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年第 13 卷第 6 期 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2012,Vol 13,No 6
陆英与乌索酸
对大鼠全血黏度和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
黄电波 1,黄清松 2
(1.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 深圳 518119;
2.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生物学教研室,广州 510006)
摘要: 目的 探讨乌索酸及陆英对大鼠全血黏度和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方法 将 54 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6 组,每组 9 只,分别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陆英煎剂组、乌索酸小、中、大剂量组(15、30、60 mg·kg-1)。 各组大鼠均
普通饲料喂养,陆英煎剂组及乌索酸小、中、大组每天给大鼠灌胃予相应容积的药物喂养;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每天
给大鼠灌胃予相应容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容积为 1mL·(100 g)-1]。各组均连续给药 7 d。冰水浴复加皮下注射肾上腺
素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陆英煎剂组及乌索酸小、中、大各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模型
组的全血高、低切应力黏度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陆英煎剂组及乌索酸各组的切变率明显降
低(P<0.01 或 P<0.05),乌索酸中、大剂量组切变率低于小剂量组(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模型组红细胞沉降率
值降低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较,陆英煎剂组及乌索酸各组的红细胞沉降率有所上升(P<0.01 或 P<0.05);与小
剂量乌索酸组比较,陆英煎剂组及模型组红细胞沉降率较高(P<0.01)。 结论 陆英与乌索酸能降低全血黏度、红细
胞沉降率值,并随着剂量的增加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乌索酸; 陆英; 全血黏度; 红细胞沉降率; 动物,实验; 大鼠
中图分类号: R-3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8194(2012)06-0010-03
Effects of Sambucus Chinensis and Ursolic Acid on Whole
Blood Viscosity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in Rats
HUANG Dian-bo1,HUANG Qing-song2
(1.Department of Pharmacy, Kuiyong People’s Hospital of Dapeng New District of Shenzhen, Shenzhen
518119, China; 2. Department of Biology, School of Basic Courses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ambucus chinensis and ursolic acid on whole
blood viscosity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in Rats. Methods Fifty-four rats were randomly di-
vided into six groups, with 9 rats in each group. All rats were fed a normal diet. Additionally, rats in
saline group and model group were intragastrically administered with 1mL·(100 g)-1 normal saline for 7
days, respectively. Sambucus chinensis group, small dose of ursolic acid group, medium dose of ursolic
acid group and large dose of ursolic acid group were intragastrically given sambucus chinensis decoc-
tion, 15 mg·kg-1 ursolic acid, 30 mg·kg-1 ursolic acid, 60 mg·kg-1 ursolic acid for 7 days, respectively.
Acute blood stasis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epinephrine and ice water bath.
The changes in hemorhe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observ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whole
blood viscosity at both low and high shear rates decreased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increased
in saline group (P<0.01). Moreover, shear rate decreased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increased
in sambucus chinensis group and ursolic acid groups,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P<0.01 or P<0.05).
Compared with small dose of ursolic acid group, shear rate decreased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收稿日期: 2012-04-11
作者简介:黄电波(1964—),男,大专,主管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品处方质量的控制。
10· ·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年第 13 卷第 6 期 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2012,Vol 13,No 6
increased in medium and large dose of ursolic acid groups (P<0.01 or P<0.05). Conclusion Sambu-
cus chinensis and ursolic acid can reduce whole blood viscosity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KEY WORDS: ursolic acid; sambucus chinensis; whole blood viscosity; ESR; animals,laboratory; rats
乌索酸(ursolic acid,UA)又名熊果酸、乌苏酸,
主要存在于某些植物中,如接骨草叶、枇杷叶和熊
果等,存在的形式多为游离状态或结合成糖苷。 有
研究[1]表明,乌索酸具有抗病毒、抑菌及降血脂等多
种药理活性。 陆英又名接骨草、八棱麻等,为忍冬科
类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其根、茎、叶
均可入药 [2-3],中医理论认为其具有活血化瘀、祛风
除湿、通经活络等诸多功效[3]。 研究[4-5]表明,其中所
含的天然乌索酸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肝炎病毒作用,
多数活血化瘀中药能降低动物血液黏度。 因此研究
陆英及乌索酸对大鼠全血黏度和红细胞沉降率的
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药品
1)陆英:购自广东省药材公司,粉碎后水煎 2次,煎
剂浓度为 180 g·L-1(生药量)。 2)乌索酸:由上海酶
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呈白色粉末状结晶,纯
度为 93.0%。 用 0.2%的泊罗沙姆助溶,分别配制浓度
为 15、30、60 mg·kg-1 的溶液各 30 mL, 超声振荡
后备用。 3)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
公司,批号:20090615),浓度为 10 μg·mL-1。 4)戊巴比
妥钠(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进口分装,
批号:090804)。
1.2 主要仪器
LG-R-80A 型全自动血液黏度仪(北京中勤世
帝公司),Microtest-1 全自动血沉仪(威士达医疗有
限公司);电子天平 AO210型(美国奥帝斯公司出品,
精密度为 1/10 000),一次性真空肝素钠抗凝管(南
昌赣达医疗有限公司)。
1.3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SD 大鼠 54 只,雌雄各半,体质量 350~400 g,
由广东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将 54 只大鼠按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 6 组,每组 9 只。 各组大鼠均普通饲
料喂养,陆英煎剂组及乌索酸小、中、大组(15、30、
60 mg·kg-1)。 每天给大鼠灌胃予相应容积的药物喂
养;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每天给大鼠灌胃予相应容
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容积为 1 mL·(100 g)-1]喂养。
各组均连续给药 7 d[6]。 生理盐水组制备血瘀模型。
模型组、陆英煎剂组及乌索酸小、中、大剂量组均按
下述方法造模。
1.4 急性血瘀模型的制备与采血
除生理盐水组外,其余各组第 7 天给药后2 h皮
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 0.08 mL·mg-1 1 次,2 h 后置
0~4 ℃冰水中游泳 5 min,2 h 后重复皮下注射盐酸
肾上腺素 1 次,制造急性血瘀模型,处理后将各组
大鼠禁食不禁水。 第 2 天早晨经大鼠腹腔注射 3%
戊巴比妥钠 0.15 mL·(100 g)-1,麻醉后腹主动脉采
血 5 mL保存于肝素钠抗凝管中待检。
1.5 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
取肝素钠抗凝血,使用 LG-R-80A 自动血液黏
度仪测定全血黏度;使用 Microtest-1 全自动血沉仪
测定红细胞沉降率。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6.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
料用 x±s表示,对各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乌索酸及陆英对大鼠全血黏度的影响
模型组的全血高、低切应力黏度均高于生理盐
水组(P<0.01),表明急性血瘀大鼠模型的血液黏度、
浓度等状态均达到了造模的要求。 与模型组相比,
乌索酸 3 个剂量组和陆英煎剂组的血液流变学都
有较大改善。 乌索酸及陆英对各组大鼠全血黏度的
影响见表 1。
2.2 陆英与乌索酸对大鼠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模型组红细胞沉降率值降低
(P<0.01),表明随着全血黏度的升高而加快红细胞的
沉降。给予陆英煎剂及不同剂量乌索酸,红细胞沉降
率有所回升。 见表 2。
11· ·
实用临床医学 2012 年第 13 卷第 6 期 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2012,Vol 13,No 6
组别 n 药物剂量/(g·kg-1)
切变率200
(1/S)
切变率 1
(1/S)
生理盐水组 9 - 4.52±0.21 25.02±2.43
模型组 9 - 6.32±0.31△ 46.61±2.80△
陆英煎剂组 9 1.800 5.54±0.69** 39.69±5.48**
小剂量乌索酸组 9 0.015 5.51±0.40* 33.87±2.51*
中剂量乌索酸组 9 0.030 5.12±0.31*# 30.78±3.91*#
大剂量乌索酸组 9 0.060 5.08±0.39*# 30.37±5.81*#
△P<0.0l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P<0.05 与模型组比
较,#P<0.05 与小剂量组相比较,-:空缺。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乌索酸及陆英煎剂
可有效地降低大鼠模型全血黏度,随着剂量的增加
其降低黏度的能力也相应地增强。 本研究结果还表
明,不同剂量的乌索酸和陆英也能加快红细胞沉降
率,充分印证了祖国医学对陆英及其提取物乌索酸
的认识,与国内其他研究 [6-7]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陆
英等植物中活血化瘀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是其中
的乌索酸。
本研究设计采用陆英原药制剂与不同剂量乌
索酸,对大鼠瘀血模型进行活血化瘀实验,其优点
表现在能有效地观察到不同剂量的原药及其提取
物对活血化瘀的作用, 尽管实验方法易于实施,但
结果仍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如果实验设计中再考
虑将陆英的根、茎、叶等分别进行制剂,观察原药不
同部位的实验效果,则能提示陆英的哪些部分更有
效或乌索含量更高,可为中医配药提供一定的理论
参考,但国内这一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尽管这一
类型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但结合其他学科的研
究,如有机化学的某些学科共同对这一问题进行探
讨,也许研究能更深入一步。
乌索酸除了有活血化瘀、抗肝炎病毒外,也有
研究 [8-10]表明,陆英等植物中的乌索酸具有诱导肿
瘤细胞凋亡等抗肿瘤作用,贵州苗族医药也有将陆
英入药用来活血化瘀,治疗黄疸性肝炎、急性菌痢、
跌打损伤和风湿等 [11],充分利用了陆英中乌索酸的
作用。
参考文献:
[1] 廖琼峰,谢社平,陈晓辉,等 .陆英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药材,2006,29(9):916-918.
[2] 廖琼峰 .陆英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药
学院,2005.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5:229.
[4] 杨威 .陆英提取物保肝作用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药
学院,2005.
[5] 熊筱娟,陈武,肖小华,等.乌索酸与齐墩果酸对小鼠实
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4,28(6):540-542.
[6] 吴彦,孙建文.芪龙胶囊对急性应激性血瘀大鼠血液流
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4):362-365.
[7] 潘洪平,杨嘉珍,李吕力,等.葛根素对大鼠血瘀症模型
血细胞聚集作用的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理学杂志 ,
2005,22(1):21-22.
[8] 张帆.肿瘤化学预防药物乌索酸的研究进展[J].医药论
坛杂志,2007,28(4):125-127.
[9] 吴斌 .乌索酸诱导 Jurkat 淋巴瘤细胞株凋亡及其机制
的初步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
[10] 迎梅,曲韵智,苏秀兰 .乌索酸的抗肿瘤作用[J].内蒙
古医学院学报,2004,26(4):313-315.
[11] 董立莎,胡静静,陈晓昱,等 .贵州苗药陆英的研究新
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6):17-20.
(责任编辑:周丽萍)
组别 n 药物剂量/(g·kg-1) 红细胞沉降率/(mm·h-1)
生理盐水组 9 - 9.23±0.87
模型组 9 - 6.81±0.76△#
陆英煎剂组 9 1.812 7.31±0.34**#
小剂量乌索酸组 9 0.014 8.76±0.70*
中剂量乌索酸组 9 0.033 8.85±1.03*
大剂量乌索酸组 9 0.062 8.90±0.69*
表 2 陆英与乌索酸对大鼠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
x±s
△P<0.01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P<0.05 与模型组比
较,#P<0.01 与小剂量乌索酸组比较。
表 1 陆英与乌索酸对大鼠全血黏度的影响 x±s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