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木芙蓉叶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42例效果观察及护理



全 文 :书·基础护理·
木芙蓉叶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 42 例效果观察及护理
林七华
( 龙岩第二医院 福建龙岩 364000 )
【摘 要】目的: 探讨木芙蓉叶外敷治疗静脉输注非化疗性药物外渗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 82 例静脉输液外渗患
者利用随机数字表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 42 例和对照组 40 例。观察组采用木芙蓉叶外敷,对照组采用 50%硫酸
镁湿敷。对两组治愈率、显效时间、治愈时间、更换次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愈率、显效时间、治愈时间、更换次数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 木芙蓉叶外敷静脉输液外渗部位对消除输注非化疗性药物外渗部位的肿胀疼痛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静脉输液外渗;木芙蓉叶; 50%硫酸镁;外敷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DOI:10. 3969 / j. issn. 1006 - 7256. 2013. 01. 054 文章编号:1006 - 7256(2013)01 - 0094 - 02
静脉输液是我国当前治疗各种疾病的主要给药途径之
一,而静脉输液外渗又是我们护理工作中几乎每天都会遇到
的问题。由于输入的药物刺激性大、长期输液对血管的破坏、
护士选择血管不当、穿刺技术不熟练、针头固定不妥、或患者
不合作、保护不当等都易引起输液外渗,造成局部肿胀、疼痛,
从而给患者带来痛苦,又阻碍了治疗的顺利进行。为了减轻
患者的痛苦,保证治疗的连续性,2009 年 4 月 ~ 2011 年 5 月,
我们对 42 例神经内科静脉输液外渗患者采用木芙蓉叶外敷,
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本组神经内科发生非化疗性药物输液外渗
患者 82 例。患者均神志清楚,能表述自觉症状,且在健侧肢
体进行输液,液体外渗的发生部位为手背、前臂。肿胀面积(4
cm × 4 cm)~(11 cm × 15 cm)。利用随机数字表采用简单随
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 42 例和对照组 40 例。观察组男 24
例,女 18 例;年龄:41 ~ 59 岁 12 例,60 ~ 69 岁 17 例,70 ~ 78 岁
13 例;病种:脑梗死合并高血压 30 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 12
例;外渗药液种类:甘露醇及七叶皂甙 20 例,血管活性药 17
例,抗生素类 5 例;外渗面积(43. 54 ± 5. 68)cm2。对照组男 26
例,女 14 例;年龄:41 ~ 59 岁 11 例,60 ~ 69 岁 19 例,70 ~ 78 岁
10 例;病种:脑梗死合并高血压 32 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 8
例;外渗药液种类:甘露醇及七叶皂甙 16 例,血管活性药 16
例,抗生素类 8 例;外渗面积(38. 61 ± 6. 45)cm2。两组性别、
年龄、病种、药液种类、外渗部位、外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 05)。
1. 2 方法 观察组:摘取新鲜木芙蓉叶洗净滤水,根据外渗
面积取适量叶,捣碎直接外敷于外渗部位,敷成约 0. 5 cm 薄
层,应完全覆盖外渗部位的皮肤为准,再用纱布包好胶布固
定,每 8 ~ 10 h更换 1 次。对照组:用无菌纱布浸透 50%硫酸
镁平铺于外渗部位,外包保鲜膜,始终保持纱布湿润。
1. 3 评价指标 ①测量输液外渗部位肿胀面积,评价显效时
间及肿胀消退时间,消退以局部皮肤颜色、弹性与周围皮肤相
同为准。②评价更换敷药的次数。
1. 4 疗效判断标准 分治愈、有效、无效三种。治愈:24 h 内
水肿完全消退,淤血疼痛消失,血管行径显露、弹性恢复;有
效:48 h内水肿消退,淤血疼痛消失,血管行径显露、弹性恢
复;无效:水肿消退时间 > 48 h,仍有淤血、疼痛,血管弹性恢复
慢[1]。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0.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
资料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检验水准 α = 0. 05。
2 结果
2. 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 1。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n)
组别 n 治愈 有效 无效 治愈率(%) χ2 值 P值
观察组 42 34 8 0 80. 95
8. 72 < 0. 01
对照组 40 20 16 4 50. 00
2. 2 两组显效时间、治愈时间、更换次数比较 见表 2。
表 2 两组显效时间、治愈时间、更换次数比较(x ± s)
组别 n 显效时间(h) 治愈时间(h) 更换次数(次)
观察组 42 2. 60 ± 0. 24 19. 52 ± 2. 89 2. 19 ± 0. 36
对照组 40 11. 05 ± 0. 65 36. 75 ± 3. 12 12. 15 ± 1. 34
t值 1. 89 21. 56 3. 65
P值 < 0. 05 < 0. 01 < 0. 01
3 讨论
木芙蓉叶为锦葵科(Malvaceae)植物木芙蓉 Hibiscus mu-
tabilis L的叶,具有凉血、解毒、消肿、镇痛等功效[2]。《本草纲
目》中记载“其治疗痈肿之功,殊有神效”,主治“一切大小痈疽
肿毒恶疮,可消肿排脓止痛”。曾有文献报道其对静脉炎、肌
注硬结、腮腺炎有良好效果。木芙蓉叶的主要成分是总黄酮
和甾醇类、酚类、氨基酸、鞣质、还原糖[3]。总黄酮具有抗氧化
和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能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扩张毛细血
管,疏通循环,对毛细血管通透性及非特异性炎症具有良好的
抑制作用,从而起到消肿和抗渗透作用。鲜木芙蓉叶中含有
的大量氨基酸、酚类、鞣质、还原糖等,为血管的修复提供了营
养物质,促进皮肤血管的修复。甾醇类则具有明显的消炎止
痛效果[4]。木芙蓉叶捣碎外敷时有细腻凉爽感觉,用纱布包
裹外用时不易外漏及挥发,8 ~ 10 h 更换也能保持湿润,曾有
老中医把它秘称为清凉膏、清露散。实验中观察到木芙蓉叶
49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年第 19 卷第 1 期
书外敷输液外渗的疗效,其显效时间早,约 2 ~ 3 h,治愈时间快,
约 16 ~ 20 h,治愈率 80%;而硫酸镁则需 11 h 左右才显效,治
愈往往要在 24 h后,治愈率 50%。木芙蓉叶外敷对刺激性药
物如甘露醇、七叶皂甙等渗出的消肿止痛效果明显比硫酸镁
效果好,对已形成水泡或脓肿的严重的静脉炎也有显著疗效。
实验中有 4 例用硫酸镁处置 48 h 仍未愈,改用木芙蓉叶外敷
后,也取得良好疗效。木芙蓉叶有效地消退液体外渗时的肿
胀疼痛,促进皮肤血管的修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静脉
使用率;减少护士因为患者肢体肿胀选择静脉的时间消耗,提
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外渗部位红肿热痛尽早消失,使患者舒
适,也减少了护患纠纷。
50%硫酸镁为输液外渗的传统用药,其高渗性和阻断神
经肌肉传导的作用可缓解局部肿胀,解除血管痉挛和改善循
环,从而减轻炎性反应[5]。但其显效时间慢,为了保持纱布湿
润更换次数频繁,且硫酸镁纱布若水分蒸发会形成白色坚硬
的结晶,易摩擦肿胀的皮肤,使皮肤受损的危险性增大。另
外,硫酸镁浸透纱布时液体易流出,污染了被服,在寒冷的冬
天,患者易受凉。由于治愈时间长,消除肿胀疼痛疗效比木芙
蓉叶组差,患者被痛苦所困扰的时间延长,不利于康复。
木芙蓉叶的有效成分是安全无毒的,在脑血管疾病的患
者的使用中,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6]。硫酸镁却有阻断神
经肌肉传导的作用,存在影响脑血管患者康复的不利因素。
木芙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长,木芙蓉叶取材简单、方
便、天然、经济,捣碎外敷后无需频繁更换,节约人力、物力,易
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杨凌辉,曾凤,荣天英,等. 中药涂膜用于静脉注射外渗
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8):457 - 458.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7:371 - 372.
[3] 姚莉韵,王国艳,王国平.木芙蓉叶提取工艺的研究[J].
中成药,2000,22(12):827 - 829.
[4] 吴立军.实用天然有机产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7:936 - 1133.
[5] 姚玉娟,李柏,马小花,等. 新鲜芦荟外涂治疗小儿输液
外渗的临床护理研究[J]. 现代护理,2005,11(11):827
- 829.
[6] 符诗聪,张惠鹃,马景,等. 木芙蓉有效组分致突变与急
性毒实验研究[J].广西科学,2002,9(1):53 - 59.
本文编辑:姜立会 2012 - 07 - 25 收稿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
效果观察
张丽丽
( 淄博市第一医院 山东淄博 255200)
【摘 要】目的: 探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120 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各 60 例,观察组输液结束后用 BD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对照组输液结束后用 50 U /ml肝素液 3 ml封管,比较
两组液体阻塞、导管内回血、液体外渗、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两组液体阻塞、导管内回血、液体外渗、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是一种符合生理要求,安全、有效的封管方法,可以减少护士工作量,能有效
代替肝素液封管,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导管;冲洗器;静脉留置针;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DOI:10. 3969 / j. issn. 1006 - 7256. 2013. 01. 055 文章编号:1006 - 7256(2013)01 - 0095 - 02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技术,能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
痛苦和心理压力,提高护士工作效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正
确封管是此项技术的关键。肝素稀释后作为静脉留置针封管
液,可防止血液凝固,减少静脉血栓形成,保持血管通畅[1]。
但由于肝素有致出血的危险,对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且在肝
素液的配药、取药过程中会增加污染及感染机会。2011 年 5
~ 7 月,我们对 60 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采用预充式导管冲
洗器封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本组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 120 例,男 78 例,
女 42 例;年龄 24 ~ 72 岁,平均 46. 2 岁。穿刺部位为前臂、手
腕部、手背部浅静脉。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两组性别、年龄、所选针型、穿刺部位、液体性质等方面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1. 2 方法 观察组输液结束后用 BD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
器封管。对照组输液结束后用 50 U /ml肝素液 3 ml封管。两
组均选用安全性静脉留置针(美国 BD公司) ,型号 24G,BD透
明输液贴固定;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即将注射器与头皮针连
接,先将头皮针后退使针尖斜面留于肝素帽内,然后采用“推
一下、停一下”的方式推注封管液,余 1 ml时均匀推注结束,一
手固定夹子,一手挤压夹子远侧端,夹闭夹子;留置针均保留 4
d,于第 4 天输液结束后拔管,次日重新置管。
1. 3 评价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留置针留置期间液体阻塞、
导管内回血、液体外渗、静脉炎发生率。①液体阻塞:接液体
后不能进入留置针,回抽无回血,推注有阻力;②液体外渗:穿
刺部位胀痛,局部肿胀,输注速度减慢或停止;③静脉炎:参照
59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年第 19 卷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