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阿魏侧耳与白灵侧耳的菌丝体生长和出菇特性



全 文 :阿魏菇 (Pleurotus ferulae)和白灵菇 (Pleurotus
nebrodensis )是市场上较为流行的食用菌,有关他们的
亲缘关系卯晓岚[1]、Rossa VD[2]和Urbanelli S[3]等认为,
分别为不同的种。郑和斌等[4]从 rDNA的内转录间隔
区-ITS序列进行测序与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它们之间
的区别。但是他们在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过程中有哪
些特点,目前研究报道的甚少。阿魏菇和白灵菇均来
自新疆,市场上经常将两者在名称上混肴,研究阿魏菇
和白灵菇在菌丝体和子实体表现的特点,有助于栽培
者选择适宜的菇种和进行有效的生长管理。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供试的 4个菌种均引自国内科研和生产单位,
编号分别为:阿魏菇 1(山东寿光食用菌所寿研
718),阿魏菇 2(北京吉蕈园科技有限公司),白灵菇
1(新疆玛纳斯);白灵菇 2(白金信,北京)。试验于
2007—2008年在北京农学院菜园日光温室和田间实
验室进行。
基金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耐高温白灵菇和杏鲍菇菌株筛选与分子标记”(2005RC-08)。
第一作者简介:陈青君,女,1963年出生,副教授,从事食用菌和蔬菜栽培的教学与研究。通信地址:102206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北农路7号北京农
学院植物科技系,Tel:80799143,E-mail:cqj13@sohu.com。
收稿日期:2008-12-16,修回日期:2009-02-24。
阿魏侧耳与白灵侧耳的菌丝体生长和出菇特性
陈青君,程继鸿
(北京农学院植科系,北京 102206)
摘 要:对2个白灵侧耳和2个阿魏侧耳菌株,进行拮抗试验、菌丝体生长观察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两
种侧耳的菌丝形态、子实体形态和对温度的反应有很大的差异。白灵侧耳的一级种、二级种均比阿魏侧
耳菌株提前 3~5天长满,栽培菌袋也是如此。拮抗试验两者间产生不生长区带。两种菌丝在低温下
(15~20℃)试管内都易分化原基。阿魏侧耳由于播种期不同菇体的颜色和出菇所需的时间变化很大。
白灵侧耳随着秋季播种期推后出菇时间延迟,菇形无变化,两者每袋产量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白灵侧耳;阿魏侧耳;菌丝体生长;出菇特性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Growth Characters of the Mycelium and Food Body of Different Strains of
Pleurotus ferulae and Pleurotus nebrodensis
Chen Qingjun, Cheng Jihong
(Department of Plant Science Technology, Beijing Agricultural College, Beijing 102206)
Abstract: 2 Pleurotus nebrodensis strains and 2 Pleurotus ferulae strains were used as the materials for the
antagonistic test and cultivation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great distinguish on morphology and
growth characters of the mycelium and food body under the different temperature between them. The days of the
mycelium of the Pleurotus nebrodensis strains fully colonized in the PDA slant were 3-5days earlier than the
Pleurotus ferulae strains. So as in the cultivate bag. There were obvious antagonistic lines and non-growth
region between them. The primordium appeared easily in tube slant medium under the low temperature
15-25 ℃ of the both mycelium. The color of the fruit body and the time of producing food bodies of the
Pleurotus ferulae changed largely with the different sowing time. In autumn the time of producing food bodies
were delay with the sowing time delay of the Pleurotus nebrodensis ,but the fruit body morphology had no
change. The average biological efficienci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strains.
Key words: Pleurotus nebrodensis , Pleurotus ferulae , growth of the mycelium, food body growth character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5(07):202-205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1.2 菌丝生长、形态及原基形成观察
试管PDA培养基分别接种4种菌株,在25℃下培
养,观察菌丝生长满管天数、菌丝形态。菌丝满管后,
置于室内自然光照,15~20℃下放置,2~4月分期分批
接种试管,观察原基形成情况。二级种采用250 ml玻
璃瓶培养。取阿魏菇和白灵菇的子实体进行孢子稀释
后单孢培养和显微镜鉴定,比较两种菇的单孢和多孢
萌发菌丝差异。
1.3 拮抗试验
培养基为 PDA 平板培养基。在同一平板
(90 mm)培养基上同时接种 3个不同编号的菌种,相
距约2 cm,重复5个平板,在25℃下培养,观察菌丝生
长接触部位的变化情况。
1.4 出菇试验
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80%,麸皮18%,石膏 l%,石灰
1%;用17 cm×33 cm规格塑料袋装料,每袋装干料0.35 kg,
每个菌株栽培30袋,以采收第一潮菇的产量进行比较。
2 结果分析
2.1 阿魏菇与白灵菇菌丝生长特性的差异
观察表明(见表 1):白灵侧耳的菌丝在PDA培养
基和固体基质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均快于阿魏侧耳,
在 PDA上白灵侧耳 12~13天长满试管,萌发菌丝稀
疏、沿培养基表面匍匐生长,后变密集;阿魏侧耳16~18
天基本长满试管,菌丝密、厚,匍匐生长慢,菌丝隆起。
阿魏侧耳二级种菌丝生长速度也明显晚于白灵侧耳。
在以后的栽培菌袋中两种侧耳菌丝生长规律相同。
表1 阿魏菇与白灵菇菌丝形态、满管时间、原基分化调查
菌株
白灵菇1(新白1)
白灵菇2(白金信)
阿魏菇1(寿研718)
阿魏菇2(农大高温白灵菇)
满管时间
12~13天
12~13天
16~18天
16~19天
菌丝形态
试管萌发菌丝稀疏、沿培养基表面匍匐生长,后变密集
试管萌发菌丝稀疏、沿培养基表面匍匐生长
菌丝密、厚,绒毛状,生长慢,菌丝隆起,充满试管。
菌丝密、厚,绒毛状,生长慢,菌丝隆起,充满试管。
原基分化
易分化原基
可以分化出原基,很小
非常易分化原基
非常易分化原基
2级种满瓶
时间/天
21
22
25
27
试管中的阿魏侧耳菌丝体在室内温度15~20℃的
2~4月见光非常容易分化出原基,白灵侧耳分化原基
的速度较慢,分化出的原基很小,且不太成形(表 1)。
在 5月以后,室内温度达到 25℃以上,试管内菌丝体
没有出现原基分化现象。原基分化与温度及品种的关
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阿魏侧耳的孢子进行单孢分离后观察到单孢子
萌发后的菌丝生长较快,单孢菌丝体容易长满斜面培
养基,而有锁状联合的多孢杂合菌丝体常不能长满斜
面,而充满试管中央,它与阿魏侧耳的一级种非常相
似。2个白灵菇的单孢菌丝和杂合体萌发的菌丝均可
以长满斜面。
2.2 阿魏菇与白灵菇体细胞特征
体细胞不亲和性是真菌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
象,拮抗试验表明:2个阿魏菇与 2个白灵菇之间均有
明显的拮抗线。在培养皿上,阿魏侧耳双核菌丝生长
缓慢,菌落直径局限在 1.0~2.0 cm范围内,菌丝贴生,
菌苔厚且较韧;白灵侧耳双核菌丝贴生,生长较快,二
者在交接区明显不同(图1);2个阿魏菇菌株之间没有
出现拮抗现象,可以长为一体,为同一菌株;2个白灵
菇之间有明显的拮抗线,为不同的菌株。
图1 阿魏菇与白灵菇菌丝体形态和体细胞不亲和反应
2.3 阿魏菇与白灵菇出菇特性与形态
2007年8~9月分3批对4种菌株播种,在室内温度
下培养菌丝,在温室出菇。结果表明:随着播种的推
迟,菌丝长满菌袋的时间、原基出现和采收时间都有所
延长(见表2),但产量差别不大,生物学效率约为40%
~50%。08年4月30日接种,白灵菇没有出菇,这与没
陈青君等:阿魏侧耳与白灵侧耳的菌丝体生长和出菇特性 ·· 203
中国农学通报 http://www.casb.org.cn
有满足其低温需求有密切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阿魏菇的子实体形态在不同季节不
同温度下出菇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形态。阿魏菇1和阿
魏菇 2的子实体在 10月 17~20℃温度较高时出菇,菇
体白色,菇肉较厚,但菇质疏松,子实体单生或丛生,为
侧耳状,即菌盖在菌柄的一侧,菇体洁白,菌盖表面有
浅褐色条纹,菌褶延生,菌褶基部网状,柄实心,上粗下
细。而在 1~2月出菇时,菇柄长、距菇柄处褶稀大、菇
质松脆、菇盖灰白色、有褐色线纹、菌盖表面有突起,与
秋季出菇差别很大,与白灵菇的形态差异更大(见图
2)。在5~6月出菇时,原基畸形,菇质松脆、菇盖灰白,
而且非常易感病,呈细菌性脓状(见表2)。由此可见,
阿魏菇子实体生长更适于温和的低温,大约17~20℃,
而当温度为 13~16℃时其子实体品质并没有变好,菇
色也不是均一的发白;温度高于25℃时,也难以栽培,
且非常容易感染细菌性病害。
表2 阿魏菇与白灵菇出菇特性
播种时间
2007年
8月9日
2007年
8月22日
2007年
9月30日
2008年
4月30日
接栽培袋
菌株
阿魏菇1
阿魏菇2
白灵菇1
白灵菇2
阿魏菇1
阿魏菇2
白灵菇1
白灵菇2
阿魏菇1
阿魏菇2
白灵菇1
白灵菇2
阿魏菇1
阿魏菇2
白灵菇1
白灵菇2
栽培袋长满时间/天
37
39
30
30
38
42
33
31
55
58
46
46
45
48
38
40
原基出现/天
46
47
80
85
50
56
91
85
66
69
102
110
50
57


采收/天
56
60
100
105
60
67
111
100
80
84
126
134
60
69


单袋平均产量/g
140
150
140
136
137
141
140
160
141
129
154
142
123
102


子实体形态
菇体洁白,菌肉薄,肉质脆,
菌褶基部网状;丛生
菇盖雪白,马蹄形,菌肉厚。
菇盖雪白,掌状,菌肉厚,菌褶延生。
菇体洁白,菌肉薄,肉质脆,
菌褶基部网状;丛生
菇盖雪白,马蹄形,菌肉厚。
菇盖雪白,掌状,菌肉厚,菌褶延生。
菇盖表面瘤状凸起,颜色灰白,肉质脆。
菇盖表面平滑,菇体洁白,菌肉厚,菌褶延生
菇盖表面瘤状凸起,颜色灰白,肉质脆,病害严重
上述结果表明,与白灵菇出菇前必须进行低温处
理相比,阿魏菇菌丝体在长满菌袋后可以很快出菇,不
需低温处理,栽培期为 60~80天左右。但从子实体品
质看,此试验使用的阿魏菇菌种并不是很好的栽培菌
株,其综合性状还有待于今后改良。
3 结论与讨论
一般菇类的双核菌丝发达,生长旺盛,菌丝较粗;
单核菌丝不发达,菌丝较细。但该实验观察阿魏侧耳
的双核菌丝贴生,乳白色,爬壁弱,生长不旺盛;而其单
核菌丝生长较旺盛,纯白色,爬壁较强。这与潘志明等
的试验结果一致[5]。
该实验仅采用了2个阿魏菇菌株和2个白灵菇菌
株,阿魏菇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出菇不需要低温刺
激,接种到出菇时间 60天左右,菇体在不同的季节出
图2 冬季白灵菇与阿魏菇出菇子实体比较(2月)
·· 204
菇后的形态有较大差异,菇质疏松,与白灵菇相比在商
品性上相差较大。由于实验菌株有限,阿魏菇菌株中
是否有子实体性状更优良的菌株,还有待于进一步收
集进行比较。
研究表明中国白灵菇主栽品种间遗传物质相似程
度很高,现有栽培品种缺乏丰富的基因型,品种比较单
一[6-7],其子实体生长温度较低,需要在低温季节栽培。
近几年有人将阿魏菇当作高温白灵菇进行宣传,原因
可能是其菌丝长满菌袋后不需要低温刺激,会很快出
菇,在温度适宜时其菇体洁白,边缘内卷,与白灵菇貌
似。从此试验结果分析,阿魏菇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
形态与所谓的高温白灵菇相似之处不多,阿魏菇与白
灵菇无论是从菌丝形态、菌丝生长,还是出菇特性等方
面均有很大不同,他们属于不同的种。阿魏菇与白灵
菇的种植与管理应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 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4-66.
[2] Rosa VD, Cappuccio I, Fanelli C,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atellite markers in two basid-iomycete
species: Pleurotus eryngii and P. ferulae[J]. Molecular Ecology
Notes, 2004,4(2):271-273.
[3] Urbanelli S, Rosa VD.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the Italian fungi belonging to the taxa Pleurotus eryngii(DC.:Fr.)
Quèl and P. ferulae(DC.:Fr.) Quèl[J]. Heredity, 2003,90(3): 253-259.
[4] 郑和斌,李晓宇,吕作舟,等.阿魏蘑、白灵菇及杏鲍菇亲缘关系的研
究[J].食用菌学报,2005.12(4):1-4.
[5] 潘志明,林芳灿,邓天龙.阿魏侧耳与刺芹侧耳的生物学亲和性鉴
别[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262-265.
[6] 张金霞,黄晨阳,张瑞颖.中国栽培白灵侧耳的RAPD和 IGS分析
[J].菌物学报,2004, 23 (4):515-519.
[7] 刘新育,郑姣,马向东,等.白灵菇栽培品种的分类研究[J].中国食用
菌,2005,24(6):21-23.
致谢:衷心感谢张金霞先生对供试菌株的鉴定。
陈青君等:阿魏侧耳与白灵侧耳的菌丝体生长和出菇特性 ··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