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羊奶果果实色素的初步鉴定



全 文 : 收稿日期:2011-07-27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计划项目(94-J-9)资助
作者简介:刘育梅(1975-),女,福建南安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羊奶果果实色素的初步鉴定
刘育梅 1,黄维南 2
(1.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福建 厦门 361002;2.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06)

摘 要: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研究了羊奶果果实色素的稳定性,并初步鉴定出羊奶果果实色素为脂溶性
的类胡萝卜素,以石油醚-丙酮-苯(2∶0.5∶2,V/V)为展开剂,纤维素硅胶 G 薄层层析得 7 条色素带,其中
最大量的色素带经紫外-可见及红外光谱分析鉴定为γ-胡萝卜素。
关键词:羊奶果;色素;薄层层析;γ-胡萝卜素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15
中图分类号:O657.32;Q946.8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11)04-0063-03
Primary Identification on Fruit Pigment of Elaeagnus conferta Roxb.
LIU Yu-mei1, HUANG Wei-nan2
(1.Xiamen Overseas Chinese Subtropical Plant Introduction Garden, Xiamen 361002, Fujian China; 2.Fujian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Botany, Xiamen 361006, Fujian China)

Abstract: The fruit pigment of Elaeagnus conferta Roxb. was identified to be fat-soluble carotenoid
by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and spectrum analysis. The carotenoid was separated into seven pigment
zones by TLC on fiber and silica gel with one eluant of petroleum ether/ acetone/ benzene (2:0.5:2,
V/V). The maximum carotenoid was identified as γ-carotene by UV-visible and IR spectrum analysis.
Key words: Elaeagnus conferta Roxb.; pigment; TLC; γ-carotene

羊奶果(Elaeagnus conferta Roxb.)又称密花胡颓子、南胡颓子、大果胡颓子,是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胡颓子属多年生常绿蔓状灌木,分布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热带雨林及我国云南
南部和广西南部[1]。羊奶果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收敛止泻、镇咳、解毒等功效。现代药理证明,用
羊奶果喂养小鼠,对慢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果实内含的有机酸经浓缩后,内服对肠内细菌有抑制
作用。羊奶果根苦平,祛风利湿,行瘀止血,对传染性肝炎、风湿关节炎、小儿疳积、咯血、吐血、
便血、崩漏、白带、跌打损伤等有疗效;叶微苦、平,止咳平喘,对支气管炎、咳嗽、哮喘等有疗效;
果甘、酸、平,消食止痢,对肠炎、痢疾、食欲不振等有治疗作用。植物色素的开发利用研究报道日
益增多[2-9],羊奶果的成熟果实颜色鲜红,但其色素的提取鉴定、理化特性及应用前景却未见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成熟果实洗净沥干后,剥皮去核,取 500 g 经组织捣碎机捣碎,用 600 ml 石油醚分三次浸提。过
滤得澄清滤液,再经减压浓缩成色素浸膏,放冰箱中备用。
1.2 方法
1.2.1 色素溶解性 取少量色素浸膏分别用甲酸、乙酸、甲醛、无水甲醇、无水乙醇、丙酮、氯仿、苯、
乙醚、乙酸乙酯、四氯化碳溶解,观察其溶解性。
1.2.2 色素与浓 H2SO4、浓 HCl 反应[10] 丙酮色素液(A =1.744)0.5 ml,缓缓加入 0.5 ml 浓 H2SO4 振
荡,观察颜色变化。

2011,40(4):63-65.
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
第 40 卷 ﹒64﹒
0.5 ml 的丙酮色素液(A =1.744),缓缓加入 0.5 ml 浓 HCl 振荡,观察颜色变化。
1.2.3 色素液受光影响 一定浓度的丙酮色素液分别在自然光和黑暗处放置,隔一定时间测定吸光度。
1.2.4 色素液受热影响 一定浓度的石油醚色素液(石油醚沸程 120 ℃)分别置 50、70 和 90 ℃水浴中
加热,0.5 h 测 1 次吸光度,测试时间共 3 h。
1.2.5 色素光谱特征 澄清的石油醚色素液(石油醚沸程 60 ℃)用 UV-260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
300~700 nm 范围内扫描。
1.2.6 色素成分分离 以石油醚-丙酮-苯(2∶1∶2)为展开剂,在纤维素硅胶 G 上进行薄层层析。
以石油醚-丙酮-苯(2∶0.5∶2)为展开剂,在纤维素硅胶 G 上进行薄层层析,将最宽的色素带刮
下,分为两份,分别用石油醚和氯仿浸泡,过滤得澄清的浸提液,浸提液用日本岛津 UV-260 型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在 300~700 nm 范围内扫描后,再分别作红外光谱(日本岛津 IR-408)扫描。
2 结果与分析
2.1 色素溶解度
色素不溶于甲酸、乙酸、甲醛等强极性溶剂,微溶于无水甲醇、无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
乙醚、乙酸乙酯、四氯化碳等弱极性的有机溶剂。
2.2 色素与浓 H2SO4、浓 HCl 的颜色反应
0.5 ml 丙酮色素液(A=1.744),缓缓加入 0.5 ml 浓 H2SO4 振荡,呈草绿色。
0.5 ml 丙酮色素液(A =1.744),缓缓加入 0.5 ml 浓 HCl 振荡,呈浅绿色。
丙酮色素液为橙黄色,可见该色素易受强酸影响而变色。
2.3 光对丙酮色素液的影响
试验显示,色素液易受自然光破坏,在黑暗中能较长时间(约 30 d)保持原有的橙黄色,至 54 d,
颜色变浅,显金黄色(表 1)。
表 1 色素液在自然光及黑暗条件下吸光度的变化
光条件 起始 1d 2 d 10 d 18 d 26 d 54 d
自然光 1.846 0.789 0.030 - - - -
黑暗 1.846 1.812 1.771 1.350 0.843 0.595 0.260
2.4 温度对石油醚色素液的影响
在三种不同温度条件下,色素液
的吸光度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但下降
幅度很小,3 h之内,或存率为 95.30%
(50 ℃),88.31%(70 ℃),82.77%
(90 ℃);从颜色上看,色素液橙黄
色变淡趋势缓慢,3 h 后仍显橙色,
可见,色素受热的影响不大(表 2)。
2.5 色素的光谱分析
澄清的石油醚色素液用 UV-260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 300~700 nm 范围内扫描得三个吸收峰:
444.6、468、497 nm,最大吸收峰为 468 nm(图 1)。从理化性质结合光谱分析,该色素为类胡萝卜素。
2.6 色素的纤维素硅胶 G 薄层层析
浓缩的石油醚色素液以石油醚-丙酮-苯(2∶1∶2)为展开剂,在暗处层析,层析时间是 45 min~1 h,
结果只得两条明显的色素带:Rf1 = 0.57,淡黄色;Rf2 = 0.95,橙红色(Rf为比移值)。
以石油醚-丙酮-苯(2∶0.5∶2)为展开剂在暗处层析,层析时间 45 min~1 h,结果得七条色素带:
分别是 Rf1 极小,灰绿色;Rf2 = 0.11,淡黄色;Rf3 = 0.18 淡黄色;Rf4 = 0.26,淡黄色;Rf5 = 0.45,淡
黄色;Rf6 = 0.69,粉红色;Rf7 = 0.90,橙红色。
7 号(Rf7 = 0.90)橙红色的色素带最宽,其石油醚和氯仿浸提液的紫外-可见光谱图及红外光谱图
表 2 色素液在不同温度下吸光度的变化
时间(h) 温度(℃)
0 0.5 1.0 1.5 2.0 2.5 3.0
50 0.830 0.830 0.821 0.815 0.813 0.793 0.791
70 0.830 0.818 0.813 0.810 0.796 0.757 0.733
90 0.830 0.779 0.770 0.752 0.750 0.700 0.687
第 4 期 刘育梅,等:羊奶果果实色素的初步鉴定 ﹒65﹒
见图 2、图 3 和图 4。
图 2 表明,色素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吸收峰发生了一定程度漂移,在石油醚中,吸收峰为 440 nm、
468 nm、498 nm,最大吸收峰为 468 nm;在氯仿中,吸收峰向红外方向漂移,依次为 454 nm、482 nm、
510 nm,最大吸收峰为 482 nm。
图 3 和图 4 显示,色素在氯仿、石油醚中的红外光谱,均有几种基团的特定吸收,共同的吸收峰
有:2900 cm-1、2850 cm-1、1519 cm-1、1460 cm-1、1375 cm-1、1305 cm-1 等。根据色素在紫外-可见光谱
和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对照相关文献[11-14],可推断该色素为 γ-胡萝卜素。

图 3 7 号色素带氯仿浸提液的红外光谱图(cm-1)

图 4 7 号色素带石油醚浸提液的红外光谱图(cm-1)
3 结 论
根据色素的理化性质(溶解度和颜色反应等),结合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羊奶果果实色素为脂溶性
类胡萝卜素。以石油醚-丙酮-苯(2∶0.5∶2)为展开剂,色素液经纤维素硅胶 G 薄层层析得七条色素带,
根据紫外-可见及红外光谱分析,并与相关文献对照,含量较多的是 γ-胡萝卜素。果实色素的其它理
化性质(如耐氧性、耐还原性、金属离子对稳定性的影响等)及开发利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下转第 74 页)
图 1 石油醚色素液的紫外-可见光谱图(波长: nm) 图 2 7 号色素带的紫外-可见光谱图(波长: nm)
第 40 卷 ﹒74﹒
不同节数插穗,不但贮存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不同,而且插穗在扦插的适应过程以及生理活动也不
相同。本实验结果表明,为了顾及生根率及繁殖系数,应尽量采用两节一段的插穗。但有些植物不同,
如啤酒花采用单节插条生根率更高[5]。
选择合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显著促进生根,生长调节剂通过机体内部调节扦插苗的生理机能起
作用[6],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內源 IAA 的合成,抑制 ABA 的合成和运输[7],可提高根系吸收能力,
促进光合作用,提高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保护性酶的活性,延缓衰老,提高根系
的生理机能[3,8-9]。NAA 能促进插条贮存的淀粉水解为还原糖,为根的形成提供较丰富的能源和碳源
[10-11],IBA 能促进根原基分化[11]。本试验中采用 100 mg/L IBA 生根率最高,这与在竹节秋海棠和矮牵
牛扦插上的结果一致[11-12]。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0 年版)[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229.
[2] 梁少珍,等. 对南板蓝根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建议[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6,20(2): 30-31.
[3] 朱妙常. 苗木扦插移植应用 ABT 生根粉介质和基质的选配[J]. 江西林业科技, 1994(5): 29-30.
[4] 王军辉,等. 川西云杉硬枝扦插生根特性的研究[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23(3): 351-356.
[5] 潘新仿,等. 插条粗度、节数与 NAA 对啤酒花脱毒苗绿枝扦插生根的影响[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2(4): 309-310.
[6] 詹亚光,等. 白桦插穗生根的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1,29(4): 1-4.
[7] 张晓平,等. 杂种鹅掌楸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8(3): 79-82.
[8] 汪天,等. 黄刺玫插穗生根能力及其机理的探讨[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27(3): 221-224.
[9] 顾宏辉,等. 甘薯应用 ABT 生根粉的增产机理[J]. 浙江农业学报, 1998,10(5): 271-272.
[10] 彭子模,等. 萘乙酸对几种植物扦插生根的影响[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2,21(2): 34-38.
[11] 冯嘉王月,等. 不同基质中 IBA 与 NAA 对矮牵牛扦插生根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4,32(8): 34-36.
[12] 田兴旺. IBA 和 ABT 处理竹节秋海棠插穗育苗试验[J]. 甘肃农业科学, 2002,(5): 38-3.
(上接第 65 页)
参考文献:
[1] 李根前,等. 沙棘属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J]. 沙棘, 2000,13(2): 22-26.
[2] 詹嘉红,等. 黑布林李子皮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32(5): 182-186.
[3] 刘晓东,等. 圆锥八仙菊花红色素提取及稳定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39(5): 62-63, 71.
[4] 杨光天. 尤溪县野生天然食用色素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J]. 福建林业科技, 2011,38(1): 27-31.
[5] 杨兆艳. 石榴汁色素纯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2(2): 80-84
[6] 郝秀梅,等. 红甜菜水提物及其色素体外抗氧化性能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5): 162-164, 167.
[7] 张雅君,等. 紫色玉米穗轴色素的稳定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5): 128-130.
[8] 陈炳华,等. 木莓果实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1,10(1): 5-10.
[9] 关日强,等. 彩叶草红色素的理化性质[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1,10(2): 56-58.
[10] 郝常明,等. 光合细菌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及性质的研究[J].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9(3): 5-11.
[11] Mukherjee R, et al.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carotenoids in two species of Trentepohlia (Trentepohliales,
Chlorophyta)[J].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010,22(5): 569-571.
[12] Yong A, et al. Carotenoids in Photosynthesis[M]. Chapman and Hall, London, Melbourne and madras, 1993.
[13] Takaichi S. Advances in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J].Distribution and Biosynthesis of Carotenoids,2009: 97-117.
[14] Fiechter A. Advanced in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M].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