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吡虫啉对金银花中木犀草苷量的影响
陈美艳1, 于 晶1, 陈 君1Ξ , 李昆同1, 张重义2
(11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094; 21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 目的 研究内吸性化学杀虫剂吡虫啉对金银花中木犀草苷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十八烷基
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乙腈 (A ) 2015% 磷酸 (B ) , 梯度洗脱: 0~ 20 m in, 流动相A 由 10%~ 30% , 流动相B 由 90%~
70% , 20~ 25 m in, 流动相A 由 30%~ 10% , 流动相B 由 70%~ 90% , 检测波长 350 nm , 体积流量: 110 mL öm in。结
果 喷施吡虫啉的样品与空白样品之间木犀草苷的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下, 吡虫啉
对金银花木犀草苷的量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吡虫啉; 金银花; 木犀草苷
中图分类号: R 282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8) 03- 0441- 04
现阶段农药在中药材生产上应用十分普遍, 但
对药材次生代谢影响的研究报道很少, 沈一行等[1 ]
研究了内吸性杀菌剂敌克松对毛花曼陀罗D a tu ra
innox ia M ill 及曼陀罗D 1 m eta l L 1 生物碱量的影
响, 发现喷施敌克松后曼陀罗花和叶中的莨菪碱的
量显著下降; 刘铁城等[2 ]研究了 7 种杀菌剂对西洋
参 P anax qu inquef olium L 1 根 腐 病 ( F usa rium
solan i) 的防治效果, 发现用不同药剂处理土壤西洋
参根中总皂苷的量不同。
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L 1 jap on ica
T hunb1 的干燥花蕾, 是常用的大宗中药材, 其第 1
茬花约占年产量的 60% , 蚜虫是该时期的主要害
虫[3 ]。吡虫啉 ( im idaclop rid)作为一种高效、低毒、内
吸性杀虫剂, 而被种植基地广泛应用。为此笔者选择
在金银花生产中常用的内吸性杀虫剂吡虫啉进行了
一系列的相关研究。随着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的分析与
研究, 木犀草苷的抗病毒作用亦逐渐明朗, 并且已收
载入2005 年版《中国药典》“金银花”项下[4~ 6 ]。针对
以上问题, 本实验主要对20% 吡虫啉可溶性液剂在防
治金银花蚜虫过程中对木犀草苷的影响做一研究。
1 田间试验
111 试验药剂: 20% 吡虫啉可溶性液剂, 又名康福
多 (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112 试验地条件: 河南封丘潘店镇, 三年生金银花
(河南农业大学张重义教授鉴定)。
113 防治对象: 中华忍冬圆尾蚜 A m p h icercid us
sin ilon icericola Zhang、胡萝卜微管蚜S em iap h is her2
aclei (T akahash i)。
114 小区设计: 20% 吡虫啉可溶性液剂4 000 倍 (推
荐剂量)、8 000 倍 (稀释剂量) 2 个质量浓度及清水
空白对照3 个处理, 每处理3 个重复, 共9 个小区, 每
小区10 株, 随机排列, 小区间设保护行。
115 施药方法: 鑫达 3W BS216 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台州市路桥福达喷雾器厂) , 喷雾施药, 5 月14 日上
午9∶00~ 10∶00 施药, 使其均匀着药。采用一次施
药多次采样的方法。
116 采样: 分别于当天 (施药后 1~ 2 h)、1、3、5、7、
9、11、13、15 d 后取二白期花蕾, 每株按东西南北、
上中下均匀采样, 每小区约 300 g, 逐步升温法烘干
后粉碎备用。
2 室内试验
211 实验仪器: W aters600—486 高效液相色谱仪
(紫外检测器) , Empow er 色谱工作站, 超声仪, 电子
天平 (精确度 010001 g) , 0145 Λm 微孔滤膜及其他
玻璃仪器。
212 色谱条件: Pu ro spher C 18 柱 (250 mm ×416
mm , 5 Λm ) ; 流动相: 乙腈 (A ) 2015% (B )磷酸梯度洗
脱: 0~ 20 m in, 流动相A 由10%~ 30% , 流动相B 由
90%~ 70% , 20~ 25 m in, 流动相A 由 30%~ 10% ,
流动相B 由70%~ 90% , 体积流量: 110 mL öm in; 检
测波长: 350 nm ; 进样量: 10 ΛL ; 柱温: 室温。在此条
件下的液相色谱图, 见图1。
213 试剂及试药: 木犀草苷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
制品检定所) ; 乙醇 (分析纯) ; 磷酸 (分析纯) ; 冰醋酸
·144·中草药 Ch 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rbal D rugs 第 39 卷第 3 期 2008 年 3 月
Ξ 收稿日期: 2007205215
基金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 (02203ZP03)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2001BA 701A 58)
作者简介: 陈美艳 (1980—) , 女, 山东沂南人,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栽培与保护。
T el: (010) 62820904 E2m ail: chenm eiyan- 57@ 1261com3 通讯作者 陈 君 T el: (010) 62899731 E2m ail: junzichen@ 2631com
töm in
12木犀草苷
12lu teo lin272O 2gluco side
图 1 木犀草苷 (A)、金银花对照样品 (B)及施药样品 (C)液相色谱图
F ig11 HPLC Chromatogram s of luteol in -7-O -glucoside (A) , F los L on icerae reference solution (B) ,
and F los L on icerae sample (C)
(分析纯) , 乙腈 (色谱纯) ; 双蒸水 (自制)。
214 方法与结果
214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木犀草苷对照
品116 m g, 置25 mL 棕色量瓶中, 加70% 乙醇溶液溶
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即得。
214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样品过 4 号筛, 精密称
取细粉3 g, 置100 mL 具塞三角瓶中, 精密加入70%
乙醇溶液50 mL , 称定质量, 超声 (250W , 35 kH z) 30
m in, 放冷, 称定质量, 用乙醇溶液补足减失的质量,
摇匀, 滤过, 精密吸取续滤液过 0145 Λm 微孔滤膜,
即得。
214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64ΛgömL ) 2、6、10、15、20 ΛL 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
录峰面积, 以峰面积 (Y ) 与质量浓度 (X ) 进行回归,
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 = 137 450115 X - 23 831103;
r= 01999 8; 结果表明, 木犀草苷在0113~ 113 Λg 线
性关系良好。
21414 精密度试验: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 精密吸取
对照品溶液 (64 ΛgömL ) 10 ΛL , 连续进样 6 次, 木犀
草苷峰面积的R SD = 0178%。
21415 重现性试验: 精密称取 5 月 21 日施药 8 000
倍的样品6 份, 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 依法
进样测定木犀草苷的量, 结果样品中木犀草苷为
01122 6% , R SD = 0187% , 表明方法重现性良好。
21416 稳定性试验: 将样品供试液置室温下, 每2 h
测定一次, 每次 10 ΛL , 木犀草苷质量分数的R SD =
0192% , 表明供试样品溶液在10 h 内保持稳定。
21417 加样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 精密称
取已知量的供试品115 g, 精密加入木犀草苷对照品
溶液适量, 按样品提取测定方法测定, 结果平均回收
率98107% , R SD 为1136 (n= 6)。
21418 样品测定结果: 用本品测定方法对不同施药
浓度的金银花样品进行测定, 结果见表1。对喷施吡
虫啉的样品与对照样品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P 值均
大于0105, 没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吡虫啉对木犀草苷
的量没有显著影响。
表 1 不同质量浓度吡虫啉对金银花中木犀草苷的量的
影响 (n= 3)
Table 1 Effects of im idaclopr id at d ifferen t concen -
tration on luteol in -7-O -glucoside in F los
L on icerae (n= 3)
采样时间 对照组
木犀草苷ö%
8 000 倍浓度 4 000 倍浓度
05214 01135 6 01132 2 01127 5
05215 01118 1 01112 1 01112 6
05217 01068 5 01072 0 01080 4
05219 01104 3 01119 9 01110 5
05221 01120 1 01123 4 01120 9
05223 01157 7 01152 9 01144 4
05225 01146 5 01154 0 01154 3
05227 01157 9 01158 2 01167 2
05229 01144 9 01143 5 01144 2
3 讨论
311 在本实验条件下, 按照《中国药典》测定方法木
犀草苷色谱峰分离效果不理想, 所以在原有条件基
础上笔者进行了改进, 将“0~ 30 m in 流动相A 由
10%~ 30% , 流动相B 由 90%~ 70% ”改为“0~ 20
m in, 流动相A 由 10%~ 30% , 流动相B 由 90%~
70% , 20~ 25 m in, 流动相A 由30%~ 10% , 流动相B
由 70%~ 90% ”; 分离效果理想, 保留时间提前到
1917 m in。
312 由表1 可以看出, 第3 天采收样品中木犀草苷
的量明显低于其他时间采集样品的量, 且低于《中国
药典》标准, 这可能与该天样品烘制过度而使样品变
黑, 导致木犀草苷的量降低, 所以在金银花药材加工
过程中, 调控好温度也是保证药材质量的关键步骤。
313 通过以上研究表明, 吡虫啉对木犀草苷的量没
·244· 中草药 Ch 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rbal D rugs 第 39 卷第 3 期 2008 年 3 月
有显著影响; 而笔者在研究吡虫啉对金银花中绿原
酸的量是否有影响时发现, 施药后绿原酸的量有所
升高, 而且施药浓度越高, 影响越明显[7 ]。导致以上
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两者代谢途径不同, 在植物体内
所起的作用也不同[8, 9 ]; 而且通常认为, 绿原酸是植
物保护素之一, 内吸性杀虫剂吡虫啉喷施到金银花
上以后, 可能对植株产生一定刺激, 而使其次生代谢
发生一些改变, 使绿原酸的量升高, 这是其抗御伤害
进行自我保护的机制之一, 但其具体机制还需进一
步研究。
314 苏文华等[10 ]对植物药材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
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的诱导机制等进行了综述, 提出
以国内外次生代谢研究基本知识和理论为基础, 探
讨药用植物种植有效成分积累变化的内在规律, 探
索和建立符合栽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积累规律
的机制和理论, 使植物药材种植中质量控制研究建
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所以, 农药对药材成分影
响的研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 1 ] 沈一行, 朱玉香, 宋洪涛, 等 1 敌克松对两种曼陀罗生物碱含
量的影响 [J ]1 中药材, 1993, 16 (3) : 7291
[ 2 ] 刘铁城, 刘惠卿, 王丽华, 等 1 西洋参根部腐烂病药剂防治研
究 [J ]1 中药材, 1987 (2) : 1241
[ 3 ] 王广军, 杨建丽, 高国华 1 金银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J ]1
河南农业科学, 2003, 9: 692701
[ 4 ] (中国药典) [S ]1 一部120051
[ 5 ] 金晓玲 , 王宇峰, 闫 申1H PL C 法测定金银花中木犀草苷的
含量 [J ]1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6, 19 (6) : 6371
[ 6 ] 马双成, 刘 燕, 毕培曦, 等 1 金银花药材中抗呼吸道病毒感
染的黄酮类成分的定量研究 [ J ]1 药物分析杂志, 2006, 26
(4) : 42624301
[ 7 ] 陈美艳, 陈 君, 李昆同, 等 1 吡虫啉对金银花绿原酸含量影
响的初步研究 [J ]1 世界科学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 2006, 8
(6) : 542571
[ 8 ] 王建伟, 周凌云, 柯用春1 土壤水分对金银花中硝酸盐和绿原
酸含量的影响 [J ]1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4) : 721, 7311
[ 9 ] 柯玉琴, 潘廷国1N aC l 胁迫对甘薯苗期生长、IAA 代谢的影响
及其与耐盐性的关系 [ J ] 1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3 (10) :
1303213061
[ 10 ] 苏文华, 张光飞, 李秀华, 等1 植物药材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
与环境的关系 [J ]1 中草药, 2005, 36 (9) : 1415214181
岗松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刘布鸣, 梁凯妮, 卢文杰, 蔡全玲, 林 霄, 陈明生Ξ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22)
摘 要: 目的 对岗松进行分析研究, 建立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为岗松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 采
用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 定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测定岗松中芳樟醇的量: 以聚乙二醇 (PEG) 220M 和硅酮 (OV 2
17)为固定液的混合柱, 柱温150 ℃, 外标法定量。结果 芳樟醇在01109 4~ 01656 3 Λg 呈线性关系; 分别对岗松的
枝叶和根茎进行了测定,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104% (R SD = 2148% , n= 6) 和 98103% (R SD = 2179% , n= 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 专属性强, 重现性、回收率好, 可作为岗松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 岗松; 薄层色谱; 气相色谱; 芳樟醇
中图分类号: 282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22670 (2008) 03- 0443- 03
岗松为桃金娘科岗松属植物岗松 B aeckea
f ru tescens L 1, 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
地, 具有化瘀止痛、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杀虫止痒之
功效, 用于跌打瘀肿、肝硬化、热泻、热淋、小便不利、
阴痒、脚气、皮肤瘙痒、疥癣、水火烫伤、虫蛇咬伤[1 ]。
目前对岗松的研究多为挥发油化学成分[2, 3 ] , 分析方
法的研究报道较少。笔者采用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
谱法, 以主要成分之一的芳樟醇为对照, 对岗松进行
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并对枝叶和根茎分别进
行了分析比较, 为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数据, 为岗松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奠定基
础和依据。
1 材料
111 仪器、试药: 日本岛津GC—14B 气相色谱仪,
威玛龙色谱工作站; 硅胶G, 青岛海洋化工厂; 芳樟
醇对照品 (15032200001) ,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
所提供; 岗松对照药材 (122320301) , 由中国药品生
·344·中草药 Ch 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rbal D rugs 第 39 卷第 3 期 2008 年 3 月
Ξ 收稿日期: 2007205209
基金项目: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桂科自0542021) ; 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29222005285)
作者简介: 刘布鸣 (1956—) , 男, 湖南人, 研究员, 主要从事药物化学成分、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T el: (0771) 5883405 E2m ail: liubum ing@yahoo1com 1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