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采收期木芙蓉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全 文 :第 32 卷第 4 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32 No. 4
2013 年 12 月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 Sci. Edition) Dec. 2013
收稿日期 2013-07-02
作者简介 万定荣(1958-),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民族药资源、品质与应用研究,E-mail:wandr666@ 163. com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I27B06)
不同采收期木芙蓉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万定荣1,2,梅 青1,盘 珊1
(1 中南民族大学 药学院,武汉 430074;2 武陵山区特色资源植物种质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4)
摘 要 为比较不同采收期木芙蓉叶药材(包括近枯萎的黄色老叶)的总黄酮含量,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
度法研究及测定不同采收期木芙蓉叶的总黄酮含量. 结果表明:芦丁浓度在 7. 77 ~ 155. 4 μg /mL 范围内与吸光度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0. 91%,RSD为 1. 11% .木芙蓉叶的总黄酮含量从 6 月中旬至 12 月中
旬递增,且同一采收期成熟绿叶(干品)的总黄酮含量普遍高于黄叶. 于冬初采摘总黄酮含量最高.该含量测定方
法简单、可靠,可为木芙蓉叶的质量控制及合理地采收和利用木芙蓉叶资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木芙蓉叶;不同采收期;总黄酮;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 TQ2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321(2013)04-0046-04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 in Hibisci mutabilis
Folium from Different Harvest Periods
Wan Dingrong1,2,Mei Qing1,Pan Shan1
(1 College of Pharmacy,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430074,China;2. Hubei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Prot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pecial Plants in Wuling Area of China,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 To study the vari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in Hibisci mutabilis folium at different harvest periods
(including nearly withered yellow old leaves),the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 was assayed by spectrophotometry,with rutin
used as the reference substance. The results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absorbance in the range of 7. 77 ~
155. 4 μg /mL Rutin.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was 100. 91% and with a RSD of 1. 11% . 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mid-June to mid-December. Moreover,total flavonoids content of the green leaves were higher
than the yellow leaves at the same harvest time. The highest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in green leaves was in early winter.
The method was simple and reliable and may be usded in quality control,rationalizing the harvest and use of Hibisci
mutabilis folium.
Keywords Hibisci mutabilis folium;different harvest periods;total flavonoids;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木芙蓉叶系锦葵科植物木芙蓉 Hibiscus
mutabilis L.的干燥叶,其性平味辛,具有凉血、解毒、
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痈疽焮肿、缠身蛇丹、烫
伤、目赤肿痛、跌打损伤[1]. 不同民族地区还将其分
别用于治疗偏头痛、中耳炎(侗族),肺痈咯血(畲
族),月经过多、白带(畲族、景颇族、傈僳族),以及
颈淋巴结核、阑尾炎(瑶族);外用治腮腺炎(傈僳
族、瑶族)[2].木芙蓉叶含黄酮苷、酚类、鞣质、苯丙
酸类及甾醇类化合物、挥发油类[3]等. 其中,苯丙酸
类化合物中的阿魏酸具有抗淋巴丝虫的作用[4]. 木
芙蓉叶醇提物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5],黄酮苷类化
合物包括芦丁(芸香苷)、山柰酚-3-O-β-芸香糖苷、
山柰酚-3-O-β-刺槐双糖苷等是木芙蓉叶的主要活
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6]、保肝[7]、抗肾缺血再灌
注损伤[8,9]、抗糖尿病[10]等作用. 文献报道,新鲜木
芙蓉叶经低温烘干处理后总黄酮含量最高[11],但关
于不同采收期样品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未见报道. 笔
者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木芙蓉叶进行了总黄酮含量测
定的研究,比较分析了经阴干处理的不同采收期的
木芙蓉叶样品总黄酮的含量,为木芙蓉叶的质量控
制及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 1 材料
木芙蓉叶样品共 8 批,其中 7 批采于中南民族
大学校园内,另 1 批购于安徽亳州,均经笔者鉴定为
锦葵科植物木芙蓉 Hibiscus mutabilis L. 的新鲜叶.
采集后,阴干,备用.
表 1 药材样品及其来源
Tab. 1 The herb samples and their sources
样品编号 样品来源 样品性质 釆集时间
1
2
3
4
5
6
7
8
采自中南民族大学校园内
购自安微毫州
成熟叶(阴干)
近脱落黄叶(阴干)
混有少量黄叶
2012-06-10
2012-08-21
2012-11-18
2012-12-10
2012-11-18
2012-12-01
2012-12-16
2012-10-10(生产)
1. 2 仪器与试药
UV-1800CP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谱
达仪器有限公司),芦丁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
研究院,10080-200707),无水乙醇、亚硝酸钠、硝酸
铝、氢氧化钠均为国产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 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芦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 30%乙醇制
成 0. 971mg /mL的对照品溶液.
2.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经过样品提取条件的考察与选择,确定供试品
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阴干的药材样品粉碎,过
60 目筛,取样品粉末 1. 0 g,精密称定,置于圆底烧
瓶中,精密加入 30%的乙醇 30 mL,称定重量,加热
回流提取 80 min,放冷,再次称定重量,用 30%乙醇
补足减失重量,摇匀、静置、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
5. 0 mL,置 10mL 量瓶中,再用 30%乙醇定容至刻
度,摇匀即得.
2. 3 显色与测定方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 3. 0 mL、对照品溶液适
量,分别置 25 mL容量瓶中,加 5% NaNO2 溶液 1. 0
mL,混匀,放置 6 min,加 10% A1(NO3)3 1. 0mL,混
匀,放置 6 min,加 4% NaOH 溶液 10 mL,再用 30%
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静置 15min,并以相应溶剂
加入显色剂的溶液作空白,在一定的波长处测定吸
光度.
2. 4 测定波长的选择
精密量取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各 1. 0mL,按
“2. 3”项下的操作方法,于 400 ~ 700nm波长范围内
分别扫描(扫描间隔为 1 nm)测定吸收光谱.结果对
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均在 500 nm 波长附近有最
大吸收,故以 500 nm为测定波长.
2. 5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 0. 2,0. 5,1. 0,2. 0,
3. 0,4. 0 mL,分别置入 25mL容量瓶中,按“2. 3”项
下的显色及测定方法,于 500nm 波长处分别测定吸
光度.以吸光度值 A为纵坐标,浓度 ρ(mg /mL)为横
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A =
10. 566ρ + 0. 0056 (r = 0. 9999).结果表明,芦丁对
照品溶液在 7. 8 ~ 155. 4 μg /mL 的浓度范围内与其
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 6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2. 6. 1 提取方法
取 4 号样品粉末(过 60 目筛)1. 0 g,共 2 份,分
别精密称定,各加 50%乙醇 30 mL,分别以回流、超
声处理 2 种方法提取 40min,滤过,取续滤液制得供
试液,按“2. 3”项下的方法操作,于 500 nm 波长处
测定吸光度值,计算测得的样品中的总黄酮的量.结
果测得前者总黄酮的提取量是后者的 1. 73 倍,说明
相同条件下,回流提取法的提取效果远优于超声提
取法.
2. 6. 2 提取溶剂
取 4 号样品粉末(过 60 目筛)1. 0 g,共 7 份,分
别精密称定,各加入 20%,30%,40%,50%,
60%,70%,95% 的乙醇溶液 30 mL,回流提取 40
min,依“2. 2”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液,按“2. 3”项下
的方法进行显色,定容溶剂为各浓度的乙醇溶液.并
以各浓度的乙醇溶液加入显色剂作空白,于 500 nm
74第 4 期 万定荣,等:不同采收期木芙蓉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样品的总黄酮的量.结果表
明: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所提取制备的供试液对吸
光度值影响较大,用 30%乙醇作提取溶剂提取的总
黄酮的量最高.随着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加,黄酮苷的
溶出量逐渐减少,而某些脂溶性杂质溶出量随之增
加,从而干扰总黄酮的提取.
2. 6. 3 提取时间
取 4 号样品粉末(过 60 目筛)1. 0 g,共 5 份,精
密称定,分别加入 30%乙醇溶液 30 mL,各回流提取
40,60,80,100,120 min,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
5. 0 mL稀释至 10 mL,按“2. 3”项下的显色和测定方
法,于 50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提得样品的
总黄酮的量.结果表明:木芙蓉叶样品的最佳提取时
间为 80 min,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总黄酮的量逐
渐降低.可见提取时间长短影响总黄酮量,时间过短
黄酮类成分不能充分溶出,时间太长部分对热不稳
定的黄酮类成分分解损失,使总黄酮含量下降.
2. 6. 4 溶剂用量考察
取 4 号样品粉末(过 60 目筛)1. 0 g,共 3 份,分
别精密称定,固定乙醇浓度为 30%,料液比(g /mL)
分别为 1 ︰ 10、1 ︰ 20、1 ︰ 30,回流提取 80 min,滤
过.分别精密量取续滤液 5. 0 mL 稀释至 10 mL,按
“2. 3”项下的方法显色,在 500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
度,计算出总黄酮的量.结果显示,料液比从 1 ︰ 20
至 1 ︰ 30 过渡时,提取量仅略有增加,考虑到实验
成本,故料液比以 1 ︰ 30 为宜.
2. 7 方法学考察
2. 7. 1 精密度实验
取 4 号样品粉末(过 60 目筛)1. 0 g,精密称定,
按“2. 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
品溶液 3. 0 mL,置于 25 mL容量瓶中,按“2. 3”项下
的方法显色,于 500 nm 波长处依法测定吸光度,计
算总黄酮含量,RSD 为 0. 51%,表明本实验仪器精
密度良好.
2. 7. 2 重现性实验
取 4 号样品粉末(过 60 目筛)1. 0g ,共 6 份,精
密称定,按“2. 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密量
取供试品溶液 3. 0mL,置于 25mL 容量瓶中,按
“2. 3”项下的方法显色,于 500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
度,分别计算 6 份样品的总黄酮含量,并计算得 RSD
为 2. 03%,表明本方法重现性好.
2. 7. 3 稳定性实验
取 4 号样品粉末(过 60 目筛)1. 0g ,精密称定,
按“2. 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
品溶液 3. 0mL,置于 25 mL容量瓶中,按“2. 3”项下
的方法显色.室温放置 0,1,2,4,8,12,24 h,均
于 50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出总黄酮含量,
结果 12 h 内的总黄酮含量的 RSD 为 2. 68%,表明
供试品溶液显色后在 12 h内稳定.
2. 7. 4 加样回收率实验
精密量取适量已知含量的 4 号样品溶液,共 6
份,分别加入相应量的芦丁对照品,依“2. 3”项下的
显色及测定方法,于 500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
算得平均回收率为 100. 91%,RSD 值为 1. 11% . 结
果见表 2.
表 2 加样回收率结果
Tab. 2 Results of the sample recovery rate
样品中总黄酮理论含量 /mg 加入芦丁量 /mg 测得量 /mg 回收率 /% 平均回收率 /% RSD /%
0. 6800 0. 6882 1. 3709 100. 39
0. 6800 0. 6882 1. 3638 99. 36
0. 6800 0. 6882 1. 3685 100. 05
0. 6800 0. 6882 1. 3804 101. 77
0. 6800 0. 6882 1. 3827 102. 11
0. 6800 0. 6882 1. 3804 101. 77
100. 91 1. 11
2. 8 不同采收期样品总黄酮含量测定
分别取 8 批木芙蓉叶样品粉末(过 60 目筛)
1. 0 g,精密称定,每批样品平行取 3 份,分别按最佳
提取方案(加入 30%乙醇 30 mL,回流 80 min)提
取,精密量取续滤液 5. 0 mL,置 10 mL容量瓶中,用
3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各批样品的供试品
溶液.按“2. 3”项下的方法显色,于 500 nm 波长处
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 8 批木芙蓉叶样品
(包括不同采收期收集的近枯萎的黄叶)的总黄酮
含量.结果见表 3,不同采收期样品的总黄酮含量的
变化规律如图 1.
8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2 卷
表 3 不同采收期药材中总黄酮含量
Tab. 3 The contents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the herb samples at different harvest periods
样品编号 样品来源 样品性质 釆集时间 总黄酮含量 /(mg·g - 1)
1
2
3
4
5
6
7
8
采自中南民族大学校园内
购自安微毫州
成熟叶(阴干)
近脱落黄叶(阴干)
混有少量黄叶
2012-06-10
2012-08-21
2012-11-18
2012-12-10
2012-11-18
2012-12-01
2012-12-16
2012-10-10(生产)
24. 29
25. 23
27. 19
35. 78
24. 40
31. 97
35. 44
22. 09
图 1 不同采收期样品的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
Fig. 1 Vari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s from the samples
at different harvest periods
3 讨论
黄酮类化合物分别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
抗糖尿病、抗病毒等作用.本研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
定木芙蓉叶不同采收期样品(包括近枯萎脱落的黄
叶)的主要活性成分(总黄酮)的含量,以 30 倍量的
3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样品 80 min,以木芙蓉叶的
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芦丁作为对照品,采用亚硝酸钠-
硝酸铝显色法,在 500 nm波长处测定木芙蓉叶样品
溶液的吸光度. 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
好,可作为木芙蓉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从 6 月中旬到 12 月中旬采自本校的 4 批成熟
叶阴干样品,其总黄酮含量随采收期的推延而逐渐
增加,并于 12 月中旬骤然达到最高;同采于本校的
3 批近脱落黄叶阴干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也有这一
变化规律;但同一采收期成熟叶的总黄酮含量普遍
比近脱落黄叶略高.中国药典 2010 年版(第一增补
本)规定木芙蓉叶在“夏、秋二季采收”,综合以上研
究结果,笔者认为该品以冬初采收成熟叶为宜. 此
外,叶片的总黄酮含量远高于叶柄,成熟叶的叶片含
量是叶柄的 5 倍,近脱落黄叶的叶片的含量高出叶
柄的 10 倍.此外,总黄酮含量的高低与木芙蓉叶样
品采摘时是否有嫩叶混杂有关,嫩叶的比例愈大,所
测得总黄酮的含量愈低. 10 月中旬购自安徽亳州的
木芙蓉叶样品的总黄酮含量明显低于采自本校的样
品,说明产地和药材部位也是影响总黄酮含量的重
要因素.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
(第一增补本)[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3.
[2] 贾敏如,李兴炜.中国民族药志要[M].北京: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2005:324.
[3] 张 丽,周长征.木芙蓉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
指南,2013,11(1):453-455.
[4] Saini P ,Gayen P ,Nayak A ,et al. Effect of ferulic acid
from Hibiscus mutabilis on filarial parasite Setaria cervi:
molecular and biochemical approaches[J]. Parasitol Int,
2012,61(4) :520-531.
[5] 李昌灵,刘胜贵,吴 镝,等.木芙蓉叶提取物的抑菌
作用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11):97-
98,101.
[6] 沈钦海,秦召敏,孙志军.木芙蓉叶提取物对大鼠慢性
肝损伤的实验性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
(21)5:1273-1274.
[7] 符诗聪,张凤华,史炜镔,等.木芙蓉有效成分的抗炎
实验研究初步报告[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报,2001,
21(1):14.
[8] 符诗聪,罗仕华,周玲珠,等.木芙蓉叶有效组分对大
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广西科学,
2004,11(2):131-133.
[9] 罗仕华,符诗聪,张凤华,等.木芙蓉叶有效组分对大
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 TNF-α 的影响[J]. 中国中西
医结合杂志,2005,6(25):78-81.
[10] Kumar D ,Kumar H ,Vedasiromoni J R,et al. Bio-
assay guided isolation of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constituents from Hibiscus mutabilis Leaves [J].
Phytochem Anal ,2012,23(5) :421-425.
[11] 傅军霞,吴坚可,汪国丽. 木芙蓉叶不同加工方法对
总黄酮含量的影响[J]. 西北药学杂志,2006,21
(3):110-111.
94第 4 期 万定荣,等:不同采收期木芙蓉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