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6.
[9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M ] .第十
五卷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8.
[10 ] 中药辞海编写组 .中药辞海 [M ] .第一卷 .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 , 1999.
[11 ] 徐国钧 . 中国药材学 [M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6.
[12 ] 中药志编委会 .中药志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9.
[13 ] 朱圣和 .中国药材商品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0.
[ 14]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生药学教研室 .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M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60.
[15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院厅 . 广西中药志 [M ].南宁:广西壮族
自治区人民出版社 , 1959.
[ 16]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 全国中草药汇编 [M ] .上册 . 第二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6.
冬虫夏草的真伪优劣检定
周佩文1 ,赵光树 2
(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 ,浙江 杭州 310003; 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 ,浙江 杭州 310003)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冬虫夏草
Cordyceps sinensis ( Berk. ) Sacc. 寄生在鳞翅目蝙
蝠蛾科昆虫蝙蝠蛾 Hepialus armoricanus幼虫上的
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复合体的干燥物 ,始载于《本草从
新》 ,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古今药籍均有收
载。 1833年 Link正式把这类寄生在昆虫、蜘蛛或大
团囊属 ( Elaphomyces )植物的地下子实体上的虫生
真菌建立成虫草属 [Cordyceps ( Fr. ) Link ]。目前全
世界有 350种 ,我国有 30多种此类真菌。 由于近年
来临床用药、康复保健等用途多、国内外市场需求量
大 ,加之冬虫夏草本身的复杂性和其生长环境特殊 ,
产量稀少 ,采集不易 ,冬虫夏草价格一直上扬 ,造成
近几年来伪劣混杂等质量问题极其严重 ,市售商品
混淆品不少于 10种 ,伪劣掺杂现象极为普遍。为此 ,
笔者根据有关药品标准规定、药籍文献记载和最近
几年的专业杂志报道等资料 ,再结合目前药市冬虫
夏草现状和实际工作经验 ,综述市售冬虫夏草的伪
劣掺杂等质量问题 ,归纳出真伪优劣检定方法 ,并提
出健全质量标准之设想。
1 真伪鉴别
1. 1 正品冬虫夏草
1. 1. 1 性状:由虫体和从虫头部长出的子座两部分
组成。虫体似蚕 ,长 3~ 5 cm ,直径 3~ 8 mm;表面深
黄色至黄棕色 ,菌线膜微毛状 ,脱落处虫体表面与菌
丝膜同色 ,有 20~ 30个环纹 ,近头部较密 ;头部红棕
色 ,全身有足 8对 ,其中中部腹足 4对明显 ,尾部尾
足 1对可见 ,头部头足 3对不甚明显 ;质脆易折断 ,
断面略平坦 ,淡黄色或黄白色 ,中央有明显暗棕色
“ V”形纹 (消化腔残迹 )。自虫体头部正顶端长出的
子座 ,细长圆柱形 ,长 4~ 7 cm (与虫体近等长 ) ,直
径约 0. 3 cm ,常弯曲 ,上粗下细不分枝 ,子囊壳仅下
半部埋藏在子座上部的组织内 ,以至能孕部分表面
呈颗粒状粗糙 ,子座具不孕顶部 ;质柔韧 ,不易折断 ,
气微腥 ,略有草菇样香气 ,味微苦。
1. 1. 2 显微鉴别:体表菌丝众多 ,白色 ,细长 ,多数
不分枝 ,横隔较少 ;虫体外表着生较多刚毛 ,圆锥形 ,
长 17~ 76 cm。
1. 1. 3 理化鉴别 [ 1]:紫外吸收光谱特征鉴别: 95%
乙醇提取液在波长 270, 281, 295和 304 nm处有 4
个特征峰。
纸色谱: 70%乙醇提取液点样 ,用正丁醇-乙醇-
水 ( 4∶ 1∶ 1)展开 ,用茚三酮显色有 7个斑点。
1. 2 混淆品
1. 2. 1 古尼虫草 C . gunnii ( Berk. ) Berk与正品
不同处: 虫体菌丝膜深黄色 ,粉末状 ,脱落处虫体表
面与菌丝膜同色 ;子座无不孕顶部 ,子囊壳几乎全部
埋藏在子座上部的组织内。
1. 2. 2 阔孢虫草 C . crassispora Zang , Yang et Li
与正品不同处: 菌丝膜粉末状 ,脱落处虫体表面近白
色 ,虫体头部黄白色 ;子囊壳几乎全部埋藏在子座上
部的组织内 ,以至能孕部分表面近光滑。
1. 2. 3 亚香棒虫草 C . ordyceps hawkesil Grag. 与
正品不同处:足 8对均不明显 ,菌丝膜近白色 ,微毛
状 ,脱落处虫体表面黑褐色 ,虫体断面中央有稍明显
灰棕色“一”字纹 ;子座无不孕顶部 ,子囊壳几乎全部
埋藏在子座上部的组织内 ,有的为双子座 ,质脆 ,易
折断 ,气微香 ,味微苦或淡。
显微鉴别: 体表菌丝极多 ,密集成团 ,分枝 ,具多
数横隔 ;虫体外表可见龟板纹。
理化鉴别: 紫外吸收光谱特征鉴别 [1 ]: 95%乙醇
·852·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2年第 33卷第 9期
收稿日期: 2002-06-05
提取液在波长 272, 291 nm有 2个特征峰。
纸色谱: 70%乙醇提取液点样 ,用正丁醇-乙醇-水
( 4∶ 1∶ 1)展开 ,用茚三酮显色有 7个斑点 (同正品 )。
1. 2. 4 凉山虫草 C . liangshanensis Zang. Liu et
Hu. 与正品不同处:虫表面棕褐色 ,有众多皱纹 ,外被棕
色绒毛 ,足 9~ 10对 ,不甚明显;子座长 20~ 30 cm,为
虫体的二倍以上 ,质较坚硬 ,不孕顶部细长呈鼠尾状。
1. 2. 5 分枝虫草 C . sinensis与正品不同处:虫体似
蚕 ,表面黄绿色 ,头部棕红色 ,有光泽 ,体表粗糙 ,有
30个左右明显的环节 ,胸部多带有粘附物 ,除去后
可见点状痕 6~ 8个 ,腹部有足 8~ 12对 ,胸部 4对
明显 ;子座单生或 2~ 5枝分生 ,子座柄长而扁 ,多呈
黑褐色 ,质地柔软 ,气微 ,味淡。
1. 2. 6 蛹草 (北虫草 ) C. militaris ( L. ex Fr. )
Link与正品不同处: 虫体为椭圆形的蛹 ,长 2~ 5
cm,直径 5~ 7 mm,表面橙黄色或橙红色 ;子座头部
较柄部短很多 ,气微臭 ,味微腥。
1. 2. 7 新疆虫草 C . gracilis ( Grav. ) Dur. et
Mont. 与正品不同处:虫体长 2~ 4 cm,直径 0. 2~
0. 5 cm ,环节 20~ 40个 ;子座长 1~ 2 cm ,上部圆球
形 ,无不孕顶端、子囊壳埋入子座内 ,体表无刚毛。化
学分析见报道 [2 ]。
1. 2. 8 珊瑚虫草 C. mart ialis Speg. :将豫西一带
秦岭山产者称为阳平珊瑚虫草 ,头部淡绿色、子座实
体棒形 ,长 5~ 7 cm,直径 1~ 1. 2 cm;珊瑚虫草头部
红棕色、子实体纺缍形 [3 ]。
1. 2. 9 其他:还有茧草、下垂虫草、蚂蚁草、多枝虫
草、蝉草等。
1. 3 伪品
1. 3. 1 地蚕: 为唇形科植物草石蚕 Stachys sieboldii
Miq. 的地下干燥根茎。 根茎长纹缍形 ,两端略尖 ,长
1~ 4 cm ,直径 5~ 6 mm ,略扭曲 ,表面黄白色或淡灰
棕色至棕褐色 ,有细纵皱纹 ,有节及节间。质坚脆 ,易
折断 ,断面平坦 ,白色或淡棕色 ,有一明显的棕色环
(内皮层 )。 无子座 ,气微、味微甘 ,有粘性。
1. 3. 2 僵蚕: 为蚕蛾科昆虫家蚕 Bombyx mori L.
感染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 ( Bals) Vaill. 而致
死的虫体。略呈圆柱形 ,多弯曲皱缩 ,长 2~ 5 cm,直
径 5~ 7 mm,表面灰黄色 ,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
菌丝和分生孢子。 足 8对 ,体节明显 ,尾部略呈二分
歧状。质硬而脆 ,易折断 ,断面白色 ,中间有 4个亮棕
色或亮黑色丝腺环。无子座 ,气微臭 ,味微咸。
1. 3. 3 其他:还有甘遂、三白草等块根仿制成 [4 ]。
1. 4 压模制品
淀粉伪制品: 为用面粉、玉米粉或薯粉经模压加
工 ,染色而成假虫草。虫草形似冬虫夏草 ,但形状呆板
不自然 ,质坚实 ,硬脆 ,断面粉性 ,因水浸泡颜色脱落 ,
体软变形“子座”无孢子囊壳 ,气微香 ,味淡 ,久尝粘牙。
其他材料仿制品:如黄泥、塑料等材料压模制品。
2 优劣检定
2. 1 正品冬虫夏草:性状以身干、枝粗、虫身色黄发
亮、丰满肥壮、断片类白色、子座短、气香者为佳。 含
量测定: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年版测定腺
苷 ( C10 H13N5 O4 )不得少于 0. 010%。
2. 2 杂质检查
2. 2. 1 插入异物法:在冬虫夏草未完全干燥时折断
虫体 ,中间插入细铁丝或小草枝 ,然后接上恢复原
状 ,再干燥。此法可增加重量 15% ~ 20%。剖析: 仔
细观察可发现折断痕迹 ,用手轻折时手感与正品不
一样 ,用力折时可发现中间有异物插入。
2. 2. 2 茶水浸泡法:把因保管不善已开始发霉的冬
虫夏草倒入热茶水中 (一般选用乌龙茶或水仙茶 )浸
泡 2~ 3 min,捞出晒至八成干 ,装入透明塑料袋内 ,
外观由土黄色变成鲜黄棕色 ,给人一种“新鲜”的感
觉 ,更具欺骗性 ,且质量增加 10%以上。剖析:用手
轻捏虫体会有发软感觉而不像正品那样质脆易断 ,
冬虫夏草的草菇样香味有所减弱 ,子实体末端在浸
泡时大多已折掉 ,不见膨大部分。
3 健全质量标准设想
3. 1 性状描述中应增加虫体菌丝膜表面特征 ,脱落
处虫体表面颜色、子囊壳与子座上部组织的连接关
系 ,有无不孕顶端及不孕顶端的特征等。
3. 2 增加显微鉴别 ,如横切面、虫体表面菌丝、子座横
切面等显微特征。特别是可鉴别粉末状药及其制品。
3. 3 增加理化鉴别 ,如 UV光谱法、纸色谱和薄层
色谱法。 也可鉴别粉末状药及其各种制剂;增加指纹
图谱 ,如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既可全面鉴别粉
末状药及其各种制剂 ,又可判断质量优劣;增加灰分
和酸不溶性灰分检查 ,以防掺假增重 ;增加水分、炽灼
残渣、重金属及砷盐等质量控制 ;增加含总氮量、甘露
醇类物质麦角甾醇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 1] 殷仁亭 . 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亚香棒虫草的鉴别 [ J] .基层中
药杂志 , 2000, 14( 2): 19-20.
[ 2] 丘翠嫦 ,戴 斌 ,王少珩 .新疆虫草的生药鉴定及氨基酸分析
[ J ].中药材 , 1991, 14( 12): 20-22.
[ 3 ] 马忠杰 . 阳平珊瑚虫草的药材学特征 [ J] .中国中药杂志 ,
1996, 21( 3) : 146.
[4 ] 吴玛俐 ,孔增科 . 实用中药鉴定手册 [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
出版社 , 1988.
·853·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2年第 33卷第 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