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山葵杀菌作用的研究



全 文 :山葵杀菌作用的研究
胡尚勤
(重庆师范大学生物学系 重庆 400047)
摘要:报道了山葵提取物对细菌的致死作用 , 特别是山葵对病原菌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在
山葵提取物浓度为0.5%~ 0.8%, 作用时间为 90~ 120 min 的条件下 , 对几种病原菌的杀菌
率为 80%~ 97%。这对杀灭有害病原菌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 对防止病原菌的传播搞好环境
卫生 、 保证人类健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山葵 , 细菌 , 杀菌 , 作用
中图分类号:Q93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54 (2004)04-0077-04
 收稿日期:2003-08-18 , 修回日期:2003-11-05
Research of the Wasabi to Disinfect Pathogenic Bacteria Affects
HU Shang-Qin
(Dept.of Biology ,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047)
Abstract:This paper reported extract materials from the wasabi to disnfect pathogenic bacteria affects.The result shows
that consistency of the extract materials from the wasabi is 0.5%~ 0.8% , times is 90min ~ 120min , efficincy of
wasabi to disinfect pathogenic bacteria is 80%~ 97%.A new scientific method has been found to disinfect pathogenic
bacteria , it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vention about disease , making a public health , pledge people s
health.
Key words:Wasabi , Bacteria , Disinfection , Affect
山葵在中国大陆又名山嵛 , 学名 Eutrema wasabi , 原产于日本 , 属于十字花科多年
生喜阴性草本植物 , 最适生长温度在 8℃~ 18℃, 年日照1 ,200 h 以下[ 1 , 2 ] 。在日本山
葵已有350多年的栽培历史。日本每年需要从我国进口1 ,000吨左右 , 在日本市场上山
葵每吨批发价为 20万元 。在我国对山葵的种植面积正在迅速扩大 , 现在主要是在西南
各省 , 如云南 、 四川 、贵州等省。据云南山葵种植公司介绍 , 他们已经达到年种植 200
万株以上。山葵是一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 , 山葵整株植物具有强烈的辣味和特殊
的芳香 , 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 其根状茎主要作为鲜食生鱼片等海鲜的高级调味品 。
山葵根茎也可以入药 , 有镇痛 、帮助消化等多种功效[ 3 ,4 ] 。目前国内一些大城市对山葵
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 在生产和销售方面正在迅速扩展。然而对山葵的杀菌作用及
其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尚少 , 通过国内外有关文献数据库检索 , 在检索出的相关文献
中 , 没有发现有关山葵提取物杀菌作用的专题报道 。本研究旨在将山葵提取物作用于
细菌尤其是病原菌以检查其杀菌效果 , 以便进一步开发利用山葵及其有关基础研究提
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山葵根茎由云南威信长绿有限公司提供 。
·77· 2004年 31 (4)            微 生 物 学 通 报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004.04.020
1.2 菌种
大肠杆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白色念珠球菌 , 痢疾杆菌 , 变形杆菌 , 草绿色链球
菌 , 溶血链球菌 , 产气杆菌等 , 均由重庆师范大学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提供 。
1.3 培养基及药品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5] , 盐酸 , 氢氧化钠 , 丙酮 , 乙醚 , 乙醇 , 邻苯二甲酸氢钾 ,
无水硫酸钠等均为分析纯 。
1.4 仪器设备
恒温培养箱 (12℃~ 40℃), 离心机 (4 ,000 r/ min), 恒温水浴锅 , 组织捣碎机 , 无
菌室 , 超净工作台 , 蒸馏装置等。
1.5 方法
1.5.1 山葵有效成分提取与测定 (主要成分是异硫氰酸酯[ 6]):山葵茎洗净称取 1 kg ,
用组织捣碎机粉碎 , 装入烧瓶中 , 加入 pH4.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
2 ,000 mL和 0.1%VC 20 mL。密封水解 2 h , 蒸汽蒸馏所得的馏出液加入少量乙醚萃取
3次 , 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 在水浴中除去乙醚 , 用哌啶滴定法[ 7]测定其含量后 , 得到
浅黄色油状成品 。使用时用细菌过滤器过滤除菌 。
1.5.2 配制不同浓度山葵提取物:把山葵提取物 (总异硫氢酸酯 , 其中有 10余种不同
成分)稀释成有效成分含量为 0.1% 、 0.3% 、0.5% 、0.8%不同浓度。分别取5 mL 于
无菌试管中。
1.5.3 菌悬液的制备:将大肠杆菌 , 枯草杆菌 , 产 气杆菌 , 变形杆菌 , 金黄色葡萄球
菌 , 白色念珠球菌 , 溶血链球菌 , 痢疾杆菌 , 乳酸链球菌 , 地衣芽孢杆菌 , 醋酸杆菌 ,
保加利亚乳酸杆菌等 , 分别接种在牛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上 , 37℃活化培养24 h。然
后用 10 mL无菌水洗下菌体 , 倒入装有无菌水 90 mL 和无菌玻珠的三角瓶中 , 振荡 10
min , 制成菌悬液 , 适当稀成 104个/mL的浓度。
1.5.4 山葵杀菌作用的测定:在分别装有 0.1% 、0.3% 、 0.5% 、 0.8%的山葵提取物
9 mL的试管中 , 分别加入上述活化好的各种菌悬液 1mL , 每种菌做 4个不同浓度处理 ,
并分别在 10 、 20 、 30 、 60 、 90 、 120 min取样 1 mL 进行平板菌落计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葵对细菌的杀菌作用
在同一时间内不同浓度山葵提取物对各细菌影响 , 结果见表1。
表1 山葵提取物不同浓度对各细菌的作用
菌种名称
不同山葵浓度处理 120 min
0.1% 0.3% 0.5% 0.8%
菌落数 (×102个/mL)
对照组
(×102/mL)
不同浓度的杀菌百分率 (%)
0.1 0.3 0.5 0.8
大肠杆菌 3.7 22 0.5 0.1 10.0 63 82 95 99金
黄色葡萄球菌 2.8 1.3 0.7 0.1 10.0 72 87 93 99
枯草芽孢杆菌 7.9 5.8 4.7 4.0 10.0 21 42 53 60
嗜热链球菌 6.3 5.0 3.9 3.0 10.0 37 50 61 70
乳酸链球菌 5.9 5.1 3.5 2.8 10.0 41 49 65 72
地衣芽孢杆菌 7.5 5.9 4.4 3.3 10.0 25 41 56 67
·78· 微 生 物 学 通 报            2004年 31 (4)
续表 1
保加利亚乳酸 6.7 4.3 2.8 1.7 10.0 33 57 72 83
醋酸杆菌 7.3 6.8 7.5 2.1 10.0 27 32 65 79
白色念珠球菌 2.5 1.3 0.4 0.1 10.0 75 87 96 99
溶血链球菌 2.2 1.4 1.0 1.0 10.0 78 86 90 99
草绿色链球菌 2.7 1.6 1.1 0.2 10.0 73 84 89 98
痢疾杆菌 2.3 1.2 0.6 0.1 10.0 77 88 94 99
变形杆菌 6.5 2.1 1.3 0.8 10.0 35 79 87 92
气杆菌 6.1 1.9 1.2 0.8 10.0 39 81 88 92
  从表 1中数据可知 , 山葵提取物对不同种细胞的作用不同 , 而且随着山葵提取物
中有效成分含量增加 , 对细胞的影响随之增大 。同时 , 可以看出 , 山葵提取物对病原
菌的作用更明显 , 如白色念珠球菌 , 溶血链球菌等最高杀死率为 99%。对一般细菌如
醋酸杆菌等的影响小些 , 杀死率为 79%。这可能是由于这类细菌的代谢产物或结构上
的差异不同所致 。对芽孢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作用更小些 , 杀死率为 20%~ 60% , 这
可能是芽孢的抗性作用的缘故。抑菌圈直径最大为 12 mm 。当然 , 为了杀死细菌可采
用较高浓度的山葵提取物 , 而且其中 6-甲亚酸基硫氢酸酯具有抗肿瘤效果[ 4] 。但是 ,
如果食用时 , 浓度太高 , 量太大 , 对人体不适宜 , 因为一方面浓度过高 , 刺激性辣味
亦重 , 使人有厌恶感;另一方面其中异硫氢酸烯历酯含量为 0.1%左右时 , 其致死剂量
为600 g/50 kg , 这样量大或浓度大时可能对机体细胞有损伤作用。因此 , 只有适量食
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2.2 山葵不同作用时间对细菌的影响
采用山葵同一浓度作用不同时间时对细菌的影响 , 结果见表2。
表 2 山葵提取物不同作用时间对细菌的影响
菌种名称
0.5%山葵提取物不同作用时间对
细菌影响 (×102/mL活菌)
10
(min)
20
(min)
30
(min)
60
(min)
90
(min)
120
(min)对照
山葵不同时间杀菌率
(%)
10
(min)
20
(min)
30
(min)
60
(min)
90
(min)
120
(min)
大肠杆菌 8.0 7.3 6.4 4.3 1.1 0.4 10 20 27 36 57 89 96
金黄色葡萄球菌 7.5 6.7 6.1 3.8 1.2 0.8 10 25 33 39 63 88 92
枯草杆菌 8.9 8.3 7.5 6.9 53 5.0 10 11 17 25 31 41 50
嗜热链球菌 8.3 7.7 6.7 5.9 4.4 4.0 10 17 23 33 41 56 60
乳酸链球菌 8.4 8.0 7.3 5.0 4.0 3.6 10 16 20 27 50 60 64
地衣芽孢杆菌 9.1 8.6 7.1 6.5 5.1 4.9 10 9 14 29 35 49 51
保加利亚乳酸杆菌 8.2 7.9 6.3 5.1 3.7 3.2 10 18 21 37 49 62 68
醋酸杆菌 8.5 7.8 6.0 4.9 4.0 3.5 10 15 22 40 51 60 65
白色念珠球菌 7.0 4.9 2.6 1.3 0.7 0.3 10 30 51 74 87 93 97
溶血链球菌 7.4 5.3 3.1 2.7 1.2 0.8 10 26 47 69 73 88 92
草绿色链球菌 7.9 6.1 4.0 2.9 1.5 1.0 10 21 39 60 71 85 90
痢疾杆菌 7.5 7.1 5.3 2.3 1.1 0.7 10 25 29 47 77 89 93
变形杆菌 8.2 7.6 6.2 4.4 2.1 1.5 10 18 24 38 56 79 85
产气杆菌 8.5 8.1 6.5 4.2 1.9 1.4 10 15 19 35 58 81 86
·79· 2004年 31 (4)            微 生 物 学 通 报
  从表 2中数据可看出 , 在同样浓度和温度条件下 , 随着作用时间不同 , 其杀菌率
亦不同 , 随时间的延长 , 其细菌 杀死数越多 , 即杀菌率越高。同样 , 可看出 , 山葵对
芽孢杆菌的杀菌作用较弱 。作用时间为 120 min杀菌率最高为 50%~ 51%。而对病原菌
杀菌效果较好 , 作用 120 min杀菌率最高为 97%。一般细菌因菌种不同而异 , 其作用机
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3 结论
实验表明山葵提取物的杀菌作用是明显的 , 并且随浓度增加而杀菌作用更强。选
择使用浓度时一般应 0.5%左右为宜 , 对病原菌杀菌率为 80%以上 。既经济 , 效果亦不
错。如果体内食用应以低剂为宜。
实验结果表明山葵提取物的杀菌作用 , 随处理时间不同而有不同 , 在 90 ~ 120 min
杀菌效果较好 , 对病原菌杀菌率在 80%~ 97%。
山葵提取物对各种菌的作用随菌种 , 其它环境条件等不同而异 。特别是作机制有
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 1] 杨业正.植物生理通讯 , 2001 , 37 (1):40.
[ 2] Chadwick C I , Lumpkin T A , Elberson L R.Economicbotany , 1993 , 47 (2):113~ 135.
[ 3] 王健美 , 游 咏 , 郑 柯 , 等.四川大学学报 , 2000 , 37(6):954~ 956.
[ 4] Tanida N , Kawaura A , Takahashi A , et al.Nutrition and Cancer , 1991, 16 (1):53~ 58
[ 5] 郝士海.现代细菌学培养基和生化试验手册.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2.118.
[ 6] 林丽钦.福建轻纺 , 1999 , 9:1~ 4.
[ 7] 姜子涛 , 罗 辉 , 吴月英 , 等.食品研究与开发 , 1995 , 16 (1):17~ 20.
·论文写作要点·
摘  要
中英文摘要为报道性文摘 , 用第三人称书写。本刊要求中文文献控制在 200 字左右 , 外文摘要不
超过 250个实词。摘要内容要简明扼要 , 客观如实反映自己的工作内容 , 包括:目的 、 方法 、 结果。
书写时注意语法一定要正确 , 符合中英文表达方式 , 特别是英文摘要最好请英文水平较好的专家审
定 , 以免出现错误。
按照国家标准 ,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 , 并拥有与 1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 , 可以说 , 摘
要是一种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
前  言
简明介绍论文背景 , 相关领域研究历史与现状 , 同时与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比较 , 突出自己著文
的意图与分析依据 , 包括:论文追求目标和创新性 , 研究范围和理论 , 技术方案选取与确定 , 研究结
论等。
前言应言简意赅 , 切勿相同于摘要 , 切勿评述同行熟知或教科书中已陈述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
法。
·80· 微 生 物 学 通 报            2004年 3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