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陆英提取物乌索酸的热分析研究



全 文 :陆英提取物乌索酸的热分析研究
邹盛勤1 , 2 , 梅光泉 1 , 3 , 陈 武1 , 2
(1.江西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 , 宜春 336000;
2.宜春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 宜春 336000;3.宜春学院科研处 , 宜春 336000)
摘 要: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微分热重法(TG-DTG)对静态空气气
氛的乌索酸进行了热分析研究 , 为热分析鉴别乌索酸提供了实验依据。结果表
明 , 加热到 251 ℃时质量损失约 3.31%, 251 ~ 341 ℃时质量损失约 68.09%,
341~ 464 ℃时质量损失约 27.70%, 到 464 ℃时质量仅余约 0.90%。在 158 、
311 、415 ℃分别有 3个放热峰。
关键词:乌索酸;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
中图分类号:O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20(2007)11-029-03
  乌索酸(Ursolic acid), 又名熊果酸 , 乌苏酸 ,
无色针状结晶 , 分子式C30H48O3(Fw 456.71), 其分
子结构见图 1。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 乌索酸具有抗
肝炎 、抗肿瘤 、抗病毒 、抗炎抑菌及降血脂等多种
药理活性 , 且其抗肿瘤作用广泛 , 极有可能成为
低毒有效的新型抗癌药物 , 具有重要的药用开发
价值[ 1] 。陈武研究员等采用“醇提凝析法” , 成功使
用单一溶剂乙醇从中药陆英中制备出纯度达
99.51%的乌索酸 , 并进行了抗肝炎活性等临床药
理实验[ 2 , 3] 。本文应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
研究了乌索酸的热化学性质 , 对乌索酸生产工艺
条件的控制和方剂复配均具一定的指导意义 。
图 1 乌索酸的分子结构
Fig.1 The structure of ursolic acid
1 实验部分
1.1 乌索酸的分离制备
乌索酸取自于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陆英 , 其
分离制备方法见文献[ 3 , 4] 。
1.2 仪器与试剂
In 、Sn 、Ni (光谱纯)。TA-Q10 型差动热分析
仪和 TA-Q50型热重分析仪(美国 TA 仪器公司)。
精密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 精确
度 0.01 mg)。
1.3 实验方法
取乌索酸试样量 3 ~ 5 mg , 加热速率为 10
℃ min , 参考物质为光谱纯Al2O3 , 静态空气气氛 ,
Al2O3 坩埚 , 对乌索酸从室温到 500 ℃进行 DSC 扫
描。以 5 ℃ min 的升温速率 , 用铂坩埚装 4.8520
mg 乌索酸 , 静态空气气氛 , 得到其从室温到
550 ℃的热重曲线 。
2 结果与分析
乌索酸的 DSC曲线如图 2所示。
乌索酸的熔点为 285 ~ 287 ℃[ 3] , 本文用差式
扫描量热法测量了乌索酸的熔化过程(见图 2), 有
一个明显的吸热峰 , 图 2 中的吸热峰(287.24 ℃)
出现在热重曲线图 3失重之前(332.98 ℃), 故该
—29—
第 26 卷第 11期
2007 年 11月              分析试验室Chinese Journal of Analy sis Laboratory            Vol.26.No.112007-11
收稿日期:2006-11-02;修订日期:2007-01-12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2002AA2Z3217), 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科技计划(赣教技字[ 2005] 301号)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邹盛勤(1970-), 男 , 副教授
DOI :10.13595/j.cnki.issn1000-0720.2007.0317
峰为熔化吸热峰 。实验还发现乌索酸在相同实验
条件 , 不同升温速度下的 DSC 图形非常相似 , 这
在热分析上都是显著的 , 为热分析鉴别乌索酸提
供了实验依据。
图 2 乌索酸的 DSC 曲线
Fig.2 Thermaograph of DSC for ursolic acid
  乌索酸的 TG-DTG 曲线如图 3 所示 , TG 为热
重分析曲线 , DTG为微分热重分析曲线(dm dt)。
乌索酸在升温过程中的各阶段的失重数据列在
表 1中。
图 3 乌索酸的 TG-DTG曲线
Fig.3 Thermaograph of TG-DTG for ursolic acid
表 1 乌索酸从室温加热到 550 ℃的失重数据
Tab.1 Data of weight-losts for ursolic acid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550 ℃
乌索酸 ① ② ③
失重百分率 % 3.31 68.09 27.70
温度范围 t ℃ 58.90 ~ 250.69 250.69~ 341.17 341.17~ 463.66
失重最快温度 t ℃ 158.36 310.55 414.62
  由表1和图3可知 , 乌索酸加热失重分为 3个
阶段 。一阶段失重温度范围大致为 59 ℃~ 251 ℃,
DTG曲线显示热解失重最快温度 158 ℃, 失重百
分率为 3.31%。我们推断此历程为受热后环上羟
基与邻位碳上的一个氢缩合失去一个水分子 , 理
论失重率为 3.95%, 这基本上与热重曲线的第一
阶段失重率相吻合。二阶段失重温度范围大致为
251 ~ 341 ℃, 这一阶段的质量损失 68.09%很明
显 , 据此推断这是一个乌索酸的五环三萜骨架热
解过程 , DTG 曲线显示热解失重最快温度为 311
℃。三阶段温度范围大致为 341 ~ 464 ℃, 失重百
分率约为 27.40%, 推断为燃烧过程 , 其 DTG曲线
显示燃烧失重最快温度 415 ℃。此时残留物的质
量约占总质量的 0.90%, 表明乌索酸已经燃烧完
全。继续升温 , 没检测到质量损失 , 残余物可能为
高温下保持稳定的残渣。第二步和第三步热分解
过程较复杂 , 单纯从失重图谱和数据看不出失去
什么基团 , 也无法确定它们的分解机理。
3 结论
通过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乌索酸
热化学性质的研究 , 弄清乌索酸对受热的影响和
变化 , 对乌索酸的生产工艺条件的控制和方剂复
配均具一定的参考价值 , 也为热分析鉴别乌索酸
提供了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 1]  黄 镜 , 孙 燕.中国新药杂志 , 1997 , 6(2):101
[ 2]  陈 武 , 李开泉 , 熊筱娟等.南昌大学学报(理科
版), 2001 , 25(2):165
[ 3]  李开泉 , 邹盛勤 , 陈 武等.中草药 , 2003 , 34(9):
791
[ 4]  邹盛勤 , 张西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 33(1):74
—30—
第 26卷第 11 期
2007 年 11 月              分析试验室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            Vol.26.No.112007-11
Thermoanalysis for ursolic acid in Sambucus Chinensis Lindl.
ZOU Sheng-qin1, 2 , MEI Guang-quan*1 , 3 and CHEN Wu1, 2(1.Key Laboratory of Province for Research on Active In-
gredients in Natural Medicines , Yichun 336000;2.Bio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Yichun University , Yichun
336000;3.Research Division of Yichun University , Yichun 336000), Fenxi Shiyanshi , 2007 , 26(11):29 ~ 31
Abstract: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ursolic acid in Sambucus Chinensis Lindl.were studied by a DSC method and a
TG-DTG method in the static air.It provides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rmoanalysis in identification of ursolic acid.
The results show that heating up to 251 ℃, a mass loss of 3.31% is observed.From 251 ~ 341 ℃, a mass loss of
60.09% is observed.From 341 ~ 464 ℃, a mass loss of 27.70% is observed.Up to 464 ℃, the mass of remains is
only 0.90%.The max peaks at 158 , 311 and 415 ℃in DTG are observed by exothermic decomposed reaction , re-
spectively .
Keywords:Ursolic acid;DSC;TG-DTG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欢迎刊登广告
《纳米科技》杂志
《纳米科技》创刊于 2004年 2 月 , 是纳米科学技术领域的专业科技期刊(双月刊), 专注于传播纳米科学技术的创新思
维 、研究进展 、 应用开发和产业化进程。两院院士师昌绪为本刊题写刊名 , 多名院士为本刊题词 , 9位院士及 43 位著名专
家 、教授出任本刊编委会顾问或编委 , 名家荟萃。
主要栏目:高端专访 、专家论坛 、纳米材料与应用 、纳米器件与技术 、纳米加工工艺 、显微与测量 、基础研究 、实用技
术。
本刊融知识性 、实用性 、 技术性和理论性于一体 , 及时报道科研与产业化动向;展示不断涌现的新技术 、 新材料 、 新
工艺 、新产品 、 新的测量方法和新仪器设备;为产学研的沟通搭建交流平台;为业内广大科学研究 、 工程技术 、 经营管理
人士提供共同的园地;为企业捕捉无限商机;协助广大读者创造更大价值。
《纳米科技》每期发行 2.5 万册。发行范围覆盖信息技术 、 电子 、 能源 、 材料 、 粉体 、 微电子 、光电子 、 医药卫生 、 机
械 、化工 、 橡胶 、塑料 、 轻纺 、印染 、 冶金 、农业 、 航空 、航天 、 军工 、汽车 、 环保 、造纸 、 涂料 、建筑等行业 , 是从事纳米
技术科研 、制备 、 管理 、营销 、 采购人员 、高校师生和研究人员等广大读者的知心朋友。
《纳米科技》已成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 、 OCLC 数据库 、 CAJ-CD中国
期刊网 、 CJ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中国
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 、中国人文社科计量指标数据库来源期刊。
地址:西安市科技路 37 号海星城市广场 B 座 24层(710075)
编辑部电话:029-88153782 88153806;传真:029-88123805
E-mail:namikeji2004@yahoo.com.cn;http:∥www.chinanano.cn
网络实名:中国纳米科技
—31—
第 26 卷第 11期
2007 年 11月              分析试验室Chinese Journal of Analy sis Laboratory            Vol.26.No.11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