM& h+ BSNbL/@N21M.@MJ +Gd4SJB@B/V./2.M2@CB@N/25@N0M/V0B@CN2M ,MCM@CMB@MJ ,N@? A?BC0B./KN2M@N.UAC/DCB0X48 +ddd7>HF.A# 4UN0ASM UM2UN@NlMB2J CMSNB\SM0M@?/J V/CJM@MC0N2N2D0B@CN2MN2
CB@ASBU0B\6EFG<,BUMU@B\SNU?MJdP?MASBU0B./2.M2@CB@N/2 @N0MAC/VNSMU/V9PVN@MJ N2 ,N@? @,/5./0ABC@0M2@0/JMSU,MSB2J @?M 0BN2 A?BC0B./KN2M@N.ABCB0M@MCUV/L2J V/C9PBV@MCNd0dN2VLUN/2 ,MCMBUV/S/,U# 1 0B7 j+d) * 0D*G f ,
0B7
jd ,
=+
j
d)& ?, =+ # j)d* ?4<g,
j*d*(& 0D*? f *G f4_<
gwjd)&# 0D*? f *G f d/?@T.FH-?@#0ABCM,N@? /CBSBJ5<br0N2NU@CB@N/2@?M0B@CN2MNUB\U/C\MJ ,MSB2J JNU@CN\L@MUVBU@,N@? N2@CB0LU.LSBCBJ0N2NU@CB@N/2+@?MB\U/SL@M\N/BlBNSB\NSN@6/V0B@CN2MNU
?ND?MCd4../CJN2D@/@?NU@?MA?BC0B./S/DN.BSB.@N/2 NUBSU/U@C/2DMCB2J JLCB@N/2 NUS/2DMCd .a>C V?DEH/!0B@CN2M+ N2@CB0LU.LSBCN21M.@N/2+ A?BC0B./KN2M@N.U E?-# bQ(Y`NT\T++(( 责任编辑!张宁宁# *()* 第 ) 卷第 期
+年月!!!!!!!!!!!!!!!!!!![/Sd)$:UULM!$9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