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青海省不同地区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全 文 :3小结
在本试验范围内 ,用河沙作插床 ,所得各指标均
高于园土 , 可见河沙对根系 的生长发育比较有利 。
径粗为 5 m m < d 毛 7 m m 插穗最具有生长优势 ,新梢
萌发率达 84 . 47 % 。 综合基质 、径粗和 N A A 三种因
素 ,在进行岗梅的扦插繁殖时 , 用径粗 5 m m 左右的
枝条作插穗 ,辅以 10 o m扩 L 的 NA A , 在河沙中扦插
效果最好 。
( 2 0 0 5
一 1 2 一 2 6 收稿 )
资源 ·
青海省不同地区五脉绿绒篙总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杨仕兵 ` ,2 , 刘德铭 ` ,2 ,刘 洋` ,2 ,卢学峰 ` ,胡凤祖` , 彭 敏 “
( 1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西宁 81 0 0 01 ; 2 . 中国科学院研 究生院 ,北京 10 0 39 )
摘要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对青海 10 个不同产地的五脉绿绒篙样品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结果显示 ,不同产
地的总生物碱含量为 0 . 0 262 % 一 0 . 07 88% ,平均 0 . 0 502 % , 与分布海拔呈正相关 , 与分布纬度无显著关联 。
关键词 五脉绿绒篙 ;不同地区 ;总生物碱含量 ;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 : 2B 82 .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 0 1 4 4 5 4 ( 2 00 6 )0 5一4 3 0 一03
婴粟科五脉绿绒篙 Me e o n 叩5 1、 叮u i n t叩 l i n eVr ia
eR ge l 为使用广泛且地位重要 的藏药材 ,藏名 “ 欧氏
完保 ” 。 全草或花人药 , 性味甘 、 涩 、 凉 , 具清热解
毒 、 利尿 、 消炎 、 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肺炎 、肝炎 、 头
痛 、 水肿 、 皮肤病 、 肝与肺的热症 〔 ’ 〕 。 本种分布于青
海 、 西藏 、 四川 、 甘肃 、 陕西 以及湖北 , 生长于高山草
甸 ·灌丛草甸川 。
五脉绿绒篙的化学成分含有 5 , 5 `一双氧甲基吠
喃醛 、 2 一经 乙 酚基吠喃 、 m e e a m b ir d i n e 〔3 〕、 黄酮类成
分 〔4 〕 、去甲血根碱 ( n o r s a n g u i n a ir n e ) 、 o 一甲基淡黄巴
豆 亭碱 ( o 一m e t h y监v i n a n ti n e ) 和 五 脉 绿 绒 篙 碱
( m
e e o n o q u i n t u p li n e )等多种化学成分〔’ 〕 。 青海省为
五脉绿绒篙的主要分布区 ,分布于祁连 、 门源 、循化 、
同德 、达 日等地 。 由于市场需求量较大 ,有广阔的开
发利用前景 。 目前 ,对五脉绿绒篙总生物碱含量与
产地和海拔的关系的研究未见报道 。 为更好地掌握
青海省内不同产地五脉绿绒篙中的生物碱含量及其
变化规律 , 根据总生物碱的测定方法 〔6〕 , 测定了青
海省内 10 个不同地区分布的五脉绿绒篙样品的总
生物碱含量 , 为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提供基础
资料 。
1 材料与仪器
测试样品均于 2 004 年 7 一 8 月间采自青海省不
同地区 (表 1 ) ,并由卢学峰副研究员鉴定为五脉绿
绒篙 Me e o n叩 5 15 g u i n t即 l i n e二 i a R e g e l 。
表 1 五脉绿绒篙样品来源
编号 样品来源 采集位点
1 }1源大坂山 N : 37 0 2 0 , 5 5 ,`
(海拔 3 950 m ) E : 1 01 “ 2 4 ` 16 , ,
Z f丁源青石嘴 N : 37 0 16 , 2 4 , ,
( 2 983 m ) E
: 1 0 1
0
4 8
`
10
,`
3 门源农存 N : 3 7 0 15 ’ 4 6 ,`
( 3 I O l m ) E
: 1 0 1

4 8
`
3 3
, ,
4 门源下大坂 N : 37 “ 巧 ’ 7 即
( 3 17 l m ) E
: 10 1

4 8

1 9
, I
5 互助柏树峡 N : 370 0 沪5 ”
( 3 2 36 m ) E
: 102
0
9
,
3 1
,`
6 平安石壁 N : 3 6 0 16 `4 , ,
( 3 2 2 9 m ) E
: 1 0 1

58

9

7 循化达里加山 N : 3 5 0 3 4 ,2 1 . 8 ` ,
( 2 8 3 4 m ) E
: 102
0
4 4

2 9
, ,
8 循化达里加山 N : 35 0 3 4 ` 2 1. 6 ` ,
( 350 5 m ) E
: 10 2
0
4 4
,
2 2
.
5
, ,
9 河南宁木特 N : 34 0 3 8 ` 5 . 6 ,`
( 352 9 m ) E
: 10 1

24
`
32
.
7
, ,
1 0 班玛知钦 N : 3 2 0 5 3 ` 4 . 1 ”
(3 75 0 m ) E
: 10 1
0
5 8

9
.
3
` ,
婴粟碱标准品购 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 ,
测定仪器主要有 C a汀 30 紫外扫描分光光度仪 (美
国 v ar ia n 公司 ) 、 K Q一 10 超声波清洗器 ( 昆山市超
声仪器有限公司 )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
2 方法与结果
基金项 目 : 青海省重大科技作者简介 :杨仕兵 ( 197 一 ) 0 0
4双一 10 6 )
` 通讯作者 : 彭敏 , eT l :
·
4 30
·
人 ,硕士生 ,从事藏药资源研究。
( 0 9 7 1 ) 6 14 3 8 1 8
, 13 0 0 7 7 64 6 7 4

中药材第 29 卷第 5 期 2 0 06 年 5 月
DOI : 10. 13863 /j . i ssn1001 -4454. 2006. 05. 007
2
.
1标准品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婴粟
碱对照品 0. 1 0 09,用 。 . 01 m ol / L 的盐酸溶液溶解
并定容至 Zo ml , 即得 50 协郭ml 的盐酸婴粟碱标准
液 。
取各样地样 品 2 . 0 0 9 置三角瓶 , 分别加浓氨
水 0 . 5 m l ,加色谱甲醇 2 0 m l ,超声处理 4 0 m sn ,静置
过夜 。 过滤 ,再加适量甲醇重复超声一次 ,最后过滤
并于水浴锅蒸干溶剂 。 在蒸干物中加 0 . 01 m o厂 L
的盐酸溶液 10 ml 溶解即得供试品液 。
2
.
2 测定波长的选择 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
在 2 00 一 7 0 0 n m 扫描 ,发现均在 4 16 n m 处有最大吸
收峰 , 以此作为检测波长 。
2
.
3 线性关系考察 吸取盐酸婴粟碱标准液 0 . 4 、
0
.
8

1
.
2

1
.
6

2
.
0 m l 分别置于分液漏斗中 , 加醋酸
盐缓冲液 ( p H = 3 . 05 ) 5 . 0 m l 、嗅甲酚绿溶液 2 . o ml
摇匀 ,再加人氯仿 16 ml 充分振摇 ,静置 1 . s h , 分取
氯仿层 ,加无水碳酸钠脱水 , 以 0 . 01 r n o F (L 1 m l) 盐
酸同法作空白对照 。 测得婴粟碱浓度一与吸收度关系
如表 2 。 以婴粟碱浓度为横坐标 , 吸收度为纵坐标
绘图 ,结果表明 ,浓度在 1 . 2 50 一 6 . : 250 林舒 l 范 围
内 ,吸收度与浓度呈 良好的线性关系; , 回归方程 : A
= 0
.
0 5 5 1 C + 0
.
0 2 5 2 4
, r = 0
.
9 9 9 6

表 2 婴粟碱浓度与吸收度
婴粟碱量 ( 协扩m L ) 1 . 2 5 2 . 50 3 . 7 5 5 . 0 0 6 . 2 5
吸收度 ( A ) 0 . 1 2 0 1 0 . 19 1 4 0 . 2 5 92 0 . 3 2 96 0 . 3 956
2
.
4 加样回收率实验 精称已知含量样品 ( 5 号
样品 ) 1 9共 5 份 , 分别加人盐酸婴粟碱标准液 ,按
样品 测定项下 提取和 测定 , 测得平均 回收率为
9 8
.
9 3%
,
RSD 为 1 . 0 7 2% 。
2
.
5 不 同地区五脉绿绒 篙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
精密量取 0 . s ml 上述供试品液置分液漏斗 ,加醋
酸盐缓冲液 5 . 0 司 ,其余均按标准曲线制作方法测
定 , 由回归方程求算总生物碱含量 ,结果见表 3 。
表 3 各样品的五脉绿绒篙总生物碱含量 ( n = 3)
编号 样品来源 海拔 ( m ) 总碱含量 ( % )
3 讨论
植物的次生代谢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与环境相
互作用的结果 ,对提高自身保护和生存竞争能力 、 协
调与环境关系等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其产生和变化
比初生、代谢产物有着更强 的相关性 和对应性 〔7〕 。
生物碱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 能对多种环境胁迫作
出反应` ,生物碱含量的提高对增强植物与物理环境
的适应性有着重要 的作用 〔8〕。 五脉绿绒篙生物碱
的形成含量积累与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生态条件也
必定有着重要 的关系 , 也是对不同区域的光照 、 辐
射 、温度及水分等环境因子产生生态适应的结果之
一 。 根据青海省境内五脉绿绒篙生物碱含量测定结
果 ,与生存区域和分布海拔等形成了 自身的特点 ,主
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3
.
1 不 同产地五脉绿绒篙总生物碱的含量差异显
著 不同产地五脉绿绒篙样品的总生物碱含量存在
较大差:异 ,其变化幅度为 0 . 0 2 62 % 一 0 . 0 7 8 8% , 平
均含量为 0 . 0 5 02 % 。 根据不同县的综合统计 (见表
4 )
,总生物碱含量变化较大 , 循化县样品的含量值
明显较低 ,仅为整体平均值的 75 . 10 % ; 而班玛县采
样点样品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采样点 , 比平均含量
值高 5 6 . 76 % ,是最低样点样品含量值的 2 . 09 倍 。
表 4 不同采集区域五脉绿绒篙的总生物碱含量
产地 总碱含量 ( % ) 产地 总碱含量 ( % )
门源县 0 . 04 47 循化县 0 . 037
互助县 0 . 0 4 7 6 河南县 0 . 04 85
平安县 0 . 0 4 40 班玛县 0 . 0 7 8 8
3
.
2 五脉绿绒篙总生物碱的含量与海拔呈正相 关
各样地五脉绿绒篙的总生物碱含量大致随海拔升
高而增高的趋势 (见图 l ) 。 海拔 3 0 0 0 一 3 60 0 m 的
范围内 ,五脉绿绒篙总生物碱含量的增高幅度较缓 ;
海拔 3 60 m 后 ,含量增高幅度明显加快 , 高峰值出
现于海拔 3 80 m 左右的分布范围内。 由此推论 ,海
拔 370 0 一 3 9 0 m 的范围 , 可能属于具有高生物碱含
量的五脉绿绒篙适宜分布海拔 。
…ù粼黝黔渺门源大坂山门源青石嘴门源存农
门源下大坂
互助柏树峡
平安石壁
循化达里加山
循化达里加山
河南宁木特
班玛知钦
3 95 0
2 9 8 4
3 1 0 1
3 1 7 1
3 2 3 6
32 2 9
2 8 3 4
35 05
3 5 29
3 7 5 0
0
.
0 6 5 6
0
.
0 3 3 8
0
.
03 4 6
0
.
04 49
0
.
0 4 7 6
0
.
04 4 0
0
.
0 2 6 2
0
. 〔)4 92
0
.
04 8 5
0
.
0 7 8 8
O一一一280 0 300 0 32 0 0 3呀0心 36 00 3中药材第 29 卷第 5 期 2006 年 5 月 图 , 各样地不同海拔五脉绿绒篙总碱比较3 . 3 五脉绿绒篙的总生物碱含量与分布纬度无显著关联 依照由北向南的顺序 , 五脉绿绒篙的总生物碱含量呈现不规则变化 。 位处南北两端的 1 、 10号样品 , 总生物碱含量较高 ,其分布海拔也高 ;分布· 4 3 1 ·
纬度相近的 3、 4与 7、 8 号样品 ,总生物碱含量也由
于海拔差异而存在较大差异 ;分布纬度间隔大致相
等的 4 、 5 、 6 号样品 , 总生物碱含量基本处于相近水
平 。 由此可见 ,五脉绿绒篙中总生物碱含量与其分
布纬度没有显著关联 。
参 考 文 献
1〕 杨永昌 , 主编 . 藏药志 .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 , 1 991 :
4 65
.
[ 2」刘尚武 , 主编 . 青海植物志第 1 卷 . 西宁 : 青海人民出
版社 , 一99 7 : 388 .
汇3 〕 王明安 , 陈绍农 , 张惠迪 . 藏药五脉绿绒篙化学成分的
研究 1 . 兰州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1 991 , 27 ( 4 ) : 80 .
仁4 ] 尚小雅 ,杨永春 , 张承中 ,等 . 藏药五脉绿绒篙中黄酮类
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中药材 , 2 002 , 25 ( 4 ) : 2 50 .
仁5 〕 尚小雅 , 石建功 ,杨永春 ,等 . 藏药五脉绿绒篙中的生物
碱 . 药学学报 , 2 0 03 , 3 8 ( 4 ) : 27 6 .
[ 6己梁春妹 ,等 . 附子生物碱提取影响因素的实验探讨 . 中
国中药杂志 , 2 004 , 2 9 ( 3 ) : 2 22 .
[ 7 」稍 n k M . Fu n e t io n s o f P l a n t s e e o n d卿 m e t a b o li t ie s a n d
th
e i r ex P l
o i t a t io n in b i o t e e h n o l o盯 . A n n u a l p la n t r e v ie w s ,
V
o l u me 3
,
B
o e s
R
u t o n : C R C P er s s
,
1 99 9
.
[ 8 〕 B a l面 in I T , o h n m e i s s T E . C o o dr in a t io n o f p h o t o s y n th e t ie
a n d a lk al o id a l er s p o n s e s t o d am
a ge in u n i n d
u e ib l
e a n
d i
n -
d
u e
i b le iN
e o t i
a n a 、少加e s t r i s . E e o l o留 , 1994 , 7 5 : 10 0 3 .
( 2 0 0 5
一 0 8 一 15 收稿 )
A n a l y s i s o f T o t a l A lk a l o i d s i n M七c o n op s is q u in t醉P il n e vr ia fr o m D i fl 沁r e n t L o c a l t i t e s o f Q i n g h a i
Y A N G s h i

b i
n g ]
,
2 , L l u D e

m i n g l
,
2 , Ll u Y
a n g l
,
2 , L U X u e

fe
n g l
,
H U F
e n g
一 z u l , p E N G M i
n l
( 1
.
N o r t喻 e s t In s t i t u t e o f lP at e a u B io l o盯 o f C A S , X i n i n g 8 1 0 0 0 1 , C h in a ; 2 . Gr a d u a t e S e h o o l of C h in e s e A e a d e m y o f S e i e n e e s , B e i-
J in g 10 0 03 9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e t T h e e o n t e n t s o f t o t a l a l k a lo id s i n Me
e o n叩 5 15 叮u in t叩 l in e二 ia R e g e l , g low n in th e d ife r e nt lo c a lt i t e s of Q in沙a i orP v -
i n e e
, a
re d e t e e t e d b y th e m e t h o d o f s p e e tor p h o m e t仃 . hT e r e s u lt s h o w e d th at t o tal a l k a lo id i n d i fe re n t lo e a li t i e s w e re 0 . 02 62% -
0
.
0 7 8 8%
,
it s m o a n w a s o
.
0 50 2%
.
hT
e e o nt e n t o f t o t a l al k a lo id s i n th e h e br in e er a s e d w i t h e l e v a t i o n
, n o t w i th lat it u d e
.
K e y w o r d s Me
e o n
oP
s is g u in t叩 li n e二i a R e g e l ; lA kal o i d ; D i fe r e n t lo e al t i t e s : Q in gh a i P or v i n e e
· 鉴别 ·
麻谏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肖翔林 ` ,黄 敏 2
( 1
. 广州医学院第一 附属 医院 ,广东广州 51 01 2 0 ; 2 . 广东省佛山市健 民医药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 2 8 0 0 0 )
摘要 本文对麻棘 ch 诚ar ias tab ul ar i , A . Jsu s . 根和叶的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 , 总结了麻棘的主
要鉴别特征 。 为日后药材鉴别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 同时也为麻谏开发成为新的药用资源提供研究基础 。
关键词 麻糠 ;性状特征 ;显微特征 ;鉴别
中图分类号 : 2R 82 .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4 4 5 4 (2 00 6 ) 05 刃4 3 2 一04
麻谏来源于棘科植物麻谏 C h o kr as 沁 `ab ul a 廊
A
.
uJ s
. ,野生时常生山坡 、 山谷树林中 。 一般分布
于广东 、 广西 、云南 、贵州等省 。 麻谏材质坚硬芳香 ,
为建筑和雕刻的好材料 ,种子含油达 50 % 川 。 近年
来常用作庭院风景树或绿荫树和行道树的绿化植
物 。 随着麻棘的栽培越来越多 ,其植物的各部位也
就与日常生活 的关系 日渐密切 。 已见报道 ,刘兴奎
等人采用麻糠汤治疗肛门湿疹 136 例 ,取得了较好
的疗效川 。 此外 ,也有将麻谏叶用于生物杀虫剂或
其他用途的研究 〔3川 ,并从麻谏叶挥发油 中分离出
78 种化学组分 , G C 一 M S 分析鉴定了其中 62 种 , 占挥
·
4 32
,
发油总量 的 97 . 56 % 。 挥发油 中主要成分为石竹
烯 、王古烯 (王巴烯 ) 、 5 一毕澄茄烯 、 乙榄香烯 、 。 一榄香
烯 、 : 一榄香烯等川 。 市场上已发现有麻谏根与地榆
等其它药材相混的现象 。 鉴于 目前尚未见到对麻谏
根和叶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的报道 , 本文对此进行了
研究 , 以便为日后药材鉴别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 同
时也为麻谏开发成为新的药用资源提供研究基础 。
1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采于广州市区 ,经广州中医药大学中
药鉴定教研室李薇教授鉴定为麻谏 hC 诚ar st a t ab u -
la ir
、 A
.
J u
s s
. 。 凭证标本存放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
中药材第 29 卷第 5 期 2006 年 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