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杏香兔耳风提取物的小肠吸收机制



全 文 :收稿日期:2011-02-25
基金项目:“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103-35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02787-H2803)
作者简介:何双凤(1987-) ,女(汉族) ,江西九江人,助理工程师,E-mail heshfe@ 126. com;* 通讯作者:罗晓健
(1960-) ,男(汉族) ,江西吉安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生物药剂学和药物新剂型的研究,Tel. 0791-7117201,E-mail
luoxj98@ 126. com。
文章编号:1006-2858(2012)07-0546-05
杏香兔耳风提取物的小肠吸收机制
何双凤1,孙勇兵1,徐 兰2,潘德城2,黄 恺2,罗晓健1*
(1. 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6;2.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6)
摘要:目的 研究杏香兔耳风提取物的小肠吸收机制,并初步考察小肠上皮细胞一元羧酸转运蛋白
对提取物吸收的影响。方法 采用外翻肠囊模型,以杏香兔耳风提取物中绿原酸和 3,5-二咖啡酰基
奎宁酸为主要成分考察总酚酸在不同肠段(空肠、回肠)中的膜通透性,同时通过吸收抑制(阿魏
酸、苯甲酸、布洛芬)试验,考察了一元羧酸转运蛋白对绿原酸和 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吸收的影
响。结果 在空肠和回肠中,绿原酸比 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小肠渗透率都要高。三种抑制剂
(阿魏酸、苯甲酸、布洛芬)可使绿原酸和 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回肠的渗透率降低;对绿原酸和
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空肠的渗透率影响较小。结论 绿原酸和 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小肠
的吸收属于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但是同时还存在以一元羧酸转运蛋白介导的
主动转运。
关键词:绿原酸;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外翻肠囊法;吸收;一元羧酸转运蛋白
中图分类号:R 94 文献标志码:A
杏香兔耳风提取物是通过一系列分离纯化工
艺得到的中药材杏香兔耳风(Ainsliaea fragrans
Champ)的精制品,富集了大量的酚酸类成分,具
有较强的药理活性[1],其中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结构式见图 1)和 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3,5-dicaffeoylquinic acid,3,5-DCQA,结构式见图
1)的含量较高。Pereira等[2 - 5]发现 3,5-DCQA具
有抗菌和杀菌作用,对抑制生物体内整合酶和体
外的 HIV-1 的复制有选择性作用,还可抑制半胱
天冬酶-3 的活化作用和谷胱甘肽缺乏症,从而抑
制 H2O2 诱导的细胞凋亡。研究表明,绿原酸的
吸收方式除被运转运外,还可能存在 P-糖蛋白
(P-glycoprotein,P-gp)、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r-
ganic anion transporter,OAT)、有机阴离子转运多
肽(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OATP)
介导的主动转运[6 - 7],但 3,5-DCQA 的吸收机制
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中,作者采用外翻肠囊模
型研究杏香兔耳风提取物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机
理,并研究一元羧酸转运蛋白(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MCT)底物阿魏酸、苯甲酸、布洛芬对
绿原酸、3,5-DCQA吸收的影响,为杏香兔耳风提
取物药动学研究提供参考。
1 仪器与材料
Agilent 1100 型 HPLC 仪(美国 Agilent 公
司) ,HHS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博迅实业有限
公司医疗设备厂) ,KQ-250 型超声波清洗器(昆
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AL104-01 电子天平(上
海 Mettler Toledo 公司) ,AUW-220D 型电子分析
天平(日本 Shimadzu 公司) ,CO2、O2 混合气体(江
西省南昌市江特特种气体公司) ,pH计(德国 Sar-
torius公司)。
Fig. 1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3,5-dicaffeoylquinic acid
图 1 绿原酸和 3,5-DCQA的结构式
第 29 卷 第 7 期
2 0 1 2 年 7 月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Vol. 29 No. 7
Jul. 2012 p. 546
DOI:10.14066/j.cnki.cn21-1349/r.2012.07.005
布洛芬(湖北百科亨迪药业有限公司) ,苯甲
酸(广东汕头西陇化工厂) ,绿原酸、3,5-二咖啡酰
基奎宁酸、阿魏酸对照品以及杏香兔耳风提取物
(其中绿原酸含量质量分数为 16. 89%,3,5-DC-
QA含量质量分数为 19. 24%,江西本草天工科技
有限责任公司) ,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为分析
纯。
Kreb-Ringer bicarbonate(K-R 液)缓冲液[6]
[c /(mmol·L -1) ]:NaCl 112. 10、KCl 4. 69、CaCl2
0. 645、KH2PO4 1. 18、MgSO4·7H2O 1. 205、NaH-
CO2 25. 0、葡萄糖 5. 05 g·L
-1。
1. 1 实验动物
清洁级 Sprague-Dawley(SD)大鼠,雌性,体质
量(200 ± 20)g,江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
供,实验动物许可证:SCXK(赣)2005-0001。
2 方法与结果
2. 1 HPLC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 mm × 4. 6 mm,
5 μm,迪马公司) ,杏香兔耳风提取物的流动相:
乙腈-体积分数为 0. 2%的磷酸水溶液(V ∶ V) ,梯
度洗脱条件:0 min(20 ∶ 80)、8 min(21 ∶ 79)、
11 min(23∶ 77) ,检测波长:328 nm[8];阿魏酸的流
动相:甲醇-体积分数为 1%的甲酸水溶液(体积
比为 55∶ 45) ,检测波长:320 nm,柱温均:30 ℃,流
速:1 mL·min -1,进样量:10 μL[9];布洛芬的流动
相为醋酸钠缓冲液(醋酸钠 6. 13 g,加水750 mL,
振摇使溶解,用冰醋酸调节 pH 值至 2. 5)-乙腈
(体积比为 40 ∶ 60) ,检测波长:263 nm,柱温:30
℃,流速:1 mL·min -1,进样量:10 μL[10]。
2. 2 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密 称 取 绿 原 酸 7. 57 mg、3,5-DCQA
7. 50 mg,置 25 mL 量瓶中,用 K-R 液溶解并定容
至刻度,摇匀,配制成分别含绿原酸 302. 8、3,5-
DCQA 300 ng·L -1的储备液。
2. 3 方法学考察
2. 3. 1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绿原酸储备液,分别用 K-R 液稀释
成 302. 8、151. 4、30. 3、12. 1、6. 1、1. 2 ng·L -1溶
液。依“2. 1”条色谱条件下进样 10 μL,记录峰面
积。以绿原酸的峰面积 A 为纵坐标,质量浓度 ρ
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求得绿原酸的标准曲线
为:A = 27. 381ρ + 77. 15,r = 0. 999 9。
精密量取 3,5-DCQA 储备液,分别用 K-R 液
稀释成 300. 0、150. 0、30. 0、12. 0、6. 0、1. 2 ng·L -1
溶液。按“2. 1”条色谱条件下进样10 μL,记录峰
面积。以 3,5-DCQA 的峰面积 A 为纵坐标,3,5-
DCQA的质量浓度 ρ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求
得 3,5-DCQA 的标准曲线为:A = 57. 74ρ +
242. 56,r = 0. 999 8。
2. 3. 2 专属性
取绿原酸和 3,5-DCQA 适量,分别置 25 mL
量瓶中,加入外翻肠囊试验 2 h后的空白 K-R液,
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 44. 80 、40. 56 ng·L -1的
溶液,混匀,滤过,滤液按“2. 1”条色谱条件进样
10 μL;与 K-R液及外翻肠囊试验 2 h 后空白 K-
R 液的色谱行为进行比较,以确定在绿原酸和
3,5-DCQA 色谱峰处杂质的干扰。实验结果表
明,肠内容物不干扰绿原酸和 3,5-DCQA 的测
定。
2. 3. 3 精密度
精密称取绿原酸和 3,5-DCQA 适量,加空白
K-R液分别配制成高、中、低 3 个质量浓度(绿原
酸为 151. 4、40. 5、12. 1 ng·L -1;3,5-DCQA分别为
150、30、12 ng·L -1) ,混匀,滤过,滤液按“2. 1”条
色谱条件分别连续进样 5 针,记录峰面积,计算精
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绿原酸的 RSD 分别为
2. 25%、3. 02%,1. 99%,3,5-DCQA 的 RSD 分别
为 2. 58%、2. 77%、3. 12%。精密度合格。
2. 3. 4 回收率实验
分别精密称取绿原酸和 3,5-DCQA 适量,加
入外翻肠囊试验 2 h后的空白 K-R液分别配制成
高、中、低 3 个浓度(绿原酸为 151. 4、40. 5、12. 1
ng·L -1;3,5-DCQA 分别为 150、30、12 ng·L -1)的
供试液,按“2. 1”条色谱条件分别进样测定,经回
归方程求得浓度,计算回收率。结果表明,绿原
酸高、中、低 3 种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100. 02
± 2. 89)%、(99. 78 ± 2. 30)%、(100. 23 ±
1. 04)%;3,5-DCQA 高、中、低 3 种浓度的回收
率分 别 为 (99. 89 ± 2. 84)%、(100. 11 ±
2. 17)%、(99. 32 ± 1. 98)%。回收率符合实
验要求。
2. 4 大鼠外翻肠囊实验方法
2. 4. 1 外翻肠囊实验方法
实验前将大鼠禁食过夜(自由饮水) ,用
0. 2 kg·L -1的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1. 0 g·kg -1体
质量) ,沿腹中线打开腹腔,自幽门下 15 cm 起往
745第 7 期 何双凤等:杏香兔耳风提取物小肠吸收机制
下 10 cm剪下空肠,自盲肠上行 20 cm 处开始往
下 10 cm剪下回肠,放入空白 KR缓冲液中,去除
肠系膜,肠肛端用细线扎紧,用细玻璃棒轻轻地将
肠管翻转使粘膜面(A面)朝外,浆膜侧(B 面)向
内,拟形成肠腔,将近胃端绑扎于取样品(玻璃管
一端) ,用注射器从取样口处向肠内注满 K-R 液,
作为受药体系。然后将其放入三口烧瓶中,受药
体系液面高于供药体系液面,在烧瓶中持续通入
气体(体积分数为 95%的 O2 和体积分数为 5%的
CO2) ,整个装置放入 37 ℃恒温水浴中进行实验。
分别于 0. 5、1. 0、1. 5、2. 0 h从 B 面内肠腔中取出
受药体系溶液,并记录体积,用 0. 22 μm 微孔滤
膜滤过,滤液于 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同时补充
同体积的 37 ℃空白 K-R 液。每次实验后测定肠
囊的表面积。
2. 4. 2 杏香兔耳风提取物和阿魏酸在肠营养液
中的稳定性考察
杏香兔耳风提取物的稳定性考察 取 K-R
液(调节 pH 值 7. 4、6. 0、5. 5)按“2. 4. 1”条外翻
肠囊实验方法对小肠进行处理,收集肠内溶液,为
肠营养液。以此溶液配制一定浓度杏香兔耳风提
取物溶液,置于 37 ℃的水浴中孵育,于 12 h 内不
同时间定时取样,按“2. 1”条色谱条件下进样测
定,记录绿原酸和 3,5-DCQA的峰面积,考察样品
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绿原酸和 3,5-DCQA 在 K-
R液(pH7. 4)中很不稳定,且孵化 2 h 后,样品中
绿原酸和 3,5-DCQA 分解;在 K-R 液 pH6. 0 时,
样品也不是很稳定;在 pH5. 5 溶液中,样品12 h内
是稳定的。故确定选择 pH5. 5 的 K-R 液进行吸
收机理的研究。
阿魏酸稳定性考察 取 K-R 液 pH5. 5 按
“2. 4. 1”条外翻肠囊实验方法对小肠进行处理,
收集肠内溶液。以此溶液配制阿魏酸浓度为
194. 19 mg·L -1的溶液(约为 1 mmol·L -1) ,置于
37 ℃的水浴中孵育,于不同时间点取样,按“2. 1”
条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结果表明阿魏酸不干扰
样品的测定,且阿魏酸溶液在 12 h内稳定。
布洛芬稳定性考察 取 K-R 液 pH5. 5 按
“2. 4. 1”条外翻肠囊实验方法对小肠进行处理,
收集肠内溶液。以此溶液配制布洛芬浓度为
205. 3 mg·L -1的溶液(约为 1 mmol·L -1) (布洛芬
溶于少量乙醇,加入收集肠内溶液中) ,置于37 ℃
的水浴中孵育,于不同时间点取样,按“2. 1”条色
谱条件下进样测定,结果表明布洛芬不干扰样品
的测定,且布洛芬溶液在 14 h内稳定。
2. 4. 3 外翻肠囊吸收样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药物的制备:称取杏香兔耳风提取物
(以绿原酸计,含绿原酸 0. 5 mmol·L -1)置100 mL
量瓶中,加入少量乙醇溶解后,加 K-R 液稀释至
刻度,混匀,12 h内用于吸收机制研究。
含有阿魏酸供试样品的制备:称取杏香兔耳
风提取物(含绿原酸 0. 5 mmol·L -1)置 100 mL量
瓶中,加入少量乙醇溶解后,加入阿魏酸,混匀,用
K-R 液 稀 释 至 刻 度,混 匀 (含 阿 魏 酸
1 mmol·L -1) ,12 h内用于吸收机制研究。
含有苯甲酸供试样品的制备:称取杏香兔耳
风提取物(含绿原酸 0. 5 mmol·L -1)置 100 mL量
瓶中,加入少量乙醇溶解后,加入苯甲酸,混匀,用
K-R 液 稀 释 至 刻 度,混 匀 (含 苯 甲 酸
1 mmol·L -1) ,12 h内用于吸收机制研究。
含有布洛芬供试样品的制备:称取杏香兔耳
风提取物(含绿原酸 0. 5 mmol·L -1)置 100 mL量
瓶中,加入少量乙醇溶解后,加入布洛芬,混匀,用
K-R 液 稀 释 至 刻 度,混 匀 (含 布 洛 芬
1 mmol·L -1) ,12 h内用于吸收机制研究。
2. 4. 4 外翻肠囊吸收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
药物的表观渗透系数按如下公式进行计
算[11]
Papp =
dQ /dt
A × ρ0
其中,dQ /dt:药物的转运量(μg·s - 1) ,A:肠囊的
表观内表面积(cm2) ,ρ0:上式也做相应修改供药
池中药物的初始质量浓度(mg·L -1)。
由表 1 可知,在空肠和回肠中,绿原酸比 3,5-
DCQA的小肠渗透率都要高。阿魏酸、苯甲酸、布
洛芬可使 3,5-DCQA 在空肠、回肠的渗透率降低
(P < 0. 05) ;对绿原酸在空肠、回肠的渗透率影响
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3 讨论
a. 本实验中,作者采用外翻肠囊法探讨了杏
香兔耳风提取物的吸收机制。外翻肠囊法周期
短、成本低,且可考察药物在同一动物体内不同肠
段的吸收情况,这有利于提高实验的重现性和可
靠性[12 - 13]。刘晓红[14]用乳酸脱氢酶法评价了肠
粘膜的活性,暴露出的黏膜细胞得到充足氧气供
应时,在 2 h内无显著性变化,随着实验时间的延
长,各肠段营养液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增加显著,
845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 第 29 卷
所以在大鼠肠段实验中,2 h 可基本保持肠黏膜 的活性,故本实验的时间确定为 2 h。
Table 1 The permeability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3,5-DCQA in both the jejunum and the ileum(珔x ± s,n =6)
表 1 绿原酸和 3,5-DCQA在空肠、回肠中的渗透(珔x ± s,n =6)
Rat everted
gut sacs Inhibitor
Papp(cm·s
- 1 × 10 -6)
Chlorogenic acid 3,5-dicaffeoylquinic acid
Jejunum - 13. 51 ± 3. 74 9. 92 ± 5. 35
Benzoic acid 10. 23 ± 2. 57 3. 90 ± 0. 74
Ibuprofen 11. 13 ± 3. 90 2. 68 ± 1. 52
Ferulic acid 14. 31 ± 1. 88 2. 83 ± 1. 92
Ileum - 14. 67 ± 4. 87 10. 07 ± 8. 82
Benzoic acid 12. 52 ± 2. 96 4. 45 ± 1. 46
Ibuprofen 13. 16 ± 7. 42 5. 13 ± 0. 80
Ferulic acid 12. 93 ± 3. 04 2. 78 ± 1. 06
b. 以绿原酸和 3,5-DCQA 在小肠内的累积
渗透量与取样时间作线性回归,所得直线的相关
系数均大于 0. 9,可以确定绿原酸和 3,5-DCQA在
小肠的吸收属于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
动扩散。
研究结果表明,肠道上皮细胞的一元羧酸转
运蛋白参与了肠道弱酸性物质的吸收,如苯甲酸、
水杨酸、青霉素等,MCT 基于其广泛的底物专属
性,在许多药物的吸收中扮演重要角色,而绿原酸
和 3,5-DCQA 都含有酚羟基和羧基,是弱酸性化
合物。阿魏酸、苯甲酸、布洛芬是 MCT 的典型底
物,在很多实验中用来研究 MCT 的活性和功能,
因此在本实验中选用阿魏酸、苯甲酸、布洛芬来考
察 MCT 对绿原酸和 3,5-DCQA 吸 收 的 影
响[15 - 19]。从表 1 中可以看出,阿魏酸、苯甲酸、布
洛芬对 3,5-DCQA在回肠中的吸收有强烈的抑制
作用,在空肠中的吸收抑制作用较小;对绿原酸在
空肠、回肠的吸收抑制也作用较小。实验结果初
步表明,绿原酸和 3,5-DCQA 可能是 MCT 的底
物,但是由于 MCT 在小肠中的表达量不是很高,
主动转运在药物吸收过程中的作用不是主要的。
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如 Caco-2 细胞和转
染 MCT的细胞株实验以及整体动物实验,来证明
绿原酸和 3,5-DCQA的吸收机制。
参考文献:
[1]李祖晟,朱志安. 二咖啡酰奎宁酸药理实验研究进
展[J].医学综述,2004,10(4) :249 - 250.
[2] PEREIRA A C,OLIVEIRA D F,SILVA G H,et al. I-
dentification of the antimicrobial substances produced
by solanum palinacanthum(Solanaceae) [J]. Annals of
the Brazilian Academy of Sciences,2008,80(3) :427
- 432.
[3] KIM S S,PARK R Y,JEON H J,et al.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3,5-dicaffeoylquinic acid on hydrogen perox-
ide-induced cell death in SH-SY5Y Cells[J]. Phytother
Res,2005,19:243 - 245.
[4] ROBINSON W E,CORDEIRO M,MALEK S A,et al.
Dicaffeoylquinic acid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
ciency virus integrase:inhibition of the core catalytic
domai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tegrase
[J]. Mol Pharmacol,1996,50:846 - 855.
[5] JR W,REINECKE M G,MALEAK S A,et al. Inhibitors
of HIV-1 replication that inhibit HIV integrase[J].
Proc Nati Acad Sci,1996,93:6 326 - 6 331.
[6]何盛江,栾立标. 翻转肠囊法研究吸收促进剂对小
肠吸收苦参碱的作用[J]. 药学进展,2004,28(3) :
126 - 128.
[7]陈少萍.绿原酸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 中成药,
2010,32(4) :645 - 648.
[8]魏惠珍,杜艳龙,饶毅,等. 单一内标多控法同步测
定杏香兔耳风中绿原酸和 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的含量[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11) :14 -
17.
[9]金月,李江. RP-HPLC 法测定川穹药材中阿魏酸的
含量[J].西北药学杂志,2010,25(2) :85 - 87.
[10]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21.
[11] KONISHI Y,HITONMI Y,YOSHIDA M,et al. Phar-
macokinetic study of caffenic and rosmarinic acids in
rat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J]. Agric Food Chem,
2005,53(12) :4740 - 4746.
[12] JENNIFER B,HANS L. Developing solid oral dosage
forms[M]. USA:Pharmaceu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2009:297 - 298.
[13]祝诚诚,何新.药物肠道吸收研究方法[J]. 药物评
945第 7 期 何双凤等:杏香兔耳风提取物小肠吸收机制
价研究,2010,33(3) :222 - 227.
[14]刘晓红.氧化苦参碱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基础
研究[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7:21 - 29.
[15]孙进.口服药物吸收与转运[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6:308.
[16] KONISHI Y,KOBAYAYASHI S. Transepithelial trans-
port of chlorogenic acid,caffeic acid,and their colonic
metabolites in intestinal caco-2 cellmonolayers[J]. J
Agric Food Chem,2004,52(9) :2518 - 2526.
[17] KONISHI Y,KOBAYASHI S,SHIMIZU M. Tea poly-
phenols inhibit the transport of dietary phenolic acids
mediated by the monocarboxylic acid transporter
(MCT)in intestinal caco-2 cell monolayers[J]. J Agric
Food Chem,2003,51(25) :7296 - 7302.
[18] TAMAI I,TAKANAGA H. Participation of a proton-co-
transporter,MCT1,in the intestinal transport of mono-
carboxylic acids biochem biophys.[J]. Res Commun,
1995,2(214) :482 - 489.
[19] CHOI J,JIN M J,HAN H. Role of monocarboxylic acid
transporters in the cellular uptake of NSAIDs[J]. Jour-
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2005,57:1185 -
1189.
Intestinal absorption mechanisms of Ainsliaea fra-
grans Champ. extracts
HE Shuang-feng1,SUN Yong-bing1,XU Lan2,PANG De-cheng2,HUANG Kai1,LUO Xi-
ao-jian1*
(1. National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Center for Solid Preparation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Nan-
chang 330006,China;2.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 330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bsorption mechanisms of Ainsliaea fragrans Champ. extracts in the intes-
tine,and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on the absorption of extracts.Methods The e-
verted intestinal sac model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membrane permeability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3,
5-dicaffeoylquinic acid in the extracts. The substrate of 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ferulic acid was appil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on the absorp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3,5-dicaffeoylquinic
acid. Results Ainsliaea fragrans Champ. extracts were well absorbed in the jejunum and ileum. 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Papp)of chlorogenic aci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3,5-dicaffeoylquinic acid in both the jejunum
and the ileum. Three of the inhibitors(ferulic acid,benzoic acid and ibuprofen)could induce the decrease of
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3,5-dicaffeoylquinic acid in the ileum,and had less effect on
those in the jejunum. Conclusions The predominant absorption mechanism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3,5-dicaf-
feoylquinic acid was passive diffusion. At the same time,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maybe mediate the ab-
sorption of these two compounds on a small scale.
Key words:chlorogenic acid;3,5-dicaffeoylquinic acid;everted intestinal sac;absorption;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055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 第 29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