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桦树皮提取物对荷瘤小鼠免疫抑瘤效应的研究



全 文 :血浆 ,用发色底物试剂盒(上海医科大学分子遗传室
提供)测定血浆中 t-PA 和 PAI 的活性。统计学处
理采用组间资料 t 检验的方法 ,统计数据均用 x ±s
表示 。
2 结果
2.1 尾部血栓形成长度 水蛭组(8mg·kg-1 , 4mg
·kg-1)血栓形成长度的百分数比血栓对照组明显
减少(P <0.01 , P <0.05),且有量效关系(见表 1)。
表 1 水蛭注射液对小鼠血栓形成的影响( x±s , %, n=12)
组别 剂量(mg/ kg) 血栓长度百分数
对照组 - 56.40±13.68
水蛭组 8 29.25±6.742)
4 46.75±7.021)
2 49.92±12.58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 2)P<0.01。
2.2 血浆中 t-PA 及 PAI的水平 实验诱发小白
鼠血栓形成后 ,血栓对照组与水蛭组血浆中 t-PA 均
比正常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水蛭组 、正常对
照组血浆中 PAI 活性比血栓对照组更低(P <0.05 ,
P<0.01),水蛭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
各组血浆 t-PA及 PAI 活性见表 2。
表 2 水蛭注射液对小鼠血浆 t-PA及 PAI水平的影响( x ±
s)
组别 n t-PA 活性(I U·mL-1) n PAI 活性(AU·mL -1)
正常对照组 7 0.86±0.063) 8 9.8±1.44)
血栓对照组 10 0.72±0.13 11 11.45±1.13
水蛭 8mg/ kg 组 12 0.76±0.091) 13 10.14±1.63)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1)P<0.05;与血栓对照组比较3)P<0.05 ,
4)P<0.01。
3 讨论
本实验采用角叉菜胶致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病
理模型 ,简便 、直观 、无创伤。在此基础上 ,观察到在
诱发血栓形成之前 5d ,预防性给予水蛭注射液 ,对
小鼠尾部血栓的形成有明显的减轻作用 。
血浆中 t-PA 及 PAI的合成和释放在血栓性疾
病的发病机理中起关键作用 。 t-PA 是启动纤溶系
统的重要因子 ,对维持血管内血流的通畅起很重要
的作用 ,而 POAI 能够特异地抑制 t-PA 的活性 。在
血栓性疾病中 ,如急性心肌梗塞 、脑血栓形成时 ,血
浆 PAI活性明显升高[ 3 ,4] ,而 t-PA 的活性改变各家
报道不一 。分析本次实验中血浆 t-PA及 PAI的测
定结果 ,发现血栓形成后 ,血浆 t-PA活性比正常对
照组有所下降 ,其机理可能是由于血栓形成后 , t-PA
被血栓特异性吸附 、高 PAI 所致 。水蛭组的 t-PA
活性略高于血栓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可能与例
数较少有关。实验结果还显示 ,小鼠尾部血栓形成
后 ,血栓对照组与水蛭组血浆 PAI 有不同程度的增
高 。血浆中 PAI 的这种改变 ,可能是血栓形成时 ,
组织缺氧而刺激 PAI mRNA 产生增多 ,促使机体
PAI表达及释放增多[ 5] 。血栓对照组血浆 PAI 增
高明显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01 ,而水蛭组血浆
PAI低于血栓对照组(P <0.05),提示它们减轻小
鼠血栓形成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减少了血浆 PAI 活
性有关 ,由此增强了纤溶系统的功能 ,从而起到了抗
栓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 ]  王晓明 ,吴 岩 ,李亚珍 ,等.水蛭注射液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和
血栓形成的影响[ J] .中成药, 1998 , 20(4):27-28.
[ 2 ]  胡三觉 ,田巧莲 ,顾建文 ,等.一种新的体内血栓形成动物模型
[ J] .中华血液学杂志 , 1993 ,14(10):541-542.
[ 3 ]  陈立杰 ,芮得源 ,王学梦 ,等.脑血栓形成患血 vWF:Ag 、t-PA 、
PAI 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及意义[ J] .中华血液学杂志 , 1993 , 14
(10):534-535.
[ 4 ]  王欣红 ,王鸿利 ,邵慧珍 ,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的检
测及其临床应用[ J] .中华血液学杂志 , 1997 , 18(5)5:275-
276.
[ 5 ]  Pinsky DJ , Liao H , Law son CA , et al.Coordinated induct ion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 tor-1(PAT-1)and inhibit ion of plas-
minogen activator gene expression by hypoxia promotes pul-
monary vascular fibrin deposition [ J] .J Clin Invest , 1998 , Sep
1:102(5):919-928.
收稿日期:2001-02-37
作者简介:韩淑英(1959~ ),女 ,药理硕士 ,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药免疫抗肿瘤和中药治疗糖尿病 ,电话 0315-3725870
桦树皮提取物对荷瘤小鼠免疫抑瘤效应的研究
韩淑英1 ,  吴子忠1 ,  熊建新1 ,  李岩2 ,  宗瑞义2
(1.华北煤炭医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0;2.白求恩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关键词:EBB;S180;NK 细胞;TNF;IL-2
199
2002 年 3 月
第 24 卷 第 3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Mar., 2002
Vol.24 No.3
摘要:目的:研究桦树皮提取物(Ex traction of Birch Bark EBB)对 S180荷瘤小鼠体内抑瘤效应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
法:应用 EBB 口服观察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 并检测脾细胞对 ConA刺激的反应性和 NK 、TNF、IL-2 的活性。结果:EBB
可明显地抑制肿瘤生长 ,提高荷瘤鼠脾细胞对 ConA刺激的反应性 、并明显增强 NK细胞活性 、促进 TNF 和 IL-2 分泌增
加。结论:EBB 增强荷瘤鼠免疫功能可能是其抑瘤效应的机制。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528(2002)03-0200-02
Study of extraction of birch bark (EBB)on immune inhibition tumor effect in
bearing tumor mice
HAN Shu-ying1 ,  WU Zi-zhong 1 ,  XIONG Jian-xin1 ,  LI Yian2 ,  ZONG Rui-yi2
(Depar tment of Pharmacology , North China Coal Medica l Col lege , Tangshan 063000 , China)
Key words:EBB;S180;NK cell;TNF ;IL-2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antitumo r ef fect of ex traction of birch bark and i ts influence and immune fun-
tion on S180-bearing mice in vivo.Methods:EBB was administered o rally , the tumor inhibiting effect was ob-
served in S180-bearing mice , react ion of spleen cell to ConA and activi ty of NK , TNF and IL-2 were examined.
Results:anitumor ef fect in vivo to S180 and the spleen cell on ConA , NK cell activity were enhanced significant-
ly , the levels of secretor of TNF and IL-2 in S180-bearing w ere stimulated.Conclusions:It w as suggested that
the mechanism of tumo r-inhibit ion by EBB was due to improving immune function.
  近年来 ,国内外对桦树皮的化学 、药理等方面进
行了实验研究 ,发现其具有抗菌 、抗病毒 、抗肿瘤 、降
脂利胆等作用[ 1 , 2 , 3] 。本文研究了白桦树皮的氯仿
提取物口服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抑瘤效
应。
1 材料和方法
1.1 药品与试剂
桦树皮提取物(Ex traction of Birch Bark EBB)
为长白山区白桦外皮的氯仿提取物(白求恩医科大
学提取),以 0.5%CMC-Na ,配制成混悬液 、环磷酰
胺(CTX)(上海华联制药公司)、ConA(sigma公司)、
重组 IL-2标准品(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3H-TdR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强度 1mci 3.7×104kbq)。
其它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1.2 仪器
二氧化碳培养箱(NAPCO-3100);多头细胞收
集器(ZT-2型 浙江绍兴东铺医疗仪器厂);液闪仪
(LS1810美国 BECKMAN 公司);酶标仪(MB 型 北
京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1.3 动物与瘤株
昆明种小鼠 , ♀♂各半 ,体重(20±2)g(白求恩
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 960101007。小
鼠S180肉瘤(白求恩医科大学)。
1.4 抑瘤实验
取小鼠在右腋皮下注射 S180细胞 ,每只鼠注射
细胞数为 2×106个 。次日按体重随机分 4组 ,每组
10只 ,按下列方案灌胃给药 ,每日 1次 ,连续 10d ,实
验重复 3次。第 1组为荷瘤对照组 ,第 2组为 EBB1
组剂量为 1g·kg-1 ,第 3 组为 EBB2 组剂量为 2g·
kg-1 ,第 4组于肿瘤接种后第 3 , 6 , 9 日 ,腹腔注射
CTX组 ,剂量为 0.03g·kg-1 。1 、4组每天 IG 同容
量 0.5%MC混悬液 。停药后次日处死小鼠称体重
和瘤重 ,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
抑瘤率=(1-实验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
100%
1.5 免疫功能检测
给药前后尾静脉取血 ,按常规计白细胞数[ 4] 。
停药后次日 ,小鼠摘眼球放血 ,无菌取脾制备脾细胞
悬液[ 5] ,测定脾细胞对丝裂原的反应性(3H-TdR掺
入法)、NK 细胞活性(染料摄入法)[ 6] 、TNF 含量
(染料摄入法)[ 6]和 IL-2活性(3H-TdR掺入法)[ 7] ,
每组 10只小鼠。结果分别以刺激指数(S I)、NK 细
胞杀伤率 、细胞死亡率和 IL-2活性单位表示 。
2 结果
2.1 抑瘤效应
重复实验结果均显示 EBB对小鼠 S180肉瘤有
明显的抑制作用 ,高剂量组抑瘤率与 CTX 组相近
(P>0.05)。EBB对荷瘤小鼠体重无影响。见表 1
2.2 对荷瘤鼠外周血WBC 的影响
EBB能提高荷瘤鼠WBC 数 ,高剂量组更明显 ,
200
2002 年 3 月
第 24 卷 第 3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Mar., 2002
Vol.24 No.3
而CTX组使荷瘤鼠 WBC数明显降低(P <0.01),
见表 2。
Tab.1 ef fect of EBB on S180 tumor in mice( x±s , n=10)
Groups
Change of
body w eight
Tumor w eight
Inhibitory
rate(%)
Cont rol +3.50 2.272±0.453
EBB1 +3.02 1.320±0.8032) 41.90
EBB2 +5.62 1.083±0.5762) 52.33
C TX +0.23 0.868±0.1522) 61.79
1)P<0.05 , 2)P<0.01 compared with cont rol。
Tab.2 Ef fect of EBB on WBC in S180-bearing mice( x ±s , n
=10)
Group
WBC(×109·L-1)
Pre treatment post t reatment
Diff rence pre
and post
cont rol 12.047±0.988 12.803±1.102 +0.756±0.132
EBB1 12.155±1.538 13.248±2.010 +1.086±0.384
EBB2 11.960±1.892 13.205±1.042 +1.245±0.6453)
CTX 12.076±1.548 9.742±1.1802) -2.334±0.9862)
1)P<0.05 , 2)P<0.01 compared wi th cont rol。
3)P<0.05 , 4)P<0.01 compared wi th CTX 。
2.3 对 ConA 诱导脾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从3H-TdR掺入情况和刺激指数可见 EBB可明
显增强脾细胞对丝列原 ConA 的反应性(P <
0.01),见表 3。
Tab.3  Effect of EBB on the responses of spleenocytes to
ConA in S180-bearing mice( x±s , n=10)
Group
3H-TdR(cpm/min)
NO ConA ConA (2.5 ug·mL -1) SI
cont rol 5006±1970 7066±3382 1.412±0.324
EBB1 6896±2340 13508±39602)3) 2.206±1.638
EBB2 6942±2104 19204±45462)4) 2.918±0.6762)4)
CTX 4638±1680 6008±2419 1.297±0.518
1)P<0.05 2)P<0.01 compared wi th cont rol
3)P<0.05 4)P<0.01 compared wi th CTX
2.4 对荷瘤鼠脾细胞 NK 细胞 、TNF 和 IL-2的影

表 4 结果显示 , EBB 显著增强荷瘤鼠脾细胞
NK 活性和活化 T 细胞 TNF 水平 ,其对靶细胞杀伤
率均明显高于荷瘤对照组和CTX组(P <0.01)。
Tab.4 Effect of EBB on NK , TNF and IL-2 actiyty of speen
cell(x±s , n=10)
Group NK(%) TNF(%) IL-2(u·mL -1)
Cont rol 21.102±2.544 44.323±5.507 8.930±1.936
EBB1 27.693±2.5742)3) 61.250±4.0542)3)11.281±2.289
EBB2 37.265±1.7182)4) 75.067±5.9232)4)18.615±5.5872)4)
CTX 17.112±3.0901) 49.168±4.545 6.230±0.9972)
1)P<0.05 , 2)P<0.01 compared wi th cont rol。
3)P<0.05 , 4)P<0.01 compared wi th CTX 。
对荷瘤鼠脾细胞产生 IL-2能力明显高于荷瘤对照
组和CTX组(P<0.01),高剂量组作用更佳 。
3 讨论
国外学者 John pezzuto 报道[ 8] ,桦树皮提取物
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 ,且无毒副作用 ,其有效成分为
三萜类物质白桦酯酸。最近发现白桦脂酸及其衍生
物能抑制HIV 在淋巴细胞内的复制 ,而对正常淋巴
细胞无任何影响[ 3] 。本实验中所用的 EBB 与 John
报道桦树皮提取物属同一部位提取物 ,可能也含有
白桦酯酸成分 ,结果 EBB能明显抑制小鼠 S180肉瘤
生长(P<0.01),且对荷瘤鼠体重无影响。目前多
数抗瘤化疗药物有抑制造血功能的作用。EBB 应
用 10d后可使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 ,提示
EBB对造血功能无抑制作用。研究还显示 EBB明
显提高荷瘤鼠活化 T 细胞增殖能力 ,表明它能增强
细胞免疫功能 ,并呈剂量依赖性。越来越多的证据
表明[ 6]NK 细胞和 TNF 在机体抗肿瘤机制中起主
要作用 ,而 IL-2可显著地增强 NK 细胞活性。研究
发现 EBB能促进荷瘤鼠 NK 细胞活性 ,提高 TNF
水平和增加 I L-2生成。
综上所述 ,认为 EBB抑瘤机制可能与其直接或
间接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有关。
参考文献:
[ 1 ]  YU.K , Semenchenkv.V.F , Frolov a.L.M , et al.pharmacol-
ogy-ieal propertues of birch bark t rit erpenoids Vasilenko [ J] .
Eksp klin.Farmakol 1993 , 56(4):53-5(Russ).
[ 2 ]  曹凤城.中药治疗空洞型肺结核 65 例观察[ J] .河北中医 ,
1987 , 9(4):11.
[ 3 ]  Yoshiki Kashiwada , Fumio Hashioto L , Mark cosentino et al.
Betulinic acid and dihydrobetulinic acid derivatives as potent ant i-
HIV agent [ J] .J Med chem , 1996 , 39:1016.
[ 4 ]  陈奇主编.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 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3;
1103.
[ 5 ]  龚守良主编.实用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M]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
社 , 1991 , 190.
[ 6 ]  刘杰麟 ,章灵华 ,钱玉昆.枸杞多糖对 S 180荷瘤鼠的免疫抑瘤
作用[ J] .中国免疫学杂志 , 1992 , 12(2):115.
[ 7 ]  万福德 ,周吕 ,丁濂 ,等.现代医学实验技巧全书(下)[ M] .北
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 , 1996 , 109.
[ 8 ]  John pezzuto pho.Birch bark ext ract show s antimelanoma ef fect
[ J] .Novol research insigh t spot lighted at AACR annual secong
fax 1995 , 17(5):60.
201
2002 年 3 月
第 24 卷 第 3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Mar., 2002
Vol.24 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