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 ih a主 a2 2 ( l ) :7 9一5 2 . Feb . 2 9 92
栽培中华称猴桃的染色体观察
熊 治 廷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 武汉 峨3。。 7 4 )
摘要 对原产地位于赣鄂边界幕阜山地区的十二个大果型中华称猴桃优株或株系的染 色 体 数
目观察表明 . 这些栽培类型全部为四倍体 , Z n 二 4 x = 1 1 6 。 讨论了染色体倍性与果实大小 的 关 系
及几种可能的育种方法 .
关键词 中华称猴桃 ; 栽培株系 ; 染色体数目 ; 四倍体
称猴桃是一种新兴冰果 。 新西兰已成功地从六倍体美味称猴桃培育出有很高商业价值的
优良栽培品种 。 近年来 , 国内广泛开展了野生称猴桃的引种驯化工作 , 已选育出大量优良单
株和株系 , 并已初步在生产中应用 。 与新西兰不同 , 国内选育出的许多优 良栽培类型属于软
毛种类 , 即中华称猴桃 A c t i n i d i a c h i o e n s f s var
· c h i n e n s i s
· 它的染色体数 目 , 早年 B o w -
d en 〔 . 的观察结果为 Z n 二 1 6 , 为四倍体 。 但近年来 国内有若干 报 道为 Z n 二 5 8[ “ , ’ ` “ 」 ,
表 1 中华称猴桃十二个株系的若于形态性状
T a b l e 2
.
S e v e r a l 垃o r P h o l o g i e a l e h a r a e t e r s o f 1 2 P r o m i s i n g
s t r a i n s o f C h i” e s e g o o s e b` r r y
株 系 朴 被毛类型 平均果重 (克 ) 果实形状 果肉颜色
S t r a i n H a i r t y p e
F r u i t m
e a n
w e i g h t ( g ) F
r u i t s il a Pe F l e s h e o l o r
W Z 3
W Z Z
W Z 8 1
一 2 1
W Z 8 1
一 1
W Z I
W Z 8 1
一 9
W Z 8 1
一 1 1
W Z 80
一 1
W Z 8 0
一 4
W Z 8 1
一 3 6
W Z 4
W Z 80
一 2
1 0 0
1 0 2
椭圆形
卵形
歹p形
长圆柱形
圆柱形
卵形
圆柱形
长圆形
扁圆形
长扁圆形
长圆柱形
卵形
浅绿
黄
黄
黄
黄
黄
绿
黄
黄
浅绿
黄绿
黄
nU匕J院工勺叮`CQn6八DO口ō了0内目叮才六七,`
软`坎了
朴
W Z为武植 ( 武汉植物研究所 ) 的拼音
为二倍体 。 查清大果型优 良栽培类型是二倍休还是四倍体 , 对野生中华称猴桃的进一步开发
利用和遗传育种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也是研究称猴桃物种形成与进化的重要基础资料 。 本
80
广 西 植 物 12卷
电.
.扩
.
`
~ - 一一一一一 ~ 忘二`一
一 - - , - `钾 . . . 州 . . . 声 .啼认, .
. ,
毅、一 .
.内沪
J
, 户
, 州取飞.
_… ,勺, . , .
、…:C
:.
O .
t
.
七
.
, .
二
龟.
、、一.势、
.一洛
口
F
`·声
、人了心
、
勺
, 口 .
.碑君 .
公口
·办./,’气一
,
:
户
.
,价、
, . `
, 、 喻二
. 口 、
.
-
_ 二人. . .尸 . .尝 . ,
.
号
.
, 沙令二二
; . ,
.
.
. 沪 夕
,’. .、户口 .
,
:
.
子.
,
H 、 套沪 , 少
:,`口心岛
声
` 六龟 冬
夭忍 嗽
介
. , .
p知
.、 、 . 、 ,.
,. ,
、 ` 、
尹 J、 ,
.,人. J
口二奄
, 犷.t 生少二 J .叮
. 户褚
. 口 .
L
.
图 1
F i g
.
I C
,
C
,
D
,
G
,
H 和 I 为根尖细胞染色体 , 其余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 I染色休 。
十二个优株或株系染色体数目全部为 Z n 二 1 1 6 。
D
,
G
,
H a n d l a r e 切 e t a p h a s e 七丘r o m o s o 压 e s a f e
A l
e
h
r o也 o s o m e s
G
.
W Z
A
。
W Z 3
, ,
8 1一1 1 ,
B
。
WZ Z
,
o f PM C m e i o s i s
.
A! 1
s t r a i n s h
a 丫 e
C
。
W Z 8 1一 2 1 , D 。 W Z 8 1一1 ,
o f r o o t一 t i p
e h r o m o s o m e
E
.
W Z I
,
e e
l l
s , t五e o t五e r s
n u m b
e r Z红 二 1 1 6 。
F
。
WZ 8 1一叭
H
。
W Z 8 0一 1 , 1 . W Z 50一` , J . W Z 8 1一 3 6 . K
、
W Z 4
, L
.
W Z 80一2
1 期 熊治廷 : 栽培中华易猴桃的染色体观察
文报道以野生中华称猴桃选育出的十二个栽培优株或株系的染色体观察结果 , 为称猴桃遗传
育种和物种形成研究提供细胞学资料 。
材 料 与 方 法
十二个栽培类型的原产地均在赣鄂边界的幕阜山地区 ( 湖北通山和江西武宁 ) 。 选育种
的目标和方法参看文献 ( 3〕。 试材栽培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称猴桃种植园 。
染色体计数采用体细胞染色体观察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 体细胞染色体计数方法
同文献〔的 , 减数分裂观察方法同文献〔5〕。 扣
结 果 与 讨 论
试材依形态分类标准 一 “ 均鉴定为中华称猴桃 A · “ h如en : 沁 v ar · 。 h坛邵5 15 。 有关形态
观测结果列于表 1 。
染色体观察结果示于图 1 。 其中 W Z 8 1一 2 1 , W Z 8 1一 1 , W Z 8 1一 1 1 , W Z 8 0一 1 和 W Z
80 一 4为根尖细胞 染色体数 Z n 二 1 16 。 其余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 I 染色体数 Zn = 1 16 。
因此 , 全部十二个栽培类型均为四倍体 。 对减数分裂终变期和中期 I 观察表明 , 绝大部分同
源染色体呈二价体构型 , 四价体稀见 。 在 目前资料基础上 , 无法判断这些栽培类型是同源四
倍体还是异源四倍体 。
根据表 1 , 四倍体中华称猴桃果实形状变化多样 , 从圆柱形到卵形各种形状皆有 , 但以
卵形为多。 果肉颜色从 绿色到黄色呈一变异梯度 , 以黄色常见 。 在这两个性状上 , 四倍体中
华称猴桃与六倍体美味称猴桃有统计学上的差别 二` , 虽然二者之间肴一定程度的重 合 。 四
倍体中华称猴桃被软毛 , 与六倍体美味称猴桃区别明显 , 是两栽培种类的主要形 态 差 别 之
一 。 果实大小 ( 果重 ) 是最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 。 表 1 所列平均果童在曲克以 上 ,
10 2克。 四倍体中华称猴桃与水倍体美味称猴桃在果重这个性状上没有差异 〔” ` 」 。
最 高 达
但是不能
排除平均果重低于 65 克的四悟体中华称猴桃的存在 。 根据我们的经验丁大果型优株的有性繁
殖后代果实通常变小 , 虽啼多倍体重组变异机制有密切关系 。 这篙味着在野生状态下 , 四倍体中华称猴桃的果实可能普遍小于栽培类型 。 这种情形使得广泛的野外调查和无性繁殖方
法成为目前四倍体中华称猴桃选育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 。
在预先未知染色体倍性的情况下 , 以果重作为主要标准在野生中华称猴桃群体中进行选
择 L. 三 , 得到的优株无例外地为四倍体的事实 , 强有力地暗示二倍体中华称猴桃的果实在自然
界中从整体上可能小于四倍体类型 。 这意味着二者果实大小差异反映其间遗传基础的差异 。
虽然目前对两者的染色体组构成尚不清楚 , 有理由推测多倍化是四倍体中华称猴桃果实增大
的细胞遗传学机制或机制之一 。 换言之 , 中华称猴桃的染色体加倍与果实大型化之间可能存
在直接因果关系 。 如果实验证实这种推测是正确的 , 那么人工多倍化配合系统选育将是一条
新的有效育种途径 。
无籽称猴桃具有明显的商业市场价值 , 是育种工作者追求的 目标之一 。 从理论上说 , 中
华称猴桃种内同时存在二倍体和四倍体 , 为用常规杂交方法培育出保持该物种基本特性的三
倍体无籽类型提供了种质基础 。 但是 , 在实践中虽然杂交当代有可能结实 , 其三倍 体 F : 代
通常是不育的 。 我们用四倍体中华称猴桃与二倍体毛花称猴桃 月 · er `an ht a 有性杂交结果证
物8 2 广 西 植 ’ 2 1卷一 ~一一一一- — ~一一 白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小` ` ` 扁二二 - ~ ~ ~实了这点 〔“ 、 . “ 。 在中华称猴桃种内以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产生三倍体 , 也有可能出现 高度不育 。 在这种情况下 , 如何促使 F ; 代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则是获得具有商业价值的无籽称 猴桃栽培品种的关键 。
今 考 文 献
( 1 〕张芝玉 , 1 9 8民 中华称猴桃两变种染色体数目观察。 植物分类学报 , 2 1 ( 2 ) : 16 1 , 1此 。
〔 2 〕梁畴芬 , 1 9 5凌: 中国植物志 。 4 9 ( 2 ) : 2 9 5一 2 6 5 。 :
( 3 〕黄仁煌等 . 1 98 6 : 中华称猴桃良种选育研究 。 武汉植物学研究 , 4 ( 3 ) : 263 一 2 690
〔 4 ) 熊治廷 , 19 87 : 中华称猴桃若干经济性状的统计相关研究。 广西植物 , 了 ( 3 ) : 2 65一 27。。
( 5 〕— , 1 9 9。 : 称猴桃种间杂种三倍体形态学和减数分裂观察 。 植物研究 , 1。 ( 1 ) : 9 一 1 0 3 。( 6 〕熊治廷 , 黄仁煌 , 1 9 8 8 : 称猴桃属十种三变种的染色体数目 。 植物分类学报 , 2 6 ( 3 ) : 2 45 一2 4 7 。
价 〕熊治廷等 , 1 9 8 5 : ’ 四种称猴桃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观察 。 武汉植物学研究 , 3 ( 3 ) : 219 一 224 .
( 8 〕熊治廷等 , 1 9 8 7 : 中华挤猴桃与毛花拂猴桃种间杂交初步研究。 武汉植物学研究 , 5 ( 4 ) 。 3 21 ~
能8 。 一 ` - ,
( 9 〕一 助 w d en , W . M . , i , 4 0 : T h e e h r o m o s o m e e o m p le m e n t an d 主t s r e la t i o n s h i p t o
e o ld r e s i .切昭恤 t h e h i g h e r lP a n t s · C h r o n · B o t · 互: 1 2 3一 1 2 5 .似。〕 Z h a n g : · Ji e a n d J . eB u z e n b e r g , 1 9 53 : C h r o m o s o m e n 往m b e r s i n t w o v a r i e t i e s : o f
A e t i n id i a e h i n e n s i s P la n e h
.
N
.
2
.
J o u r
.
B o t
.
2 1
: 3 5 3一 3 5 5 .
C HRO MO SOME S T UD IE S QN C U L T !V A T E D
C H IN E S E GOO SE B E RRY
X i o n g Z h i七i n g
(W
u h a n l n s t i t u t e o f B o t a n y
,
A e a d e m i a S i n i e a
,
W u h a n 4 3 0 0 7滩 )
再卜s t r a e t C h r o m o s o m e n u m b e r s a n d P l o id y a r e s t u d i e d o f 1 2 p r o m i s i n g s t r a i n s
o f e u l t i v a t e d C h i n e s e g o o s e b e r r y
,
A e才亏” `d i o e h玄” e ” s 玄s v a r . e h玄” e ” s玄s , w h i e h s t o m m e d
f r o m t h
e M u f u M o u n t a i n b e t w e e n t h e P r o v i n e e s o f H u be i a n d J i
a n g x i
.
A l l 3 t r a i n s
a r e t e t r a p l o i d w i t h e h r o 血 o s o m e n u m b e r Zn 二 1 1 6 .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恤 t w e e n e h r o
血璐 o m移 P l o i d y a n d f r n i t s i z e 15 d i s e u s e d , a n d s e v e r a l b r e e d i n g a p p r o a e h e s t o C h i
n e s e g o o s e be
r r y a r e P r o P o se d
一 K e v w o r d s A e t i n i d `。 c h i n e ” s s` v a r . c h`n e n s `s : e u t i v a t e d s t r a i n ; e h r o m O 3 o m e n u m
b e r ; t e t r a P l o i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