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竹节参生物学性状与产量通径分析
林先明1 ,由金文 1 ,郭 杰 1 ,谢玲玲2 ,廖朝林 1 ,刘海华 1 ,王 沫3*
(1.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 ,湖北恩施 445000;2.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 ,湖北恩施 445000;3.华中农
业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 采用相关与通径分析法 ,比较了竹节参各生物学性状对根茎产量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 ,茎粗 、最大
小叶片宽 、叶片与花序的夹角是新品种选育中值得充分重视的性状。
关键词 竹节参;生物学性状;根茎产量;通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6)08-0760-03
基金项目:湖北省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鄂科社发 [ 2001] 219号)
*通讯作者:王沫 , Tel:13507105431。
五加科竹节参 PanaxjaponicusC.A.Mey.,以
干燥根茎入药 , 《本草纲目拾遗 》始有记载 〔1〕。 1977
年以后各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均有收载 ,其性
温 、味甘 、微苦 ,有滋补强壮 、散瘀止痛 、止血生肌 、舒
筋活络 、和血祛痰等功效 ,兼具我国北药人参和南药
三七的功用 ,属我国珍贵中药材资源 。主产于湖北 、
四川 、贵州等省 ,云南 、广西也有少量分布 ,本所于
1989年完成野生转家植研究之后 ,目前已形成了一
定规模 。本文报道竹节参生物学性状与根茎产量的
通径分析 ,以期为竹节参育种和规范化栽培提供参
考 。
1 材料和方法
竹节参 PanaxjaponicusC.A.Mey.采自原产
地湖北省恩施市新塘乡 、石灰窑乡 、宣恩县椿木营
乡 。三年生植株为资源圃采种育苗后 ,成片种植于
本所长岭岗中药材试验基地(位于恩施新塘乡 ,海
拔 1680 m),移栽密度 8000株 /亩 , 试验地为缓坡
地 ,肥力均匀。栽后搭荫棚遮荫 ,田间管理方法一
致 。
在三年生生产示范田中随机取三个样方 ,每样
方按顺序取 10个植株 ,挂牌 ,分株调查生物学性状
与产量 ,然后按生物统计学方法分析 〔2、 3〕。
2004年 8月 1日 ,部分植株进入种子成熟期 ,
植株形态基本固定 ,长势旺盛 ,叶色正常 ,离倒苗还
有较长一段时间 ,能充分表现其形态学特征。 8月
24日测定地下部根茎产量(鲜重)。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竹节参生物学性状 三年生植株调查结果列
于表 1。株高 17 ~ 50 cm,高矮不一 , 变异系数达
36.7%;掌状复叶 3 ~ 4片轮生茎顶 ,复叶有小叶 3
~ 6枚。小叶的形状有阔卵形 、卵形 、卵状披针形或
披针形四种 ,小叶的大小不一 ,最大平均长 6.5 ~ 12
cm,宽 2.5 ~ 4.5 cm,叶色有浅绿 、绿 、深绿色三种。
叶缘锯齿深浅不一 , 5%表现为深齿 , 5%表现为深波
状。叶表面有的光滑 、平坦 ,有的平坦有毛 ,有的粗
糙不平 ,同时色泽不匀。茎粗 0.2 ~ 0.5cm;伞形花
序单一 ,顶生 ,极少数有分枝;花序与叶片的夹角有
30°、45°70°、90°四种。
2.2 竹节参产量 地上部倒苗时测定根茎鲜重 ,
也发现植株间变幅很大 ,最低的单株产量仅 4.41g,
最高的达 23.05 g,单株鲜重 8 g以下的有 4株 ,占
13%, 8g~ 15 g的有 22株 ,占 73%, 15g以上的有 4
株 ,也占 13%。分析表明:变异系数达 37.5%。
2.3 竹节参生物学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竹节参
的生物学性状(按表 1 ,依次为 X1 、X2、X3 ~ X9)与产
量(Y)的相关分析结果如表 2。
2.3.1 各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各性状与产量的相
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的有 5个 ,从大到小依次是:茎
粗(X8)>最大叶长(X4)>叶幅(X3)>最大叶宽
(X5)>株高(X1)。产量与其它性状相关性也达显
著水平。
2.3.2 各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株高能代表植株
田间长势长相的性状。与株高相关性达到极显著的
性状依次是:叶下高(X2)>叶幅(X3)>最大叶长
(X4)>茎粗 (X8)。株高与复叶数 (X6 )、小叶数
(X7)达显著性。
叶下高(X2)只与株高(X1)、最大叶长(X4)的
相关性达到极显著 ,与叶幅(X3)、最大叶宽(X5)、茎
粗(X8)达显著水平。
叶幅(X3)除与株高 (X1)、夹角(X9 )、叶下高
(X2)、茎粗(X8)、最大叶长(X4)相关极显著外 ,与
最大叶宽(X5)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
最大叶长(X4)与茎粗(X8)、最大叶宽(X5)、叶
幅 (X3)、株高(X1)、相关极显著 ,与叶下高(X2)相
·760· 中药材第 29卷第 8期 2006年 8月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06.08.002
表 1 竹节参的生物学性状与单株根鲜重
株号 株高(cm) 叶下高(cm) 叶幅宽(cm)
最大叶(cm)
叶长 叶宽
复叶数(片) 小叶数(片) 茎粗(cm) 夹角(度) 根产量(g)
1 14 10.5 17 8.5 3.5 3 15 0.3 30 7.91
2 42 15 19 8 3 4 20 0.3 30 10.63
3 32 13 21 11 3.8 4 20 0.35 30 11.49
4 17 5 12 9 3 3 15 0.3 30 9.32
5 25 13 20.5 9.5 3 3 13 0.35 45 11.81
6 23 13.5 18 7 2.5 3 15 0.25 30 4.41
7 40 14.5 20 9 3.5 3 18 0.4 45 10.35
8 32 11 15.5 7 2.5 3 15 0.3 45 9.9
9 41 13 18 7 3 3 15 0.3 30 12.38
10 44 16.5 21 10 2.5 3 15 0.3 45 10.65
11 21 7 16 7 3 3 15 0.2 45 8.07
12 42 16 16 8 3 3 15 0.3 30 8.48
13 31 13 17 12 4.5 3 15 0.4 45 19.6
14 50 14.5 22 9.5 3.5 4 19 0.35 45 15.55
15 40 13 17 9 3 3 15 0.3 30 8.87
16 19 12 16 6.5 2.5 3 15 0.2 30 7.17
17 40 8 15 9 3 4 18 0.35 30 11.4
18 46 15 26 12 4.5 4 20 0.5 70 23.05
19 29 7.5 21 8 2.5 2 10 0.2 90 6.7
20 47 15 23 10 4.5 3 16 0.35 45 14.23
21 21 11 16 7 2.5 3 15 0.3 30 11.05
22 22 9.5 17 8.5 3 2 10 0.3 30 9.66
23 17 7 17 7 3.5 2 10 0.2 30 8.53
24 18 5 16 8.5 3.5 3 15 0.35 30 9.46
25 21 9.5 13 7 2.5 4 20 0.3 30 8.47
26 22 10 14 8 3.5 3 15 0.2 30 5.69
27 21 8 13 8 3.5 2 10 0.2 30 7.19
28 19 8.5 16 8 3.5 2 10 0.25 90 7.3
29 22 9.5 19 9 3 3 16 0.4 30 16.3
30 22 12 16 7.5 2.5 4 20 0.35 30 10.45
表 2 竹节参生物学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Y
X1 1 0.727 0.626 0.466 0.268 0.426 0.440 0.450 0.3157 0.505
X2 1 0.605 0.355 0.143 0.402 0.448 0.412 0.101 0.373
X3 1 0.576 0.396 0.218 0.253 0.518 0.620 0.586
X4 1 0.711 0.278 0.278 0.716 0.356 0.740
X
5 1 0.041 0.087 0.447 0.142 0.581
X
6 1 0.966 0.551 -0.080 0.415
X
7 1 0.591 -0.060 0.421
X
8 1 0.213 0.834
X9 1 0.379
Y 1
注:R0.05 =0.349, R0.01 =0.449, n=29
·761·中药材第 29卷第 8期 2006年 8月
关显著 。最大叶宽(X5)只与最大叶长(X4)相关性
达到极显著;与茎粗(X8)、叶幅(X3)的相关性达到
显著性 。
复叶数(X6)只与小叶数(X7)、茎粗(X8)的相
关性达到极显著 ,与株高 (X1)的相关性达显著性 。
小叶数(X7)只与复叶数(X6)、茎粗 (X8)的相关性
达到极显著 ,
茎粗(X8)除与夹角(X9)无相关性外 ,与其它性
状相关均达极显著。
夹角(X9)只与叶幅(X3)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 ,
与产量和最大叶长(X4)相关显著外 ,与其它性状的
相关性都不显著 。
2.4 竹节参生物学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为了
进一步分析各生物学性状对产量的直接效应 ,同时
估计各生物学性状对产量影响的间接效应 ,进而能
直接比较各生物学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 ,因此
进行了通径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对单株产量有直
接影响并达到显著水平的性状有三个 ,最大的是茎
粗(直接通径系数 =0.6797,决定系数 =0.4620),
其次是最大的小叶宽(直接通径系数 =0.2493,决
定系数 =0.062),第三个是叶片与花序的夹角(直
接通径系数 =0.1990,决定系数 =0.040);其它性状
通过这三个性状以及这三个性状之间的间接决定系
数 =0.1984。
3 结论与讨论
3.1 竹节参生物学性状与单株产量个体间差异很
大 ,虽然不排除田间肥力 、管理和调查中会产生一定
误差 ,但差异主要由个体间的遗传所决定。
3.2 竹节参生物学性状与单株产量相关分析表
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密度较低 ,田间未封垄),良好
的营养条件 ,有利于促进植株旺盛生长 ,进而提高产
量。最大叶片的叶长 (X4 )、叶宽 (X5)、复叶数
(X6)、小叶数(X7)、夹角(X9)等 5个性状与其它性
状的相关性相对较小 ,主要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3.3 通径分析表明 ,茎粗 、最大的小叶片叶宽 、叶
片与花序的夹角是对竹节参单株产量直接影响最大
的三个性状 ,决定系数达 0.527。其它性状通过这
三个性状间接影响单株产量 ,与这三个性状有关的
决定系数总计达 0.7624。
3.4 竹节参生物学性状和单株产量的个体间差异
很大 。为了保证植株生长 、单株产量的一致性 、达到
高产高效的目的新品种选育十分必要。在以高产为
目标的 ,新品种选育中 ,茎粗 、最大的小叶宽 、叶片与
花序的夹角是值得充分重视的性状。
参 考 文 献
[ 1] 范崔生主编 .中药采收鉴别应用全书 .南昌:江西科技
出版社 , 1995:347-348.
[ 2] 莫惠栋 .农业试验统计 .第二版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
社 , 1992.
[ 3] 惠大丰.统计分析系统SAS软件实用教程 .北京: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1996.
(2005-11-24收稿
2006-04-20修回)
木瓜苗木繁育技术
张文杰 1 ,李纪华 2 ,袁洪瑞1 ,张洪轩 1 ,李 彬 2
(1.河南省西峡县林业局 ,河南西峡 474500;2.河南省西峡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西峡 474500)
摘要 本文介绍木瓜 Chatnomelessinensis苗木的扦插 、压条 、种子繁育及田间管理技术 ,可供栽培参考。
关键词 木瓜;苗木;繁育
中图分类号:R28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454(2006)08-0762-02
木瓜 Chatnomelessinensis亦称皱皮木瓜 、宜木
瓜 ,为落叶小乔木 ,药用为主的特用经济林树种 。适
应性强 ,山西 、山东 、河南等长江流域均有栽培 。
木瓜果有舒筋祛湿的显著功效。果实成熟后色
泽金黄 、芳香宜人 ,极具观赏性 。果片经蒸煮或制成
蜜饯可食用 ,有较高的保健和美容效果。以木瓜果
为原料还可提取香精 ,制作美容产品及制造木瓜药
酒等等。目前市场需求量很大 ,有发展前景。本文
介绍木瓜木的繁育技术 。
1 苗圃选择与整地
育苗地要选择灌溉便利 ,排涝方便 、通气性好的
酸性或微酸性沙壤及黄壤土质为宜。每亩施有机肥
3000 ~ 4000 kg或复合肥 80 kg作基肥 。在整地时 ,
可用 0.5%的高锰酸钾或 50%的辛硫磷粉剂消毒及
·762· 中药材第 29卷第 8期 2006年 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