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药 研 究
HPLC测定复方竹节参胶囊中人参皂苷 Rb1 的含量*
殷 智
(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 , 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目的:建立复方竹节参胶囊中人参皂苷 Rb1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 用甲醇超声
提取 ,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法制备供试品液 , ODS-3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 SPD-10Avp紫外检
测器 , 检测波长为 203nm, 乙腈 -0.05%磷酸(1∶4)为流动相。结果:人参皂苷 Rb1在 0.602μg~ 9.632μg范围内线
性关系良好 , γ=0.9999。精密度 、重现性 、回收率良好 , RSD分别为:0.58%, 0.14%, 1.23%, 且供试品溶液在 8小
时内稳定性良好 , RSD为 0.7%,空白对照无干扰。结论:用此法测定复方竹节参胶囊中人参皂苷 Rb1的含量操作
简单 , 方便易行 ,准确性高 , 重现性好 ,对于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复方竹节参胶囊;人参皂苷 Rb1;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04(2005)12-0043-02
复方竹节参胶囊是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研制的用于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制剂 ,主要由竹节参 、白芍 、金钱白花
蛇 、地龙等中草药组成 ,主要功效是: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消
肿止痛。为了更好地控制本品的质量 ,笔者对复方竹节参胶
囊中竹节参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 Rb
1
进行含量测定 , 现将结
果报告如下。
1 仪器与药品
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日本岛津), 色谱柱(ODS-
3,日本岛津), 紫外检测器(SPD-10Avp,日本岛津),超声器
(TP300天鹏电子新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双通道色谱工作站
(N-2000, 浙江大学智能信息工程研究所), 人参皂苷 Rb1
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复方竹节参胶囊(湖北
民族学院附属医院制备)。乙腈(色谱纯),其它试剂均为分
析纯。
2 实验方法
本品中竹节参是主药 , 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 , 苷元以人
参二醇为主 [ 1, 2] ,故以人参皂苷 Rb1为含量控制指标 , 由于
竹节参所含总皂苷中 ,人参皂苷 Rb1的含量较低 , 故选用灵
敏度高 、重现性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2.1 色谱条件
精密称取人参皂苷 Rb1对照品 , 加甲醇溶解制成每 1ml
含人参皂苷 Rb1 30μg的溶液。于 75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
作波长扫描 , 结果:人参皂苷 Rb1 在 203nm处有最大吸收
峰 , 故选择 203nm作为检测波长。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 ODS-3色谱柱
(4.6×150mm, 5μm), 乙腈 -0.05%磷酸(1 :4)为流动相 ,
流速 1ml/min, 柱温 25 ℃,对对照品 、供试品 、空白对照品进
行试分离 ,得到了满意的分离效果。故以此条件作为人参皂
苷 Rb1的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条件。
2.2 供试品 、空白对照品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 20粒 , 取内含物 , 精密称定后置于锥形瓶中 , 加
甲醇 50ml,超声处理 30分钟 , 取出 , 滤取甲醇液。如此重复
操作 3次 ,合并甲醇提取液 , 蒸干 , 残渣加水 20ml使完全溶
解 ,于分液漏斗中 , 加 20ml正丁醇振摇提取 , 共 3次 , 合并正
丁醇提取液 ,蒸干 , 残渣加水适量使溶解。溶液通过大孔树
脂柱 ,先用少量水洗去水溶性杂质 , 用 60%的乙醇洗脱 , 收
集乙醇洗脱液 ,蒸干 , 残渣加甲醇溶解 ,转入 10ml量瓶中 ,加
甲醇至刻度 ,摇匀 , 即为供试品溶液。
同法制备空白对照品溶液。
取人参皂苷 Rb1对照品 , 精密称定 , 于 50ml量瓶中 , 加
甲醇溶解至刻度 ,即为对照品溶液 ,浓度为 0.602mg/ml。
2.3 供试品溶液 , 空白对照品溶液试分离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 [ 1] , 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 , 空白对照
品溶液 , 供试品溶液 20μ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 , 分离测
定 ,结果空白对照品溶液在 203nm处无吸收峰 , 而供试品溶
液及对照品溶液在该处均有最大吸收峰。
3 结果
3.1 线性关系及范围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 0.5、 1、 2、4、6、8ml, 置于
10ml的量瓶中 ,加甲醇至刻度 、摇匀。分别吸取 20μl, 照上
述试分离色谱条件 ,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进行测定。结果
见表 1。
·43·2005年第 27卷第 12期 湖北中医杂志
* 湖北省教育厅 2002年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02D00002)
表 1 不同浓度人参皂苷 Rb1 对照品与峰面积
进样量(μg) 峰面积
0.602 28365.256
1.204 56740.314
2.408 113458.426
4.816 170201.406
7.224 226919.131
9.632 283499.688
经计算 , 人参皂苷 Rb1的回归方程为 Y=-791.9 +
1908.292X, r=0.9999。 则人参皂苷 Rb1 的线性范围为
0.602μg~ 9.632μg。
3.2 精密度考察
吸取对照品溶液 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 , 测定峰
面积 , 连续重复测定 5次 , 计算人参皂苷 Rb1吸收峰面积的
RSD为 0.58%, 结果显示 , 此方法测定人参皂苷 Rb
1
的含量
精密度良好 , 结果见表 2。
表 2 人参皂苷 Rb1吸收峰面积精密度考察结果
进样次序 峰面积 RSD
1 192693.608
2 191480.488
3 191986.533 0.58%
4 190976.699
5 192098.608
3.3 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考察
取供试品溶液 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 测定吸收峰
面积。然后分别在间隔 1小时 、2小时 、 4小时 、 8小时时分
别测定吸收峰面积 , 计算 5次测定的 RSD为 0.14%,说明此
法制备的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良好 ,结果见表 3。
表 3 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考察结果
测定间隔时间 峰面积 RSD
即时 51783.788
1h 51659.633
2h 51397.000 0.14%
4h 51563.544
8h 51466.605
3.4 含量测定方法的重现性考察
取同一批样品 , 由 5个操作人员分别按供试品溶液制备
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 再分别测定各自的人参皂苷 Rb1的含
量。计算 5人测定结果的 RSD为 0.7%, 说明此法测定本品
中人参皂苷 Rb1的含量重现性较好 , 结果见表 4。
表 4 人参皂苷 Rb1含量测定方法重现性考察结果
测定人员编号 人参皂苷含量(%) RSD
1 0.0099
2 0.0098
3 0.0099 0.7%
4 0.0098
5 0.0100
3.5 加样回收率实验
取已测定含量的本品 5份 , 每份 20粒 , 取内含物 , 精密
称重 ,分别加 0.1ml对照品溶液 , 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
备供试品溶液。分别吸取 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 , 测
定含量 ,并计算回收率及 RSD,结果见表 5。
表 5 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样品序号 加入对照品量(μg)测定结果(回收率%) RSD
1 60.2 98.94
2 60.2 97.67
3 60.2 99.58 1.23%
4 60.2 98.87
5 60.2 96.56
3.6 样品含量测定
取不同批号的 3批样品 ,分别按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
法制成供试溶液 ,分别吸取 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 ,测
定人参皂苷 Rb1的含量 , 结果见表 6。
表 6 不同批号的 3批样品人参皂苷 Rb1含量测定结果
批号 人参皂苷 Rb1 含量(%)
031218 0.0099
040320 0.0102
040517 0.0105
4 讨论
据文献报道 [ 2] , 竹节参药材中人参皂苷 Rb1 的含量为
0.03%。为提高制剂中人参皂苷 Rb1的含量 ,笔者单独提取
竹节参中的总皂苷并加入制剂中 , 按本实验方法提取总皂
苷 , 收膏率为 28.83%, 其中人参皂苷 Rb1 的含量为
0.063%,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 说明此法测定本品中人参皂
苷 Rb1的含量方法可靠 , 结果准确。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虽然较繁琐 , 但重现性较好 ,
RSD为 0.7%。经大孔树脂纯化后的供试品溶液 ,杂质峰减
少 ,人参皂苷 Rb1的吸收峰明显得到改善 , 故供试品溶液经
大孔树脂纯化后制备是必要的。
表 6看出 ,三批不同批号的样品中人参皂苷 Rb1的平均
含量只有 0.0102%, 这对评价本品的内在质意义不很大。
为更好的评价本品质量 , 可以测定本品中人参皂苷 Rb1和
Rg1的总含量 , 其测定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品中白芍的量亦占处方总量的 38%, 主要成分芍药
苷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3] ,白芍中芍药苷的
含量约 1%[ 4] ,故本品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待于进一
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 [ S] .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 , 2000.附录 VID, 38.
[ 2] 陈永波 ,饶文斌 ,沈艳芬 ,等 .竹节参中氨基酸和皂苷特征组
分的分析鉴别 [ J].色谱 , 2003, 21(5):248-250.
[ 3] 王志坚 ,万军梅 ,陈敏珠.白芍总苷对正常人与类风湿关节炎
病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 J] .中国药理学报 ,
1994, 10:197.
[ 4] 任仁安.中药鉴定学 [ 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98.78.
(收稿日期:2005-08-25 编辑:郑晓屏)
·44· 湖北中医杂志 2005年第 27卷第 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