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紫花地丁、苦地丁和甜地丁应区分应用



全 文 :宫颈糜烂的辨证施治
王月霞
黑龙江省大庆第五医院  163711
  宫颈糜烂是广大妇女常见疾病 ,笔者在临床治疗中注重辨证
施治 ,通过中药内服与外用 ,效果显著 ,现介绍如下。
1 诊断标准
西医分度 ,根据糜烂面大小分为Ⅲ°:
Ⅰ °糜烂面不超过宫颈面积的 1 /3;Ⅱ°糜烂面不超过宫颈面积
的 2 /3;Ⅲ°糜烂面弥漫整个宫颈并有水肿。
2 中医分型辨证施治
2. 1 湿热下注型:
主证: 下腹疼痛 ,大量黄带或赤黄相兼 ,气味腥臭 ,舌质红 ,苔
黄腻 ,脉沉滑数。
治则: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方药: 公英 20g ,地丁 15g ,黄柏 15g ,苍术 15g ,赤芍 15g ,茯苓
15g ,苦参 20g ,桃仁 10g ,红花 15g ,坤草 15g ,丹皮 15g,土茯苓
15g ,车前子 (包 ) 15g。水煎服。 1剂 /d。
2. 2 肾虚型:
主证: 腰膝酸痛 ,眩晕耳鸣 ,白带过多或黄白相兼 ,舌红苔白或
薄黄 ,脉沉细或沉滑。
治则: 补肾清热。
方药: 山药 20g ,生地 15g ,茯苓 15g ,泽泻 15g ,公英 20g ,地丁
15g ,苦参 20g ,黄柏 15g ,丹皮 15g ,茜草 15g ,女贞子 15g,坤草
15g ,甘草 10g。 水煎服。 1剂 /d。
2. 3 脾虚型:
主证: 纳少便溏 ,形体消瘦 ,四肢乏力 ,白带如涕 ,小腹冷痛 ,舌
质淡 ,苔白 ,脉沉细无力。
治则: 健脾利湿。
方药: 党参 15g ,苍术 15g ,茯苓 15g ,公英 20g ,地丁 15g ,苦参
15g ,黄柏 10g ,吴茱萸 10g ,炮姜 15g ,甘草 15g。 1剂 /d。
3 外用药
方: 乌梅 15g ,黄柏 25g ,没药 20g ,白矾 15g ,虎杖 15g ,苦参
20g ,章丹 15g,冰片 10g。共为细末 ,用消毒棉球粘药挂线放至病灶
处 , 1次 /d。
4 疗效标准
4. 1 痊愈: 糜烂面消失 ,全部上皮新生 ,白带量减少或消失。
4. 2 显效: 糜烂面基本消失 ,大部分上皮新生或部分新生 ,白带量
显著减少或消失。
4. 3 无效: 治疗糜烂面无变化 ,其他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
5 典型病例
例 1 患者刘某 , 35岁 ,煤油厂工人。 生育 2胎 ,连年人流 3
次。 主证: 小腹坠胀 ,白带量多 ,色黄有腥臭味 ,经行先期 ,有瘀血
块 ,舌红苔黄厚 ,脉沉滑 ,妇科检查宫颈糜烂Ⅲ°,证属湿热下注。治
以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每次来诊投药 10剂 ,配合外用药。 2次就
诊自觉症状减轻 ,白带量减少 ; 3次就诊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月经
正常 ,白带色变白 ,药物随证加减 ; 4次就诊自觉症状消失 ,妇科检
查宫颈光滑 ,治疗月余痊愈。
例 2 患者王某 , 40岁 ,化工厂一厂工人。 生育 2胎 ,人流 1
次。主证:纳少便溏 ,四肢乏力 ,小腹有下坠感 ,白带量多清稀 ,有臭
味 ,已 5a之久 ,舌质淡苔白 ,脉沉细 ,西医妇科检查 ,子宫糜烂证属
脾虚型。治以健脾燥湿。 每次就诊投药 6剂 ,配合外用药。 2次就
诊 ,食欲增加 ,白带减少 ; 3次就诊自觉症状好转 ,妇科检查糜烂面
好转为Ⅰ °,继续服药加减治疗 ; 4次就诊自觉症状完全消失 ,妇科
检查宫颈平正光滑痊愈。 又投药 1wk,以巩固疗效。
6 体会
医患结合 ,治疗本病必须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做好预防宣传工
作 ,注意卫生 ,坚持治疗 ,治愈后还需强化治疗一段时间 ,以巩固疗
效。
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 ,应用中药治疗不能孤立地只治
疗局部 ,又不能只看到整体而忽视了局部病变 ,整体与局部相结
合 ,是提高和巩固疗效的有力措施。
中西医结合诊断 ,将辨证与辨病结合起来 ,在所治疗的病人中
均系西医检查确诊为宫颈糜烂 ,然后中医辨证分型 ,结合整体进行
施治 ,而取得明显疗效。
( 1997- 10- 30收稿 )
●其  它●
紫花地丁、苦地丁和甜地丁应区分应用
姜店春 张晓君
山东省威海市药检所  264200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 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
燥全草。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紫堇 Corydalis Bungeana Turcz的干
燥全草。 甜地丁 为豆科植物米 口袋 Gueldenstaedtia v erna
( Geo rgi) A. Bo r的干燥全草。 紫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之功。常用于疔疮肿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主要分布于辽宁、
河北、河南、山东等。苦地丁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疔疮、
风热感冒、支气管炎、肝炎、肠炎等 ,在东北、内蒙古、河北、青海、山东
等地则作“地丁”入药。 甜地丁亦具有清热解毒之功 ,常用于痈肿疔
疮、外耳道疔肿、阑尾炎等。其主要分布于东北南部、河北、山东等地。
不知是名称相近 ,还是由于它们都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的原因 ,据调
查在许多地区经常出现三者混用的现象。 在医疗单位中医师开出的
处方通常只写“地丁” ,药师在调剂时药斗中有什么就配什么 ,有时
203
SHIZHEN JO URNAL O F TRADIT ION AL CHIN ESE M EDICIN E RESEARCH 1998 VO L. 9 NO. 3 时珍国药研究 1998年第 9卷第 3期
大剂量细辛的临床新用
周红英
山东省中医护士学校 ,泰安  271000
  细辛首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 ,具良好的散寒止痛、温
肺化饮等作用 ,为古今医家公认。临床应用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
但自陈承、李时珍以来 ,“细辛不过钱”似乎已成医学界的一条清规
戒律 ,细辛总是以小剂量应用于临床 ,显然不能达到最佳疗效。 近
年来许多医者报道用大剂量细辛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对细辛用
量的再认识必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除疾保健作用。
1 风湿痹证
1. 1 湿热痹证:梁氏 [1]等治疗 1例具有 16a风湿关节炎史者。 辨
证属湿热阻络、血脉瘀阻而致筋脉拘急 ,不通则痛。 处方: 黄柏
15g ,芍药 50g ,川牛膝 20g ,桑寄生 30g ,白花蛇 6g ,炮山甲 10g ,土
鳖虫 10g ,地龙 10g ,蚕砂 10g ,乳香 6g ,没药 6g ,全蝎 4g ,石斛 15g,
石膏 30g ,茯苓 30g ,细辛 20g。水煎服 , 1剂 /d。服药 2w k后膝关节
等处疼痛明显减轻 ,局部肿胀消失。 但同时出现心悸胸闷 ,原方减
去细辛 , 1剂 /d, 15d心慌消失。 梁氏临床观察认为细辛用至 6~
15g为安全剂量 ,超过 20g会产生心悸副作用。杨氏 [2 ]治疗 1例湿
热阻络型取得满意疗效。 药用: 生石膏、忍冬藤、秦艽、土茯苓、萆
、苡仁各 30g ,防己、蚤休、川牛膝、赤芍各 20g ,黄柏、知母、丹皮、
木瓜、苍术、石菖蒲各 15g ,细辛、甘草各 10g。同时服用自制痹证专
药“关节灵” (主要成分有雷公藤、细辛、黄芪、鸡血藤等 )。 服药 7
剂 ,效果不著 ,上方细辛用至 20g,再进 7剂 ,腰骶部疼痛明显减
轻 ,宗前方加减继服 21剂 ,腰部疼痛消失 ,脊柱活动基本恢复正
常。
1. 2 寒湿痹证: 杨氏 [2]治疗寒湿痹阻、兼有郁热的痛痹处方: 防
己、木瓜、川牛膝、白术、云苓、玄胡、蝉蜕、丹皮、防风、姜黄各 15g,
黄芪、苡仁、制川乌、秦艽各 30g ,黄柏、桂枝各 10g ,细辛 25g。 6剂
水煎服 ,同服关节灵。药后关节疼痛已去大半 ,肿胀有改善 ,继服上
方 6剂 ,关节肿痛继续好转。 后加减服 18剂 ,关节肿痛基本消失 ,
复查有关指标 ,除 Rf(+ )外 ,其余各项均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杨
氏认为在痹证临证之中 ,每用细辛 ,常获良效 ,一般用量在 10~
30g之间 ,未见任何毒副反应。杨氏曾用单味细辛 50g ,水煎服 ,未
见异常或不良反应。
2 各种头痛
梁氏 [1]认为用细辛治疗头痛 ,不论外感风寒、风热 ,还是内伤
头痛 ,只要辨证正确 ,配伍得当 ,均有显效。 基本方: 川芎、半夏各
6g ,细辛 6g。风热重者加大黄芩剂量 ,风寒加羌活 ,前额痛加白芷 ,
巅顶痛加藁本 ,颈项痛加葛根 ,久痛不愈者加僵蚕 、全蝎。
3 腹痛癫痫
王氏 [3]重用细辛治疗 1例 2a余腹痛癫痫史者 ,取得较好疗
效。处方:细辛 15g ,茯苓、白术、半夏、郁金、白矾、全蝎各 10g ,钩藤
12g,朱砂 (冲服 ) 1g。水煎服 , 1剂 /d。 4剂后腹痛发作次数减少。宗
原方细辛用量增至 20g ,再服 4剂 ,腹痛发作基本控制。 拟上方 5
剂 ,隔 d 1次 ,随访 1a未复发。
4 不育
王氏 [3]治一男性不育属肾虚精亏 ,湿热内蕴者。 方药: 细辛
15g,生地、熟地各 30g ,枸杞子、菟丝子、沙苑子各 15g,淫羊藿、黄
柏、淡竹叶各 12g ,当归、路路通各 15g ,黄芪 25g ,黄精 20g ,金银花
30g。 水煎服 6剂 ,自觉腰酸乏力症状消失。 宗原方细辛增加至
25g,再服 6剂 ,精液常规检查显示良好。原方减黄柏、金银花 ,加韭
菜子 15g ,细辛增至 30g ,服 10剂。 精液检查已近正常 ,继服 5剂 ,
又过 1mo ,其妻已孕。
5 背部冷痛
王氏 [3]收治一名背部冷痛患者。 自感如冷水浇身 ,喜暖怕凉。
辨证为脾肾阳虚 ,经络痹阻。处方:细辛 30g ,淡附子、桂枝各 10g ,
黄芪 25g ,党参、白术、葛根、焦山楂各 15g ,茯苓 12g ,桑寄生 20g ,
鸡血藤 30g ,炙甘草 10g。 服药 4剂 ,背部冷痛已去大半 ,腰酸乏力
减轻。 宗上方加减继服 4剂 ,背部冷痛尽除 ,诸证悉愈。
6 痛经
员氏 [4]认为对寒凝胞宫 ,胞宫气滞血瘀之痛经 ,治宜温宫散寒
止痛。拟方:桂枝、白芍、高良姜各 15g ,细辛 10~ 15g (先煎 ) ,艾叶、
吴茱萸各 10g ,大枣 4枚 ,炙甘草 10g。于经前 2~ 3d开始服药 , 1剂
/d,至本次经净为 1个治疗周期 ,治疗 1~ 3个周期 ,疼痛消失率为
89. 1%。
7 胸痹
梁氏 [1]治一心阳不振 ,心气不足 ,阴寒凝滞致胸痹患者。拟方:
熟附子、麻黄、当归 、制香附、红花、延胡索各 9g,桂枝 6g ,干姜 4g ,
细辛 4. 5g (另冲 ) ,炙甘草 6g ,人参 (另冲 ) 6g。 调治 1mo ,能正常工
作。
参考文献
1 梁金凤 ,陆在圣 .细辛临床应用体会 .山东中医杂志 , 1996, 15(3)∶ 114
2 杨钦河 .重用细辛治痹证 .四川中医 , 1996, 14( 7)∶ 15
3 王守才 .重用细辛治疗疑难病三则 .山东中医杂志 , 1997, 16( 10)∶ 465
4 员清亮 .痛经用药思路与心得 .山东中医杂志 , 1997, 16( 7)∶ 291
( 1997- 11- 07收稿 )
中医师特别注明了是紫花地丁或甜地丁或苦地丁。 药师调剂时仍
然是有什么给什么。 药库的采购人员亦是有什么品种就进什么品
种 ,只单纯是价格上执行的有所不同 ,有的连价格都混为一团。 笔
者认为是非常不妥的 ,不能确保临床用药准确有效。
紫花地丁、苦地丁和甜地丁虽然均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但是
3种药材来源于不同科属植物 ,其所含的已知化学成分更是相差
悬殊。紫花地丁主要含有甙类、黄酮类及腊等化学成分。苦地丁含
有 10多种生物碱、香豆精内酯、甾体皂甙、酚性物质、中性树脂和
挥发油等。 甜地丁主要含有淀粉 (根 ) ,脂肪油 (种子 )及黄酮甙类
(叶 )。《中国药典》 1部历版均将三者分别收载 ,亦说明它们的作用
不完全相同 ,不可混用 ,因此 ,笔者建议中医师在开处方时 ,应根据
患者的病情的不同区分应用 ,调剂人员应根据处方用名将紫花地
丁、苦地丁和甜地丁区别调剂 ,医疗单位的药柜应将三者分放 ,决
不应混用 ,从而可以确保临床用药准确安全有效。
( 1997- 12- 30收稿 )
204
时珍国药研究 1998年第 9卷第 3期 SHIZHEN JO URNA L OF TRADIT ION AL CHIN ESE M EDICIN E RESEARCH 1998 VO L. 9 N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