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Microscope identification of medicinal parts between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and Cayratia japonica

绞股蓝与乌蔹莓药用部分的显微鉴别



全 文 :表 3 不同的 IBA和 NAA浓度对根形成的影响
Table 3 Influence of IBA and NAA in dif ferent concentration on root forming
编号 植物激素配比/ ( mg#L- 1) 根的数量/条 生长情况
A IBA 015+ NAA 0 3~ 4 根生长较弱
B IBA 015+ NAA 012 5~ 6 根和苗生长均较好
C IBA 015+ NAA 015 5~ 6 根生长较粗
D IBA 015+ NAA 1 3~ 5 根较粗短,且有少量芽生成
E IBA 0 + NAA 015 1~ 2 有少量根生成
F IBA 012+ NAA 015 2~ 3 根生长较弱,苗生长良好
G IBA 1 + NAA 015 3~ 4 根较粗壮,有少量芽产生
开瓶盖,在自然散射光下练苗 1~ 2 d,即可移栽。移
栽时,用镊子轻轻取出小苗,洗去根部培养基,栽于腐
殖土中,注意遮阴保湿,小苗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
3 讨论
在研究中, 丽江山慈姑的增殖方式有丛生芽(无
原球茎形成)增殖及原球茎的增殖两种, 而且, 在试
验中还发现,在丽江山慈姑的增殖过程中,如不及时
转移, 在原球茎的基部还有根的分化。在大规模的
生产中,原球茎的增殖, 有利于节约生产时间, 提高
移栽成活率,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References:
[ 1] Luo T H . Lai Y Q1 Forest Medicinal Resour ces ( 森林药物资
源学) [ M ]1 Beijing: Internat ional Cultural Publishing Compa-
ny, 19951
[ 2] Ren R A1 Iden tif icat ion of Chinese T radi tional Med icine ( 中
药鉴定学 ) [ M ]1 Shanghai: S 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er, 19861
[ 3] Delect is Florae 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Agendae Academ-i
ae Sinicae Edita1 Flora Reipu bl icae Pop ulari s S ini cae (中国植
物志) [ M ]1 Tomus 14.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01
[ 4] Jiangxi T radit 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1 Medicinal
Plants (药用植物学) [M ]1 Shanghai: Shanghai Scien 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er, 19791
[ 5] Nat ional Institute for the Cont rol of Pharmaceut ical and Biolog-i
cal Products & Inst itute of Botan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
ences. A n I dentif i cation Hand book f or the Chinese Trad it ional
Med icine ( 中药鉴别手册 ) [ M ]1 Vol 1. Beijing: S cience
Press, 19721
绞股蓝与乌蔹莓药用部分的显微鉴别
王太霞1, 2, 李金亭2,李景原1,胡正海1 X
( 11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21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2)
摘 要:目的 比较绞股蓝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与乌蔹莓 Cayratia j ap onica 茎、叶在解剖结构上的区别。方
法 用石蜡切片法分别观察绞股蓝与乌蔹莓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 绞股蓝幼茎有 10 个双韧维管束, 而乌蔹莓
幼茎有 12~ 15 个外韧维管束;在老茎中, 绞股蓝的皮层厚壁组织位于维管束的外侧, 皮层厚壁组织和维管束之间
有薄壁组织相隔。乌蔹莓的皮层厚壁组织位于维管束的外侧, 但皮层厚壁组织和维管束之间没有薄壁组织相隔,
皮层厚壁组织紧邻维管束;在绞股蓝的维管束中, 后生木质部的导管沿切向线排列, 在乌蔹莓的维管束中后生木质
部的导管沿径向线排列;两者叶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中脉的结构不同,绞股蓝只有 1 个维管束, 乌蔹莓叶中脉有 4~ 5
个维管束。结论 研究结果可供采集、收购绞股蓝及识别伪品时参考。
关键词:绞股蓝; 乌蔹莓;茎; 叶;结构
中图分类号: R2821 710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3) 05 0465 03
Microscope identification of medicinal parts between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and Cayratia j aponica
WANG Ta-i xia1, 2, L I Jin- ting 2, L I Jing-yuan1, HU Zheng-hai1
( 11 College of L ife Science, Northw est Univ ersity, Xi. an 710069, China; 2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 iang 453002, China)
#465#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34 卷第 5 期 2003年 5月
X 收稿日期: 2002-09- 09作者简介:王太霞( 1964- ) ,女,河南新乡人,西北大学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药用植物研究。
* 通讯作者
Key words: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 Thunb1) Mak. ; Cayr atia jap onica (Thunb1 ) Gagn1; stem;
leaf ; st ructure
绞股蓝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 Thunb1 )
M ak1系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主要以茎、叶
入药,有消炎解毒、强壮滋补、止咳祛痰之功效。近年
来的研究证明,绞股蓝含有类似人参皂苷的成分,又
因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被喻为/ 江南人
参0,被广泛开发利用[ 1, 2]。乌蔹莓 Cayratia j ap onica
(Thunb1) Gagn1系葡萄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以全
草或根入药,有清热利湿之功效。其有效成分和功效
与绞股蓝相差极大,但其营养器官的形态却与绞股蓝
极其相似。在山东、河南和江苏北部等地,人们就将
乌蔹莓称为绞股蓝[ 2~ 4] ,把乌蔹莓误作绞股蓝采集的
现象时有发生。关于绞股蓝同属植物的比较鉴定及
与易混乱品种在外形上的区别已有报道[ 5]。为此,笔
者作了乌蔹莓和绞股蓝茎、叶的比较解剖学研究,以
期为区别绞股蓝和乌蔹莓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1 材料:绞股蓝采于河南省罗山县董寨自然保护
区,乌蔹莓采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园,凭证标本存于
河南师范大学生物标本馆( HENU )。
112 方法:用 FAA固定液分别固定绞股蓝、乌蔹莓
的叶、幼茎 (直径约 2 mm) 和成熟茎 (直径约 5
mm)。石蜡切片法制片, 达氏苏木精与番红染色,
切片厚度 8~ 10 Lm, OLYMPU S 显微镜观察并照
相。分别取绞股蓝、乌蔹莓的叶, 撕取下表皮, 做成
临时装片,观察叶表皮的结构特征。
2 结果
211 绞股蓝和乌蔹莓幼茎解剖结构的比较: 绞股蓝
和乌蔹莓幼茎均由表皮、皮层、维管束、髓射线和髓
组成。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横切面的形状、维管束
的数量和结构不同。绞股蓝的幼茎横切面呈五角
形,有 10个双韧维管束(图 1-1) ;而乌蔹莓幼茎呈 7
~ 8角形,有 12~ 15个外韧维管束(图 1-2)。
212 绞股蓝和乌蔹莓老茎解剖结构的比较: 在老茎
中,绞股蓝的皮层厚壁组织位于维管束的外侧,皮层
厚壁组织和维管束之间有薄壁组织相隔(图 1-3) ;
乌蔹莓的皮层厚壁组织位于维管束的外侧, 但皮层
厚壁组织和维管束之间没有薄壁组织相隔, 皮层厚
壁组织紧邻维管束(图 1-4)。绞股蓝的维管束较宽
大,维管束中后生木质部的导管沿切向线排列(图
1-5) ;乌蔹莓的维管束较狭窄,维管束中后生木质部
的导管沿径向线排列(图 1-6)。
213 绞股蓝和乌蔹莓叶解剖结构的比较:绞股蓝和
乌蔹莓的叶表现出典型的中生双子叶植物的结构特
征,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 3部分组成。表皮由一
层扁平细胞组成, 叶肉分化为栅栏薄壁组织和海绵
薄壁组织。两者叶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中脉的结构不
同,绞股蓝只有 1个维管束, 乌蔹莓有 4~ 5个维管
束(图 1-7, 8)。乌蔹莓叶肉细胞内同时含有针晶和
簇晶,而绞股蓝叶肉细胞内只含一种晶体。
绞股蓝和乌蔹莓解剖结构上的区别如表 1。
1-绞股蓝幼茎横切面 2-乌蔹莓幼茎横切面 3-绞股蓝老茎横
切面 4-乌蔹莓老茎横切面 5-绞股蓝维管束横切面 6-乌蔹
莓维管束横切面 7-绞股蓝叶中脉横切面 8-乌蔹莓叶中脉横
切面 ep-表皮 co-皮层 vb-维管束 p-i髓 ph-韧皮部 x-l木
质部 ve-导管
1-cross sect ion of young stem of G1 pentap hyl lum 2-cross sect ion
of young stem of C1 j aponica 3-cross section of old stem of G1
pentap hyl lum 4-cross section of old stem of C1 japonica
5-cross sect ion of vascular bundle of G1 pentaphyllum 6-cross
section of vascular bundle of C1 japonica 7-cross sect ion of leaf
mid- vein of G1 pentap hyl lum 8-cross section of leaf mid-vein of
C1 j aponica ep- epidermis co- cortex vb-vascular bundle p-i
pith ph-phloem x-l xylem ve-vessel
图 1 绞股蓝和乌蔹莓叶的解剖结构
Fig11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leaves of G1
pentaphyllum and C1 j aponica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乌蔹莓在外形上与绞股蓝
相似,极易混淆,但在解剖结构上却存在显著差别,因
此,可根据解剖结构特征准确地区分绞股蓝和乌蔹莓。
#466#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34 卷第 5 期 2003年 5月
表 1 绞股蓝和乌蔹莓茎、叶解剖结构的区别
Table 1 Differences of stem and leaf anotomical structures
between G. pentaphyllum and C. j aponica
序号 绞股蓝 乌蔹莓
1 幼茎横切面呈五角形 幼茎横切面呈 7~ 8角形
2 茎中有 10个双韧维管束 茎中 12~ 15个外韧维管束
3 皮层厚壁组织位于维管束
的外侧
皮层厚壁组织紧邻维管束
4 维管束宽大,后生木质部的
导管沿切向线排
维管束较狭窄,后生木质部
的导管沿径向线排列
5 叶中脉有 1个维管束 叶中脉有 4~ 5个维管束
6 在茎上卷须与叶对生 卷须生在近叶腋内
References:
[ 1] Kang J N, Ding P L, XuH Q, et al . Clinical observat ion on 54
cases of def icient syn drome t reated w ith Gynostemma penta-
phyllum oral liquid [ J]1 Chin T radi t Herb Dr ug s (中草药 ) ,
1993, 24( 2) : 861
[ 2] Editorial Board of China Herbal, State Administ rat ion of Trad-i
t 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 ina. China Her bal . ( 中华本草 )
[ M ]1 Shanghai: S 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er,
19991
[ 3] Chen J G1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n / Wulianmei0 [ J]1 J Chin
Med Mater (中药材) , 1993, 16( 3) : 391
[ 4] Ding B Z, Wang S Y. Flora of Henanica (河南植物志) [M ]1
Zhengzhou: Henan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19981
[ 5] Zhou Z J , T an D H . A study on ident ifica t ion of 4 species of
Gynostemma in Guangxi [ J]1 China J Chin Mater Med (中国
中药杂志) , 1989, 14( 4) : 10-141
HPLC法对不同地区商品牛蒡子中牛蒡苷元的定量分析
王 劲1,沙 明1,杨洪武2,康廷国1, 杨松松1 X
( 11 辽宁中医学院 中药系,辽宁 沈阳 110032; 21 辽宁北方生物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3)
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 A rctium lappa L. 的
干燥成熟果实, 是常用中药。始载于5名医别录6, 名
曰恶实,列为中品。5本草图经6始称牛蒡子, 别名大
力子。现代历版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6均收载。具
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功能, 用于风热
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等[ 1]。牛蒡
子含有木脂素类化合物, 主要是牛蒡苷、牛蒡苷元
等[ 2]。药理研究表明, 牛蒡子粗提物具抗肿瘤[ 3]、
抗Epstein-Barr ( EB)病毒[ 4]的作用; 牛蒡苷元对免
疫性肾炎呈现抑制作用[ 5] , 并具有抗肾病变作
用[ 6] ,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受体结合活性[ 7]
以及钙拮抗作用, 是牛蒡子解表功能的有效成
分[ 8]。
本实验采用 HPLC 法分别对辽宁、黑龙江、江
苏、福建、贵州等地区商品牛蒡子生品、制品中牛蒡
苷元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以前曾报道过不同地区商
品牛蒡子中牛蒡苷的含量情况[ 9] ,因牛蒡苷与牛蒡
苷元均为牛蒡子中的活性成分, 本研究将为多指标
控制牛蒡子药材的质量及其应用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 :包括 LC-6A 输
送泵; SPD-6A 可见-紫外检测器; C-R3A 数据处理
机; SIL-6A 自动进样器。CQ-250 超声波清洗器。
牛蒡苷元为自制, 经光谱鉴定并经 HPLC 分析为单
一峰,纯度为 99. 564 8% , 5个地区的牛蒡子包括生
品和制品, 经辽宁中医学院康廷国教授鉴定为 A .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2 方法与结果
21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日本岛津Shim-pack CLC-
ODS柱( 6. 0 mm @ 150 mm, 5 Lm) ;流动相: 甲醇-
乙腈-0. 025 mol/ L 磷酸( 40B20B40) ;流速: 1. 0 mL/
min; 检测波长: 270 nm; 柱温: 25 e ; 灵敏度: 0.
02AUFS。
212 标准曲线的制作:精密称定干燥至恒重的牛蒡
苷元对照品 1. 26 mg 置 100 mL 量瓶中,加甲醇溶
解并定容至刻度,使对照品浓度为0. 012 6 mg/ mL。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5, 10, 15, 20, 25 LL 分别注入
高效液相色谱仪, 测定牛蒡苷元的色谱峰面积, 以进
样量为横坐标, 峰面积为纵坐标, 得回归方程为 Y
= 493 968. 31X - 7 235. 83, r = 0. 996。牛蒡苷元
在 0. 06~ 0. 3 Lg 线性关系良好。
213 样品的测定: 将牛蒡子干燥并粉碎, 过 60目
筛,取粉末 0. 5 g, 精密称定, 置 50 mL 具塞三角瓶
中,加甲醇约 40 mL, 在超声波发生器内提取 25
#467#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34 卷第 5 期 2003年 5月
X 收稿日期: 2002-07- 20基金项目: /九五0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96- 903-02- 01)作者简介:王 劲( 1969- ) ,女,河北霸州人,辽宁中医学院中药系讲师, 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草药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新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