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f Bi-derectional Modulation Effect of Kudzuvine Root on Immunol Cells

葛根中不同提取物对外周血免疫细胞R调节机理研究



全 文 :葛根中不同提取物对外周血免疫细胞 •
调节机理研究
宋淑珍 o董振南 o谷 峰 o田亚平
k解放军总医院 生化科 o北京 tss{xvl
≈摘要  目的 }探讨葛根对免疫系统调节作用的机理 ∀方法 }利用鲁米诺介导的化学发光方法 o研究葛根的不
同提取部分k水溶性部分 o醇溶性部分l对 °  „ 刺激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k≤l及嗜酸细胞k∞≤l产生活性介质的影
响 ∀结果 }水溶性部分对 ≤ 及 ∞≤ 具有激活作用 o可以促进 °  „ 体外刺激 ≤ 和 ∞≤ 产生多量活性介质 o而且其增
强作用与水溶部分浓度呈正相关 ~但醇溶部分则相反 o它对 °  „ 刺激 ≤ o∞≤ 所产生的活性介质具有明显抑制作
用 o这种抑制作用强度同样与醇溶部分浓度相关 ∀结论 }同一种中草药葛根对实验细胞具有双向作用 o其物质基础
来自于它所具有的不同化学成分 ∀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嗜酸细胞 ~葛根 ~化学发光
≈中图分类号  • u{x q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uls|2sy{w2sw
葛根为豆科葛属植物野葛 Πυεραρια λοβατα
k • ¬¯¯§l≤«º¬或粉葛 Π. τηοµσονιι …¨ ±·«的根 ∀该
药始载于5神农本草经6 o为常用中药之一 ~葛根中的
黄酮类化合物达 tu h o其主要成分为异黄酮类化合
物 o其他还有多糖 !生物碱等成分≈t  ∀葛根有效成分
中 o异黄酮类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效 o可以降低血
压 !扩张血管 !抑制动脉硬化 !降低血脂和改善微循
环 o对高血压 !心脏病 !糖尿病和血液病等有一定改
善作用 o并有解酒 !益智功效≈u ∗ w  ~近年来其抗突变 !
抗致畸 !抗致癌作用倍受关注 o葛根已成为中药中一
种安全有效的肿瘤化疗预防药物 ~此外亦有报道 o葛
根汤可以提高吞噬细胞的摄取能力 o增强机体免疫
力≈x  o而对免疫亢进动物 o葛根汤可使细胞的免疫反
应性恢复 o这说明葛根汤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
本实验拟分别提取葛根的不同有效成分 o即水溶性
成分和醇溶性成分 ∀水溶部分中以多糖为主 o而醇
溶部分中则以黄酮为主 o进而研究这两部分对外周
血嗜酸细胞k∞≤l 和淋巴细胞k≤l受异戊佛波豆蔻
乙酸醇k³«²µ¥²¯ °¼µ¬¶·¤·¨ ¤¦¨·¤·¨ o °  „l刺激后激
活过程的影响 o探讨葛根不同成分对这两类免疫活
性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o为葛根的双向免疫调节作
≈收稿日期  usst2tt2tu
≈基金项目  军队/十五0计划课题 k st  …szu l
≈通讯作者  电话 }kstslyy|v|vzw 传真 }kstslyy|v|vzw
∞2°¤¬¯}·¬¤±¼³ƒ vst«²¶³¬·¤¯ q¦²° q¦±
用提供实验依据 ∀
1 仪器 !试剂和样品
1 q1 试剂与样品 鲁米诺k¯ ∏°¬±²¯ l和 °  „ 均购
自 ≥¬ª°¤公司 o嗜酸粒细胞分离液 o淋巴细胞分离液
k军事医学科学院血源所l o葛根购自于同仁堂药店 o
水溶性和酯溶性葛根提取物由本实验室分离 o浓度
为 t °ª#°p t o正常人新鲜富白细胞血液由本院血
液科提供 ∀
1 q2 仪器 …≤°微弱细胞发光仪k中国科学院生
物物理所研制l ∀
2 实验方法
2 q1 葛根不同成分的提取 参考文献≈y oz  o葛根
饮片用 zs h 乙醇提取浓缩 o乙酸乙酯萃取 o浓缩成
t °ª#°p t的脂溶部分 ~提取后残渣水煮浓缩 o用不
同浓度的乙醇多步沉淀 o沉淀物干燥 o配制为 t °ª#
°p t的水溶部分 ∀脂溶部分的配制 }脂溶部分沉淀
先溶解于二甲基亚砜k⁄ ≥’l≈{  o用水稀释为 t °ª#
°p t ∀ ⁄ ≥’在终浓度小于 s qt h k ς/ ςl ∀对照
试验显示 ⁄ ≥’在此浓度不影响细胞的化学发光 ∀
2 q2 葛根提取成分的定性实验≈|  葛根不同提取
成分的定性实验结果见表 t ∀根据5中国药典6的理
化鉴别方法 o用化学对照品葛根素 o黄芪甲苷与提取
物做薄层色谱分析 o结果显示酯溶部分与葛根黄酮
的单体葛根素斑点一致 ~水溶部分在同样条件下未
见到显示斑点 o表明成分中不含黄酮和甲苷类物质 ~
#w{y#
第 uz卷第 |期
ussu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z o‘²q|
≥ ³¨·¨°¥¨µqoussu
综上结果表明酯溶性部分为黄酮类物质 o水溶性部
分为多糖类物质 ∀
表 t 葛根水溶性及醇溶性成分的定性实验
反应名称 醇溶性成分 … 水溶性成分 „
‹≤2  ª反应 ?
荧光k氨素l n
„≤v反应 n
 ²¯¬¶«反应 p
Œ2ŒŽ反应 p n
班氏反应 n
费林试剂反应 ?
2 q3 实验用细胞提取 !分离 正常人新鲜富白细胞
血液 o分离前进行全血白细胞和 ≤ o∞≤ 记数 ∀
2 q3 q1 淋巴细胞的分离 正常人新鲜富白细胞血
液 o轻轻加入 u 倍的淋巴细胞分离液 ot wss µ#
°¬±p t otx °¬±ouu ε o离心后分出两条带 o在 t qszz
°ª#°p t的淋巴细胞分离液上一层为单个核细胞
层 o加 °…≥缓冲液洗涤 v 次 o悬浮于纯的小牛血清 o
调整细胞浓度为 t ≅ tsz#°p t o检查细胞纯度大于
|x h ∀用胎酚蓝染色细胞活性大于 |s h ∀
2 q3 q2 嗜酸细胞的提取 于离心管底加入 s .x °
t qtuv °ª#°p t的分离液以防止细胞破碎 o然后小
心加入 v °t qs{w °ª# °p t的分离液 o正常人新
鲜富白细胞血液小心加于其上 ou tss µ# °¬±p t ous
°¬±ouu ε o离心后分出两条带 o在 t qs{w °ª#°p t
的分离液上为第 t层 o大部分为中性粒细胞 o细胞纯
度约为 |z h o在 t qtuv °ª#°p t分离液上的为第 u
层 o即 ∞≤ 层≈ts  o细胞纯度大于 |y h o洗涤 v次悬浮
于小牛血清 o调整细胞浓度为 t ≅ tsz# °p t o用胎
酚蓝染色细胞活性大于 |s h ∀
2 q4 细胞化学发光测定 °  „刺激的嗜酸粒细胞
或淋巴细胞化学发光用 …°≤微弱发光仪测定 ∀测
定体系总体积为 t °o鲁米诺浓度为 t qy °°²¯ #
pt o∞≤ 的浓度为 t ≅ tsz#°p t o°  „ 为 tss ±ª#
°p t o葛根提取成分k脂溶部分和水溶部分l终浓
度分别为 ux oxs otss ±ª#°p t ∀ ∞≤ 加入鲁米诺中 o
再加入不同浓度的脂酯溶成分或水溶部分 o温浴 u
°¬±o然后加 °  „ o避光平衡 t °¬±后测定 o温度保
持在 vz ε ∀
3 结果
3 q1 不同浓度水溶部分对 ∞≤2≤的影响 当 ∞≤
细胞未受 °  „刺激时 o仅出现极微弱的发光 ~在发
光体系中加入 ux oxs otss ±ª#°p t的葛根水溶提取
部分 o其基础发光未见任何改变 ~当发光体系中加入
°  „后 o可测到一条单峰的发光曲线 o该实验体系
在 uw °¬±达到发光峰值 ~当实验体系中加入不同浓
度kux oxs otss ±ª# °p tl的提取物水溶部分后 o再
加入 °  „ 激活 ∞≤ o发现不但 ∞≤ 发光强度增加 o其
发光速率也明显加快 o后者峰值比未加水溶部分对
照发光曲线提前几分钟至十几分钟 o且其发光增强
幅度与所加入的提取物水溶部分浓度呈正相关 ∀结
果见图 t ∀
图 t 不同浓度水溶部分对 °  „诱发的 ∞≤2≤的影响k ν € xl
3 q2 酯溶部分对 ∞≤2≤的影响 在前述发光检测
体系中分别加入 ux oxs otss ±ª# °p t的酯溶部分 o
其基础发光未见明显改变 ~当加入 °  „ 激活 ∞≤
后 o对照组发光曲线与 3 q1 实验中所述结果相同 o
可出现一条单峰的发光曲线 ~但随加入酯溶部分浓
度的不同kux oxs otss ±ª#°p tl o∞≤ 产生的发光强
度显著降低 o其降低幅度与所加入的酯溶部分浓度
呈正相关 o∞≤2≤的发光峰值分别由 t tux 降为
{|| ozys oxwz o在高浓度时其发光峰值出现一定延迟
ku ∗ v °¬±l o反应后细胞用胎酚蓝染色细胞活性大
于 |s h ∀结果见图 u ∀
图 u 不同浓度酯溶部分对 °  „诱发的 ∞≤2≤的影响k ν € xl
3 q3 水溶部分对 ≤2≤的影响 在实验体系中加
入 ux oxs otss ±ª# °p t的水溶部分同样可以增强
°  „刺激≤化学发光 o峰值由twss分别增至
uu|x ows|u oxyyv ∀与 ∞≤2≤体系不同的是发光峰
值出现的时间缩短不明显k仅在最高浓度时缩短 u
#x{y#
第 uz卷第 |期
ussu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z o‘²q|
≥ ³¨·¨°¥¨µqoussu
∗ v °¬±l 结果见图 v ∀
图 v 水溶部分对 °  „诱发的 ≤2≤的影响k ν € xl
3 q4 脂溶部分对 ≤2≤的影响 结果与 ∞≤2≤实
验体系类似 oux oxs otss ±ª# °p t的脂溶部分可以
抑制 °  „激活的 ≤ 介导的化学发光 o且可以延迟
其发光峰值的出现 o但与 ∞≤2≤实验体系相比 o延
迟时间有所延长 o可达 w ∗ x °¬±o且在低浓度时即出
现发光峰值延迟现象 o反应后细胞用胎酚蓝染色细
胞活性大于 |s h o结果见图 w ∀
图 w 不同浓度脂溶部分对 °  „诱发的 ≤2≤的影响k ν € xl
4 讨论
众所周知 o在我国传统中医用中药治疗疾病时
对中药配伍中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o同一种药物用量
的大小可能产生完全相反的治疗效果 o中药对生物
体的这种双向调节作用可能与其不同组成成分具有
不同生物学功效有关 ∀
在体外实验条件下 o°  „ 可刺激淋巴细胞 !嗜
酸粒细胞等活性细胞使其发生呼吸爆发 o从而产生
大量活性氧 !活性氮等介质 o这些活性介质本身 !相
互作用产物或某些代谢产物 o可氧化鲁米诺产生发
光 o免疫活性细胞这一动态的激活过程可以通过连
续记录化学发光变化而被监测 o其化学发光强度与
细胞的免疫活性具一定相关性≈tt otu  ∀本实验选择
具有免疫损伤效应的 ∞≤ 和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
≤ 作为实验对象 o观察葛根的两种不同活性提取成
分对上述两类细胞激活后氧化鲁米诺化学发光的影
响 o以探讨葛根双向免疫的调节机制 ∀结果发现 }≠
未激活的两种实验细胞仅产生极微弱的化学发光 o
经 °  „激活后 o两种实验细胞均可发生呼吸爆发产
生活性介质而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 o与以前的
文献报道相一致≈tv  o但两种细胞产生的发光曲线有
所不同 o这可能与两种实验细胞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有关 ∀ 以黄酮为主要成分的葛根酯溶部分可以有
效抑制经 °  „激活后两种实验细胞产生的化学发
光k胎酚蓝染色细胞活性大于 |s h o表明发光的降
低不是由于细胞死亡l o这一结果可能与植物黄酮清
除实验细胞激活后所产生的活性氧等具有氧化作用
的活性介质有关≈tv  ∀因此在临床用药中 o葛根中的
黄酮成分对生物体的免疫反应可能具有负调节作
用 o它可以拮抗免疫细胞产生的活性介质所致生物
体的非特异性损伤 ∀ ≈以多糖成分为主的葛根水溶
部分可以加强经 °  „ 激活后两种实验细胞产生的
化学发光 o这一结果表明 o葛根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加
强两种实验细胞产生呼吸爆发的作用 o其对生物体
免疫反应可能起正调节 o它可以加强免疫细胞产生
活性介质对病源微生物等的杀伤作用 ∀
本实验仅对葛根双向免疫调节的机制进行了初
步探讨 o天然药用植物中成分复杂 o各种成分的功效
又可相互促进或抵消 o如何利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 o
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草药双向免疫调节的机制 o通过
对同一种药用植物的不同有效成分的合理调配和提
取 o达到最佳防治疾病目的 o将成为今后重要的研究
方向 ∀
≈参考文献 
≈t  中国药典 q一部 qt||x qu|y q
≈u  杜力军 q新工艺制备的葛根黄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q中药药理
与临床 ot||z ou{kyl }vxs q
≈v  郦旦明 q葛根注射液治疗冠心病 xx 例观察 q浙江中医杂志 o
t||z ovuk|l }封底 q
≈w  郭建平 q葛根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q中草药 ot||x ouykvl }tyv q
≈x  杜德极 q葛根对肿瘤坏死因子产生及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q中
药药理与临床 ot||x ottktl }ty q
≈y  杨 云 q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手册 q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 ot||{ qvvv q
≈z  孙文基 q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制备 q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 ot||w qu|w q
≈{  杜德极 o杨 薇 q葛根主要成分的体外癌细胞毒活性 q癌症 o
t||z otykvl }tyx q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q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 q第
二版 o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ot|{v qtv q
≈ts  • ²½¨ ¯¯  ⁄o∞µª¨µ• „ o≤¤¶¤¯¨ × …qŒ¶²¯¤·¬²± × ¦¨«±¬´∏¨ „ ·¯¨µ¶
∞²¶¬±²³«¬¯ ¬ªµ¤·¬²± • ¶¨³²±¶¨ ·² Œ2{ q­ Œ°°∏±²¯  ·¨«²§¶o
t||y ot|zkt2ul }|z q
#y{y#
第 uz卷第 |期
ussu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z o‘²q|
≥ ³¨·¨°¥¨µqoussu
≈tt  ≤¤¯§¨©¬¨ ≤ ƒ o°²∏¯¬± „ o ×µ¬§²± „ o ·¨¤¯ q „ °²·¨±·¬¤¯ • ª¨∏¯¤·²µ
²© °²¯¼°²µ³«²±∏¦¯ ¤¨µ ‘¨ ∏·µ²³«¬¯ …¤¦·¨µ¬¦¬§¤¯ „¦·¬²± q ¨∏®²¦
…¬²¯ ousst oy|kvl }wtw q
≈tu  ¤¶·µ²¬¤±±¬≤  o ∞··²µµ¨ Š o ƒ²µ¦¬±¤ Š o ·¨¤¯ qŒ±·¨µ¯¨ ∏®¬±2tx
∞±«¤±¦¨¶ ‘¨ ∏·µ²³«¬¯ ƒ∏±¦·¬²±¤¯ „¦·¬√¬·¼¬± °¤·¬¨±·¶º¬·« ‹∏°¤±
Œ°°∏±²§¨©¬¦¬¨±¦¼ ∂¬µ∏¶Œ±©¨ ¦·¬²±q …¯ ²²§ousss o|ykxl }t|z| q
≈tv  汪德清 o沈文梅 o田亚平 o等 q黄芪的三种提取成分对氧自由
基作用的影响 q中国药理学通报 ot||w otskul }tu| q
Στυδιεσ οφ Βι2δερεχτιοναλ Μοδυλατιον Εφφεχτ οφ Κυδζυϖινε Ροοτ
ον Ιµ µ υνολ Χελλσ
≥’‘Š ≥«∏2½«¨ ± o ⁄’‘Š «¨ ±2±¤± o Š˜ ƒ ±¨ªo ׌„‘ ≠¤2³¬±ª
k⁄¨ ³¤µ·° ±¨·²© ≤ ¬¯±¬¦¤¯ …¬²¦«¨ °¬¶·µ¼ o≤«¬±¨ ¶¨ °„ Š ±¨¨ µ¤¯ ‹²¶³¬·¤¯ o …¨ ¬­¬±ª tss{xv o≤«¬±¤l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ײ √¨¤¯∏¤·¨ ¥¬2§¬µ¨¦·¬²±¤¯ °²§∏¯¤·¬²± ©¨©¨ ¦·²© ≤«¬±¨ ¶¨ «¨ µ¥¤¯ ° §¨¬¦¬±¨ ²±¬°°∏±²¯ ¦¨¯¯¶q Μετηοδ : × º²
§¬©©¨ µ¨±·¤¦·¬√¨³²µ·¬²±¶º µ¨¨ ¬¶²¯¤·¨§©µ²° Ž∏§½∏√¬±¨ • ²²·k• ¤§¬¬³∏¨µ¤µ¬¤¨ l o²±¨ ¥¨¬±ª·«¨ ·¨«¤±²¯ ¬¨·µ¤¦·¬²± ¤±§¤±²·«¨µ·«¨ º¤·¨µ
¬¨·µ¤¦·¬²±q⁄¬©©¨ µ¨±·¦²±¦¨±·µ¤·¬²± ²©·«¨ ¶¨ ·º²§¬©©¨ µ¨±·³²µ·¬²±¶º¤¶¶·∏§¬¨§¥¼ ∏¶¬±ª°  „ ¶·¬°∏¯¤·¨§ ¼¯°³«²¦¼·¨ ²µ ²¨¶¬±²³«¬¯¬±¬2
·¬¤·¨§¦«¨ °¬¯∏°¬±¨ ¶¦¨±¦¨ ¶¼¶·¨° qΡεσυλτ : • ¤·¨µ ¬¨·µ¤¦·¬²± ²©Ž∏§½∏√¬±¨ • ²²·¦²∏¯§ ±¨«¤±¦¨ ¦«¨ °¬¯∏°¬±¨ ¶¦¨±¦¨ ¦²±¦¨±·µ¤·¬²± §¨ ³¨ ±2
§¨ ±·¯¼ º«¨ µ¨¤¶ ±¨·«¤±²¯ ¬¨·µ¤¦·¬²± ²© Ž∏§½∏√¬±¨ • ²²·¬±«¬¥¬·¨§·«¨ ¦«¨ °¬¯∏°¬±¨ ¶¦¨±¦¨ ¶¬ª±¬©¬¦¤±·¯¼ q Χονχλυσιον : × «¨ ¥¬2§¬µ¨¦·¬²±¤¯
µ¨ª∏¯¤·¬²± ©¨©¨ ¦·²© ≤«¬±¨ ¶¨ «¨ µ¥¤¯ ° §¨¬¦¬±¨ ¦¤± ¥¨ ©²∏±§¬±·«¨ ¶¤°¨«¨µ¥o¥¨¦¤∏¶¨ ²©¬·¶ ©¨©¬¦¤¦¼ ²©§¬©©¨ µ¨±·¤¦·¬√¨¦²°³²∏±§¶q
[ Κεψ ωορδσ] ¼¯°³«²¦¼·¨ ~ ²¨¶¬±²³«¬¯~®∏§½∏√¬±¨ µ²²·~¦«¨ °¬¯∏°¬±¨ ¶¦¨±¦¨
≈责任编辑 方文贤 
广西藤茶总黄酮降血糖的实验研究
钟正贤t o覃洁萍u o周桂芬t o陈学芬t
kt q广西中医药研究所 o广西 南宁 xvssuu ~
u q广西中医学院 o广西 南宁 xvssssl
≈摘要  目的 }为了研究广西藤茶总黄酮kŠ÷ × ƒl的降血糖作用 o观察了 Š÷ × ƒ对多种动物模型血糖水平的影
响 ∀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模型 !肾上腺素和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小鼠模型 o以及正常小鼠口服给药 o测
定各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 ~并对 Š÷ × ƒ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 ∀结果 }Š÷ × ƒ 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有较好的
治疗作用 o对肾上腺素 !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小鼠也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o但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 ∀急性毒
性试验表明 o其最大灌胃量为 uy qs ª#®ªp t ∀结论 }Š÷ × ƒ对多种动物模型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 o且毒性很小 ∀
≈关键词  Š÷ × ƒ ~降血糖 ~动物实验
≈中图分类号  • u{x q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uls|2sy{z2sv
广西藤茶总黄酮kŠ÷ ׃l是从广西瑶族藤茶
Αµ πελοπσισ γροσσεδντατα k ‹¤±§2 ¤½½l • q× q • ¤±ª
≈收稿日期  usst2sv2sx
≈基金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资助
项目k国中医药科 ss2stk  ll ~广西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桂科青
ssszsuxl
≈通讯作者  电话 }kszztlx{{tsus 传真 }kszztlx{yzzvz ∞2
°¤¬¯}½«²±ª½«¨ ±ª¬¬¤±ƒ tyv q±¨ ·
的茎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o为双氢杨梅树皮素k§¬2
«¼§µ²°¼µ¬¦¨·¬±l和杨梅树皮素 k °¼µ¬¦¨·¬±l的混合
物≈t  o前文已报道 oŠ÷ ׃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和抗
氧化作用≈u  ∀从 Š÷ ׃ 中分离到的双氢杨梅树皮
素具有止咳 !祛痰和降血糖作用≈v ow  ∀前人的研究
也证明 o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x  ∀为
此 o本文试图寻找降血糖药物 o对 Š÷ ׃进行了降血
糖作用实验研究 ∀
#z{y#
第 uz卷第 |期
ussu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z o‘²q|
≥ ³¨·¨°¥¨µqous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