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4期2005年4月·563·
少脑组织病理改变,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无氧酵解
及降低脑水肿产生保护脑缺血作用。
脑缺血时由于EAA释放增加,作用于其受体,
引起受体门控型Ca2+通道开放,使Ca2+大量内流。
此外,线粒体及内质网膜CaZ+_ATP酶由于能量代
谢障碍而不能摄取细胞内过量的Ca2+而进一步加
重Ca2+超载。细胞内超载Ca2+可激活磷脂酶C,后
者使磷脂酰胆碱(PIP。)转变为三磷酸肌醇(IP。)
和二酯酰甘油(DAG),IP。作用于其受体,导致细胞
内Ca2+库释放Ca抖,各种因素互相交叉促使细胞
内Ca2+超载。这是最终引起神经元不可逆性坏死的
主要原因。因而有效降低脑组织中Ca2+水平,可减
轻脑细胞的不可逆性坏死[8]。ASLS能明显降低实
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Ca抖水平,表明其对脑组织
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脑组织中Ca2+水平有关。
脑缺血时细胞内Ca2上超载可激活依赖Ca2+蛋
白水解酶,使黄嘌呤脱氢酶(xD)变成黄嘌呤氧化
酶(XO)。次黄嘌呤(Hpy)在XO作用下生成黄嘌
呤(Xan),Xan在XO作用下生成尿酸,这两个过程
均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可攻击生物膜中多聚不饱和
脂肪酸引起脂质过氧化作用,形成脂质过氧化物,降
低膜的流动性,使膜的通透性增加,大量水分离子内
流,导致线粒体及细胞肿胀,抑制电子传递和氧化磷
酸化,进一步加重能量代谢障碍,溶酶体酶释放引起
细胞自身消化,最终导致细胞死亡[9J0|。ASLS能明
显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MDA水平,提高
SOD活性,提示其可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及提高抗
氧化酶活性对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研究还表明,
ASLS能明显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全血及血浆
黏度,抑制血小板的黏附物聚集功能m],这对于防
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具有重要价值。
References:
[1]ShaoCJ,RyojiK,XuJD,eta1.SaponinsfromleavesofA—
canthopandxsenticosusHarms,Ciwujia.StructuresofCiwujia
nosidesB,Cl,C2,C3,C4,D1,D2andEFJ].ChemPharm
Bull,1988,36(2):601—606.
[z3ShaoCJ,RyojiK,XuJD,ela1.SaponinsfromleavesofA—
canthopanaxsenticosusHarms.CiwujiaI.Structuresof
CiwujianosidesB,A1,A2,A3,A4andD3[J].Chem
PharmBull,1989,37(1):42:46.
[3]ZhangYH,HanCC,QuSC,eta1.Protectiveeffectof
ASLSonexperimentalmyocardialinf rctioninratsEJ].Chin
NewDrugsJ(中国新药杂志),2002,11(9):695—697.
[43MaLN,SuiDY,LuZZ ela1.EffectsofASLSonhemo—
dynamicsandcardialoxygenmetabolismin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indogsEJ].ChinPharmJ(中国药学杂志),
1994,29(11):654—657.
E53SmithML,BendekG.Modelsfor tudyinglong—term
recoveryfollowingforebrainischemiaintherat[J].Acta
NeurolSci,1984,69:385—401.
E6]ZhangLX,Zhang.TF,LiLY.ExperimentalM thodand
TechnologyofBiochemistry(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
[M].Beijing:HigherEducationPress,1981.
E7]TangG,ZhangJT.Researchdvanceonmechanismw th
cerebralischemicinjuryandtherapeuticpol yEJ].Chin
NewDrugsJ(中国新药杂志),2000,9(12):809—812.
E83ZengGY,FengYP.CardiovascularPharmacology(心血
管药理学)[M].2nded.Beijing:People’SMedicalPublish—
ingHouse,1997.
[9]SlaterTF.F ee—radicalmechanismintissueinjury[J].
BiochemJ,1984,222:1-3.
[10]DormandyTL.Freeradicaloxidationanda tioxidants[J].
Lancet,1978(1):647—651.
[11]JiangHY,SuiDY,YuXF,ela1.EffectofASLSonhem—
orrheologyandplateletfunctioninexperimentalcerebralis—
chemiarats[J].JJilinU iv--MedEd(吉林大学学报·医
学版),1978.
麻黄汤拆方对过敏性炎症的抑制作用
刘永刚,罗佳波,吴 忠,贺 丰
(第一军医大学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515)
摘 要:目的 通过对麻黄汤各拆方配伍组合对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 采
用在体试验观察致敏小鼠抗原攻击后肺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反应,采用离体试验观察
致敏大鼠抗原攻击后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结果麻黄汤及拆方减少BALF和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
不完全相同;麻黄汤及拆方也不同程度抑制致敏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结论麻黄汤对嗜酸性粒细胞和
肥大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拆方分析显示麻黄汤全方效果最佳,并初步验证了麻黄汤组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收稿日期:2004—09—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0301500)
作者简介:刘永刚(1971一),男,湖北天门人,主管药师,中药学博士,现于武警广东总队医院从事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研究工作。
Tel:(020)61648265
万方数据
·564·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4期2005年4月
关键词:麻黄汤;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5)04—0563—04
InhibitoryeffectsofMahuangDecoctioncompositionsonallergicinflammation
LIUYong—gang,LUOJia—bo,WUZhong,HEFeng
(KeyLaboratoryofChineseMateriaMedicaPh rmaceutics,FirstMilita yMedicalUniversity,Guangzhou510515,China)
Keywords:MahuangDecoction(MHD);eosinophils;mastcells
麻黄汤源于《伤寒论》,药味不多,配伍精当,是
历代中医学家倍为推崇的著名方剂,为了阐明麻黄
汤的配伍规律,进一步解释君臣佐使的配伍规律,本
课题组结合麻黄汤组方理论,采用叠加法对麻黄汤
进行拆方分组,进行了一系列的药理学、药化研究。
本实验观察麻黄汤及其不同配伍对小鼠嗜酸性粒细
胞聚集反应和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的影响,旨
在从抗炎及抗过敏的角度来探讨麻黄汤组方的合理
性和配伍规律。
1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昆明种小鼠,清洁级,雌雄各半,体重
18425g;SD大鼠,清洁级,雄性,体重180~250g;
均由第一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2 药品与试剂: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EphedrasinicaStapf的干燥草质茎,桂枝为樟科植
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杏仁
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armeniacaL.v r.ansu
Maxim.的干燥成熟种子,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的于燥根及根茎。饮片
购自广东省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厂,经第一军医大学
中药鉴定学教研室鉴定。各配伍组合:1号全方:麻
黄、桂枝、甘草、杏仁;2号方:麻黄、桂枝、杏仁;3号
方:麻黄、桂枝、甘草;4号方:麻黄、桂枝;5号方:麻
黄、杏仁;6号方:麻黄、甘草;7号方:麻黄。制备各方
水煎液[1]:加水将饮片分别浸泡30min,先煎麻黄
20min,去沫,再和余药共煎30rain,纱布粗滤去
渣,各配伍煎液中生药量同原方,煎法相同,煎后均
浓缩,使各配伍组合中各组成生药质量浓度与全方
中各相应生药质量浓度相同(各方均以含麻黄生药
0.5g/mL为标准),调pH值为7.4~7.8,备用;色
甘酸钠(武汉五景药业有限公司,批号:
20020912);卵白蛋白(OVA,Sigma公司)。
1.3仪器:RE一52A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
器厂;XDS一1B相差显微镜,重庆光学仪器厂;8453
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惠普公司。
1.4分组与造模: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即对照
组、模型组、1~7号拆方组(10mg/kg)、地塞米松
(2mg/kg)阳性对照组。哮喘模型的制备参照文献
方法[2]。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在0、7、14dip含
OVA10肛g及Al(OH)34mg的PBS0.5mL。从
第15天开始,对照组除外,每天用5%OVA密闭
钟罩下雾化30min,各组在激发前1hig给药,一
直到第22天。1~7号各组均以麻黄生药剂量5g/
kgig给药。
1.5 肺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
测定[3]:末次给药1h后,尾静脉取外周血,涂片,
Wright—Giemsa染色,高倍镜下白细胞分类计数。用
25%乌拉坦1mL/kg麻醉小鼠,分离气管,行气管
插管,用注射器吸取1mL含5U/mL肝素钠的
Hanks液注入气道,来回灌洗2次,回收率为80%
以上。用计数板计数白细胞数目,其余BALF1500
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取沉淀部分涂片,
用嗜酸性粒细胞特殊染色法染色,在显微镜油镜下
分类计数200个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呈伊红色,其
余部分按单核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极少,忽
略不计)。
1.6 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测定[4]:将0VA(10%
A1(OH)。凝胶为佐剂)配制成2%溶液,每只大鼠
脚掌SC1mg0VA致敏,3周后股动脉放血处死大
鼠,ipHanks液10mL,轻揉腹部1min,剖腹收集
腹腔内的液体,置10mL塑料试管内,室温1200
r/min离心10rain,去上清液,加适量Hanks液悬
浮细胞,分装于1.0mL塑料试管内,每管0.2mL,
随即分10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加0.4、0.2mL
Hanks液,色甘酸钠组和麻黄汤拆方组分别加1.0
mg/L色甘酸钠溶液和麻黄汤及拆方0.2mL。
37℃水浴孵育5min,对照组除外,其余各组加
0.01g/LOVA0.2mL抗原攻击,37℃水浴孵育
10rain,取出,置于冰浴中。肥大细胞脱颗粒计数:将
中性红染色液滴于载玻片上,待玻片干燥,分别取各
管细胞悬液2~3滴于片上,在显微镜高倍镜下观
察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情况,计数200个细胞,计算
出净脱颗粒率和抑制率。
净脱颗粒率一实验组脱颗粒率一对照组脱颗粒率
万方数据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4期2005年4月·565·
抑制率一(模型组净脱颗粒率一用药组净脱颗粒率)/模
型组净脱颗粒率×100%
1.7 数据处理:数据均用z±S表示,采用
SPSSl0.0软件用on—way—ANOVA进行处理,组间
比较采用SNK进行。
2 结果
2.1 麻黄汤及配伍拆方对致敏小鼠抗原攻击后
BALF中炎症细胞的影响:见表1。模型组致敏小鼠
抗原攻击后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较对照组升高;
分类计数中,模型组的嗜酸性粒细胞比率高于对照
组23倍,中性粒细胞的比率极低(<5%),故忽略不
计。麻黄汤及拆方能够不同程度抑制BALF中白细
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加;但5~7号方与模型
组比较差异不显著,1~4号方相互比较差异不显著。
表1麻黄汤及拆方配伍对致敏小鼠抗原攻击后
BALF中炎症细胞的影响(;±s)
Table1 EffectsofMHDanditscompositiononinfla-
minatorycorpuscleinBALFofsensitizedmice
afterchallengedwithantigen(工±s)
与对照组比较:44P
血白细胞分类的影响:见表2。模型组致敏小鼠抗原
攻击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升高,中
性粒细胞和淋巴单核细胞无明显变化。麻黄汤及其
拆方和地塞米松均能不同程度抑制外周血嗜酸性粒
细胞升高反应。但4~7号方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
显,1~3号方相互比较差异不显著。
2.3麻黄汤及其拆方对致敏大鼠抗原攻击后腹腔
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见表3。致敏大鼠腹腔肥大
细胞无抗原攻击时脱颗粒数目仅占18.8%,抗原攻
击后脱颗粒数目明显增加,麻黄汤及其拆方和色甘
酸钠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5~7
号方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表2麻黄汤及拆方配伍对致敏小鼠抗原攻击后
外周血白细胞分类的影响(i土s)
Table2 EffectsofMHDanditscompositionOil eucocytic
groupinginperipheralbloodfsensitizedmice
afterchallengedwithantigen(z土s)
与对照组比较:44P
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x±S,n一8)
Table3 EffectsofMHDanditscompositionondegra—
nulationofperitonealmastcellsinsensitized
ratsafterchallengedwithantigen(J土s)
与对照组比较:4。P
。P
中药配伍以七情合和为纲,目前对方剂配伍规
律的研究主要是用药理或化学的方法研究中药配伍
与药理效应或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本实验主要通
过不同配伍对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抑制作用
来探讨配伍一药理效应改变的相互关系。
麻黄汤由君药麻黄,臣药桂枝,佐药杏仁,使药
甘草组成,在本实验中,麻黄汤全方在对嗜酸性粒细
胞和肥大细胞的抑制作用方面明显高于其拆方组
合,并且有麻黄、桂枝的组合对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
万方数据
·566·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4期2005年4月
细胞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其他组,初步说明麻黄汤中
麻黄、桂枝作为君臣药味的合理性,但是麻黄汤全方
和有麻黄、桂枝的配伍组间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显著。
其配伍规律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References:
[1]WeiFH,LuoJ B,ShenQ,eta1.Pharmacokineticsof
ephedrineandpseudoephedrinefromHerbaEphedraeDecoc—
tionandHerbaEphedraeinmicetissuesEJ].ChinTradit
HerbDrugs(中草药),2004,35(7):781—784.
E23MarkAB,CliffHB,PaulW,eta1.Dissociationbys eroids
ofeosinophilicinflammationfromairwayhyperresponsiveness
inmurineairwaysEJ].RPs口扣Res,2003,4:3-13.
[3]JinSH,XieMQ,ShenWH,eta1.Inhibitoryeffectof
ChuanningSoftCapsuleoneosinophilsandmastcells[J].
Chin7kd打HerbDrugs(中草药),2002,33(3):242—245.
E4]XuSY,BianRL.MethodologyinPharmacologicalExpe一一
merit(药理实验方法学)EM].Beijing:PeopleSMedical
PublishingHouse。1994.
毛茛提取液含药血清对家兔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蔡飒1,江涛1,李淑芳2,吴春高2
(1.广东药摹院药学系,广东广州510224;2.贵阳医学院药理教研室,贵州贵阳550004)
毛茛为毛茛科植物毛茛Ranunculusjaponicus
Thunb.的全草及根,味辛、性湿。全草含原白头翁
素(protoanemonin)和其二聚体白头翁素
(anemonin)。研究发现毛茛70%乙醇提取物对乙
酰胆碱、催产素和5一羟色胺所致的非妊娠大鼠子宫
的收缩有明显的松弛作用,并有剂量依赖性[1],但未
对此作用深入研究。笔者在前期工作中,已利用离体
和在体子宫平滑肌实验明确毛茛乙醇提取液
(RJTE)对子宫平滑肌(USMC)的舒张作用,本实
验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及血清药理学方法从细胞
水平探索其作用机制。
1材料
1.1 动物:家兔由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合格证号为SCXK(黔)2002--0001。
1.2药品与试剂:RJTE,由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
研究开发中心提供。制备方法:取干品毛茛全草100
g,加70%乙醇300mL,浸泡1h,回流提取2h,滤
过,滤渣再加70%乙醇200mL回流提取1h,滤
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含生药1g/mL,
经定性定量鉴定其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15mg/
mL)、不饱和甾醇(>10mg/mL)。DMEM培养基
(Gibco公司,美国);台盼蓝(购自北京环亚泰克生
物工程公司,用生理盐水配成0.4%台盼蓝溶液);
INDO一1一AM(美国Sigma公司,用DMS0溶解
INDO粉配成浓度为1×103}tmol/L的母液I;用
Hepes液将母液I配成浓度为10tzmol/L的母液
Ⅱ,一20℃冻存备用)。
1.3 仪器:Sw—CJ一2FD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
设备有限公司);CK30细胞培养用显微镜(日本
Olympus公司);C02培养箱(美国Forma公司);
960MC/960CRT型荧光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
器总厂)。
2方法
2.1含药血清的制备:取家兔4只,体重为(2.5±
0.5)kg,3只分别每日给予RJTE(用蒸馏水配制)
20.8、10.4、5.2g/kg,以5mL/kg分2次ig(19隔
约8h),另一只每日ig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连
续给药3d。于末次给药后1、2、3h(给药前禁食不
禁水8h),心脏采血各6mL,无菌分离血清,经56
℃、30min灭活处理后,一20℃冰箱保存备用。
2.2 USMC的培养
2.2.. 原代细胞培养:取雌性家兔,体重(2.0±
0.5)kg,迅速打击头部致死,无菌条件下取子宫。剔
除外层浆膜层,无菌棉签刮去内层黏膜层,将中间平
滑肌剪切成3~4mm3组织小块。采用贴壁组织块法
和酶消化法结合的培养方法,向组织块中加入
0.15%胰酶作用20min,2000r/min离心5min,
弃上清液,重复3次。再加入含10%小牛血清的
DMEM培养液(约可淹过组织块而不致使其漂
浮),并将培养瓶直立放置于CO。培养箱(持续通入
95%O。和5%CO:混合气体,37℃恒温,湿度保持
在85%~95%)中2h待组织块贴壁,将培养瓶倒
转平放。根据瓶中培养液颜色变化情况进行换液。当
细胞占瓶底面积约50%,去掉组织块,在1~2周出
现致密细胞层后(即细胞占瓶底面积95%以上),
加入消化液消化传代。
收稿日期:2004—06—25
作者简介:蔡飒(1977一)t女,药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药药理研究。Tel:(020)3407409961236265E—mail;cai—sa@sina.corn
万方数据
麻黄汤拆方对过敏性炎症的抑制作用
作者: 刘永刚, 罗佳波, 吴忠, 贺丰, LIU Yong-gang, LUO Jia-bo, WU Zhong, HE Feng
作者单位: 第一军医大学,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515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5,36(4)
被引用次数: 9次
参考文献(4条)
1.Wei F H;Luo J B;Shen Q Pharmacokinetics of ephedrine and pseudoephedrine from Herba Ephedrae
Decoction and Herba Ephedrae in mice tissues[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4(07)
2.Mark A B;Cliff H B;Paul W Dissociation by steroids of eosinophilic inflammationfrom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in murine airways 2003(04)
3.Jin S H;Xie M Q;Shen W H Inhibitory effect of Chuanning Soft Capsule on eosinophils and mast cells
[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2(03)
4.Xu S Y;Bian R L 药理实验方法学 199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贺丰.罗佳波.HE Feng.LUO Jia-bo 麻黄汤中臣、佐、使药对君药中麻黄碱的人体内过程的影响[期刊论文]-中
草药2005,36(9)
2. 刘永刚.罗佳波.贺丰.Liu Yonggang.LUO Jiabo.He Feng 麻黄汤及拆方抗炎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中药材
2005,28(5)
3. 魏凤环.罗佳波.谭晓梅.贺丰.WEI Feng-huan.LUO Jia-bo.TAN Xiao-mei.HE Feng 麻黄汤对大鼠大脑额叶皮层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期刊论文]-中草药2005,36(12)
4. 郑攀 郑启仲运用麻黄汤及其类方经验[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0)
5. 王文竹.杨忠华.徐志伟.苏俊芳.WANG Wenzhu.YANG Zhonghua.XU Zhiwei.SU Junfang 逍遥散抗慢性心理应激海
马神经元凋亡的机理研究[期刊论文]-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22(3)
6. 张立蓉.庄肃.ZHANG Lirong.ZHUANG Su 大承气汤加味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医学理论与
实践2010,23(2)
7. 冯雅琴.王彤.王周南 酮替芬对应激时大鼠胃两型肥大细胞的作用[期刊论文]-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6)
8. 敖素华.彭素岚.王俊峰 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肝气郁结证临床观察[期刊论文]-辽宁中医杂
志2007,34(2)
9. 段竹梅.周素丽 中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36例[期刊论文]-山东中医杂志2003,22(9)
10. 邓倩倩 中药黄芪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会议论文]-2010
引证文献(10条)
1.刘永刚.罗佳波 麻黄汤及拆方对哮喘小鼠5-脂质氧合酶激活蛋白、白介素4基因的表达和白三烯C4的影响[期刊论
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7(3)
2.乔逸.文爱东.杨志福.肖芬 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新方法: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期刊论文]-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8)
3.周斌.张铁军.高文远.陈海霞.张家欣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6(11)
4.李金萱.丛艳 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26例[期刊论文]-河北中医 2010(12)
5.李金萱.丛艳 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26例[期刊论文]-河北中医 2010(12)
6.姚良忠.阮岩.孙奋勇 麻黄汤对体外肥大细胞脱颗粒影响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1(3)
7.沈丹萍.杨莉.陶艳艳.王清兰.刘成海 HPLC-MSn分析扶正化瘀方中五味子的入血成分[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11(7)
8.罗佳波.余林中.贺丰.朱全红 麻黄汤组方原理的研究[期刊论文]-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2)
9.刘庆晔 寒冷性荨麻疹的中医药治疗[期刊论文]-甘肃中医 2008(1)
10.张保国.刘庆芳 麻黄汤现代药效学研究与临床运用[期刊论文]-中成药 2007(3)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50403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