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人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全 文 :9 陈福勇 , 等 . 中兽医学杂志 , ] 9 87 , (4 ) : 5
10 南通市第三 人民医院. 中草药通讯 , 1 9 74 , 5 (2 ) : 51
1 1 朱 学 . 江苏中医 , 19 9 1 , 1 2 (1 2 ) : 3 4
1 2 吴友仁 . 曲靖医药资料 , 1 9 5 5 , (l ) : 3 2
1 3 马云鹅 , 等. 中国肿瘤临床 . 1 98 9 , 16 (5 ) : 30 9
14
l5
1 6
1 7
张国凤 . 南通 医学院学报 , 19 87 , 7 (3) : 51
北京市第二传染病院 , 等 . 医药卫生资料 , 19 7 7 , (1 ) : 15
高开泉 . 中医杂志 , 19 90 , 3 1 (8 ) : 38
吕桂兰 , 等 . 中国兽药杂 志 , 1 9 9 2 , 2 6 (3 ) : 1 7
(1 9 9 6

0 1

2 3 收稿)
人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国家医药管理 局天津药物研究院 (3 0 0 19 3) 靳朝东 带
摘 要 简要介绍了人参成分人参皂贰 、挥发油 、脂肪酸和其它成分分析测定方法的研究 。
关锐词 人参 化学成分 分析方法
人参 , 作为一种珍贵的古老中药 , 以其多
方面的独特的药理和生物活性 , 在全球范 围
内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 。 诸如用于滋补 、镇
静 、抗疲劳 、抗胃溃疡和抗溶血等 。 人参的药
理活性成分众多 , 常用于复方之中 , 为此 , 其
成分的分析鉴别 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 方
法 日益增加 。 本文综述近几年国内外人参成
分分析鉴定方法的研究 。
1 人参皂俄的分析
人参皂贰是人参中主要的活性成分 , 目
前 , 已知的人参皂贰超过 30 种川 , 而人参根
中存在约 25 种〔2〕 , 其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比
色法 , T L C 一光密度法 , G C , H PL C 等等 , 其 中
以 H PLC 及 T L C 方法应用得较多 。
人参皂贰的提取分离一般是先以醚或氯
仿脱脂后 , 以醇 、稀醇 (甲醉或乙醇 )或水饱和
正丁醇提取 。 提取物直接分析 , 或再以 C , 。柱
或大孔吸咐树脂处理 , 也可 以水饱和正丁醇
反复萃取净化后 , 蒸干 , 以醇或流动相定容后
再进行分析 。
L l H P LC 法 : 紫 外 分 光 光 度法 检 测 在
H PLC 中最为常用 , 而人参皂贰的测定因其
缺乏发色团 , 被限制于使用较低的紫外检测
波长 , 比较典型的是使用 Zo 3n m 。
K a n a z a w a 等 〔, 〕以 MPG 一O D S 柱分离酸
性 和 中性 人 参 皂 贰 , 以 乙 腊一 5 0 m m ol / L
K ZH
Z
PO
;
(2 5
.
5 : 7 4
.
5 )为流动相 , Z o 3 n m 检
测 , 同时分析 了丙二酸人参皂贰 R 、, 、 R 、2 、Rc
和 R d 与人参皂贰 R 。 、 R f、 R fZ 、 R 、, 、 R b : 、 R · 和
R
d 等 。 并且研究 比较了 MPG 一O D S 和 O D S
柱分析 10 种人参 一皂贰 的性质 〔‘〕 , 实验表 明 :
1 0 种人参皂贰的容量因子 (e a p a e it y fa e t o r s )
M PG

O D S 柱小于 O D S 柱 , 人参皂贰一R g l和
R
。 之间的分离度前者好于后者 。
M a k ha n

k o v 等 〔5〕 用 两 根 填 充 有
s phe r is o r b O D s s拌m 的反相柱 , 先以恒溶剂
系统 , 后以梯度洗脱 ,或以两个连续的梯度程
序乙睛一水 (2 0 : 8 0 ~ 2 5 : 7 5 )和 (2 7 , 7 3 一, 5 0
: 5 0) 洗脱 , 2 0 4 n m 检测 , 成功地分离 了 9 种
人参皂贰 , 并且比较了不同地区的野生和种
植人参中各皂贰的含量 , 考察了其它 O D S 柱
的分离特性 。
用 S u p e r s p he r R P I。柱 , Z o Zn m 检测 , 以
a )C H
3
C N

H
Z
O

0
.
1 %H
3
PO
4
(2 1
: 7 2 : s v /
v ) ; b )C H
3
C N 线性梯度洗脱分离了 2 2 种人
参皂贰 ,并测定了其中 17 种人参皂贰的回收
率为 9 9 . 4 2 % ~ 1 0 2 . 8 7 % , 检出限 0 . 2拜g , 但
R
。 和 R 。 为 0 . 2拌g 〔2 , 。
· A dd re s s : Jin C h ao d o n g
,
T ia n ji
n In s tit u te o f P ha rm a e e u t iea l R e s e a r e h
,
S t a te Ph a rm a e e u t ie a l A d m in is t r a
-
tio n o f C h in a T ia n ji
n
《中草药 )1 9 9 6 年第 2 7 卷第 2 0 期 . 6 3 1 .
用 C o s m o s il 5 C I : 加 N o v a p a k s ilie a 保护
的方法 , 以磷酸二氢盐缓冲液和 fa r 一U V 级
乙腊作线性梯度洗脱 , 在 45 m in 内直接进样
分析了人参 50 % 乙醇提取物 中的人参皂贰
R b
, 、
R 、2

R
。 、
R
d 、
R
。 、
R
, 、
R
, , 、
R
o Z 、
R
。 和丙二酸
人参皂贰 R 、1 、 一R 、2和 R 。 , 讨论了缓冲液浓度 ,
检测波长等影响因素并 比较 了 n 种柱的选
择性 , 结 果 在 1 9 8n m 波 长 检 测 , 灵敏 度是
Zo 3 n m 检测的 1 . 5 倍〔, 〕。
用 M PG 一O D S 柱 , 乙睛一水一乙酸按 (改性
剂 )为流动相 , 2 0 4 n m 检测 , 15 m in 内较好分
离了人参皂贰 R : 2 、 R 、, 、 R 。 、 R d 、 R 。, 、 R e 等‘“〕。
制剂 中人参皂试的 H PL C 分析方法的
研究也有报道 , 但一般分离测定的皂贰种类
较少 。 用反相柱 , 乙睛一 0 . 05 %磷酸为流动相 ,
ZO3 n m 检测 , 分 析了古方生脉散 中的 R g l含
量〔, , 。 用 S h im 一p a r k C IJ C 一O D S 柱 , 甲醇为流
动相 , Zo 3n m 检测 , 分析 了洋参露中的西洋
参总皂贰 〔的 。
由于人参皂贰的检测波长较低 , 所以受
背景和其它化合物的干扰较大 。 P ar k 等 〔”研
究了光致还原荧光检测的方法分析人参皂
试 , 方法是选用 N H : 柱 , 以乙腊和 2 一特丁基
蕙酿 (t 一BA Q )溶液为流动相 , 色谱洗脱液通
过一个缠绕在 low 一U V 灯上的 45 c m 一PT FE
毛细管 , 使 t 一B AQ 还原为高荧光的二经基慈
衍生物 , 然后以荧光检测 , 对 R g , 的检出限为
1 3 0n g
, 与 U v 法的检出限相当 。 此法降低了
其它紫外吸收化合物的影响 , 对人参皂贰表
现出了 良好的选择性 。 Par k 等还研究了离子
色谱分离 , 脉 中电流检测 (I C /PA D )分析人
参皂贰的方法 〔‘。〕 : 以 lm ol / L N a 0 H 作流动
相 , 在 Ca rb p a r k PA I或 A S 。A 阴离子交换柱
上分析了人参皂贰 R 。 、 R , ; 、 R , 、 R : 2 、 R h , 、 R 、, 、
R 、2 、 R 。 和 R d ,得到了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 检
出限 R 。 为 0 . sn g , R , , 为 1 . o n g 。
L Z T L C 法 : T LC 用于人参皂贰 的鉴别 ,
实用 、简便 、费用低 。 其主要的展开剂系统为
氯仿一 甲醇一水 , 正丁醇 一乙酸乙醋一水以及在这
两个系统上稍加改进的展开溶媒 。 显色方法
·
6 3 2
·
一般是喷以硫酸乙醇溶液 , 然后加热显色 。
用二维 T LC 分离了人参茎叶中的总皂
贰 , 并且采用标准随行法 , 对 R 。 做了二维薄
层扫描定量 。 以自制的沉降硅胶 H 板 , 氯仿-
甲醇一水 (下层 )为第一方向 , 正丁醉 一乙酸 乙
酷一水为第二方向展开 , 香草醛一浓硫酸显色 ,
共分得 3 5 个斑点〔, ’〕。
李义侠等〔, 幻认为西洋参含有 24 (R 卜F , ,
是其显著的标志 , 并以正丁醇 一乙酸乙酷一水 -
乙醚 (4 , 1 , 0 . 5 : 0 . 1) 为展开剂 , 解决了以
往 T L C 条件下 F , , 难以与 R , 和 R 。 分离 , 故
无法鉴别的问题 , 该展开剂 只是对 R : 、与 R 。
分离稍差 , 其余分离良好 。 蒋皖芳等〔, 3〕认为 :
西洋参不含 R , 而含有 F : 和 F l l , 而人参则相
反 , 故以检出 F , , 而未检出 R , 判定为西洋参 。
李晶晶等〔, 们也以人参中含 R ; 而西洋参不含
R
f 对二者进行鉴别 , 尹笠签等 [l5 ,则认为西洋
参果中含有 R b 3和 F , 1特异斑点而人参果中不
含此斑点 。
对于制剂中的人参皂贰 , 徐宇等t16 , 测定
了生脉散颗粒剂中的 R , , , R 。 , R 、, 的含量 。 以
水饱和正丁醉提取样品 , 过大孔树脂柱处理
净化 , 氯仿一甲醇一水 (下层 )作展开剂 , 回收率
为 R . , 9 9 . 9 % ( n = 3 , R S D = 0 . 9 5% ) ; R 。
1 0 5 % (n = 3
,
R S D = 0
.
8 3 % ) ; R
‘, 9 5
.
7 % (
n =
3 , R SD = 1
.
6 7 % )
。 杨美林等 〔, , , 用大孔树脂
柱以 0 . sm ol / L N a OH 洗去杂质 , 然后水洗
至中性 , 以乙醇洗脱人参皂贰 ,测定了消栓通
络胶囊中的 R g , . , 黎阳等〔18) 分析了寿星 口服
液中的 R g , , 前处理为样品在水饱和正丁醇
提取后 , 醇层以氨试液洗 3 次除去酸性皂贰
部分并抑制单体间的转化 , 克服乳化现象 。
R
o l的回收率为 9 8 . 9 1 % (R S D = 2 . 6 2 % ) 。
1
.
3 比色法 : 比色法一般用于人参总皂贰的
测定 。 显色的主要方法有 a) 香草醛一高氯酸 -
冰醋酸 ; b) 香草醛 一高氯酸一80 %磷酸 ; 。 )香草
醛一 70 %硫酸水溶液 。 最大吸收波长为 56 0 、
54 0 和 5 4 4 n m 。 也有以硫酸显色紫外分光光
度法进行测定的 。
颜玉贞等 〔, ”以 R b , 为对照品 , 硫酸显色 ,
2 7 2 n m 测定吸收度分析了人参 、西洋参及其
制剂中的人参总皂贰 。 他们以 70 % 乙醉提
取 , 以 C l :小柱净化 。 先以水洗 , 后 30 % 甲醉
以及甲醇各 10 m l洗脱 , 收集甲醇部分 , 蒸干
后加入硫酸处理后进行测定 。
以柱色谱 (中性氧化铝 ) 高氯酸 比色法
测定西洋参茎叶中的西洋参总皂贰 。结果 : 茎
中总贰量为主根的 1 /3 一 1 /2 , 叶中总贰量为
主 根 的 1 . 5 一 4 倍 〔2 0〕 。 对 照 品 R 。 分 别 用
T LC
一比色法测定人参总皂贰的含量〔, ‘, 21) 。
以 A 12O 3 柱消除干扰 , R . , 为对照品 , 比
色测定了香砂六君子丸 、散 、汤剂中的人参总
皂贰含量〔2幻 。 以 R 。 作对照品 , 测定了君春乐
胶囊中人参总皂贰的含量 〔2 3 , 。
1. 4 其它方法 : 岩上正藏等(2’, 以胶束电动
毛细管色谱 (ME C C )分离测定了人参中的
R 、卜 R b Z 、 R · 、 R d 、 R 。 、 R , 和 R , , , 并对测定的条
件进行T 研究 。 Y a m a m o t o 等〔, , , 以 sIMs 一偶
合扫描分析 (lin k e d s e a n in g a n a ly s is )鉴别 T
人参及其制剂中的人参皂贰 R b , 。
2 挥发油和脂肪酸的分析
人参挥发油的分析一般是 以乙醚提取 ,
经适当纯化后 , 以 G C 一MS 分析鉴别 。 卫永第
等〔26j 测定 了中国雪参中的挥发油成 分 , 以
G C

M S 分离出了 1 32 种化合物 , 并初步鉴定
了 4 9 种 , 占挥发油总量的 8 7 . 7 3 % , 其中 28
种化合物尚未见报道 。 阎吉昌等 〔27j 对人参挥
发油 (含量为人参的 0 . 96 % )以 G C 分离 出
了 1 3 2 种化合物 , 用 G C 一M S 鉴定 了其中 76
种化合物 。
对于人参脂肪酸的分析 , 一般也是以乙
醚提取 , 经纯化后再甲醋化进行分析 , 例如张
宏桂等〔2幻研究了长白人参中的脂肪油成分 。
样品以 甲醇和 乙 醚先后各提取 3 次 , 每次
Zh
, 甲醉 回收后 , 提取物醚水分配 , 醚层与乙
醚液合并 , 浓 缩后 以 N a HCO 3 溶液 萃取 3
次 , 乙醚反萃取 1 次 , 水液加 H CI 至 pH I一
2
, 乙醚提取 3 次 ,醚层水洗至中性 , 蒸干乙醚
得总脂肪酸 , 经甲醋化后 以 G c 一MS 分析鉴
定出了 16 种脂肪酸甲酷 。
一中草药 )1 9 9 6 年第 2 7 卷第 1 0 期
3 其它成分的分析
人参中还含有如糖 , 多糖 , 微量元素 , 芳
香酸等许多其它成分 , 有着不同的生物和药
理活性 , 对它们的分析鉴定同样具有重要意
义 。
用离子色谱法 , 电导检测器 , 对人参不同
部位的氟含量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 〔2 , , 。 用
拌 Bo n d a p a k C l。柱 , 以 M e OH 一H ZO = 1 : 9
(0
.
o o sm o l/ L N a A 。)为流动相 , Zi o n m 检 测
分析测定了不同品类的人参及红参不同部位
的焦谷氨酸含量 , 并对其进行了比较 〔30] 。
总之 , 随着人参及其制品的更加广泛 的
应用 , 其成分的分析方法及检测手段也将得
到进一步的开拓和发展 。
参 考 文 献
1 C hu a n g W C
, e t a l
.
J Cho ma
t o g r A
,
19 9 4
,
6 8 5 (2 )
:
2 4 3
2 Sa m
u k aw a K I
, e t a l
.
C he m Ph a r m B u ll
,
1 9 9 5
, 4 3 (l )
:
1 37
3 K a n a za w a H
, e t a l
.
J Chr o m a t o g r A
,
1 9 9 3
,
6 3 0
: 4 0 8
4 K a n a za w a H
, e t a l
.
J C hr o m a t o g r A
,
1 9 9 3
,
6 3 2
:
7 9
5 M a kha n

k o v V V
, e t a l
.
C he m N a t Co m p
,
1 9 9 4
,
2 9 (2 )
:
1 9 6
6 顾光华 , 等. 色谱 , x 9 9 4 . 1 2 (1 ) : 4 0
7 马 鹅 , 等. 华西药学杂志 , 1 9 9 5 , 10 (1 ) : 2 1
s 张继昆 , 等 . 中成药 , 1 9 9 5 , 1 7 (9 ) : 15
9 P a r k M K
. e t a l
.
J L iq Ch r o m a to g r
, 1 9 95
, 18 (1 0 )
:
2 0 7
10 Pa r k M K
, e t a l
.
J L iq Ch r o m a t o g r
, 1 99 4
, 1 7 (5 )
: 11 7
1 1 邸 欣 , 等 . 色谱 , 1 9 9 4 , 1 2 (3 ) : 1 73
12 李义侠 , 等. 中草药 , 1 9 9 5 , 2 6 (10 ) : 5 4 0
13 蒋皖芳 , 等. 中成药 , 1 9 9 5 , 1 7 (9 ) : 1 6
14 李晶晶 , 等. 中国中药杂志 , 1 99 5 , 2 0 (4 ) : 19 7
15 尹笠签 , 等. 中成药 , 1 9 9 4 , 1 6 (9 ) : 4 0
16 徐 宇 , 等 . 华西药学杂志 , 29 9 5 , 1 0 (3 ) : 27
17 杨美林 , 等. 药物分析杂志 , 19 9 5 , 2 5 (3 ) : 5 3
18 黎 阳 , 等 . 中成药 , 1 9 9 5 , 1 7 (5 ) : 1 5
19 颜玉贞 , 等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19 94 , 5( 4) : 37
2 0 王 健 , 等 . 中成药 , 1 9 95 , 17 (1 ) : 3 6
2 1 刘健明 , 等 . 中国药学杂志 , 19 9 5 , 3 0 (2 ) : 7 6
2 2 张桂燕 , 等 . 中成药 , 1 9 94 , 1 6 (10 ) : 22
2 3 王 林 , 等 . 中国药学杂志 , 1 9 9 5 , 3 0 (6 ) : 3 6 4
2 4 岩上正截 , 等 . 生药学杂志 , 1 9 9 2 , 4 6 (4 ) : 3 3 9
2 5 Ya rna mo
t o M
, e t a l
. 生药学杂志 , 1 9 92 , 4 6 (4 ) : 3 9 4
2 6 卫永第 , 等 . 分析化学 , 19 9 4 , 2 2 (3 ) : 30 8
2 7 阎吉昌 , 等 . 分析测试通报 , 2 9 9 4 , 1 3 (3 ) : 4 6
2 8 张宏桂 , 等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 19 94 , 2 0( 4 ) ; 3 6 5

6 3 3
.
2 9 刘亚娇 , 等. 分析化学 , 2 9 9 3 , 2 1 (2 ) : 2 0 9
30 秦 波 , 等. 中草药 , 1 9 9 4 , 2 5 (2 ) : 7 5
(1 9 9 5

1 2

2 1 收稿)
丹参水溶部分药理研究进展
四川省中药研究所 (重庆 6 3 0 0 65) 张 白嘉 . 刘 榴
摘 要 概述丹参水溶部分具有抗氧化 、抗凝 、抗血栓 、抗心脑缺血及调血脂作用 , 对多种动物实
验性心 、肝 、肺等组织损伤均有明显保护作用 , 且有抗炎 、增强免疫功能等多方面药理活性 .
关镇词 丹参 水溶部分 药理作用
丹参 S a lv ia m ilt io r h iz a B u n g e 为唇形
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人药 , 能活
血通经 , 祛寮止痛 、清心除烦 。 丹参的化学成
分有脂溶性的二菇酿和水溶性的酚性酸两大
类 。本文中丹参水溶部分为丹参水提物 , 丹参
注射液 、原儿茶醛 (3 , 4 一二经基苯甲醛 ) 、原儿
茶酸 、D (+ ) 一B 一 (3 , 4 一二经基苯基 )乳酸 (称丹
参素或丹参酸甲) 、丹参酸乙 、丹参酸丙 、迷迭
香酸 、丹酚酸 A 、丹酚酸 B 、 咖啡酸 、镁一丹参
酚性酸 B (L SA 一B )等 。 它们的化学和药理作
用有很多不同 , 现将近年来有关丹参水溶部
分的药理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
1 抗氧化作用
张力等报道 , 丹参素为超氧阴离子 (O矛)
清除剂 , 其清除 O 『的作用优于超氧化物歧
化酶 (SO D )‘, ’。 丹参注射液对 H ZO 一Fe Z 十体系
中的经 自由基的清除率为 “% , 对黄嗓吟 -
黄嚓吟氧化酶体系中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为
10 0 % 〔幻
。 丹参水溶性提取 物可显著 抑制
F e
Z + 一半胧氨酸引起的大鼠心 、肝 、脑 、皋丸组
织中线粒体和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 。 还可明
显抑制由 F e Z千 一 V it C 体 系和 T r it o n X 一 1 0 0
引起的大鼠心 、肝 、脑 、肾脏线粒体肿胀 , 推测
其保护作用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 〕。 刘耕陶等
报道 , 从丹参水溶性部分分离出的 7 种酚类
化合物 : 丹酚酸 A 、丹酚酸 B 、原儿茶醛 、原儿
茶酸 、丹参素 、咖啡酸及迷迭香宁酸对生物膜
过氧化损伤均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 其中以
丹酚酸 A 的抗氧化活性尤为显著〔们 。 丹酚酸
A

B 和 丹罗酚 酸 、 对 V it C 一N A D PH 或 由
F e
, 十一半胧氨酸诱发的大鼠脑 、肝 、肾微粒体
的脂质过氧化都有很强的抑制效应 , 其作用
比抗氧化剂 Vi t E 的作用强百倍至千倍 。 机
制之一是这些成分有效地清除超氧阴离
子 〔幻 。 丹参注射液能显著提高老龄小鼠红细
胞及肝中 S O D 活性 , 显著降低血清及肝中过
氧化脂质含量 , 与 Vi t E 比较作用稍强〔的 。 以
上结果提示丹参能清除有害的氧 自由基 , 防
止脂质过氧化反应 , 可能是其重要药理机制
之一 。
2 抗凝及抗血栓作用
邹正午等用迷迭香酸给大 鼠静脉注射 ,
能显著抑制其静脉血栓形成 , 阻抑胶原诱导
的血小板聚集 ,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7〕。丹参水
溶性有效成分 7 6 4一 3 体外或体内给药均能 明
显抑制 A A 和 A D P 诱导 的兔和人血小板聚
集 。还能明显促进 6一k et 。一PG F I。的生成 , 提示
可能有利于 T X A Z/ PG I笼平衡的调节〔幻 。丹参
注射液能促进牛内皮细胞分泌纤溶酶原激活
物 , 提高 PG I: 的产生量 , 降低纤溶酶原激活
物的抑制物活性 , 人工合成 的丹参素也具有
同样作用 。此外 , 丹参注射液还能增加牛内皮
一 A d d re s s : Z h a n g Ba iji
a , S ie h u a n Pr o v in e ia l In s titu te o f T r ad it io n a l C h in e s e M
a te ria M
ed ie a
,
C h o n g q in g
.
6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