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段木银耳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



全 文 :中国食用菌 2013,32 (3) :22 ~ 25
EDIBLE FUNGI OF CHINA
CN53-1054 /Q ISSN 1003-8310
作者简介:黄忠乾 (1961-) ,男,副研究员,长期从事食 (药)用菌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3-03-26
段木银耳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
黄忠乾1,赵树海2,甘炳成1,刘如县2,
王国英2,周清平2,唐利民1,唐 杰1
(1.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四川 成都 610066;2.通江县银耳科研所,四川 通江 636700)
摘要:通过段木银耳 25 cm短段木立地式栽培、50 cm中段木覆瓦式栽培 2 种创新栽培模式与传统 100 cm长段木斜架
式栽培模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段木银耳 2 种创新栽培模式均较传统栽培模式劳动强度降低,产量极显著高于传
统栽培模式,单产增幅高达 140%左右,且有利于安全度过出耳期夏季高温伏旱季,但 2 种创新栽培模式之间表现差
异并不显著。总体来讲,在 3 种栽培模式中,段木长度越短,其劳动强度越低、技术管理难度越小、单产越高,向短
段栽培方向发展是段木银耳生产的有效途径和必然方向,对于适应日益复杂的气候变化和当前农村留守劳动力老弱结
构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种段木银耳创新栽培模式均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而传统长段木栽培单产低、劳
动强度大、出耳管理技术难度大,应属于淘汰技术。
关键词:段木银耳; 栽培模式; 比较试验; 银耳单产
中图分类号:S646. 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8310 (2013)03-0022-04
The Comparative Experiment of Different Wood Log
Cultivation Models on Tremella fuciformis
HUANG Zhong-qian1,ZHAO Shu-hai2,GAN Bing-cheng1,LIU Ru-xian2,
WANG Guo-ying1,ZHOU Qing-ping2,TANG Li-ming,TANG Jie1
(1. Soil and Fertilizer Institute,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engdu Sichuan 610066;
2. Tremella fuciformis Institute of Tongjiang,Tongjiang Sichuan 636700)
Abstract:Two innovative cultivation models (site type cultivation of Tremella fuciformis on 25 cm short wood log and cover tile
type cultivation on 50 cm moderate length wood log)wer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model (ramp frame cultivation
on 100 cm long wood log)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wo innovative cultivation models could reduce labor intensi-
ty and increase the yield of Tremella fuciformis significantly (140%)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model. Otherwise,
the two innovative cultivation models could assist the Tremella fuciformis to get through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summer drought
safely,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nnovative cultivations models was not significant. In general,the shorter wood log had
an advance of the lower labor intensity,the smaller technical managing difficulty,the higher yields among the three cultivation
models. To develop short wood log cultivation model was an effective way and inevitable direction of wood log for Tremella fucifor-
mis production. It had an important role in adapting to the increasing complex climate change and the left behind labor force
structure change. The two innovative wood log cultivation models possessed a good application value,and the traditional cultiva-
tion model should belong to the phase-out technology because of the lower yields,higher labor intensity and bigger technical man-
aging difficulty.
Key words:Tremella fuciformis cultivated by wood log;Cultivation model;Comparative experiment;Tremella fuciformis yields
目前,在段木银耳主产区一直沿袭传统的长段木 (100
cm)堂内斜架式排列出耳模式[1],该模式的缺陷在于单段
段木平均重量在 5 kg 以上,在架晒、发菌、排堂、采耳调
头等环节劳动强度大;采用斜架式排列,其排列角度在 70°
~ 80°,段木顶端距地表高度 90 cm 以上,容易遭受高温伏
旱影响,造成段木上下部位温度和湿度差别大,生产管理
技术难度相应增加。面对日益复杂的气候变化以及当前农
村留守劳动力老弱结构变化,传统的长段木栽培模式技术
缺陷不断凸显,致使段木银耳主产区在生产规模、种植水
平、单位产量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态势,制约了银
耳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1 年,四川食用菌创新团队、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
系成都综合试验站、通江县银耳科研所等为了探索高效轻简
化银耳新型栽培模式,在段木银耳主产区通江县联合开展了
段木银耳创新栽培试验,对不同栽培模式进行了比较,为指
导段木银耳产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
1 材料与方法
1. 1 参试菌株及来源
参试品种为 CA3,由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微生物室保存,
原种由土肥所微生物室生产,栽培种由通江县银耳科研所
生产。
1. 2 原材料及试验设施
栽培试验所需段木,选用通江境内细皮青杠树种,直径
13 cm ~ 18 cm,2011 年 3 月初采伐 (树芽含苞待放时) ,伐后
截为长 100 cm的段木,共 330 余段、约 2 000 kg。
试验出耳在单彩钢大棚内进行。大棚长 7. 5 m,宽 10 m,
棚顶及前后面用单层彩钢板,棚两侧覆盖双层 95%全新料遮
阳网,棚顶采用错层方式留置“天窗”通风道,棚顶中部高
4. 5 m,另一侧高 4. 3 m,错层高差 20 cm,边高 4 m。棚顶外
侧铺设喷淋管道。正面、背面设置 2 m × 2 m 对开式塑料推
拉门。
1. 3 栽培模式设计
段木银耳栽培试验共设计 3 种模式,其中 2 种模式为创
新栽培模式,1 种模式为传统栽培模式,作为对照 (CK)。
模式 1:25 cm短段木立地式栽培;模式 2:50 cm中段木
覆瓦式栽培;模式 3:传统 100 cm长段木斜架式栽培。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段间距 10 cm。
1. 4 试验生产管理
1. 4. 1 段木银耳栽培试验流程
段木准备 (长 100 cm)→架晒失水→打孔接种→堆码发
菌→分类截段 (中段长 50 cm、短段长 25 cm)→按试验设计
排堂→出耳管理→采收干制→统计分析。
1. 4. 2 试验生产管理
试验原材料青杠树采伐后截为长 100 cm 的段木,断
面用生石灰水消毒后架晒。待段木架晒至截面呈放射状小
裂纹时 (段木含水量 34%左右) ,电钻打孔接种,接种后
室内堆码发菌,在发菌期间,采用覆盖增温发菌,翻棒喷
施发菌水。发菌结束 (约 40 d) ,分类截段 (对照 CK 不
截段) ,根据试验设计排堂,并布置温度、湿度和病虫防
控监测点。排堂后,根据段木银耳管理要求,进行出耳管
理及采收加工。
排堂时,模式 1 采用 25 cm 短段木立式排列,模式 2 采
用 50 cm中段木覆瓦式排列,模式 3 (CK)采用传统的 100
cm长段木斜架式排列,见图 1。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的影响
当银耳子实体长至八分成熟,耳片完全展开时进行分批
采收。每次采鲜耳以小区为单位称重,然后将各小区鲜耳混
合烘晒,称干品重量,再将干品重量按干鲜比折算到各小区,
得到小区干品产量。以平均单位产量每 50 千克耳棒产干耳的
单位产量为基准,进行产量分析,结果见表 1。
表 1 不同栽培模式对银耳产量的影响
处理
小区单产g
Ⅰ Ⅱ Ⅲ
平均单产g
与对照比较
增产g 增长%
产量位次
模式 1 351. 4 348. 1 364. 3 354. 6 + 210. 1 + 145. 4% 1
模式 2 351. 6 366. 5 316. 6 345. 1 + 200. 6 + 138. 8% 2
模式 3 (CK) 153. 3 158. 1 122. 4 144. 5 - - 3
注:表中产量数据为 50 kg耳棒产干耳的产量。下同。
表 1 结果显示,模式 1 单产 (干耳)达到 354. 6 g
(50 kg耳棒) ,模式 2 单产达到 345. 1 g,模式 3 (CK)单
产仅 144. 5 g。分析表明,2 种段木创新栽培模式均比传统
栽培模式增产,且单产增幅较大 (均达到 200 g 以上) ,
其中模式 1 单产增幅达到 145. 4%,模式 2 单产增幅达到
138. 8%。而模式 1 和模式 2 单产差距不大。单产排位,
模式 1 位列第 1,模式 3 产量最低。不同栽培模式之间方
差分析见表 2。
表 2 不同栽培模式之间方差分析 (单位产量)
处理 产量平均值g
差异显著性
0. 05 0. 01
模式 1 354. 60 ± 4. 94 a A
模式 2 344. 90 ± 14. 79 a A
模式 3 (CK) 144. 60 ± 11. 19 b B
32第 32 卷 第 3 期 黄忠乾等:段木银耳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
表 2 结果分析表明,模式 1、模式 2 与模式 3 (CK)
在产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而模式 1 和模式 2 之间无显著
差异。
2. 2 不同栽培模式出耳管理温度、湿度差异
段木银耳不同栽培模式出耳试验在单彩钢板棚内进行,
棚内布置温度、湿度观测点,在堂前、堂后、堂左、堂右、
堂中 5 处设点,每处分地表、距地表 0. 5 m、1. 5 m 三个观测
点,每天上午 8 点、中午 3 点、下午 6 点各记载 1 次,从 5
月下旬开始记录,到 9 月下旬记录结束,出耳记录时间为 4
个月,结果见表 3。
表 3 试验出耳棚内旬平均温度、湿度统计
时间
旬平均温度℃ 旬平均湿度%
地表温度 距地表 0. 5m温度 距地表 1. 5m温度 地表湿度 距地表 0. 5m湿度 距地表 1. 5m湿度
5 月下旬 20. 8 22. 2 22. 7 65. 7 57. 8 56. 6
6 月上旬 23. 4 25. 0 25. 6 65. 0 58. 7 53. 9
6 月中旬 23. 7 25. 5 26. 1 67. 4 61. 3 58. 3
6 月下旬 25. 0 26. 6 27. 6 69. 9 60. 2 51. 5
7 月上旬 26. 4 27. 8 28. 8 69. 2 59. 6 55. 9
7 月中旬 24. 3 25. 6 26. 7 68. 7 59. 8 53. 1
7 月下旬 25. 8 27. 3 28. 0 68. 8 61. 3 54. 7
8 月上旬 24. 1 25. 4 26. 5 70. 9 62. 4 55. 5
8 月中旬 27. 4 29. 3 30. 9 68. 6 58. 0 47. 8
8 月下旬 24. 3 25. 8 27. 4 70. 0 57. 6 46. 7
9 月上旬 23. 7 25. 1 25. 9 69. 9 59. 8 52. 1
9 月中旬 18. 2 18. 8 18. 8 75. 3 71. 5 73. 2
9 月下旬 18. 1 19. 0 21. 9 70. 8 62. 3 54. 0
平均 23. 5 24. 9 25. 9 69. 3 60. 8 54. 9
表 3 统计分析表明,耳堂内不同空间高度温度、湿度差
异相对较大,段木银耳出耳期平均地表温 23. 5℃,比 0. 5 m
空间高度平均温度 24. 9℃低 1. 4℃,比 1. 5 m 空间高度平均
温度 25. 9℃低 2. 4℃;而在出耳期地表平均湿度 69. 3%,比
0. 5 m空间高度平均湿度 60. 8%高 9%左右,比 1. 5 m空间高
度湿度 54. 9%高 15%左右。即距地表越近温度越低、湿度越
大,相反,距地表越高温度越高,而湿度越小 (图 2、图 3)。
模式 1 与模式 2 排列的耳棒顶部距地表近,耳棒上部、
下部的温度、湿度差异较小,其耳棒所处空间温度较低相对
湿度较高,适合银耳子实体生长发育,能确保银耳出耳期安
全度过高温伏旱季,表现为银耳单产较高。而模式 3 (CK)
耳棒顶端距地表较高,耳棒上部、下部之间温度和湿度差异
较大,特别是耳棒上部所处空间温度较高而相对湿度却较低,
容易遭受出耳期高温伏旱影响,不适合银耳生长或生长受阻,
表现为单产较低。
2. 3 不同栽培模式对劳动强度的影响
在排堂时,对各个小区的排列耳棒段数和重量进行了分
别计量和汇总,结果见表 4。
表 4 排堂耳棒段数及重量统计
处理编号 数量段 重量kg 平均每段重量kg
模式 1 252 436. 0 1. 73
模式 2 168 510. 5 3. 04
模式 3 (CK) 187 1122. 0 6. 00
合计 607 2068. 5 3. 41
表 4 表明,模式 1 中 25 cm短段木平均每段重量 1. 73 kg,
模式 2 中 50 cm中段木平均每段重量 3. 04 kg,模式 3 (CK)
中 100 cm长段木平均每段重量 6. 0 kg,短段木∶中段木∶长段
木重量之比为 1∶1. 8∶3. 5。
耳棒单段重量不同,其劳动强度不同,段木越短劳动强度
越小,即传统长段木是短段木劳动强度的 3. 5 倍,中段木是短
段木劳动强度的 1. 8倍,长段木是中段木劳动强度的近 2倍。
3 小结与讨论
3. 1 段木银耳栽培向短段方向转变能显著提高银耳生产效益
本试验结果表明,段木银耳 2 种创新栽培模式 (25 cm
短段木立地式栽培、50 cm 中段木覆瓦式栽培)均比传统栽
培模式 (100 cm 长段木斜架式栽培)增产,且单产增幅较
大,达到极显著差异,单产增长均达到 200 g 以上,增幅达
到 14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段木银耳向短段栽培方向转
变的创新栽培模式能显著提高银耳单产,若按试验地段木银
耳主产区通江当年的段木银耳平均销售单价 300 元·kg -1进行
计算,2 种创新栽培方式每 1 千克耳棒可创造 2 元以上的产
42 中国食用菌 EDIBLE FUNGI OF CHINA Vol. 32 No. 3
值,而传统栽培方式每 1 千克耳棒仅能创造 0. 87 元的产值,
即 2 种创新栽培模式每 1 千克耳棒比传统栽培增值达 1. 2 元
左右,每 50 千克耳棒比传统栽培模式增加收益 60 元以上,
生产效益提高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3. 2 段木银耳栽培向短段方向转变能显著降低劳动强度
本试验中,25 cm 短段木︰ 50 cm 中段木︰传统 100 cm
长段木的平均单段重量之比为 1∶1. 8∶3. 5,由此可以看出,段
木银耳栽培向短段方向转变能显著降低劳动强度,管理搬运
省力,是一项轻型技术,能适应目前段木银耳主产区留守劳
动力以老弱妇为主、青壮年劳力少的劳动力结构变化现状。
3. 3 段木银耳栽培向短段方向转变能有效规避出耳高温伏旱
影响
本试验中,2 种创新栽培模式均降低了段木的空间位
置,位置越低温度越低而相对湿度越高,适宜银耳子实体正
常生长,从而规避出耳期高温伏旱影响,促使银耳生长安全
度夏。而传统长段木耳棒上部、中部所处空间温度较高而相
对湿度却较低,容易遭受出耳期高温伏旱影响,不适合银耳
原基分化和子实体生长或生长受阻。段木银耳栽培向短段方
向转变能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气候变化。
3. 4 段木银耳栽培向短段方向转变能有效降低出耳管理难度
由于段木银耳传统栽培采用 100 cm 长段木斜架式排列,
耳堂内需搭建固定支架,在出耳期的采耳、翻棒调头等环节
操作不便,且其段木上部保湿性较差,需人为增加喷水次数
和喷水量,生产管理难度相应增大。而段木银耳栽培向短段
方向转变的创新栽培模式在耳堂内无需搭建固定支架,在采
耳、翻棒调头等环节操作方便,生产管理难度相应变小,具
有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开发潜力。
总之,段木银耳传统长段栽培模式单产低、劳动强度大、
易遭受高温伏旱影响、出耳管理难度大,属于淘汰技术。而
段木银耳栽培向短段方向转变的 2 种创新栽培模式 (25 cm
短段木立地式栽培、50 cm中段木覆瓦式栽培)具有单产高、
劳动强度低、能规避高温伏旱影响、生产管理难度相应变小
等优点,适应段木银耳主产区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结构变化和
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变化,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段木
银耳向短段方向发展是段木银耳生产的有效途径和必然方向。
本次试验在段木处理时是先统一截为长 100 cm 的长段
木,统一接种发菌后再根据要求截为短段木和中段木排堂,
在排堂时大部分耳棒已现耳芽,排堂前的二次截段易造成部
分耳芽受损,特别是截为短段木时,部分接种孔正处于截段
处,对银耳产量有一定影响,可以考虑通过先截为不同规格
的段木后,再进行接种发菌和排堂处理,可能效果更好。
同时,短段排堂同样重量的段木占用的空间相应增大,
土地利用效率相应降低。因此,还需探索更短规格、更轻简
化的段木银耳新型栽培模式,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产,
增加段木银耳栽培的比较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立泽. 食用菌栽培 [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1985.
( 上接第 21 页)
Finlay评定品种稳定性标准:当 b = 1 表示该品种具有平
均稳定性;当 b > 1 表示该品种低于平均稳定性;当 b < 1 表
示该品种高于平均稳定性。
综合产量平均值和稳定性参数看,闽真 1 号、白玉菇的
b值接近于 1,由于闽真 1 号产量平均值高于全体平均值,所
以认为闽真 1 号是适应性广,稳定性强,生长量大的菌株,
适宜在试验区内大范围推广。
白玉菇产量平均值接近全体平均数,但高于对照真姬菇
9600,b值接近于 1 和低于 1,所以是一个理想的推广品种。
真姬菇 9600 的 b 值大于 1,适宜在环境较好的条件下
栽种。
(2)品种稳定性鉴定
闽真 1 号经多次传代后仍能使 RB - PDA平板变色,说明
具有漆酶活性,试验结果与初筛一致。组织分离法获得的闽
真 1 号纯培养菌种能使 RB - PDA平板变色,漆酶基因的 PCR
扩增结果与初次扩增结果一致。说明本研究采用 RB - PDA
平板显色法筛选具有漆酶活性的闽真 1 号,其具有良好的遗
传稳定性。多次出菇试验结果显示,闽真 1 号生物学效率明
显高于出发菌株,且生产周期与出发菌株相比有一定的缩短。
(3)抗病性
经龙岩市植保站鉴定,闽真 1 号在生产中不易染菌,抗
杂菌污染的能力与对照菌种真姬菇 9600 相比有显著提高,无
病虫害发生。
3 小结与讨论
闽真 1 号子实体主要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其具有较
高的营养价值。菇厂栽培生产试验及农艺性状的鉴定显示,
闽真 1 号 3 年平均产量 308 g·袋 - 1,出发菌株真姬菇 9600 平
均产量为 254 g·袋 - 1,平均增产 21. 3%,增产达到极显著水
平,闽真 1 号出菇较整齐,色泽和菇体的商品性状明显优于
出发菌种真姬菇 9600,出菇可提前 5 d ~ 8 d。闽真 1 号相对
其他真姬菇品种而言,菇型紧凑、整齐,短腿菇、大盖菇较
少,商品性状明显优于真姬菇,在丰产性、生产周期、营养
品质、抗病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提高,表现出闽真 1 号具有
良好的生产应用价值,其大规模推广应用对提高社会经济效
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刘蕾,宁丽,郭立忠,等. 12 个真姬菇菌株拮抗试验及部分同
工酶分析 [J]. 食用菌,2008 (1) :12-14.
[2] 胡开辉,黄桂英,颜松,等. 斑玉蕈低温胁迫下菌丝体酶活变化
及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J]. 菌物学报,2009,28 (4) :584-590.
[3] 胡开辉,出小平. 外界因子对蟹味菇菌丝特性的影响 [J]. 中国
食用菌,2008,27 (2) :16-18.
[4] 朱海潇,黄桂英,胡开辉,等. 凤尾菇漆酶性质及应用的研究
[J]. 福建农业学报,2008,23 (1) :48-52.
[5] Zhao J,Kwan HS. Characterization,molecular cloning,and differen-
tial expression analysis of laccase genes from the edible mushroom
Lentinula edodes [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999,65 (11) :4908-4913.
[6] 刘建忠,孙淑静,胡开辉,等. 真姬菇融合菌株生物学特性及生
产性能的研究 [J]. 中国食用菌,2010,29 (3) :22-25.
[7] 王耀松,邢增涛,冯志勇,等. 真姬菇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J]. 菌物研究,2006,4 (4) :33-37.
52第 32 卷 第 3 期 黄忠乾等:段木银耳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