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浓度草木灰对尖顶羊肚菌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



全 文 :文章编号:1001 - 4829(2011)05 - 2020 - 03
收稿日期:2010 - 12 - 20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强省项目“羊肚菌仿生栽培
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2009AB003) ;科技部科技人员服
务企业项目“羊肚菌仿生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09GJF30039)
作者简介:侯志江(1982 -) ,男,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食用菌
的育种和栽培工作,E-mail:houzhijiang123@ 126. com,* 为通讯
作者。
不同浓度草木灰对尖顶羊肚菌菌丝
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
侯志江,程远辉,戚淑威,和琼姬,赵 琪,徐中志*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云南 丽江 674100)
摘 要:通过研究不同浓度草木灰的培养基对尖顶羊肚菌菌丝和菌核形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 6 个配方中,当草木灰浓度为
20 g /L时,尖顶羊肚菌菌丝及菌核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最为适宜。
关键词:尖顶羊肚菌;草木灰;菌丝;菌核
中图分类号:S646. 7 文献标识码:A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lant Ash on Mycelium
Growth and Sclerotia Formation of Morchella conica
HOU Zhi-jiang,CHENG Yuan-hui,QI Shu-wei,HE Qiong-ji,ZHAO Qi,XU Zhong-zhi*
(Institute of Alpine Economic Plants,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Yunnan Lijiang 674100,China)
Abstract:The experiments were done by investigat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lant ash on the mycelium growth and sclerotia formation of
Morchella conic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six formulations,both the Morchella conica mycelium and sclerotia were the most appropriate
in quantity and quality when the plant ash concentration was 20 g /L.
Key words:Morchella conica;Plant ash;Mycelium;Sclerotia
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隶属于羊肚菌属
(Morchella) ,是一种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极高的名
贵食用菌,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
特别是在温带混交林边缘、杨树林下常可以找到它
的踪迹[1 ~ 2]。尖顶羊肚菌也常发生在火烧地上。火
烧林中,在被火烧过的杨、桦、松等树桩旁有较多野
生羊肚菌,而且火烧次年是羊肚菌发生的旺期,第 3
年则明显减少。这表明羊肚菌能够在短时间内耐受
高温。羊肚菌在火烧次年的大量萌发和烧后第 3 年
的锐减则表明火烧后的草木灰可能为其提供了特殊
的营养源[3]。
草木灰含有生物体需要的各种灰分元素,羊肚
菌菌丝的营养生长和菌核的形成及其生长发育是其
生活史的重要阶段,也是子实体产生与否的关
键[4 ~ 5],因此把草木灰作为尖顶羊肚菌菌丝培养和
菌核形成的研究对象为尖顶羊肚菌商品化栽培提供
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尖顶羊肚菌采集与云南省玉龙县鲁甸乡。
1. 2 主要仪器
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电热鼓
风干燥箱、电子天平等。
1. 3 试验方法
1. 3. 1 供试基础母种培养基 PDA 培养基:马铃
薯 200 g、葡萄糖 20 g、琼脂 20 g、水 1000 mL、pH自
然。草木灰试验浓度设计设 6 个处理,每处理 5 次
重复,处理① ~⑥的磷酸钠试验浓度分别 0,5,10,
15,20,25 g /L。
1. 3. 2 培养基配制 按设计要求分别加入不同浓
度的草木灰后搅拌均匀、分装、灭菌(高压灭菌 25
min)、冷却备用。
0202
西 南 农 业 学 报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1 年 24 卷 5 期
Vol. 24 No. 5
DOI:10.16213/j.cnki.scjas.2011.05.073
表 1 羊肚菌菌丝在 6 个处理上的生长情况
Table 1 The mycelia growth of M. conica in 6 treatments
处理号
Treatments
菌丝生长前端
Mycelia growth tip
菌丝密度
Mycelia density
菌落干重(mg)
Mycelia dry weight
菌丝生长势
Mycelia growth vigor
菌丝形态
Mycelia shape
① 较整齐 + + 93. 2 壮 直立生长
② 较整齐 + + 98. 7 壮 直立生长
③ 整齐 + + + 123. 8 壮 丝状生长
④ 整齐 + + + 147. 4 粗壮 绒絮状生长
⑤ 整齐 + + + + 203. 5 粗壮 绒絮状直立生长
⑥ 整齐 + + + + 199. 8 粗壮 绒絮状直立生长
注:+ +表示菌丝密度大,+ + +表示菌丝密度非常大,+ + + +表示菌丝密度最大。
Note:+ + indicated that the mycelia density is strong,+ + + indicated that the mycelia density is stronger,+ + + + indicated that the mycelia
density is the strongest.
1. 3. 3 接种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每个处理按常规
方法定量接种长好的菌丝体块,置 25 ℃下恒温培
养,每隔 24 h观察菌丝体培养特征,并记录菌丝长
势、气生菌丝密度,当菌丝体培养到第 4 天(96 h)
时,以菌丝将近长满而未长满平皿时作为测量终点,
以接种块为中心用刻度尺测量菌落直径(mm) ,随
机测量 3 次,取平均值。菌丝日均长速计算方法:菌
丝平均生长速度(mm/d)=所测得菌落半径 /菌丝
生长天数。
1. 3. 4 菌核培养特征观察 每隔 24 h 观察菌核是
否形成并记录形成菌核时间,培养到 25 d,观察记录
菌核分布和颜色特征,统计每个培养皿中形成的菌
核数量。
1. 3. 5 菌落干重测定 菌丝体培养到第 6 天时,将
菌丝体连同培养基一同放如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
每个平板对应 1 个烧杯,然后将烧杯在微波炉中加
热,直至培养基完全熔化,用玻璃棒挑出菌丝,置于
滤纸上吸收多余的水分后,于 101A-2 型电热鼓风干
燥箱中 105 ℃烘至恒重后称重,设 3 个重复。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草木灰浓度对羊肚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2. 1. 1 不同草木灰浓度对羊肚菌菌丝外观形态的
影响 在供试的 6 个处理培养基上羊肚菌菌丝生长
良好,但不同处理存在一定差异(表 1)。处理①、②
上菌丝生长状况基本无差别,菌丝长势一般;处理③
~⑥上随着草木灰浓度的增加,菌丝生长势旺、生长
前端整齐、菌丝粗壮、密度大,说明低浓度(5 g /L)的
草木灰对羊肚菌菌丝长势影响不大,高浓度(15 g /L
以上)的草木灰能使羊肚菌菌丝生长更旺盛、粗壮。
不同浓度草木灰对菌丝形态也有一定影响,但以处
理⑤、⑥菌丝的绒絮状直立生长最好。从菌丝综合
外观形态看,草木灰浓度为 20 和 25 g /L 时羊肚菌
菌丝生长最好。
2. 1. 2 不同浓度草木灰对羊肚菌菌落干重的影响
从表 1 可看出,不同浓度草木灰对菌落干重有一
定影响。处理①(不添加草木灰)的菌落干重仅为
93. 2 mg,在处理② ~⑤上随着草木灰浓度的增加,
菌落干重随之增大,在处理⑤时菌落干重达到最重,
为 203. 5 mg。
2. 2 不同浓度草木灰对羊肚菌菌丝生长速度的影

由图 1 可看出,在不添加草木灰时羊肚菌菌丝
生长速度仅为 8. 11 mm,在处理② ~⑤上菌丝生长
速度随着草木灰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尤其是在草木
灰浓度为 20 g /L 时生长速度最大达 11. 38 mm,草
木灰浓度为 25 g /L时又表现出生长速度变缓趋势。
2. 3 不同浓度草木灰对羊肚菌菌核生长发育的影

2. 3. 1 不同浓度草木灰对产核时间和菌核数量的
影响 从表 2 可见,处理①和处理②同一天产核,产
核时间最晚,第 14 天才产核,而且产核数量最少,仅
有 38 和 42 个。但随着草木灰浓度增加产核时间逐
渐缩短,核数量随之增多。在草木灰浓度为 20 和
25 g / L时产核时间最短为 9 d,草木灰浓度为
图 1 不同浓度草木灰对羊肚菌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Fig. 1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ations of plant ash on the mycelia growth
of M. conica
12025 期 侯志江等:不同浓度草木灰对尖顶羊肚菌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
表 2 不同浓度草木灰对尖顶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lant ash on the sclerotia formation of M. conica
处理号
Treatments
菌核分布
Sclerotia
distribution
产核时间(d)
Sclerotia
formation time
产核数量(个 /皿)
Number of
sclerotia
菌核大小
Size of
sclerotia
菌核形状
Sclerotia
shape
菌核颜色
Sclerotia
color
①(CK) 培养皿边缘分布 14 38 + 球状 白色
② 培养皿边缘分布 14 42 + 球状 白色
③ 培养皿边缘密集分布 13 73 + + 球状 黄色
④ 分散分布 11 112 + + 球状 黄色
⑤ 培养皿边缘密集分布 9 156 + + 球状 黄褐色
⑥ 分散分布 9 149 + + 球状 黄褐色
20 g /L时产核数量最多为 156 个。由此可知,草木
灰浓度对产核时间,产核数量及质量有一定影响,草
木灰浓度在 20 g /L时产核数量最多,表明该浓度是
产生菌核的最佳浓度。
2. 3. 2 不同浓度草木灰对菌核分布、大小和颜色的
影响 由表 2 可知,菌核分布呈现随机性,有分散分
布、培养皿边缘分布、培养皿边缘密集分布等形式,
但草木灰浓度对菌核大小、数量和颜色有一定影响,
即随着草木灰浓度升高,菌核数量、体积增加,颜色
由白色变为黄褐色,处理①和处理②虽然能产生菌
核,但是菌核颜色一直呈白色,说明没有添加草木灰
或草木灰浓度较低时菌核不易发育成熟。这与李素
玲等的报道一致,菌核发育成熟的变化过程表现为
针尖大的幼菌核由淡黄色—中心杏黄、四周淡黄
色—棕色—深棕色—污棕色的老龄菌核团(堆)。
3 讨 论
(1)影响试验的 5 种草木灰浓度对羊肚菌菌丝
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在一定范围(0 ~ 20 g /
L)随着浓度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加快,而当磷酸钠
浓度达到 25 g /L 以上时对菌丝生长速度却没有显
著的促进作用。因此,结合羊肚菌菌丝长势和长速,
草木灰的添加浓度以 20 g /L为宜。
(2)草木灰浓度为 20 g /L时同样也对菌核的质
量及数量最适宜。菌核被认为是具有产生菌核能力
的高等真菌的一个特性,菌核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
的,具有积累养分、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在条件许可
时,可萌发成菌丝或子实体(孢子体)。但有人指出
只有次生菌丝发育成的菌核才具有产生子实体的能
力[7 ~ 9],因此对于这些菌核是由初生菌丝还是次生
菌丝发育而来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样,如何能
使次生菌丝促进发育成菌核也是未来羊肚菌栽培中
研究的主要方向。
(3)草木灰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含有钾、钙、磷、
镁、硫、铁、硅等,其中含钾、钙最多,因此在草木灰中
起作用的不仅是钾素,还有磷、钙、镁和微量元[10]素
等。草木灰对尖顶羊肚菌的菌丝和菌核生长有较大
的促进作用,这是钾元素影响,还是其他微量元素影
响,或是几种元素共同促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草
木灰对尖顶羊肚菌菌丝和菌核的生长影响较大,草
木灰是否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羊肚菌上也需要试验和
论证。最后,草木灰作为影响尖顶羊肚菌菌丝和菌
核的重要因素,最终能否在生产栽培上应用,还有待
研究。
参考文献:
[1]戴芳澜.中国真菌总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赵 琪,康平德,戚淑威,等.羊肚菌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1) :266 - 299.
[3]Volk T,Leonard T. Phys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of sclero-
tium formation and maturation inisolates of Morchella crassipes[J].
Applied&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1989,55:3095 - 3100.
[4]Thomas J. Volk,Thomas J. Lenard. Cytology of the Lifecycle of
Morchella[J]. Myco1. Res.,1990,94(3) :399 - 406.
[5]Buscot F. Mycological diferentiation of‘Morchella esculenta’,in pure
culture[J]. Myco1. Res.,1993,97(2) :136 - 140.
[6]谢 放,张生香,陈京津,等.恒温和变温培养对羊肚菌菌丝生长
及菌核形成影响的比较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0,29
(3) :37 - 40.
[7]丁 翠,崔晋龙,刘 磊,等.羊肚菌菌核及营养型研究现状[J].
食用菌,2008(2) :1 - 3.
[8]Li SH,Zhao YC,Chai HM,et al. Two new species in the genus,
Morchella,(Pezizales,Morchellaceae)from China[J]. Mycotax,
2005,95:319 - 322.
[9]Gessner R V,Romano M A,Schultz R W. Allelic variation and segre-
gation in Morhcella deliciosa and escul,enta[J]. Mycologia,1987,
79:683 - 687.
[10]胡俊梅.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0
(4) :207 - 210.
(责任编辑 王家银)
2202 西 南 农 业 学 报 23 卷