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alysis on clinical trealment in hypertension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10 years in Beijing

北京地区近10年高血压病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全 文 :北京地区近 ts年高血压病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邹志东 3 o刘 宁 o郭 鹏 o郭丽娅 o孙 悦 o石 o王 玲
k首都医科大学 中医药学院 o北京 tsssy|l
≈摘要   通过对近 ts年来北京地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方面文献资料的回顾性总结 o从中医药治
疗高血压病总体用药规律 !组方用药规律和辨证用药规律等 v个方面加以分析 ∀结果显示 }≠ 总体用药规律 }用药
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 !平肝息风药 !清热药 !活血祛瘀药 !利水渗湿药 ~常用中药依次为钩藤 !牛膝 !天麻 !茯
苓 !白药 !泽泻 !川芎等 ∀ 组方用药规律 }用药类别前 y位同总体用药 ~常用中药依次为钩藤 !牛膝 !茯苓 !天麻 !川
芎 !白芍 !泽泻等 ∀ ≈常见中医证型和药物依次是 }肝阳上亢证为钩藤 !牛膝 !白芍 !天麻 !川芎 !菊花等 o肝肾阴虚证
为枸杞子 !牛膝 !山茱萸 !熟地黄 !茯苓 !牡丹皮等 o肝火炽盛证为黄芩 !夏枯草 !钩藤 !栀子 !龙胆草 !菊花等 o痰浊上
扰证为茯苓 !半夏 !橘皮 !白术 !天麻 !甘草等 o肝风内动证为天麻 !钩藤 !白芍 !石决明 !半夏等 o瘀阻脑络证为川芎 !
赤芍 !红花 !桃仁 !丹参 !三七等 o阴阳两虚证为山茱萸 !熟地黄 !茯苓 !肉桂 !附子 !牛膝等 ∀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中医药疗法 ~用药规律 ~北京地区
≈中图分类号   • u{xq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zltx2txy|2sw
≈收稿日期   ussz2st2us
≈基金项目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基金研究项目 kussx2|o
ussx2usszl
≈通讯作者   3 邹志东 oר¯}kstsl{v|ttyu|o∞2°¤¬¯}½¼¬2uwƒ
tuyq¦²°
高血压病是指动脉收缩压和 k或 l舒张压升高 o
且伴有心 !脑 !肾及血管损害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o是
脑卒中 !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 ∀北京市卫生局 ussw
年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 o北京市高血压患者约 uss
万 o位居北京市不同人群生活方式疾病的第 u位 oys
岁以上人群则为第 t位 ∀可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已
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o给家庭 !社会带来沉重的
负担 ∀因而高血压病防治已刻不容缓 o开展对高血
压病的防治应成为慢病防治的当务之急 ∀
笔者收集了 t||y ∗ ussx年近 ts年北京地区中
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方面的文献 o对其常用
中药进行了总结分析 o以探求其中医用药规律 o以期
对临床用药能提供启示 ∀
1 资料与方法
1q1 资料来源
运用 5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 6及 5中国
期刊全文数据库 6o检索出 t||y ∗ ussx年北京地区
有关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期刊文献 wsv篇 o通过
筛选 o其中有关中医方药治疗的 yv篇 ∀
1q2 资料选择标准
1q2q1 入选标准 t||y ∗ ussx年北京地区有关中
医 !中药或中西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报道 !
临床研究和部分实验文献 o均须有明确的方药记载 ∀
1q2q2 排除标准 一稿多投的文献 o只取其中 t篇 o其
余均予以删除 ~u篇或 u篇以上所载方与药完全相同的
文献 o只以 t篇计 o其余均予以删除 ~有方名无药物记
载者除以剔除 ~综述文章 !个案报道亦予以排出 ∀
1q3 分析方法
每篇文献依方剂 !治法 !适用证候 !加减变化的
不同分别逐条录入证候名称 !方剂名称 !治法 !药物
组成等 o共录入 uxy条记录 ∀为提高统计的准确和
实用 o对药物依据五版 5中药学 6≈t 教材统一药名 o
共计中药 t|t种 ∀用药统计 o分别统计所选文献总
体用药 !组方用药和辨证用药等出现的频率 o分析其
用药规律情况 ∀为了驭简于繁 o重点分析出现频率
较高的药物 !证候 !兼证和症状 ∀
1q4 统计学方法
对符合标准的文献依次录入 ∞¬¦¨¯ussv表中 o
采用频数统计方法 ∀
2 结果
2q1 总体用药分析
2q1q1 药类分析 t|t种药物涵盖了 5中药学 6分
类中除涌吐药之外的 t|类药物 o其用药频率由高到
低前 y位依次为 }补虚药 !平肝息风药 !清热药 !活血
#|yxt#
第 vu卷第 tx期
ussz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x
„∏ª∏¶·o ussz
祛瘀药 !利水渗湿药 !解表药 k表 tl∀
表 t 文献总体药物分类及种数
药物类别
药物种数
种数 r个 合计 排次
出现频率
频率 r次 合计 排次
补虚药 补气 tt wu t tyt xyw t
补阳 tu ||
补血 y t{s
补阴 tv tuw
平肝息风药 tz tz v wzv wzv u
清热药 清热解毒 w ut u tw vuz v
清热凉血 x tuy
清热泻火 { ts{
清热燥湿 w z|
活血祛瘀药 ty ty w vs{ vs{ w
利水渗湿药 ts | y t|u t|u x
解表药 辛温解表 y tw x us tuw y
辛凉解表 { tsw
2q1q2 药频分析 t|t种中药使用频率从高到低
依次为 }钩藤 !牛膝 !天麻 !茯苓 !白药 !泽泻 !川芎等 ∀
其中超过 ys频次的药物 k表 ul∀
表 u 文献总体药物使用频率
药物名称 药物类别 出现频率 r次 排次
钩藤 平肝息风药 tu{ t
牛膝 活血祛瘀药 tsx u
天麻 平肝息风药 {u v
茯苓 利水渗湿药 {s w
白芍 补虚药 zw x
泽泻 利水渗湿药 yw y
川芎 活血祛瘀药 ys z
2q2 组方用药分析
组方是指中成药方 !名方或其加减方 !依据临床
经验的自拟方等 o除去完全的相同处方和一方加减
用药 o共计 tuxk方 l条记录 o应用中药 tzs味 ∀
2q2q1 药类分析 tzs种药物亦涵盖了 5中药学 6
分类中除涌吐药之外的 t|类药物 o其用药频率由高
到低前 y位依次为 }补虚药 !平肝息风药 !清热药 !活
血祛瘀药 !利水渗湿药 !解表药 k表 vl∀
2q2q2 药频分析 tzs种中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
次为 }钩藤 !牛膝 !茯苓 !天麻 !川芎 !白芍 !泽泻等 ∀
其中超过 vs频次的药物 k表 wl∀
2q3 辨证用药分析
uxy条记录中 o有明确的中医证候名称 o或能以
治法 !方药测证的记录 uxw条 o共出现 zs多个证型 o
除去方证完全相同 o或证候不能归类的 tt条 o实际
采用 uwv条 o对这些证候药分为主证 !兼证和病症加
减 v类进行用药频率的统计 ∀
表 v 组方药物分类及种数
药物类别
药物种数
种数 r个 合计 排次
出现频率
频率 r次 合计 排次
补虚药 补气 | v{ t zx uxy t
补阳 tt ww
补血 y z{
补阴 tu x|
平肝息风药 tz tz v t{z t{z u
清热药 清热解毒 u t| u | txv v
清热凉血 x yz
清热泻火 { wv
清热燥湿 w vw
活血祛瘀药 tx tx w twu twu w
利水渗湿药 | | y z{ z{ x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x tv x ts yu y
辛凉解表药 { xu
表 w 组方药物使用频率
药物名称 药物类别 出现频率 r次 排次
钩藤 平肝息风药 wz t
牛膝 活血祛瘀药 wv u
茯苓 利水渗湿药 vz v
天麻 平肝息风药 vu w
川芎 活血祛瘀药 vt x
2q3q1 主证用药规律 主证主要是指辨证施治中
有明确的中医证候 o或一方加减施治中的主方证候 o
共计 tv|条记录 ∀为便于统计 o将一证多名 !或相类
似的证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5中
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6≈u 和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
院校规划教材 5中医诊断学 6≈v  o做了统一和修正 o
对出现频率为 t条的证候忽略不计 o约为 t|个证
候 o其中出现频次在 x条以上的证候用药从高到低
排序如下 }
肝阳上亢证 }钩藤 !牛膝 !白芍 !天麻 !川芎 !菊
花 !生地黄 !夏枯草等 ∀
肝肾阴虚证 }枸杞子 !牛膝 !山茱萸 !熟地黄 !茯
苓 !牡丹皮 !菊花 !生地黄 !泽泻 !杜仲 !钩藤 !山药等 ∀
肝火炽盛证 }黄芩 !夏枯草 !钩藤 !栀子 !龙胆草 !
菊花 !牛膝 !寄生 !泽泻等 ∀
痰浊上扰证 }茯苓 !半夏 !橘皮 !白术 !天麻 !甘草
等 ∀
肝风内动证 }天麻 !钩藤 !白芍 !石决明 !半夏 !茯
苓 !牛膝等 ∀
瘀阻脑络证 }川芎 !赤芍 !红花 !桃仁 !丹参 !三七
等 ∀
阴阳两虚证 }山茱萸 !熟地黄 !茯苓 !肉桂 !附子 !
牛膝 !寄生 !淫羊藿 !山药 !丹皮 !巴戟天等 ∀
#szxt#
第 vu卷第 tx期
ussz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x
„∏ª∏¶·o ussz
痰瘀阻络证 }川芎 !莱菔子 !泽泻 !钩藤 !丹参 !枳
壳等 ∀
2q3q2 证素用药规律 证素是证候的最基本单位 ∀
对记录中以最基本的证素为统计单位 o凡涉及的该
证素者 o不论其是单证素 o还是兼证 o或是加减证均
在统计范围 ∀若一篇文章中出现同方加减时 o则以
取与证素最相关的记录 ∀收集记录 uty条 o出现的
证素有阳亢证 !湿痰证 !阴虚证 !血瘀证 !火热证 !气
虚证 !阳虚证 !肝风证 !气滞证 !血虚证和精亏证 o依
出现频率由高到低的主要药物如下所示 ∀
阳亢证 }钩藤 !牛膝 !天麻 !川芎 !菊花 !白芍等 ∀
痰湿证 }半夏 !茯苓 !钩藤 !橘皮 !川芎 !泽泻 !牛
膝等 ∀
阴虚证 }熟地黄 !牛膝 !山茱萸 !枸杞子 !钩藤 !茯
苓 !桑寄生等 ∀
血瘀证 }丹参 !川芎 !赤芍 !红花 !牛膝 !桃仁 !当
归 !钩藤 !山楂等 ∀
火热证 }黄芩 !钩藤 !夏枯草 !栀子 !天麻 !龙胆
草 !牛膝等 ∀
气虚证 }黄芪 !人参 !牛膝 !丹参 !当归 !茯苓 !钩
藤等 ∀
阳虚证 }熟地黄 !附子 !茯苓 !牛膝 !淫羊藿 !杜
仲 !桑寄生 !山茱萸 !肉桂等 ∀
肝风证 }天麻 !钩藤 !白芍 !羚羊角 !牛膝 !石决明
等 ∀
气滞证 }钩藤 !柴胡 !夏枯草 !郁金等 ∀
血虚证 }当归 !白术 !茯苓 !黄芪 !麦门冬 !人参
等 ∀
精亏证 }杜仲 !桑寄生等 ∀
2q3q3 兼证加减用药分析 兼证主要是指在主证
或主方基础上 o又出现的其他证候 o共有 zz条记录 o
其中比较常见的兼证及加减用药依次为 }
痰湿证 }多在肝火炽盛 !肝阳上亢 !肝肾阴虚 !阴
阳两虚等主证的兼挟 o用药常加原主方基础上加半
夏 !橘皮 !白术 !茯苓 !夏枯草等 ∀
火热证 }多为肝郁气滞 !阴虚阳亢 !肝肾阴虚证
兼挟热 o在原方中加入黄芩 !夏枯草 !栀子 !菊花等
药 ∀
阴虚证 }见于肝火炽盛 !肝阳上亢等主证中 o在
主方中加入牛膝 !桑寄生 !白芍 !枸杞子 !女贞子等
药 ∀
血瘀证 }可见于肝阳上亢 !肾阳虚 !阴阳两虚主
证中 o在原方基础上加丹参 !川芎 !熟地黄 !赤芍 !桃
仁 !益母草等药 ∀
气滞证 }多见于肝火炽盛 !痰浊上扰证 !肝阳上
亢等主证 o可加用柴胡 !香附 !川楝子 !郁金 !延胡索
等 ∀
2q3q4 常见病症加减用药 常见病症主要是指在
治疗高血压病中病人较为突出的不适症状或病证 o
在文献中明确指出症状加减的有 wz条记录 o其中描
述比较多的症状依次为 }
失眠 }可见于肝阳上亢 !阴虚阳亢等证中 o主要
在方中加用酸枣仁 ∀
便秘 }可见于阳亢上亢 !肝火炽盛 !痰浊上扰证
等证中 o在方中加大黄 !决明子等 ∀
眩晕 }以肝阳上亢 !阴虚阳亢 !阴阳两虚证为多
见 o在方中加钩藤 !天麻 !牡蛎等药 ∀
水肿 }多见于痰浊上扰证 !阴阳两虚等证中 o在
方中加泽泻 !车前子 !茯苓等药 ∀
耳鸣 }多见于肝肾阴虚 !痰浊上扰证 !肾阳虚证 o
在方中加磁石 !珍珠母等药 ∀
3 讨论
从近 ts年北京地区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
辨证用药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 o肝阳上亢 !肝肾阴
虚 !肝火炽盛位居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前 v位 o紧随其
后的痰浊上扰 !肝风内动和瘀阻脑络 v证 o说明本病
的病位主要在肝 !肾 o病性为阴阳失调 o有虚实夹杂 !
实证和虚证 v类 o其中虚有气 !血 !阴 !阳和精之亏
虚 o以阴虚为主 ~实有痰湿 !瘀血 !火热 !气滞和肝风
之困扰 o以阳火为多 o且痰 !风 !瘀在本病中也是一个
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
从用药类别频率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 o补虚药
高居榜首 o说明本病虽有虚实夹杂 !实证和虚证 v
类 o但其虚为本 o实为标 o治疗时应注重扶正 ∀然补
虚药包含有补气 !补血 !补阴和补阳 w种 o若细分之 o
则平肝息风药应居首位 o清热药 !活血祛瘀药 !利水
渗湿药 o分列 v ∗ x位 o提示本病之标实以肝阳 !肝
火 !血瘀和痰湿为主 ∀再从用药频率统计的结果来
看 o钩藤 !牛膝 !茯苓 !天麻 !川芎 !白芍 !泽泻等使用
频率均高 o而其中钩藤 !天麻为平肝息风药 o牛膝 !川
芎为活血祛瘀药 o茯苓 !泽泻为利水渗湿药 o白芍则
为补虚药等 o反映出临床治疗本病时以急则治其标
为原则 o其中以平肝 !活血 !利湿为主要治标之法 ∀
通过总结和梳理近 ts年北京地区中医药治疗
#tzxt#
第 vu卷第 tx期
ussz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x
„∏ª∏¶·o ussz
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及证治特点 o可以看出 o近 ts
年北京地区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主要从虚 !风 !
火 !痰 !瘀辨证治疗 ∀
≈参考文献  
≈t  凌一揆 o颜正华 o林乾良 o等 q中药学 ≈   q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 ot|{yq
≈u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q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q南京 }南京大
学出版社 ot||w}uuq
≈v  朱文峰 o庄泽澄 !吴承玉 o等 q中医诊断学 ≈  q北京 }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 oussu}t{q
Αναλψσισ ον χλινιχαλτρεαλµ εντ ιν ηψπερτενσιον βψ τραδιτιοναλΧηινεσε µ εδιχινε
φορ ts ψεαρσ ιν Βειϕινγ
’˜ «¬2§²±ªo Œ˜ ‘¬±ªo Š˜’ ° ±¨ªo Š˜’ ¬2¼¤o ≥˜‘≠ ∏¨ o ≥‹ Œ∏±o • „‘Š ¬±ª
(Χολλεγε οφ ΤραδιτιοναλΧηινεσε Μεδιχινε, ΧαπιταλΜεδιχιναλΥνιϖερσιτψ, Βειϕινγ tsssy|,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ײ °¤®¨ ¤ µ¨·µ²¶³¨ ¦·¬√¨¶·∏§¼ ²©¦¯¬±¬¦¤¯ ·µ¨¤·° ±¨·¬± «¼³¨ µ·¨±¶¬²± ¥¼ ·µ¤§¬·¬²±¤¯ ≤«¬± ¶¨¨ ° §¨¬¦¬±¨©²µts ¼¨ ¤µ¶¬±
… ¬¨­¬±ªo ¤±§·² °¤¬± ¼¯ ¤±¤¯¼½¨ ¬± ·«µ¨¨©¤¦¨·¶} ·«¨ ¶·∏§¼ ²± ·²·¤¯ µ¨ª∏¯¤µ¬·¼ ²©∏¶¬±ª≤«¬± ¶¨¨ «¨ µ¥¤¯ ° §¨¬¦¬± o¨ ·«¨ ¶·∏§¼ ²± µ¨ª∏¯¤µ¬·¼ ²©
¤³³¯¬¦¤·¬²±o ¤±§·«¨ ¶·∏§¼ ²± §¬©©¨µ¨±·¬¤·¬²± ²©¶¼°³·²°¶¤±§¶¬ª±¶q • ¶¨∏¯·} ≠ ײ·¤¯ µ¨ª∏¯¤µ¬·¼ ²©∏¶¬±ª≤«¬± ¶¨¨ «¨ µ¥¤¯ ° §¨¬¦¬± }¨ ׫¨ ¼
¤µ¨ ·²±¬¦«¨ µ¥¶o ¬¨³¨ ¯¯¬±ª³«¯ ª¨° ¤±§¶·²³³¬±ªº¬±§¬±ª«¨ µ¥¶o «¨ ¤·2¦¯ ¤¨µ¬±ª«¨ µ¥¶o ¥¯²²§2¤¦·¬√¤·¬±ª¤±§¶·¤¶¬¶2µ¨¶²¯√¬±ª«¨ µ¥¶o §¤°³2
¦¯ ¤¨µ¬±ª«¨ µ¥¶¬± ·∏µ±q ׫¨ ©µ¨ ∏´¨ ±·¯¼ ∏¶¨§«¨ µ¥¶º µ¨¨ Š²∏·¨±ªo ‘¬∏¬¬o ׬¤±°¤o ƒ∏¯¬±ªo …¤¬¶«¤²o  ¬¨¬¨o ≤«∏¤±¬¬²±ªo ¤±§¶²²±q 
׫¨ ¶·∏§¼ ²± µ¨ª∏¯¤µ¬·¼ ²©¤³³¯¬¦¤·¬²±} ׫¨ y ®¬±§¶²©«¨ µ¥¶¤¥²√¨º µ¨¨ ¤¥¬§¨ ¥¼ ·«¨ ·²·¤¯ µ¨ª∏¯¤µ¬·¼ ¤±§·«¨ ©µ¨ ∏´¨ ±·¯¼ ∏¶¨§«¨ µ¥¶º µ¨¨
Š²∏·¨±ªo ‘¬∏¬¬o ƒ∏¯¬±ªo ׬¤±°¤o ≤«∏¤±¬¬²±ªo …¤¬¶«¤²o  ¬¨¬¨o ¤±§¶²²±q ≈ Œ·º¤¶¶«²º §¨·«¤··«¨ ¦²°°²± ¶¼±§µ²° ¶¨²©«¼³¨ µ·¨±2
¶¬²± ¤±§«¨ µ¥¶º µ¨¨} ׫¨ «¨ µ¥¶¶∏¦«¤¶Š²∏·¨±ªo ‘¬∏¬¬o …¤¬¶«¤²o ׬¤±°¤o ≤«∏¤±¬¬²±ªo ∏«∏¤º µ¨¨ ©µ¨ ∏´¨ ±·¯¼ ∏¶¨§¬± ¬¯√ µ¨¼¤±ª¤¶2
¦¨±§¬±ª¶¼±§µ²° q¨ ‹ µ¨¥¶¶∏¦«¤¶Š²∏´ ¬½¬o ‘¬∏¬¬o ≥«¤±¼¤²o ≥«∏§¬«∏¤±ªo ƒ∏¯¬±ªo  ∏§¤±³¬o º µ¨¨ ©µ¨ ∏´¨ ±·¯¼ ∏¶¨§¬± ¶¼°³·²°¶²©¼¬±
§¨ ©¬¦¬¨±¦¼ ²© ¬¯√ µ¨¤±§®¬§± ¼¨q ‹ µ¨¥¶¶∏¦«¤¶‹∏¤±ª´ ¬±o ÷¬¤®∏¦¤²o Š²∏·¨±ªo «¬½¬o ²±ª§¤±¦¤²o ∏«∏¤º µ¨¨ ©µ¨ ∏´¨ ±·¯¼ ∏¶¨§¬± ¶¼±2
§µ²°¨²©©¯¤µ°¬±ª ¬¯√ µ¨2©¬µ¨q ‹ µ¨¥¶¶∏¦«¤¶ƒ∏¯¬±ªo …¤±¬¬¤o ∏³¬o …¤¬½«∏o ׬¤±°¤o Š¤±¦¤² º µ¨¨ ©µ¨ ∏´¨ ±·¯¼ ∏¶¨§¬± ·«¨ ¶·¤ª±¤·¬²± ²©
³«¯ ª¨°q ‹ µ¨¥¶¶∏¦«¤¶×¬¤±°¤o Š²∏·¨±ªo …¤¬¶«¤²o ≥«¬­¬∏°¬±ªo …¤±¬¬¤ º µ¨¨ ©µ¨ ∏´¨ ±·¯¼ ∏¶¨§ ¬± ∏³2¶·¬µµ¬±ª ²© ¬¯√ µ¨q ‹ µ¨¥¶¶∏¦« ¤¶
≤«∏¤±¬¬²±ªo ≤«¬¶«¤²o ‹²±ª«∏¤o ⁄¤±¶«¨ ±o ≥¤± ¬´º µ¨¨ ©µ¨ ∏´¨ ±·¯¼ ∏¶¨§¬± ¶¼±§µ²°¨²©¥¯²²§¶·¤¶¬¶¬± ·«¨ ¦²¯ ¤¯·¨µ¤¯ ²©·«¨ ¥µ¤¬±q ‹ µ¨¥¶
¶∏¦«¤¶≥«¤±½«∏¼∏o ≥«∏§¬o ƒ∏¯¬±ªo • ²∏ª∏¬o ƒ∏½¬o ‘¬∏¬¬º µ¨¨ ©µ¨ ∏´¨ ±·¯¼ ∏¶¨§¬± ¥²·«2¼¬±¬2¤±§2¼¤±ª2§¨ ©¬¦¬¨±¦¼q
[ Κεψ ωορδσ] «¼³¨ µ·¨±¶¬²±~ ·µ¤§¬·¬²±¤¯ ≤«¬± ¶¨¨ ° §¨¬¦¬±¨·«¨ µ¤³¼~ µ∏¯¨²©·µ¤§¬·¬²±¤¯~ ¬± … ¬¨­¬±ª
≈责任编辑 刘  
热遗停汤剂治疗脾胃积热所致实热型小儿遗尿的临床观察
吴 芳 3 o姚敏华 3
k浙江大学 医学院 附属儿童医院 中医科 o浙江 杭州 vtsssvl
≈收稿日期   ussz2sw2tu
≈基金项目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 kussy¦txxl
≈通讯作者   3 吴芳 o∞2°¤¬¯} º½²± ¬¯± z¨{ƒ «²·°¤¬¯q¦²°
遗尿是指 v岁以上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的一种
病症 k±²¦·∏µ±¤¯ ±¨∏µ¨¶¬¶o ‘∞lo中医称遗尿症为 /遗
尿 0 !/遗溺 0 ∀ ussx年 t月 ∗ ussx年 tu月 o采用自
拟热遗停方剂治疗中医证属脾胃积热所致的实热型
小儿遗尿 o取得良好疗效 ∀
1 临床资料
1q1 病例选择 小儿遗尿诊断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
织 k• ‹’l制订的标准 kŒ≤⁄2tsl∀脾胃积热和实热
的诊断标准参照 5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k试
行 l6中的标准制订 ∀纳入标准 }符号西医诊断和中
#uzxt#
第 vu卷第 tx期
ussz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x
„∏ª∏¶·o us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